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的轻量级工作流系统设计实现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基于工作流的应用系统开发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工作流的应用系统开发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工作流的应用系统开发框架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应用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

其中,基于工作流的应用系统已成为企业提升工作效率、优化业务流程的重要工具。

为了满足企业对工作流应用系统的迫切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作流的应用系统开发框架的设计与实现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高效、灵活的框架设计,帮助企业快速构建符合自身需求的工作流应用系统。

二、工作流概述工作流是指一系列步骤的顺序执行过程,通常用于描述企业业务流程的执行过程。

基于工作流的应用系统,即通过计算机技术对业务流程进行建模、模拟、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本框架以工作流为核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开发流程和功能模块,以支持企业快速构建高效、灵活的工作流应用系统。

三、开发框架设计1. 整体架构设计本框架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包括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用户界面层等。

其中,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业务逻辑层负责实现业务流程的逻辑处理;用户界面层则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

各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保证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2. 工作流引擎设计工作流引擎是本框架的核心部分,负责控制业务流程的执行过程。

设计时,我们采用了状态机模型来描述业务流程的各个阶段,并实现了流程的启动、暂停、恢复、终止等操作。

此外,我们还提供了丰富的流程控制功能,如条件判断、循环执行、异常处理等。

3. 功能模块设计本框架包括以下功能模块:用户管理模块、角色权限管理模块、流程定义模块、流程执行模块、报表生成模块等。

用户管理模块负责用户信息的增删改查;角色权限管理模块负责设置不同用户的权限;流程定义模块提供了一套可视化的流程建模工具;流程执行模块负责执行已定义的流程;报表生成模块则可以根据流程执行数据生成各类报表。

四、实现过程1. 技术选型本框架采用了Java语言进行开发,使用了Spring框架作为基础支撑,数据库选择了MySQL。

此外,还使用了Redis作为缓存工具,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基于工作流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基于工作流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基于工作流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复杂性的增加,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基于工作流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阐述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二、系统设计背景与目标本系统旨在为企业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实现招聘、员工入职、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离职等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

通过该系统,企业可以降低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系统设计原则1. 用户友好性:系统界面应简洁明了,操作便捷,降低用户使用难度。

2. 灵活性:系统应具备较高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企业的管理需求。

3. 安全性:系统应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保障企业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4. 可扩展性:系统应具备较好的可扩展性,以便在未来满足更多功能需求。

四、系统架构设计本系统采用B/S架构,以工作流为核心,结合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

系统架构包括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示层。

数据层负责存储和管理数据;业务逻辑层负责处理业务逻辑;表示层负责用户界面展示。

五、功能模块设计1. 招聘管理模块:包括发布招聘信息、简历筛选、面试安排、录用通知等功能。

2. 员工入职管理模块:包括员工入职登记、合同管理、员工信息查询等功能。

3. 培训管理模块:包括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课程管理、培训效果评估等功能。

4. 绩效考核管理模块:包括绩效考核标准设定、考核结果录入、考核结果分析等功能。

5. 薪酬管理模块:包括薪酬标准设定、薪酬核算、薪酬发放等功能。

6. 离职管理模块:包括离职申请、离职审批、离职原因分析等功能。

六、工作流设计本系统以工作流为核心,将各个功能模块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工作流包括招聘流程、入职流程、培训流程、绩效考核流程、薪酬发放流程和离职流程等。

毕业设计论文_工作流之欧阳治创编

毕业设计论文_工作流之欧阳治创编

目录摘要3前言71、绪论101.1研究目的和意义101.2课题研究现状121.3主要研究工作161.4本文的组织安排172、工作流技术概述172.1工作流的相关概念182.2工作流技术的发展与产品212.3工作流管理系统252.3.1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功能262.3.2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282.4工作流参考模型372.5小结393轻量级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393.1轻量级工作流管理系统概念393.1.1传统工作流管理系统393.1.2轻量级工作流管理系统413.2系统概述413.2.1 匿名用户角色423.2.2职员角色部分423.2.3管理员角色功能部分423.3系统预览错误!未定义书签。

3.4系统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3.5系统需求分析443.5.1可登陆用户的基本功能443.5.2公司职员具有的功能443.5.3系统管理员具有的功能463.6系统基本框架463.6.1功能上划分463.6.2角色上划分473.6数据库的设计503.6.1数据库需求分析503.6.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513.6.3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573.7模型(Model)层的设计(部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3.7.1用户模型类(T_User.cs)603.7.2工作流模型类(T_workflow.cs)错误!未定义书签。

3.8业务逻辑层设计(部分类)673.8.1数据库帮助类(SQLHelper.cs)(部分)673.8.2用户操作类(T_User.cs)853.9界面层的设计(部分)973.9.1配置web.config文件973.9.2用户登陆错误!未定义书签。

3.9.3工作流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4、结束语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109参考文献110通用的轻量级工作流系统设计与实现学生:梅小虎指导教师:张彬桥(三峡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摘要: 工作流管理系统是近年来在计算机应用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之一。

工作流术的主要特点是过程的自动化处理,这些过程包含以人和以机器为基础的活动的结合,特别是对那些与IT应用程序、工具交互的过程进行自动化处理。

轻量级工作流引擎的设计与实现

轻量级工作流引擎的设计与实现

轻量级工作流引擎的设计与实现
刘超
【期刊名称】《信息系统工程》
【年(卷),期】2022()12
【摘要】如今实现了工作流引擎技术的产品在互联网中不断的推陈出新,功能也日益丰富,但对于小型业务办公系统而言,引入这类产品无疑将极大地增加其研发建设
以及后续的运维成本。

为避免小型协同办公系统的研发建设及运维成本过高,以实
际业务工作流为导向,设计并实现了一款轻量级的工作流引擎。

秉承以轻量级为核
心的设计思想,该工作流引擎在Springboot框架下由Java语言进行实现,其数据支撑由Oracle数据库实现,无需引入特定的Jar包依赖或者工具插件。

设计并实现的工作流引擎在协同办公系统的实际应用中,为业务流的正常运转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总页数】4页(P7-10)
【作者】刘超
【作者单位】新疆油田公司数据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基于Petri网的轻量级工作流引擎设计与实现
2.轻量级工作流引擎的研究与实现
3.轻量级动态工作流引擎的设计与实现
4.一种轻量级网格工作流引擎的研究与实现
5.J2EE开发环境下的轻量级工作流引擎构件的设计与实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轻量级工作流引擎的设计与实现

轻量级工作流引擎的设计与实现

轻量级工作流引擎的设计与实现首先,在设计轻量级工作流引擎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因此,引擎应该具备良好的适应性,能够支持各种不同的工作流场景。

例如,支持串行、并行、条件判断、循环等各种基本流程控制节点,并且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动态添加自定义的节点类型。

其次,轻量级工作流引擎应该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

即使在设计初期引擎的功能较为简单,但是应预留一定的扩展接口和机制,以便后期根据需要添加新的功能模块。

例如,允许用户自定义节点的执行逻辑,支持插件机制,允许用户自定义的逻辑在工作流的执行过程中插入。

同时,轻量级工作流引擎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可靠性。

工作流中的每个节点都应该有良好的异常处理机制,能够及时捕获并处理异常情况。

引擎应该具备事务支持,能够在发生异常时进行回滚操作,保证工作流的执行不会受到异常的影响。

此外,引擎应该具备良好的日志记录机制,能够对工作流的执行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监控。

最后,轻量级工作流引擎应该具备高性能。

在设计引擎时,应该采用高效的数据结构和算法,以提高引擎的执行效率。

例如,使用有向无环图(DAG)来表示工作流,使用拓扑排序算法来确定工作流节点的执行顺序,使用缓存技术来提高节点的执行速度等。

在实现轻量级工作流引擎时,可以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将工作流引擎抽象成不同的组件,例如流程控制器、节点执行器、工作流管理器等。

流程控制器负责控制工作流的开始和结束,以及控制节点的执行顺序;节点执行器负责执行具体的节点逻辑;工作流管理器负责管理工作流的定义和实例。

在实现过程中,可以使用Java等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通过类和接口的方式来定义不同的组件,并使用设计模式来提高代码的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在设计数据库时,可以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或者NoSQL数据库,根据具体的场景选择合适的数据存储方式。

在实现过程中,应该进行充分的性能测试和压力测试,以确保引擎在高负载下的稳定性和性能。

总之,轻量级工作流引擎的设计和实现需要考虑到适应性、可扩展性、可靠性和高性能等多个方面的需求。

《基于工作流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基于工作流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基于工作流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复杂性的增加,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基于工作流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阐述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包括其功能设计、技术实现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的内容。

二、系统设计1. 功能设计基于工作流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员工信息管理、招聘管理、培训管理、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和报表分析等。

系统需支持员工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等功能,以便企业随时掌握员工的基本信息。

招聘管理模块应支持简历筛选、面试安排、录用通知等流程。

培训管理模块则应支持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课程的安排以及培训效果的评估。

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模块需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设定合理的考核指标和薪酬体系。

此外,报表分析模块应能生成各类报表,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 工作流设计系统的工作流设计是确保系统运行顺畅的关键。

在工作流设计中,我们需要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个业务环节进行串联,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

例如,招聘流程应包括简历筛选、面试安排、录用通知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应有明确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通过工作流的设计,我们可以实现业务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

3. 技术实现系统采用B/S架构,以Java语言开发,使用Spring框架进行业务逻辑的处理。

数据库采用关系型数据库MySQL,以保证数据的存储和查询效率。

系统前端采用HTML5、CSS3和JavaScript 等技术,实现页面的渲染和交互。

后端则通过API接口与前端进行通信,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此外,系统还采用了云计算技术,实现数据的备份和灾备恢复。

三、技术实现1.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存储和管理企业的各类数据。

在数据库设计中,我们需要根据系统的需求,设计合理的数据库表结构,包括员工信息表、招聘信息表、培训信息表、绩效考核表、薪酬表等。

轻量级工作流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轻量级工作流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DI NG ng— e g Ca — n f
( o u e t f a ’nU iesy Ya ’n76 0 C ia C mp t C n r n a nvr t, n a 100, hn ) e eo Y i
Absr c :n o d r t v r o h e c e c ft d t n ta t I r e o o e c me t ed f i n y o a i o a wor fo ma a e n y t m n e n e p i r c s u o i r i l k l w n g me ts se a d me t t r rs p o e sa t mai n a d e — e e t o n n
O 引 言
工作 流从 提 出至今 , 经过几十年 的发展 , 取得一 定 的成果 , 但在实际应用 中, 用 的企 业还 是较 少 , 用 应 应 的范围窄 , 效果不 理想… 。这 主要 是 目前 与工作 流管 理系统的全面性 、 集成性有关 , 与企业应用 的状况有 也
设计的轻量级工作 流管理 出了一个新 的捷径 。工作流 管理 系统 mnFo i l i w以组件为基 础而设 计 , 以最小 功能集 合
第2 l卷
第 6期
计 算 机 技 术 与 发 展
COMPU TER ECHN0I T 0GY AND DEVE LOP MENT
21 0 1年 6月
V 1 2 No 6 0. l . J n 2 1 ue 01
轻 量 级 工作 流 管 理 系统 架 构 设 计
丁苍 峰
h c o e i v d a tg n e p i n t e ma k t a a y u r n r fo ma a e n y t m ih c mmo l x s sp o l ms n a e c mp t i e a v a e ofe t r rs i h r e , n l s c re two k l w n g me t s se wh c o t n e e n y e it r b e n t S n c s a y t e i l t i h y tm r me r a d i ’ e e s r o d s i h we g ts se fa wo k,b i s o e al a c i cu e wh c s c mp s d o l l y r o i hwe g t gn g u l v r h t t r ih i o o e f mu t a e f l t i h d l r e i g wor f k ow n g me t e i n c l r me r fl h we g two l l w n a e n ,as l b r t a i u omp n nt a d f n t n f l ma a e n ,d sg o e fa wo k o g t i h r o ma g me t lo e a o ae v ro sc o e s n u c i so i O o fa wor . Ac o d n o s e i c n e s h o e fa wo k al wsfe i l d i o n e u to fv ro sc mp n n st x a d te r me k c r i g t p c f e d ,t e c r r me r l i o xb e a d t n a d r d ci n o ai u o o e t o e p n h l i wo k o ma a e n u ci n,a s e i l u t ms t if r n r a f wo k o ma a e n y tm . r f w n g me tf n to l lo f x b y c so o d fe e ta e s o r f w n g me ts se l l Ke r s:r me r y wo d fa wo k;l h we g t i t i h ;wo k o ma a e n y tm ;c mp n n g r f w n g me ts se l o o et

一种轻量级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

一种轻量级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
何 中胜 庄 燕 滨
常州 2 1 3 0 0 2 ) ( 常州工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


工作流是指全部或者部分 由计算机支持或 自动处理 的业务过程 , I n t e r n e t和 I n t r a n e t 建 构为人们提供 一个理想 的协 同工作环
境 。简述 了工作流 的基本概念和系统 的工作原理 , 并结合单位业务处理的实际需求 , 构建一个轻量级工作流管理系统一 F l o wB u i l d e r 。该系统 按照面向对象思想对现有框架进行修改和扩充 , 采用可扩展标记语言 ( X ML ) 技术代 替了重量级 的数据库来负责数据存 储的任务 , 以打造一 个轻量级的方便易扩展 的系统 。 关键词 工作流 ;轻量级工作流管理系统 ;面向对象 ;可扩展标记语言
工作 流就 是工 作流程 的计算 模 型 , 即将工 作流 程 中的
工作如何前后 组织 在一起的逻辑和规则在计算 机中 以恰 当
的模 型进行表示并 对其 实施 计算 。工作流要解决 的主要 问
工作效 率 ; 实现更好 的业 务过 程控 制 , 提高顾 客 服务质 量 ; 提 高业 务流程 的柔性等[ 1 ] 。 和其他的软件产 品一样 , 用 户可 以引进 成熟 的工 作流 和群件产 品 , 也可 以 自行 开发适 合 自己业务 的工作 流系统 , 特别是 基于 I n t r a n e t 的工作 流应 用 。通 过与 I n t r a n e t 技术
的结 合 , 使 得 工 作 流 系统 更 具 开 放 性 , 有 更 多 的 工 具 可 供 选
题是 : 为实现某个业务 目标 , 在 多个参 与者 之 间, 利 用计算
机, 按某种预定规则 自动传递文档 、 信 息或者任 务 。工作流 管理系统 ( 简称 为 WF MS ) 的主要 功能 是通 过计算 机 技术 的支持去定义 、 执行和管理工作流 , 协 调工 作流执行 过程 中 工作之 间以及群体成员 之间的信 息交互 。工作 流需 要依靠 工作流管 理 系统 来 实 现 。1 9 9 5年 1月 , 工 作 流 管理 联 盟 ( WF MC ) 发 布 了工 作 流 参 考 模 型 ( Wo r k f l o w Re f e r e n c e Mo d e 1 ) l 2 “ j , 如图 1 所示。 该模型定义 了一个基本 的工作 流系统所需要 的六个基 本部件 : 过 程定义 工具 、 工作 流执 行服务 、 其 他工 作流 执行 服务 、 工作流 客户 应用 、 被调应用程序 、 工作流 管理工具 , 并 制定 了部件之间 的接 口标准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2前言41、绪论51.1研究目的和意义51.2课题研究现状61.3主要研究工作71.4本文的组织安排72、工作流技术概述82.1工作流的相关概念82.2工作流技术的发展与产品92.3工作流管理系统112.3.1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功能112.3.2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122.4工作流参考模型162.5小结173轻量级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83.1轻量级工作流管理系统概念183.1.1传统工作流管理系统183.1.2轻量级工作流管理系统193.2系统概述193.2.1 匿名用户角色193.2.2职员角色部分193.2.3管理员角色功能部分193.3系统预览203.4系统特点223.5系统需求分析233.5.1可登陆用户的基本功能233.5.2公司职员具有的功能233.5.3系统管理员具有的功能233.6系统基本框架243.6.1功能上划分243.6.2角色上划分253.6数据库的设计273.6.1数据库需求分析273.6.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273.6.3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323.7模型(Model)层的设计(部分)343.7.1用户模型类(T_User.cs)343.7.2工作流模型类(T_workflow.cs)373.8业务逻辑层设计(部分类)393.8.1数据库帮助类(SQLHelper.cs)(部分)393.8.2用户操作类(T_User.cs)473.9界面层的设计(部分)523.9.1配置web.config文件523.9.2用户登陆543.9.3工作流管理574、结束语59致谢60参考文献61通用的轻量级工作流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 工作流管理系统是近年来在计算机应用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之一。

工作流术的主要特点是过程的自动化处理,这些过程包含以人和以机器为基础的活动的结合,特别是对那些与IT应用程序、工具交互的过程进行自动化处理。

工作流技术的引入,使应用系统的流程逻辑与业务逻辑耦合度降低,从而降低了复杂流程应用的开发难度,提高了应用系统的开发效率和可维护性。

传统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设计从提供功能齐全的工作流服务角度出发,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系统架构极为庞大,系统的复杂性也随着增大。

同时传统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提供的功能是以集成的方式实现,从数据存储到运行环境往往都有自己的一整套独特的体系结构,因而想从中分离出某个功能,将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传统的工作流管理系统不能快速地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定制,灵活地集成到应用系统。

为了克服当前工作流在应用中的不足,本文结合具体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个轻量级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框架结构。

轻量级工作流架构的核心部分,由几个组件提供工作流的基本功能。

在对轻量级工作流管理系统进行设计时,本文把它从体系结构上划分为三个层展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层,然后,对工作流系统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对工作流技术的研究现状和理论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对主流的开源工作流管理系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对比。

2.在工作流理论的基础上,从够用、灵活和低成本的设计原则出发,对轻量级工作流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设计方案和实现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工作流、工作流建模、轻量级工作流管理系统Abstract: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 is one of the most rapidly developed tehnology int computer area recently.Its primary characterictic is automation of processes,Which involving combinations of some activities processes.Workflow technology’s introduction lowers the coupling between process logic and business logic of the application system,then reducing complexity of th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process,raising the applic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efficiency and maintainability.The purpose design of traditional workflow architectures aims at providing full fledged support for the widest possible application spectrum.Consequently,most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both products and research prototypes,are heavyweight,monolithic,and package a comprehensive set of features in anall-or-nothing manner.Additionally,current workflow systems are hard to integrate with other environments.The solution to the previous probles introduced here is a lightweight workflow architecture that enables software developers to pick and choose the workflow featuresthety need.At the core of the architecture,several components provide basic workflow functionality.In the paper,firstly,the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hree layers,namely view、business logic and data access.Then,give an elaboration on workflow engine and process definition tools.Details as follows:1.Make investigations and researches on actualities of workflow technology,as well as give deeply analysis and comparisons on mainstream open source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2.Based on work flow theory,and based on design principle of sufficient,flexible and low-cost,we make researches on the lightweight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as well as elaborate on it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techniques.We put emphasize on the core modules in workflow engine such as workflow process template management,workflow instance management,the list ofwork-item management,transfer services,time constraints services,and so on. Also,we discus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ocess definition tools.Keyword:Workflow,workflow modeling, Lightweight WorkflowManagement System前言工作流技术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领域的研究,由于当时计算机尚未普及,网络技术水平还很低以及理论基础匮乏,这项新技术并未取得成功。

1983年至1985年间,在图像处理领域和电子邮件领域出现了早期的含有工作流特征的商用系统。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个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以及信息化建设的日益完善,使得工作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热潮。

1993年8月,第一个工作流技术标准化的工业组织——工作流管理联盟(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简称WFMC,下同)成立。

1994年,工作流管理联盟发布了用于工作流管理系统之间互操作的工作流参考模型,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工业标准。

与此同时,关于工作流技术的学术研究也十分活跃,许多原型系统在实验室里开发出来。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互联网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和普及,引出了Intranet、Extranet、Internet、政府上网工程、企业上网工程、电子政府、电子商务、电子管理、政府内部网、企业网、数字神经系统和数字化办公等一系列新概念,这些新概念的提出背后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工作流的思想,只不过有些概念体现的工作流思想少些,而有些概念的核心思想就是工作流的思想,如办公自动化等。

随着企业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工作流的思想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企业应用系统领域。

现代化企业为了增强工作效率、缩短信息传播周期、固化业务模式、增加核心竞争力,已经将企业经营过程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均纳入了企业信息化的部分。

众多的企业应用系统按照功能从大的范围来划分,无非两种,一种是以公文流转、日常办公为主体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另一种则是以企业经营过程的业务流程为主要辅助对象的具体业务系统。

无论是办公自动化系统还是具体业务系统,都是为企业提供软件服务的,都是本着服务于企业需求为目标的,然而,现实世界中的各个企业的经营过程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和调整中的,以便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

这种变更带给信息化系统软件的最大的问题在于企业经营过程的调整往往使得原有的信息化系统软件要推倒重新设计开发,使开发成本非常的高,寻找到一种能够相对灵活的架构和管理方式以使得信息化系统能够快速的适应企业经营过程的变更成为了为企业构造信息化系统的软件设计人员的头等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