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特性测量雷达平台建设构想
雷达探测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基于雷达探测的区域监控系统目录1概述22安全防护系统的目前面临的问题33区域监控系统总体方案43.1方案概述43.2系统特点4基于雷达探测,实现全局可靠监视4采用虚拟围界,实现警戒区的灵活配置4利用跟踪探测,实现突发情况后期处置4无视环境影响,实现全天时全天候工作4长焦距探测器,确保对远距离目标的识别5光雷配合联动,实现发现即看到5目标跟踪处理,实现对目标的持续观测5智能分析处理,实现无人值守5架设方便简单,实现最小工程量安装5质量性能可靠,基本实现免维护使用53.3单点监控系统概述6单点监控系统组成6单点监控系统工作流程概述6主要功能7单点监控系统主要设备介绍73.4组网监控系统概述10组网监控系统组成10组网监控系统工作流程概述10组网监控系统主要设备介绍11监控中心及分中心主要功能124附件144.1各型号地面监视雷达主要技术指标144.2各型号光电探测系统主要技术指标17注:公司配有多种可见光探测器和红外热像仪,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配备。
19基于雷达探测的区域监控系统1 概述随着社会发展,安防工作已成为国家和社会的重要工作,传统的安防设备一般以视频监控为主,特别是边防监控、要害地域外围监控基本上还是以人工巡逻、望远镜等传统方式。
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视频监控可以很好的解读监控问题,但是当出现雨、雪、雾以及黑夜时,视频很难很好的工作,特别是当需要监控的距离较远,例如1Km以上时,视频监控设备需要很多部,并且野外工作组网困难,也存在也易受到破坏,供电、通信线缆铺设施工量大,使用维护成本较高等问题。
本方案中地面监测雷达,即多普勒雷达,其利用多普勒效应进行定位,测速,测距等工作。
其工作原理可表述如下:当雷达发射一固定频率的脉冲波对空扫描时,如遇到活动目标,回波的频率与发射波的频率出现频率差,称为多普勒频率。
根据多普勒频率的大小,可测出目标对雷达的径向相对运动速度;根据发射脉冲和接收的时间差,可以测出目标的距离。
雷达目标特性数据建库及其在雷达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雷达目标特性数据建库及其在雷达检验中的应用研究2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湖北武汉430064摘要:在当前社会,雷达在军事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其实获取信息数据的基础,基于此,国家加强对相关技术层面的研究。
随着研究深入,提出了构建雷达目标特性数据库的设想,经过实践探索,该数据库得以面世,目前该数据库在雷达检验及目标识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雷达目标特性数据库;雷达检验;应用引言:所谓的雷达目标特性便是描述目标具有特征的信息,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例如目标的位置数据及运动状态,以及目标的大小等。
这些数据利用雷达可获得全面准确的掌握,具体来讲,雷达目标特性便是借助雷达系统对目标进行探测、跟踪及是被,从而获取得到的相关信息。
雷达目标特性是电子装备论证及设计等过程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科技发展,雷达目标特性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因此构建雷达目标特性数据库有重要价值,通过相关系统的分工合作,有效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从而促使雷达目标特性在电子装备检验场等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1雷达目标特性数据库建库构想1.1雷达目标特性数据库的基本组成雷达目标特性数据库是由软件和硬件共同构成的系统,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软件和硬件共同发挥作用,如此才能保证雷达目标特性数据库充分发挥价值。
具体俩看,该系统主要由目标特性数据库、检验过程重现分析系统、目标特性分析系统及雷达中频录取分系统和雷达终端视频录取分系统等组成。
各分系统之间有效配合,分工合作,用千兆以太网进行连接。
各分系统的功能如下,目标特性数据库主要对收集的特性数据进行存储,检验过程重现分析系统可以重新模拟目标特性录取的检验过程,而目标特性分析分系统可以对目标特性进行详细分析,另外雷达中频录取分系统和雷达终端视频录取分系统库乐队雷达目标的特性进行提取,并对雷达中频信号进行采集[1]。
1.2雷达目标特性数据库的主要功能通过构建该数据库可助力相关人员实现对各型号的雷达系统中频信号进行采集,从而通过收集得到的信息提取目标特性。
基于真实作战场景的雷达训练模拟器构想

基于真实作战场景的雷达训练模拟器构想
白文;程小梦;任新涛;韦娟
【期刊名称】《舰船电子工程》
【年(卷),期】2022(42)3
【摘要】通过对常规雷达训练模拟器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目标特性不真实、干扰模拟缺失、没有环境监测、模拟不成体系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论文提出一种改进型雷达训练模拟器的构想,该模拟器具备复杂目标回波生成、环境杂波复现、对抗干扰模拟、实时体系对抗等功能特点,可以支撑构建多种目标在指定环境及复杂电子对抗条件下进行实战化训练,为我军实战化训练的建设工作提供优化设计参考。
【总页数】5页(P110-113)
【作者】白文;程小梦;任新涛;韦娟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32206部队;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
【相关文献】
1.基于HLA的潜艇作战系统训练模拟器研究
2.基于组件开发方法的反潜武器作战系统训练模拟器设计
3.用于训练模拟器的雷达真实目标航迹提取算法
4.基于HLA 潜艇作战系统训练模拟器的时间管理研究
5.基于培训教学的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训练场景内容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目标起伏特性对雷达检飞试验的影响及应用

现 代 雷 达
Mo d e r n Ra d a r
Vo 1 . 3 5 No. 2
F e b .2 0 1 3 ・Biblioteka 1 言号/ 数据处理 ・
中 图 分 类 号: T N 9 5 9 . 1 7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编 号: 1 0 0 4 — 7 8 5 9 ( 2 0 1 3 } 2 — 0 0 2 2 — 0 4
目标 起 伏 特 性对 雷达 检 飞 试 验 的 影 响及 应 用
杨英科 , 李 宏 , 李 文 臣, 俞 雷, 黄 烽 , 郑全普
( 中国人 民解放 军 6 3 8 8 0部 队 , 河南 洛阳 4 7 1 0 0 3 )
摘要 : 阐述 了典型 的 目标 R C S起伏模型 , 建立 了 目标起伏 因子 , 采用 2种思路推 导了 目标服从 卡平方分布 时, 雷达 发现概
0 引 言
雷达试验是电子装备试验的重要 内容 , 在雷达检 飞试验 中 , 常常采 用试 验靶机 作为 检飞 目标 , 并 最终 把 雷达对试验靶机的检飞结果等效推算到对研制要求 中 规 定 目标 的检测性 能 上 。这 中 间主要 的分析计 算依 据
是统 一 的雷 达方 程和 目标 的平均 雷达 散射截 面积 差异 确定 。通过 这种 计算 , 可基 本 实 现对 雷 达 检 测性 能 的 鉴定 与评估 , 但 在此 过 程 中并 没 有定 量 考 虑 目标 雷 达
I n lu f e nc e a n d App l i c a t i o n o f Ta r g e t Mo v e me n t Cha r a c t e r a s t i c
多脉冲雷达目标RCS特性测量

( .Sho o l t ncE g er g U i r t o l t ncSineadTcnlg fC ia hnd 104 C ia 1 col f e ri n i ei , n e i f e r i cec n eh o y o h ,C eg u60 5 , hn ; E co n n vs y E c o o n
O 引 言
空 间雷达 目标 识别 在航 天科 技 和战 略 目标 识别 中具 有广 阔的应 用前 景 . 达 目标 识别 是 现 代 雷达 技 雷 术发 展 的一个 重要 组成 部 分. 达 目标识别 技术 , 雷 由于其具 有广 泛 的军用 、 民用前 景 , 因而在 国内外 已经形
成热 点. 弹道导 弹 的 目标 识别 , 对 随着导 弹突 防能力 的提 高 而变 得越 来 越 困难 , 因为 突 防辅 助 系统 包括 燃
V 1 2 N . o 3 o4 .
A g 07 u .2 0
多 脉 冲 雷 达 目标 R S特 性 测 量 C
外场雷达目标RCS极化特性测量方法

0
数 , 它 只是作 为一 种 表 征 目标散 射 波 强度 的标 量 但
被广 泛应 用 。作 为 对 入 射 波 和 目标 之 间 相 互 作 用 在外 场 动 态 条件 下 , 了准 确 而全 面 地 获取 目 为 ( 目标散 射特 性 ) 即 的最一 般 性 的描述 , 化散 射 矩 极 阵提 供 了一个 很 好 的选 择 。在 后 向散射 情 况 下 , 选
t a i a i n t he c po a ia i n a r s ol rz to ha e s ofme s e e y t m t t he c lbr to o t o l rz to nd c o s p a ia i n c nn l a ur m nt s s e a he
量 方 法不适 用 于外 场条 件下 的测 量 , 外场 R S测 量 C 普 遍 使用 的 自由空 间标 准金 属球 只能 完成 对水平 和
t h r s o a ia i n c a n 1 B s d o n l zn h S p lrz to t i f a l k n s o o t e c o s p l rz t h n e . a e n a a y i g t e RC o a ia i n ma rx o l i d f o
f r t op l rz to a i r to o t a u e n y t m , tc n o ror t a i r to o m he c o a ia i n c lb a i n t he me s r me t s s e bu a n tpe f m he c lb a i n
21 0 1年 l 2月
舰 船 电 子 对 抗
SHI 0ARD ECTRONI C0UNTE PB EL C RM EAS URE
便携式雷达综合检测平台及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

便携式雷达综合检测平台及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俞茂超;刘倩倩;凤宏晓;杨咚咚【摘要】为满足某型雷达装备野战基层级维修保障需求,设计并研制了便携式雷达综合检测平台;该检测平台采用多微机共总线分布式控制、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故障检测系统、直接数字合成和模拟仿真等技术,集某型雷达故障检测、性能测试和模拟训练功能于一体;实现了检测平台的集成化、小型化和检测智能化,解决了某型雷达现有维修设备体积庞大、配套设备繁杂、机动性差、价格昂贵、操控复杂等问题,经实验验证,提高了雷达在部队实装配备的综合诊断检测效率.【期刊名称】《计算机测量与控制》【年(卷),期】2018(026)004【总页数】4页(P5-8)【关键词】数字检测;智能诊断;BP神经网络;专家系统【作者】俞茂超;刘倩倩;凤宏晓;杨咚咚【作者单位】西安黄河机电有限公司设计研究所,西安710043;海军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武汉430033;西安黄河机电有限公司设计研究所,西安710043;西安黄河机电有限公司设计研究所,西安7100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160 引言活动目标侦察校射雷达可以在夜间或恶劣气候条件下侦察敌方运动中的人员、车辆、坦克和舰船等目标,测定其坐标和速度,并测定己方射弹地面炸点对目标偏差以校正火炮射击。
某型活动目标侦察校射雷达作为新一代定型装备,已经大量装备我军地面侦察部队。
在实际作战使用维修以及装备保障时,研制厂家研制了该雷达的中继级检测维修车。
检测维修车配备了三大单元和显示组合独立的检测台,以及专家诊断系统,但是由于配套设备繁多、造价高昂,部队装备数量很少,难以解决该雷达特别是野战基层级维修保障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
原有的检测维修车虽然配备了专家系统,但是专家系统的故障检测准确率偏低,专家系统知识库已不能满足部队日益增长的维修需求和部队作战任务[1-2]。
为解决该雷达维修成本高、野战基层级维修保障能力严重不足和日常训练的问题,提高专家系统故障检测准确率,研制设计了一种便携式雷达综合检测平台(简称检测平台)[3],该平台以满足部队需求、智能化设计思路,多功能集成及多样化检测手段,将雷达检测设备、模拟训练器和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功能集于一体,实现检测平台的集成化、小型化和检测的智能化。
雷达的工程设计方案

雷达的工程设计方案一、引言雷达技术是现代通信和导航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雷达主要用于探测、跟踪和识别远距离目标,其应用领域涵盖军事、民用航空、气象预报、海上监测等多个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雷达系统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升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种雷达的工程设计方案,包括系统架构、技术规格、主要构成部分、测试方法等内容,以期为雷达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系统架构本雷达系统采用主动相控阵雷达技术,其主要架构如下图所示。
整个系统由天线、发射模块、接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控制模块等部分组成。
天线部分由一系列大功率、窄波束宽的阵列组成,用于进行波束的形成和指向。
发射模块通过功放将高频信号发射到天线上,形成射频波束;接收模块接收回波信号,并通过低噪声放大器进行增益,最终输入到信号处理模块进行处理。
信号处理模块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滤波、目标提取等操作,最终输出目标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管理整个系统的工作,并对天线进行指向。
整个系统的构架能够实现高精度的目标探测、跟踪和识别功能,可应用于航空、军事等领域。
三、技术规格1. 工作频率:X波段,频率范围为8-12GHz;2. 探测距离:距离分辨率为10m,最大探测距离为200km;3. 波束特性:阵列天线可实现高精度波束形成和指向,波束宽度小于1度;4. 高功率发射:发射功率达到100kW,确保长距离目标的检测和跟踪;5. 高灵敏度接收:系统的接收灵敏度为-150dBm,能够接收微弱的目标回波信号;6. 数据处理能力:采用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能够实现复杂的信号处理算法。
以上技术规格能够满足雷达系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工作需求,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抗干扰和抗干涉能力。
四、主要构成部分与技术特点1. 天线部分:天线采用主动相控阵技术,能够实现非常快速和精确的波束形成和指向,同时也具备多波束能力,可同时跟踪多个目标。
2. 发射模块:发射模块采用高功率双向功放技术,能够输出高功率和稳定的射频信号,确保长距离目标的探测和跟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特性测量雷达平台建设构想
0 引言雷达目标电磁散射特性测量是雷达系统共性基础技术,主要研究雷达观测目标在入射电磁波照射激励下,目标在频率域、角度域、极化域的电磁散射机理与特性,包括窄带特性、宽带特性、极化特性等。
要多维度精细认识目标,需要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暨特征数据作为支撑,但是目前对目标的认识是通过既有的雷达提供的数据,传统雷达使命任务往往非常单一,同一雷达平台很难提供多种信息,要充分认识目标,需要多部雷达平台协作,成本高昂,而且数据协同上存在较大技术难度。
1目标特性的种类与作用
雷达目标特征隐含于雷达回波中,通过特定的波形设计和对回波幅度、相位、频谱等处理、分析及变换,得到表征雷达目标固有特征的参量。
雷达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研究对雷达系统设计、成像与目标识别、目标隐身与反隐身探测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雷达目标特性的认识从宏观上包括两个方面:雷达目标尺度信息、雷达目标特征信息,研究内容有理论研究、仿真试验、静态测试和靶场动态测量等。
当前对目标的认识主要通过静、动态测量来实现,大部分设备研制厂商更关注动态测量的效果[1] 。
静态测量:室外场测量系统主要包括发射与接收设备、目标
支架与转台、定标体、数据采集与记录、控制系统等。
动态测量:与静态测量相比,利用目标处于动态(飞行)等实际工
作状态时,测量获取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数据是最真实、最可信、最有效的,动态测量平台雷达可分布于靶场等测量试验区域,包括地面固定平台和为车载、舰载、机载等移动平台。
2目标特性测量平台设计
在目标特性测量方面,国内相关单位已研制并装备频率覆盖多个波段、多种型号的目标特性测量雷达,满足动态目标特性测量的需求。
但外场测量设备功能及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多平台、全频段、双站散射、多极化的测量需求。
当前目标各种特征信息分析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如何获取更为全面、精细的目标多维特征愈显重要,需要一种综合平台,实时完成目标特性信息的采集、处理、结果输出、存储及比对。
2.1信息采集系统(雷达)一般来说,由于发射波形、接收线性动态范围、变极化、幅度与相位标定等要求不同,特征测量与精密跟踪互相矛盾,对于一部雷达其功能只能进行设计侧重。
采用模块化、集成化雷达设计思想,建立通用系统平台,其频段、波形、极化通道等模块化设计选择配装,后端数字接收、信号处理、数据处理平台公用,这样可以用一个平台完成多部雷达功能。
2.2信息采集系统(标校)
测量平台作为标尺,其本身的精度与稳定性要求非常高,因此需要完备的标校系统来校正设备,主要完成测量平台雷达距离、角度零位标定;进行雷达发射、接收、跟踪通道的检查及配合校准等;完成雷达测量通道的一致性检查校准;数据录取、存储、导入导出功能无线指
挥控制系统。
2.3综合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库)构建海量数据存储中心、高性能计算网络、千兆以太网络。
主要完成数据的存储、传输、合分析与处理,完成处理结果的保存、显示等。
重点关注以下方面:数据处理中心硬件平台、雷达目标特性数据处理软件包、对外网络接口,可进行实时处理,亦可开展事后分析。
3结束语
对目标电磁特性认识的需求引领了测量平台的发展需求,不断提高目标电磁散射特性测量系统的性能与指标是主要发展方向。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目标特性分析研究的发展动态和未来趋势的判断、关注目标多维特征的采集及数据处理平台建设、发展多功能目标特征分析系统。
具体的技术手段上来讲,目标特性测量雷达平台建设关注点集中在以下方面:
提高测量精度拓展目标特性测量频段(毫米波和太赫兹测量技术)提升测试效率,研究快速高效测量技术与手段开展全极化测量研究增强目标特性测量雷达的功能与性能(远距离、多功能、反
隐身测量要求)
发展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通信、存储、计算、共享)
本文针对多维度目标性提取要求及靶场等特殊场合的应用
需求,设计一种多功能的目标特性测量系统平台,通过平台录取、测量、综合处理目标的特性数据,完成对目标的精细认识。
已经应用于某
靶场,完成对多型号飞机的动态测量,在隐身等特性设计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