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造岩矿物的区别

合集下载

常见造岩矿物肉眼鉴定特征2

常见造岩矿物肉眼鉴定特征2

常见造岩矿物手标本鉴定特征1. 橄榄石[(Mg,Fe)2SiO4]:斜方晶系。

晶形呈厚板状,晶形完好者少见,一般为他形粒状集合体。

浅黄、黄绿色至黑绿色,玻璃光泽,断口为油脂光泽。

硬度6.5~7,比重3.3~3.5。

2. 普通辉石Ca(Mg,Fe,Al,Ti)[(Al,Si)2O6] :单斜晶系。

晶形常呈短柱状,横断面近于正八边形(或假正方形),集合体常为粒状。

暗绿--—绿黑色,少数为褐黑色,玻璃光泽。

硬度5~6,比重3.22~3.38。

两组完全解理,夹角87°(93°)鉴定特征:根据短柱状晶形,颜色和解理,可与普通角闪石等相似矿物相区别。

3. 普通角闪石Ca2Na (Mg,Fe2+)4(Al,Fe3+) [(Si,Al)4O11]2(OH)2:晶体常呈长柱状或针状,单体的横截面为近菱形的六边形。

常呈粒状或放射状集合体。

暗绿——绿黑色,玻璃光泽。

硬度5.5~6,比重3.0~3.4。

两组完全解理,交角为124°(56°)鉴定特征:根椐晶形、横截面形状、颜色、解理及其夹角,可与普通辉石相区别。

4. 钾长石(透长石、正长石、微斜长石)K[AlSi3O8]:厚板状,单晶为短柱状或不规则粒状集合体,常见卡氏双晶,集合体为块状。

常为肉红色、浅黄红色及白色、灰白色,玻璃光泽。

硬度6,比重2.56~2.58。

两组完全解理。

鉴定特征:根据晶形、双晶(卡氏双晶)、颜色、硬度、解理,可与石英、方解石相区别。

5. 斜长石Na[AlSi3O8]—Ca[Al2Si2O8]:三斜晶系。

晶体呈板状或柱状。

在岩石中常呈板状或不规则粒状。

具聚片双晶。

白色至灰白色,玻璃光泽。

硬度6~6.5,比重2.55~2.76。

两组完全解理。

鉴定特征:用肉眼区别斜长石与钾长石(正长石)的可靠依据是斜长石具聚片双晶。

在岩石中的斜长石,根据双晶,有无解理及透明度,可与石英区别。

6. 黑云母K(Mg,Fe)3[AlSi3O10](OH,F)2:单斜晶系。

造岩矿物

造岩矿物

最主要的造岩矿物造岩矿物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大部分为硅酸盐及碳酸盐矿物。

七种最主要的造岩矿物,四种铁镁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云母),三种硅铝矿物(斜长石、钾长石、石英)。

第一节橄榄石类一橄榄石类矿物的分类橄榄石类矿物属斜方晶系,岛状硅酸盐,具有典型的孤立硅氧四面体结构。

三组类质同像系列:镁—铁橄榄石锰—铁橄榄石钙镁—钙铁橄榄石自然界分布最广泛的是Fo—Fa系列(镁—铁橄榄石)。

根据镁—铁含量不同,可分如下六个亚种:镁贵透铁镁铁低镁富铁铁Mg 100—90 90—70 70—50 50—30 30—10 10—0Fe 0—10 10—30 30—50 50—70 70—90 90—100二橄榄石类的光学特征橄榄石类均属于斜方晶系,晶体沿C轴呈短柱状,在集合体中多为粒状,可能有{010}{100}解理,但不完全。

偶见双晶。

颜色为黄绿色至墨绿色,随铁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变深。

薄片中富镁的橄榄石为无色透明,富铁的呈淡黄色;橄榄石类一般呈等轴的自形半自形,为正高突起,边缘较宽,具有明显的糙面;多数情况下见不到解理;干涉色Ⅱ级至Ⅲ级;平行消光;2V大,接近90°;富镁的变种为正光性,大致在镁小于88%之后,即变为负光性;在不同的切面上,有时为正延性,有时为负延性。

橄榄石的变形以位错滑动为主,常形成波状消光,变形纹和扭折带通常显带状消光。

第二节辉石类一辉石矿物的分类按晶系可以分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两大亚类,属单链状结构的硅酸盐。

二斜方辉石亚类斜方辉石亚类是由顽火辉石(En)和斜方铁辉石(Fs)两种独立端员组分组成的连续固溶体,自然界最常见的斜方辉石为顽火辉石(En100—88,Fs0—12)和紫苏辉石(En70—50,Fs30—50)。

斜方辉石为斜方晶系,晶体呈短柱状,横切面可见两组近于正交的解理;正高突起;双折率低,干涉色级序为Ⅰ级;柱状切面为平行消光。

三单斜辉石亚类成分复杂,单斜辉石的共同特点:镜下常为无色透明或带有极浅的色调,多色性一般不显著(钛辉石和碱性辉石除外);斜消光,Ⅱ级干涉色。

主要造岩矿物

主要造岩矿物

实验一 主要造岩矿物的认识和鉴定
时间:下周一-周五下午1:30~4:00 地点:岩土楼4楼岩矿实验室
3. 在使用矿物硬度计鉴定矿物硬度时,可 以先用小刀(其硬度在5度左右),如果矿 物的硬度大于小刀,这时再用硬度大于小 刀的标准硬度矿物来刻划被测定的矿物, 以便能较快的进行。
4. 在自然界中也有许多矿物,它们之间在 形态、颜色、光泽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但 一种矿物确具有它自己的特点,鉴别时应 利用这个特点,即可较正确地鉴别矿物。
1.颜色 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可见光波的吸
收作用产生的。按成色原因,有自色、 他色、假色之分。
自色:是矿物固有的颜色,颜色比较 固定。
一般来说,含铁,锰多的矿物,如 黑云母、普通角闪石、普通辉石等,颜 色较深;含硅、铝、钙等成分多的矿物, 如石英、长石、方解石等,颜色较浅。
黑云母
角闪石
石英
方解石
不完全解理:常出现断口,解理面很难出现, 如磷灰石。
矿物解理的完全程度和断口是互相消长的, 解理完全时则不显断口。
5. 其他性质 如滑石的滑腻感,方解石遇盐酸起泡等,
都可作为鉴别这种矿物1-1
矿物的鉴定方法
1. 主要是运用矿物的物理性质等特征来鉴 定的。一般可以先从形态着手、然后再进 行光学性质、力学性质及其他性质的鉴别。 2. 对矿物的物理性质进行测定时,应找矿 物的新鲜面,这样试验的结果才会正确, 因风化面上的物理性质已改变了原来矿物 的性质,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次生矿物: 当外界条件改变到一定程度后,
矿物原来的成分、内部构造和性质就会 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矿物称为次生矿物。
矿物的物理性质
矿物的物理性质,取决于矿物的化学成 分和内部构造。由于不同矿物的化学成分 或内部构造不同,因而反映出不同的物理 性质。所以,矿物的物理性质,是鉴别矿 物的重要依据。

岩浆岩中矿物成分分类

岩浆岩中矿物成分分类

岩浆岩中矿物成分分类岩浆岩的矿物成分,对于了解岩石的化学成分,生成条件,以及岩石成因都有重大的意义。

同时它也是岩浆岩分类和定名的主要依据。

组成岩浆岩的矿物,常见的不过二十多种,这些构成岩石的矿物通称为造岩矿物(rock-forming mineral)。

(一)硅铝矿物和铁镁矿物常见造岩矿物,根据其化学成分特点,可以分为两类:(1)硅铝矿物SiO2与Al2O3的含量较高,不含FeO、MgO,其中包括石英类,长石类及似长石类。

这些矿物的颜色较浅,所以又称为浅色或淡色矿物。

(2)铁镁矿物FeO与MgO的含量较高,SiO2含量较低。

其中宝矿橄榄石类、辉石类、角闪石类及黑云母类等。

这些矿物的颜色一般较深,所以又称为深色或暗色矿物。

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在岩浆岩中的比例,是岩浆岩中的比例,是岩浆岩鉴定和分类的重要标志之一。

岩浆岩中暗色矿物的含量(体积百分数)通常称色率,又称颜色指数。

根据岩浆岩中德色率可大致推知岩石的化学性质,并可判断它们大概是属于哪一类岩石。

(二)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不同类型的岩石中出现的矿物含量不同。

按照矿物在岩浆岩中的含量和在岩浆岩分类中的作用,可分为主要、次要和副矿物三类。

(1)主要矿物(essential mineral)只在岩石中含量多,并在确定岩石大类名称上起主要作用的矿物。

例如,一般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是石英和尝试,没有石英或石英含量不够,则岩石为正长岩类;没有长石则为石英岩或脉石英。

所以对花岗岩来说,石英和长石都是主要矿物。

(2)次要矿物(subordinate mineral)指在岩石中含量少于主要矿物的矿物。

对于划分岩石大类虽不起作用,但对确定岩石种属起一定作用的矿物,含量一般小于15%。

如闪长岩类中,石英是次要矿物。

闪长岩中有石英(含量达5%)可称石英闪长岩,无石英,或石英含量〈5%,则称闪长岩,但二者均属闪长岩大类。

所以对闪长岩来说,石英不影响大类名称,是次要矿物。

次要矿物的存在是岩石化学特征的反映,如石英闪长岩比闪长岩SiO2含量要高些,是中性岩中偏酸性的变种。

简述常见造岩矿物的识别方法

简述常见造岩矿物的识别方法

简述常见造岩矿物的识别方法造岩矿物是指由岩浆、沉积物或变质作用形成的矿物,它们在岩石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识别这些矿物对于地质学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常见造岩矿物的识别方法。

1. 硬度测试硬度是矿物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可以通过硬度测试来初步确定矿物的种类。

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有用指甲、钢笔尖、硬币等物品进行刮擦,根据划痕的深浅程度来判断矿物的硬度。

例如,石英的硬度较高,可以划擦玻璃,而方解石的硬度较低,无法划擦玻璃。

2. 颜色观察矿物的颜色通常是由其中的微量元素和杂质决定的,因此颜色观察是矿物识别的重要手段之一。

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颜色,如黄铁矿呈黑色,白云母呈白色。

但需要注意的是,同一种矿物在不同的化学环境下可能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因此颜色只能作为初步判断的依据。

3. 光学性质观察光学性质是矿物识别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观察矿物在透明或半透明状态下的光学性质,可以进一步确定矿物的种类。

常见的光学性质包括折射率、双折射性、散射性等。

例如,石英在透明状态下呈现双折射性,而方解石则呈现单折射性。

4. 晶体结构观察晶体结构是矿物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

通过观察矿物的晶体形态和晶面的特征,可以初步确定矿物的种类。

例如,石英具有六方晶系,晶体常呈六角柱状,而方解石则具有正方晶系,晶体常呈立方体状。

5. 化学性质分析化学性质分析是确定矿物种类的最可靠方法之一。

通过对矿物进行化学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准确地确定矿物的种类。

常用的化学性质分析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微区分析、质谱分析等。

这些分析方法可以测定矿物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和化学组成,从而确定矿物的种类。

通过硬度测试、颜色观察、光学性质观察、晶体结构观察和化学性质分析等方法,可以对常见的造岩矿物进行准确的识别。

这些识别方法在地质学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岩石野外鉴别

岩石野外鉴别

岩石野外鉴别主要造岩矿物的肉眼鉴定特征一、岩浆岩类共同组成岩浆岩的矿物虽然很多,但常用的只有二十几种,称作造岩矿物,而最常用的造岩矿物就更太少了,主要存有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钾长石和石英。

前四种不含铁镁低,表示铁镁矿物,矿物颜色较深,又称暗色矿物;后三种含硅、铝低,表示硅铝矿物,所含色元素太少,矿物颜色较厚,又称浅色矿物。

这几种造岩矿物相对于岩浆岩分类命名存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主要的肉眼鉴别特征及方法如下:1、橄榄石(fe,mg)2sio4它的发生往往则表示岩石中sio2的含量处在不饱和,常原产在逊于基性岩和部分基性岩中,与辉石或基性斜长石共生。

常用的橄榄石就是含有镁的,故颜色通常较厚为橄榄绿色,但少数含铁多时可以适合黑色。

透明化至半透明,玻璃光泽,圆形粒状,常用存有贝壳状断口。

次生变化常用,在燃烧岩中往往变为红棕色片状伊丁石,有时还留存橄榄石的外形――假象。

而在侵入岩中则变为为黄绿色至黑色(由于划出细粒磁铁矿之故)球状蛇纹石,或由叶蛇纹石集合体共同组成橄榄石假象。

它在标本上由于光线的反射而具有“闪光面”,这种现象在逊于基性岩中也就是一种常用的现象。

2、辉石和角闪石这两类矿物性质上很相近,故常混为一谈,因此在这里一起描述。

它们都就是暗色柱状晶体,与橄榄石在颜色、晶形、节理和次生变化等方面相同。

前者颜色通常比较浅,呈圆形柱状晶体,存有两组霰石(110)和(110)发育。

辉石和角闪石的一般鉴别特征可归纳成下表:矿物颜色晶形辉石黑色、棕色、暗绿色长柱状、粒状,其断面八边形或近方形霰石交角(110)∧(110)=90o,断口往往呈圆形阶梯状光泽玻璃光泽至半金属光泽共生矿物常与基性斜长石和橄榄石共生产状角闪石黑色至绿黑色短柱状、其断面为六边形或菱形≈60o,呈圆形菱形玻璃光泽至丝绢光泽常与中性斜长石和黑云母共生产于逊于基性、基性岩及部分中性岩中中性及中酸性岩中在岩浆岩中常用的普通辉石和普通角闪石,常常颜色均为深灰黑色至黑色,光泽亦很相近,这时形状和断面就比较关键,对标本必须特别注意其断面交角,辉石将近直角,而角闪石近似于菱形,常常必须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

岩浆岩中常见几种造岩矿物的鉴定

岩浆岩中常见几种造岩矿物的鉴定

黑云母
第五种 斜长石 第六种 钾长石
钾长石主要类型
1. 正长石——无双晶或有卡氏双晶 2. 微斜长石——格子双晶 3. 透长石——高温类型 4. 条纹长石——有主晶与客晶
1.正长石
(Orthoclase,Or) 单斜晶系 KAlSi3O8
无色透明,负低突起,干 涉色I级灰-灰白,斜消光, 消光角小,卡氏双晶或者 无双晶,常常有出溶条纹。 容易变为高岭石、绢云母, 表面常混沌。广泛分布于 酸性和碱性成分的岩浆岩、 火山碎屑岩中。
正 长 石
霓霞正长岩中的正长石(Or),具卡氏双晶。正交偏光。
2.微斜长石
(Microcline) 三斜晶系
KAlSi3O8
不规则粒状,无色透明, 负低突起,干涉色I级灰灰白,斜消光,消光角小, 发育纺锤状的格子状,还 可以与石英或正长石形成 文象结构。容易变为高岭 石,表面常混沌。
微斜 长石
或绿
常为负光性,2V大
正光性,2V中等
沿着解理面常有定向排列
的铁质包裹体(席列造)
紫苏辉石 Hypersthene (Mg,Fe)2[Si2O6] 斜方晶系
紫苏辉石(Hy) 淡红色,两组解理, 晶体中富含铁质包裹体,具席列构造。 单偏光。
紫苏辉石(Hy) 干涉色一级橙黄,具 席列构造。正交偏光。
铁 橄 榄 石 (F a )
纯橄岩---蛇纹石化纯橄岩
纯橄岩中的贵橄榄石,解理不发育, 贵橄榄石(Ol)被强烈蛇纹石化。正 有裂理,干涉色二至三级。正交偏光。 交偏光。
橄榄玄武岩中的自形橄榄 石斑晶。正交偏光。
橄长岩中的橄榄石
单偏光
正交偏光
玄武岩中的橄榄石
单偏光
正交偏光
第二种 辉石类

基本造岩矿物肉眼鉴定doc

基本造岩矿物肉眼鉴定doc

基本造岩矿物肉眼鉴定 doc 肉眼鉴定是地质学中对矿物进行初步识别的重要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造岩矿物的肉眼鉴定特征:1.石英:无色透明,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硬度7,比重2.65。

石英是常见的造岩矿物之一,但因具有特殊的硬度、光泽和断口特征较易识别。

在野外,石英常形成卵石和砾岩。

2.长石:白色或灰色,玻璃光泽,硬度6-6.5,比重2.5-2.8。

长石是花岗岩、片麻岩等岩石的主要矿物成分,通常呈现为条状或板状外形。

3.云母:晶体呈片状,透明或半透明,玻璃光泽,硬度2-3,比重2.7-3.1。

在野外,可以通过其特殊的形态和光泽识别云母。

云母常见于变质岩中。

4.方解石:无色透明或颜色多样,玻璃光泽,硬度3,比重2.6-2.9。

方解石常形成于石灰岩和白云岩中,具有特殊的晶形和颜色。

5.辉石:黑色或墨绿色,金属光泽至玻璃光泽,硬度5-6,比重3.2-3.6。

辉石主要存在于辉长岩和角闪岩中,以其特殊的颜色和光泽进行识别。

6.角闪石:黑色或绿色,玻璃光泽至丝绢光泽,硬度5-6,比重3.1-3.4。

角闪石常与辉石一起存在于辉长岩和角闪岩中,其特殊的颜色和光泽使其较易识别。

7.橄榄石:黄绿色,玻璃光泽,硬度6-7,比重3.2-4.4。

橄榄石主要见于玄武岩中,以其特殊的颜色和光泽进行识别。

8.石榴石:多为红褐色或暗红色,玻璃光泽,硬度6-7,比重3.5-4.3。

石榴石常形成于变质岩和火成岩中,以其特殊的颜色和光泽进行识别。

9.滑石:白色、浅灰色或淡黄色,油脂光泽,硬度1,比重2.5-2.8。

滑石以其特殊的颜色、光泽和低硬度进行识别。

滑石常形成于变质岩中。

10.黑云母:黑色、深褐色或深绿色,玻璃光泽至丝绢光泽,硬度2-3,比重2.7-3.1。

黑云母常存在于变质岩中,以其特殊的颜色和光泽进行识别。

11.白云母:白色、灰色或棕色,玻璃光泽至丝绢光泽,硬度2-3,比重2.7-3.1。

白云母常存在于变质岩中,以其特殊的颜色和光泽进行识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闪石与辉石的区分:
1.角闪石横切面呈六边形,而辉石横切面近正方形,辉石短柱状,角闪石长柱状
2.角闪石具两组56°或124°夹角,而辉石两组解理87°或93°。

因此角闪石的两组解理呈斜交,辉石的两组解理近正交
3.角闪石一般出现在偏酸性的岩石里,诸如闪长岩、花岗岩;而辉石一般在偏基性的岩石中出现,如辉长岩。

4.有经验的话还是比较容易鉴别的,以上特征均分辨不出时制成矿片作镜下鉴定是最可靠的
角闪石与黑云母的区分:
黑云母为片状矿物,即使很细小也能看到一组极完全解理,在解里面上闪闪发光。

角闪石为短柱状矿物,不会有黑云母那种完全解理,二者手标本主要从晶形上确定。

镜下就更容易区分了,黑云母有一组极完全解理,片状。

角闪石有两组且完解理,解理夹角56°(124°)。

二者都具有多色性
如何鉴别正长石、斜长石、方解石、石英、普通辉石、角闪石
1.石英无色透明。

无解理。

2.正长石肉红色
3.方解石三组解理。

4.普通辉石短柱状
5.角闪石长柱状。

肉眼区别方解石,白云石,钾长石,重晶石,萤石,石英
萤石:自然界中的萤石常显鲜艳的颜色
石英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晶体,一般乳白色,质地坚硬。

重晶石:白色斜方晶体。

钾长石:通常呈肉红色、呈白色或灰色。

白云石:三方晶系,晶体呈菱面体,晶面常弯曲成马鞍状,聚片双晶常见。

集合体通常呈粒状。

纯者为白色;含铁时呈灰色;风化后呈褐色。

玻璃光泽。

遇冷稀盐酸时缓慢起泡。

方解石:方解石的晶体形状多种多样,它们的集合体可以是一簇簇的晶体,也可以是粒状、块状、纤维状、钟乳状、土状等等,普通为白色或无色,因含有基它金属致色无素呈现出淡红,淡黄,淡茶,玫红,紫,多种颜色,条痕白色。

比较石英长石萤石方解石石膏滑石的鉴定特征和区别
石英硬度高,不易碎,萤石容易碎,首先光泽上区别,石英成塑料油脂光泽,萤石比重重,颜色光泽透,长石比重轻不透明,成暗红色,方解石结晶成菱形,用刀划可以产生裂痕,石膏成丝状白色,不易碎,滑石白色不透明,敲打不成结晶型状,粉末细滑。

斜长石正长石的区别
长石是长石族岩石的总称,是地壳中最重要的造岩成分,比例达到60%。

几乎所有火成岩的主要成分都为长石,部分沉积岩和变质岩中也含有长石成分,另外月球的壳也由长石组成。

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钾、钠、钙、钡等元素的铝硅酸盐,有些品种的长石可以被用作陶瓷工业、玻璃工业和搪瓷工业的生产原料,含有铷和铯的长石可作为提取稀有元素的原料。

长石主要种类有:正长石、透长石、微斜长石、斜长石、歪长石、钡长石等。

正长石:
正长石的化学组成是KAlSi3O8,晶体属单斜晶系的架状结构硅酸盐矿物。

正长石是钾长石的亚稳相变体,钾长石和钠长石不完全类质同象系列。

短柱状或厚板状晶体,常见卡斯巴双晶、巴温诺双晶和曼尼巴双晶,集合体为致密块状。

肉红或浅黄、浅黄白色,玻璃光泽,解理面珍珠光泽,半透明。

两组解理(一组完全、一组中等)相交成90°,由此得正长石之名。

摩氏硬度6,比重2.56-2.58。

900℃以上生成的无色透明长石称透长石。

正长石广泛分布于酸性和碱性成分的岩浆岩、火山碎屑岩中,在钾长片麻岩和花岗混合岩以及长石砂岩和硬砂岩中也有分布。

正长石是陶瓷业和玻璃业的主要原料,也可用于制取钾肥。

斜长石:
斜长石是长石矿物中的一个系列,包括钠长石、奥长石、中长石、拉长石、培长石和钙长石。

斜长石中的大多数品种会在表面产生细而且平行的条纹,有的还会有蓝或绿色的晕彩发生,这是由于它们的双晶结构引起。

斜长石可用来制造玻璃和陶瓷。

最常见的斜长石是奥长石,最少见的是培长石。

斜长石属于NaAlSi3O8(Ab)-CaAl2Si2O8(An)类质同象系列的长石矿物的总称,共分为6个矿物种:钠长石(An0-10Ab100-90)、奥长石
(An10-30Ab90-70)、中长石(An30-50Ab70-50)、拉长石(An50-70Ab50-30)、倍长石(An70-90Ab30-10)和钙长石(An90-100Ab10-0)。

岩石学中将前二者统称为酸性斜长石,而将后三者统称为基性斜长石。

晶体属三斜晶系的架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多为柱状或板状,常见聚片双晶,在晶面或解理面上可见细而平行的双晶纹。

白至灰白色,有些呈微浅蓝或浅绿色,玻璃光泽,半透明。

两组解
理(一组完全、一组中等)相交成86°24′,故得名斜长石。

摩氏硬度6-6.5,比重2.6-2.76。

斜长石广泛分布于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碎屑岩中。

斜长石是陶瓷业和玻璃业的主要原料,色泽美丽者可作宝玉石材料,如日光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