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有哪些项目(一)2024

实验室检查有哪些项目(一)引言概述:实验室检查是医疗诊断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它通过分析和评估体液、细胞和组织样本的结果,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检查的一些常见项目,帮助读者了解实验室检查的内容和意义。
正文:1. 血液检查:1.1 血红蛋白测定: 通过测量血红蛋白水平,评估贫血的程度。
1.2 血小板计数: 检测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判断出血和凝血功能异常。
1.3 白细胞计数: 检测白细胞数量,帮助诊断感染、炎症和骨髓问题。
1.4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评估血糖控制情况,用于糖尿病的管理。
1.5 血型鉴定: 确定个体的血型,为输血和器官移植提供基础数据。
2. 尿液检查:2.1 尿常规检查: 包括检测尿液的颜色、酸碱度、浑浊度和尿比重等指标,帮助检测泌尿系统疾病和肾功能。
2.2 尿蛋白定量: 评估肾功能是否正常,检测尿液中的蛋白含量。
2.3 尿糖检测: 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用于糖尿病的筛查和管理。
2.4 尿培养: 检测尿液中的细菌、真菌和寄生虫,帮助诊断尿路感染。
2.5 尿沉渣检查: 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细胞和颗粒,辅助诊断尿路感染和泌尿系统疾病。
3. 血糖检测:3.1 空腹血糖测定: 检测空腹状态下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帮助诊断糖尿病。
3.2 餐后血糖测定: 检测进食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3.3 糖耐量测定: 评估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性,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和糖尿病前期的筛查。
3.4 随机血糖测定: 随机时间测量的血糖水平,常用于急诊、监测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评估。
3.5 高糖负荷试验: 测定机体对高糖负荷的反应,用于一些特定疾病的诊断和观察。
4. 影像学检查:4.1 X线检查: 使用X射线穿透人体组织进行影像呈现,诊断骨折、肺部疾病等。
4.2 超声波检查: 利用高频声波产生影像,用于检查器官结构和流体积聚的情况。
4.3 CT扫描: 通过多个横断面的X射线成像,提供详细的器官和组织结构信息。
内科实验室检查方法

内科实验室检查方法内科实验室检查方法在现代医学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了解患者身体内部的状况,从而指导后续的治疗和护理方案。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内科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血液学检查、尿液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等。
一、血液学检查血液学检查是内科常用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方法,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对血液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和检测,从而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常见的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和凝血功能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以评估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以及各项指标的正常范围,有助于诊断和监测各种疾病。
血生化检查可以评估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指标,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器官功能是否正常。
凝血功能检查可以评估凝血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于评估患者的出血和凝血异常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二、尿液学检查尿液学检查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内科实验室检查方法,通过检测患者的尿液样本,了解患者的肾功能、泌尿系统状况以及其他潜在的疾病情况。
常用的尿液学检查项目包括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定性检查和尿液沉渣检查等。
尿常规检查可以评估尿液的颜色、透明度、PH值等指标,判断尿液的正常与否。
尿蛋白定性检查可以检测尿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有助于筛查肾脏疾病。
尿液沉渣检查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细胞、管型和结晶等,帮助判断尿液中存在的异常情况。
三、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内科实验室检查方法,通过使用各种成像技术,对患者的内部器官进行观察和评估。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超声检查、CT检查和磁共振检查等。
X线检查可以通过扫描患者身体部位,得到关于骨骼和某些软组织病变的信息。
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波技术观察患者内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对于诊断肝、胰、肾脏等疾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CT检查和磁共振检查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影像信息,有助于评估疑难病例和精确定位病变。
四、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内科实验室检查方法,通过记录患者心脏电活动的变化,评估心脏的功能和节奏。
心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心脏磁共振成像(MRI)
心脏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用于详细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 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血液检查相关指标
1 血压
血压是评估心脏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
3 血红蛋白浓度
血红蛋白浓度可以反映心脏供氧能力。
2 胆固醇水平
高胆固醇水平与心脏疾病风险增加相关。
心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心脏疾病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疾病,对我们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常用的心脏疾病实验室检查项目
心电图
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检测心脏功能和异常。
心脏超声检查
使用超声波技术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
心肌酶谱检查
检测心肌损伤并评估心肌梗塞的严重程度。
核医学心脏检查
利用放射性标记剂观察心脏血流和冠状动脉供血 情况。
4 血糖水平
高血糖可能损害心脏和监测心脏健康的重要工具。 • 不同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可以提供关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不同信息。 • 及早进行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和治疗心脏疾病。 •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遵守医生的建议,我们可以降低心脏疾病的风险。
心梗实验室检查项目

心梗实验室检查项目
心梗(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心脏病症,常常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辅助诊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梗实验室检查项目:
1. 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cTn)等。
这些肌酶在心肌受损后会释放入血液中,测量其浓度可以判断心肌是否受损。
2. C-反应蛋白(CRP):心肌梗死后,体内炎症反应会增加,CRP的水平也会升高,因此可以
作为心肌梗死的一个指标。
3. 血液脂肪谱: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
异常的血脂水平是冠心病的一个风险因素,可以通过检查
血液脂肪谱来评估心梗的风险。
4.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HbA1c测定可以反映
近期血糖控制情况,评估心梗的风险。
5.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和血小板计数(PLT)等。
心肌梗死后,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可以升高,而血红蛋白水平可以降低。
此外,还可以进行心电图(ECG)和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等检查来评估心肌梗死
的程度和损害范围。
实际检查项目的选择会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评估。
心脏疾病实验室检查

肌红蛋白
• 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中,分子量小 • AMI发作时1-3小时上升,4-12小时达 到顶峰,18-30小时恢复 • 早期诊断,有效排除
Print master
• Your Text here •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sed diam nonummy nibh euismod tincidunt ut laoreet dolore magna aliquam erat volutpat. Ut wisi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ostrud exerci tation ullamcorper suscipit lobortis nisl ut aliquip ex ea commodo consequat. • Duis autem vel eum iriure dolor in hendrerit in vulputate velit esse molestie consequat, vel illum dolore eu feugiat nulla facilisis at vero eros et accumsan et iusto odio dignissim qui blandit praesent luptatum zzril delenit augue duis dolore te feugait nulla facilisi.
心脏疾病实验室检查
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
•
• • • • •
CK是一种二聚体,由M和B两个亚基组成,CK—MM,CK-MB,CKBB CK—BB存在于脑组织, CK—MM和CK-MB存在于各种肌肉组织 骨骼肌中大部分为CK—MM,心肌肉80%左右也为CK—MM,但CKMB占到15%-25% CK,CK-MB是应用最广泛的心肌损伤标志,在AMI发生后4-6小时 可超过正常值上限,24小时达到顶峰,48-72小时恢复正常 浓度与机型心肌梗死面积有一定的相关,能测定心肌的再梗死 CK特异性差, 只有CK-MB可以作为早期诊断, CK-MB替代CK作为 心肌损伤的常规检查项目
心脏标志物

Company Logo
总结
目前心脏标志物方向进展 迅速,还有很多未广泛应 用于临床的标志物如 MMP、 miRNA 标志物等。 希望在未来能够广泛应用 于临床,为精准诊断和治 疗贡献力量。
Company Logo
BNP 和 NT-proBNP 均是急慢性心力衰竭很好的诊断标志物,并可用 于危险分层[5]。BNP < 100 ng/L 或 NT-proBNP 小于 300 ng/L 为排除急性心力衰竭的切点;而当 NT-proBNP > 5000 ng/L 提示 心衰患者短期死亡风险较高,> 1000 ng/L 提示长期死亡风险较高。
Company Logo
血管炎性标志物
2、髓过氧化酶(myeloperpxidase,MPO)
MPO 又称过氧化物酶,是血管炎症的指标,能够预测 健康人群未来冠心病的发生,早期发现亚健康人群血管 粥样斑块的形成及稳定性,判断冠心病患者 6 个月内 心肌梗死的风险。
MPO 表达和活性增加早于 cTNT 和 CK-MB,甚至在 患者发生胸痛的 2 小时内其水平明显升高,是预测 ACS 的重要指标。
半乳凝素-3
Company Logo
心脏纤维化标志物
1、血清可溶性基质裂解素(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来自igenicity 2,sST2)
sST2 是白介素 1(IL-1)家族受体中的一员,IL33 可与 sST2 结合,通过拮抗心肌肥大和心肌纤 维化起到心脏保护的作用,因此 sST2 可作为心肌 纤维化和心室重构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CK-MB 为肌酸激酶的同工酶,主要存在于心 肌细胞的外浆层,急性心肌梗死时 3~8 小时 开始升高,16~24 小时达峰值,3 天后恢复 正常。CK-MB 作为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重要 标志物,其特征性的动态演变具有很高的特异 性。
22种疾病实验室检查汇总

22种疾病实验室检查及结果分析汇总1.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长而患病率增高。
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
临床表现为心悸、气急、紫绀,病情加重时,可见颈静脉怒张、肝肿大、浮肿、腹水等。
检验项目:血常规,血气分析,肾功能,肝功能,血钾、钠、氯、钙、镁,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分析:(1)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
(2)肝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可升高。
(3)肺心病肺功能失代偿期可出现低氧血症或合并高碳酸血症,当P a O2<8.0k P a(60m m H g)、P a C O2>6.6k P a(50m m H g),表示有呼吸衰竭。
2.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
病情若缓慢进展,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原性心脏病。
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尤以老年人多见。
检验项目: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痰涂片、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分析:(1)慢支急性发作期或并发肺部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
(2)喘息型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
(3)痰涂片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脓细胞或嗜酸性粒细胞及革兰阳性球菌或阴性杆菌。
(4)痰培养可见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甲型链球菌及奈瑟球菌等。
3.淋巴结肿大由于某些细菌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病等原因,而引起分布在颌下、颈下、腋下及腹股沟等处的浅表淋巴结明显肿大,并有不同程度的压痛,称为淋巴结肿大。
检验项目:血常规,便隐血试验,嗜异性凝集试验,布氏杆菌凝集试验,补体测定,旧结核菌素试验。
结果分析:(1)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提示为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
心脏疾病实验室检查

-- AMI溶栓效果: Mb迅速升高,提示再灌注成功 -- 若阴性,排除意义较大
尿Mb N or
临床意义
2、骨骼肌损伤
骨骼肌损伤
骨骼肌细胞释放Mb
Mb (blood)
Mb (urine)
or
临床意义
3、偶发性肌红蛋白血症 / 肌红蛋白尿
鉴别诊断 :各种肌病、肾功能不全
心肌肌钙蛋白 -- cTn
• TnC • TnI • TnT
目前cTn是诊断AMI最特异的指标, cTnT、 cTnI 临床意义基本一致
cTnT
• 分布 -- 心肌 (95%以复合物形式存在于细丝上,为结
合的结构蛋白,5%游离于胞浆中) • 功能
-- 是原肌球蛋白结合亚单位,将TnC和 TnI连接 到肌动蛋白和原肌球蛋白,共同完成对心肌或骨骼 肌的收缩调节.
肌萎缩
ANA
低钙血症
心肌酶谱升高 CK、CK-MB、AST、LDH、γ-HBDH
肌电图:肌原性改变 肌肉活检:可见异常
评价
样本采集时间: 1、正常人和多发肌炎:Mb上午9时最高,下午6-12时 最低,相差66%。 2、AMI:分子量小、升高快、下降快,及时检测、易 发生漏诊。
不同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范围
心脏疾病
实验室检查
内容
1、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 -- 蛋白质标志物: Myoglobin (Mb) Cardiac troponin (cTn) :cTnT、 cTn I -- 心肌酶谱: CK 、CK-MB 、LDH 、α- HBDH、 AST
2、心功能标志物 -- 脑钠尿肽 (BN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冠脉疾病的危险因素检测
• 血脂组合 常用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四项外, 有条件的实验室可增加测定载脂蛋白ai(apoal)、载脂 蛋白b(apob)、脂蛋白lp(a)
• 同型半胱氨酸(hcy) hcy水平升高与遗传因素和营养因 素有关。现认为hcy反应性的增高是引起血管壁损伤的重 要因素之一,它与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发生率和死亡增高 有关。
心肌损伤和心肌梗死检测
1
1.酶学指标AST 、 LDH、CK、CK-MB、HBDH
2
2.蛋白类标志物-肌钙蛋白、肌红蛋白、FABP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 add title in he次是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组 织中, 正常时血清的含量很低, 当心肌损害时, 释放入血。 AM I后6~12 h, 血中AST 开始升高, 在24-48 h达高峰, 其 值可达参考值上限的4~ 10倍, 3~ 6 d后恢复正常。 AST因不具备组织特异性,所以,单纯的AST升高不能说明 任何问题. 敏感性不高,特异性较差。
乳酸脱氢酶(LDH)
• LDH是由2个亚基(H、M)组成的四聚体,具有5个同工 酶,分别以LDH1、LDH2、LDH3、LDH4和LDH5表示,具 体组织分布如下: 命名
LDH1 LDH2 LDH3 LDH4 LDH5
亚单位组成
H4 H3M1 H2M2 H1M3 M4
主要分布组织及细胞
心肌、红细胞、肾、白细胞、肝 白细胞、肾、红细胞、心肌、肝 白细胞、脾、肺、血小板、肝、淋巴 细胞 肝、骨骼肌、白细胞、血小板 骨骼肌、肝、血小板
乳酸脱氢酶(LDH)
• LDH属糖酵解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细胞的胞质中,以 心肌、骨骼肌、肾脏含量最为丰富,其次肝、脾、胰、肺 等,肿瘤组织、血液中均可检出。 • 在AMI时,8~18h开始升高、48~72h达到峰值, 7~14天 恢复正常。
• 血清LDH活性增高缺乏组织和器官特异性,对早期 诊断几乎无临床意义。对于入院较晚、亚急性发 病的患者的诊断和病情监测及回顾性诊断等仍具 有一定意义。
日常中经常会碰到CK-MB大于CK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抑制 法检测CK-MB活性原理,其原理是用特异的抗CK-M亚基的 抗体完全抑制CK-MM和CK-MB中M亚基的活性,然后测定 CK-B的活性,结果乘以2即为CK-MB的活性。 当血清中CK-BB升高或存在巨CK1、巨CK2(巨CK1、巨CK2 其活性不受抗CK-M单体的抗体抑制)时,其B亚基活性同 CK-MB中B亚基一起被检测,检测活性结果自然明显高于真 实值,甚至出现CK-MB活性大于CK总活性的可能。 现在推荐用抗CK-MB单克隆抗体测定CK-MB同工酶质量 (CK-Mb mass)。
肌酸激酶(CK)
• 肌酸激酶主要分布在骨骼肌、心肌、脑及消化道中。CK是 由M和B两个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根据其亚单位的组成及 电泳特点将CK分成三种同工酶,即:脑型同工酶(CK-BB),混 合型同工酶(CK-MB),肌型同工酶(CK-MM)。 • 急性心肌梗死4~10小时血中CK升高,12~36小时达峰 值,72~96小时恢复正常。在AMI病程中CK再次升高提示有 再次心肌梗死发生。 • 当CK异常升高,且CK-MB<5%CK时,应考虑其他疾病
L/O/G/O
心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老年人发病率接近45%
1/3死于心血管疾病
头号杀手
发病率高
死亡威胁大
死亡率40%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 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2020年预计会增加50%,而且死亡人数 的80%分布于低中等发达国家。
心血管疾病检验
1
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检测
乳酸脱氢酶(LDH)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早期,血清中LDH1和 LDH2活性均增高,但LDH1增高更早,更显 著,导致LDH1/LDH2比值升高。因而 LDH1/LDH2 ≥1作为诊断心肌梗塞的特异性 指标。
α- 羟丁酸脱氢酶( α- HBDH ) • 血清α- HBDH 活性代表LDH同工酶LDH1 和LDH2 活性。计算LDH /HBDH 的活性比例, 用于心肌疾 病和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健康人血清LDH /HBDH 比值为1. 2~ 1. 6。心肌梗死患者, 血清α- HBDH 活性增高, 较LDH 升高明显, 故LDH /HBDH比值下 降, 为0. 8~ 1. 2。而肝脏实质细胞病变时, LDH /HBDH比值可升高到1. 6~ 2. 5。
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
• CK-MB同工酶主要存在于心肌中,占心肌总CK活力的15%~ 20%,在骨骼肌、脑及消化道中含量甚微。 • 急性心肌梗死后3-6小时开始升高,18-24h到达高峰,2-3 天降至正常水平。其分析方法主要是免疫抑制法及电泳法。 • 若患者超出参考值上限的两倍又无其他原因可解释,应考 虑AMI.
•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hs-crp可对表观健康的人群预 示未来发生脉管综合征的可能性,对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病人则是预后指标。心肌梗死后的hs-crp水平预 示未来冠心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和梗死面积无关。
心肌损伤和心肌梗死检测
• 心肌标志物(cardiac biomarkers):
指在循环血液中可测出的生物化学物质,能够敏感、 特异地反映心肌损伤及其严重程度,因而可以用作心肌损 伤的筛查、诊断、评定预后和随访治疗效果的标志。心脏 标志物正常情况下,主要或仅存在于心脏,在心脏或心血 管异常情况下由心脏大量释放。
心肌损伤和心肌梗死检测
理想的心肌标志物: 在缺血症状发作后早期即迅速释放,并能在血清中维持 升高12-24小时,但又不能时间太长,以免影响再次损 伤的监测与观察; 与心肌损害程度成比例的释放,并且具有高度的心肌特 异性; 非常敏感,可迅速的被定量测定,并可根据结果对ACS 病人进行识别与分类; 其有无或浓度高低与ACS病人危险分层及预后存在相关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