硝化细菌培养基配方

合集下载

硝化细菌的分离纯化

硝化细菌的分离纯化

材料与方法样品检测用试剂1、Griess 试剂溶液I称取磺胺酸0.5g,溶于150mL醋酸溶液(30%)中,保存于棕色瓶中。

溶液II称取α-萘胺0.5g,加入50mL蒸馏水中,煮沸后,缓缓加入30%醋酸溶液150mL,保存于棕色瓶中。

格里斯试剂检验亚硝化菌方法:用滴管吸取2滴细菌培养液置于白瓷板上,依次滴加格里斯试剂Ⅰ、Ⅱ各2滴,出现红色反应说明培养液中含有亚硝酸,有亚硝酸细菌存在。

2、二苯胺-硫酸试剂(检测菌液中是否存在硝酸盐证明硝化细菌是否存在)称取二苯胺1g,溶于20mL蒸馏水中,然后徐徐加入浓硫酸lOOmL,保存于棕色瓶中。

由于亚硝基、硝基均能与二苯胺试剂起蓝色显色反应,所以在测定硝基前,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亚硝基。

采用尿素+浓硫酸去除亚硝基是简单有效的方法,硝化菌检验具体操作步骤:取细菌培养液lml移入干净试管中,向试管中放半药勺的尿素混匀,然后再向试管中滴加10滴浓硫酸,此时可以看到试管中有大量气泡生成,反应很强烈,不断振动试管,使反应充分进行直至没有气泡产生。

然后取试管中液体两滴,置于白瓷板上,用格里斯试剂检验是否变红,如果颜色没有变化,再滴加二苯胺试剂,如果变蓝,说明有硝基产生,有硝化菌存在。

培养基1、LB(检验硝化细菌的纯度不生长表纯)酵母粉 5g 蛋白胨 10gNaCl 10g 蒸馏水 1000ml灭菌前pH=7.32、KM(检验硝化细菌的纯度不生长表纯)酵母浸提物 0.5g 蛋白胨 0.5g牛肉膏 0.5g 蒸馏水 1000ml灭菌前pH=7.33、PDA(检验硝化细菌的纯度不生长表纯)马铃薯(除皮) 200g 蔗糖(或葡萄糖) 20g水 1000mL灭菌前pH自然硝化细菌培养基富集培养取样品0.5g于有50ml灭菌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在恒温30℃,摇床转速为150r/min,条件下富集培养。

每周一次,用Griess试剂(或二苯胺-硫酸试剂)定性检测HN02(或HN03)的生成情况,判断富集情况的好坏。

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

• 在消毒剂和抗生素对硝化细菌活性影响的实验中,确定了消毒
剂和抗生素在人工氨氮废水中的最佳使用量,为硝化细菌的实 际应用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reference documentation
• • • • • 温少鹏. 硝化细菌应用基础研究[D]. 青岛理工大学, 2008. 湖泊藻型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理论及应用 王国祥,成小英,濮培民 - 《湖泊科学》 - 2002 - 被引量: 223 生物脱氮新工艺研究进展 冯叶成,王建龙,钱易 - 《微生物学通报》 - 2001 - 被引量: 142
培养 增殖
培养方法
application
分离
制平板
干燥
硅胶平板分离 采用涂布分离 法。取0.1—0.2m1富集培养液 滴于5—10个硝化细菌分离培 养基硅胶平板上,涂布分离。 然后将硅胶平板放在盛有少量 水的干燥器里(防止水分蒸发, 避免硅胶平板干裂),于28℃ 恒温下培养3—4月,当硅胶平 板上出现硝化细菌极小的菌落 后(多数菌落小于100μm),挑 取10-20个单菌落,分别接种 到硝化细菌增殖培养液中, 28℃恒温下培养3—4周,依前 述方法检验NO2-及NO3-。

• • • • • • • • • • • • • • •
ANAMMOX流化床反应器性能的研究
郑平,冯孝善,M.S.M. Jetten,... - 《环境科学学报》 - 1998 - 被引量: 129 硝化速率测定和硝化细菌计数考察脱氮效果的应用 陈金声,史家梁,徐亚同 - 《上海环境科学》 - 1996 - 被引量: 94 固定化硝化细菌去除养殖废水中氨氮的研究 黄正,范玮,李谷,...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2 - 被引量: 88 水产养殖同微生态与微生物生态之间关系初探 薛恒平,薛彦青 - 《饲料工业》 - 1997 - 被引量: 86 Nitrification as a source of soluble organic substrate in biological treatment BE Rittmann,JM Regan,DA Stahl -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 - 1994 - 被引量: 81 Transformations of ammonia and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nitrifying bacteria A Abeliovich - 《Biodegradation》 - 1992 - 被引量: 72 芽胞菌对养鱼水质影响的研究 丁雷,岳永生 - 《淡水渔业》 - 1999 - 被引量: 65 全程自养脱氮新技术处理污泥脱水液的研究 杨虹,李道棠,朱章玉 - 《环境科学》 - 2001 - 被引量: 52

解释硝化细菌培养的原理

解释硝化细菌培养的原理

解释硝化细菌培养的原理硝化细菌是一类能够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氮的微生物,包括氨氧化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简称AOB)和亚硝酸氧化菌(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简称NOB)。

它们在自然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参与了氮循环中的关键步骤。

培养硝化细菌是进行科研或工程应用的基础,以下将详细介绍硝化细菌培养的原理。

硝化细菌培养的基本原理如下:1.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对于硝化细菌的培养来说,最关键的是提供适宜的营养物质。

常用的硝化细菌培养基包括K2HPO4、KNO3、MgSO4、MnSO4、FeCl3等。

其中,硝酸盐氮是硝化细菌的主要氮源,磷酸盐则提供磷供细菌合成核酸和磷脂的需要。

此外,还需根据硝化细菌的需求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和缓冲剂,以维持培养液的pH值。

2.控制培养条件:硝化细菌对培养条件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温度控制:硝化细菌的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一般为20-35摄氏度,不同种类的硝化细菌对于温度的适应性各有差异。

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调节培养温度,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pH控制:硝化细菌一般对pH值的适应范围为6.5-8.0,不同种类的硝化细菌对pH值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需要通过加入缓冲液等手段控制培养液的pH值,以维持硝化细菌的正常生长。

-氧气供应:硝化细菌是一类好氧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较高。

因此,培养硝化细菌需要提供足够的氧气,并保持培养液中的溶氧量在适宜范围内,以促进细菌的生长和代谢过程。

3.排除杂菌:硝化细菌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排除其他杂菌的干扰。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选择适当的抑菌剂:在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抑菌剂,如青霉素、链霉素等,来抑制一些常见的杂菌的生长。

-技术操作的严密性: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需要严格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外界的微生物污染。

4.检测硝化细菌的生长:硝化细菌的生长情况可以通过测定培养液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浓度变化来判断。

土壤硝化作用强度测定

土壤硝化作用强度测定

土壤硝化作用强度测定
一、原理
将定量的土壤接种到硝化细菌培养基中,由于土壤中硝化细菌的作用,是亚硝酸氧化成硝酸,用培养基中亚硝酸的消失量占原始培养基中亚硝酸含量的百分比作为硝化作用强度的指标。

亚硝酸能与格利斯试剂反应产生一种紫红色的化合物,该显色反应不易受硝态氮的干扰。

二、药品器材
1.硝化细菌培养基:NaNO2 1g MgSO4·7H2O 0.03g MnSO4·4H2O 0.01g K2HPO40.75g
Na2CO3(无水)1g NaH2PO40.25g超纯水1000ML
2.格利斯试剂:溶液一,称取磺胺酸0.5g,溶于150ml醋酸溶液(30%)中,保存于棕色
瓶中。

溶液二,称取α-萘胺0.5g,加入50ml蒸馏水中,煮沸后,缓缓加入30%的醋酸溶液150ml,保存于棕色瓶中。

3.亚硝酸根标准溶液:称取 1.500g分析纯亚硝酸那于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
1000ml,此溶液亚硝酸根离子浓度为1mg/ml。

用时以此液配成亚硝酸根标准溶液(亚硝酸根离子浓度为0.01mg/ml)。

三、步骤
1.在150ml三角瓶中装30ml硝化细菌培养基,灭菌。

2.冷却后的培养基中接种1/10土壤悬液1ml,于28℃恒温培养15d,取出三角瓶过滤。

3.用比色法测定滤液中的亚硝酸含量。

四、硝化作用强度
硝化作用强度=(原始培养基中亚硝酸根含量-培养后培养基中亚硝酸根含量)/原始培养基中亚硝酸根含量*100%。

反硝化菌培养流程

反硝化菌培养流程

反硝化菌培养流程
反硝化细菌的培养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1. 富集培养:首先,需要准备适合反硝化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常用的培养基成分包括KNO3、柠檬酸钠、K2HPO4、KH2PO4、MgSO4·7H2O和陈海水(或蒸馏水)。

将这些成分溶解于水后,调整pH至,然后分装于试管或烧瓶中。

在121℃的蒸汽下灭菌20分钟以杀死有害微生物。

接着,在富集培养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海泥、池泥或河泥。

在20℃或25-30℃下培养5-15天或3-10天。

如果培养液变混浊,有气泡产生,或者检验到有氨和亚硝酸产生,则说明有反硝化细菌生长。

2. 分离培养:在富集培养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适当的分离培养基进行反硝化细菌的分离。

分离培养基的成分包括葡萄糖、酒石酸钾钠、KNO3、
K2HPO4、CaCl·2H2O和陈海水(或蒸馏水)。

将这些盐类溶于水中,调整pH至,然后装入烧瓶中。

在121℃的蒸汽下灭菌20分钟。

将经过富集培养的反硝化细菌接种到分离培养基中,继续在20℃或25-30℃下培养。

通过观察和检测,可以挑选出具有优良反硝化性能的菌株。

请注意,上述步骤仅为反硝化细菌培养的基本流程,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工作人员应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并遵循相关的实验室安全规定。

好氧反硝化细菌培养基配制知识分享

好氧反硝化细菌培养基配制知识分享

好氧反硝化细菌培养基配制好氧反硝化细菌培养基配制以及实验方法一、好氧反硝化培养基(液体)醋酸钠/ 0.5 g ; KNO3 / 0.1 g ; K2HPO4 / 0.01g ;MgCl2/ 0. 02 g ;CaCl2/ 0. 01g ; H2O/ 1 000 ml ;p H 7~7. 5.好氧反硝化培养基(固体)醋酸钠/ 0.5g ; KNO3/ 0.05g ; Na2HPO4 .7H2O/ 0. 5 g ;NaNO2/0.01g;MgSO4·7H2O/ 0. 1 g ;琼脂18 g ;p H 7~7. 5. 富集分离:取样品泥样置于上述液体培养基中,经过每天24小时曝气富集10天。

之后,取1毫升底泥与10毫升去离子水混合,之后进行107倍稀释,在上述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平板划线分离。

细菌初筛:将分离得到的细菌接种到上述液体培养基中,然后在30摄氏度环境下进行24小时的摇瓶培养,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硝态氮含量,重复2次,取降低最多的样品继续进行平板划线,再重复上述操作,得到单一菌落。

(验证所得菌落是否单一:将所得菌落接种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进行无菌培养,检测菌落是否单一。

)细菌复筛:将初筛得到的单一菌落,进行实际污水测试,测试其实际降解硝态氮的能力。

二、BTB 初筛培养基:琼脂20 g、KNO3 1 g、KH2PO41 g、FeCl2·6H2O 0.5 g、CaCl2·7H2O 0.2 g、MgSO4·7H2O 1 g、琥珀酸钠8.5 g、溴百里酚蓝(BTB)(1%乙醇溶液)1 mL,用1 mol/L 的NaOH 调节pH 至7.0~7.3,121 ℃灭菌20 minLB 液体培养基(/L):KNO3 1 g、KH2PO41 g、FeCl2·6H2O 0.05 g、CaCl2·7H2O 0.02 g、MgSO4·7H2O 1 g、琥珀酸钠8.5 g,121 ℃灭菌20 minDM 反硝化培养基(/L):KNO3 0.72 g、KH2PO41g、MgSO4·7H2O 1 g、琥珀酸钠2.8 g,121 ℃灭菌20 min采用梯度稀释法将污泥样品稀释至适当浓度,取0.1 mL 均匀涂布于BTB 培养基表面,置入恒温培养箱,30 ℃下培养2~3 d 后,用接种环挑取使周围培养基出现蓝色晕圈的单菌落,进行分离纯化即为初筛菌株。

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

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

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有效的污水处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水资源。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菌种的选择和培养是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菌种选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菌种有好氧菌、厌氧菌和硝化菌等。

好氧菌主要用于有机物的降解,厌氧菌主要用于有机物的发酵和产气,硝化菌主要用于氨氮的氧化。

根据实际情况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当的菌种进行培养。

三、培养基配制1. 好氧菌培养基配制:- 水:1000ml- 葡萄糖:10g- 氯化铵:1g- 硫酸镁:0.5g- 磷酸二氢钾:0.5g- pH值调节至7.0左右2. 厌氧菌培养基配制:- 水:1000ml- 葡萄糖:10g- 氯化钠:5g- 硫酸镁:0.5g- 磷酸二氢钾:0.5g- pH值调节至7.2左右3. 硝化菌培养基配制:- 水:1000ml- 葡萄糖:5g- 硝酸铵:1g- 硝酸钠:1g- 硫酸镁:0.5g- 磷酸二氢钾:0.5g- pH值调节至7.5左右四、菌种培养1. 好氧菌培养:a. 取一定量的好氧菌接种于含有好氧菌培养基的试管中;b. 在适宜的温度下(一般为30℃),静置培养一段时间(一般为24小时);c. 观察培养基是否出现浑浊现象,测定菌液的浓度。

2. 厌氧菌培养:a. 取一定量的厌氧菌接种于含有厌氧菌培养基的试管中;b. 在适宜的温度下(一般为37℃),静置培养一段时间(一般为48小时);c. 观察培养基是否出现气泡和沉淀现象,测定菌液的浓度。

3. 硝化菌培养:a. 取一定量的硝化菌接种于含有硝化菌培养基的试管中;b. 在适宜的温度下(一般为25℃),静置培养一段时间(一般为72小时);c. 观察培养基是否出现颜色变化,测定菌液的浓度。

五、菌种应用1. 好氧菌的应用:好氧菌主要用于有机物的降解,可以应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的处理过程中。

将培养好的好氧菌接种到污水处理系统中,通过菌群的作用,加速有机物的分解和降解,提高处理效果。

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小球藻、螺旋藻的培养基配方

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小球藻、螺旋藻的培养基配方

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小球藻、螺旋藻的培养基的配方,培养条件及其用途海洋本141 谢滨桂光合细菌光合细菌培养基配方培养基成分:醋酸钠1.145g/L、蛋白陈0.055g/L、碳酸氢钠0.6g/L、硫代硫酸钠0.4g/L、氯化钠0.3g/L、硫酸镁0.1g/L、磷酸二氢钾0.05g/L。

光合细菌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1培养介质,含杂菌比较少的清洁淡水2酸碱度PH值在8-8.5为最好,光合细菌的适应PH范围在6-10之间3温度以28-36℃为最好生长温度,其适应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5-41℃4光照强度以3000-4000勒克斯为最佳,即每25kg菌液需要相当于60W左右的白炽灯作光源,而太阳光照为最好且不要成本。

光合细菌的应用1养殖业①净化水质②维持生态平衡③培养浮游动物作饵料④间接增氧⑤饲料添加剂2种植业3环保业消化细菌硝化细菌培养基配方培养基成分:硫酸铵0.5g、氯化钠0.3g、硫酸亚铁0.03g、磷酸二氢纳1g、硫酸镁0.03g、氯化钙7.5g、蒸馏水1000ml、PH7.5、固体培养基加5%琼脂。

硝酸钠1g、硫酸镁0.03g、硫酸锰0.01g、硫酸二氢钾0.75g、无水碳酸钠1g、磷酸二氢钠0.25g、蒸馏水1000ml、PH7.5硝化细菌生长所需环境条件消化细菌培养的最优化条件为PH范围在7.0-9.0之间,温度30℃左右,溶解氧的量70%消化细菌的应用1亚硝酸属“氨的氧化者”因其所维持生物的食物来源是氨,氨和氨化合成的化学能足以使其生存。

2硝酸菌属,使亚硝酸分子氧化再转化为硝酸分子的细菌类,其所维持生物的食物来源是亚硝酸。

它和氨化合产生硝酸,所生成的化学能足以使其生存。

3利用这样可以净化水质。

螺旋藻螺旋藻培养基配方培养基成分:碳酸氢钠16.8g/L、碳酸钠2.5g/L、氯化钠1.00g/L、硫酸钾1.00g/L、磷酸氢二钾0.50g/L、氯化钙0.08g/L、MgSO4.7H2O 0.20g/L、FeSO4.7H2O 0.01g/L、Na2-EDTA 0.08g/L 微量元素A5溶液2ml/L微量元素溶液成分:H3BO3 2.86g/L、(NH4)6Mo17O24 0.02g/L、MnCl12.4H2O 1.80g/L、CaSO4.5H2O0.08g/L、ZnSO4.7H2O 0.22g/L螺旋藻生长所需环境条件养殖螺旋藻最重要的条件是光照、温度、培养液和通风等,培养液的PH值深度、流动、排氧及营养元素的合理供给都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地应建在水质好,、光照条件适宜场地宽阔的地方PH值范围为7-11,最好是8-9,水深在0.2-0.3米之间,水温18-38℃,最好在26-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硝化细菌是一大类细菌的总称,它在地球的氮循环中其中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为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两大类,亚硝化细菌可以把氨氮转换成亚硝酸盐,硝化细菌接着把硝酸盐转变成硝酸盐。

硝酸盐最后变为气态氮。

目前没有发现身兼亚硝化和消化于一身的硝化细菌,它俩就像是兄弟俩一样。

硝化细菌到处都有,比如城市污水,味精厂的废水中有很多。

取水样后要先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菌种,我常用的配方是:硫酸铵0.5g 氯化钠 0.3g 硫酸亚铁0.03g 磷酸二氢钠 1g 硫酸镁0.03g CaCl2 7.5g 蒸馏水 1000ml PH 7.5,固体培养基加5%琼脂硝化菌培养基亚硝酸钠 1g 硫酸镁0.03g 硫酸锰0.01g 磷酸氢二钾0.75g 无水碳酸钠 1g 磷酸二氢钠 0.25g 蒸馏水 1000ml PH 7.5,固体培养基加5%琼脂。

另外如果你要是用固体培养基倒置培养,可以适当多加些琼脂。

亚硝酸盐有毒,使用时要当心。

亚硝化细菌18分钟可繁殖一代,硝化细菌大约要15小时繁殖一代。

一般3-5天就会出结果,乳白色的菌落。

亚硝化细菌用格里斯试剂检测(出现红色),硝化细菌用二苯胺检测(出现蓝色)。

哈哈,大功告成。

然后还要根据你的用途进行定向培育。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