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论文

合集下载

摄影论文

摄影论文

引论摄影自其诞生的时候起就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它由一种在感光片上摄录被摄体的技术方法发展成为真正的艺术创作。

在我国,作为一种表现方法、一种反映现实手段的摄影获得异常广泛的传播,它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运用于科学、文化和艺术中,这就证明了摄影的价值和可能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用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段记录生活中的事物,但往往缺乏最初的真实。

而摄影却能够通过眼睛在短短的一瞬间,记录下最真实的物像,留下瞬间的永恒。

但我们不能仅看到摄影照片的表面,要领悟到它底层深处的真实的灵魂。

对于摄影的视觉艺术,视觉语言已不简单是人的眼睛所涉及的范围的意义。

摄影的视觉语言是可以阅读的,是一种图片文化。

摄影的价值在于以更直接、更接近本质特征、更写实的视觉冲击力去感化人生,并为历史保留一份真实的记录。

视觉的缺乏是人最痛苦的事情。

尽管人人都在使用视觉语言生活在世界上,但是摄影家使用的摄影视觉语言与日常视觉语言不同——在重要性、特性等方面尤其重要。

不反对有些摄影家采用摆拍的方法来表现生活,因为其最终目的仍是要反映藏在照片背后的不为人知的真实。

很多时候我们不会去在意眼睛里看到的东西是真是假,以至于常会被假象迷惑,本文就是要去研究那些真相——摄影带给我们的真实的视觉,以及更好的表现它。

不论艺术的手段有多宽广,摄影作为一门独特的、真实的视觉艺术,以直接的传播力、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对社会、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不可轻视的影响,它正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冲向更高的层次,但不管怎样,它都不会脱离真实。

一、摄影艺术的历史(一)摄影艺术的形成摄影一词来自于古希腊文中的“光线”和“描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摄影“是用光来作画的艺术”。

我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有了针孔成像术,到了16世纪中叶,人们发现用凸透镜所成的影像比用小孔所成的影像明亮得多,也清晰得多。

借助这种装置,只要把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影像,用铅笔一描就行了。

这就是早期人们使用的摄影术,可见,当时人们就是用摄影术来记录真实的。

摄影技术入门课程论文(我与摄影)

摄影技术入门课程论文(我与摄影)

摄影技术与入门课程论文我与摄影小时候,照相是件比较稀罕的事情,一年也就那么一两次跟家人规矩的站在一起,别人拿着相机轻摁快门儿“咔嚓”的一声当时的我们就被永远留在了照片上。

那时候总觉得照相特别神奇,总向往着有一天自己能够掌握这个神奇的事物,留住自己想留的东西。

后来我知道了照相留住的仅仅是那时的一个画面,没有了小时的那种神秘感,但是它依旧让我向往,因为它通过画面永久的记录了我们记住的或者早已遗忘的“昨天”,看着曾经的照片,开心抑或遗憾,总让人感慨颇多。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照相机也由原来的“傻瓜式”进步了N多,更主要的是手机的平民化以及手机照相功能的增添使得照相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

现在随时随地都会有人拿起手机对着景物、自己、朋友来上那么两张。

我也喜欢拍照,但是我更喜欢拍的是身边的人和事,也许跟我总喜欢怀旧有关,我希望可以把自己的人生经历、身边的朋友记录下来,这些曾经的片段会带给我很多欢乐很多警示······后来我了解到照相更加专业的叫做“摄影”,摄影是更加具有艺术美感的照相,它不是仅仅单纯的要摄影者摁下快门那么简单。

因为摄影所表达的除了展现基本的事物,它还通过各种手段在相片中给人以不同的视觉震撼,同时带给人一种思想上的启示。

能够让图片观看者不仅仅是看到图片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感受到摄影者想表达的深层次的感受,这才是真正的摄影。

了解到这些之后我更加地爱上了摄影,我于是决定要学习摄影,而不仅仅是照张相,于是在大学的第一次选修课上我选择了摄影技术入门,下面简单说一下学习到的摄影的基础知识以及摄影的一些技巧:首先,摄影以摄影术所对应的目的和领域、遵循的原则、具有的特征、发挥的功能和产生的价值为标准,摄影可以分为:艺术摄影、新闻摄影、纪实摄影、商业摄影、纪念摄影等。

之前我一直以为只要是各种的专业的摄影者他们是没有分别的,听了一节课后我才知道自己有多么错了,原来一个摄影分类下来也有这么多类。

摄影技术基础结课论文模板

摄影技术基础结课论文模板

郑州轻工业学院

浅谈摄影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当中的作用和意义_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 号
院 (系)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8 年x 月x 日
1
1课题简介及选题背景(图文、字数2000以上)

■□□□□□□ (例)
1■□□□□□□
1.1■□□□□□□
1.1.1■□□□□□□
企业集团的转移定价决策问题不仅为企业管理层所高度重视,同时也是学术
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Hirshleifer(1956) 最先提出在确定性环境下当中间产品转移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公司利润达到最大。

Baldenius (1999)在考虑特定关系投
注:■表示一个空格(两个字符位置);目录标题为必须完成的相关内容,但文
字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要求适当调整;括号内的内容为说明性文字。

我的摄影基础

我的摄影基础

我的摄影基础摄影是一门科学技术,又是一门艺术形式,强调视觉性是其又一个重要特点。

探讨摄影的表达方式和视觉力度拓展主体意识并且不断创造新的摄影语言、新的摄影方式正是视觉文化的基础。

视觉素养的高低对个人总体能力的提高与专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把摄影作品的多样性表达出来,使其体现出传达性与表现性的本质。

当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摄影文学因为社会的需要和人们的审美需要,迅猛发展起来。

这有力地证明了摄影文学是当代现实生活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

起初,我们认识摄影文学是文学、摄影、编导、表演、美术等众多艺术的审美复合。

“摄影文学不仅使摄影艺术突破了传统的纪实性,并冲出了时间空间的局限,使摄影艺术插上了理想的双翼,翱翔于艺术的太空,而且又把文学的艺术语言变成直观形象,把文学相象的描写变成可视的画面,使它既有美的视觉形象,又有精辟的语言艺术”。

马龙潜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审美复合论”。

他说:“成东方先生所讲的…审美复合‟,是一个深刻的理论范畴。

在这里,既讲了摄影文学所内含的各种美学、艺术因素相互间的关系,也讲了摄影文学与其它各种艺术门类、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又讲了摄影文学与历史时代、社会生活的关系,因此也可以说是一种审美关系复合论。

在…审美复合论‟的整体结构中,其基础的层面是审美主客体关系的层面。

”“在…审美复合论‟的审美主客体关系层面上,与美的复合结构相对应的是一个多种审美类型和审美心理形式相融合的审美意识复合结构,这是对摄影文学审美认识与审美价值相统一的本质特性的具体规定。

选修科技摄影基础课是为了拓宽我的知识面,提高我的素质,掌握现代科学技术。

我在这门课中学习到了很多理论和实践知识。

光圈所谓光圈就像人眼的瞳孔一样,是光线通过相机镜头的小孔。

F值是表示光圈大小的数值。

一般相机的光圈值有f/1.4、f/2、f/2.8、f/4、f/5.6、f/8、f/11、f/16、f/22,光圈值每向上或向下跳一格,暴光量也会相应的加倍或减半。

摄影技术基础论文-我对摄影的认识

摄影技术基础论文-我对摄影的认识

我对摄影的认识院系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生物工程1501学号 ************姓名杜宏升教师杨亦隆摄影是一种审美的艺术,体现艺术家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的体现。

摄影文学因为社会的需要和人们的审美需要,迅猛发展起来。

摄影文学不仅使摄影艺术突破了传统的纪实性,并冲出了时间空间的局限,使摄影艺术插上了理想的双翼,翱翔于艺术的太空,而且又把文学的艺术语言变成直观形象,把文学相象的描写变成可视的画面,使它既有美的视觉形象,又有精辟的语言艺术。

摄影家用自己的照相机去拍出画来。

“拍”出画来,创造出诗情画意的境界。

摄影艺术,纪实性是摄影不可更改的本质,所以在创造过程中摄影主体性和纪实性的统一是必要的。

摄影的艺术形象以及反映的内容与它的原型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同一性,因此摄影的题材与其创作的原型有着密切的关系,换言之摄影的题材与其被拍摄的主体关系密切。

摄影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是一种表达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艺术,摄影更是一种表达体系,是摄影者传递内心情感的一种最佳方式,就像人们用语言来说话、用文字来书写、作家用小说来传递自己的观点、画家用画笔描绘生命的色彩、歌手用歌声传递内心的情感。

摄影师用的只有相机去捕捉生活那点点滴滴的美,那偶尔流露出的真挚情感。

摄影是瞬间的艺术,已成定论,无论你怎样创造想象,如何自由发挥,都不能超脱“几分之1秒”这一时间限定,使摄影这门艺术有了它自身的局限性,而不像其他艺术种类如音乐、绘画、戏剧等可以天马行空、驰骋想象、显示出强烈的主观意识。

但任何艺术都是人的艺术,人的因素才是决定的因素,在摄影创作中,毫无例外地要遵循这种艺术转换规律,即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艺术性灵转换成摄影的语言,才能使得摄影艺术的过程成为一个复杂的多种因素互为关联、制约的审美过程。

美学家高尔泰曾对“艺术”作过如下阐述“:任何人类的创造物,如果它不是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它就不是艺术……”这个层次把烹饪、骑射兵法等技术概念,同作为美学对象的艺术概念区别开来。

摄影技术基础论文

摄影技术基础论文

摄影技术基础题目:《“读图时代”我对摄影的认识》学校:郑州轻工业学院院系:建工学院专业:建环13-01姓名:刘铮著学号:541302070127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像娱乐场所、商业广告、艺术创作等。

摄影虽然是一门艺术,必然和艺术有相同的特带特点,除此它还有实用价值的一方面。

比如像一些商业广告或用来绘画等。

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有相当高的拍摄技巧。

因此,我们对摄影的要求也是非常高,怎样拍一张好的照片尤其重要。

首先我们必须对我们使用的相机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就是我们如何去拍好一张照片。

在摄影过程中,光圈和快门作为参数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

光圈的大小是相机镜头中控制光线的参数,说的直白一些光圈的大小将决定光线穿过镜头的强弱。

因此,大家可以很容易想象到光圈越大透过镜头摄影到感光器上的光线越强,反之则越弱。

他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照片的拍摄质量,比如在快门相同的条件下,光圈越大则相片越亮,但如果光圈过大的话则会出现曝光过度的情况。

除此,快门的速度也是拍摄照片时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参数。

当我们对光圈和快门有了一定的了解了,那么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如何协调它们的关系来更好的达到照片最佳的的曝光效果呢?第一个要保证的因素是快门,比如1/125秒的快门速度便可以抓拍到行人的动作而不会使人物变虚。

在确定了快门速度后,再根据当前的光线和想要达到的景深效果选择光圈的大小。

事实上,通过不同快门和光圈的组合其所达到的曝光量是相同的,知识它们所适合的拍摄环境及拍摄的效果不同而已。

在充足的阳光下使用1/125秒快门和f11的光圈其获得曝光量与快门和光圈分别为1/250秒、f8是相同的。

说到光的问题不仅仅是光圈和快门调好就行,我们还要考虑到外界光线的问题。

从美学观点来说,摄影是一种造型艺术、形象艺术,若从感光胶片所记录下的影调、色调构成的画面来说摄影是一中光的艺术。

所有在我们视觉范围的东西都是由于光的存在而给人视觉美感的①。

摄影构图毕业论文

摄影构图毕业论文

摄影构图毕业论文摄影构图是指创造照片的组成和元素,是创造有吸引力,富有意义和可以传递信息的图像的一项技术。

从技术和艺术角度来看,构图是摄影师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

本篇论文将探讨摄影构图的基础、分类和创新性的应用,旨在提高摄影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对构图的了解和应用技巧。

一、摄影构图的基础构图的目的是创造出可视的、有意义的、具有品质的影像,其实现目的方法称为构图技术。

要想掌握构图技术,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概念:1.画面元素画面元素即照片中的物体和背景。

摄影师需要根据拍摄主题和目的,选择画面元素来构建照片。

2.画面分割画面分割是将画面分为不同的区域,以获得一种平衡感。

常见的分割方式有直线分割和对称分割。

3.主题和构图中心构图的中心通常是构图中最引人注目的物体或场景。

主题是构图的核心,摄影师需要通过构图来突显主题。

4.线条和运动线条和运动是构图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线条可以引导视觉,而运动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二、构图的分类构图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双峰构图双峰构图是一种用于强调主题的布局方式。

在构图中使用双峰视觉元素,可以使主题获得更多的注意和突显。

2.对称构图对称构图可以用来制造平衡感和和谐感。

通过对称地排列物体,可以创造出和谐的视觉效果。

3.透视构图透视构图是一种视觉技巧,在构图中使用透视效果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4.金字塔构图金字塔构图是一种基于三角形的图像构建方法,可用于制造平衡感。

三、创新性的构图应用摄影师可以通过发挥创新,使用各种构图方法来拍摄有趣的照片。

以下是一些创新性的构图应用:1.拼贴式拍摄通过拼贴不同的元素,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并且展示不同的主题,例如最喜欢的城市、爱人、家庭等。

2.倒影构图倒影构图可以通过反射物体,创造出极具视觉冲击的画面。

可以通过水面、镜子等反射物来实现。

3.颜色构图颜色构图可以通过不同颜色元素的组合,创造不同的视觉效果。

可以利用锐利的对比或失真的色彩来突出主题,从而让视觉更加强烈。

《摄影》结课论文

《摄影》结课论文

《摄影》结课论文摄影艺术认识摄影是一门艺术,摄影是一门艺术,摄影是一门艺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通过对摄影技术的学习,我对摄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摄影不是简简单单的拍摄几张照片来捕捉生活中的瞬间,摄影更是一种艺术!拍摄出好的作品并不是容易的事,更要注意很多细节。

对于摄影,其实我一直都很喜欢,我知道摄影可以把美好的瞬间记录下来,留作永恒的记忆,这使我对摄影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

以前对摄影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觉得就是简单的拍照而已,以为只要一按下快门,可以拍出一张不错的相片在,在后期处理一下,就完美ok了。

没想到学过之后才发现,从中竟然隐藏了这么多的经验、技巧和动作要领,在这还是很感谢王老师的,是您让我对摄影有了更多的认识。

上课时,王老师您就向我们展示了许多优秀的摄影作品与老款相机,给我们介绍数码机和胶片机的区别。

我喜欢拍照,尤其是上过王老师您的课以后,对于摄影这门艺术又有了新的看法。

记得上您课的时期,您给我们展示了很多照片,有学长学姐的优秀作品,有学校的文化校史,更有我们从来不知道文化历史,这些都一一触动着我的心。

我也想像学长学姐们一样去参加比赛,也想记录我身边的故事,回顾以往的历史。

我发现老师您时刻关注咱们周围的生活,譬如说,往往许多事物容易被大众所忽略,而您用相机记录着保护着把历史情景,把它带到了大家的视野当中,让我们了解到社会的每一位成员都在为不同生活而努力!还有就是许多作品中那些自然的美丽风景,对我感触也很大,就我自己来说,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喜欢听音乐和浏览一些自然风景图片,音乐可以使我放松,而美丽的大自然图片则能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停下脚步欣赏这沿途的风景呢?我们不能将这些风景揣入怀中,却能把他们留在一张张照片上,等我们需要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下,那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上课时,一副《天路》记录了美丽的大自然,那宁静的时光,那美丽的构图,还有那通往大自然的木桥,如果没有当时的记录者,那一切就已是过往云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人物摄影构图【摘要】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现,是人与大自然的合作结晶,它更来自于主观对客观物象的选取,这种选取不是轻易地按下你的快门,而是充分体现了你的艺术构想和审美取向。

在摄影艺术中,摄影构图有着自己独特的形式规律。

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不仅在进行画面布局的时候是十分讲究的,而且它也要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本论文通过景别在摄影中的运用技巧、特征,以及对照片风格的影响等方面做出了阐述。

我们平时构图时可选择的拍摄方位有很多,在任何一个方位都可以作为拍摄点,拍出与众不同的画面,在摄影艺术中,摄影构图有着自己独特的形式规律。

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在进行画面布局的时候是十分讲究的,它既符合人们的生活规律,又符合人们的心理和视觉习惯。

只有掌握了这些固有规律之后,在进行艺术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将最优美、最感人的艺术形象传迭给受众。

或许有些人我们并没见过,但是我们总能通过照片形成对他们的性格认定。

有的人是我们家人,儿时的朋友,通过一张张照片,我们可以捕捉到当时的情景。

这就是我为什么选择人物的原因。

现在无论是书上还是网络上,谈人物摄影的数不胜数,而我所选人物,就是希望通过这次的搜集,整理中,将我对人物摄影的点滴所学记录下来,细细的品味。

【关键字】构图技巧、正面、侧面、背面、特写、半身、全身【正文】好的照片必须有一个主题——能表达普遍行寓意的主题;好的照片要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趣味中心——被摄主体上;好的照片必须画面简洁,也就是所摄入必要的内容,而排除火压缩分散注意力的内容。

而现在所要谈的被摄主体,便是人。

人像可以分为两大类:肖像与抓拍人像。

无论被摄对象配合与否都可以拍摄到上述两类人像照片。

所以,被摄对象是否意识到正被拍摄或者是否与摄影师进行配合,并不是区分两者的唯一标准。

不管拍摄对象距离是远还是近,也不管他与你的关系是疏远还是亲近;无论是在摄影棚里拍摄还是在街头拍摄,无论被摄对象是你最爱的人还是偶尔路过的陌生人,你都要时刻记住有关构图的技术与技巧这些才是能够帮助你充分表达主题思想的最好办法。

下面就由我来谈一谈人物摄影构图。

构图就是指如何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是把形象结合起来的方法,是揭示形象的全部手段的总和。

一、构图技巧:艺术摄影更是如此,同样的地点,同样的内容拍出来的照片效果都大不一样,有的平平淡淡,有的光彩夺目,其原因就在于优秀的摄影者对人物和景物进行了恰当的组织和处理,使人物的外貌和精神面貌甚至于内心思想都能在画面中适当地表现出来,这一切都需要拍摄者具有高超的构图知识和技巧。

很多摄影大师,之所以被称为大师,就是他们能够利用高超的摄影技巧和构图知识,把许多被常人认为平淡无奇的景物,拍摄成令人赞叹的传世杰作。

摄影画面的构图,有被公认的一般性法则,但这些法则有时又不是绝对的,不可以生搬硬套。

大家所能接受的一些构图法则,也常常会有例外,而且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新生的将最终取代陈腐的。

由此可见,艺术创作在表现方法上是极其灵活的,他没有既定的公式,也不应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教条,要依靠摄影者根据被摄现对象的具体情况,根据创作主题的要求和摄影者自己的创作意图进行灵活处理。

摄影者在现场有充分的选择和决断的自由。

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摄影画面的构图可以随心所欲,草率从事。

相反构图的好坏,常会影响一幅摄影作品的主题是否表达得鲜明,它的艺术形式是否有感染力。

对摄影构图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形式美在摄影画面中具体结构的呈现方式的研究。

诚然,经典的摄影构图理论,是历代艺术家通过实践用科学的方法总结出来的经验,是适合于人们共有的视觉审美经验.符合人们所接受的形式美的法则,是审美实践的结晶。

从总体表现形式来看是多样的,而每一形式都有其针对于不同内容的表现方法。

吸收前人的经验对摄影艺术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不同的拍摄方向能产生直接的画面效果。

任何物体都有正背之分,相对拍摄物体,拍摄方向大体有正面、背面、正侧、斜侧几个位置。

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如果围绕某一主体转一圈,就会发现取景器里的画面结构大不相同,成像也不一样。

各种方向的拍摄点能够使拍摄主体的形象有不同变化,而且对主体的表现也各有所长。

下面我们来看看精彩的外国佳作是如何在这几个方面上使构图形式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二、正面构图:照相机的方位正对着被摄对象的正面拍摄,即产生正面构图效果。

这种构图形式在国画中称为正局(如下图所示)。

在人像摄影中,对于那些五官端正、面部结构正常的人物形象,可以采用正面的方位拍摄。

正面构图的形式能够塑造端正脸型的正面特征,通过眼睛的神情和面部的表情来揭示人物的内在性格特征。

拍摄正面人物肖像,除了选择面部形象正常的被摄对象以外,还要注意处理好被摄对象的姿势和手势,使双手处于合理的位置。

在拍摄时要准确地抓取人物面部的细微表情,这种神情往往是通过眼神来传递和流露的。

任何构图形式都有其长处,也有其不足。

正面构图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有三点:其一,容易给人一种呆板、缺乏生气的印象;其二,画面中的各种平行线条难以产生透视效果,不易表现空间深度;其三,画面是平均地展现正面的各部位,不易使主体突出。

这种构图形式不适于表现活泼气氛和富有运动性的主题。

正面构图即相机镜头正对被拍摄体。

选用这种构图是表现主体正面形象的最佳位置,拍出的照片有利于表现主体的庄重肃穆以及对称美,画面产生平稳、庄重、威严、肃穆之感,正面拍摄人物能正确地反映相貌特征。

它的缺点是往往会使画面缺乏立体感和空间深度感,产生平静和呆板的感觉。

对于那些五官端正、面部结构正常的人物形象,可以采用正面的方位拍摄。

正面构图的形式能够塑造端正脸型的正面特征,通过眼睛的神情和面部的表情来揭示人物的内在性格特征。

拍摄正面人物肖像,要注意处理好被摄对象的姿势和手势,在拍摄时要准确地抓取人物面部的细微表情,这种神情往往是通过眼神来传递和流露的。

结合用光,正面构图的拍摄点不宜用正面光。

而采用前侧光比较好,可以增强物体的立体感,减少画面平的弱点。

三、侧面构图:照相机的方位与被摄对象成90度角拍摄,即产生侧面构图效果。

这种构图形式在国画中称为偏局(如下图所示)。

在人像摄影中,运用侧面构图可以塑造被摄对象的侧面轮廓形状。

凡是侧面形象比较端正的人物,均可采用侧方位拍摄,表达其侧面的某些特征,表现侧面轮廓形象的健美或秀美。

拍摄侧面人物肖像,除了那些五官端正、侧面轮廓线条富于变化的人物之外,尚有少部分面部形象不够端正,或脸面左右存在某些缺陷的人物,可以运用侧面构图来掩饰有缺陷的部分,美化人物形象。

侧面构图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是:运用侧面方位拍摄某些建筑物或其他物体,由于只能表现侧面的特征,同样产生了正面构图的某些缺陷,侧面的一些平行线条也难以产生汇聚,使主体物的透视效果大为减弱,这是其一;其二,由于只能看到侧面特征,正面的主要特征难以表达,构图容易流于散漫和不集中。

这种构图不适于表现平静、严肃的主题。

一般是指与被摄对象侧面成垂直角度的拍摄位置,主要表现某些对象的侧面具有典型的形象。

例如在人像摄影中,侧面角度能看清人物相貌的外部轮廓特征,使人像形式多样变化。

在客观对象中,有许多物体是只有从侧面才能看清它的相貌的,例如人走动时的身影,各种车辆的外貌以及某些用具都有这样的性质,在这种条件下侧面角度就能更好地表现对象的特色了。

侧面角度较之正面角度有较大的灵活性,在侧面垂直角度左右可有一些变化,以获得最能表现好对象侧面形象的拍摄位置。

运用侧面构图可以塑造被摄对象的侧面轮廓形状。

凡是侧面形象比较端正的人物,均可采用侧方位拍摄,表达其侧面的某些特征,表现侧面轮廓形象的健美或秀美。

拍摄侧面人物肖像,除了那些五官端正、侧面轮廓线条富于变化的人物之外,尚有少部分面部形象不够端正,或脸面左右存在某些缺陷的人物,可以运用侧面构图来掩饰有缺陷的部分,美化人物形象。

四、背面构图:照相机的方位处于被摄对象的正后方,对着被摄对象的背部拍摄,即产生背面构图效果(如下图所示)。

利用背面构图形式所创作的优秀摄影作品并不少见。

在这类作品中,通常是以人物的背影姿态作为前景,透过背影看到远景环境或背景特征。

例如前苏联摄影艺术作品《未来的船长》(加利娜·桑科摄影),表现两个孩子站在岸边,凭栏眺望远处起航的巨轮,向往着将来能成为扬帆远航的船长。

这幅作品的构图方式是以两个孩子的背影为前景,由深黑色的前景影调透视到远处朦胧中的船只,形成了较强烈的影调对比,远景与近景之间的虚实对比,产生了以虚托实的效果,有利于主题的表达。

选择不同的拍摄方位,产生不同的构图形式,都是作为摄影造型的表现方法而存在的。

从理论上讲,不同方位所构成的构图形式均有其自己的特点和缺陷,但不能因此而主观武断地给各种构图形式打上优劣的印记。

任何一种构图形式,只要它与某些被摄对象特点相结合,充分发扬其特点而避免其不足,能够深刻地揭示主题思想,并给人一种美感,即可称之为优良的构图形式,且有可能成为优秀的摄影作品。

背面方向往往表现物体的背面特征与形象(如下图所示)。

用于人物摄影,可以展示人物背面的头饰、发辫、服饰等。

选择背面方向拍摄人物时,不仅着眼于所摄人物主体,而且着眼于人物活动的背景,强调人物和背景的溶融一体。

所以,拍摄时应该把握好人物的身体语言,着重抓取人的身姿,使之含蓄生动,富有象征暗示性,不呆板,不夸张,瞬间捕捉而恰到好处。

背面方向拍摄人物如果配合逆光,有时会收到版画、剪影般的美感效果。

选择不同的拍摄方位,产生不同的构图形式,都是作为摄影造型的表现方法而存在的。

从理论上讲,不同方位所构成的构图形式均有其自己的特点和缺陷,任何一种构图形式,只要它与某些被摄对象特点相结合,充分发扬其特点而避免其不足,能够深刻地揭示主题思想,并给人一种美感,即可称之为优良的构图形式,也有可能成为优秀的摄影作品。

五、特写构图:人像的特写,指画面中只包括被摄者的头部(或者有眼睛在内的头部的大部分),以表现被摄者的面部特征为主要目的。

这时,由于被摄者的面部形象占据整个画面,给观众的视觉印象格外强烈,对拍摄角度的选择、光线的运用、神态的掌握、质感的表现等要求更为严格,摄影者尤应仔细研究有关摄影造型的一切艺术手段。

无论是35毫米照相机或120照相机,若用标准镜头拍摄特写是比较困难的,也是不正确的做法。

因为,标头拍特写必须离被摄体很近,在较近的距离拍摄人像时,鼻子到照相机的距离比额头、下巴、耳朵到照相机的距离近,在照片上鼻子显得大,容易歪曲被摄者的面部形象。

同时,如果被摄者稍微低头,额头会显得大,下巴显得短;稍微仰头,就会下巴显得长,额头显得小。

因此,最好是用中长焦距的镜头拍摄。

那样,照相机到被摄者的距离就可以稍远一些,避免透视变形。

六、半身构图:半身人像往往从被摄者的头部拍到腰部,或腰部以下膝盖以上,除以脸部面貌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外,还常常包括手的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