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自动隧道
基于隧道技术的IPv6网络平台实现

主 机c
主 机D
这 种 机 制 用来在
。
1P v 4
网络 之 上 连 接
。
IP
v
6
的站 点
,
站 点 可 以是
。
一
图
口
u x
2 IP
v
6
网 络 平 台示 意 图
一
台 主 机 也 可 以 是 多个 主 机
处
。
隧 道 技 术 思 想 比 较简单 在 隧 道 的 入
IP v 4
4
该 平 台 目前有 4 台 P C 机 和
3 2
.
下 面 的实验 平 台 是 以 R e d H a t 9
0
为例
。
平 台的 设 计
“
,
在 不 改 变现 有
4
网 络 结 构 的情 况 下 I P v
。
6
网络间的通讯 方式
针 对 目 前 的 网 络状 况 采 用
IP v 6 0
v e r
IP v 4
”
的隧 道 链 接
,
。
IP v 6
子
主 要 有 以下 三 种 方 式
:
网 的 主 机 通 过 边 缘 路 由器 接 入 C E R N E T 2 实 验 网 其 它 的 l P v 6 主 机 通
( 1 )双 协 议 栈 技 术
IP
v
过 隧 道链 路 进 行通 讯
IP
v
。
图
2
是 山东农 大构建 的
主 机^
IP
v
6
网 络 平 台拓 扑 图
。
6
的 网 络 中的 主 机 同 时 运 行
IPv6-over-IPv4 GRE 隧道配置

猎豹网校上有视频教程:一、R1路由器基本配置R1>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R1#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R1(config)#interface serial 1/0 #进入R1路由器串口1/0R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2.1 255.255.255.0 #增加IPv4的地址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设置时钟模式R1(config-if)#no shutdown #打开串行端口R1(config-if)#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切换到快速以太口0/0R1(config-if)#ipv6 address 13::1/64 #给快速以太口增加IPv6地址R1(config-if)#no shutdown #打开快速以太口R1(config-if)#exit #退出端口配置模式R1(config)#ipv6 unicast-routing #开启IPv6的单播路由R1(config)#interface loopback 101 #设置一个虚拟环路端口编号为101R1(config-if)#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 #给虚拟环路端口增加IPv4地址R1(config-if)#exit #退出虚拟环路端口设置R1(config)#二、R2 路由器基本配置R2>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R2#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R2(config)#interface serial 1/0 #进入R2路由器串口1/0R2(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2.2 255.255.255.0 #增加IPv4的地址R2(config-if)#no shutdown #打开串行端口R2(config-if)#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切换到快速以太口0/0R2(config-if)#ipv6 address 24::2/64 #给快速以太口增加IPv6地址R2(config-if)#no shutdown #打开快速以太口R2(config-if)#exit #退出端口配置模式R2(config)#ipv6 Unicast-routing #开启IPv6的单播路由R2(config)#interface loopback 102 #设置一个虚拟环路端口编号为102R2(config-if)#ip address 10.2.2.2 255.255.255.0 #给虚拟环路端口增加IPv4地址R2(config-if)#exit #退出虚拟环路端口设置R2(config)#三、R1路由器启用RIPv2协议R1(config)#router rip #启动rip设置协议R1(config-router)#version 2 #设置Rip协议版本R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2.1 #宣告R1路由器上现有的IPv4网络R1(config-router)#network 10.1.1.1 #宣告R1路由器上现有的IPv4网络R1(config-router)#exit #退出Rip设置协议R1(config)#end #退到特权模式R1#四、R2路由器启用RIPv2协议R2(config)#router rip #启动rip设置协议R2(config-router)#version 2 #设置Rip协议版本R2(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2.2 #宣告R2路由器上现有的IPv4网络R2(config-router)#network 10.2.2.2 #宣告R2路由器上现有的IPv4网络R2(config-router)#exit #退出Rip设置协议R2(config)#end #退到特权模式R2#五、R1 查看路由表#Show ip router #如下图六、R2 查看路由表#Show ip router #如下图七、配置手工隧道在路由器R1和R2之间创建一条手工隧道,并将R1和RR2的环回接口用作隧道源和隧道目标R1路由器配置手工隧道。
ipv6网络隧道配置手册

IPv6 over IPv4 隧道两端的设备必须支持 IPv4/IPv6 双协议栈。
1-1
图1-1 IPv6 over IPv4 隧道原理图
IPv6 over IPv4 隧道对报文的处理过程如下: • IPv6 网络中的设备发送 IPv6 报文,该报文到达隧道的源端设备 Device A。 • Device A 根据路由表判定该报文要通过隧道进行转发后,在 IPv6 报文前封装上 IPv4 的报文
• 本文只介绍实现 IPv4/IPv6 过渡的隧道。 • GRE、MPLS TE 的相关介绍和配置请分别参见“三层技术-IP 业务配置指导”中的“GRE”、
MPLS 配置指导中的“MPLS TE”。
1.1.1 IPv6 over IPv4 隧道
1. IPv6 over IPv4 隧道原理 IPv6 over IPv4 隧道是在IPv6 数据报文前封装上IPv4 的报文头,通过隧道使IPv6 报文穿越IPv4 网 络,实现隔离的IPv6 网络的互通,如 图 1-1 所示。IPv6 over IPv4 隧道可以建立在主机—主机、主 机—设备或设备—设备之间。隧道的终点可能是IPv6 报文的最终目的地,也可能需要进一步转发。
头,通过隧道的实际物理接口将报文转发出去。 • 封装报文通过隧道到达隧道目的端设备 Device B,Device B 判断该封装报文的目的地是本设
备后,将对报文进行解封装。 • De文。如果目的地就是本设备,
则将 IPv6 报文转给上层协议处理。
RFC6343(中文) 6to4(IPv6 over IPv4自动隧道化)部署咨询指南

本文翻译者:weicq2000RFC-6343 6to4部署咨询指南(2011年8月)摘要本文件就(针对IPv6 over IPv4自动隧道化的)6to4技术部署,向网络运营商提供建议。
主要是面向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s),包括还没有对IPv6提供支持的ISPs,以及内容提供商。
也包括对实现者的某些建议。
建议的目的是最大程度降低用户不满,和在线帮助(help-desk)呼叫数量。
本备忘录状态This document is not an Internet Standards Track specification; it is published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This document is a product of 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ETF). It represents the consensus of the IETF community. It has received public review and has been approved for publication by 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Steering Group (IESG). Not all documents approved by the IESG are a candidate for any level of Internet Standard; see Section 2 of RFC 5741. Information about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is document, any errata, and how to provide feedback on it may be obtained at /info/rfc6343.版权声明Copyright (c) 2011 IETF Trust and the persons identified as the document authors. All rights reserved.This document is subject to BCP 78 and the IETF Trust’s Legal Provisions Relating to IETF Documents (/license-info) in effect on the date of publication of this document. Please review these documents carefully, as they describe your rights and restrictions with respect to this document. Code Components extracted from this document must include Simplified BSD License text as described in Section 4.e of the Trust Legal Provisions and are provided without warranty as described in the Simplified BSD License.目录第1章引言第2章工作原理2-1 路由器6to42-2 任播6to4第3章观察到的问题第4章咨询指南4-1 供应商问题4-2 不以任何方式支持IPv6的用户ISPs及企业网络4-2-1 任播地址可用性4-2-2 协议414-2-3 IPv4前缀问题4-2-4 DNS问题4-2-5 流氓路由器通告4-2-6 IPv6部署规划4-3 支持IPv6的用户ISPs及企业网络4-4 传输ISPs和互联网交换点4-5 内容提供商和他们的ISPs第5章由ISPs管理的隧道第6章安全考虑第7章致谢第8章参考文献8-1 标准类参考文献8-2 信息类参考文献撰写者通讯录第1章引言IPv6 over IPv4自动隧道化技术,适合这样情况,那里用户可能希望通过不支持IPv6的网络,访问基于IPv6的服务。
IPv6-over-IPv4 GRE隧道技术

IPv6-over-IPv4 GRE隧道技术隧道机制隧道技术是一种通过互联网络基础设施在网络之间传递数据的方式。
使用隧道传递的数据可以是不同协议的数据帧或包,隧道协议将这些其它协议的数据帧或包重新封装在新的包头中发送,被封装的数据包在隧道的两个端点之间通过公共互联网络进行路由,一旦到达网络终点,数据将被解包并转发到最终目的地。
整个传递过程中,被封装的数据包在公共互联网络上传递时所经过的逻辑路径称为隧道。
简言之,隧道技术是指包括数据封装,传输和解包在内的全过程。
IPv6是新一代Internet通信协议,具有许多的功能特色:全新的表头格式、较大的地址空间、有效及阶层化的地址与路由架构、内建的安全性、与邻近节点相互作用的新型通信协议Neighbor Discovery Protocol for IPv6、可扩展性等。
作为网络管理者,有必要加强对IPv6的了解,为以后IPv4的全面升级做好准备。
I Pv6隧道是将IPv6报文封装在IPv4报文中,让IPv6数据包穿过IPv4网络进行通信。
对于采用隧道技术的设备来说,在隧道的入口处,将IPv6的数据报封装进IPv4,IPv4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是隧道入口和隧道出口的IPv4地址;在隧道的出口处,再将IPv6报文取出转发到目的节点。
隧道技术只要求在隧道的入口和出口处进行修改,对其他部分没有要求,容易实现。
但是,隧道技术不能实现IPv4主机与IPv6主机的直接通信。
IPv6-over-IPv4 GRE隧道技术使用标准的GRE隧道技术,可在IPv4的GRE隧道上承载IPv6数据报文。
GRE隧道是两点之间的连路,每条连路都是一条单独的隧道。
GRE隧道把IPv6作为乘客协议,将GRE 作为承载协议。
所配置的IPv6地址是在Tunnel接口上配置的,而所配置的IPv4地址是Tunnel 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隧道的起点和终点)。
GRE隧道主要用于两个边缘路由器或终端系统与边缘路由器之间定期安全通信的稳定连接。
IPv6隧道技术的实验部署

也可
进行
络 的边 缘 路 由 器 上
6t0 4
隧 道 两 端 的 边 缘路
。
以 在客 户端 操 作 系统 上 配 置 6 t 0
隧道
,
由 器 必 须 同 时支持 IP v 4 和 IP v 6 双 协 议 栈 此 隧 道 可 在 边 缘路 由器 之 间或 边 缘 路 由 器 与 主 机
之 间配 置
IP v 6
n ne
网 络 的连
I接 口
手 动 隧 道 的 fP v 6
.
地址 是 在 Tu
上配
置的
1 v4 P
。
地 址 是 分 配 给 T u n n e I 源 地址 和 目 的
地址 的
IP V 4
隧道 两 端 的 主 机 和 路 由 器 同 时 支 持 和 IP v 6 协 议 栈 手 动 隧道 可 在 边 缘 路 由 器
的路 由设 备 进 行 互 联
c a
0 1 :2
: :
1 /6 4
在 两 端 lP V 6 设 备 上 分 别 配 置 指 向对方 的手 工 隧 道 配 置 IPv 6 路 由静态路 由 然后 通 过 查看 IP v 6
, ,
V L A N2
配置
IP v 4
并 且 打 开 R A 功能 地 址 2 0 2 2 0 2 2 。2 1
.
,
在
:
③在 s w 2 上 配置 两个 V L A N
V LA N3
,
分别是 是
路 由表
1
、
互 相 p 旧 6 进 行隧 道连 通 性测 试 该隧
。
。
口 年 V L A N4
.
毕业论文IPv6隧道技术研究与实现

毕业论文-IPv6隧道技术研究与实现目录1 互联网IP通信协议 01.1 IP概述 01.2 IPV4协议简介 (1)1.3 IPV6协议简介 (2)1.4 IPV4与IPV6的区别和联系 (3)2 IPV4到IPV6的过渡 (4)2.1 IPv4/IPv6双栈方法 (5)2.2 IPv6协议隧道方法 (6)隧道技术 (8)隧道技术 (9)隧道技术 (9)兼容IPv6自动隧道 (9)隧道技术 (10)隧道 (10)3 隧道技术实现 (11)3.1 模拟器介绍 (11)3.2 模拟器实现6to4隧道技术 (12)4 小结 (16)图表目录图 1 互联网通信 (2)图 2 ipv6/ipv6双协议通信 (6)图 3 ipv6隧道通信 (7) (8)9图 6 DOC下查看隧道 (11)图7 DOC下隧道IP (11)图8 Dynamips启动 (12)图9 6to4路由器拓扑图 (12)图10 Dynamips模拟器CCNP拓扑图 (13)图11 R2,R3,R4地址配置 (14)图12 R2,R4路由配置 (14)图13 连通ipv4网络 (15)图14 静态路由 (16)图15 R1,R5连通 (16)图16 R2,R4隧道情况 (16)IPv6隧道技术研究与实现摘要:IPv6协议是因特网的新一代通信协议,本文介绍了如何实现从IPv4到IPv6的平滑过渡,研究从IPv4到IPv6过度的技术。
通过搜集整理大量的书籍信息和互联网信息,概括总结了IPV6到IPV4的通信方式和通信技术。
对于ipv6隧道技术给予了深入研究。
被称为下一代互联网的IPv6如何实现与上一代协议的互联,如何完成从第一代通信协议到第二代通信协议的过渡,这些都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如何实现IPv6穿越IPv4网络通信,本文对IPv6隧道提供一种可行的模拟方案,使用模拟器Dynamips实现IPv6隧道技术。
通过使用Dynamips 模拟器,虚拟出五个路由器,通过在五个路由器上配置实验环境,实现ipv6穿越ipv4网络通信,完成6to4隧道通信。
《IPv6主机配置及实验环境搭建手册》系列二——主机间IPv6隧道的配置

S I 6 T  ̄[ ~ - rE i ・ t 邑 l 6 D f* tae ・ ~ : tf ̄ it ds…
B 邑 暑 邑 邑 B
2 给 隧道 接 口配 置 I 6 址 :i 6 a u ) P 地 v p d v
6 :2 <c> /2 : r
l 6:c… ~ tl № e Fi l y ld : O O0 x l 6:Pl L e Pv ab I ・0 08 x0 8 8 I 6 Pv y ∞ d e gt I L n h ・● 0 l 6:№ n a a s Pv F dr ・ 5 f 8 I l 6:H mi Pv op Li t 1 28 I P¨ : … a“ … 2 I
1 )配 置 隧道及 隧道 模式 i 6 ir 64 p f vv v c
2 1 1 1 02 2 O 1 31 1 11 ^ 2<c> r
_1- l 口 1 】 h …
h E I B c b t
∞ I P:
E bn ^ ・29 0 61 ・0 x
…
日 l :… 一 ~ 6} d M -l 一
量 l 6:
…一
・6
- 0 ・ t I :0 0 5 F ̄d 10
8Cd om —Df l o ep t t e a ̄ t n口 sB V r…
2)路 由器 一 台 ( 可 以 用 P 机 安 装 也 c W i o sX 或W i o sSr r20来 实 现 ) n w P d n w ev 03 d e
重庆维普
( v 主机 配置 及 实验 环境搭 建手 册 》系列 二 I6 P
一/ ∽ ~ 翼
主机 间 Iv P 6隧道 的配置
、 B
\一 \ l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