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3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丨沪教版(2015秋) (共26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3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丨沪教版(2015秋)  (共26张PPT)
huǎng 挽 囫囵枣搞 恍
shuāng xiáng shì zhāng ké sòu

详 逝 章咳嗽
学习词语
遗体 挽联 情节 记性 失声痛哭 张冠李戴 恍然大悟
团聚 保存 囫囵吞枣 马马虎虎 饱经风霜
词语解释
【殡仪馆】供停放灵柩办理丧事的机构。 【吊唁】祭奠死者并对家属表示慰问。
【囫囵吞枣】囫囵,整个儿。不加咀嚼,不辨滋 味,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学习时不 加分析,不求甚解地笼统接受。
小组合作交流,拟定小标题
1.根据每段段意概括出最简短的话或 词语作小标题。 2.从每段中摘出最能表达中心的句子 或词语作小标题。 3.拟定小标题必须抓住每段的主要内 容,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追悼会上 谈《水浒》 谈“碰壁” 救助车夫 女佣的回忆
再读课文,说说鲁迅先生给你的 印象。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自由读。 2.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
我的眼睛是不会受骗的,我的耳朵是不会误听的,像这样的哭声我 每天至少要听到很多次,我的眼泪也常常被它引出来。
——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有删改)
毛泽东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 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 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是最正确、最 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 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 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回到第一部分,理解“为什么伯父 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
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 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 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
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 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 地掉下来。

五年级语文上册《月光曲》课件4沪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月光曲》课件4沪教版
16
18
19
20
16
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 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 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 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思考:1、皮鞋匠看到妹妹脸上的表情想到了什么?

划出来。
2、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
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 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 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 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24
10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 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 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 — — 《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思考:1、“飞奔”是什么意思? 2、“——”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3、醒来的兄妹俩会说什么呢?
贝多芬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 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 该是多么幸福。”
思考:1、皮鞋匠看到妹妹脸上的表情想到了什么?

划出。
2、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
23
在这样清幽的环境中,借助皮鞋
匠的联想,我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 《月光曲》:
时而( 时而(
),时而( ),时而(
), )。
14
9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 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 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 亮的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 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 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 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23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 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40 月光曲丨沪教版(2015秋) (共16张PPT) (1)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40 月光曲丨沪教版(2015秋)  (共16张PPT) (1)
回首页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 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 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 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 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 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 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 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 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回首页
根据上面文字的描述,正确的排列下面的图形顺序。
( 3)
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音乐___激_昂____
月 光 曲
回首页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 乐家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 为“乐圣”。贝多芬生活道路 非常坎坷,26岁时听力开始减 弱,晚年失聪,只能通过书写 跟人交谈。他以坚强的意志克 服了重重困难,一生创作了许 多不朽的作品,如广为流传的 交响乐《英雄》《命运》《田 园》《合唱》等。他曾写下这 样的句子:“我们的艺术应当 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做到这一 点,我将是多么的幸福!”
请同学们仔细听一段音乐,用 心去感受,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 把你想象的画面写下来。
开头:
我静静地听着。我好像……
回首页Βιβλιοθήκη 回首页回首页只有实在的事物,没有联想: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皮鞋匠看看 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 得大大的眼睛。”
能不能去掉联想部分?为什么?
回首页
1、想一想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听? 为什么弹完一曲又一曲?
答:因为贝多芬听到茅屋里传出自己的钢琴曲,又听到 穷兄妹俩的谈话后,他为他们生活在穷苦中,仍热爱音乐、 追求艺术所感动,所以他要弹琴给盲姑娘兄妹听。当弹完 一曲后,看到盲姑娘这么爱音乐、懂音乐,贝多芬觉得遇 到了知音,万分激动,所以贝多芬弹完一曲又一曲。

五年级语文上册《嫦娥奔月》课件1 沪教沪教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五年级语文上册《嫦娥奔月》课件1 沪教沪教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乡亲们以嫦娥的思念之情又体现在哪儿呢?
大家会说些什么? 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
以怀念之情朗读这一段?
12/11/2021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六页。
理清课文(kèwén):
后羿 射日 (hòu yì)
嫦娥奔月
想念嫦娥
12/11/2021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六页。
作业(zuòyè)设计:
1、给爸爸妈妈复述课文内容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父老乡亲们为什么非常(fēicháng)
一天,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送给后羿一丸仙药。 据说,人吃了这种药,不但能长生不老,还 可以升天成仙哩。可是,后羿不愿意离开嫦 娥,就让她将仙药藏在百宝匣里。
12/11/2021
第十四页,共二十六页。
体会逢蒙的奸诈(jiānzhà)贪婪:
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逢蒙 假装( jiǎzhuāng)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逢蒙手 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 仙药交出来。
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
12/11/2021
第十五页,共二十六页。
体会嫦娥(chánɡ é)的机智善良:
眼看就要(jiù yào)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 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12/11/2021
第十六页,Leabharlann 二十六页。嫦娥奔月体会嫦娥(chánɡ é)的机智善良:
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经 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fēicháng)喜 欢她。
有一个力大无比的英雄名叫后羿,他决心为老百姓解 除这个苦难。后羿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弓, “嗖—嗖—嗖—”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他对天上最后 一个太阳说:“从今以后,你每天必须(bìxū)按时升起,按 时落下,为民造福!”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40 月光曲丨沪教版(2015秋) (共16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40 月光曲丨沪教版(2015秋)  (共16张PPT)

1、看拼音,写词语。
qínjiàn làzhú mòshēng mánggūniáng wēibōlínlin
( ) ( )( ) (
)(
)
2、按原文填空。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
霎时间(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
( )。忽然,海面上( ),卷起了巨浪。被月
贝多芬是德国最伟 大的音乐家之一,对世 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 “乐圣”。
《月光曲》是贝 多芬创作的经典 乐曲之一。
1、说说创作《月光曲》的 经过,体会音乐魅力和贝多芬对 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重点)
2、分辨文中哪些是实在的 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 体会两者的作用。(难点)
2、按原文填空。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 (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 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岸边 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 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 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 汹涌)的大海。
活动一:在理解课
文内容的基础上,品 味艺术美。
小组合作交流:贝 多芬是怎样创作《月光 曲》的?
学路建议:认真听、看课文情 景朗读,然后小组讨论、概括 《月光曲》的创作过程。
探究展示:
贝多芬
同 情 穷 人
谱曲
听:弹琴、谈话 弹:弹一曲,又弹一曲 记:《月光曲》
活动二:抓住重点段落反复
阅读,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品味 艺术美。

五年级上册语文优秀课件 、伟大的友谊丨沪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优秀课件 、伟大的友谊丨沪教版
不但……而且……甚至……
那时候,恩格斯竭尽全力,在生 活上给他很大的帮助。
有一个时期,为了维持马克思的 生活,他宁愿经营自己十分厌恶的商 业,把挣来的钱分给马克思,十镑, 一百镑,连续不断地给马克思汇去。
据资料记载:
恩格斯在一家资本家的厂里工 作,每天要在办事处工作十多个小 时,呆板、单调,成天围绕着棉纱, 同采购员、售票员打交道,这使他 十分厌恶,可是为了马克思,他拼 命地挣钱,他从挣来的钱中先后给 马克思汇去了4000多英镑,帮助马 克思度过了困窘的生活。

格 斯
恩格斯,马克 思的亲密战友,国际 无产阶级的领袖, 马克思主义的另一 位奠基人。

克 思
马克思,人类历 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 科学家,全世界无产 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 大导师,马克思主义 的奠基人。
《共产党宣言》是马 克思、恩格斯受共产主义 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的 委托而起草的第一部无产 阶级政党的理论和实践的 纲领。它的发表标志着马 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无 产阶级斗争的理论纲领, 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 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力从事《资本论》最后两卷的出版工作。
五年级上 册语文 优秀课 件 、伟 大的友 谊丨沪 教版
五年级上 册语文 优秀课 件 、伟 大的友 谊丨沪 教版
马克思逝世的时候,他的伟大著 作《资本论》还没最后完成。恩格斯 毅然放下自己的研究工作,竭尽全力 从事《资本论》最后两卷的出版工作。
五年级上 册语文 优秀课 件 、伟 大的友 谊丨沪 教版
汇款单 收款人姓名:马克思 汇款人留言:
汇款人姓名:恩格斯
马克思收到恩格斯汇来的钱,总情
不自禁地想:

五年级上 册语文 优秀课 件 、伟 大的友 谊丨沪 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15 林海|沪教版(2015秋) (共19张PPT) (1)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15 林海|沪教版(2015秋)  (共19张PPT) (1)

新课学习
作者是深入林中细致观察,才会 得到“亲切与舒服”的结果。同时, 这种感觉表达了他对林海的喜爱之情。新ຫໍສະໝຸດ 学习新课学习课堂总结
这篇课文写了大兴安岭多而温柔的 岭,色彩明亮的林海,美丽诱人的野花, 作者目睹各种景物而产生了联想,表达了 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课堂练习
1.课文是从哪三方面写出了林海的美丽景色? 2.课文题目是《林海》,为什么还要写岭和花了?
新课学习
“岭”的三个特点:
新课学习
大兴安岭这个“岭”字,跟秦岭的 “岭”可大不一样。这里的岭的确很多, 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 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 人想起“去横秦岭”那种险峻。
新课学习
秦岭:云 横 秦 岭
孤峰突起 盛气凌人
新课学习
多少条岭啊,在疾驶的火车上 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 厌。
新课学习
词语对对碰
盛气凌人 综合利用
珊瑚 酿酒
银裙 广厦
椽柱
桌椅
伐木
新课学习
这回有机会看到它,并且走进 原始森林,脚踩在积得几尺厚的 松针上,手摸到那些古木,才证 实这个悦耳的名字是那样亲切与 舒服。
新课学习
1.“岭”有什么特点? 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特点的? 3.这样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作业布置 试背第三、四、五、六自然段中的其中一段。
板书设计
岭——多、柔 林——如海亲切与舒服 花——多、艳
林海
添加学生“导学”作品中的典型成果。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老舍(1899年2月3日— 1966年8月24日),原名 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 鸿来、非我等,字舍予。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 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 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 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 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 祥子》、《四世同堂》、 剧本《茶馆》。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15 林海|沪教版(2015秋) (共19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15 林海|沪教版(2015秋)  (共19张PPT)

大兴安岭这个“岭”字,跟秦 岭的“岭”大不一样。这里的岭的 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 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 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 秦岭”那种险句。
多(式样多)
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 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每一 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 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 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青松 (衫) 白桦 (裙) 野花 (绣花鞋)
花丛里还隐藏着珊瑚珠似的小红豆,
兴安岭中的酒厂酿造的红豆酒,就是用 这些小野果酿成的,味道很好。
绿如海
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
望一望呢?有多少省市用过这里的木材呀!大至 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千山一碧,万古 常青,恰好与广厦、良材联系在一起。所以,兴 安岭越看越可爱!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 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 大兴安岭的美。
2、了解大兴安岭“岭、林、 花”的特点,体会祖国山河 的壮丽及林海对“兴国安邦” 的意义。
读一读: 白桦 珊瑚 银裙 广厦 椽柱 缝隙 俏丽 隐藏 盛气凌人 孤峰突起 高不可攀 万古长青 兴国安邦 “云横秦岭”
初读课文
作者初到大兴安岭的感觉怎样?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 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 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 有兴国安邦的意义了。
“邦”的意思是( 国 ), “兴国安邦”就是( 国家兴盛 安定 )。
课后小练笔 写作:美丽的家乡

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 小河。河岸上有多少野花啊!我是 爱花的人,到这里却叫不出那些花 的名儿来 。
多(数量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