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妇科病的偏方

合集下载

草药偏方治百病-妇科部分-带下

草药偏方治百病-妇科部分-带下

草药偏方治百病-妇科部分-带下方 1〔组成〕酸浆草全草 60g。

〔用法〕水煎,日服 3 次。

同时用酸浆草 30g,煎沸 3~5 分钟,过滤去渣,温洗患部,每日 1~2 次。

方 2〔组成〕二叶红薯 30g,苡米根 15g。

〔用法〕水煎服。

方 3〔组成〕丁香寥 30g,白鸡冠花 15g,苡米根 15g,白果 10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湿热带下。

方 4〔组成〕鲜三白草根茎 60g,猪瘦肉 60g。

〔用法〕水煎服。

方 5〔组成〕土丁桂 30g,椿根皮 10g,白果 10g,白鸡冠花 18g。

〔用法〕水煎服。

方 6〔组成〕山莓恨 30~60g,白马骨 30g。

〔用法〕水煎服。

方 7〔组成〕小果蔷薇根 18g,金樱子 15g,椿根皮 12g。

〔用法〕水煎服。

方 8〔组成〕鲜火炭母 60~909,白鸡冠花 3~5 朵。

〔用法〕水煎服。

方 9〔组成〕井栏边草 9g,车前草 9g,萹蓄15g,白鸡冠花 9g,薏米根 15g,贯众 15g。

〔用法〕水煎服。

方 10〔组成〕白木槿花 15g,败酱草 15g,白鸡冠花 15g。

〔用法〕水煎服。

方 11〔组成〕鲜少花龙葵根 30g。

〔用法〕水煎,饭前服。

方 12〔组成〕中华秋海棠 30g,苡米 30g,紫万年青 15g,白果 10g。

〔用法〕水煎服。

方 13〔组成〕鲜毛花杨桃根 60g,鲜苎麻恨 30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湿热带下,亦用于淋浊。

方 14〔用法〕水煎服。

方 15〔组成〕半枝莲 30g,鸡血藤 30g,野菊花 15g,爵床 15g,自马骨 15g。

〔用法〕水煎服。

方 16〔组成〕白马骨 30g,金樱子 15g,吊竹梅 15g,白果 10g。

〔用法〕水煎服。

方 17〔组成〕木槿花 15g,白英 30g。

〔用法〕水煎服。

方 18〔组成〕白扁豆根 20g,白绒草 30g,银杏 15g。

〔用法〕水煎服。

方 19〔组成〕白蔹 6g,苍术 6g。

妇科疾病的偏方

妇科疾病的偏方

妇科疾病的偏方女性生殖系统所发生的的病症统称为妇科疾病,由于大多人对妇科疾病认识不深,没有做好对身体的保健,再加上现代生活不规律,导致一些女性的疾病久治不愈,给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1.食疗偏方解决内分泌失调1)海藻薏苡仁粥材料:海藻、昆布、甜杏仁各9克,薏苡仁30克。

做法:将海藻、昆布、甜杏仁加水适量煎煮,弃渣取汁液,再与薏苡仁煮粥食用,每日1次,3周为1个疗程。

2)药物牛肝粥材料:牛肝500克、白菊花9克、白僵蚕9克、白芍9克、白茯等12克、茵陈12克,生甘草3克、丝瓜30克,大米100克。

做法:把六味装人纱布包内,与米同入锅,加水2000毫升煮成稠粥,煎后捞出药包每天服用250毫升的汤,早晚各一次。

★2.治疗外阴瘙痒的偏方1)材料:蚤休、土茯苓、苦参各90克,黄柏、大黄各45克,龙胆草、萆薢各30克,枯矾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后去渣取液,熏洗外阴。

早、中、晚各洗一次,每次30分钟。

连续使用5 ~ 10天,可显效或痊愈。

2)组成:乌桕叶90克,枯矾30克。

用法:将乌桕叶水煎,加入枯矾熏洗外阴,每日1次。

一周即可见效。

★3.偏方治白带过多选用鲜鸡蛋1个,白果2枚。

将鸡蛋的一端开孔,白果去壳,纳人鸡蛋内,用纸封住小孔,口朝上放碟中,隔水蒸熟即成,每日1次★4.针对女性白带异常的祛湿良方——冰糖冬瓜子汤材料:取冰糖30克,冬瓜子30克。

做法:将冬瓜子洗净捣末,加冰糖,冲入开水,放在陶罐内,用文火隔水炖好服食。

用法:每日2次,连服5~7日。

此方适用于湿热型白带增多,症见白带黄绿如脓,或挟血液,或浑浊如米泔,有秽臭气,阴中瘙痒,或少腹痛,小便短赤,口苦咽干。

★5.治疗白带异常组成:生地9克,玄参12克,当归6克,银花12克,连翘9克,黄芩9克,赤芍6克,丹皮9克,茯苓皮9克,甘草3克。

用法:用上药100倍量,浓煎3次,过滤去渣。

将3次滤液混匀后浓缩即成合剂。

每次服30毫升,每天2~3次。

亦可以上方水煎服,每天1剂,煎2次,分2次温服。

妇科中医用方

妇科中医用方

妇科中医用方一,月经病1、固阴煎《景岳全书》固阴煎是景岳方,山药山萸参草商;菟丝熟地五味远,补肾益气服后康。

2、清经散《傅青主女科》清经散治经多早,清热滋阴凉血好;丹皮地骨芍黄柏,茯苓熟地嫩青蒿。

3、两地汤《傅青主女科》两地汤中地骨皮,生地玄麦阿胶齐;再加白芍滋阴液,阴虚血热服之宜。

4、当归地黄饮《景岳全书》当归地黄山茱萸,山药甘草仲牛膝;主治肾虚腰膝痛,肾虚经少亦可使。

5、大补元煎(《景岳全书》)大补元煎景岳方,山药山萸熟地黄;参草枸杞归杜仲,真阴耗伤血虚尝。

6、大温经汤《金匮要略》温经汤用吴萸芎,芍归丹桂夏姜冬;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7、小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妇人良方温经汤,芎归人参桂通阳;芍药甘草痛急缓,莪丹牛膝引血良。

8、乌药汤《兰室秘藏》香附木香乌药汤,当归甘草共煎尝;理气行滞兼和血,妇人血海疼痛康。

9、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苍附导痰叶氏方,陈苓夏草南星姜;燥湿祛痰行气滞,痰浊经闭此方商。

10、举元煎《景岳全书》举元煎中用参芪,白术升麻灸草宜;气虚下陷血崩脱,亡阳垂危经多使。

11、保阴煎《景岳全书》保阴煎中两地芩,柏草山药续断行;经来量多并烦渴,遗淋带浊脉滑数;酌加地榆茜齿苋,清热凉血功效灵。

12、归肾丸《景岳全书》景岳全书归肾丸,杜仲枸杞菟丝含;归地药苓山茱萸,调经补肾又养肝。

13、滋血方《证治准绳》;八珍去术草,山药黄芪妙。

14、固经丸《医学入门》固经丸中龟芍君,黄柏椿皮与黄芩;更加香附理气血,滋阴清热又固经。

15、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清肝止淋胶芍归,生地丹皮黄柏随;牛膝黑豆香附枣,养血清肝赤带最。

16、逐瘀止血汤《傅青主女科》傅氏逐瘀止血汤,丹皮赤芍归大黄;龟板桃仁枳生地,闪跌血崩化瘀良。

17、清热固经汤《简明中医妇科学》清热固经芩栀榆,生地地骨藕棕榈;龟板牡蛎阿胶草,血热崩漏此方予。

18、上下相资汤《石室秘录》上下相资用三参,熟地车前五味随;葳萸麦冬牛膝入,虚热崩漏此方推。

中医妇科常用的10种外治法

中医妇科常用的10种外治法

中医妇科常用的10种外治法展开全文1.熏洗将中药煎成汤液约800~1000毫升,趁热外熏外阴或先熏后洗外阴、阴道的一种治法。

在药方中常加入芳香和容易挥发的中草药,如薄荷、藿香等,以增强药物透入作用,适用于外阴疾病,如外阴炎、阴道炎、外阴瘙痒或外阴白色病损等,也可治疗Ⅱ度以上的子宫脱垂伴继发感染。

常用熏洗方如蛇床子散、塌痒汤和狼牙汤等。

凡阴道出血,或患处出血、月经期、妊娠期等禁用此法。

浴具要分开使用,以防交叉感染。

2.坐浴将中药煎成汤液约800~1000毫升,趁热滤液置于浴盆(脚盆),使患处坐浸于药液中(不宜过烫,以防烫伤),一般坐浴15~20分钟,药液不宜过浓,以防刺激黏膜。

适用于外阴及阴道疾病。

凡阴道出血、月经期、产褥期恶露未净者以及外阴创伤血肿有活动性出血者禁用此法。

浴具分开,防止交叉感染。

3.喷射法将中药研制成极细粉末,装入喷壶内待用。

使用时先清洁外阴和阴道,擦净外阴和阴道、宫颈的分泌物,然后将喷壶对准阴道或宫颈等处喷射药末,使药末直接接触患处。

适用于外阴、阴道或宫颈炎症(消炎粉)、出血(止血粉)以及外阴湿疹。

常用的消炎药如珠黄散、锡类散、金银花末等;止血药如8号止血粉、白及粉、乌贼骨粉等;利湿止痒药如青黛粉、松花粉等。

月经期、产褥期禁用此法。

4.阴道擦洗法(冲洗)将棉球先浸人煎好的中药药液中,用窥阴器暴露阴道、宫颈,用钳子取浸过药液的棉球,在直视下先擦洗外阴及阴道分泌物,然后可喷射药粉或药液。

也可用阴道冲洗器,将药液放入冲洗器内对着阴道冲洗。

这种方法可不扩张阴道,对未婚者尤宜,也适宜家庭备用,患者自己冲洗,保持外阴和阴道清洁。

适用于外阴炎和阴道炎。

月经期、妊娠期、产褥期慎用。

5.阴道上药将中草药制成片状或胶囊,患者先清洁外阴后,自己用示指将药纳入阴道的后穹窿处,或由医务人员用钳子将药片(胶囊)纳入阴道后穹窿处。

当中药制成粉状或液体时,医务人员先将带线棉球蘸上药粉或药液,然后置于后穹窿,棉线尾露出阴道口外约2~3厘米,以便患者隔日自取。

草药偏方治百病-妇科部分-月经不调

草药偏方治百病-妇科部分-月经不调

草药偏方治百病-妇科部分-月经不调方 1〔组成〕排钱草根 30~60g,老母鸡 1 只,黄酒适量。

〔用法〕将老母鸡宰杀,洗净,切块,合排钱草根同炖,饭前服。

〔附注〕此方亦用于闭经。

方 2〔组成〕银粉背蕨 30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亦用于白带。

方 3〔组成〕锦鸡儿根 15g,党参 15g。

〔用法〕水煎服。

方 4〔组成〕薯莨块茎 9g,大血藤 9g,紫金牛 9g,海金沙 9g。

〔用法〕水煎服。

方 5〔组成〕鱼鳅串 15g,马鞭草 15g。

〔用法〕加水煎,以酒为引,内服,1 日 3 次。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闭经。

方 6〔组成〕八月瓜 1 个,茜草 12g,鸡血藤 12g。

〔用法〕煎服,以酒为引,服下。

方 7〔组成〕益母草 20g,地榆炭 20g。

〔用法〕煎水服,1 日 3 次。

〔附注〕此方用于月经过多。

方 8〔组成〕月季花 3 朵,月季花根 6g,红鸡冠花 6g,仙桃草 6g。

〔用法〕泡酒 250ml,每天早、晚各服 20ml。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闭经。

方 9〔组成〕地瓜根 30g,通草 15g。

〔用法〕水煎服,1 日 3 次。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乳汁不通。

方 10〔组成〕茜草 15g,鸡血藤 15g,五味子藤 15g。

〔用法〕各药泡酒 1000ml,每次服 20ml。

方 11〔组成〕竹根土 20g,猪瘦肉或鸡肉适量。

〔用法〕加水炖服,10 日 1 次,共 3 次。

〔附注〕此方用于妇女干瘦、月经不调。

方 12〔组成〕紫茉莉块根 15g,白薇 9g,猪肉 250g。

〔用法〕加水同炖,去药渣,服汤、肉。

方 13〔组成〕牛马藤根茎 30g,洋雀花根 15g。

〔用法〕加水煎服,1 日 3 次。

方 14〔组成〕水苦荬 15g,算盘子根 15g,益母草 15g。

〔用法〕加水煎服,1 日 2 次。

方 15〔组成〕青蛇藤茎 9g,茜草 9g,仙桃草 9g。

〔用法〕水煎服,1 日 3 次。

方 16〔组成〕野豌豆种子 3g,仙桃草 3g。

妇科湿热的偏方治疗方法

妇科湿热的偏方治疗方法

妇科湿热的偏方治疗方法
妇科湿热是指女性生殖系统内出现湿热病理表现的一种疾病。

下面提供一些传统偏方治疗妇科湿热的方法,但请注意,这些方法仅供参考,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请及时就医并遵医嘱。

1. 花旗参治疗:可用花旗参煎汤或将花旗参泡水喝,有清热解毒、清洁血液的作用。

2. 玉米须茶:将玉米须晒干,煮成茶水,具有利尿、清热的作用。

3. 决明子茶:可将决明子煮水喝,具有清热、明目、解毒的功效。

4. 窜狼牙茯苓养生茶:将窜狼牙、牛黄等药材煮水喝,有清热解毒、去湿热的作用。

5. 白茅根茶:将白茅根煮水喝,有清热解毒、清洁血液的功效。

以上偏方仅是传统经验,临床效果因人而异。

在治疗湿热时,建议您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酒精,保持饮食清淡,多喝水,同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者出现其他严重症状,请及时就医。

妇科病经典处方大全【范本模板】

妇科病经典处方大全【范本模板】

妇科病经典处方大全妇科病经典处方大全资料来源/网络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1、带下(这是老医生自创的3白汤)白芷10白术15白果10蒲公英15龙胆草6土茯苓15黄柏15构杞10蜂房15(如色不黄无异味去龙胆草,腰疼膝软加续断10川牛膝15桑寄生30,其他的就随证加减)2、闭经生地20川芎10当归15赤勺15桃仁10红花15益母草10三棱10莪术10王不留行10基本方如此,但不是所有的闭经都是这个基本方,请随证斟酌3、月经量少丹参20充蔚子15杭巴戢15肉苁蓉10女贞15旱莲草10构杞15桑葚10淫羊藿15蜂房10生地20覆盆子15这个处方多用于妇女性激素水平偏低黄体功能下降造成的月经量少4、乳腺小叶增生丹参20柴胡10炒栀子15郁金15浙贝10法夏15天冬10老灌草15丝瓜布10蜈蚣2条地龙105、保胎生地20杜仲15黄芩10炒白术15砂仁10仙鹤草30构杞15黄芪30菊花10(如果清胎火加藏青果30银花10)暑湿这段时间的处方里如有此症状均加有以下3味药:藿香15菖蒲6香薷66、痛经单纯性痛经的基本方茵陈15台乌10香咐10桂枝15吴茱萸6当归15玄胡10构杞15(血瘀加桃红各10,肝郁加柴胡10炒枝子10)7面斑生地20当归15白芷10茯苓15紫草10桃仁10红花10珍珠母15玫瑰花10构杞10菟丝子10桑葚108更年期虚汗麻黄根15防风10白术15浮小麦15黄芪30构杞15杜仲20枣皮15五味10淫羊藿15石斛10(脚转筋加川牛膝15木瓜15龙牡各15,腰膝酸软加碎补10续断10)9痤疮苍耳15荆芥10僵蚕10蝉衣10野菊花15重楼6赤勺15白癣皮15苦参15生地20构杞1510崩漏生地20仙鹤草30血余炭10贯众炭10蒲黄炭15藕节炭15黄芪30泡参30阿胶15(烊化)蒲公英15白术15大枣15青蒿10构杞1511男性不育基本方(其余的要辨证加减)丹参20大蓟15知母10黄柏15杜仲20茜草15枸杞15菟丝15桑葚15淫羊藿15金樱子15女贞1012失眠柏子仁15枣仁15远志6朱砂茯苓10制首乌30枸杞15生地20当归10桑葚10五味10合欢皮1013尿急尿频扁蓄10瞿麦10金钱草30猪苓30车前草30益智仁10川木通10杜仲15枸杞15泽泻1014子宫肌瘤基本方如下:生地20茯苓30桂枝15蜈蚣2条全虫6克白花蛇舌草15桃仁10败酱草10(其他随证加减)15小儿夜惊的偏方桃仁2杏仁2炒枝子2冰片1 磨细包于手的尺脉处乳房硬块验方1.豆芽菜(绿豆芽)炒金针。

很灵很灵的老偏方112个女人健康美丽小编方第四章巧治妇科疾病的老偏方

很灵很灵的老偏方112个女人健康美丽小编方第四章巧治妇科疾病的老偏方

症状痛经是指妇女月经来潮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部疼痛,或痛及腰骶部,甚至剧痛昏厥,伴有腹胀、乳房不适等症状。

63.痛经难忍时,不妨试试中药煮鸡蛋治疗痛经,不妨试试中药煮鸡蛋鸡蛋2枚、元胡15克、益母草30克、生姜3~5片。

加适量的水煎煮,待鸡蛋熟透后,用干净的筷子把鸡蛋壳敲碎,再以微火煎煮10~15分钟。

食用时吃蛋,喝汤,早晚食用。

早晚一次韭菜汁加红糖,让痛经不再来新鲜韭菜250~500克,洗净切碎,榨取韭菜汁。

然后把适量的红糖用热水化开,加入韭菜汁即可服用,早晚各1次。

当归生姜羊肉汤,既好吃又能治痛经羊肉500克,洗净,切块,加入当归30克、生姜10~15片,一起煎煮,待羊肉熟烂后,吃肉,喝汤,早晚食用。

乌鸡是治疗痛经的良药乌鸡1只、党参30克、黄芪50克、益母草30~50克、香附15克、生姜3~5片、大葱白3~5根、大枣5~10枚。

把药放入杀好洗净的乌鸡腹内,加适量的水煎煮,待鸡肉熟烂后,吃肉,喝汤。

第四章巧治妇科疾病的老偏方154自我诊断月经来潮期间或者行经前后出现小腹疼痛、腹胀、腰骶部酸痛等不适症状。

月经初期大多为实痛;月经的后期多为小腹痛,得温后或用手按揉后即可缓解,经血色淡而量少,经期大多延迟,经常怕冷怕凉。

痛经分原发与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痛经以未婚女青年多见,月经初潮时就有发生,大部分为先天性因素,如子宫过度前倾、后屈、子宫发育不良等引起。

继发性痛经多见于已婚妇女,常因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所引起,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急慢性盆腔炎、子宫狭窄、阻塞以及子宫黏膜下肌瘤等。

老中医的话中医认为,痛经的发病与情志所伤,起居不慎受寒受凉有关,并与体质及经期、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有关。

女性在经期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碍,以致“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营养)而痛。

其病变部位在胞宫、冲任,变化在气血,表现为疼痛。

所以随月经周期而发作,与经期冲任气血的变化有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方治疗妇科病
偏方治病,在民间已源远流长,享有盛誉,而‘偏方治大病’之说,几乎有口皆碑,深入人心。

老者择用,可延年益寿;幼者择之,可增神益智;弱者择之,可扶赢防衰。

其有病者,用之得当,自会起大疾沉疴。

下面就介绍几种治疗妇科常见病的小偏方,供女性朋友参考。

(一)乳头疾患
1.南瓜藤须治乳头不出
〔用料〕南瓜藤(又名番瓜藤)须一把,食盐少许。

〔制用法〕将南瓜藤须同盐捣烂,加少许水煎汤,顿服。

〔功效〕清肺、和胃、通络。

用于治疗产妇乳头不出,吮吸疼痛。

2.茄子花末治乳头裂口
〔用料〕茄子花(经霜打的),香油各适量。

〔制用法〕将茄子花焙干,研成细末,用香油调成糊状,涂于患处。

〔功效〕清热,润燥,生机。

用于治疗乳头裂痛。

3.醋渍荷花瓣治乳头出血
〔用料〕荷花瓣不拘多少,醋60-90克。

〔制用法〕将荷花瓣放入醋内浸渍半小时即可。

用时以盐水洗净乳头,拭干,用荷花瓣涂贴患处。

每日换药3-5次,5-10日痊愈。

〔功效〕清热解毒,化瘀敛疮。

用于治疗乳头破裂流血、疼痛难忍。

4.黑白芝麻膏治乳头裂痛
〔用料〕黑、白芝麻各20克,香油少许。

〔制用法〕将黑、白芝麻以温火炒呈黄色,研细,过筛。

用时视患处大小,取芝麻粉适量与香油调成糊状,涂于患处。

每日2次,3日后见效,一
周痊愈。

流血渗液者,先用芝麻粉干撒于创面,待脓水收敛后再涂用。

〔功效〕消炎止痛,润肤生肌。

用于治疗皱裂、流血、疼痛难忍。

5.红白膏治乳头皮裂痛
〔用料〕红糖、白酒各适量。

〔制用法〕用温火共炖至膏状,晾凉,外敷乳头。

〔功效〕通脉,和血,用于治疗乳头裂痛。

6.核桃治产后乳孔塞
〔用料〕核桃肉5个,黄酒适量。

〔制用法〕核桃肉捣碎,黄酒煮热冲服。

〔功效〕用治产后乳孔不通,痛胀症。

(二)阴道、外阴疾患
1.橄榄治阴部溃疡
〔用料〕生橄榄(生果)一公斤。

〔制用法〕将橄榄捣碎,入清水1公斤,慢火煎至0.5公斤,去渣即可。

每日以橄榄水浸泡局部30分钟,4日可治愈。

女性可坐浴洗涤患处。

〔功效〕利湿解毒。

用于治疗阴囊浅表溃疡、急性女阴溃疡。

2.大蒜熬汤治阴痒难忍
〔用料〕大蒜2头。

〔制用法〕大蒜去皮,捣碎,加水熬汤。

每日局部浸洗2或3次。

〔功效〕杀菌,消炎,止痒。

3.杏仁麻油杀菌止痒
〔用料〕苦杏仁100克,麻油450克,桑叶150克。

〔制用法〕将杏仁炒干研成粉末,用麻油调成稀糊状。

用时先以桑叶加水煎汤冲洗外阴、阴道。

冲洗后用杏仁油涂擦,每日1次;或用带线棉球蘸杏
仁油塞入阴道。

24小时后取出,连用7天。

〔功效〕用于治疗外阴瘙痒及阴道滴虫。

4.萝卜方疗滴虫性阴道炎
〔用料〕醋酸大白萝卜。

〔制用法〕用醋酸冲洗患处,再用白萝卜榨汁擦洗及填塞阴道。

〔功效〕活血,解毒。

用治滴虫性阴道炎。

5.桃树叶水治阴道炎()
〔用料〕鲜桃树叶30克,灰藜25克。

〔制用法〕用水1000毫升,将上述二味煮沸20分钟。

待稍温,用此液冲洗阴道。

每日1-2次,连续1周为一疗程。

〔功效〕杀滴虫,止阴痒。

用于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6.蛇床子椒矾治阴门生疮 (Q 97679988)
〔用料〕蛇床子50克,花椒15克,水10碗。

〔制用法〕共水煎作五碗,分作5日用。

并趁热熏之,温则洗之,每日1次。

〔功效〕清热解毒。

用于治疗阴门边生疮,作痒作痛不止。

中医中药治疗妇科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