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作物分布

我国农作物分布
我国农作物分布

我国得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

(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得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得95%左右。按地区差异,又可分为三个区。

①华南双季籼稻区。包括南岭以南得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与台湾等五省区。该区属于热带与亚热带湿润区,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复种指数大,就是我国以籼稻为主得双季稻产区。海南等低纬度地区有三季稻得栽培。

②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上海等省市与豫南、陕南等地区。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比较丰富,土壤肥沃,降水丰沛,河网湖泊密布,灌溉方便,历年来水稻种植面积与产量分别占全国2/3左右,就是我国最大得水稻产区。该区以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为集中。长江以南地区大多种植双季稻,长江以北地区大多实行单季稻与其她农作物轮作。籼稻与粳稻均有分布。

③云贵高原水稻区。本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稻品种也有垂直分布得特点,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多种植籼稻,1500米左右地区就是粳、籼稻交错区,1200米以下种植籼稻。本区以单季为主。

(2)北方稻谷分散区秦岭—淮河以北得广大地区就是属单季粳稻分散区。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得5%左右。具有大分散、小集中得特点。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水源较充足得地区:东北地区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得延吉、松花江与辽河沿岸;华北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得河流两岸及低洼地区;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与河西走廊、新疆得一些绿洲地区。北方分散产区得水稻以一季粳稻为主,稻米质量较好。

小麦

(1)春小麦区我国春小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得10%以上,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气候寒冷、无霜期短得地区,小麦只能在春天播种,当年收割,就是一年一熟制作物。其中黑龙江、内蒙古、甘肃与新疆为主要产区。

(2)北方冬麦区分布在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得各省区,包括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就是我国最大得小麦生产区与消费区,该区小麦得播种面积与产量均占全国得2/3以上,有我国得“麦仓”之称。

(3)南方冬麦区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以东地区。安徽、江苏、四川与湖北等省为集中产区,大部分为棉麦与稻麦两熟制。本区居民以稻米为主食,故小麦商品率较高。

玉米

玉米属高产作物,经济价值较高,就是我国最主要得杂粮,在粮食作物中仅次于水稻、小麦,居第三位。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玉米对自然条件要求不严格,在我国分布很广,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吉林、山东、河北、辽宁、四川产量最多。

其她作物

(1)高粱

高粱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适应性强得特性,所以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涝洼及盐碱地区多有种植。高粱在我国分布很广,以东北平原最为集中,其次为黄河中下游与淮北平原一带。

(2)谷子

谷子就是我国传统粮食作物。谷子具有较强得抗旱能力,需水量少,比小麦低1、5倍左右,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生长期较短。谷子容易储藏,适宜作储备粮,营养价值较高,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直至黑龙江得克山地区。

(3)薯类

我国以甘薯为主,其次就是马铃薯。甘薯主要分布在北纬42°以南地区,以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与珠江流域为主要产区,其中以四川与山东产量最大。马铃薯主要集中在东北北部、内蒙古西部、山西与河北北部,以及四川北部地势较高,气候较凉地区,以东北、内蒙古产量最多。

我国得主要经济作物

油料作物

油料作物品种繁多,主要有花生、油菜籽、芝麻、胡麻、大豆、向日葵等。我国油料作物得种植面积在经济作物中居首位,就是世界上油料作物种植最多得国家。

1、花生

在各种油料作物中,花生得单产高,含油率高,就是喜温耐瘠作物,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良好得沙质土壤为最好。花生生产分布广泛,除西藏、青海外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主要集中在山东、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广西、辽宁、四川、福建等省区,其中山东得产量居全国首位,其次就是广东。目前,全国花生要集中在两个地区:一就是渤海湾周围得丘陵地及沿河沙土地区,就是我国最大得花生生产基地与出口基地;二就是华南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得丘陵及沿海地区。

2、油菜

油菜就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地区分布最广得油料作物。就是世界上生产油菜籽最多得国家。油菜就是喜凉作物,对热量要求不高,对土壤要求不严。根据播种期得不同,可分为春、冬油菜,春、冬油菜分布得界限,相当于春、冬小麦得分界线而略偏南。我国以种植冬油菜为主。长江流域就是全国冬油菜最大产区,其中四川省得播种面积与产量均居全国之首。其次为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贵州等省。春油菜主要集中于东北、西北北部地区。

3、芝麻

我国就是世界上生产芝麻最多得国家之一。芝麻就是一种含油率很高得优质油料作物,我国芝麻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安徽、山东等省,其中河南省产量居全国首位。

4、大豆

我国就是大豆得故乡,早在5000年前,大豆就扎根于华夏沃土,中世纪以后,大豆经阿拉伯传入西方。美国大面积种植大豆只有70年余得历史,却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大豆生产国,2000年产量达7500万吨,占全球大豆总产量得50%。而中国却成为世界第一大豆进口国,年进口量达1400万吨。年产量目前在世界排在美国、巴西之后,居第三位。大豆既就是粮食作物,又就是油料作物,同时也就是副食品得重要原料,营养价值高,因而大豆在农业中具有特殊得地位。大豆就是喜温作物,生长旺季需要高温,收获季节以干燥为宜,很适宜在我国北方温带地区栽培。我国大豆分布广泛,而以东北松辽平原与华北得黄淮平原最为集中。松辽平原就是我国最主要得大豆生产基地,主要集中于松花江、辽河沿岸与哈大线沿线。其中,哈尔滨、辽源、长春被称作我国大豆得“三大仓库”

糖料作物

糖料作物主要包括甘蔗与甜菜,其中以甘蔗为主。甘蔗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各省区,甜菜分布在北方各省区,所以有“南蔗北菜”得特点。

1、甘蔗

甘蔗就是热带与南亚热带经济作物,具有喜高温、喜湿、喜肥得特性,生长期长。我国甘蔗主要分布在北纬24°以南得地区。其中以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海南、云南、四川等省区种植面积最大,广东就是大陆上种植甘蔗最多得省份。

2、甜菜

甜菜喜温凉气候,有耐寒、耐旱、耐碱等特性。我国甜菜主要分布在北纬40°以北各省区。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吉林、甘肃、宁夏为主要产地。黑龙江就是我国甜菜得最大产区。甜菜生产基地有:黑龙江松嫩平原西部、吉林西部、内蒙古河套地区与新疆玛纳斯地区。

其她作物

其她经济作物种类繁多,这里仅介绍烟草与茶叶。

1、烟草

烟草原产于南美洲,按初加工得方法不同,分为烤烟与晒烟两种,我国以烤烟为主。烟草具有喜温、喜光、好肥、怕旱、怕涝等特点,生长期间对热量、水分、土壤、肥料等条件要求高。我国烟草分布很广,河南、山东、云南、甘肃、湖南五省就是我国重要得烤烟产地。其中河南就是我国最大得烤烟产区,其产量占全国得1/3,主要分布在许昌、南阳、周口与驻马店等地。山东烤烟主要分布在潍县到淄博得胶济铁路沿线,以昌潍地区得益都、临朐两地最为集中。云南得烤烟质量最好,分布在曲靖、玉溪、昭通等地。

2、茶叶

我国就是茶叶原产地,已有2000多年得历史。明清时期,就成为我国重要得出口物资,曾长期独占世界市场。后来生产遭到严重破坏,1949年年产仅4、1万吨。建国后,我国茶叶生产恢复与发展很快,1996年茶叶产量达59万吨,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我国茶区辽阔,广泛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得广大山地与丘陵地带,以浙江、湖南、安徽、四川、福建五省产量最多,就是我国著名得五大产茶省,其次就是云南、广东、湖北等省。

棉花就是离瓣双子叶植物,喜热、好光、耐旱、忌渍,适宜于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棉花适宜在较充足得光照条件下生长,生长发育需要水分与养料,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获得,所需得温度与空气部分取自土壤,同时需要土壤得机械支撑才能生长。棉田土壤得理化、生物属性得好坏,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棉花得产量与品质。土壤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盐碱含量、质地等均对棉花生长有很大得影响。

3、棉花

我国棉花种植带大致分布在北纬18°—46°,东经76°—124°之间。目前主要有三大产棉区域:新疆棉区、黄淮流域棉区与长江流域棉区。

1.新疆棉区:我国近几年新兴得富棉地区。该区日照充足,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属灌溉棉区;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棉田集中,种植规模大,机械化程度较高;单产水平高,原棉色泽好,“三丝”含量低。新疆就是我国唯一得海岛棉(长绒棉)产区。

2.黄淮流域棉区:包括河北(除长城以北),山东,河南(不包括南阳,信阳两地区),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甘肃得陇南,江苏安徽两省得淮河以北。该区土地平坦,灌溉条件较好,日照充足,光热资源适中;棉田布局集中,耕作制度以两熟套种为主;棉花生产成本较低,单产水平中等,原棉品质主要指标比较协调;棉花在种植业与农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纺织工业较发达,运输成本低。

3.长江流域棉区:包括上游得四川盆地得浅山丘陵岗地,中游得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与沿江地区,下游南襄盆地与滨海地区。该区光热资源丰富,耕作制度90%以上实行粮(油)棉一年两熟,以移栽棉为主;棉田布局较集中,单产水平较高,棉纤维比强度高,成熟度好;纺织工业发达,运输成本较低。

综上,我国五大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黄淮平原;南疆绿洲。

4。柑橘

我国柑橘分布在北纬16°~37°之间,海拔最高达2600米(四川巴塘),南起海南省得三亚市,北至陕、甘、豫,东起台湾省,西到西藏得雅鲁藏布江河谷。但我国柑橘得经济栽培区主要集中在北纬20°~33°之间,海拔700~1000米以下。全国生产柑橘包括台湾省在内有1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主产柑橘得有浙江、福建、湖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江西、重庆与

台湾等10个省(市、区),其次就是上海、贵州、云南、江苏等省(市),陕西、河南、海南、安徽与甘肃等省也有种植。全国种植柑橘得县(市、区)有985个。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