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上风电发展趋势及补贴情况分析
2023年海上风力发电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海上风力发电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近年来,全球海上风力发电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
海上风电是指利用海洋环境中的风力,通过建设风力发电机组、变流站和开发海上风电网等设施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并供应给沿海城市及岛屿等用电设施。
海上风电具有占地面积较小、无土地使用权等优点。
尤其是在风资源较佳的北欧地区,海上风电可满足国家能源减排目标,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市场分析:目前,海上风力发电行业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欧洲,其次是北美、亚太等地区。
其中北欧以丹麦、荷兰、英国等国为代表,是欧洲海上风电领先地区。
据欧洲风能协会的数据,欧洲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在2019年达到了22.1GW,相较于2018年的20.4GW有所增长。
而在全球范围内,海上风电的装机容量也在迅速增加。
数据显示,到2024年,全球海上风电的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110GW以上。
海上风电市场的增长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投资。
欧盟、美国、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均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推动海上风电行业的发展,如提供税收优惠、制定能源政策、出台鼓励清洁能源的法律法规等。
此外,如果把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考虑在内,海上风电的投资风险相较于陆地风电要高出不少,因此政府的支持可以降低投资者的风险意愿,从而推动海上风电的发展。
未来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降成本,海上风电行业的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未来,海上风电将成为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断提高,海上风电将得到更多的投资和行业支持。
同时,技术创新也将促进海上风电的发展。
例如,单桩式浮式风力发电机组近年来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这种发电机组结构简单、容易安装,能够满足深水区或波浪较大的海域使用。
总的来说,海上风电作为一种新兴的清洁能源形式,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政策的不断支持和投资的不断增加,海上风电将成为未来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024年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发展现状

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发展现状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海上风电发电成为了各国重要的能源开发方向之一。
而为了实现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海上风电安装船也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海上风电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旨在探讨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 海上风电安装船的种类1.1 自航式海上风电安装船自航式海上风电安装船是一种配备自主推进系统的船舶,能够以自身动力进行海上移动和定位。
它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调整船体位置和姿态,以便将风电设备准确安装在海上风电场上。
此类船舶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因此在海上风电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2 半潜式海上风电安装船半潜式海上风电安装船通常由一个类似船体的主体和一对支腿组成。
通过将主体部分潜入水中,可以提供稳定的工作平台,以便进行风电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这种类型的船舶适用于一些较深海域的风电场建设,其稳定性和吊装能力相较于自航式船舶更为出色。
2. 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现状截至目前,全球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发展迅速,各国纷纷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和建设。
据统计数据显示,欧洲是全球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其拥有最多的海上风电装置并且需要更多的安装船来满足需求。
此外,亚太地区和北美地区也在加大对海上风电安装船的需求投入。
当前市场上的海上风电安装船主要由欧洲和中国等地的船舶制造商生产。
这些船舶制造商在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方面不断努力,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一些大型能源公司和投资机构也开始加大对海上风电安装船的投资力度,推动市场进一步发展。
然而,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安装船的造价较高,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一些新兴市场的法规和政策对海上风电安装船的使用和进入存在一定的限制,这也加剧了市场竞争和不确定性。
3. 发展趋势展望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
2024年全球风能行业趋势预测

技术进步对风能行业的影响
降低成本:技术进步使得风能设备制造成本降低,提高了风电的经济性。 提高效率:技术进步提高了风能设备的转换效率,增加了风电的产出。 扩大规模:技术进步使得风能设备的大型化和集群化成为可能,扩大了风电的规模。 推动创新:技术进步推动了风电技术的创新,为风电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新兴市场及投资机会分析
2024年全球风能行业新兴市场分布情况 投资机会与潜力分析 未来几年新兴市场的增长趋势预测 投资者需关注的风险因素
产业链协同发展及趋势
产业链各环节协 同发展,形成完 整的产业链条
风能设备制造企 业与风电场开发 企业协同发展, 共同推动风电产 业的发展
风能行业与其他 可再生能源行业 协同发展,共同 推动清洁能源产 业的发展
风能技术不断进步,大型化、高效化成为趋势 海上风电发展迅速,成为全球风能发展的重要方向 风能与储能技术结合,提高电网稳定性与可靠性 智能电网与数字化技术应用,提升风能产业整体效率
02
2024年全球风能市场规模预测
全球风能装机容量预测
2024年全球风能装机容量将达到XXGW,同比增长XX%。
未来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海上风电将更加高效、可靠和环 保。
关键技术:包括大型化风机、超长寿命风机、数字化运维等方面的技 术突破。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对海上风电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行业发展 提供了有力保障。
高效风机及配套技术发展
高效风机技术: 提高风能利用 率,降低度电
成本
配套技术:储 能、智能运维 等技术助力风 能行业快速发
展
发展趋势:大 型化、定制化、 智能化成为高 效风机及配套 技术的发展方
向
创新点:新材 料、新工艺的 应用将进一步 提升风机性能
浅谈海上风电发展趋势

浅谈海上风电发展趋势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海上风电成为了越来越受关注的能源形式。
在过去的几年中,海上风电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成为了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就海上风电发展的趋势进行浅谈,探讨海上风电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海上风电的发展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建成了大量的海上风电项目,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和亚洲地区。
欧洲是全球海上风电的领头羊,拥有大规模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球海上风电的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30GW,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会继续增长。
中国、美国、德国等国家也在积极推动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预计未来几年内将会迎来更加快速的发展。
在技术方面,海上风电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从最早期的浅海固定式风机到现在的深水浮式风机,海上风电的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海上风电的成本也在逐渐降低,使得海上风电成为了更加具有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形式。
1.技术创新将推动海上风电的发展随着海上风电技术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优质风能资源将会被开发利用。
目前,深水浮式风机已经成为了海上风电发展的新趋势,该技术能够在更深的海域中进行风电的开发,将大大扩大海上风电的可开发范围。
风机的大型化、智能化也将成为未来海上风电发展的重要方向,这将有效降低风电的成本,提升整体的竞争力。
2.全球范围内将会出现更多的海上风电示范项目3.海上风电的成本将继续下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规模的不断扩大,海上风电的成本将会继续下降。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估计,到2030年,海上风电的成本有望下降30%,这将使得海上风电在更多地区成为一种经济可行的可再生能源形式。
4.海上风电将成为未来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5.政策支持将会促进海上风电的发展在各国的政策支持下,海上风电的发展将会得到更多的推动。
各国政府将会加大海上风电项目的扶持力度,通过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来降低海上风电的投资风险,为海上风电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及趋势

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及趋势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海上风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正逐渐崭露头角。
海上风电发展迅猛,成为全球清洁能源市场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海上风电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海上风电的发展现状海上风电是指在海洋上的风能利用,并通过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供应给人们使用。
相比陆地风电,海上风电具有以下优势:1.更稳定的风力资源:海上风电可以利用到更稳定、更强劲的海上风力资源,相比陆地风电更为可靠。
2.更大的装机容量:海上风电场通常可以容纳更多的风力发电机组,具有更大的装机容量。
3.更低的视觉影响:海上风电场相对于陆上风电场,对人们的视觉影响较小,更易被接受。
目前,全球海上风电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欧洲是全球海上风电的主要发展地区,其中丹麦、英国、德国等国家在海上风电技术和装备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同时,亚洲国家如中国、韩国、日本等也开始积极推动海上风电的发展。
根据2020年的数据,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过25GW,其中欧洲占据了近80%的份额。
这一数字与2010年的不到4GW相比,增长了超过6倍。
可以看出,海上风电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壮大。
二、海上风电的发展趋势海上风电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形式,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
以下是海上风电的发展趋势:1.技术进步与成本降低: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海上风电的设备和工艺将更加成熟。
与此同时,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成本的降低也将使海上风电更加具有竞争力。
2.深海开发:随着浅海资源的逐渐开发利用,未来海上风电将进一步拓展至深海领域。
深海风资源更为丰富,海上风电的装机容量有望大幅提升。
3.综合利用与能量存储:海上风电场可以与其他能源形式进行综合利用,如与海洋能源、太阳能和储能技术结合,形成能源互补和优化供应系统。
4.国际合作与政策支持:各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海上风电的支持力度,加强国际合作,以推动海上风电的发展。
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规模也将成为海上风电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海上风电项目的盈利模式与经济效益分析

海上风电项目的盈利模式与经济效益分析引言:近年来,海上风电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
随着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海上风电成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海上风电项目的盈利模式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探讨其商业可行性和投资价值。
一、盈利模式分析1. i)发电收益海上风电项目通过风力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这一电能可供城市、家庭或工业用电。
发电收益是海上风电项目主要的盈利来源之一。
ii)电价补贴许多国家都出台了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其中包括海上风电项目。
政府以较高的电价补贴来鼓励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这也成为项目盈利的重要途径之一。
iii)碳排放交易部分国家和地区实施了碳排放交易制度,海上风电作为清洁能源,可以通过碳排放交易获得额外的收入。
iv)销售碳减排配额一些国家或地区政府将减少碳排放作为政策目标之一,并制定了减排配额制度。
海上风电项目可以通过销售自己实际减少的碳排放配额,获取额外收益。
2.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海上风电项目需要巨额投资,因此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对盈利模式至关重要。
i)施工成本海上风电项目的施工成本通常较高,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风机研发和制造、输电线路等。
项目方需要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来确保盈利。
ii)运维成本海上风电项目还需要进行日常的运维和维护,包括定期检修、设备更换等。
项目方需要精确估算运维成本,并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iii)电网接入成本将海上风电项目的电能接入电网也需要一定的成本,包括输电线路建设、变电站建设等。
项目方需要与电网公司合作,降低接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3. 多样化的收益来源为了降低风险和提高盈利能力,海上风电项目可以探索多样化的收益来源。
i)能源储存与销售在风能不稳定的情况下,海上风电项目可以利用能源储存技术,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并在需要的时候进行销售。
ii)能源服务除了发电之外,海上风电项目还可以提供其他能源相关的服务,例如能源咨询、能源管理等。
海上风电现状与发展

海上风电现状与发展全球海上风电现状与发展趋势一、全球海上风电现状根据最新数据显示,风能发电仅次于水力发电占到全球可再生资源发电量的16%。
在全球高度关注发展低碳经济的语境下,海上风电有成为改变游戏规则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潜质。
在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区,可以快速地建立起吉瓦级的海上风电场,这也使得海上风电可以成为通过经济有效的方式来减少能源生产环节碳排放的重要技术之一。
海上风电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凭借海风资源的稳定性和大发电功率的特点,海上风电近年来正在世界各地飞速发展。
在陆上风电已经在成本上能够与传统电源技术展开竞争的情况下,目前海上风电也正在引发广泛关注,它具有高度依赖技术驱动的特质,已经具备了作为核心电源来推动未来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条件。
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统计,2016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2,219MW,主要发生在七个市场。
尽管装机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1%,但未来前景看好,全球14个市场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累计为14,384MW。
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电市场,装机容量占全球的近36%,其次是德国占29%。
2016年,中国海上风电装机量占全球装机量的11%,取代了丹麦,跃居第三。
其次,丹麦占8.8%,荷兰7.8%,比利时5%,瑞典1.4%。
除此之外还包括芬兰、爱尔兰、西班牙、日本、韩国、美国和挪威等市场,共同促进了整个海上风电的发展。
1. 欧洲海上风电现状欧洲风能协会(WindEurope)日前发布的《欧洲海上风电产业统计报告2016》中指出,2016年欧洲海上风电投资达到182亿欧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9%。
全年新增并网338台风力发电机,新增装机容量1558MW,较2015年减少了48%;累计共有3589台风力发电机并网,装机总量达12.6GW,分布在10个国家的81个风电场。
2016年,比利时、德国、荷兰和英国还有11个风电项目正在建设当中,完成后将增加4.8GW装机,使得累计装机量可达17.4GW。
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和展望

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和展望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海上风电作为一种环保、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就海上风电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海上风电的发展现状。
海上风电是指在海洋上建设风力发电设施,利用海上的强风资源发电。
相比陆地上的风电项目,海上风电具有更高的风能资源和更稳定的风速,因此具备更大的发电潜力。
目前,世界各地的海上风电项目正在不断扩大。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球共有37.5吉瓦(GW)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风电装机容量的2.5%。
欧洲是全球海上风电的领先市场,占据了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的88%。
丹麦、英国、德国和荷兰等欧洲国家是海上风电的主要推动者。
此外,中国、韩国和美国等国家也在积极发展海上风电项目。
虽然海上风电发展进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建设和维护海上风电设施需要巨大的投资和技术支持。
海上环境的复杂性和恶劣的天气条件增加了设备安装和维护的难度。
其次,海上风电设施与陆地之间的电网连接需要建设海底电缆,这增加了成本和技术难度。
此外,海上风电设施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需要得到合理的评估和管理。
展望未来,海上风电有望继续快速发展。
首先,技术进步将推动海上风电设施的效能提高和成本降低。
风机的尺寸和功率将继续增加,同时材料和制造技术的进步将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效率。
其次,政策支持将为海上风电的发展提供动力。
各国政府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政策引导和补贴措施将促进海上风电项目的推进。
第三,能源转型的趋势将进一步推动海上风电的发展。
替代化石燃料的需求增加和减少碳排放的目标将导致对风能资源的更大需求。
此外,海上风电在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和间歇性挑战方面具有潜力。
通过将海上风电与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如潮汐能、浪能)以及储能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能源的平衡和稳定供应。
总的来说,海上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目录1、欧洲海上风电进入平价时代,海上风电迎来黄金发展期 (4)1.1 全球海上风电快速发展,欧洲市场已进入平价时代 (4)1.2 我国海风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7)1.3 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各异,永磁半直驱优势明显 (8)1.4 海上风电产业链更长,降本增效空间大 (14)2、风电:抢装期行业量价齐升,风机盈利能力有望触底回升 (18)2.1 风电抢装开启上行周期,行业景气度上行 (18)2.2 弃风改善三北解禁,风电厂商盈利能力提升 (20)2.3 平价上网为指导价,海上风电有望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21)2.4 海上风机厂商集中度稳步提升,国内外技术差距缩小 (23)3、陆上风电平价后趋于稳定增长,海风潜力大,补贴有望延续 (26)3.1 陆上风电步入平价时代,未来有望趋于平稳增长 (26)3.2 海上风电可开发资源丰富,未来有望开启平价时代 (27)3.3 借鉴欧洲降本路径,海上风电平价可期 (29)3.4 地方补贴有望接力,海上风电将开启黄金5年 (33)图表目录图1:海上风电工作原理 (4)图2:欧洲海上风电发展历程 (4)图3:英国新增装机量与度电成本趋势 (5)图4:欧洲各国海上风电市场份额(到2019年末) (5)图5:各省“十三五”海上风电规划 (6)图6: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历程 (6)图7: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全球领先(截至2019年末) (7)图8: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全球第三(截至2019年末) (7)图9:柔性直流输电用XLPE绝缘直流海底电缆 (9)图10:风电机组示意图 (9)图11:风电产业链 (14)图12:海上风电成本拆解 (15)图13:设备购置费用具体拆分 (15)图14:碳纤维进口平均价格(美元/吨) (17)图15:中厚板价格走势(美元/吨) (17)图16:海上风电运维成本分析 (17)图17:国内风电项目潜力巨大(GW) (19)图18:国内风电新增装机量及未来预测 (19)图19:2016年以来弃风率持续下降 (20)图20:零部件厂商单季业绩增长(亿元) (21)图21:风机厂商毛利率环比略有上升 (21)图22: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 (21)图23: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 (21)图24:我国海上风电电价政策梳理 (22)图25:我国海上风电电价政策变迁 (23)图26:海上风电产业链环节 (23)图27:2019年国内主要开发商招标情况(GW) (25)图28:2016-2019国内开发商前十名合计份额 (25)图29:2019风电开发商市场份额 (25)图30:国内主要风机厂商海上份额变化情况 (25)图31:2019国内主要整机厂商海上份额占比 (25)图32:国内新增、累计并网容量(GW) (27)图33:中东南新增装机占比逐渐超过三北地区 (28)图34: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 (28)图35: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 (28)图36:海陆风机累计装机容量对比(GW) (28)图37:海陆风机新增装机容量对比(GW) (28)图38:2010-2019欧洲海上风电度电成本大幅下降 (29)图39:欧洲平均单机容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30)图40:明阳智能大功率风机销量大幅提升(MW) (30)图41:金风科技大功率风机销量大幅提升(MW) (30)图42:2010-2019欧洲海上风电单体规模增长近一倍 (31)图43:我国海上风电运维特点 (32)图44:2019年国内海上风电开工、核准项目 (34)图45:广东省占2019年已招标项目半数以上 (34)表1:我国沿海格式件近海区风资源情况 (8)表2:风资源比较丰富的省区 (8)表3:三种主流技术类路线 (10)表4:不同技术路线风电机组的定性比较 (10)表5:主要整机厂商采取的技术路线 (10)表6:海上风机的主要构成 (11)表7:风电机组基础结构介绍 (12)表8:苏浙闽粤海上风电项目造价控制范围 (14)表9:海上风电成本解析 (15)表10:海上风电安装船 (16)表11:陆上风电上网电价调整方案(元/kwh) (18)表12:海上风电上网电价调整方案(元/kwh) (19)表13:国内外海上风电运维情况对比 (33)表14:沿海各省煤电价格及地方补贴意愿 (34)1、欧洲海上风电进入平价时代,海上风电迎来黄金发展期1.1 全球海上风电快速发展,欧洲市场已进入平价时代海上风能资源丰富稳定,全球风电开发呈现由陆上向近海发展的趋势。
风电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促使发电机发电,因而风电场当地的风速对发电量影响较大。
相较于陆上风电,海上风能资源丰富稳定、且沿海地区电网容量大、风电接入条件好,因而海上风电更具优势。
海上风电的并网由两部分组成:(1)海上风电机组通过33或66KV的海底电缆连接到海上变电站;(2)海上变电站通过132-220KV的海底光电复合缆与陆上变电站相连,再由陆上变电站将电力输送到电网公司。
1全球海上风电起源于欧洲,现已开启平价时代。
1991年,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海上风电场——丹麦Vineby海上风场正式投运,迄今海上风电已有约30年历史。
欧洲海上风电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技术可行性验证阶段(1991-2001年),建设规模及单机容量较小,期间丹麦、荷兰、英国等国合计建设了9个海上风电项目,其中5个项目容量低于10MW,总投资额不超过1亿欧元;(2)商业化开发阶段(2002-2011年),单个项目的建设规模平均达到400MW,累计装机规模超过6GW,海上风机进入大功率时代,平均单机功率达到4MW,平均度电成本降至0.69-1.29元/千瓦时。
同期多国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海上风电建设,投资规模超过20亿欧元;(3)平价时代(2012-2019年),欧洲开始深水远海的探索,新技术的探索带来建设成本的先抑后扬,2015年单位造价高达3.3万元/KW,截止2018年,单位造价已经可以控制在1.8万元/KW左右。
目前欧洲已步入平价时代,度电成本现已低于0.5元/千瓦时,英国海上风电的招标电价已经下降至0.35元/千瓦时,德国也实现了零补贴,目前计划在2023-2025年投运的欧洲项目多数电价在0.4元/千瓦时以下。
2:欧洲海上风电发展历程目前欧洲已步入平价时代。
欧洲平均度电成本现已低于0.5元/千瓦时,英国海上风电的招标电价已经下降至0.35元/千瓦时,德国也实现了零补贴,目前计划在2023-2025年投运的欧洲项目多数电价在0.4元/千瓦时以下。
3图4:欧洲各国海上风电市场份额(到2019年末)我国海上风电起步较晚,“十二五”期间发展相对缓慢。
2007年11月,中海油渤海湾钻井平台试验机组(1.5MW )的建成运行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发展正式开始。
2010年6月,我国首个、同时也是亚洲首个大型海上风电场——东海大桥100MW 海上风电场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产业迈出了第一步。
海上风电初期由于技术欠成熟,投资成本高昂,维护困难,缺乏专业开发团队,“十二五”期间开发进度相对缓慢,截止2015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仅为1GW ,远未达到“十二五”规划定下的5GW 目标。
随着国家层面以及地方政府层面政策持续扶持,以及设备技术逐步成熟,开发经0.00.20.40.60.81.01.20.00.51.01.52.020102012201420162018新增装机容量(GW )度电成本(元/kwh )英国45%德国34%丹麦8%比利时7%荷兰5%其他1%验的不断积累,国内海上风电开发逐步进入了加速期。
2016年11月,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确保2020年实现海上风电并网5GW,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210GW以上,重点推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的海上风电建设。
为响应国家能源局号召,总共有20多个省份对外公布了“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每个省份都根据自己独特的地理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风电。
目前有7个省份明确规定了海上风电建设规模,到2020年底海上风电规划装机规模达22GW以上。
5我国现已成为仅次于英国、德国的海风第三大市场。
经过“十二五”时期的示范探索,我国海上风电产业技术逐步成熟、制造能力快速发展、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各方面条件基本成熟,“十三五”时期,我国海上风电正加速发展。
截止2019年,我国海上风机累计装机容量达到6.8GW,已成为仅次于英国(9.7GW)和德国(7.5GW)的第三大海上风电市场。
图6: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历程至2019年末)至2019年末)1.2 我国海风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我国海风资源丰富,大部分近海海域9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可达6.5-8.5m/s ,具备较好的风能资源条件,适合大规模开发建设海上风电场。
我国海岸线长约18000多公里,拥有6000多个岛屿,近海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包括苏州、江苏、浙江、福建、上海、广东等地,这些地区均属于低风速地区,相较而言,近海90米高度海域平均风速可达6.5-8.5m/s ,海上风资源更充足。
根中国39%英国29%德国18%丹麦6%比利时6%其他2%英国33%德国26%中国25%丹麦6%比利时5%荷兰4%其他1%据风能资源普查成果,我国5-25米水深、50米高度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200GW;5-50米水深、70米高度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500GW。
1省份90米高度海域的年平均风速(m/s)江苏省7.2-7.8浙江省7.0-8.0上海市7.0-7.6福建省7.5-10广东省 6.5-8.5辽宁(大连)7.4-7.6河北省 6.9-7.8山东省 6.6-7.31.3 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各异,永磁半直驱优势明显海上风电场主要由一定规模的风电机组和输电系统组成,通过在风电场海底敷设输电电缆,将其所发电力送至陆上。
海缆以光电复合缆为主。
由于敷设运维经济性好,海底光电复合缆现已成为海上风电采用的主流海缆类型,负责电力输送与信号传输。
国内采用的光电复合缆主要分为两种,35KV的集电线路海缆与220KV的输电线路海缆。
海缆向直流化、动态化方向发展。
随着海上风电朝着深远海发展,对海底电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底电缆向直流化、动态化方向发展。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输送效率高、线路损耗小,有利于长距离输电,稳定性高,不产生大的短路和环线电流,能解决风力发电场间歇式电源并网的问题,大幅改善大规模风电场并网性能,在海上风电、长距离海上输电项目中应用广泛。
9风电机组由风电机舱(内装齿轮箱和发电机)、轮毂、叶片和塔筒等构件组成。
风电机组的工作原理是空气动力学,风吹过叶片形成叶片正反面的压差,从而产生升力,令风机旋转并经过齿轮箱进而带动风力发电机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