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快乐主义哲学

合集下载

《活着的意义》的尼采哲学与人生探索

《活着的意义》的尼采哲学与人生探索

活着的意义:尼采哲学与人生探索1. 导言《活着的意义》是一个千古难题,引发了人类数百年来的思考和探索。

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将以尼采哲学为基础,探讨活着的真正意义。

2. 尼采哲学简介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是19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文化评论家和作家。

他的哲学观点对于理解人类存在和生活的本质提供了独特而深刻的见解。

3. 生命之意义的多重层面3.1 唯物主义观点按照唯物主义观点,生命之意义可以从生物学、神经科学等角度解释。

通过分析人体结构、大脑功能等方面,我们可以认识到生命存在于一系列复杂而精确的化学反应中,并从中获得一种适应环境并延续自身种群的本能。

3.2 心理层面尼采认为,人类之所以追求生命的意义,并不仅限于物质层面。

心理层面对于寻找和赋予生命意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层面包括个人目标、意愿和欲望,它们通过实现自身的价值观和追求内心的幸福感而给予生命以意义。

3.3 社会关系和意义尼采认为,社会关系也是赋予生命意义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是社会动物,与他人的互动和沟通在我们的存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参与社交、建立深层次友谊、尊重他人和为他人做贡献,我们可以从集体中获得生活的更高层次的满足感和意义。

4. 活着的挑战和矛盾4.1 自由与责任活着往往伴随着自由和责任。

尼采强调了自由精神,并主张个体应该为自己选择道路并承担相应责任。

这种自由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它要求我们承担选择带来的后果。

4.2 痛苦与快乐尼采认为痛苦不可避免地存在于生活中,但快乐也同样重要。

他鼓励个体通过积极的态度和能力去面对痛苦,并寻找快乐的途径。

4.3 意义的建构尼采主张我们应该自己建构生命的意义,不依赖于传统观念或外部约束。

每个人都需要通过自我实现、追求卓越和创造性活动来获得更高层次的意义。

5. 结论活着的意义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问题,尼采提供了哲学上的思考和启示。

从唯物主义到心理层面、社会关系和自由责任等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尼采哲学来探索并理解生命存在和赋予其意义的各种层面与挑战。

尼采哲学精彩片段

尼采哲学精彩片段

1.你们所理解的幸福——肯定不是一种目标,在我看来似乎是一种结局。

2.所有讨论痛苦,快乐和同情的哲学体系都是天真幼稚的。

3.奴隶的道德其实是功利的主义道德。

4.我也许弄错了自己的价值,但我却要别人承认我对自己的评价,不过这并不是虚荣(而是自负,或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所谓的“谦恭”或“谦虚”)5.普通人都仅仅是被人们所认为的那种东西——根本不习惯于确定价值,甚至给自己选定的价值正好是主人给他选定好的(创造价值是主人的特有权利)。

6.普通人老是等待着别人对于自己的评价(不管是好的评价还是坏的评价),然后出于本能的服从这一评价。

7.一个物种的产生,崛起与强大,都是要经过与基本上不变的恶劣条件做长期的斗争。

8.除了这种人,即不可救药的平庸者之外,一切都不会延续到后天。

9.冒着触犯天真耳朵的风险,我提出,利己主义乃是高贵灵魂的本质。

10.人们只能真正尊敬不考虑自己的人(歌德)11.在一切爱和友谊中,人们体验到,一旦发现使用相同词语的双方,有一方的感情、思想、直觉、愿望或恐惧,不同于另一方,爱和友谊便不复存在了。

12.每个深深地遭受过痛苦的人,会从理智上变得桀骜不逊和怀有厌恶之情,这几乎决定了人们的地位等级,决定了人们能多么深地忍受痛苦。

13.深深地痛苦可以使人高贵,可以把人与人区分开来。

14.把两个人最为深刻的区分开来的,是不同的纯洁感和标准。

15.把我们的特权和行驶特权视为我们的义务。

16.只有在他得到提升和享有支配地位之后,他才有可能以独特的傲慢方式,对于别人表示出慷慨大度。

17.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和采取行动的机会,力量,已在坐着不动中耗竭了;多少人想“跳起来”时惊恐的发现,自己的四肢已经麻木,精神也太沉重!18.内心忧愁的人在幸福的时候会暴露出真面目,他们抓住幸福的方式,似乎是要出于嫉妒而闷死和勒死它——哎,他们知道的太清楚了,幸福会逃离他们。

19.如果真的想要赞扬,那只在意见不一致的地方赞扬才是一种精巧、有高贵的自我克制——否则实际上就是在赞扬自己。

尼采的哲学思想的论文

尼采的哲学思想的论文

尼采的哲学思想的论文尼采是德国哲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的很多哲学观点在教育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践行。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尼采的哲学思想的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尼采的哲学思想的论文篇一略论尼采的历史哲学思想摘要:尼采认为历史的价值在于促进现实的个体生命的成长,人需要历史,但过量的历史会损害生活。

历史对于三种人是必需的,同时历史也有三种形式。

后期,尼采提出了永恒轮回的思想,认为世界历史就是权力意志的永恒轮回。

在个人的历史作用的问题上,尼采鼓吹杰出个人的作用。

尼采的历史观主要涉及历史评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历史价值论。

关键词:历史;永恒轮回;非历史的;超历史的本文浅析尼采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哲学。

他毕生关注历史问题,以历史意识的现实性所据有的生活意义为对象,将目光放在自己所处的时代上,自觉地投身到他所要把握的某一历史瞬间中去,以便了解在今天什么才是关键所在。

尼采早期的历史哲学思想集中于《历史的用途与滥用》一书中,主要讨论历史的价值和无价值的问题,即历史价值的标准问题。

贯穿于其中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历史不是一种纯知识、纯科学,历史也不是一概给人以力量的教育因素;历史应服务于生活;只有从生命的视角才能追问历史的价值和无价值,只有已经懂得生活并为自己的行动做好充分准备的人才需要历史。

因此,历史是为了生活、行动和为生命服务的愿望,而不是知识欲。

研究历史如果过分尊重历史,以至使生命、生活萎缩退化,那便颠倒了生命与历史的关系,二者之间,生命是目的,历史是手段,历史是为生命、生活服务的,而不是相反。

尼采判断历史利弊的标准很明确,那就是看它是否有利于现实的个体生命的成长。

在这一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尼采认为人不仅仅是吃、喝、拉、撒、睡,夜以继日,日复一日,同时还“忙于他们那点小小的爱憎和此刻的恩惠,既不感到忧郁,也不感到厌烦”[1]。

与没有历史的动物相比,人总要追溯自己的过去,“无法学会忘记,而总是留恋过去”[2]。

尼采的哲学思想

尼采的哲学思想
海德格尔却认为,永恒轮回与强力意志有著内在的统一,忽视 永恒轮回,就不能正确把握“强力意志”形而上学的内容。
尼采自己对於永恒轮回说异常重视,把他称为“最深刻的思 想”、“沈思的颠峰”。
1881年8月,这一思想孕育之际,他写信给朋友说:
“一种思想出现在我的视野中,我未曾见过与它相同的东 西……”。
跳跃、活泼、和乐的心情去走完它。
狄俄尼索斯(Dionysus,罗马人称为巴克斯Bacchus), 他是古代希腊色雷斯人信奉的葡萄酒之神,他不仅握有 葡萄酒醉人的力量,还以布施欢乐与慈爱在当时成为极 有感召力的神,他推动了古代社会的文明并确立了法则, 维护着世界的和平。此外,他还护佑着希腊的农业与戏 剧文化。在奥林匹亚圣山的传说中他是宙斯与塞墨勒之 子,又有说是宙斯与普赛芬妮。
尼采的主要哲学思想
四、重估一切价值
“重估一切价值”就是要把被颠倒的评价重新颠倒过来,否 定一切被肯定者,肯定一切被否定者,这就是所谓的“价值 翻转”。
重估一切价值,重点在於重估道德价值。因为尼采发现: “在大地上找不出比善和恶更大的势力了。”
道德对於人的心灵是一种无形的支配,它支配著个体愤怒、 恨和爱。在哲学所有的阶段上,道德始终被看作最高的价值。 尼采认为基督教实质上是一种伦理,一种与生命相敌对的理 论。然而这种伦理长期以来,却作为最高行为规范支配著人 类,颠倒了善与恶是非,把人类引向颓废。因此,尼采提出 了“价值翻转”重估一切道德价值。
事实上, “超人”只是一个“形象”不存在於任何地方。 虽然是一个形象,但尼采认为生命的本质是不断的超越,因 此“超人哲学”有其正面的意义。
尼采的主要哲学思想
田焱 二零一四年九月
尼采(弗里德里希·威
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德国著 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 学的开创者。主要著作 有《悲剧的诞生》、 《快乐的知识》、《查 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偶像的黄昏》等。

人本主义思潮

人本主义思潮

“人本主义思潮”,分为5种: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唯意志主义;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法兰克福学派。

一、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开山鼻祖1、费尔巴哈对宗教上帝的批判费尔巴哈说,他批判宗教的目的在于:“使人从神学家变为人学家,从爱神者变为爱人者,从彼世的修补者变为现世的研究者,从天上和地上的君主和贵族的宗教的和政治的奴仆,变为地上的自由和自学的公民。

因此,我的目的决不是一种消极的、否定的目的,而是一种积极的目的,我否定只是为着肯定,我否定的只是神学和宗教的妄诞的、虚幻的本质,为的是肯定人的实在的本质。

”费尔巴哈运用黑格尔关于异化的思想,对宗教进行本质分析,提出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人需要一个崇拜对象以表达寄托自己的理想、情感、愿望和对幸福的追求,于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了上帝。

2、费尔巴哈建立“爱”的“宗教”费尔巴哈说:“孩子对父母的关系,夫妻之间的关系,兄弟之间的关系,朋友之间的关系,一般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之,道德上的各种关系,本来就是的的确确的宗教的关系。

一般说来,生活,在它的各种本质重要的关系中,乃具有完全属神的性质。

”在费尔巴哈看来,用对人的爱来代替对神的爱,就可以扬弃宗教。

这就是他用理性照亮宗教黑暗的根本途径,是他的无神论的最终归宿。

3、费尔巴哈对笛卡尔、黑格尔理性主义的批判在费尔巴哈看来,“人之与动物不同,决不只在于人有思维。

人的整个本质是有别于动物的。

不思想的人当然不是人;但是这并不是因为思维是人的本质的缘故,而只是因为思维是人的本质的一个必然的结果和属性。

”针对笛卡尔提出的著名命题“我思故我在”,费尔巴哈提出“我欲故我在”。

费尔巴哈把黑格尔的哲学作为自己批判的主要目标,是因为他认识到,黑格尔哲学是近代哲学的完成,是“思辨的系统哲学的顶峰”。

它“本身只不过是溶化和转变为哲学的神学”。

是“神学的最后的避难所和最后的理性支柱”。

因此,“谁不扬弃黑格尔哲学,谁就不扬弃神学”。

二、意志主义(一)、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意志哲学1、悲观主义的意志哲学《意志与表象的世界》是叔本华的代表作,其内容集中了叔本华的全部基本思想。

3《快乐的知识》

3《快乐的知识》

《快乐的知识》读书笔记云南民族大学2015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罗云学号:10215070913阅读书目:《欢悦的智慧》又译作《快乐的知识》崔崇实译,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年版作者: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生卒年1844—1900)一、文本整体分析: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国现代著名哲学家。

他出身于一个乡村牧师的家庭。

父亲社会地位不高,但因与国王有故交,因此得到后者的恩宠。

尼采从祖母哪里获得贵族身份文化的熏陶,自幼接受贵族特权阶级的教育,他们家中的生活方式也是贵族式的。

1864年进入波恩大学读书,一年后转入莱比锡大学,学习语言学和神学。

他喜欢文艺,他后来的著作许多是以文学体裁写成的。

因为他放弃对本体论无休止的虚无研究,继承了叔本华权力意志哲学理论,故而开辟了一个迥异于前人与同时代学者的哲学范式。

他被看作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

他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然而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直到20世纪,才激起深远的调门各异的回声。

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批判哲学,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都以各自的形式回应尼采的哲学思想。

尼采的哲学活动一般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870年至1876年。

这一时期他主要受到叔本华的影响。

他这时的主要著作是《悲剧的诞生》(有人翻译成《悲剧的起源》(1872)。

第二个时期:1877年至1882年。

这一时期他主要受了孔德和斯宾塞的影响。

主要著作是《人性的,太人性的》(1878),《朝霞》(1881)。

第三个时期:1883年至1889年。

这时他力求摆脱其他哲学家的影响。

独立创造自己的哲学体系。

这时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是《扎拉图士特拉如此说》(四卷1883-1891),《善恶之彼岸》(1886),《道德体系论》(1887)。

他的自传性著作《看这个人!》(1908)以及他哲学思想的总结性著作《权力意志》(1895,未完成)都是这时写出,去世后出版的。

弗里德里希·尼采的哲学思想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弗里德里希·尼采的哲学思想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目录
1 虚无主义 1.1 意义 1.2 价值重估
2 知识论 2.1 真理 2.2 限制
3 艺术救赎 3.1 艺术审美 3.2 爱命运 3.3 痛苦与险境
4 美学思想 4.1 美的本质 4.2 审美体验 4.3 艺术与生理 4.4 人生取向
5 伦理批判 5.1 平等主义 5.2 普遍主义 5.3 自由意志 5.4 恶之存在 5.5 奴隶道德
普遍主义
普遍主义也是常见的伦理观念,其基本概念为:一道德律应该被推广到所有人身上。尼采则认为每个人的素 质、性格都不相同,对应的道德义务也该有所差别,“对高等人是营养和愉悦的东西,对非常不同的低等人 一定接近是毒药。一般人的德性对哲学家也许意味着恶习与弱点。”[30]。他进一步阐述每个行为的特殊 性:“任何人仍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会这么做’就是还没有对自知迈出五步。则的话他就会知道 根本没有,也不能有一样的行动。”
不过,尼采著作中的却有一些可以被发现并讨论的共通题材。他的早期著作 指出了阿波罗派与狄俄倪索斯派在艺术上的分歧,从此狄俄倪索斯派在他接 下来的著作中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其他主要的题材包括了权力意志、上帝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初版时 已死的主张、区分了主人与奴隶道德、并且强调激进的道德相对主义。其他 的封面。 一些概念则不常出现、或是只在其中一两本著作里出现过,但仍然被视为是 尼采哲学的中心思想,例如超人和永恒轮回理论。他的晚期作品包含了对于基督教以及基督教道德观的猛烈 批评,同时他在发疯前夕似乎正在进行一项“重新评价所有价值观”(Umwertung aller Werten)的计划。 虽然尼采的思想经常被大众与宿命论和虚无主义相连结,尼采本人是将克服悲观主义和叔本华思想作为他的 哲学的目标。
审美体验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将美区分为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酒神精神代表的是非理性的狂喜状态,可称 为“醉”的状态;日神精神则是沉静、节制,可用“梦”的状态来形容。到了《偶像的黄昏》,尼采又改变 他的解释:“两者都被理解为醉的类型”[18],而“醉的本质是力量的增加与充满之感”[19], 尼采认为真正 的艺术可以使观众感受到当初艺术家创作时力量充盈的状态(即醉感),“艺术品的作用在于激起创造状 态,激发醉境。”[20]

尼采哲学语录精选

尼采哲学语录精选

尼采哲学语录精选对尼采来说最经典的语录就是哲学思索是生活,生活就是哲学思索。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尼采哲学语录,希望你喜欢。

尼采哲学语录1、最大的痛苦乃精神的最后解放者,由于这个痛苦,我们才得以了解事物最后且最深的真理。

2、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一点,因为我们始终要失去它。

3、何为恶?侮辱他人便是恶。

何为人性?不让任何人蒙羞便是人性。

何为人所能得到的自由?那便是无论采取何种行为,都不会令自己蒙羞。

4、自由的保证是什么?是对自己不再感到羞耻。

5、最深沉的精神也必须是最轻佻的,这几乎是我哲学的公式。

6、的“教”字只是一个误解,实际上只有一个__,而他已在十字架上死去了。

7、人生乃是一面镜子。

在镜子里认识自己,我要称之为头等大事,哪怕随后就离开人世。

8、希望是最大的灾难,因为他延续了人的苦难。

9、人类唯有生长在爱中,才得以创造出新的事物。

10、对自己的害怕成了哲学的灵魂。

11、宗教上最深的误解——认为坏人没有宗教。

12、大多数思想家写得拙劣,因为他们不仅要传达自己的思想,而且要传达思考的过程。

13、害虫叮人不是出于恶意,而是因为它们要维持生命。

批评家也一样他们需要我们的血而不是痛苦。

14、坚信比谎言更是真理的敌人。

15、当我们疲倦时,我们就会受到早已征服的想法的袭击。

16、如果人们将极端行为归咎于虚荣,将中庸行为归咎于习惯,将小题大作的归咎于恐惧,那是很少会有错的。

17、凡具有生命者,都不断的在超越自己。

而人类,你们又做了什么?18、强烈的希望,比任何一种已实现的快乐,对人生具有更大的激奋作用。

19、在所有的禁欲道德里,人把自己的一部分视为神,加以崇拜,因此被迫把其他部分加以恶魔化。

20、痛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尼采语录英文版1、Gott ist tot。

上帝已死。

2、Alle Vorurteile kommen aus den Eingeweiden。

所有的偏见源自内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尼采的快乐主义哲学
09243213
滕鹏飞
摘要:弗里德里希·尼采自我定义为一个快乐主义者,快乐的前提是要对于生命有一种悲剧意识。

他的一生是贫穷、潦倒的,他不满足任何一个幸福的客观条件,但他活在一套自我设定的价值体系中,我们无法将他置于一个一般的标准之下去评判他是否是一个快乐主义者。

他通过解构一系列旧的价值体系来满足他的破坏欲,这种破坏欲是基于一种扩张、侵略、攻击的生命本能(权利意识)。

一、从尼采的生平来看,分析他是否具备快乐的一些客观条件
1)财富
2)地位
3)健康
4)家庭
5)社会关系
二、从尼采的哲学思想分析
1)“权利意识”——生命的扩张本能《权利意识: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2版》
2)游戏概念——世界游戏、艺术游戏以及哲学游戏
a)世界游戏
世界游戏,
主宰力量,
混淆真假,
作弄我们,
永不停歇。

——《快乐的科学》,P351
b)艺术游戏《偶像的黄昏》
尼采主张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概念:一方面,艺术对他来说似乎完全是一种无目的的游戏行为,另一方面,艺术又是一项有目的的、支撑着生命。

改善着生命的任务。

c)哲学游戏
《全集》批判研究版《快乐的科学》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中对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描绘中,提出的哲学即游戏的观点
3)尼采悲剧观的阐释——悲剧的基本基调是乐观主义
《尼采:一个快乐主义的悲剧观》
三、尼采的快乐主义
1)尼采有一套自我设定的价值体系,他将幸福归为一种“权力感”2)尼采的快乐是一种以满足自我的破坏欲为基础的。

他对束缚人的道德、宗教进行了批判,甚至还将矛头指向了真个形而上学。

尼采认为形而上学设定了一个彼岸世界对此岸世界进行诽谤,
因而形而上学的历史就是悲观主义的发展史
文献参考:
1、《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集修订版》(德)弗里德里希·尼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快乐的智慧:尼采精品集》(德)弗里德里希·尼采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年版
3、《快乐的科学》(德)弗里德里希·尼采漓江出版社2006年版
4、《权利意识: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2版》(德)弗里德里希·尼采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5、《快乐的知识》(德)弗里德里希·尼采黄明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6、《权利意识:战争、释放和美学》住民安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8年第一期第23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