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剂(SC)生产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悬浮剂操作技巧规章制度

悬浮剂操作技巧规章制度
硬水母液:34200ppm
pH值调节剂:醋酸、柠檬酸、乙醇胺、氢氧化钠等;
三、检测项目与方法
检测项目
指标
标准方法
备注
外观
目测
pH(1%水溶液)
在原药pH范围内
GB/T1601-1993
*
分散性
HG/T2467.13-2003
*
悬浮率
>95%
GB/T14825-2006
*
持久起泡性
<25ml
HG/T2467.5-2003
5、储存稳定性:分为热储,常温,冷冻三个。热储需观察是否膏化,粘度较热储前大,还有析水分层多少。常温看的是制剂常态下的稳定性。冷藏则为结冻后的制剂返回常温后各项指标是否能到达常温时的标准,或者近似常温的标准。
6、稀释液的稳定性(30度标准硬水),制剂稀释200倍,1小时内几乎无沉淀,24小时后能够再分散。
3、粘度:粘度采用DNJ-101粘度计测量,对于悬浮剂正常选用2#转子。测量时悬浮液需浸没至转子刻度线处。选择转速时,最好保持粘度计指针数值在30-70之间。最后用指针上的数值于对应的系数相乘。(粘度要求一般在300-800Pa.s)
4、分散性:分散性测定主要看起在水中的分散状态,分为雾状分散,拉丝分散,及抱团下层。雾状分散即制剂入水后形成乳状液慢慢向下分散开,拉丝则制剂加入后以很多颗粒的的形态下沉,下沉过程中形成丝状。另外就是直接以药液颗粒的形态下层到底部,几乎不分散,但经过上下两次颠倒可以完全分散开。(一般制剂能做到拉丝带部分雾状的分散制剂的分散性就很不错了。)(分优、好、良、差)
悬浮剂实验操作规程
一、仪器设备
电子天平:精确度0.01克
砂磨机:100ml,沈阳化工研究院

制剂工艺流程图教学内容

制剂工艺流程图教学内容

悬浮剂的英文名字为suspension concentrate ,一般简写为SC ,为难溶于水的固体农药与助剂经过研磨、分散在水介质中的悬浊液。

是农药生产的一种主要的剂型,也是未来大力发展的一种环保型的剂型,其连续相为水。

悬浮剂的加工过程相对较为复杂,其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斧的制备。

简单的生产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加料的过程以35%吡虫啉悬浮剂为例来进行说明:首先是将水打入高速分散斧,后加入称量好的吡虫啉三次原粉、乳化剂、抗结剂、防腐剂等。

其中防腐剂为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的缓冲溶液,高速分散约40分钟后,放入装置斧,过30mL 或50mL 的卧式砂磨机进行研磨。

此过程较慢,需时较长,研磨完全后的母液真空抽滤加入配置斧中,此间第二次加料,抗冻剂、增稠作用的黄原胶、高渗剂,其中抗冻剂为乙二醇或丙二醇,投过料后进行搅拌,反应完全后即可放入微调斧,在微调斧中加入适量的消泡剂。

缓慢搅拌约40分钟后,既可以取样到质检科进行化验产品,合格以后放料包装。

如果不合格还需要检查原因,进行返工。

水乳剂的剂型国际代号为EW ,曾称浓乳剂(Concentrate Emulsion)。

是将液体或与溶剂混合制得的液体农药,原药以0.5~1.5微米的小液滴分散于水中的制剂,外观为乳白色牛奶状液体。

水乳制剂有:25%咪鲜胺EW(m/v)、5%功夫EW(m/v)、30%毒死蜱EW(m/v)等。

水乳剂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了水相斧、油相斧、微调剪切斧、容器等部分,其过程相对悬浮剂来说相对简单。

其主要的生产过程如下图所示:微胶囊剪切斧已经装备完毕,而生产上还没有具体应用,近几年来,微囊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动植物细胞、酶和其他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和化学药物的固定化方面。

具体的应用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乳油的加工过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主要是按照一定的配比将原料计算好了之后,用真空泵将其打入加工混合斧中,搅拌约1小时后,用输送泵打到沉降区的沉降槽中,检验产品合格后放料。

悬浮剂生产车间操作规程

悬浮剂生产车间操作规程

悬浮剂生产车间操作规程
《悬浮剂生产车间操作规程》
一、安全操作
1. 生产人员进入悬浮剂生产车间前,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帽子、手套等防护用具,并接受相关安全培训。

2. 操作人员在悬浮剂生产车间内必须注意防火、防爆等安全事项,禁止随意操作悬浮剂生产设备,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 悬浮剂生产设备操作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设备和车间,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二、生产操作
1. 悬浮剂生产车间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相关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

2. 生产车间操作人员必须仔细检查原材料和生产设备的状态,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3. 悬浮剂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生产计划进行操作,确保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三、质量管理
1. 悬浮剂生产车间操作人员必须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 生产车间操作人员必须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任何质量问题及时报告,提出合理化建议,确保生产质量和安全。

四、紧急情况处理
1. 发生紧急情况时,悬浮剂生产车间操作人员必须迅速报告相关部门,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完整。

2. 生产车间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应急演练培训,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和素质。

以上就是《悬浮剂生产车间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希望所有操作人员都能严格遵守,确保悬浮剂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农药制剂加工工艺1

农药制剂加工工艺1

中均匀加水捏合,加水量通常为物料总量的15~20%;④造粒:将捏合好的湿物料投入到造粒机中挤出造粒;⑤干燥:将挤出的湿颗粒转至流化床中,在适当温度的气流作用下干燥。

产品中残余水分含量控制在0.5~1.0%为宜;⑥检验:按产品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抽样检验;⑦包装:合格后按要求进行密封分装。

二、助剂特点1、分散剂:此分散剂是阴离子型聚羧酸钠分散剂,它是由长碳链疏水基团和羧酸钠亲水基团组成的高分子嵌段聚合物,应用于水分散粒剂时,疏水长碳链可以稳定的吸附原药粒子,同时羧酸基团产生负电荷相斥效应,此效应使颗粒在水中迅速崩解成云雾状,同时阻止原药粒子团聚和下沉,使产品获得稳定的悬浮性能。

应用特点如下:①有较强的抗硬水性,在极端硬水条件下仍保持较高的悬浮率。

②热储稳定性好。

③较高的悬浮率。

④产品颜色为纯白色粉末细颗粒状,不易吸潮。

普通的聚羧酸盐放置湿度大的空气中,很容易吸潮变粘,无法继续使用;而此分散剂不吸潮,不变粘,可以长时间放置空气中。

⑤产品水溶液为中性,pH=7 。

⑥挤压造粒流畅。

有润滑的作用,易于挤压造粒。

⑦适用范围广。

⑧分散剂5050:聚羧酸盐分散剂为白色粉末,PH=7~8,适用于三嗪类等。

典型配方有90%莠去津WDG、50%和80%烯酰吗啉WDG;分散剂8080:聚羧酸盐分散剂为白色粉末,PH=7~8,适用于磺酰脲类等。

典型配方75%噻吩磺隆WDG、50%和80%烯酰吗啉WDG、35%康宽WDG、白色70%吡虫啉WDG.等。

2、润湿剂此润湿剂是本公司开发出的磺酸盐类润湿剂,是为上述分散剂筛选出来的润湿剂,二者搭配使用,有较好的配伍性。

应用特点如下:①是高效的润湿剂,较低的用量能达到较好的润湿渗透性,润湿渗透性优于烷基硫酸钠、烷基苯磺酸钠等常用的阴离子润湿剂。

②助剂外观为近白色细颗粒状,不会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

③热储稳定性好,有效的维持产品在储存过程中的性能稳定性。

④产品水溶液为中性,pH=7 。

三、水分散粒剂入水效果图:四、应用实例:目前成熟配方有:90%莠去津WDG、70%吡虫啉WDG、75%噻吩磺隆WDG、40-80%烯酰吗啉WDG、5%甲维盐WDG、10%苯醚甲环唑WDG、40-80%嘧霉胺WDG、80%乙磷铝WDG、80%代森(锰)锌WDG等30余个。

50%甲基硫菌灵SC-编制说明

50%甲基硫菌灵SC-编制说明

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团体标准编制说明书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浙江泰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10月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团体标准编制说明书1.制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甲基硫菌灵是由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研制开发出来的。

属苯并咪唑类广谱性内吸杀菌剂,能防治多种作物病害,具有内吸、预防、治疗作用,它在植物体内转化为多菌灵,干扰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影响细胞分裂。

该产品用于防治番茄叶霉病、苹果树斑点落叶病等有较好的效果。

因此,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防止非法添加违禁成分,规范技术指标和分析方法,使得该产品更好的应用于农业生产,制定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团体标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产品性质甲基硫菌灵,ISO通用名称:thiophanate-methyl,结构式:化学名称:4,4-(1,2-亚苯基)双(3-硫代脲基甲酸甲酯);实验式:C12H14N4O4S2 ;CA登记号:23564-05-8;相对分子质量:342.39(按2014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计算);熔点:172℃(分解);蒸汽压:0.0095 mPa(25℃)KowlogP=1.50;溶解度(g/kg,20℃):丙酮58.1,环己酮43,乙腈24.4,乙酸乙酯11.9,氯仿26.2,甲醇29.2,微溶于己烷;水26.6mg/L(25℃)p Ka7.28。

稳定性:室温下中性介质和水溶液中稳定,碱性液中不稳定。

可与铜盐形成络合物。

在植物组织内及水悬液长期贮存时可形成多菌灵。

可与其他非强碱性及不含铜的农药混配。

3.任务来源和工作简况根据浙江省农药工业协会委托项目《ZNX标准制定》,由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负责起草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团体标准,浙江泰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参加起草,标准定于2019年10月完成。

接到标准制定的任务后,负责起草单位即开始查阅和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进入标准起草阶段。

2019年7月——8月负责起草单位确定各项技术指标及相应的分析方法,完成甲基硫菌灵分析方法的开发和确认工作。

(完整word版)农药悬浮剂SC加工工艺与流程

(完整word版)农药悬浮剂SC加工工艺与流程

一、悬浮剂概述农药悬浮剂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的剂型,现已成为基本加工剂型之一。

悬浮剂(Suspensionconcentrates,简称SC)又称水悬浮剂、胶悬剂、浓缩悬浮剂,是在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助剂作用下,将不溶于或难溶于水的原药分散到水中,形成均匀稳定的粗悬浮体系。

由于其分散介质是水,所以悬浮剂具有成本低,生产、贮运和使用安全等特点,而且容易与水混合,使用方便。

与以有机溶剂为介质的农药剂型相比,具有对环境影响小和药害轻等优点。

悬浮剂的制剂技术涉及到农药化学、农药制剂学、物理化学、化工机械等多个学科,研究和制造技术比较复杂。

尽管早在20世纪70年代,悬浮剂就已经出现,但由于受到研磨机械、表面活性剂等技术发展的影响,其推广规模仍难与乳油、可湿性粉剂等大宗剂型相比。

目前开发的品种,尤其是国内生产的多数悬浮剂产品物理稳定性较差,贮存中易发生分层、沉淀,农药有效成份难以均匀分散,甚至结块不能从包装物中倒出,严重影响了悬浮剂这一农药新剂型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使用。

悬浮剂的组成和配方筛选悬浮剂(SC)主要由农药原药、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pH调整剂、消泡剂和水等组成。

但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制剂配方各有不同,筛选合理的制剂配方是悬浮剂开发的重要工作。

水悬浮剂的基本配方组成如下:有效成分:40%-50%(也有更低一些的)防冻剂:5%左右(最低气温高于0℃的地区可不加)润湿分散剂:3%-7%增稠剂:0.1%-0.5%水加至100%pH调整剂和消泡剂一般不加。

配方的最后确定,主要是凭经验完成的。

经验积累得越多,越丰富,就能从中总结出规律,形成一定的模式。

因而,也就少失误,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在这里笔者也难以给出悬浮剂配方筛选的公式,只能就选择各成分的原则加以叙述。

1.确定有效成分固体有效成分的确定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在水中的溶解度一般不得大于70mg/L,最好不溶,否则在制剂贮存时易产生结晶。

但也有在液相中的溶解度超过100mg/L的原药制得稳定性好的胶悬剂的例子,如谷硫磷、吡虫啉、灭害威等。

悬浮剂

悬浮剂

悬浮剂农药悬浮剂是指将固体农药原药以4微米以下的微粒均匀分散于水中的制剂,国际代号为SC。

由于SC没有像可湿粉(WP)那样的粉尘飞扬问题,不易燃易爆,粒径小,生物活性高,比重较大,包装体积较小,相对其他农药剂型安全环保,因此,SC已成为水基化农药新剂型中吨位较大的农药品种。

简介悬浮剂又称浓悬浊剂,流动剂,水悬剂,胶悬剂。

难溶于水的固体农药与助剂经过研磨、分散在水介质中的悬浊液。

悬浮剂是农药原药和载体及分散剂混合,利用湿法进行超微粉碎而成的粘稠可流动的悬浮体。

是由不溶或微溶于水的固体原药借助某些助剂,通过超微粉碎比较均匀地分散于水中,形成一种颗粒细小的高悬浮、能流动的稳定的液固态体系。

悬浮剂通常是由有效成份、分散剂、增稠剂、抗沉淀剂、消泡剂、防冻剂和水等组成。

有效成份的含量一般为 5%~50%。

平均粒径一般为3微米左右。

是农药加工的一种新剂型。

特点1、粒度细,悬浮率高,药剂比可湿性粉剂要好;2、不用有机溶剂毒性低,挥发性好,对人、动物安全性好;3、不易燃易爆,贮运安全,适用飞机喷药;用途1、分解去除各类落漆之粘着性2、将漆渣凝聚悬浮;3、控制循环水生物活性,维护水质。

4、在运输和存储悬浮剂时,为防止产品分解、沉淀、结块、冻结等,需加稳定剂、防冻剂等优点悬浮剂有以下优点:①无粉尘危害,对操作者和环境安全;②以水为分散介质,没有由有机溶剂产生的易燃和药害问题;③与可湿性粉剂相比,允许选用不同粒径的原药,以便使制剂的生物效果和物理稳定性达到最佳;④液体悬浮剂在水中扩散良好,可直接制成喷雾液使用;⑤比重大,包装体积小。

⑥悬浮剂的分散性和展着性都比较好,悬浮率高,粘附在植物体表面的能力比较强,耐雨水冲刷,因而药效较可湿性粉剂显著且也比较持久。

⑦具有粒子小、活性表面大、渗透力强、配药时无粉尘、成本低、药效高等特点。

并兼有可湿性粉剂和乳油的优点,可被水湿润,加水稀释后悬浮性好。

农药悬浮剂的发展趋势一、目前,国际上农药悬浮剂的发展出现新趋势:(一)是悬浮剂含量尽可能朝着高浓度方向发展;(二)是新的原药品种开发的剂型都有悬浮剂的制剂形态;(三)是悬浮剂的发展表现出应用功能化的趋势,如用于种子处理的悬浮剂就有警戒色、有效成分包衣脱落率等要求;(四)是随着加工工艺的突破和应用技术的提高,悬浮剂制剂的药效已与乳油等传统制剂相当;(五)是技术进步使制备悬浮剂的原药理化性质范围得以放宽,传统概念上不能加工成悬浮剂的活性成分现在都可以加工成悬浮剂,如苯醚甲环唑、二甲戊灵、快灭灵等。

悬浮剂(SC)生产操作规程

悬浮剂(SC)生产操作规程

悬浮剂(SC)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悬浮剂(SC)生产操作规程1.目的制定车间SC生产作业规程,规定了所有SC生产工段的投料、分散、砂磨、均质、调配、灌装等操作控制程序,安全注意事项及岗位等内容,以便操作工安全有效地进行生产活动;减少不良操作,保证生产的准确、最优。

2.流程简述TC助剂分散SC分散料砂磨SC砂磨料剪切SC匀质料水SC成品灌装配制3.设备一览表表1 SC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使用名称规格型号123456剪切机分散釜胶体磨齿轮泵砂磨机K3000LK3000L JTM-140 KCB-40 WSM-50L材质单位数量111321搪玻璃台搪玻璃台不锈钢台碳钢台不锈钢台搪玻璃台成品储罐K3000L4.设备控制参数见“SC工艺控制参数卡”。

5.工艺控制指标见SC检验计划。

点窜状态:0/A操作规程6.生产前准备6.1工作区已清洁,不存在与生产无关的原辅料、残留物和记录等。

6.2各反应罐内无异物并已清洗干净。

6.3各仪表灵敏准确,计量设备校验准确。

6.4准备好生产操作记录。

6.5工段设备状态标志正确。

6.6各转动部件、水电、热水、冷却水等系统一切正常。

6.7检查原辅料等储备是否正常。

6.8检查所有的电器设备连接和接地是否完好。

6.9检查所有的管道、阀门是否完好。

6.10检查所有的泵的润滑及油位是否正常。

6.11准备好橡胶手套、口罩等劳保用品。

6.12准备好取样杯、手柄扳手等放于定置区。

7.备料7.1接到订单,车间技术员根据订单和SC工艺配方,进行BOM分解,计算好需要加入物料(TC、助剂、水)的用量(注意配方的计算是以重量为单位,计算时要乘以比重计算总分散量)。

7.2统计员根据分解的BOM,在ERP中对生产所需的物料(TC、助剂)打出库。

7.3操作人员根据出库单去仓库领料。

并将所需要的物料运至操作岗位,定置存放,准备生产。

8.分散8.1在净化水高位罐准备好计量好的水,先把净化水加入分散釜中。

启动搅拌(根据工艺要求是否需要开启釜夹套的循环水),加入计算好的液态助剂,开始投固体料(TC等),由SC分散釜分散口加入,禁止杂质的投入,投入计算好的固态助剂,剪切20min(剪切时间视物料性质决定,特殊产品剪切时间可以缩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悬浮剂(SC )生产操作规程
1.目的
制定车间SC 生产作业规程,规定了所有SC 生产工段的投料、分散、砂磨、均质、调配、灌装等操作控制程序,安全注意事项及岗位等内容,以便操作工安全有效地进行生产活动;减少不良操作,保证生产的准确、最优。

2. 流程简述
3. 设备一览表
表1 SC 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使用名称 规格型号 材质 单位 数量
1 剪切机 K3000L 搪玻璃 台 1
2 分散釜 K3000L 搪玻璃 台 1
3 胶体磨 JTM-140 不锈钢 台 1
4 齿轮泵 KCB-40 碳钢

3 5 砂磨机
WSM-50L
不锈钢 台 2 6
成品储罐 K3000L
搪玻璃 台
1
4. 设备控制参数
见“SC 工艺控制参数卡”。

5. 工艺控制指标
见SC 检验计划。

SC 砂磨料
SC 分散料
TC
助剂 水
分 散
砂 磨
剪 切
配 制
SC 成品
灌 装
SC 匀质料
6.生产前准备
6.1工作区已清洁,不存在与生产无关的原辅料、残留物和记录等。

6.2各反应罐内无异物并已清洗干净。

6.3各仪表灵敏准确,计量设备校验准确。

6.4准备好生产操作记录。

6.5工段设备状态标志正确。

6.6各转动部件、水电、热水、冷却水等系统一切正常。

6.7检查原辅料等储备是否正常。

6.8检查所有的电器设备连接和接地是否完好。

6.9检查所有的管道、阀门是否完好。

6.10检查所有的泵的润滑及油位是否正常。

6.11准备好橡胶手套、口罩等劳保用品。

6.12准备好取样杯、手柄扳手等放于定置区。

7.备料
7.1接到订单,车间技术员根据订单和SC工艺配方,进行BOM分解,计算好需要加入物料(TC、助剂、水)的用量(注意配方的计算是以重量为单位,计算时要乘以比重计算总分散量)。

7.2统计员根据分解的BOM,在ERP中对生产所需的物料(TC、助剂)打出库。

7.3操作人员根据出库单去仓库领料。

并将所需要的物料运至操作岗位,定置存放,准备生产。

8.分散
8.1在净化水高位罐准备好计量好的水,先把净化水加入分散釜中。

启动搅拌(根据工艺要求是否需要开启釜夹套的循环水),加入计算好的液态助剂,开始投固体料(TC等),由SC 分散釜分散口加入,禁止杂质的投入,投入计算好的固态助剂,剪切20min(剪切时间视物料性质决定,特殊产品剪切时间可以缩短)。

8.2剪切结束后,准备进行砂磨操作。

8.3注意事项
分散时,穿戴分散防护服,正确佩戴劳保用品。

9.砂磨循环过程(以第一批物料为例)
9.1 开车前检查砂磨机运转情况,进行手动盘车,查看冷水运行是否通畅,查看机封软水液位是否在允许范围内,一切正常进行开车操作。

9.2 打开分散釜底阀,启动胶体磨,SC分散料通过齿轮泵泵入中间槽。

1#砂磨机隔膜泵将物料抽到砂磨机内,紧接着按下砂磨机的“启动”按钮,启动1#砂磨机,SC物料开始砂磨,1#砂磨机出口物料转移到粗料槽,粗料槽物料通过隔膜泵打入2#砂磨机继续研磨,砂磨后物料转移至成品槽。

砂磨机运转后观察进料压力以及物料的出料温度(不高于30℃)。

一切正常后继续转料,确认分散釜内的物料全部转入成品槽内,由砂磨机取样口取样检测物料粒径。

检测粒径合格后,从成品槽通过齿轮泵打入剪切釜调配,不合格则进行下一循环砂磨(步骤同上)。

9.3 检测粒径是否在合格范围内,若不合格,继续进行循环砂磨,具体操作参照9.2。

若检测粒径合格,砂磨完成,进行调配的操作。

9.4 砂磨过程注意事项
(1)砂磨机的物料压力不得超过1.0 MPa,砂磨温度不得超过30℃。

(2)物料在砂磨过程中只能保证一条通路,其它球阀要保证关闭。

(3) 砂磨机操作过程要坚持有人现场操作,严禁机器无人看管自行运转的情况出现,时刻观察机封软水的液位,一旦异常,停机加水后方可重新开启使用。

(4)砂磨过程中,压缩空气的阀门严禁开启过大(不得超过1/2)。

10.剪切调配
10.1粒径检测合格后,打开剪切釜进料球阀,打开砂磨机出料口球阀,关闭成品储槽与砂磨机出口连接的物料出口球阀,打开合格物料所在釜的底阀及与之连接的进砂磨机的物料球阀,将物料转入剪切釜。

10.2物料转入剪切釜后,关闭砂磨机,关闭压缩空气开关,关闭剪切釜进料球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