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第十六届“诺贝尔”杯七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
第十六届八年级科学竞赛参考答案

湖州市第十六届“诺贝尔杯”八年级科学竞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二、简答题(共6小题12空,每空3分,共36分) 16. 吸引轻小物体;异种电荷相互吸引17. (1)水是液体,可以对流,传导热量快(2)水蒸汽液化放热 18. (1)24 (2)4KO 2+2H 2O═4KOH+3O 2↑ 19. (1)沉积岩 (2)D 、G 20. (1)0℃~20℃ (2)C 、D21. (1)向地性 (2)光对植物茎生长的影响大于地球引力的影响(意思相近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12空,每空3分,共36分)22. 二、5天内冷水和热水中细菌数变化不大,5天后冷水中的细菌数明显增加、该品牌的饮用水应该在5天内或加热后饮用23. (1)控制变量(2)半球的表面积 (3)半球的横截面积越大,受到的大气压力也越大。
(4)0.8 p 0S A (2)0112R I I I r -=24. (1)25. 瓶内虽有氧气,但氧气浓度低导致了蜡烛熄灭 白烟 氧气(或助燃剂) 四、分析计算题(共3小题,26题9分,27题12分,28题12分,共33分) 26. 解:(1)由图b 可知,当环境温度为40℃时,R 1=200Ω------------------(1分) U 0=U R 0/(R 1+ R 0)=4V×300Ω/(200Ω+300Ω)=2.4V----------- (3分)(2)当U 0=3V 时,I 1= I 0= U/R 0=3V/300Ω=0.01A -----------------------(2分) R 1=U 1/I 1=(4V-3V )/0.01A=100Ω------------------------------------ (2分) 查图b 可得最高环境温度是80℃-------------------------------------- (1分)答:(略,其它合理方法也可) 27. 解:(1)两次浸入的体积差△V=V/2-V/3=V/6,浮力差为△F 浮=5N-3.5N=1.5N 根据阿基米德公式:△F 浮=ρ水g △V ,可求得V=9×10-4m 3 -------------(3分) 当浸入1/3体积时,物体受到的浮力F 浮=ρ水gV/3=3N -------------(2分)G=5N+3N=8N --------------------------------------------------------------(2分) (2)排开V/6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1.5N ,那么如果浸没,物体将受到浮力为9N>8.0N------------------------ (2分) 所以物体静止时将漂浮在水面上,即F 浮= G =8N ----------------- (3分) 答:(略,其它合理方法也可)28. 解:(1)25-----------------------------------------------------------------------------(3分)(2)50%--------------------------------------------------------------------------(3分)(3)由题意可知,第四次加入盐酸后,碳酸钙已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
七年级科学竞赛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科学竞赛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常温下是固体?A. 氢气B. 氧气C. 水D. 铁2.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鸟B. 蛇C. 鱼D. 猫3. 下列哪个过程是物理变化?A. 燃烧B. 腐烂C. 蒸发D. 发芽4. 下列哪个器官属于呼吸系统?A. 心脏B. 肺C. 肝D. 胃5. 下列哪个是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煤炭C. 太阳能D. 天然气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2.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氧气。
()3. 食物中的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4. 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向负电荷流动。
()5.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慢。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表面约有______的面积被水覆盖。
2.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
3.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水和二氧化碳。
4.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5.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 简述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
3. 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4. 简述电流的形成条件。
5. 简述声音的传播条件。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家的电热水器功率为2000W,如果连续使用2小时,求消耗的电能。
2.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求汽车行驶的路程。
3.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10cm、5cm、2cm,求长方体的体积。
4. 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比为2:1,如果反应物A的质量为10g,求反应物B的质量。
5.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cm,腰长为5cm,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水的三态变化,并说明三态变化的名称。
2.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湖州市第十六届“诺贝尔”杯七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

湖州市第十六届“诺贝尔”杯七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卷共4大题,28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试卷分为试题卷(共8页)和答题卷(共2页)。
请在答题卷上写上考生姓名、学校、考号。
3.请考生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对于家庭厨房用具的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 )A .普通筷子的长度约25厘米B .酱油瓶的容积约5毫升C .普通饭碗的质量约2千克D .电冰箱冷冻室里冻肉的温度约10℃2.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如图是利用不同形式能量发电的示意图,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发电机工作产生电能B .水受热变为水蒸气C .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热量D .风力、水力、水蒸气带动涡轮机转动3.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示”,图中各数字代表地质作用,属于沉积和变质作用的编号分别是( ▲ )A .⑤⑦和⑥⑧B .⑥⑦和⑤⑧C .③④和①②D .⑤⑧和⑥⑦4.关于动物生长发育的流程图,正确的是( ▲ )A .人体的发育:受精卵→胎盘→婴儿→成人B .家鸽的发育:受精卵→卵黄→雏鸽→成鸽C .青蛙的发育:受精卵→幼蛙→成蛙D .家蚕的发育:受精卵→幼虫→蛹→成虫5.如图所示,一只重为G 的松鼠站在倾斜角为α的树枝上,则树枝对松鼠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是( ▲ )A .大于G 和沿树干向上B .等于G 和竖直向上C .等于G 和垂直树干向上D .小于G 和竖直向上 第5题图第3题图第2题图6.下列各项中,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 )①苹果 ②鸡蛋黄 ③血液 ④软骨 ⑤细菌 ⑥番茄果肉 ⑦心脏A .②③B .①⑦C .④⑤D .①⑥7.用培养液培养三种细菌,让它们在三个不同的试管中生长,如图显示了细菌的生长层。
如果此时往三支试管中通入氧气,则细菌的繁殖速度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 .Ⅰ:加快 Ⅱ:减慢 Ⅲ:不变B .Ⅰ:减慢 Ⅱ:加快 Ⅲ:加快C .Ⅰ:加快 Ⅱ:减慢 Ⅲ:减慢D .Ⅰ:减慢 Ⅱ:加快 Ⅲ:减慢8.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B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对被观察物体长或宽的放大倍数C .小明想使像向视野的左上方移动,于是他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D .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像是“bpdq”,则载玻片上的实物为“bpdq”9.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巴西进行。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末试题.doc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末试题1.(2024七上·吴兴期末)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A.B.C.D.2.(2024七上·吴兴期末)以下是本学期观察过的四种生物,其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的是()A.蜗牛B.蚯蚓C.草履虫D.含羞草3.(2024七上·吴兴期末)下图表示细胞分化的是()A.B.C.D.4.(2024七上·吴兴期末)美国及挪威的三位科学家因发现了“大脑中的GPS”——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而获得诺贝尔奖。
这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被称为网格细胞,它们属于构成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中的()A.上皮组织B.神经组织C.肌肉组织D.结缔组织5.(2024七上·吴兴期末)2023年12月18日晚,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下列现象与地震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火山B.风蚀蘑菇C.溶洞D.江心洲6.(2024七上·吴兴期末)科学的进步离不开卓越科学家的贡献,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瑞典生物学家林奈——提出了生物分类法B.德国地理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C.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实为细胞壁)D.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候风地动仪)7.(2024七上·吴兴期末)对于生活中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初中生正常步行时的步幅约为50分米B.冬天洗澡水温80℃,人体感觉舒适C.一个便于携带的保温杯容积为550升D.初中生一只鞋印面积大约200cm28.(2024七上·吴兴期末)限于人类的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作为证据的是()A.月食时,月球表面的阴影是弧形B.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C.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D.站得高望得远9.(2024七上·吴兴期末)如图所示为教材中的实验,下列对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钩码不能把两块铅柱分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B.乙:黄豆与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C.丙:抽去玻璃板,左侧玻璃瓶中的空气变红了,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丁: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比冷水中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2024七上·吴兴期末)科学家在认识物质时,发现物质具有很多特性,并归纳成相应的科学概念。
湖州市第十六届诺贝尔杯七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答案

湖州市第十六届诺贝尔杯七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答案1、傅科摆的故事能够说明地球在不停地()。
[单选题] *A.自转(正确答案)B.公转C.旋转2、下列关于竹筏或木排模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竹筏(木排)的底部比独木舟更宽、稳定性更好B.竹筏(木排)存在乘船者和货物容易浸水等问题C.竹筏(木排)载重量较大,同时增加了动力系统(正确答案)3、在北部的星空中,有七颗屋组成勺子的模样,这七颗星被称为( )。
[单选题] *A.勺星B.北斗星(正确答案)C北极星4、我们常常能在煤块上看到植物的枝、叶等痕迹,由此可以推测煤是由古代植物变化而成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运动员身体肌肉强壮,他们的子女肌肉不一定强壮。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以下()的船首形状可以让船在水中行驶得更快。
[单选题] *A.尖型(正确答案)B.方形C.圆形7、“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变异现象。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宇宙太遥远、太神秘,对它的探索是科学家的事,我们学生的任务是先学好知识,将来有机会再去关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9、在制作简易电动机时,把漆包线上的漆刮掉,是因为刮掉这层漆可以让导线()。
[单选题] *A.轻便B.结实C.导电(正确答案)10、下列三幅图中的电磁铁是用相同规格的铁芯、导线、电池制作而成的,其中电磁铁磁性最强的是()。
[单选题] *A.B.(正确答案)C.11、每天正午时分,究究都会路过郑州千玺广场,他发现“大玉米”一年四季的影长不同,下面选项中,“大玉米”影长最长的是()。
[单选题] *A.5月6日B.10月28日C. 12月15日(正确答案)12、( )这颗行星距离太阳最近。
[单选题] *A.水星(正确答案)B.金星C.地球13、通过处理后的污水,虽然清激、但依然有可能存在一些有害物质。
[单选题] *A.对(正确答案)B.错14、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湖州市第十六届“诺贝尔杯”八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含解析

湖州市第十六届“诺贝尔杯"八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卷共4大题,28小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试卷分为试题卷(共8页)和答题卷(共2页)。
请在答题卷上写上考生姓名、学校、考号。
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H-1、C-12 、O-16 、Ca-40 、Cl-35。
54.g取10牛/千克。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从地球上看,金星也具有周期性的圆缺变化(相位变化),而且相位变化与月球相似。
只是由于金星距离地球太远,用肉眼无法看到它的“月相”。
某研究人员利用仪器在地球上观察到金星“满月月相",此时金星位于图中(▲ )A.甲B.乙C.丙D.丁第1题图2.“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这些带着灰色幽默的词汇在网络中频繁出现,对上述植物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豆荚中的每一粒大豆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种子B.大豆、大蒜、生姜、苹果细胞中都有细胞壁C.苹果树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苹果树D.吃苹果时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3.在《我是歌手》第五期中,林志炫演唱了《没离开过》,到了副歌部分,林志炫竟然连升八度,被誉为“高音王子”。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林志炫是通过声带的振动发出声音的B.现场观众欣赏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连升八度”是指林志炫唱的歌声响度大D.场外的工作人员通过音色辨别林志炫的声音4.小明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使用不同倍率物镜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B .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不一定均可观察到C .若载玻片往右移,则甲和乙的影像也会往右移D .若在甲看到模糊的影像,仅换成乙物镜不一定会看到模糊的影像5.一天夜晚,小明在台灯下玩蹄形磁铁,当靠得很近时,忽然发现灯丝不停地抖动。
浙江省湖州市第二十届“诺贝尔杯”七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含答案)

12.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由于凸透镜对红外线的会聚能力比可见光弱,故同一透镜在红 外线射入时的焦距比可见光射入时长。有一种感光胶片叫红外线胶片,它对可见光不敏 感,而红外线却能使它感光。这种胶片可用普通相机进行红外摄影。现有一幅书上的图 片用普通胶片摄影时刚好成等大的像,现换成红外线胶片,若仍要成等大的像,则应该 A.增大物距,增加暗箱长度 B.减小物距,缩短暗箱长度 C.减小物距,增加暗箱长度 D.增大物距,缩短暗箱长度
第 24 题图
(1)如何判断所成的像为实像还是虚像 ▲ 。 (2)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灯 A 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 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 0.6 厘米,则玻璃板的厚度为 ▲ (3)用灯泡替代蜡烛完成实验的优点是: ▲ 。
第 6 页(共 8 页)
厘米 。
湖州市第二十届“诺贝尔”杯七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
v’
第 21 题图 (1)B 的主要部分是 ▲ ,由 B→C 必须经过的两个过程是 ▲ ▲ 。 。
(2)C 中的 ▲ 是裸子植物所没有。 (3)请用字母和箭头把被子植物的一生按顺序排列起来:
湖州市第二十届“诺贝尔”杯七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
第 5 页(共 8 页)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空 3 分,共 45 分) 22.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某小组用消毒过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要求 进行了实验设计, 请据表分析: 瓶号 加入物质 瓶口处理 温度 甲 50 毫升灭菌牛奶 不作处理 25° C 乙 50 毫升灭菌牛奶 不作处理 5° C ; ▲ 。 丙 50 毫升灭菌牛奶 用消毒棉球塞住 25° C ;
湖州市第二十届 “诺贝尔 ”杯七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卷共 4 大题,28 小题。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50 分。 2.试卷分为试题卷(共 8 页)和答题卷(共 2 页) 。请在答题卷上写上考生姓名、学校、 考号。 3.请考生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我国宋代诗人陈与义在《襄邑道中》写道:“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 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其中“云不动”、“云与我俱东”所选择的参照物分 别是 A.船、河岸 A.推力 B.重力、推力 C.重力、空气对球的作用力 D.重力、推力、空气对球的作用力 U 3.如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个实验,下列实验目的不正确 的 ... 是 A.甲实验:观察气体扩散现象 B.乙实验:证实分子间有空隙 C.丙实验:演示物体具有惯性 D.丁实验:显示玻璃瓶微小形变 混合 第 2 题图 B.河岸、船 C.河岸、河岸 D.船、船 2.如图为排球运动员扣球前的精彩瞬间,此刻排球受到的力有
湖州市第十六届“诺贝尔”杯七年级科学竞赛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湖州市第十六届“诺贝尔”杯七年级科学竞赛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3分,共39分)17.低温液化18.增大 C19.(1)所使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不同(2)(m1+m2)/2 (3)B、D、E(漏选、错选均不给分)20.(1)90°(2)0.321.(1)全为白色(2)D22.500 100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3分,共36分)23.(1)阴暗潮湿排除偶然因素,使实验结论更可靠(2)叶绿体(3)时间24.(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瓶中气体的压强(或瓶子质量、风速大小、瓶中水的体积、瓶子容积等,合理即可)(3)等于不是25.(1)1×10-5(2)0.26 (3)2.6×103(4)>四、分析与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26. 设第一次鸣笛处客车到悬崖的距离为s;车速为v车,声速为v声第一次鸣笛到听到回声有:v声t1+v车t1=2s①(2分)第二次鸣笛到听到回声有:v声t3+v车t3=2[s-(t1+t2)v车] ②(2分)其中t1=6秒;t2=16秒;t3=2秒;v声=340米/秒代入数据联立①②得:s=1122米(2分)v车=34米/秒(2分)v车=34米/秒=122.4千米/小时>120千米/小时;已超速。
(1分)27.(2)MR2(3分)甲(3分)(3)2×10—3 (3分)28.(1)设子弹的速度最小为300米/秒;子弹穿过两个塑料片的时间为t=s/v=0.3米/300米/秒=0.001秒电动机转过的圈数n=300转/秒×0.001秒=0.3转<1转所以塑片转过的角度为90°;(3分,不写过程只写答案的给1分)(2)t子弹=电动机转过90°的时间=90°/(300×360°)=1/1200秒;(3分)(3)v=s/t=0.3米/(1/1200秒)=360米/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州市第十六届“诺贝尔”杯七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卷共4大题,28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试卷分为试题卷(共8页)和答题卷(共2页)。
请在答题卷上写上考生姓名、学校、考号。
3.请考生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对于家庭厨房用具的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 )A .普通筷子的长度约25厘米B .酱油瓶的容积约5毫升C .普通饭碗的质量约2千克D .电冰箱冷冻室里冻肉的温度约10℃2.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如图是利用不同形式能量发电的示意图,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发电机工作产生电能B .水受热变为水蒸气C .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热量D .风力、水力、水蒸气带动涡轮机转动3.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示”,图中各数字代表地质作用,属于沉积和变质作用的编号分别是( ▲ )A .⑤⑦和⑥⑧B .⑥⑦和⑤⑧C .③④和①②D .⑤⑧和⑥⑦4.关于动物生长发育的流程图,正确的是( ▲ )A .人体的发育:受精卵→胎盘→婴儿→成人B .家鸽的发育:受精卵→卵黄→雏鸽→成鸽C .青蛙的发育:受精卵→幼蛙→成蛙D .家蚕的发育:受精卵→幼虫→蛹→成虫5.如图所示,一只重为G 的松鼠站在倾斜角为α的树枝上,则树枝对松鼠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是( ▲ )A .大于G 和沿树干向上B .等于G 和竖直向上C .等于G 和垂直树干向上D .小于G 和竖直向上6.下列各项中,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 )①苹果 ②鸡蛋黄 ③血液 ④软骨 ⑤细菌 ⑥番茄果肉 ⑦心脏A .②③B .①⑦C .④⑤D .①⑥7.用培养液培养三种细菌,让它们在三个不同的试管中生长,如图显示了细菌的生长层。
如果此时往三支试管中通入氧气,则细菌的繁殖速度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 .Ⅰ:加快 Ⅱ:减慢 Ⅲ:不变B .Ⅰ:减慢 Ⅱ:加快 Ⅲ:加快C .Ⅰ:加快 Ⅱ:减慢 Ⅲ:减慢D .Ⅰ:减慢 Ⅱ:加快 Ⅲ:减慢8.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B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对被观察物体长或宽的放大倍数C .小明想使像向视野的左上方移动,于是他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D .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像是“bpdq”,则载玻片上的实物为“bpdq”9.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巴西进行。
小明和小张运用所学知识对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 )第5题图 第3题图 第2题图 第7题图①踢球时,脚感到疼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②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惯性③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和向前推力的作用④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止⑤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A .①③⑤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⑤10.如果你是一位桥梁设计师,要在可能发生泥石流的不是很宽的河道上建一座公路桥,万一发生泥石流时,要求尽量使泥石流能顺利通过桥洞,又要保证桥梁尽可能不被冲毁,则下列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 )A .建在河道拐弯处,单孔大跨度B .建在河流直道处,单孔大跨度C .建在河道拐弯处,多桥墩小跨度D .建在河流直道处,多桥墩小跨度11.晚上,当你从路灯正下方经过并沿地面向前移动时,在相同时间里( ▲ )A .人移动的距离大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B .人移动的距离小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C .人移动的距离等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2.如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甲和乙),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表示其幼苗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是乙B .曲线甲中a→b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C .曲线乙中a→c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消耗了大量有机物D .曲线乙中c 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幼苗细胞鲜重增加13.现有甲、乙、丙三种初温度相同的液体,其中甲、乙为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乙、丙为质量不等的同种液体。
若对这三种液体分别加热,则可根据它们吸收的热量和升高的温度,在温度一热量图象上分别画出对应的三点甲、乙、丙,如图所示,由此图象得出下列结论:①丙的比热比甲的比热大;②丙的比热比甲的比热小;③丙的质量比甲的质量大;④丙的质量比甲的质量小。
这些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①正确B .只有②正确C .只有②、③正确D .只有①、④正确14.3D 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
关于3D 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B .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厘米C .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D .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15.将两根筷子竖直插入一个注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插入水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最后看到的情况是( ▲ )第15题图 A B C D第13题图 第12题图16.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 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
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 位置(已知AO =BO ),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 ▲ )A .小球运动到B 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B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C .小球从A 点运动到O 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D .小球从O 点运动到B 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减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3分,共39分)17.空气热源型热泵热水器是利用空气作为低温物质,通过介质(工作物质)吸收空气中的热能,再利用热泵技术(类似电冰箱工作原理)消耗少量的电能驱动压缩机,使介质成为高温物质并对冷水进行加热。
热泵热水器具有高效节能、不受天气影响等优点。
则该种热水器内介质汽化的发生位置在 ▲ (填“高温”或“低温”)物质处,冷水吸收介质发生 ▲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放出的热量。
18.液体中的声速与温度有关,关系式为v t =v 0+a (t -t 0),其中:v t 表示温度为t 时的声速,t 0为表格中指出的温度,v 0表示温度为t 0时的声速,α为温度系数。
可见,水中的声速随温度升高而 ▲ 。
如图所示是酒精、水和水银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其中 ▲ 表示酒精中声速的规律。
19.(1)甲、乙、丙三位同学对某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时,他们在测量时都遵守测量规定,但他们测量的结果分别是15.82厘米、15.80厘米和15.8厘米,那么甲和丙两位同学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 。
(2)用一底座已调成水平而横梁未调成水平的天平去称一个物体的质量。
当物体放在左盘时,右盘中放上质量为m 1的砝码,横梁正好能水平;若将物体放在右盘时,左盘中放上质量为m 2的砝码,横梁也正好能水平。
在以上操作中游码均未移动,那么被测物体的质量m = ▲ 。
(3)使用工具测量物体的某些量时会因为某些因素的变化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大或偏小。
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大的是 ▲ (填字母)。
A .测量跳远成绩时,将皮尺拉得太紧;B .用量筒量取50毫升液体时仰视读数;C .使用生锈的砝码测物体质量;D .在测形状不规则小石块密度时,先用排水法测小石块体积,再测质量;E .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就停止调节螺母。
20.小李同学在学习了平面镜的知识后,回家做了一个实验。
他将一支铅笔和一块平面镜平行并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平面镜PN 高30厘米,铅笔AB 长20厘米,它们之间相距15厘米。
(1)若铅笔绕B 点逆时针转过90°,则其像转过的角度为 ▲ 。
(2)若铅笔不动,小李把平面镜绕N 点沿顺时针方向转过90°,则B 点在平面镜中的像B 〞与之前的像B ′相距 ▲ 米。
21.(1)用种植了数十年而一直表现为白色种皮的非甜玉米品种与具有黄色种皮的甜玉米新品种间行种植,若只进行如图甲所示的传粉后,白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的种皮颜色是 ▲ (选填“全为黄色”、“全为白色”或“黄色与白色各占一半”)。
第16题图白非甜黄甜 图甲A PB N 第20题图 液体 丙酮 水 甘油 水银 酒精 t 0(℃) 20 25 20 20 20v 0(m/s ) 1192 1500 1923 1451 1180 α[m/(s•℃)] -5.5 2.5 -1.8 -0.46 -3.6第18题图(2)图乙所示是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②、③、④、⑤组成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B .⑤胚根在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C .③胚芽可发育成新植物体的茎和叶D .①子叶是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22.一水杯装水放在冰箱冷冻室后,结冰后冰面正好与杯口相平,杯与冰的总质量为550克,当冰全部融化后,需向杯中加入50毫升水,水面正好与杯口相平。
则:杯的容积为 ▲ 毫升;空杯的质量为 ▲ 克(ρ冰=0.9克/厘米3)。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3分,共36分)23.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超过一定值,葫芦藓就不能生存。
某化工厂的烟囱中有二氧化硫排放,为研究二氧化硫对葫芦藓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离烟囱每隔一定距离的地方栽种250株葫芦藓,由近至远分别编号为1组、2组、3组、4组、5组。
葫芦藓植株死亡数统计如下表(单位:株)。
请据此分析作答:(1)葫芦藓在栽种时,除了严格控制距离烟囱的距离外,还应选择 ▲ (选填“阳光充足”、“高温干燥”或“阴暗潮湿”)的环境,每组栽种250株的原因是 ▲ 。
(2)二氧化硫使葫芦藓的绿叶迅速枯黄,你认为是叶片细胞中的 ▲ 遭到了破坏,因此葫芦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3)表中数据说明葫芦藓的受害程度与离污染源的距离和受污染的 ▲ 有关。
24.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如图甲所示的水火箭升空实验。
实验器材有:饮料瓶、气筒、自行车气门芯、铁丝、胶塞、水等。
水火箭构造如图乙所示,原理如下:在瓶中装适量的水,塞好瓶塞后放在发射架上,用气筒通过气门芯向瓶内打气,瓶内水上方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高压气体将水和胶塞从瓶口中压出,水的反冲作用把瓶推向高空。
(1)水火箭升空原理可利用我们所学过的 ▲ 知识来解释。
(2)制作过程中,小明提出了问题:水火箭上升的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猜想1:可能与瓶塞插入深度有关;猜想2:可能与气筒的充气次数有关(设每一次充入气体量相同);猜想3:可能与瓶子的形状有关;你认为影响因素除上述三点外还可能与 ▲ 有关(写出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