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知识树课件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树.ppt

认识我国的区域 部分,旨在使学 生通过认识所学 区域的自然地理 和人文地理的主 要特征,进一步 掌握学习区域地 理的一般方法。 学习内容要体现 区域地理的地域 性、综合性特点, 注重自然地理和 人文地理的内在 联系。
四、说教材
4、教材立体整合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基础
我国的区域差异
认识我国的区域
六、说目标
2、七年级地理下册的内容标准
自然资源与经地济方发文化特色我与国旅的游区域差异
展
1、知道我国民居、服1、饰在、地饮图食上的指地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
了解地区 方特色,并举例说明淮自河然”环线境的对地地理意义。
1、运用资料,说出方我文国化的影响。 2、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
土地资源的主3要、特掌点握设,计旅游方案的基本步骤。
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3、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我 国工业分布特点,了解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
内七 容年 目级
展状况。
标下
4、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
册
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七、说教学
1、教学设计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珍惜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工业
第四章
高新技术产 业的发展
川西高原山地
地域文化
和四川盆地
旅游资源
的开发保护
沟壑纵横的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丰富的矿产
资源
台湾省
四川省
福建省 泰宁县
黄土高原
显著的
区位优 势
沿江工业地带
首都北京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人口和城市密集
认
识
历史文化传统 北京的城市 职能
我 国 的 区
域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四章知识树课件

重要地理规律总结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必须合理利用和保 护。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地理环境也 反作用于人类。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可持续发展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也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了解历史上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如地震、洪水、火山爆发等,分析这些灾害对人类社会 的影响以及人类应对灾害的措施。
不同历史时期的资源开发与利用
比较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式,如农业、工业等,分析这些方式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
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元素解读
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景观描写与地理环境关系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景观描写,探讨这些描写所反映的地理环境特征及其作用。
旅游资源
02
欧洲自然风光秀丽,山川、湖泊、海滩等自然景观丰富;城市
旅游资源丰富,如巴黎、伦敦、罗马等著名旅游城市。
特色活动
03
欧洲各国都有独特的节日和庆典活动,如圣诞节、复活节、狂
欢节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非洲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挑战分析
经济发展现状
非洲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近年来增长速度加快;资 源丰富,如石油、天然气、矿产等;农业是非洲重要的经 济部门之一。
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塑料袋使 用。
03
爱护公共设施
保护公共设施完好无损,共同维护 城市环境整洁美观。
04
05 跨学科知识融合应用
历史事件与地理环境关系探讨
古代文明发源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分析古代文明发源地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探讨这些条件对文明发展的影 响。
七年级地理知识树课件

气温和降水是相互影响的,气温升 高会导致蒸发增加,进而影响降水 量和降水分布。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类型
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 候等。
温带气候类型
包括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 气候等。
寒带气候类型
包括苔原气候、冰原气候和高山气候等。
宗教种类与分布
了解世界主要宗教及其信仰人群、地理分布特点。
3
宗教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探讨宗教对建筑风格、节日习俗、道德观念等方 面的影响。
聚落和乡村
聚落类型与特点
了解城市、乡村等不同类型的聚落,比较其规模、功能、景观等 方面的差异。
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探讨乡村聚落的形成条件、发展过程及未来趋势。
乡村地理环境与生产生活
经济与文化
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以农业和 旅游业为主;文化上多元且独特,受 佛教、伊斯兰教等影响。
主要国家与旅游景点
泰国、越南、新加坡等是东南亚的主 要国家;旅游景点有泰国的曼谷、柬 埔寨的吴哥窟等。
印度
地理位置与领土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自然环境
印度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自然资源丰富。
分析乡村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探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社会经济等因素对聚落形成与发展的 影响。
聚落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分析不同地理环境下聚落的形态特征及其原因。
城市化进程与问题
了解城市化进程中的阶段特征、动力机制及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05 发展与合作
初一下地理_6.1_自然环境(依据知识树制作的课件)

3.2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在亚洲,季风气候对农业的 影响尤为突出。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区, 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 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 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也较少。如 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 过少,就可能形成旱灾。
1.2.1 亚洲——第一大洲
▪ 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 ▪ 非洲:面积约3000万平方千米 ▪ 北美洲:面积约2400万平方千米 ▪ 南美洲:面积约1800万平方千米 ▪ 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 ▪ 欧洲: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 ▪ 大洋洲:面积约900万平方千米
1.3 亚洲的地理分界
中在夏季 海陆位置不同 夏季稍多
3.4 分析非洲气候特点
3.4.1 分析大洲气候特点的方法
▪ 分析一个大洲的气候特点的方法为: 从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哪种气候类 型分布最广等方面进行分析。
3.4.2 非洲气候分布特点分析
▪ 非洲气候分布的特点为: ➢以热带气候为主; ➢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 ➢气候类型分布南北对称。
1.3.1 亚、欧分界
▪ 亚、欧分界——乌拉尔山脉、乌拉尔 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 耳其海峡
▪ 亚、非分界——苏伊士运河 ▪ 亚、北美分界——白令海峡
1.4 亚洲的地理分区
1.4亚洲的地理分区
▪ 东亚——中国、蒙占、朝鲜、韩国、日本等。 ▪ 东南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
3.6.2 哈尔滨和乌兰巴托降水比较
▪ 哈尔滨年降水量较多,乌兰巴托年降
水量较少,两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造成哈尔滨和乌兰巴托降水差异的主
要原因是
最新七年级地理知识树全

精品文档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形状 大小 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仪 地轴:假想轴 纬线定义:模型 纬度 书写:40°N (S ) 划分:赤道向南北两极各分做90° 识别:数字向北越来越大为北纬;数字向南越来越大为南纬。
纬度带: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 经线 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又称子午线 特点: 形状:半圆 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同 关系: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两极 指示方向:南北 东西半球划分:(20°W ,160°E )经线圈 经度 书写:40°E (W ) 划分: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作180° 本初子午线:0°经线,地面标志: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识别:数字向右(东)增大为东经;数字向西(左)增大为西经经纬网 定义:纬线和经线的交点作用:定位定义:与赤道平行的线 特点 形状:圆圈 长度:赤道最长,往两极纬线圈越来越小,两极为点 关系:所有纬线相互平行 指示方向:东西赤道:0°纬线;南北半球分界线;纪念碑:厄瓜多尔基多市精品文档二、地球的运动三、地图的阅读 图例:识记常用图例方向 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指向北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三种表示形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表示地理事物越详细自转 绕转中心: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逆时针 南极上空:顺时针 周期:一天(24小时) 意义 昼夜交替:晨昏线 时差 公转 绕转中心:太阳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特点 同时自转 地轴倾斜且倾斜方向不变,指向北极星 意义 四季交替 二分二至日 季节划分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 划分依据:地球获得的光热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 五带划分: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精品文档 等高线地形图 相对高度四、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缓坡、陡坡分层设色地形图:五种地形: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地球面貌:海陆分布,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一、 大洲和大洋七大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大洲界线四大洋:太—大—印—北沧海桑田的证据二、 海陆变迁大陆漂移假说 提出:魏格纳证据:轮廓、地层、动植物板块构造学说 六大板块(两洋三洲一亚欧)不断运动板块内部稳定,交界处活跃,多火山地震 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一、多变的天气三、降水的变化与分布降水四、世界的气候柯本气候分类法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雨期长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旱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干旱寒带气候:全年酷寒干燥高原山地气候: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降水山腰最多精品文档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赤道降水多,两极降水少夏季陆温>海温,冬季陆温<海温海陆分布近海降水多,远海降水少地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精品文档。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树

https://
REPORTING
• 世界地理概况 • 亚洲地区地理特征 • 欧洲地区地理特征 • 非洲地区地理特征 • 美洲地区地理特征 • 大洋洲和南极洲地理特征
目录
PART 01
世界地理概况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大洲与大洋
亚洲内陆地区有许多内流河和内流湖,如塔 里木河、青海湖等。这些内流区域由于地形 闭塞或气候干旱,河水最终不能流入海洋。
亚洲旅游资源介绍
01
自然景观
亚洲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如高山、大河、森林、草原等。著名的
自然景点有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长江三峡、桂林山水等。
02 03
人文景观
亚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众多人文景观。著名的历史遗迹有长城、 故宫、泰姬陵等;宗教文化景点有布达拉宫、大昭寺等;民俗风情则有 中国春节、日本樱花节等。
02
人文景观独具特色,如埃及的金字塔、南非 的开普敦桌山等。
03
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如大象、狮子、长颈鹿 等,是观赏野生动物的绝佳之地。
04
多样的民俗文化和传统艺术表演也是非洲旅 游的一大亮点。
PART 05
美洲地区地理特征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北美洲地形地貌特点
地形分为三部分: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原和山 地。
美食文化
亚洲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各地风味独特。著名的美食有中国川菜、粤菜, 日本寿司、刺身,韩国泡菜、石锅拌饭等。这些美食不仅口感丰富多样, 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PART 03
欧洲地区地理特征
REPORTING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树

三分平面上降、人类活动、河流作用
海陆对比
大洲 大洋
四大洋
海陆变迁的原因 大陆漂移假说 板块构造学 说
海陆分布 陆 地 和 海 洋
海陆变迁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 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降水的季节变化 气温的分布 气温的变化 常用的天气符号 天气符号
多变的天气 气温和降水 气温的分布 世界的气候
经线和经度 经纬网
形状和大小 地球和 地球仪
三要素 地图 判读与 获取信息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地 球 和 地 图
学习地理看地图,首先明确三要素; 方向图例比例尺,判断方法要掌握; 比例尺,会换算,千米厘米是10万; 分母范围和详略,比例大小来判断。 指向标,指向北,经线南北纬东西。
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 亚非原本喜相连,苏伊运河来割断;亚洲北美隔海望,白令海峡在中间; 南北美洲要牵手,巴拿运河却阻拦;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 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洲西半边,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第一章是学习地理的基础,学好第一章有助于地理兴 趣的培养和地理技能的形成,对今后的地理学习非常重要。
世界的气 候 世界陆地和海 洋
世界的居民
地域发展差异
内容结构
七 年 级 上 册
对比 纬线和纬度 记忆
地球模型地球仪,经线纬线看仔细; 经天纬地辨方向,SNEW是缩写; 向北变大是北纬,向南变大为南纬; 向东变大是东经 ,向西变大自然西; 特征纬线有五条,赤道、极圈和回归;
降水的分 布 气候的地区差异
天气与 生活
世 界 的 气 候
主要影响 因素 对人类活动的 影响
语言 人口增 长 人口分 布 世界的语言和 宗教
初一下地理 61 自然环境(依据知识树制作的)PPT课件

24
3.2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25
3.3 主要的气候类型
26
冬3冷.夏3.凉1 温带大陆性全气年候高温
▪ 温带大陆性气纬候度,位置是不亚同洲分布最广的 气候类型。
▪ 气候特点:夏季温暖,冬季严寒;降 水降较水少多,,集主要集中在夏季。降水少,
30
3.5 30°N附近气候特点
31
3.5.2 大陆东岸
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气候
32
3.5.3 高原地区
高原地区:高原和山地气候
33
3.5.4 大陆内部
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34
3.5.5 大陆西岸
大陆西岸:热带沙漠和地中海气候
35
3.6 两地气候特点比较
36
3.6.1 雅库茨克和孟买气温比较
21
3.1.2 季风气候显著
▪ 季风气候显著:亚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陆 地——亚欧大陆,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 洋——太平洋,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力差 异十分显著,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 气候区。
▪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 风气候都有分布,其中热带季风气候、温 带季风气候惟独亚洲有分布。
22
东临太平洋 北临北冰洋 南临印度洋 西与欧洲相连 西南与非洲为邻 东与北美洲隔海相望 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6
东经26度
北纬81度 南纬11度
西经169度
围东 三西 洋, 长, 连纬 两度 洲, 广, 两世 洲界 隔最 海大 望洲
7
1.2 亚洲的面积比较
▪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 南极欧大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册
编
写
意
图
建立 合理 知识 结构
联系 实际
为教 学提 供空
间
地理漫画
地图、图像、
图表 补充知识,
拓宽学生知识面
阅读材料
文字系统
实践活动
编
正文文字
写
体
例
读图、想一想
二、说教材
2.教材内容结构与整合
第一章是学习地理的基础,学好第一章有助于地理兴 趣的培养和地理技能的形成,对今后的地理学习非常 重要。
成及正其确影的响数人,幂口初观步。形了解可元世化一界为次文一方
第四单元
化 理 各解 国的程方和 的差的程异尊 文分重 化,式
传统 。
七年级地理 上册
教 学 目 标
第五单元
认识列世界分地式
区经方济发程展解 是不应平衡用的题。
了式解子国A际/合 作B 的重要性
(B≠0)
二、说教材
1.编写体例和特点
图象与文字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图中提取信 息的能力,提高读图、用图的效率。 七年级上册的学 习为后面的地理学习打下了基础。所以要注重读图方法 的培养。 更有利于学生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自学感知
管理资源吧(),提供海量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一、说课标
2.内容标准
大洲和 地球和地球仪 大洋
海陆的 变迁
多变的 天气
地球的 运动
地图
第一章地 球和地图
第二章陆 地和海洋
七 年 级 上 册
气温及气 温的分布
第三章天 气与气候
降水和 降水的 分布 世界的 气候
第四章 居民与 聚落
因 环整式环式分 相、解 扣
认识地球表面的 认识世界
海陆变迁,了解 气候分的式地的
大陆漂移、板块 区差乘异除,
运动的通基本分观点, 初步学会
培养学生的科学 分析影响
兴趣。
气候的主
养收报分成看加的式收天习减听 气的惯、 预 分形成式保的护 大乘气方环境
的意识。
要因素。
理解世界整人数口指问题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课外 计算机、多媒 资源 体、互联网
实物材料 设备
自制教具
对于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 和扩大知识面,对于培养 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对 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 有好处。
实物模型
七
年
如让学生自主学做地球仪。小组合 作在课外时间重做课本上能做的各
级 种实验……
上
册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更成为快乐的源泉; 让每一次地理学习都成为
世界气候
大洲、国家和地 区的气候 中国的气候
各区域内的 气候
世界居民聚落
大洲、国家和地区的 居民和建筑
中国的人口 与民居
三、说建议
1.教学建议
课前预习、学案导学 合作探究、走进生活、巩固提升。
选择多种多样的 地理教学方式方法
突出地理学的“地域 性”和“综合性”特点
教 学 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渐进,都是由征总、到认分知,规由律 理论到实践的。 对于七上经纬度的学习,是地理学习中难
七 年
活动的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动 手动脑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度最大的环节,但它是为后面的学习打基 级 作业要注意开放性,是注重培养
础的,所以更要注意学生的认知规律, 上 不同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采用多种方式突破。
一次心灵的旅行; 让每一次交流都是智慧与心灵的碰撞。
请 各 位 老 师 批 评 指 正
谢谢大家 请批评指正!
建 议
研课标说教材
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 和教学媒体的运用
预习学案、 精讲点拨、 记忆技巧、 解题思路。
重视培养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
三、说建议
2.评价建议
研课标说教材
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和针对性
学生科学方法掌学生自我评价 握状况和探索性
活动的水平
教师评价
学生对地理概念、 区域的自然和人 文特征的理解水平
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 能力和过程
评 价 建 议
学生在地理学习中 所形成的情感、态
度和价值观
三、说建议
3.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阔学生的视野,
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观察与猜想
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
实验与探究
图书馆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地理课外
阅读与思考
报刊杂志 活动小组
教材 地理活动 资源
课程资源的 开发与利用
第五章发展 与合作
七 年 级 上 册
认识地球表面
的 运海 用陆 地约面 图貌 说分, 明
七大洲、四大
掌式握子地A图/的 洋的位置和分 基B本知识和 布特点。 运(用B地≠图0)的
基本技能
了解地球和
地式球仪子的A/有 关B基础知识
(B≠0)
第一单元
式养成子在A/日常 B生活中使用 (地图B≠的0习)惯。
事物的所在。也就是变教学中的“导教”为图“象导清学晰”,。 方式多样
课文形式灵所学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所以知识点 活多样 都终这与要两生从个活“基都学本密习理切生念相活为关中出,有发也用点就的。知 关使地识 系让理密与我 ”切生们“活在学教习学终过身程有中用,的始地理”
不论是哪一册符的合学学习生都心是理注特重知识的循编序写特点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内容结构
七 年 级 上 册
陆地与海洋
地球和地图 基础 天气与气候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七年级上册Fra bibliotek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地理知识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互相渗透,层层递进
由此看出 地理每一 个地理要 素的学习 都是由总 到分,由 整体到局 部,符合 学生的认 知规律, 有利于学 生掌握各 地理要素 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