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浒传》中宋江的性格特征

合集下载

部编小语必读整本书《水浒传》主要人物形象及事迹

部编小语必读整本书《水浒传》主要人物形象及事迹

(6)“豹子头”林冲
性格特征: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 循规蹈矩。
主要事迹:
①误入白虎堂
林冲打了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得罪了高俅。为助高 衙内谋夺林冲之妻,陆谦与高衙内设下陷阱,让高俅派人送 信给林冲,要他去白虎堂,还要带上买来的宝刀。林冲误以 为是去比试宝刀,便携带心爱宝刀到了白虎堂。高俅硬说 林冲带刀闯入白虎堂,欲图谋不轨,将他抓起投入监牢,没 收了他的刀。
《水浒传》主要人物形象及事迹
(1)“及时雨”宋江 性格特征:善于用人,仗义豪情,但总想被招安, 有封建愚忠思想。 主要事迹:
①浔阳楼题反诗 宋江被刺配江州,在浔阳楼上喝醉了,看见 墙上有人写诗,他也写了一首。后被黄文炳看 见,告发说他的诗里有反意,宋江被打入死牢。
②三打祝家庄
前来投奔梁山泊的杨雄、石秀、时迁被祝家庄酒店的伙计欺侮, 双方打了起来,时迁被捉。为救时迁,晁盖、宋江发兵攻打祝家庄。宋 江带兵一打祝家庄,命石秀、杨林去探庄。杨林被擒,石秀遇钟离老人, 得知盘陀路的走法。祝家庄伏兵齐出,梁山人马迷路,幸亏石秀赶到说 出暗记,花荣射落号灯,众人才得以安全退出。宋江二打祝家庄,仍然 失利,但活捉了祝家庄的同盟军扈家庄的女将扈三娘,剪去了祝家一翼。 宋江三打祝家庄,利用新来投寨入伙的孙立与祝家庄教师栾廷玉是师 兄弟的关系,骗得祝家的信任,孙立和亲戚打入祝家庄做内应,梁山人 马与他们里应外合,最后攻破祝家庄,得胜回山。
(5)“黑旋风”李逵
性格特征: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暴,直爽率真, 头脑简单。
主要事迹:
①真假李逵
李逵回家接母上山,返家路上遇到李鬼冒名他 拦路打劫。后李鬼假称家有八十老母,骗过李逵放 他下山。恰巧李逵路过他家休息,才得知自己受骗。 李鬼和妻子想谋害李逵,阴谋暴露后被李逵所杀。

评析《水浒传》中宋江的角色塑造

评析《水浒传》中宋江的角色塑造

评析《水浒传》中宋江的角色塑造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主要人物宋江是
一个备受争议的角色。

本文将对宋江的角色塑造进行评析。

首先,宋江是一个极具复杂性格的人物。

他虽然是一个正义的
领袖,但他的决策和行为却并不总是明智和正确的。

他经常为了自
己的个人利益而做出一些不符合道义的事情,比如参与梁山泊的造
反行动。

这一点使得他的形象变得矛盾,既有支持者,也有批评者。

其次,宋江的角色在小说中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他被描写为
一个聪明、正直、勇敢的人物,他代表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理想形象。

然而,他也有一些缺点,比如骄傲自大和容易受到外界利益的干扰。

这些缺点使得他的形象更加真实和可信。

此外,宋江在故事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成长。

他从一个被官府迫害的普通人,逐渐成长为一个领导者和英雄。


的经历不仅展示了他个人的成长,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众多人民
的命运。

这使得他的角色更具有共鸣和吸引力。

总结来说,宋江是《水浒传》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角色。

他的角色塑造具有复杂性格、象征意义和成长经历等特点。

通过评析宋江的角色塑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个经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以上为800字左右)。

论水浒传宋江的性格

论水浒传宋江的性格

毕业论文题目:论水浒传宋江的性格专业:汉语言文学:次仁兰布号:7摘要:《水浒传》是描写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宋江是全书的主人公,也是文中最具特色的人物,因此研究宋江的人物形象对于深入了解《水浒传》的思想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从孝、忠、义以及反抗精神等几方面对宋江性格加以分析,从中理解作品的思想容及揭示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孝顺;义气;忠心;反抗精神;论水浒传宋江的性格绪言:《水浒传》的成书,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经由作者综合创作而成。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

《水浒传》问世以来,世人大多对其评价甚高,然而对于小说中主要人物宋江的评论,却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几百年来争论不休。

有人对他褒奖有加:如明朝的思想家、文学家卓吾说:“宋江身居水浒之中,心在朝廷之上,一意招安,专图报国……忠义之烈也,真足以服一百单八人者之心。

”但也有人对他大肆指责:如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认为“《水浒传》独恶宋江。

”,金圣叹还曾慨叹:“宋江其人,骤读之而全好,再读之而好劣参半,又再读之而好不胜劣,又卒读之而全劣无好矣。

”当然也有人保持中立,认为宋江优劣参半:当代文艺评论家希凡认为:“宋江有进步的一面,也有落后的值得我们批判的一面”,“宋江初期领导梁山泊革命运动是进步行为,值得赞扬;而他日后接受招安,归顺朝廷,却是对统治阶级的妥协和投降,是他最大的过错,应该给予严厉而深刻的批判。

”那么,宋江是到底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本文就从宋江这个艺术形象本身的思想性格来作一下分析。

宋江作为梁山义军的领袖,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经得起琢磨的一个人物形象,其形象和性格有一定的代表性。

对宋江艺术形象的理解过程,也就是对于《水浒传》的思想容深入探索的过程。

对宋江形象的正确认识,也就帮助我们对《水浒传》这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现实主义作品做出正确的评价。

名著《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分析

名著《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分析

宋江的仁爱与宽容
仁爱之心:对弱 者的同情和帮助, 如救助阎婆惜母 女
宽容大度:对梁 山好汉的包容和 宽恕,如原谅林 冲、武松等人的 过错
尊重女性:对女 性的尊重和关爱, 如礼遇扈三娘、 顾大嫂等女将
道德观念:坚守 道义,以仁爱之 心对待他人,以 宽容之心化解矛 盾
宋江的义气与勇气
义气:宋江为人仗义,结交 了许多江湖英雄,为了朋友 可以不顾一切,甚至付出自 己的生命。
忠诚与背叛:宋江对忠诚与背叛的矛盾表现 义气与权谋:宋江在义气与权谋之间的抉择 理想与现实:宋江对理想与现实的追求与挣扎 道德与法律:宋江在道德与法律之间的权衡与取舍 当代启示:从宋江形象中汲取的智慧与教训
宋江形象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与启示
宋江形象成为后世 文学创作中反抗压 迫、追求自由的象 征
勇气:宋江在面对困难和危 险时,总是能够挺身而出, 带领众人共同抗敌,展现出 非凡的勇气和胆识。
宋江在《水浒传》中的表现 与影响
第四章
宋江在梁山泊的地位与作用
梁山泊的领袖人物:宋江作为梁山泊的领袖,具有极高的威望和影响力 组织才能:宋江善于组织协调,能够将不同性格、背景的人物团结在一起 战略眼光:宋江具有远见卓识,能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计划 梁山泊的壮大:宋江的领导使得梁山泊逐渐壮大,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宋江的道德观念与价值观
第三章
宋江的忠诚与正义感
忠诚于国家:宋江在《水浒传》中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即使面临困境, 也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立场
正义感:宋江在小说中经常站在正义的一方,为弱者伸张正义,不惜与权 贵作斗争
忠诚于朋友:宋江对待朋友非常忠诚,为了朋友可以不顾一切,甚至牺牲 自己的生命
道德观念:宋江在小说中展现出了高尚的道德观念,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 和价值观

宋江人物形象分析

宋江人物形象分析

宋江人物形象分析宋江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有着复杂性格和多样表现的角色。

在小说中,宋江被描绘为一个英勇正义的英雄,他的形象对于故事情节和主题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宋江的人物形象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他在故事中的重要性。

一、宋江的外貌与气质宋江被描述为一个身材高大、面容俊秀的年轻人,他的外貌给人一种端庄而英俊的感觉。

他眉宇间透露着坚毅和正义的气息,让人对他产生一种信任感。

宋江的气质也十分出众,他善于倾听,懂得尊重他人的意见,因此深受众人的喜爱和尊重。

二、宋江的背景与成长经历宋江是一个农民出身,从小生活在农村中。

由于家境贫寒,他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他具备聪明才智和极高的领导能力。

他在农村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并锻炼了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

这些经历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并使他成为一个可以面对困境的强者。

三、宋江的性格特点1.正直勇敢:宋江始终保持着正直勇敢的品质。

他对不公正的事情从不忍让,勇敢地站出来维护正义。

2.智谋出众:宋江智谋出众,他善于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他的智谋帮助他在许多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成功脱逃。

3.忠诚友善:宋江有着非常强烈的忠诚感,他对朋友和团队非常友善。

他的朋友们对他深感亲近,并因此对他无条件支持。

4.具备领导能力:宋江是一个具有卓越领导能力的人。

他能够调动团队的力量,并合理地分配任务。

他的领导能力帮助团队成员克服困难,取得了许多胜利。

四、宋江的重要性宋江在《水浒传》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他的形象代表了正义和勇气,他的故事激励着人们追求真理和正义。

同时,他也代表了弱者的希望,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并将这种力量传递给了其他人。

在故事情节中,宋江的行动和决策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他与其他伙伴一起组成了“水泊梁山”的义军团队,并与腐败的官员作斗争。

他的努力为百姓争取福利,从而获得了普遍的支持和爱戴。

宋江的形象不仅仅是一个英雄,更代表着人民的意愿和力量。

论水浒传中的宋江人物形象

论水浒传中的宋江人物形象

浅析《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形象写作提纲一、宋江是一位仗义英雄1.仗义疏财、济弱扶贫2.仗义待友、侠名远扬二、宋江的“忠孝双全”1、孝亲敬友、忠孝双全2、孝忠君主、忠贞报国三、宋江的“反抗”1、题诗言志2、聚众梁山内容摘要:《水浒传》中,宋江是一个有着复杂多重的性格人物形象。

施耐庵塑造宋江这一人物形象, 抛弃了历史上的宋江,塑造了新的人物形象。

与历史原型的差距有着明显的差距, 他是阴险奸诈,还是忠义两全?是道貌岸然,还是江湖好汉?本文就围绕宋江上梁山之前曲折过程,以及梁山上后的起义生活,再后来接受朝廷招安,来分析这个人物性格的多重性。

对于我们不断深入了解探索《水浒传》中思想内容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水浒传》宋江人物形象正文:《水浒传》是一篇悲壮的史诗,通过描写众位好汉被逼上山的遭遇,以及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展现了北宋末年朝政腐败,奸佞当权,社会黑暗,人民奋起反抗而最终找不到出路的社会状况,汇集起北宋末年的社会生活画面。

在众多的英雄中,作为中心人物的宋江是最复杂的,从刀笔小吏到义军领袖,再从义军领袖转变为封建王朝的走卒,直至兔死狗烹,其悲剧的一生令人扼腕痛惜、催人泪下。

作为文学形象,宋江是《水浒传》中的第一号人物,也是最丰满、最立体、最复杂、最有艺术魅力的一个人物形象之一。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宋江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一、宋江是一位仗义英雄1.仗义疏财、济弱扶贫宋江是一名押司,在衙门中管理文书案牍,对老百姓的疾苦有一些体验的,对老百姓是同情的,对他人的困境,均能雪中送炭,给予帮助。

宋江仗义疏财,扶危济困,第二十一回叙述他接济唐牛儿,许给卖汤药的王公公一具棺材及送终之资。

而阎婆惜这件事可以算是宋江若干行善济弱中比较重要的事件。

阎婆惜是东京汴梁人士,她跟着父母到了山东投奔一个官人不着,流落在郓城县。

屋漏偏逢连阴雨,阎家的父亲暴病身亡,却无钱埋葬,阎婆惜和母亲陷入赤贫境地,连父亲的棺材都买不起,更不用安葬了,仗义疏财的宋江在街上听到了这件事情,就出手相助,给棺材铺打了招呼,让阎家母亲去拿口棺材,又见阎家母女生活无着,随手给了母女十两银子,阎婆惜母女感恩涕零。

【语文知识点】宋江性格特点及其事迹简介

【语文知识点】宋江性格特点及其事迹简介

【语文知识点】宋江性格特点及其事迹简介
宋江字公明,绰号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
的主人公。

接下来分享宋江性格特点及其事迹简介。

宋江是一个有多重性格的人。

首先是疏财仗义、济弱扶贫、孝亲敬友,这是他性格的
温柔敦厚的一面;其次,他孝忠皇帝,讲义气,这是他性格中正统思想的一面。

再次,他明处为大家办事,暗处结交江湖大盗,这是他性格中虚伪狡诈的一面;最后,他聚众反国,题诗言志,这是他性格中反叛的一面。

有指挥才能、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孝敬、对朋友很仁义、对国家很忠诚。

怒杀阎婆惜:一天,被宋江救济过的阎婆来报答宋江,并在做媒的王婆撺掇下,把女
儿阎婆惜嫁给了宋江作小妾。

但宋江并不钟情于阎婆惜,因此阎婆惜与押司张文远渐渐勾
搭成奸。

晁盖上梁山后,为报宋江之恩,派刘唐携礼物夜走郓城县答谢,宋江推辞不成,
只好留下书信和一条黄金,不料被阎婆惜发现,并以此要挟,宋江要信不给,无奈之下,
怒杀阎婆惜。

梁山聚义:宋江上山后,担心父亲与弟弟受牵连,不顾众人反对亲自下山接父弟上山,却被埋伏已久的官军追捕。

宋江躲进破庙,见到了九天玄女,得知自己星宿下凡,并从九
天玄女手中得到了三卷天书。

梦醒后,梁山好汉们及时赶到杀退官军,救走宋江一家。


在攻打曾头市晁盖被史文恭毒箭射死后,宋江坐上第一把交椅,打退朝廷多次围剿后归顺
朝廷。

从此,梁山主事厅由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头目增长到了一百单八将,又相继两胜童贯、三胜高俅以及天下八方十位节度使,并活捉高俅,梁山事业也发展到了鼎盛。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论文《浅谈宋江的性格》

论文《浅谈宋江的性格》

论文《浅谈宋江的性格》1000字宋江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一个出身寒微的人,但是他的勇敢、忠诚、正直等性格特征却深受读者的喜爱。

对于宋江这个人物的性格,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本篇论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宋江的性格,以期更深入地了解他这个人物角色。

一、勇敢宋江作为《水浒传》中的一位敢死队长,必然拥有非常勇敢的性格。

在小说中,他多次独自面对千军万马,善于运用智谋,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最终取得了胜利。

例如,他曾经单枪匹马地救出了鲁智深,也曾在晁盖率领的团队中排名第一,展现了出色的战斗技巧和英勇的个性。

二、正直宋江是一个正直,有自己主见的人。

他对待友谊非常珍视,同时对不合理的命令和不合理的事情也会直言不讳。

例如,当他看到晁盖不合情理地为了几个肥皂而杀死家人,他毅然离开了晁盖的部队,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而与此相同的,他在后来的故事中也表现出了关心百姓,爱护同胞的良心,表达了敢于抵制不正之风的立场。

三、容忍随着故事的发展,宋江也表现出了非常宽容与包容的性格。

例如,当他得知晁盖杀了他的亲戚,他没有急于报复,而是有理有据地向晁盖讲道理,让晁盖逐渐认识到了他错误的行为。

在帮助晁盖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英雄之后,宋江也没有把晁盖抛弃,而是接纳了他,成为了团队中很重要的一员。

四、忠诚作为水浒传众多英雄人物之一,宋江表现出了超常的忠诚和组织观念。

他好爱家人,但却顾及及了国家和民族大义,不仅固守原则,也保护所认同的团队利益。

他虽然与晁盖断交,但后来不仅请求晁盖的法政,也让晁盖成为其下属。

他的行动体现了忠诚于朋友的原则,也体现了忠诚于组织的精神。

综上所述,宋江的性格无疑是崇高的,尤其是勇敢、正直、容忍、忠诚等方面,这些特性不仅在故事中完美的展现,也给人们启示如何做一个有志之人。

虽然他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是他的性格特征却让人们产生了深刻的感受。

作为现实中的人,我们也应该学习宋江的这些性格,并尽力将这些品质融入到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水浒传》中宋江的性格特征内容摘要:轰轰烈烈的水浒农民起义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它传播了农民的斗争理想,鼓舞了农民的斗志意志,起着瓦解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的作用,但它始终又有历史的局限性,没有完全冲破正统观念的束缚,逃脱不了失败的结局。

作为起义军的领袖——宋江,他的性格发展和水浒义军的生成、壮大、失败息息相关,宋江呼群保义,深得人心;宋江妥协投降,义军终究失败。

关键字:宋江性格特征矛盾性复杂性《水浒传》全称《忠义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作者通过以宋江为首的各路好汉被逼上梁山的故事,生动地演绎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现实,表达了对社会安宁、国泰民安的向往和对贪官污吏的痛恨,勾勒出一幅忠君爱国、除暴安良的理想图画。

正如本文内容所昭示的,忠义思想就是本文的主旨。

这种思想的最大负载者就是作者全力塑造的宋江这个人物。

宋江不仅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而且也是小说中的一个特殊人物。

说他重要,是因为作为起义军领袖,他亲手创建、发展、壮大了起义队伍,使之成为宋王朝的心腹大患;说他特殊,是因为他既委身于造反之列,却又始终不能忘怀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耿耿忠心,最终葬送了起义事业。

一、《水浒传》简介及宋江在《水浒传》中的地位《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

全称《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传》。

作于元末明初,作者历来有争议,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著。

小说根据民间流传的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塑造了宋江、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英雄形象,是我国古代优秀长篇小说之一。

宋江是《水浒传》中的第一号人物,也是最丰满、最立体、最复杂、最有艺术魅力的一个人物形象之一。

《临江仙》词是这样称赞宋江的:“起自花村刀笔吏,英灵上应天星,疏财仗义更多能。

事亲行孝敬,待士有声名。

济弱倾心慷慨,高明水月双清。

及时甘雨四方称,山东呼保义,豪杰宋公明。

”疏钱财,重情义,忠孝双全,这是江湖英雄对宋江的评价。

正是宋江的人气,才有了水浒义军的发展与壮大。

同样,又是宋江的妥协投降,大有作为的水浒义军死的死,伤的伤,到最后落的失败结局。

这里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个人觉得水浒义军的生成、壮大、乃至失败,跟宋江的性格特征密切联系,息息相关。

二、历史上的宋江与《水浒传》中的一些杜撰出来的人物不同,历史上确有宋江其人,很多史书、文人笔记里面都有关于宋江的一些零星记载。

《宋史》上记载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2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今山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

”《东都事略》中也提到一名为侯蒙的官员,曾向皇帝上书建议“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或足以平东南之乱。

”历史上也却有宋江起义,《宋史》中有明确的记载。

通过《宋史》的记载我们可知,宋江起义的时间在宣和元年到宣和三年,起义主要涉及的地域在太行山及山东、江苏北部一带。

起义的首领是宋江;起义具有流寇性质,不一定有固定的的根据地;起义的结局是严重受挫后投降;起义的规模虽然不太大,但战斗力特别强;起义的影响不算小;起义的中心区域梁山泊,距东京汴梁仅百公里左右,严重威胁着京城的安全;起义所涉及的地区,在北宋是比较发达的地区。

梁山泊在宣和年间是广济河中部的一个湖泊,而广济河的上游就是从北宋的都城汴梁城中流出,广济河又是京东重要的漕运通道,占据在广济河中间的梁山泊,对于北宋朝廷的政治、经济、军事所构成的威胁可想而知。

宋江起义的故事在宋史上能够记上一笔,在民间广为流传,足以说明它的影响。

三、《水浒传》中的宋江形象宋江是《水浒传》贯穿始终的主角,是小说的第一号人物,同时他又是争议最多的一个人物。

宋江,人称“及时雨”,绰号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

早先为山东郓城县押司,整日舞文弄墨,书写文书,是一刀笔小吏。

晁盖派刘唐送金子和书信给宋江,宋江的老婆阎婆惜发现宋江私通梁山,乘机要挟,宋江怒杀阎婆惜逃往沧州,被迫上梁山,后宋江做了梁山首领。

受招安后,被宋徽宗封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最后被高俅用毒酒害死。

小说中宋江的一生是曲折的,先是仗义英雄,梁山首领,招安后成为朝廷忠臣,最后是悲惨的结局。

宋江接受招安是有历史根据的,并非是作者凭空创造。

在《水浒传》第32回,说到招安起初是武松先提出的,宋江表示同意。

在历史上关于招安的记载确有其事,但不过100字左右,而小说有相当的发挥,情节也写的很具体。

宋江接受招安,这与宋江矛盾的性格有关。

一方面,他是仗义英雄,义军首领;另一方面他又想报效朝廷,忠君爱民。

宋江提出要招安时,武松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而宋江执意招安以报效朝廷,死而后已。

《水浒传》第39回中,宋江题反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湖漫嗟吁。

他时若随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我认为这是他醉酒后的信手而题,并不代表宋江的真实思想。

四、宋江性格演绎的三个时期宋江不仅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而且也是小说中的一个特殊人物。

说他重要,是因为作为起义军领袖,他亲手创建、发展、壮大了起义队伍,使之成为宋王朝的心腹大患;说他特殊,是因为他既委身于造反之列,却又始终不能忘怀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耿耿忠心,最终又亲手葬送了起义事业。

“义”使他倾向革命,不满现实;“忠”又使他瞻前顾后,优柔寡断。

这种双重的性格,不仅造成了宋江的个人悲剧,也造成了起义军的悲剧。

在作者笔下,忠义思想无疑是宋江性格的核心。

围绕这一核心,作者大致是按照三个阶段来演绎宋江生活的轨迹:一是侠义英雄时期;二是亡命江湖、落草为寇时期;三是招安以后。

1、侠义英雄时期这一时期是宋江人生的一个重要铺垫。

作者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突出描写宋江的“义”。

这不仅是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也是整部小说的基础。

所以,人物一出场,作者就为他定下了“义”的基调。

小说第18回对宋江有一个总的介绍:他平生只好结交江湖好汉,一贯地扶危济困,救人之急,有“及时雨”之称。

因此,天下无论识与不识的,提起宋江莫不交口称赞,也无不以结识宋江为荣,宋江也正因此而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在这一时期,宋江最大的一次义举是私放了晁盖等人。

智取生辰纲之后,事情败露。

败露以后,首先宋江知道。

宋江见到官府防范梁山晁盖贼寇文公,有一段心理描写:“晁盖等众人不想做下这般大事!劫了生辰纲,杀了做公的,伤了何涛观察;又损害了许多官军人马;又把黄安活捉上山;如此之罪,是灭九族的勾当!虽是被人逼迫,是非得已,於法度却饶不得,倘有疏失,如之奈何!”这段心理活动中传递出两个信息:第一,宋江作为一个朝廷懂法的人,知道晁盖所犯的一串串事件,每一件事情都是灭九族的罪,虽然前面是事非得已,可是到了现在已经是不能够回头了;第二,宋江担心晁盖等人,怕他们出闪失,心中有种隐隐的操心。

这是一对矛盾。

从理上讲,晁盖等人于法度上饶不得;从情上讲,却不愿他们出现闪失,这是宋江很真实的心理。

他明明知道晁盖窃了生辰纲犯了弥天大罪,又因为晁盖是他的心腹兄弟,虽然法度上不可能饶恕,但是他要放走晁盖。

这时,宋江是知法犯法。

能够做到这样,在别人可能容易,可是在宋江就很难。

这件事证实他是一个仗义的英雄。

虽然他出于“义”救了晁盖他们,但是从内心里又觉得他们犯下了弥天大罪,于法度上却饶不得。

可见,其所行之“义”,是以不触及封建专制统治为前提的义。

总的来看,侠义英雄时期的宋江,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是一个心怀忠义、品格完美的英雄人物。

表现在他身上的“义”,体现了封建时代人民群众向往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互相扶助的一种道德追求。

2、亡命江湖、落草为寇时期怒杀阎婆惜是宋江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

为了逃避朝廷的惩处,他不得不亡命江湖,四处流浪。

作者写他亡命江湖的目的,还是在于展现一个“义”字。

比如小旋风柴进对他的礼遇,清风山劫匪王矮虎前后不同的态度等,都从侧面烘托了他的“义”。

宋江的义,不仅使他侠名远扬,而且像一块护身符一样多次助他化险为夷,遇难呈祥。

各路英雄对宋江的顶礼膜拜,正是对他的“义举”的回报。

也正因如此,宋江才有那么大的凝聚力,将众多好汉团结在他的周围,他也才能够稳坐帅位,说一不二,具有那么高的威信!显然,“义”是他日后统率梁山的资本。

不仅如此,亡命江湖还给了宋江展示其组织才能、领导才能的机会。

亡命清风寨时,为报刘高之妻害己之仇,他与花荣合谋定计,大败官军。

此后,为了粉碎官军的追剿,他又用计谋赚秦明入伙,使秦明不得不走上造反之路。

宋江以他的“义”和智慧,在清风山初步集结起一支造反队伍。

为了躲避大队官军的追捕,他又积极献计献策,要亲率这支造反队伍梁山入伙。

宋江以他的实际行动表现出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极大蔑视与践踏。

当此之时,他可曾想到对皇帝的忠?秦明本无反心,他却逼其造反,这是在维护封建制度吗?计赚秦明,致使秦明家少数人被杀,这是在维护封建王法吗?秦明无辜而背反名,其佳人无罪而就地死,这是义还是非义?只是,宋江这种反抗思想的萌芽不久即为宋太公的一封家书所扼杀。

出于忠孝,宋江一再拒绝了晁盖等人邀其上山入伙的建议,宁可沦为朝廷的囚徒,也不愿意落草为寇与朝廷为敌。

这种骨子里对封建王朝的“忠”与行动上的“不忠”矛盾纠缠在一起,使他的洁身自好与造反行为形成鲜明的对照,而“忠”对“义”的主导作用,又使宋江的入伙梁山充满了曲折性和戏剧性。

尽管在押赴江州途中,危险四伏,迭遇不测,使宋江饱受惊吓,但他仍然不改初衷,多次谢绝了各路好汉殷殷挽留的好意。

刺配江州以后,宋江原本希望改过自新,再作良民,以上报朝廷,下安黎庶,但封建阶级并不买他的帐,最后因为一首所谓的“反诗”而要革掉他的命。

宋江虽然也是被逼上梁山的,但他的被逼与武松、林冲等人又是多么的判然不同啊!落草梁山以后,宋江充分发挥了他的领导才干,整顿山寨,训练队伍,亲率义军攻城掠地,打败官军,严重威胁到宋王朝的生存。

为了壮大自己,他又不择手段地笼络人才,将宋朝的统军将领呼延灼、关胜等“逼”上梁山。

为了招纳卢俊义上山,一方面,宋江大展“义”举,使卢俊义非常感激;另一方面又派人在他北京家中题下反诗,断其归路。

乃至卢俊义蒙冤陷狱,宋江为救他又率兵远行,兵临城下。

呼延灼、关胜、卢俊义等皆无反心,是宋江逼人家造反,等到人家情愿归降后,宋江又以日后封妻荫子相安慰。

他一方面自称朝廷罪臣,见友辄称“小吏”,称己不得已暂居水泊;另一方面,却又轰轰烈烈大造朝廷的反。

不管作者的主观意图如何,落草为寇时期的宋江,始终洋溢着一种强烈的造反精神。

正因如此他才能团结义军民,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无论宋江骨子里如何忠于朝廷,他的行为却把他自己臵于了统治阶级的对立面。

或许正因如此,招安以后,四大奸臣始终对宋江心存芥蒂,他们怎么能容忍一个造过朝廷反的人和自己同殿称臣呢?他们又如何敢给这个造反英雄以高度信任呢?宋江的“义”表现出了与朝廷公然对立的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