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及其转化学案
物理《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范文

物理《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机械能的概念,掌握机械能的两种形式:动能和势能。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实例,探究机械能的转化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能的概念及其分类2. 动能和势能的定义及计算3. 机械能守恒定律4. 机械能的转化实例分析5. 机械能转化条件的判断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机械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定义及计算、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转化的判断条件。
2. 教学难点:机械能转化的实例分析,机械能转化条件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实例,探究机械能的转化规律。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实验过程和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机械能转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机械能的概念及其分类,让学生明确机械能的两种形式:动能和势能。
3. 讲解动能和势能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动能和势能的计算方法。
4. 讲解机械能守恒定律,让学生了解机械能在转化过程中的守恒原理。
5. 分析机械能转化的实例,让学生学会判断机械能的转化条件。
6.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机械能转化的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评估学生对机械能概念、动能和势能定义及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实验观察:评估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机械能转化现象的认真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课后作业:通过布置有关机械能及其转化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和理解。
七、教学策略的调整:1. 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行反复讲解,确保学生理解透彻。
2. 对于机械能转化条件的判断,提供更多实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巩固判断方法。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通用7篇)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通用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通用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
2、能解释一些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理解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我们已经学习过关于能量的转化,请问电灯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风力发电机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水利发动机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电动机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学生讨论回答。
2.创设情境老师操作溜溜球,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切入主题。
教师先通过提出一个关于能量转化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并由所设计的情景,将学生引入学习。
老师提问:为什么溜溜球在松手后能够不停的上下运动呢?这需要大家自己探究。
环节二:建立概念1.想想做做:滚摆实验出示滚摆,并简单介绍滚摆的构造及实验的做法。
事先应在摆轮的侧面某处涂上鲜明的颜色标志,告诉学生观察颜色标志,可以判断摆轮转动的快慢。
如果实验室滚摆数量不够,可让学生自制。
做实验前,应让学生明确要观察的物理现象,着重点放在能量的转化过程。
做实验时,要让学生观察清楚:滚摆下降时,位置越来越低,速度越来越大;滚摆上升时,位置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小。
再引导学生认识势能向动能转化,动能向势能转化的过程。
由于有阻力,滚摆上升的最大高度将逐渐减小。
对此,教学时不要明确指出,以免影响学生对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理解。
老师展示、引导学生复述并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11_4 机械能及其转化(导学案)【学生版】(人教版)

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导学案)【学习目标】1. 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 能通过实验或实例,认识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能解释与机械能转化有关的现象。
3. 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通过水能和风能的利用知道人类如何利用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运用机械能转化与守恒观点分析力学问题的意识。
【学习重点】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
【学习难点】机械能守恒。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机械能:能、能和能统称为机械能。
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之。
2.机械能及其转化:动能和势能之间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相互转化。
3.机械能守恒:如果只有能和能的相互转化,尽管动能和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机械能的不变,或者说,机械能是的。
4.水能和风能的利用:自然界中的流水和风都具有大量的能,可以用来发电。
【合作探究】探究一、机械能及其转化【想一想】高空飞行中的飞机具有什么能量?【分析】高空飞行中的飞机因为它在运动而具有能,又因为它处于高空而具有能,一个物体可以既有动能,又有势能,把这两种能量加在一起,就是它的机械能。
1. 机械能能、能和能统称为机械能。
一个物体具有的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之和。
如果飞行中的飞机的动能是4×108J,重力势能为5×108J,那么总的机械能为:动能+势能= J。
(1)分析篮球下落、上升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分析】篮球下落时,高度,速度,重力势能,动能(以上均选填“增大”或“减小”),能转化为能。
篮球上升时,速度,高度,动能,重力势能(以上均选填“增大”或“减小”),能转化为能。
(2)分析蹦床运动员在蹦床过程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蹦床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在与蹦床面将要接触时,具有动能,与蹦床面接触后,床面发生,运动员的能转化成蹦床的能。
蹦床在恢复原状时,蹦床的能转化为运动员的能,运动员被弹起,从而上升。
11.4 机械能及其转化(导学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1.理解机械能的概念,理解各种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知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2.了解水能、风能以及人类对它们的开发利用。
3.能用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重点:对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进行分析。
难点:机械能守恒。
学习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并划记关键词句,明确学习的重难点。
2.针对情景导入的问题,进行大胆猜想。
方法归纳:判断机械能的转化:1.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标志是速度减小,所处高度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标志是所处高度减小,速度增大。
2.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的标志是速度减小,形变增大;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标志是动能增大,形变减小;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可以发生在同一个物体上,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物体之间。
情景导入引思导学如何有效地提高能量利用率是人类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下图是某轻轨车站的设计方案示意图,该图表明与站台前后连接的轨道都有一个小坡度。
请你说明这种设计可以节能的理由。
自主探究梳理新知机械能及其转化自主阅读教材P71~72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__机械能__。
2.机械能的转化实例分析实例能量转化分析装置图滚摆上升:__动__能转化成__重力势__能;下降:__重力势__能转化为__动__能。
单摆左→中间:__重力势__能转化为__动__能;中间→右:__动__能转化为__重力势__能。
人造地球卫星近地点→远地点:__动__能转化为__重力势__能;远地点→近地点:__重力势__能转化为__动__能。
近地点时__动__能最大,远地点时__重力势__能最大。
技巧点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分析步骤如下:1.明确研究的对象和所要研究的过程。
2.物体在初始状态所具有的动能、势能。
3.物体在最终状态所具有的动能、势能。
4.分析物体在运动中是否受到摩擦阻力,如果不考虑摩擦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则动能与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2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能的概念,理解机械能的两种形式:动能和势能。
2. 让学生掌握动能和势能的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3. 让学生学会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的能量转化现象。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能的概念及分类2. 动能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3. 势能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4. 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5. 生活中的能量转化现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机械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计算方法、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能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利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的能量转化现象。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古代弓箭手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机械能的概念。
2. 讲解机械能的概念:介绍机械能的定义,以及动能和势能的分类。
3. 讲解动能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动能的计算公式,分析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4. 讲解势能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势能的计算公式,分析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5. 讲解能量守恒定律:介绍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的能量转化现象。
6. 课堂练习:布置有关动能、势能和能量守恒定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8. 布置作业:布置有关机械能及其转化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10. 课后评价:学生对课堂学习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观察和分析物体运动目的: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物体的运动,了解动能的概念。
方法:学生在课堂上观察教师的示范实验,分析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动能变化。
物理《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范文

1. 让学生理解机械能的概念,知道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2. 让学生掌握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了解能量守恒定律在机械能转化过程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能的概念及其分类2.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3. 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4. 能量守恒定律在机械能转化过程中的应用5. 机械能转化在生活中的实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机械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能量守恒定律在机械能转化过程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能量守恒定律在机械能转化过程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转化。
2. 利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机械能转化实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滚摆、滑梯等,引导学生思考机械能的概念及转化。
2. 讲解机械能的概念:讲解机械能的含义,阐述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3. 演示实验:进行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实验,如滚摆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速度和高度的变化,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4. 分析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讲解质量、速度、高度等因素对动能和势能的影响。
5. 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机械能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6.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机械能转化实例,如汽车行驶、电梯上升等,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机械能转化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例。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作业批改、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评估学生对机械能概念、动能和势能转化以及影响因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11-4机械能守恒及其转化学案

11-4机械能及其转化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机械能的概念;2.知道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3.能解释一些能之间转化的物理现象.【学习过程】教学环节一、探究活动(一)机械能____和____统称为机械能。
一个物体只要具有动能或者势能,此时都可以说物体具有机械能。
1滚摆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滚摆下降时,高度逐渐___,速度越来越___,重力势能逐渐___,动能逐渐____,___能转化为___能.滚摆处于位置时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当处于____位置时动能最小,重力势能最大。
针对性训练: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则运动员:A.助跑阶段机械能不变B.起跳时机械能为零C.经过最高点时动能最大D.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探究活动(二)机械能的守恒及其转化1.机械能守恒:在只有动能和势能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考虑到摩擦力等阻力时机械能总量会减小。
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也是焦耳,比如可以书写为:E动=200J,E势=300J。
铁锁的动能和势能是怎样转化的?如图所示,小妍把铁锁球拉近刚好贴着自己的鼻子,松开手后,头保持不动,铁球由a点沿弧线abc运动到c点,然后从c点往回摆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球位于c点时动能最大B.铁球位于b点时势能最大C.铁球摆回时不可能碰伤鼻子D.改用铜球会碰伤鼻子探究活动(三)风能和水能的利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1)水能的利用:人类利用水能的历史很久,我国是世界上利用水能最早的国家之一。
早在1900多年前,就制造了木制的水轮,让流水冲击水轮转动,用来汲水、磨粉、碾谷;利用水力带动水轮发电机发电,通常要在河流上修筑河坝,来提高水位,增加水的机械能。
海水的潮汐也具有巨大的能量(2)风能的利用:驱动帆船航行,利用风来推动风车做功。
利用风能发电。
针对性训练:我国水资源丰富,较大河流有1500多条,水能蕴藏量达6.8亿千瓦,可开发的就有3.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教学设计

1.作业量要适中,避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负担,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消化;
2.作业难度要分层次,既要有基础题,也要有提高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进行合作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作业批改后,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介绍机械能的概念,区分动能、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2.讲解机械能守恒定律,阐述守恒条件及其在实际过程中的应用;
3.结合实例,分析影响机械能转化的因素,如重力、摩擦力等;
4.通过图示和板书,详细讲解机械能转化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5.强调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理解。
2.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在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时,可能需要更多引导和指导;
3.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但在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方面仍有待提高;
4.部分学生对物理学科存在恐惧心理,对本章节的学习可能缺乏信心。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
1.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抽象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互动式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探索精神。
2.实践性教学:
-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机械能转化的理解;
-引导学生运学: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和思考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在实验教学中,耐心引导学生掌握控制变量法,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3.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能及其转化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机械能及其转化
教师寄
语
拥有一个端正的态度才能使你有一个骄傲的成绩。
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一些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小实验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望。
2、能力目标:能解释一些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
3、知识目标(1).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
(2).理解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
教学重
点
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
点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的理解。
教学方
法
分组实验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物体,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单位。
2.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
和。
3.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
和。
4.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是:。
5. 和统称为势能。
二:预习导航
1.定义:机械能:。
2.“一个物体,具有动能就没有势能,具有势能就没有动能。
”这句话你怎么理解举例说明。
3.从树上下落的苹果能转化成能。
拉弓射箭时能,转化成
能。
4.观察课本72页:水力发电站是靠能转化成能,推动叶轮转动。
5.起重机在匀速向上提升货物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_____ __,重力势能_____ __,物体的机械能____ 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合作探究
1.蹦床运动员在表演时,从高处落下有升到空中的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时怎样的
2.观察课本甲图当它在最高处时,重力势能,动能;当它由上而下滚动时,重力势能,动能;当它到达最低处时,重力势能,动能;当它由下而上滚动时,重力势能,动能 .、
3.观察课本乙图,单摆从A到B再到C的过程中是转化成能;后是
能转化成能
四:【随堂检测】
1.成熟的苹果由于受到_______作用从树上自由落下时,它的_______
能转化为_______能,机械能将_______(不计阻力).弹簧门被拉开
后,弹簧由于被卷紧而具有_______能,放手后,这些能转化为门的
_______.
2.如图所示,一个同学在蹦床上玩,从跳起到上升至最高点的过程中,__ ___能逐渐增大,____
_能逐渐减小.
3.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的过程中,他的动能___ __,势能__ ___,机械能____ 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5.当自动扶梯做匀速运动时,站在上面的乘客,具有的()
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B.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C.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D.动能保持不变,机械能将发生变化
6、下列过程中属于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
B.直升飞机匀速上升
C.滚摆在下降过程
D.火箭发射升空
7、下列过程中,属于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A.向上抛出的小球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
B.雪撬从山坡上滑下
C.弹簧门在推开后自动关门
D.玩具弹
簧枪将“子弹”射出去
8、在学习势能知识时,小明同学猜想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
可能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①物体高度,②物体质量大小,
③物体所处地理位置。
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首先决定对因素①进行验证.他把橡皮泥平铺在水平面上,让1个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记录结果如表所示。
(1)该同学依据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
(2)本实验的结论是;
(3)若想对因素②进行验证,你认为实验中应控制相等的变量是。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