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作物分布

合集下载

我国耕地分布有哪些特点?

我国耕地分布有哪些特点?

我国耕地分布有哪些特点?
中国的耕地分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区域差异:中国的耕地分布在不同地区有明显的差异。


部沿海地区和长江、珠江流域是主要的农业区域,拥有较
多的耕地资源。

西部地区(如青藏高原、西北干旱地区)
和北部地区(如东北地区)耕地资源相对较少,土地条件
较为贫瘠。

2.东南沿海农田:东南沿海地区是中国主要的农业区域之一,
具有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种植水稻、蔬菜和水果
等作物。

此地区的农田多年产量较高。

3.中部粮食产区:中国的中部地区如河南、湖南、河北、湖
北等,是重要的粮食产区。

这些区域土地面积较大,适宜
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

4.西部农牧交错区:中国的西部地区由于地形复杂、干旱和
水资源短缺,耕地分布相对稀疏。

这些地区主要以农牧业
交错为主,适合草原畜牧和部分农作物种植。

5.北方农业区:中国的北方地区如东北地区,具有较寒冷的
气候和短暂的生长季节。

这些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
大豆等耐寒的粮食作物。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耕地资源受到有限的可利用面积和土地退化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部分农田被转用为非农业用途,土地质量也受到污染和退化的压力。

因此,保护
耕地资源和开展土地管理、保育和恢复工作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各民族及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我国各民族及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我国各民族及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翻开我国各民族发展史,也可以看作是各民族的食普。

民族生活习惯的不同,以及地理环境,各民族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特色,而主要原因是就近取材、就地取材,物尽所值。

近来,看到吃货朋友们总结出了一张美食分布图,虽不是很详细,但重点已突出。

全国各民族各地都有其特色风味,究其原因,因为植物对不同地理环境的适应性,各种作物形成了明显的分布地图。

引用古代晏婴的一句话,那就是“水土异也”。

《晏子春秋·杂下之十》:“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这句“水土异也”道明了一个事实:不同的作物有着其相对依赖的生长环境。

据此来看看我国农作物的分布情况1影响条件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源、气候。

社会经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

2耕作制度3主要耕作方式4农业特色5主要农作物分布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

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山东、吉林、河北、黑龙江、辽宁、河南、四川七省。

6主要油料作物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但近年来出现“南迁北移”的趋势。

花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大豆一、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二、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三、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四、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五、两广、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其中,东北春播大豆和黄淮海夏播大豆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两个地区7糖料作物甘蔗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甜菜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中国主要牧区及其优良牲畜品种森林资源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①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②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③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除森林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温带的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辽宁等省)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亚热带的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热带水果:(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

中国本土作物的原始分布格局是什么,中国本土作物有哪些

中国本土作物的原始分布格局是什么,中国本土作物有哪些

中国本土作物的原始分布格局是什么,中国本土作物有哪些中国本土农作物原始分布格局为南稻北粟。

水稻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南方地区降雨量较多,适合水稻生长),而粟类旱地作物起源于黄河流域(相对南方地区比较干旱),后续栗的地位逐渐被小麦取代。

我国小麦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平原以及华北平原,其中东北平原种植春小麦,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

我国水稻产区主要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南的水田区。

一、中国本土作物的原始分布格局是什么1、中国本土农作物原始分布格局为南稻北粟。

2、水稻主要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南方地区降雨量比较多,适合水稻生长),而粟类旱地作物主要起源于黄河流域(相对南方地区比较干旱),后续栗的地位渐渐被小麦取代。

3、我国小麦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平原以及华北平原,其中东北平原一般是种植春小麦,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

4、我国水稻产区主要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南的水田区。

5、我国玉米产区分为6个,分别是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平原春夏播玉米区、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西北内陆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

二、中国本土作物有哪些1、水稻我国的南方属于主要的产稻区,其秆呈直立状,高度一般为0.5-1.5m,叶鞘松弛且没有毛,叶舌呈披针形,长度一般为10-25cm,叶片的形状为线状披针形,长度一般约为40cm,宽度一般在1cm,没有毛且较为粗糙。

2、大豆大豆原产于我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东北地区是主要的产区,其高度一般为30-90cm,茎粗壮且呈直立状,而且还有长硬毛,颜色为褐色,属于一种植物蛋白质很丰富的作物,一般可以用它来制作各种豆制品,也能够用来榨取豆油。

3、白菜白菜原分布于我国的华北,高度一般为40-60cm,全株稍微有一些白粉且没有毛,而且它还有很多条粗壮的侧脉,叶柄的颜色一般为白色,呈扁平状,长度与宽度分别为5-9cm,2-8cm,属于二年生草本植物。

4、荔枝荔枝产于我国的南方,属于常绿乔木,高度一般不超过10m,不过有时候也能够达到15m,甚至更高,它的果卵通常呈卵圆形至近球形,长度一般为2-3.5cm,在它成熟的时候,颜色一般为暗红色至鲜红色,而在食用时,一般需要剥开外皮,并食用里面的果肉。

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初中地理知识

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初中地理知识

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
【知识点的认识】
一、粮食作物
1.麦子:春小麦(东北地区),冬小麦(华北地区)
2.水稻:南方地区,如湖南、江苏
二、经济作物
1.油菜:四川
2.花生:山东
3.甜菜:华北地区
4.大豆:东北华北地区
5.棉花:华北地区、南疆地区(新疆南部,即天山南部)
6.玉米:东北地区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的认识,基础知识,多为简单题型.
例:(2014•烟台)如表是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农作物种子面积统计表,据此推测该省可能位于()农作物水稻油菜棉花其它
种植面积(%)66 28 4 2
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温带季风气候区 C.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D.高原山地气候区
分析:在农田,人们种植庄稼;在牧场,人们放牧牲畜;在山野,人们植树造林;在水域,人们撒网捕鱼…这就是农业,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解答:南方地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是全国重要的水稻、油菜、生猪、柑橘、茶叶、棉花、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产区.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是国内举足轻重的商品粮基地.
故选:A.
点评: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解题思路点拔】
熟记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概况.。

我国种植业的10个分区

我国种植业的10个分区

我国种植业的10个分区我国的种植业是农业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目前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的分区发展模式。

我国的种植业分区是依据土地条件、环境气候、种植特点和商品属性等因素进行的,以下为介绍我国种植业的10个分区。

1、北方麦区北方麦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东北省份以及山西、河北等北方省份。

该区域气候寒冷干燥,适合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同时,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还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种植区。

2、苏皖沪地区苏皖沪地区主要指江苏、安徽、上海等省份,该区域地势平坦,气候湿润,土地肥沃,适合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

其中,江苏和安徽两省是我国主要的稻米产区。

3、南方果区南方果区包括广东、福建、云南、湖南等省份,该区域气候温暖、雨水充沛,适合种植香蕉、椰子、柚子、荔枝等热带水果,是我国主要的热带水果产区。

4、华北农牧交错区华北农牧交错区包括河北、山西等省份,该区域北部气温低、腹地开阔,适合发展畜牧业;南部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合发展农业。

该地区近年来已经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逐渐形成了以供销社为龙头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5、西部丝绸之路边缘区西部丝绸之路边缘区包括甘肃、宁夏、新疆等省份,该区域干燥、缺水,但日照充足。

适合种植棉花、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同时,新疆还是我国特有的油松、巨松、云杉等针叶林区域。

6、东南丘陵盆地区东南丘陵盆地区包括江西、湖北、浙江等省份,该区域地势较高,气候湿润,土地肥沃,多种水果、柑橘、茶叶等作物颇具特色。

7、中部山地区中部山地区包括湖南、湖北、山西、陕西等省份,该区域山峰起伏、地势复杂,适合种植烤烟、茶叶、水果等特色作物。

其中,湖南茶叶产区或江南名泉十二泉的茶叶特别有名,产量大且质量好。

8、西南稻田区西南稻田区包括四川、云南等省份,该区域气候湿润、土地肥沃,适合种植水稻、蔬菜等作物。

其中,四川省还是我国主要的茶叶种植区。

9、华南马鞍山区华南马鞍山区包括福建、江西等省份,该区域地势高峻,气候湿润,适合种植烟草、茶叶、中药材等作物。

我国农作物的分布

我国农作物的分布

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

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

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

故称夏收作物)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

春种秋收3、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

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

1前插完秧苗,8。

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

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

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

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4、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5、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

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1)稻谷集中产区主要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平源、丘陵地区;川、滇、黔、鄂、湘、桂、粤、闽、赣、浙、皖、苏、沪13个省、市、区(2)小麦冬小麦在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种植广泛,集中产区则以秦岭—淮河以北,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和山西5省为主,其次是长江中下游的安徽、四川和江苏等省份。

春小麦分布以长城以北及青藏高原以北地区为主.(3)杂粮我国把玉米、高粱、谷子、薯类、大豆等统称杂粮①玉米:遍及除青海、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区,以华北、东北和西南各省最为集中,其中以华北最多,东北次之。

②高粱:全国大部分省区都有种植,东北和黄河中下游各省分布最集中③谷子:也称粟(小米)主要分布在黑、内蒙古、晋、冀、吉、豫、陕、鲁、辽9省区④薯类:以甘薯为主,主要产区是珠江流域、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以及华南、西南的部分丘陵山区。

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分布

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分布

(一) 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分布1.稻谷稻谷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我国种植稻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产稻谷最多的国家。

稻谷在全国粮食生产和人民生活消费中均占第一位。

稻谷按其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大小,可分为旱稻和水稻两类,我国主要是水稻,旱稻种植极少。

水稻按其品种不同,可分为籼稻、粳稻和糯稻;按其成熟期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

水稻在我国分布很广,除了个别高寒或干旱地区以外,从北纬18.5°的海南岛到北纬52°的黑龙江呼玛县,从东部的台湾到西部的新疆都有分布。

水稻的分布广而不均,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

大致分为两大产区(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95%左右。

按地区差异,又可分为三个区。

①华南双季籼稻区。

包括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五省区。

该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区,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复种指数大,是我国以籼稻为主的双季稻产区。

海南等低纬度地区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

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陕南等地区。

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比较丰富,土壤肥沃,降水丰沛,河网湖泊密布,灌溉方便,历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2/3左右,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

该区以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为集中。

长江以南地区大多种植双季稻,长江以北地区大多实行单季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

籼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云贵高原水稻区。

本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稻品种也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多种植籼稻,1500米左右地区是粳、籼稻交错区,1200米以下种植籼稻。

本区以单季为主。

(2)北方稻谷分散区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属单季粳稻分散区。

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的5%左右。

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

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

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及分布东北林区:红松、落叶松(白桦、紫椴);人参、貂皮、鹿茸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苹果黄河流域:葡萄、梨、桃、杏、柿、枣、栗、核桃南方地区:柑橘、、荔枝、桂圆、菠萝、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蚕桑南部沿海:、荔枝、桂圆、菠萝海南:椰子西北:新疆的葡萄、哈密瓜、长绒棉,内蒙古的三河牛、三河马,宁夏的滩羊青藏高原: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台湾:樟树(樟脑)、甘蔗、茶叶、、菠萝主要经济作物分述如下:①棉花。

1990年中国棉田面积约558.8万公顷,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6%,1990年皮棉产量达450.8万吨,为世界上最大产棉国。

棉花种植分布在北纬19°~45°,东经76°~125°范围内,但主要产于黄河流域(约占中国棉花产量59%)和长江流域(约占中国棉花产量35%),其中最大的集中棉区是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次为黄河中游(关中平原、晋南盆地)、四川盆地及南疆等地区。

②油料作物。

1990年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50.9%,种类多而分布广。

主要包括油菜籽、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等5大油料作物。

1978年以来,油菜籽面积和产量均超过花生,分布遍及各省区,以冬油菜为主,绝大部分产于长江流域,在长城以北,内蒙古、西北、青藏等地区则种植春油菜。

花生除青海、西藏、内蒙古、宁夏外,各省区均有种植,其中山东一省占中国产量1/3以上。

主要集中产区有二:一是环渤海周围的山东、辽东半岛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二是粤、桂、闽、台丘陵及沿海地区。

芝麻以淮河中游的洪河、南汝河流域及汉江中游、南襄盆地等为主要产区。

向日葵1978年以来在东北、华北、西北迅速扩种,日益成为北方地区主要油料之一。

胡麻是长城以北的河北坝上、雁北、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新疆的主要油料作物。

1990年中国油料作物产量达1613.2万吨,其中油菜籽产量为695.8万吨。

③糖料作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得主要粮食作物水稻(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得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得95%左右。

按地区差异,又可分为三个区。

①华南双季籼稻区。

包括南岭以南得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与台湾等五省区。

该区属于热带与亚热带湿润区,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复种指数大,就是我国以籼稻为主得双季稻产区。

海南等低纬度地区有三季稻得栽培。

②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

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上海等省市与豫南、陕南等地区。

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比较丰富,土壤肥沃,降水丰沛,河网湖泊密布,灌溉方便,历年来水稻种植面积与产量分别占全国2/3左右,就是我国最大得水稻产区。

该区以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为集中。

长江以南地区大多种植双季稻,长江以北地区大多实行单季稻与其她农作物轮作。

籼稻与粳稻均有分布。

③云贵高原水稻区。

本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稻品种也有垂直分布得特点,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多种植籼稻,1500米左右地区就是粳、籼稻交错区,1200米以下种植籼稻。

本区以单季为主。

(2)北方稻谷分散区秦岭—淮河以北得广大地区就是属单季粳稻分散区。

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得5%左右。

具有大分散、小集中得特点。

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水源较充足得地区:东北地区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得延吉、松花江与辽河沿岸;华北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得河流两岸及低洼地区;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与河西走廊、新疆得一些绿洲地区。

北方分散产区得水稻以一季粳稻为主,稻米质量较好。

小麦(1)春小麦区我国春小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得10%以上,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气候寒冷、无霜期短得地区,小麦只能在春天播种,当年收割,就是一年一熟制作物。

其中黑龙江、内蒙古、甘肃与新疆为主要产区。

(2)北方冬麦区分布在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得各省区,包括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

就是我国最大得小麦生产区与消费区,该区小麦得播种面积与产量均占全国得2/3以上,有我国得“麦仓”之称。

(3)南方冬麦区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以东地区。

安徽、江苏、四川与湖北等省为集中产区,大部分为棉麦与稻麦两熟制。

本区居民以稻米为主食,故小麦商品率较高。

玉米玉米属高产作物,经济价值较高,就是我国最主要得杂粮,在粮食作物中仅次于水稻、小麦,居第三位。

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玉米对自然条件要求不严格,在我国分布很广,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吉林、山东、河北、辽宁、四川产量最多。

其她作物(1)高粱高粱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适应性强得特性,所以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涝洼及盐碱地区多有种植。

高粱在我国分布很广,以东北平原最为集中,其次为黄河中下游与淮北平原一带。

(2)谷子谷子就是我国传统粮食作物。

谷子具有较强得抗旱能力,需水量少,比小麦低1、5倍左右,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生长期较短。

谷子容易储藏,适宜作储备粮,营养价值较高,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直至黑龙江得克山地区。

(3)薯类我国以甘薯为主,其次就是马铃薯。

甘薯主要分布在北纬42°以南地区,以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与珠江流域为主要产区,其中以四川与山东产量最大。

马铃薯主要集中在东北北部、内蒙古西部、山西与河北北部,以及四川北部地势较高,气候较凉地区,以东北、内蒙古产量最多。

我国得主要经济作物油料作物油料作物品种繁多,主要有花生、油菜籽、芝麻、胡麻、大豆、向日葵等。

我国油料作物得种植面积在经济作物中居首位,就是世界上油料作物种植最多得国家。

1、花生在各种油料作物中,花生得单产高,含油率高,就是喜温耐瘠作物,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良好得沙质土壤为最好。

花生生产分布广泛,除西藏、青海外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主要集中在山东、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广西、辽宁、四川、福建等省区,其中山东得产量居全国首位,其次就是广东。

目前,全国花生要集中在两个地区:一就是渤海湾周围得丘陵地及沿河沙土地区,就是我国最大得花生生产基地与出口基地;二就是华南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得丘陵及沿海地区。

2、油菜油菜就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地区分布最广得油料作物。

就是世界上生产油菜籽最多得国家。

油菜就是喜凉作物,对热量要求不高,对土壤要求不严。

根据播种期得不同,可分为春、冬油菜,春、冬油菜分布得界限,相当于春、冬小麦得分界线而略偏南。

我国以种植冬油菜为主。

长江流域就是全国冬油菜最大产区,其中四川省得播种面积与产量均居全国之首。

其次为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贵州等省。

春油菜主要集中于东北、西北北部地区。

3、芝麻我国就是世界上生产芝麻最多得国家之一。

芝麻就是一种含油率很高得优质油料作物,我国芝麻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安徽、山东等省,其中河南省产量居全国首位。

4、大豆我国就是大豆得故乡,早在5000年前,大豆就扎根于华夏沃土,中世纪以后,大豆经阿拉伯传入西方。

美国大面积种植大豆只有70年余得历史,却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大豆生产国,2000年产量达7500万吨,占全球大豆总产量得50%。

而中国却成为世界第一大豆进口国,年进口量达1400万吨。

年产量目前在世界排在美国、巴西之后,居第三位。

大豆既就是粮食作物,又就是油料作物,同时也就是副食品得重要原料,营养价值高,因而大豆在农业中具有特殊得地位。

大豆就是喜温作物,生长旺季需要高温,收获季节以干燥为宜,很适宜在我国北方温带地区栽培。

我国大豆分布广泛,而以东北松辽平原与华北得黄淮平原最为集中。

松辽平原就是我国最主要得大豆生产基地,主要集中于松花江、辽河沿岸与哈大线沿线。

其中,哈尔滨、辽源、长春被称作我国大豆得“三大仓库”糖料作物糖料作物主要包括甘蔗与甜菜,其中以甘蔗为主。

甘蔗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各省区,甜菜分布在北方各省区,所以有“南蔗北菜”得特点。

1、甘蔗甘蔗就是热带与南亚热带经济作物,具有喜高温、喜湿、喜肥得特性,生长期长。

我国甘蔗主要分布在北纬24°以南得地区。

其中以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海南、云南、四川等省区种植面积最大,广东就是大陆上种植甘蔗最多得省份。

2、甜菜甜菜喜温凉气候,有耐寒、耐旱、耐碱等特性。

我国甜菜主要分布在北纬40°以北各省区。

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吉林、甘肃、宁夏为主要产地。

黑龙江就是我国甜菜得最大产区。

甜菜生产基地有:黑龙江松嫩平原西部、吉林西部、内蒙古河套地区与新疆玛纳斯地区。

其她作物其她经济作物种类繁多,这里仅介绍烟草与茶叶。

1、烟草烟草原产于南美洲,按初加工得方法不同,分为烤烟与晒烟两种,我国以烤烟为主。

烟草具有喜温、喜光、好肥、怕旱、怕涝等特点,生长期间对热量、水分、土壤、肥料等条件要求高。

我国烟草分布很广,河南、山东、云南、甘肃、湖南五省就是我国重要得烤烟产地。

其中河南就是我国最大得烤烟产区,其产量占全国得1/3,主要分布在许昌、南阳、周口与驻马店等地。

山东烤烟主要分布在潍县到淄博得胶济铁路沿线,以昌潍地区得益都、临朐两地最为集中。

云南得烤烟质量最好,分布在曲靖、玉溪、昭通等地。

2、茶叶我国就是茶叶原产地,已有2000多年得历史。

明清时期,就成为我国重要得出口物资,曾长期独占世界市场。

后来生产遭到严重破坏,1949年年产仅4、1万吨。

建国后,我国茶叶生产恢复与发展很快,1996年茶叶产量达59万吨,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

我国茶区辽阔,广泛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得广大山地与丘陵地带,以浙江、湖南、安徽、四川、福建五省产量最多,就是我国著名得五大产茶省,其次就是云南、广东、湖北等省。

棉花就是离瓣双子叶植物,喜热、好光、耐旱、忌渍,适宜于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

棉花适宜在较充足得光照条件下生长,生长发育需要水分与养料,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获得,所需得温度与空气部分取自土壤,同时需要土壤得机械支撑才能生长。

棉田土壤得理化、生物属性得好坏,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棉花得产量与品质。

土壤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盐碱含量、质地等均对棉花生长有很大得影响。

3、棉花我国棉花种植带大致分布在北纬18°—46°,东经76°—124°之间。

目前主要有三大产棉区域:新疆棉区、黄淮流域棉区与长江流域棉区。

1.新疆棉区:我国近几年新兴得富棉地区。

该区日照充足,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属灌溉棉区;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棉田集中,种植规模大,机械化程度较高;单产水平高,原棉色泽好,“三丝”含量低。

新疆就是我国唯一得海岛棉(长绒棉)产区。

2.黄淮流域棉区:包括河北(除长城以北),山东,河南(不包括南阳,信阳两地区),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甘肃得陇南,江苏安徽两省得淮河以北。

该区土地平坦,灌溉条件较好,日照充足,光热资源适中;棉田布局集中,耕作制度以两熟套种为主;棉花生产成本较低,单产水平中等,原棉品质主要指标比较协调;棉花在种植业与农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纺织工业较发达,运输成本低。

3.长江流域棉区:包括上游得四川盆地得浅山丘陵岗地,中游得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与沿江地区,下游南襄盆地与滨海地区。

该区光热资源丰富,耕作制度90%以上实行粮(油)棉一年两熟,以移栽棉为主;棉田布局较集中,单产水平较高,棉纤维比强度高,成熟度好;纺织工业发达,运输成本较低。

综上,我国五大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黄淮平原;南疆绿洲。

4。

柑橘我国柑橘分布在北纬16°~37°之间,海拔最高达2600米(四川巴塘),南起海南省得三亚市,北至陕、甘、豫,东起台湾省,西到西藏得雅鲁藏布江河谷。

但我国柑橘得经济栽培区主要集中在北纬20°~33°之间,海拔700~1000米以下。

全国生产柑橘包括台湾省在内有19个省(市、自治区)。

其中主产柑橘得有浙江、福建、湖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江西、重庆与台湾等10个省(市、区),其次就是上海、贵州、云南、江苏等省(市),陕西、河南、海南、安徽与甘肃等省也有种植。

全国种植柑橘得县(市、区)有985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