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 文学批评 ppt第四章
合集下载
《宋金元文学批评》课件

宋金元文学批评的方法论
01
历史批评
以历史发展为线索,通过对文学 现象的梳理,探究其历史演变和 内在规律。
美学批评
02
03
文献学批评
注重文学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强调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和情感 表达。
以文献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文本 的考据、校勘和辨伪,挖掘文学 作品的真实性和价值。
宋金元文学批评对后世的影响
文学理论批评
总结词
注重文学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创新 性。
VS
详细描述
宋金元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关注文学理论 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创新性,强调文学理 论对于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指导作用。批评 家们通过对前人理论成果的总结和评价, 探讨文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推动文学理 论的完善和发展。
03
宋金元文学批评的方法与影响
欧阳修在《六一诗话》 中提出了“以文为诗” 的创作方法,强调了诗 歌的文采和文学性,对 宋代的诗歌创作产生了 重要的影响。
《六一诗话》还对唐代 诗歌进行了系统的评价 和总结,提出了许多独 到的见解和观点,是宋 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推动 力量之一。
《史通》及其评价
01
02
总结词:唐代刘知几所 著,是中国古代史学理 论批评的经典之作。
详细描述
03
04
05
《文心雕龙》是南朝梁 代刘勰所著的一部全面 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 全书共50篇,对文学的 本质、起源、创作、批 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 探讨。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 提出了“文德”、“文 采”等重要概念,强调 了文学的社会功能和道 德教化作用,对后世的 文学创作和批评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04
宋金元文学批评的代表作品与评价
《沧浪诗话》及其评价
金华 文学批评 ppt 导言

二、西方文艺批评方法的演进
(一)西方文学研究法应该上溯到两希文化。 希腊文化与希伯来文化。 (二)希腊人创造了科学和理性。 柏拉图对艺术类本体的“理式的论证,亚 里斯多德对《悲剧》艺术形式的分析,在 本体论上和经验的分析上,开辟了西方文 论的两条道路。
(三)希伯来人创造了宗教上的基督教信仰, 他们把文艺和美归为上帝的创造,而反对 世俗的艺术,中世纪对文艺的否定,在这 里找到其思想的来源,奥古斯汀《忏悔录》 中对文艺鼓动情感力量的描写和抵制是这 种精神的典型代表。
魏晋形式批评
• 魏晋时期,在佛教的影响下,玄风盛行。 中国文学批评走向对文学本体的论述、文 体、创作、风格、声韵、文章受到前所未 有的研究。 • 曹丕有《典论· 论文》,陆机《文赋》。 • 钟嵘的《诗品》,开创用评人的方法品诗。 永明声律化,与文笔之争。
明清的评点批评
• (一)中国的戏剧批评是一种考证性的批 评,如(钟嗣成的《录鬼簿》)。 • (二)中国的小说批评大都是评点方法的。 是精读文本所发的感兴。 • 李贽评《水浒》,《庄子》,《史记》, 《西厢》等。古典文学的批评方法还有选 本评、摘句评、诗论、诗格评、诗话评、 论诗诗评等。
二、20世纪是作为“方法论的世纪”
(一)文学批评“方法论世纪”的社会背景: 1.欧洲、中国,文学批评的西化 2.文学批评的泛化:各门学科相继进入文学, 文学批评与其他学科交叉
(二)“历史诗学”最终目的
一是解除历史的真实;二是拆除诗与历史的 话语边界。 1.新历史主义并不注重历史,只是一种话语 而已。 2.新历史主义取消了传统诗学存在的两个纬 度: 一是诗学的等第、深度和系统;是诗学存 在的历史背景。
儒家准社会学的批评
• 儒家从社会功利出发来评价文学艺术。无论是 “思无邪”的标准,还是“兴观群怨”的诗论) 都是从伦理道理作为参照系的。 • (1)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 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 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 政》) • 孟子的“以意逆去”的解诗方法和“知人论世 ‘的批评原则也表现的这种观念。
文学批评一 文学评论PPT课件

文学评论与写作
1
文学评论
❖文学批评: 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 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各种具 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 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 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对象的评 价和研究活动
目标:对文学现象作出判断(评论)
2
文学评论的类别
❖作品论;作家论;思潮论 ❖考研试题中涉及到的主要是
荣格指出
《尤利西斯》写的是
平凡的一天的毫不停息的时间之流, 是令人窣息的虚无,
同时,艺术上又光彩照人。
19
抒情类文学作品的复述 ❖往往要加入更多的
批评家的个人体验和推想。
20
王昌龄 《初日》
❖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 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 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
21
宗白华对该诗的复述
❖“这诗里的境界很像一幅近代印象派 大师的画,画里现出一座晨光射入的 香闺,日光在这幅画里是活跃的主角 ,它从窗门跳进来,跑到闺女的床前 ,散发着一股温暖,接着穿进了罗帐 ,轻轻抚摩一下榻上的乐器——闺女 所吹弄的琴瑟箫笙——枕上的如云的 美发还散开着,杨花随着晨风春日偷进 了闺房,亲昵地躲上那枕边的美发上
12
复述中还可在摘录原文的同时, 间以点睛之笔插人自己的转述
❖如鲁迅对《红楼梦》的复述: 宝玉“周旋于姊妹中表以及侍儿如袭人晴 雯平儿紫鹃辈之间,昵而敬之,恐拂其意, 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 独宝玉而已"。
讲述情节时顺手点到主人公性格的深层。
13
❖ 复述中引用原文, 可以是明引,一字不差地引用,加上引号 ,告诉读者这是作品的原文; 也可以是暗引,在批评家的文字中自然地 不露痕迹地插进所评作品原文,并对原文 作少量增删改换。 对于情节性强的作品,批评家可以突出作 品中设置的悬念,让读者看到作家是怎样 系结、延宕和解结,为后面分析情节安排 技巧预作准备。
1
文学评论
❖文学批评: 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 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各种具 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 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 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对象的评 价和研究活动
目标:对文学现象作出判断(评论)
2
文学评论的类别
❖作品论;作家论;思潮论 ❖考研试题中涉及到的主要是
荣格指出
《尤利西斯》写的是
平凡的一天的毫不停息的时间之流, 是令人窣息的虚无,
同时,艺术上又光彩照人。
19
抒情类文学作品的复述 ❖往往要加入更多的
批评家的个人体验和推想。
20
王昌龄 《初日》
❖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 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 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
21
宗白华对该诗的复述
❖“这诗里的境界很像一幅近代印象派 大师的画,画里现出一座晨光射入的 香闺,日光在这幅画里是活跃的主角 ,它从窗门跳进来,跑到闺女的床前 ,散发着一股温暖,接着穿进了罗帐 ,轻轻抚摩一下榻上的乐器——闺女 所吹弄的琴瑟箫笙——枕上的如云的 美发还散开着,杨花随着晨风春日偷进 了闺房,亲昵地躲上那枕边的美发上
12
复述中还可在摘录原文的同时, 间以点睛之笔插人自己的转述
❖如鲁迅对《红楼梦》的复述: 宝玉“周旋于姊妹中表以及侍儿如袭人晴 雯平儿紫鹃辈之间,昵而敬之,恐拂其意, 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 独宝玉而已"。
讲述情节时顺手点到主人公性格的深层。
13
❖ 复述中引用原文, 可以是明引,一字不差地引用,加上引号 ,告诉读者这是作品的原文; 也可以是暗引,在批评家的文字中自然地 不露痕迹地插进所评作品原文,并对原文 作少量增删改换。 对于情节性强的作品,批评家可以突出作 品中设置的悬念,让读者看到作家是怎样 系结、延宕和解结,为后面分析情节安排 技巧预作准备。
中国文学批评史ppt课件

四、金元的诗文批判
王假设虚、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 方回、杨维桢
五、戏曲小说批判
燕南芝庵<唱论>〔论声乐〕 钟嗣成<录鬼簿> 刘辰翁评点<世说新语> 罗烨<醉翁谈录>
<唱论>对“唱〞的分类 〔一〕唱曲之门户:
小唱、寸唱、慢唱、坛唱、步虚、道情、撒炼、带烦、瓢 叫
〔二〕歌曲所唱标题:
曲情、铁骑、故事、采莲、击壤、叩角等
“点铁成金〞见于他的<答洪驹父书>: 所寄<释权>一篇,词笔纵横,极见日新之
效。更须治经,深其渊源,乃可到古人耳。 青琐祭文,语意甚工, 但用字时有未安处。
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 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 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 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先生之诗文,皆有为而作,精悍确苦,言必 中当世之过。凿凿乎如五谷必可以疗饥,断断乎
二、五色绚烂与自然天成
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 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 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 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文说>〕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约如行 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 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答谢民师书 >〕
食乎粟,衣乎帛,何不能安于众哉?苟不从 于吾,非吾不幸也,是众人之不幸也;吾岂以众 人之不幸,易我之幸乎?纵吾穷饿而死,死即死 矣,吾之道岂能穷饿而死之哉?吾之道,孔子、 孟轲、扬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轲、 扬雄、韩愈之文也。〔柳开<应责>〕
金华 文学批评 ppt第五章

(一)“林花谢了春红” 他用那么浅白的话, 没有雕章琢句,没有用什么古典,什么典 故,什么历史。 “林花”满林的花,都谢了,“谢了”是已 成的事实,完全凋谢了,林花就谢了, “谢了”如此的大白话,而“谢了”两个 字包含了这么深的悲哀,完全凋零净尽了。
满林的花都凋零净尽,什么花?林花谢了是 春红,春天是最美好的季节,红是最鲜艳 的颜色。充满了生命的,那么鲜艳的颜色, 这么美好的春天的红花。 满林的花,“林花谢了春红”,真是“眼见 它起朱楼,眼看它宴宾客,眼看它楼塌 了”。
•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三个字,是他的感觉,为什 么这么短暂?这么美好的生命,为什么如此之短处无常? 太匆匆,多么白话的简单的三个字。 • 里边有两个是叠字“匆匆”,真是太匆匆,你除掉了这么 白话简单的“太”字,你还没有办法可以形容,真是太匆 匆。这“太匆匆”三个字,充满了他的惋惜和悲哀,“林 花谢了春红”,真是太匆匆,这是说到我们的生命是短暂 无常,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尽的,都是短暂的。 • 那么你说如果人生的悲哀只是短暂只是无常,大家都想一 想,我们这几十年来,我们国家经历了多少事件?我们个 人经历了多少生活上的各种的经历?
(一)文学性 1.文学性的概念 2.形式主义批评对传统批评方法的批评:没 有准确确定研究对象 3.文学研究对象:作品本身的特殊性,审美 性 4.文学性的概念的意义:
(二)陌生化 1.陌生化概念 2.艺术的目的:恢复审美感觉 3.文学活动的目的:唤醒审美体验 4.诗歌的陌生化效果是直接通过语言技巧完 成
• 什么时候这个花再回来?你说不错,明年。 明年还有花开,可是古人的诗说得好了, 还不是古人的诗,王国维的诗,说“君看 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你看今 年树上又开花了,那不是去年的花了,去 年的那个花的生命永远再也不回来了。
文学批评PPT课件(29页)

· 近代:文艺复兴的人道主义、宋明理学 · 现代:欧文· 白璧德和保尔· 摩尔
11
(三)社会历史批评
· 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 现生活并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 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 功用和历史意义
· 分析、理解和评价作品,必须将作品产生的 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活经历等 与作品联系起来考察
批评模式的区别。 5. 立足中国的社会历史语境,简析文化批评出现的必然性
与合理性。
29
——约翰· 马勒:《心理学和文学》
16
(八)心理学批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
· 本我、自我、超我的三分心理结构 · 本能冲动凭借艺术创造达到“升华”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完形心理学:
· 图形和背景、邻近原则、类似原则、良好完形原则 和闭合原则等
· 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是先于部分而决定各 个部分的性质和意义的
9
(一)伦理道德批评
伦理道德批评是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 其由之而形成的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 作品,以善、恶为基本范畴来决定对批评 对象的取舍。这种批评着重于对文学作品 的道德意识性质和品位的评价,实现作品 的伦理价值及道德教化作用。
10
(二)伦理道德批评
伦理道德批评具有历史的久远性
· 传统 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柏拉图:“作品须对我们有益;须只模仿好人的 言语,并且遵守我们原来替保卫者们 设计教育时所定的规范。”
7
(二)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
思想性
· 高度的真实性 · 进步的倾向性 · 积极健康的情感性
艺术性
·文体的评价 ·艺术形象的评价 ·意蕴批评
8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模式
11
(三)社会历史批评
· 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 现生活并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 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 功用和历史意义
· 分析、理解和评价作品,必须将作品产生的 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活经历等 与作品联系起来考察
批评模式的区别。 5. 立足中国的社会历史语境,简析文化批评出现的必然性
与合理性。
29
——约翰· 马勒:《心理学和文学》
16
(八)心理学批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
· 本我、自我、超我的三分心理结构 · 本能冲动凭借艺术创造达到“升华”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完形心理学:
· 图形和背景、邻近原则、类似原则、良好完形原则 和闭合原则等
· 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是先于部分而决定各 个部分的性质和意义的
9
(一)伦理道德批评
伦理道德批评是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 其由之而形成的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 作品,以善、恶为基本范畴来决定对批评 对象的取舍。这种批评着重于对文学作品 的道德意识性质和品位的评价,实现作品 的伦理价值及道德教化作用。
10
(二)伦理道德批评
伦理道德批评具有历史的久远性
· 传统 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柏拉图:“作品须对我们有益;须只模仿好人的 言语,并且遵守我们原来替保卫者们 设计教育时所定的规范。”
7
(二)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
思想性
· 高度的真实性 · 进步的倾向性 · 积极健康的情感性
艺术性
·文体的评价 ·艺术形象的评价 ·意蕴批评
8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模式
文学批评的功能PPT课件

杰姆逊
第18页/共31页
二、文学批评中的审美
• 审美价值判断:批评主体对文学所具有的审美价值的性质、高低、大小、真伪等所作的鉴别和评说。
价 值 判 断 • 尺度:审美主体根据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和时代特征所作的综合性判断。
第19页/共31页
二、文学批评中的审美
• 第一个层面:传递美感。
价 值 判 断 • 第二个层面:辨别文学作品的审美品格,对作品的美丑做出判断,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 。
• 接受美学:读者与文学生产
第25页/共31页
弗洛伊德
二、文学批评与 思维方式的
革•命文学批评在思维方式上的革命是从批
评对自身的反省开始的,表现为对常 规认知模式和概念的解构或颠覆。
第26页/共31页
二、文学批评与 思维方式的
革命• 文学批评中新异的观念和命题动摇
了人们对世界的惯常看法,更新了 人们对世界的感觉,促使人们的思 维方式从单一走向多维。
本章小结
第30页/共31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1页/共31页
识形态批评倾向。
第12页/共31页
一、文学批评的社会评价作用
• 文学批评作为思考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一种手段,是一种反思性行为。 • 文学批评不可能脱离政治,但是“政治”的内涵变化了,表现为某种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
第13页/共31页
一、文学批评的社会评价作用
• 文学批评所表现出的政治批判和文化批 判,一般是通过文学文本分析这一策略 实现的,文学批评要从作品中读出政治、 权力等意识形态因素。
历代人们的关注中得以延伸。
第3页/共31页
文学批评的中介作用
• 批评家与作家的理想关系: 朋友和诤友
• 文学批评与读者: 引导读者深入理解作品
第18页/共31页
二、文学批评中的审美
• 审美价值判断:批评主体对文学所具有的审美价值的性质、高低、大小、真伪等所作的鉴别和评说。
价 值 判 断 • 尺度:审美主体根据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和时代特征所作的综合性判断。
第19页/共31页
二、文学批评中的审美
• 第一个层面:传递美感。
价 值 判 断 • 第二个层面:辨别文学作品的审美品格,对作品的美丑做出判断,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 。
• 接受美学:读者与文学生产
第25页/共31页
弗洛伊德
二、文学批评与 思维方式的
革•命文学批评在思维方式上的革命是从批
评对自身的反省开始的,表现为对常 规认知模式和概念的解构或颠覆。
第26页/共31页
二、文学批评与 思维方式的
革命• 文学批评中新异的观念和命题动摇
了人们对世界的惯常看法,更新了 人们对世界的感觉,促使人们的思 维方式从单一走向多维。
本章小结
第30页/共31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1页/共31页
识形态批评倾向。
第12页/共31页
一、文学批评的社会评价作用
• 文学批评作为思考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一种手段,是一种反思性行为。 • 文学批评不可能脱离政治,但是“政治”的内涵变化了,表现为某种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
第13页/共31页
一、文学批评的社会评价作用
• 文学批评所表现出的政治批判和文化批 判,一般是通过文学文本分析这一策略 实现的,文学批评要从作品中读出政治、 权力等意识形态因素。
历代人们的关注中得以延伸。
第3页/共31页
文学批评的中介作用
• 批评家与作家的理想关系: 朋友和诤友
• 文学批评与读者: 引导读者深入理解作品
《文学批评》课件

文学批评的实际应用
1 对文学作品的评价
2 对文学创作的指导
通过对文学题材、语言、风格、表现手法 等的评价,为读者提供科学的、客观的评 价标准。
对文学创作者进行评价和指导,指出其创 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和加强 的建议。
3 教学中的文学鉴赏
4 文学理论研究
通过文学批评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对文 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后现代文学批评
强调解构和反思,批评视角更加广泛,探讨 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等领域的问题。
文学批评方法
1
主观评价方法
重视批评者的主观判断和感受,直观
客观评价方法
2
感性地评价文学作品。
从科学的角度考量文学作品的结构、
风格、意义等等元素,克服主观性, 提高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
3
文字及其内在结构分析
主要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意 象、叙述等方面,以揭示作品的内在 特征。
《文学批评》PPT课件
# 文学批评 PPT课件 从文学批评的定义开始,介绍了其分类、方法、流派等内容,同时还讲述了 其对文学作品评价、文学创作、教学和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
什么是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是指从理性分析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和艺术构成等方面,客观评 价和解释文学作品的产生、流传和影响的一种文学研究方法和文学理论体系。
文学批评的分类
传统文学批评
主要以文学流派、作家流派、史学视野等为 基础,注重文学规律的领会,对文学的理论 体系体系逐渐形成。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
主要研究文学作品的结构特征,把文学作品 看做是一个系统,探讨作品内部的结构关系 和语言结构的本质。
现代文学批评
对传统文学批评方法的继承和创新,注重对 文学作品的加工、过滤和研究评流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注意:有时两个或更多的原型会结合在一 起,构成一些很典型的形象。这种形象的 身上往往有二个或多个原型的特点。 • 例如,巫术原型和阿尼玛原型结合就 成为了神秘女人的形象:她既有女巫的神 秘,也有顽皮女孩的可爱,而且还有一种 激情。 • 墨西哥电影《叶塞尼姬》电影中的女主人 公就有些类似这一种女性的形象。
2.费格生原型研究/从神话仪式角度
• • • •
• • •
(1)剑桥学派“仪式”概念 弗雷泽《金枝》神话仪式研究:死而复生观念 墨雷指出替罪羊的原型 赫丽生指出,戏剧和仪式、艺术和仪式相通,都出于共 同的人性冲动,通过模仿行为表达主体的情感。 (2)费格生指出其理论基础和依据:俄狄浦斯既是神 话又是仪式, 结论:《俄狄浦斯王》是古老的替罪羊的仪式在古希腊 戏剧中的再现 (3)也注重探讨悲剧的情节发展,但更突出戏剧的仪 式性效果
四、中国文学中的原型分析
• • • 七仙女原型 灰姑娘原型/书生落难原型/ 芳草美人“美人中夜起长叹”原型
人与水神婚恋原型
• 《文学符号学的审美文化阐释》张玲,第 175页。 • 水神祭祀及水神娶亲的习俗; • 人与水神婚恋的文本延续。
一、从人到神:奏响祭坛的年轻女性
二、华夏水神的特殊地位和特权
人格面具原型
• 人格面具是人在公众中展示的形象,是人 的社会角色的形象。人格面具原型是一个 扮演者,他往往按照别人的希望来扮演角 色。人格面具过强,人就会迷失自我,把 自己混同于自己扮演的角色。在梦中,人 格面具会以演员等形象出现。
人格面具与白飞飞
• 人格面具(Persona)。之所以叫做人格 面具,是因为它表现的并不是其人人格的 本来面目。 • 这个原型有似演员所带的面具,意在于公 共场所显示对自己有力的形象。换言之, 它是人用其他认为所该采用的方式以对抗 世界的体系。
三、人与水神婚恋原型母题的叙述形态演变
总结:原型批评的欣赏步骤
• 1.文学作品中的独特人物、情节、环境等特 征 • 2.这种特征在中西文本中反复出现形成原型 • 3.这一原型涉及的某一社会文化习俗、文化 心理 • 4.该社会文化习俗在中西文本中的演绎形态 • 5.这一原型的文化深度意义
思考题
• 请用原型理论分析中国魔幻文学中将人变 成动物的原型模式。
阿尼玛原型:
• 她是每个男人心中都有的女人形象,是男人心灵 中的女性成分。阿尼玛身上有男性认为女性所有 的好的特点,比如温柔、善良、纯真、美丽等等。 有时,也包含女人的爱好虚荣、软弱、变化无常、 狡诈等等特点。尽管后一些特点不能算是优点, 但是如果一个男性的阿尼玛有这些特点,他对这 些特点就会感到一种喜爱。 • 金庸小说中常有一些调皮、刁钻甚至带狠毒欺诈 和邪气的女人,如殷素素、赵敏、阿紫等等人物。 但是主人公却爱她们,这也说明她们是主人公-或是金庸的阿尼玛。
• 太阳王子:这一形象是太阳原型和阿尼姆斯原型 的结合。被现代女性称为白马王子,他年轻、英 俊、潇洒,性格充满光明。 • 女孩子请注意,你也许会幸运地在梦中见到他。 但是不要以他作为择偶标准,因为在现实生活中 能接近这一形象的男性太少太少了。如果你认为 你的男朋友就是接近这一形象的人,那么,你很 可能是被爱情冲昏了头。你在男朋友身上看到的 优秀品质,实际上不是他所有的,而是你自己心 目中的王子所具有的,你只是把心中的形象(像 放幻灯一样)投射到了男朋友身上。你是昏头了, 但是,这种昏头是难得的,幸福的。
• 荣格原型理论对文学研究的贡献:提供材 料、视角、发现文学长久不衰的魅力在于 原型 • 卡西尔的象征形式哲学: • 神话观, • 对后世弗莱等的影响
二、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
• • • 1.个人简介 (1)反对新批评,重解“原型”—原型 成为文学作品的构成因素 (2)主张把作家的具体作品放到其全部 作品中,后来又主张把某些文学的结构 要素置入文学传统中考察。 2.神话四种叙述模式
•
• 3.其原型批评理论特点: • 宏观视角研究文学发展,总结文学发展规 律 • 其文学发展观具有循环论特点
三、原型批评的主要理论特征
• • • 1.注重对文学作品进行远观研究 2.重视文学创作与文学传统的关系 3.从神话、仪式出发研究文学创作及文 学作品的内在结构,显示出注重原始文 化形态的研究方向
自性原型
• 自性原型是一个人集体潜意识的中心,仿佛太阳 是太阳系的中心。这一原型是人的真正的我。梦 中这一原型较少出现,只有心理极健康,心理发 展很完善的人才能经常梦见这一原型。有时梦中 的自性原型以太阳的形象出现,有时以佛菩萨的 形象出现,有时以一座庄严的神庙形象出现,有 时以类似曼达拉(坛城)的形象出现,也有时以 一种宝物如钻石或宝石的形象出现。不论它以什 么形象出现,梦中都有一种安宁、平静,神圣的 感受。 • 除了这些原型之外,还有许多原型,比如武器的 原型,自然力如风、雨、云的原型等。
四、原型批评的缺陷
• (一)简单化倾向,抹杀文学创作个性 • (二)对文学的审美特性重视不够 • (三)循环文学发展观颠倒了内容与形式 的关系
第二节 原型批评案例分析
• • • • • • • 一、俄狄浦斯作为替罪羊的原型 1.关于俄狄浦斯神话的观点 命运说 道德说 恋母情结说 必然王国说 原型说
冷漠 自私 残忍 不择手段只是白飞飞的 人格面具 准确的说是在幽灵宫的人格面具
而温柔 无助 体贴 可怜 则是白飞飞在沈 浪这些正派人士前的人格面具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
•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是个人人格中的原型。 • 阿尼玛原型为男性心灵中的女性形象,阿 尼姆斯则为女性心中的男性形象。它们是 一个男人的无意识朝向女性特征和一个女 人的无意识朝向男性特征的人格化过程转 向。
参考书目
• 《心理学与文学》(容格) 三联书店1987 • 《批评的剖析》(弗莱) 百花文艺1998
教学后记:
阿尼姆斯原型:
• 他是在每个女人心中,都具有明确的男人 形象。这一原型是女人心灵中的男性成分。 心理学指出,每个人心理上都有一些异性 的特征。女人身上的男性气质就是她的阿 尼姆斯。阿尼姆斯也是祖祖辈辈的女性对 男人的印象的累积。阿尼姆斯一般体现为 英勇无畏,智力发达、有艺术气质等特点, 有时也和控制和权力相结合。 • 女人喜欢的有男子气的男人,往往符合其 心中的阿尼姆斯形象。
二、《老水手之歌》:意象的心理学解读
• •
• •
荣格学派,鲍特金 1.研究基本思路:找出重要的诗歌意象 背后的深层情感力量的共同感受,借助 原型理论说明诗歌创作及诗歌欣赏活动 中意象创作的规律性,找到人类审美心 理反应的共同性 2.具体的意象研究 大海、红、风景/暴风雨、
三、原型批评的“美国梦”
• •
• •
• •
蔡斯《神话的探求》文学艺术本质上是讲神话 对麦克维尔研究,作品“寻找父亲的努力”是 “美国梦”,等同于美国文化的寻祖过程 费德莱尔《好哈克,再回到木筏上来吧!》 1)人类对原型经验的直觉领悟随着文明发展 而冲击,但保留在文艺中。批评家应挖掘文艺 中的人类或某一社会文化群体的共同情感特征。 2)“美国生活中的返祖现象”, 3)美国文学原型—黑人、白人的互爱心理需 求。
第四章 神话原型批评
一、教学内容:了解原型批评形态、关键词 二、重点、难点:运用原幻灯片 五、课时:4
第一节 基本理论及方法
一、理论来源 1.弗雷泽《金枝》及其文化人类学方法 “文化人类学”概念: 弗雷泽对文化人类学的贡献:发现提出“交 感巫术原则” 《金枝》对原型批评的贡献:提供方法论借 鉴,提供了西方文学一些“原型”来源 , 影响形成“剑桥学派”
2.心理学家荣格“集体无意识”概念 与老师弗洛伊德的分歧 集体无意识的概念 原型的理论 原型的来源 原型的概念
(1)原型的种类: (2)形象的型式:阴影、人格面具、智叟、 阿尼玛与阿尼姆斯 (3)情境的型式: (4)情境原型:《圣安娜与圣母子》双重诞 生、地狱、天堂、炼狱
阴影原型:
• 阴影原型代表着人心中的被压抑而没有显示出的 部分,包括人的动物性。阴影原型是不驯服的。 危险的、不受一般道德束缚的,他有极强大的力 量。激情和创造力。 • 如果一个人的阴影被压抑从不出现,他将肤浅而 缺少生命力。人在接受他的阴影时,会感到充满 力量;当人压抑阴影时,他将缺少活力而且潜伏 着危机,因为阴影会以破坏性的形式出现,而且 变得凶狠残暴。 • 《金锁记》中的阴影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