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杜鹃》
古诗中有鸟的诗句集锦

古诗中有鸟的诗句集锦鸟类通常是带羽、卵生的动物,有极高的新陈代谢速率,长骨多是中空的,所以大部分的鸟类都可以飞。
鸟类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世界上现存的鸟类共有9000多种,它们都有翅膀和羽毛,就连那些已经失去飞行能力的鸟类(如鸵鸟、企鹅等)也不例外。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鸟的诗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古诗中有鸟的诗句11、数声啼鸟怨年华。
——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远》2、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马戴《落日怅望》3、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邓剡《唐多令·雨过水明霞》4、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
——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5、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庾信《重别周尚书》6、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7、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8、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
——朱彝尊《长亭怨慢·雁》9、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10、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11、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
——杜牧《金谷园》12、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白朴《天净沙·秋》13、燕子又将春色去。
——司马槱《黄金缕·家在钱塘江上住》14、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
——张炎《解连环·孤雁》15、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
——苏舜钦《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16、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17、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
——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18、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汤显祖《江宿》19、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
——葛长庚《凤栖梧·绿暗红稀春已暮》20、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杜甫客居云阳诗作

杜甫客居云阳诗作公元765年秋,杜甫自忠州携家乘船东下,因严重肺病复发滞留云安(今云阳县),客居于县令严君在城东的寓所水阁养病,翌年五月离云安赴夔州。
杜甫抱病水阁居住大半年,虽贫病交加,境遇凄凉,但忧国忧民之心不减,此间共作诗四十余首。
在此把其中的三十三篇四十二首挂在空间,供每一个关心云阳,热爱云阳的同志共飨。
杜鹃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
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
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顷余,乔木上参天.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
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仍为喂其子,礼若奉至尊。
鸿雁及羔羊,有礼太古前。
行飞与跪乳,识序如知恩。
圣贤古法则,付与后世传。
君看禽鸟情,犹解事杜鹃.今忽暮春间,值我病经年,身病不能拜,泪下如迸泉。
客居客居所居堂,前江后山根.下堑万寻岸,苍涛郁飞翻。
葱青众木梢,邪竖杂石痕。
子规昼夜蹄,壮士敛精魂.峡开四千里,水合数百源。
人虎相半居,相伤终两存。
蜀麻久不来,吴盐拥荆门。
西南失大将,商旅自星奔.今又降元戎,已闻动行轩。
舟子候利涉,亦凭节制尊.我在路中央,生理不得论。
卧愁病脚废,徐步视小园。
短畦带碧草,帐望思王孙。
凤随其凰去,篱雀暮喧繁.览物想故国,十年别荒村。
日暮归几翼,北林空自昏。
安得覆八溟,为君洗乾坤.稷契易为力,犬戎何足吞.儒生老元成,臣子忧四番.箧中有旧笔,情至时复援.客堂忆昨离少城,而今异楚蜀。
舍舟复深山,窈窕一林麓。
栖泊云安县,消中内相毒。
旧疾廿载来,哀年得无足。
死为殊方鬼,头白免短促。
老马终望云,南雁意在北。
别家长儿女,欲起惭筋力.客堂序节改,具物对羁束。
石暄蕨芽紫,清秀芦笋绿。
巴莺纷未稀,徼麦早向熟。
悠悠日动江,漠漠春辞木。
台朗选才俊,自顾亦已极.前辈声名人,埋没何所得。
居然绾章绂,受性本幽独.平生憩息地,必种数竿竹。
事业只浊醪,营葺但草屋。
上公有记者,累秦资薄禄。
主忧岂济时,身远弥旷职。
循文庙算正,献可天衢直。
尚想趋朝廷,毫发裨社稷。
形赅今若是,进退委行色。
杜甫“杜鹃诗”及其杜鹃情结

规夜 啼几 于裂竹 的夸 张笔 触 点示 出其 声之 悲惨 凄厉 , 陈熟 意象 为 载体 而“ 写 胸 臆 ” 有 寄 托 。而杜 甫 的 舒 并 产生 强烈 的精神 震 撼 力 。 而诗 中引 用 属 记 玄 都 坛 景 杜 鹃诗显 然是 对 陈熟 意象 做到 陈 而见新 的范例 。
人蜀后 , 杜甫接连创作过《 杜鹃》 《 、杜鹃行》 二首、 子 《
子归 即杜 鹃 。仇兆鳌 于诗 《 杜鹃 行》 下解题 中 题
成 “ 其 名 亦 归》 等集 中笔墨描摹杜鹃的诗歌 , 显现出了一种杜鹃 引《 都记》:望 帝死 , 魂 化 为 鸟 , 日杜 鹃 , 日 ”3 】 情 结 。 日暮途 远 、 旅 他 乡 、 国思 家 等 种种 情 感 因 子 规 。 [7 又记 : 羁 恋 子 统统 注入 杜 鹃形象 中生发 出 故国之思 , 并经 发扬使 杜 宇 亦 日杜主 , 自天 而降 , 望 帝。好稼穑 , 人 称 教 其社 会化 、 政治 化 即体 现 诗史 价 值 。并 且 , 历 史 相 务 农 , 在 治郫城 , 亦日望帝。 至今 蜀人 将农 者 , 先祀杜 必 同或 相似境 遇 出现时 , 经杜甫 发扬 而丰 富的杜 鹃形象 及意 义不断 被 书写 与 丰 富 , 杜 鹃情 结 ” 潜 内 心时 “ 沉
均 l 日怨 鸟 , 啼达 旦 , 夜 血渍 草木 , 啼必 北 向。 又 “ 希 寻 险怪 为生 , 为风雅 所摈 。4 凡 ” 黄 谓子 归夜 啼 , 山竹 为 之 欲 裂 , 之 。 L 】 处 以子 而 得 ”3 此 J 从这 段论 述 中可 以看 到 , 中生新 的关键 在于 以 陈
尧、 舜禅授 之 义 , 禅 位 于 开 明。 帝升 西 山 隐 焉。 时 的情绪 。 遂
96
杜甫《杜鹃行》的拟人化书写及其寓意

2021年第1期(总第120期)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MIN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 Sciences)No.1.2021General.No.120杜甫《杜鹃行》的拟人化书写及其寓意郝润华,苏朋朋(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7)摘要:杜诗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杜鹃行》即十分典型。
关于《杜鹃行》一诗的意蕴,历来众说纷纭。
必须通过对前人注解的认真爬梳,结合杜甫行迹、创作背景、历史事件,并细读文本,分析句法,才能揭示出此诗寓意。
诗人受到鲍照的影响,将杜鹃拟人化处理,以委婉的笔触暗示肃宗不孝,对玄宗晚年境遇表示出同情与惋惜,同时对玄宗在安史叛军入京前的仓皇出逃、抛弃宗室子女的行为也表示出不满,在对杜鹃的吟咏中寓有深沉的寄托。
此诗不仅是杜诗拟人化书写的典范之作,也进一步凸显出杜甫“诗史”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杜甫;《杜鹃行》:拟人化;寓意中图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7114(2021)0丨-0071-10杜诗颇重修辞,其中之一就是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望岳》(“岱宗夫如何”)将天地拟人化,《春夜 喜雨》将春雨拟人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将秋风拟人化,《春望》中的“花溅泪”“鸟惊心”等均是运用借物 以抒情的拟人修辞手法。
诸如此类,在杜诗中可谓不胜枚举。
尤其是对动物的叙写,如凤凰、瘦马、骏马、雄鹰、鹦鹉、鸡狗之类者杜甫笔下的动物更是一些与诗人心息相通的充满灵性之物不过,这些拟人手法基本上只是运用在某些诗句当中,并非整首诗作是借咏物做拟人化表现,以反映其思想情感。
《杜 鹃行》却是杜诗中整首以拟人化书写的典范之作,且凸显出杜诗“诗史”的现实意义。
有学者认为杜甫流寓成都后诗歌风格发生了极大变化,尤其是描写日常生活的内容在其作品中逐渐 多了起来,其中也包括其咏物之作。
这主要包含两类:-是植物诗,二是动物诗。
高中大语文阅读材料:杜甫心影之杜鹃

杜鹃在众多禽鸟中,也许要数杜鹃最富于传奇色彩了。
据扬雄《蜀王本纪》、常璩《华阳国志》等书记载:过去有个男子,从天而降,自立为蜀王,号称望帝,教民务农。
当时发生了洪水,望帝无能为力,就派宰相(《蜀王本纪》称作鳖令,《华阳国志》称作开明)治水,消除了灾患。
望帝感到惭愧,自以为德品才能不及宰相,于是主动禅让,隐居西山之中.望帝这种不计个人权势、举贤让位的行为,从国家和百姓利益考虑,理应如此,但事实上却极其罕见。
在惯见贪得无厌的现象之后,在久经争权夺利、殃及无辜的苦难之后,这种理应如此的行为,反倒使人感到不可理解,正常变成了反常,因为罕见而引起了多怪和怀疑.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退位后,在登极大典上说:“舜、禹(禅让)之事,吾知之矣。
”刘知几也说:“观近古有奸雄奋发,自号勤王,或废父而立其子,或黜兄而奉其弟,始则示相推戴,终亦成其篡夺,求诸历代,往往而有。
必以古方今,千载一揆,斯则尧之授舜,其事难明,谓之让国,徒虚语耳。
"(《史通·疑古》)尧、舜、禹都是古代大圣,尚且不能见信于后人,遑论其他。
于是关于望帝的故事,也就添了一个凄惨悲切的尾巴:当望帝离开的时候,正是二月时分,满山杜鹃悲鸣,声声啼血,蜀人听到杜鹃的啼叫,就想起了望帝。
后来更说成是望帝魂魄化为杜鹃,在暮春悲啼,声声在说:“不如归去。
”似乎望帝不是主动让位,而是被逼离宫,对那已失去的帝位始终难以忘怀。
这些有关望帝的传说,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着极大的影响。
杜鹃啼血,已经成了失位帝王的象征。
据《资治通鉴·唐纪》肃宗上元元年(760)载:玄宗喜欢兴庆宫(南内),自蜀中回长安后,就居住在里面.宦官李辅国对肃宗说:“上皇(玄宗)居兴庆宫,日与外人交通,陈玄礼、高力士谋不利于陛下,今六军将士,尽灵武勋臣,皆反仄不安,臣晓谕不能解,不敢不以闻.”七月,李辅国以肃宗的名义,凭借武力,逼迫玄宗迁居大明宫(西内)。
同时将玄宗贴身宦官高力士流放巫州,原来负责禁卫的大将军陈玄礼被免职,甚至连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也被逼出居玉真观。
秋虫鸣叫的诗句

秋虫鸣叫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秋虫鸣叫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描写“昆虫的鸣叫”的诗句有哪些1. 《闻虫》唐代·白居易暗虫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
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前。
(.)2. 《月夜》唐代·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3. 《村夜》唐代·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4. 《夏夜追凉》宋代·杨万里夜热依旧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5. 《秋夜曲》唐代·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2.描写昆虫的鸣叫的诗句★白莲似桃花绚烂绽苞而又雨摧不凋,似牡丹峨然喷放而又出泥不染;似迎春淡雅情深而又果硕不傲。
★朝阳下,碧绿的树丛中,1颗颗,1串串的龙眼像1个个胖乎乎的小顽童,咧着小嘴欢乐。
★山楂开头红了,像1个个怕羞的小姑娘,躲隐藏藏地露出半个脸儿。
★樱桃花如白云般1笼笼地罩住了寨子。
★到秋天,深红的柿子,像1树火焰,让你赞叹。
★每棵柿树都燃烧着1团热忱的火焰,向人们炫耀着1张张橘红色的丰收喜报。
★葡萄园内碧云层叠,密匝匝的葡萄,似座座珍宝塔,使人口生蜜意,甜沁心脾。
★那种叫“水晶”的葡萄,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亮,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
★那密实实、郁葱葱的叶子下,1嘟噜1嘟噜的葡萄挂满了架,有的紫红色,有的青绿色,像玛瑙,似翡翠。
★1朵朵鲜红的石榴花挂在树上,把石榴树装扮得像含羞的少女。
★熟透了的石榴,有时会炸开了皮,就像小孩子张大了嘴,露出了整齐的牙齿。
★那石榴个个都长得裂开了缝,露出像牙齿似的石榴籽,顶端几片叶子全拢在1起,像蝴蝶结似的,使它更加漂亮。
★深秋季节,这树上的石榴全部裂开了嘴儿,似乎是1朵朵盛开的鲜花。
★石榴熟透了,它们1个个开放娃娃般可爱的圆脸和笑口,争相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杜甫关于泪的诗句

杜甫关于泪的诗句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2.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4.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5.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羌村三首·其三》6.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清明二首》7.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野望》8.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又呈吴郎》9.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查。
——《秋兴八首》10.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兴八首》11.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新安吏》12.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13.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哀江头》14.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月三首》15.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一百五日夜对月》16.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别房太尉墓》17.身病不能拜,泪下如迸泉。
——《杜鹃》18.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羌村》19.每趋吴太伯,抚事泪浪浪。
——《壮游》20.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白马》21.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促织》22.为公歌此曲,涕泪在衣巾。
——《上韦左相二十韵》23.乃知贫贱别更苦,吞声踯躅涕泪零。
——《醉歌行》24.吾人甘作心似灰,弟侄何伤泪如雨。
——《曲江三章,章五句》25.巴城添泪眼,今夜复清光。
——《薄游》26.忧来藉草坐,浩歌泪盈把。
——《玉华宫》27.泪逐劝杯下,愁连吹笛生。
——《泛江送客》28.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29.犹残数行泪,忍对百花丛。
——《登牛头山亭子》30.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
——《所思》31.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湿罗衣。
——《黄草》32.到今事反覆,故老泪万行。
——《又上后园山脚》33.猿鸣秋泪缺,雀噪晚愁空。
杜鹃啼血的典故

• “杜鹃啼血”,也称“子规啼血”,指杜鹃鸟的 哀鸣,古诗文常引用之,用以描写哀怨、凄凉或 思归之情。李白《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 杜甫《杜鹃》诗:“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李商隐《锦瑟》诗: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 在《燕台四首.夏》:“蜀魂寂寞有伴未?几夜 瘴花开木棉。”唐代李中《暮春吟怀寄姚端先 辈》:“庄梦断时灯欲烬,蜀魂啼处酒初醒。”
北宋王令《送春》:“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 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 斜阳暮。”
• 不仅诗歌中有“杜鹃啼血”的意象,在元 明时期的戏剧作品,为了表现剧情和人物 性格,也多次引用。元代关汉卿的《窦娥 冤》第三折:“等他四下皆瞧见,这就是 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清代洪昇《长生 殿》第三八出:“可怜那抱幽怨的孤魂, 只伴着呜咽咽的望帝悲声啼月夜。”
• 《琵琶行 并序》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 啼血猿哀鸣”涉及到“杜鹃啼血”这一典 故。“杜鹃啼血”众多典籍多为记载,在 历代诗文中,被广为引用,可以看出历代 的作家们都钟情于“杜鹃”,借这一悲情 的意象传达自己难以排解的凄楚情怀。
• 最早记载“杜鹃”的应推春秋时代的《禽 经》,《禽经》提到蜀王杜宇化为杜鹃鸟 的故事。到晋代张华为汉代李膺的《蜀志》 做注曰:“望帝称王于蜀,得荆州人鳖灵, 便立以为相。后数岁,望帝以其功高,禅 位于鳖灵,号曰开明氏。望帝修道,处西 山而隐,化为杜鹃鸟,或云化为杜宇鸟, 亦曰子规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恻。”这 里所说的望帝就是杜宇。
杜鹃啼血的典故
• 典故是古人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关于典 故,《辞海》的解释是:诗文中引用的古 代故事和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现代汉 语词典》则解释为: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 的故事或词句。我们在阅读古诗文时,经 常会遇到典故,对典故的理解,我们首先 要了解典故的渊源,进而再结合有关背景 了解典故在文本中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杜鹃》
《杜鹃》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
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
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
有竹一顷馀,乔木上参天。
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
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
仍为喂其子,礼若奉至尊。
鸿雁及羔羊,有礼太古前。
行飞与跪乳,识序如知恩。
圣贤古法则,付与后世传。
君看禽鸟情,犹解事杜鹃。
今忽暮春间,值我病经年。
身病不能拜,泪下如迸泉。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