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汇总 (1)
中国古代文学(重点复习资料)

一.作品的作者和年代:1.春秋:左丘明——《左传》《国语》孔子——《论语》2.战国:孟子——《孟子》庄子——《庄子》屈原——《离骚》3.西汉: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司马迁——《史记》4.东汉:班固——《汉书》赵壹——《刺世疾邪赋》班固《咏史》辛延年《羽林郎》5.北朝:郦道元——《水经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颜之推——《颜氏家训》6.三国魏曹操——《蒿里行》《短歌行》曹丕——《燕歌行》曹植——《白马篇》《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王粲——《七哀诗》刘桢——《赠从弟》蔡琰——《悲愤诗》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嵇康——《养生论》《声无哀乐论》《幽愤诗》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7.西晋:陆机——《拟古诗》十二首《文赋》左思——《咏史》八首《三都赋》8.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饮酒》9.南朝: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10.唐朝: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骆宾王——《在狱咏蝉》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孟浩然——《过故人庄》王维——《观猎》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李白——《将进酒》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二.填空题: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
三诗:鲁诗—申培,齐诗—辕固,韩诗—韩婴。
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
后出现“毛诗”鲁国毛享,赵国毛苌。
2.《尚书》是我国第一部散文集,商周时期记言的历史汇编,散文形成的标志。
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3.《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事体编年史。
主要记录鲁国事件。
4.《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
5.《国语》:国别体。
6.孟轲的对儒家思想的贡献:①性善论(仁义礼智—人性之善)②重民思想。
7.庄子的思想:①气②化,万物皆化。
③道,宇宙的最终根源。
自然之限:生与死。
社会之限:时与命。
自我之限:情与欲。
8.汉初:骚体赋西汉中后期:汉大赋东汉:抒情小赋9.《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
《古代文学史》1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史一、填空1、明代的几个戏曲理论著作:(1)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此书记录元代及明代初年的杂剧剧目,品评部分作家的作品,列出北曲曲谱,是现最早的北曲曲谱,历来为研究元明杂剧的学者所推重。
(2)明中叶徐渭的《南词叙录》,此书是研究宋元南戏和明代传奇的重要著作。
(3)明末吕天成的《曲品》,此书为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戏曲批评专著。
(4)明末王骥德的《曲律》,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南北曲的戏曲理论著作(5)明末沈璟的《南词全谱》。
2、《水浒传》的版本《金瓶梅》的版本:词话本《红楼梦》的版本:成本《水浒传》的版本:比较复杂,依照文字繁略分为繁简系统繁本系统:分为100回本和100回繁本的基础上增加征田虎、王庆的情节120回本;70回本;今存最早较完整的百回本是王道昆序的《忠义水浒传》,现存最完整的是容与堂本百回繁本。
简本系统:保存较完整的有双峰堂刊《水浒志传评林》以及《忠义水浒传》。
文字简陋。
缺乏文学性。
简本比繁本多两大情节,但学者多认为简本是繁本的节本,不是由简本发展成繁本。
《红楼梦》的版本有两大系统:①为“脂本”系统:《红楼梦》初名《石头记》,最早以八十回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
这些抄本最初有署名为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评点。
一般我们习惯上把脂砚斋评点的《石头记》称为脂砚斋抄本,简称脂本。
属于这个系统的本子,历年来不断有所发现,至今已有十余种。
②为“程本”系统:乾隆五十六年,程伟元和高鹗将在社会上流行了二十余年但“无定本”的《红楼梦》前80回与后增补的四十回合成一部故事完整的小说,并用活字排印出来,书名为《红楼梦》,通称“程甲本”。
又于次年重经修订再次以活字排印,通称“程乙本”。
自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出来以后,脂本系统就被程本所代替,而《红楼梦》也得到了广泛地传播。
《金瓶梅》的版本:⑴万历本:《金瓶梅词话》,又称“词话本” ,是今见最早刊本。
回目不对仗,方言土语较多⑵ 崇祯本:《原本金瓶梅》,把“万历本”首回的《景阳岗武松打虎》改为《西门庆热结十兄弟》,回目对仗、方言土语多有删改。
《中国古代文学》重点复习

《中国古代文学》重点复习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学》重点复习ϖ先秦叙事散文《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ϖ先秦说理散文《论语》、《老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楚辞,是战国时以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
这种诗体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做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东观余论》)ϖ重点篇目《湘夫人》ϖ《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作者司马迁“发愤著书”,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修史理想,创作了这部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高峰之作。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ϖ《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梁萧统所编的《昭明文选》。
他收集了东汉末年的一些内容风格相近,而又失去题目的无名氏的五言诗,编在一起,起名为《古诗十九首》。
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游子思乡、怀人;二是男女恋情;三是文人士大夫的怀才不遇;四是反映一种颓废心理和一种及时行乐的情绪。
ϖ重点篇目:《行行重行行》汉乐府:乐府原是古代音乐机关的名称,汉乐府原指汉代的音乐机关。
据记载,武帝时的乐府开始采集民间歌辞和乐曲。
后来,将乐府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称为“乐府”,于是,“汉乐府”就由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而兼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了。
重点篇目:《十五从军征》ϖ建安风骨:东汉末年,建安诗人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展示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抒发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也流露出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
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
后人把这种建安诗歌的独特风格称为“建安风骨”。
代表作家有“三曹”、“七子”、蔡琰等。
ϖ重点篇目:曹植《赠白马王彪》“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240-249),文学史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265)这一时期的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上古神话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造人、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它保存在《淮南子》中。
第二章《诗经》三、填空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305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汉代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国风”,共160篇。
5、《诗经》中的“雅”分大雅和小雅,前者有31篇,后者有74篇,共105 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商颂,周颂,鲁颂,它们分别有5 篇31 篇和4篇作品,共40篇。
7、《诗经》内容来源献诗、采诗、删诗8、《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
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农事诗、婚姻爱情诗、战争徭役诗、怨刺诗、宴飨诗。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赋、比、兴,它们和风、雅、颂合称为诗之“六义”。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5篇。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三、填空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甲骨卜辞2、反映我国早期记事记言的文字由简到繁的发展标志商周铜器铭文3、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的是《尚书》。
4、《尚书》艺术成就:一单独成篇文本结构和文体形态完整对先秦叙事散文有直接影响;二文风古朴,不饰藻华;三萌芽阶段作品,文字古奥,语句拗口;四是记言文之祖,语言技巧超过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5、《春秋》泛称,百国史书。
中断公元前481(绝笔已获麟)。
春秋笔法:一字寓褒贬。
6、《左传》地位:是中国第一部记事详尽完整的编年史书,是中国散文典范,标志中国叙事散文走向成熟,史转文学达到新高度。
中国古代文学1复习参考资料5篇

中国古代文学1复习参考资料5篇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学1复习参考资料中国古代文学1(文学史部分)绪论先秦文学概说一先秦文学的范围(一)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分期问题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分期:上古文学:先秦文学、两汉文学。
文学自发的时期,突出特点:文学尚在文化的大母体之内,文史哲不分。
中古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
文学自觉的时期,诗歌和散文的成就达到顶峰。
近古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清文学。
文学转型的时期,戏剧和小说兴起并达到顶峰。
近代文学:古典与现代交叉,从古典到现代过渡的时期。
(二)先秦文学的时间范围所谓先秦,一般而言就是指秦统一以前。
先秦文学也就是在中国历史上秦统一以前所有的文学。
秦统一以前的历史,因为有文献记载的,根据目前所能掌握的情况,最早只能从殷商后期开始。
所以先秦文学主要包括商代文学,周代文学。
先秦文学是古代文学各段中跨度最长的一段。
先秦文学的上源,实际上涉及到了文学的起源问题。
二、先秦文学的发展历程(一)诗歌:原始歌谣、《诗经》、《楚辞》上古诗歌:(1)内容上,与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吴越春秋》)《易经·归妹·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
《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2)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巫术色彩:《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
(《礼记·郊特牲》)(3)诗乐舞三位一体。
《吕氏春秋·古乐篇》:“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二)上古神话1,神话的概念: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3页)是远古人民通过幻想的、形象的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所做出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以象征和隐喻来表现它的意蕴。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最全大纲复习资料完整版

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大纲复习资料完整版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第一节上古歌谣第二节神话传说第二章《诗经》第一节《诗经》的来源,分类和流传第二节社会政治诗第三节情爱诗第四节史诗及其他第五节《诗经》的文学成就第三章先秦散文第一节历史散文第二节诸子散文第四章屈原和楚辞第一节楚辞的产生第二节屈原及其创作第三节《离骚》第四节屈原的其他作品第五节宋玉及其他楚辞作家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秦汉散文第一节李斯与秦代散文第二节贾谊与西汉初期散文第三节刘向与西汉中后期散文第四节东汉散文第二章司马迁与汉代史散文第一节司马迁及其《史记》写作第二节《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第三节班固《汉书》及东汉其他历史散文第三章汉代辞赋第一节贾谊,枚乘与汉初辞赋第二节司马相如扬雄第三节西汉中后期其他辞赋作家及东汉辞赋的承变第四章汉代诗歌第一节乐府民歌第二节五言诗的起源第三节《古诗十九首》及其他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建安风骨第一节曹操与曹丕第二节曹植第三节建安七子及蔡琰第二章正始之音第一节时代思潮与正始诗歌第二节阮籍诗第三节嵇康诗第三章两晋诗坛第一节太康诗风第二节左思与刘琨第三节游仙诗与玄言诗第四章杰出诗人陶渊明第一节陶渊明的生平及思想第二节陶渊明的诗歌第三节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1第五章南北朝诗歌第一节南朝诗歌第二节北朝诗歌第三节南北朝乐府民歌第六章魏晋南北朝赋第一节建安赋作的繁荣第二节两晋赋坛的多样化倾向第三节精致化的南朝骈赋第四节北朝赋与庾信第七章魏晋南北朝散文第一节魏晋文章第二节南朝骈文第三节北朝散文第八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小说创作的繁荣第二节志怪小说与《搜神记》第三节志人小说与《世说新语》第九章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第一节魏《典论•论文》与《文赋》第二节刘勰《文心雕龙》第三节志人小说与《世说新语》第三节钟嵘《诗品》及其他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隋代文学与初唐诗歌第一节隋代文学第二节贞观诗坛与“初唐四杰”第三节杜审言与沈,宋第四节陈子昂与张若虚等第二章盛唐诗歌第一节王维,孟浩然等山水诗人第二节王翰,王昌龄,崔颢等豪侠诗人第三节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第三章李白第一节李白的生平和思想性格第二节李白的乐府歌行第三节李白的绝句第五节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影响第四章杜甫第一节杜甫的生平和思想第二节杜诗的“诗史”性质及写实手法第三节杜诗的沉郁顿挫和律体成就第四节杜诗的集大成和对后世的影响第五章大历诗坛第一节韦应物与刘长卿第二节大历十才子第三节顾况,李益第六章中唐诗歌第一节白居易,元稹等人第二节韩愈,孟郊第三节李贺第四节刘禹锡,柳宗元第七章李商隐与晚唐诗歌第一节李商隐第二节杜牧,许浑第三节贾岛与姚合第四节皮日休,陆龟蒙,司空图等第八章唐代散文第一节唐代古文运动第二节韩,柳散文的杰出成就第三节晚唐的讽刺小品文第九章唐传奇与变文,俗讲第一节唐代传奇小说第二节敦煌变文与俗讲第十章唐五代词第一节早期的民间词与文人词第二节温庭筠,韦庄与花间词第三节冯延巳,李煜与南唐词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第一节上古歌谣识记:①《尚书·尧典》、《吕氏春秋·古乐》、《诗大序》中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
最新整理中国古代文学1期末考试复习重要知识点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要点一、神话部分1、《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
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多及异物和神奇灵怪。
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2、《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共21卷,它的思想接近于道家。
《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所以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曲折地反映了远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
如《女娲补天(览冥训)》、《后羿射日(本经训)》、《共工怒触不周山(天文训)》等。
二、《诗经》部分(考到25——30分)(一)、知道基本情况1、《诗三百》:即《诗经》。
《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
《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
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
2、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
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
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
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3、诗经怎么来的?怎么收集的?三种说法:采诗说、献诗说、孔子删诗说笔记本p34、诗经按体裁分类:农事诗国风豳风《七月》(属于农事诗中的农业生活诗。
要背要考)简述《七月》的内容梗概:解题:《七月》这首诗叙说农夫一年四季无休无止的辛苦劳作。
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关系和人民的艰苦生活。
书P22 全诗八章,大体依照春耕、蚕桑、收割、打猎、修缮房屋和年关祭祀的次第,按月歌唱,平铺直叙(手法)一年四季适应不同节候的各种劳作,也反映了农夫在衣、食、住等方面的情况,有较大的史料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一、名词解释《七发》:①西汉枚乘的代表作;②设为主客问答,重铺陈夸张,对统治者的腐朽生活进行讽谏;③汉赋形成的第一篇作品,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大历十才子:①指唐代宗大历年间驰名诗坛的一群诗人(如钱起、卢纶等);②擅长写作五律;③以歌颂升平,吟咏山水,称道隐逸为诗歌主题,诗风平庸,成就不高。
“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屈原等人创作的诗歌,是当时产生的一种富有南方地方特色的新诗体。
西汉末年由刘向整理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
“楚辞”是先秦北方史官文化同南方巫官文化融汇、交流的产物,也是春秋以来楚国在长期独立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地方文化的结晶。
诗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的合称。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
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
比即比喻或比拟。
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历史散文:古代的散文是伴随着史官词而出现的,他们记载国家的臣子和君主的言行,在其中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政治和哲学观点,其记述由简到繁,由质朴无华到略具文采。
现在人看到的就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互见法”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开创的一种写作方法。
即是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
互见法分为人物互见法和事件互见法两种。
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诗经》是我国第一步诗歌总集2我们古代文学几种精神的表现:乡国情怀、爱情友情人生感悟(生命短暂宇宙永恒的感悟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交叉了宗教思路)3楚辞的特点:1从体式言较诗经而言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2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方言(浪漫主义诗歌总集)4《春秋》是孔子编订的最早一部编年史记事系统,具有自觉的记事意识事件观念写作义例“微言大义”5《左传》精密篇章结构和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6《战国策》反应了纵横家的思想和人生观“所在国重,所去国轻”7《古诗十九首》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文选》特点铺张扬厉的大赋体制代表五言诗的最高成就枚乘《七发》汉大赋正式形成标志司马相如《子虚赋》大赋顶峰8建安风骨:直接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形成了“建安风骨”这一优良传统“观其时文雅好慷慨”9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大类10 古文运动:文体文风改革自内容言是明载道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自形式言11 骈体六朝以来讲究排偶辞藻音律典故的文体12传奇之名起于晚唐裴铏小说《传奇》13唐文学特点唐文学主要表现在诗歌领域是我们封建社会中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1从诗歌数量上看2内容看3诗歌以外散文小说词等各种文体都获得巨大成功4从作家成就和风格流派上看14苏轼的诗歌赏析1对社会的干预和人生的思考2平常事物和自然风物中挖掘道理3题材广阔细微处见功力4风格兼收并蓄刚柔并济呈现清雄之美15苏轼的词:婉约词与豪放词并攻2人生如梦的心路历程和超然自适的价值导向3对自然山水的描绘姿态万千风情万种4提升了词的境界创立新的美学规范16苏轼的影响: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敬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17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18王实甫《西厢记》崔莺莺张生北曲压卷之作19《西游记》影响下的明代神魔小说:1《西游记》的读书仿作《读西游记》《东游记》《北游记》《南游记》2为神仙立传型的作品独转或者合转前者如观音吕沌阳无娓钟馗牛郎织女等后者如二十四罗汉八仙等3与历史故事相交融的神魔作品《封神演义》名解1、唐传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2、江西诗派: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宋人方回把杜甫黄庭坚陈诗道陈与义称为江西派,一组三宗。
江西诗派的理论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或承前人之词或师承前人之意崇尚瘦硬奇坳的诗风追求字字有出处创作实践中“以故为新”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⑴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咏怀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青玉案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人文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一、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在我国诗文里:对于故乡、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乡国的情怀的泛化,是对山河之美的赞颂和描写二、我国古代文学中的感情主题:1、爱情,可分为来自民间和受民间作品影响的一系和文人作品的一系。
来自民间的一系:表现出更为充分的人性特点。
文人的描写爱情之作:表现得较为复杂,含蓄了,深化了更有理想的色彩2、友情:是朋友为兄弟,这是我国思想传统里的一种认识。
交友不因贵贱而阻碍,不以利而以义、守之以信,忠之以言。
三、我国文学中的人生感情主题:1、对于生命虽短促而宇宙却永恒的感悟。
对于历史人生的思索,实际是对于生命永恒的向往。
是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
2、对于人生的感悟主题:还表现为对于现实人生的反思,往往交叉着宗教理念、劝善惩恶、提出人生的归宿问题,在小说、戏剧、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现实主义的源头:《诗经》浪漫主义的源头:《楚辞》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诗经》以四言为基本句式逍遥游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水花,波及千里远,然后拍击大翼,凭借旋风直上高空。
它是乘着六月的大风而飞去的。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
天色深青,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它高旷辽远而没有边际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像人抬头看天空一样罢了。
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浮在上面就成为一只小船;而搁置杯子就沉落在地上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
鹏鸟飞九万里,其下有巨风的承载,然后才乘风而飞,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想准备飞到南方去。
蝉与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到树枝就停下来,有时飞不到树上去,就落在地上,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到近郊野林去,带上一日之粮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捣米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
这两个小东西又知道什么呢?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的比不上寿命长的。
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朝菌不知一月的时间变化,蟪蛄不知一年的时间变化,这就是寿命短的。
楚国的南边有叫冥灵的大树,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就是寿命长的。
但是彭祖现在独以长寿著名,一般人和他相比,岂不可悲可叹吗?商汤询问名叫棘的大夫就是这样的。
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荒原之地,有一个很深的大海,那是天然形成的。
那里有一种鱼,它的身宽有好几千里,没有人能够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泰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鹏鸟奋起而飞,翅膀拍击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这才向南飞去,打算飞到南方的大海。
斥鴳讥笑它说:‘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算是飞翔的极限了。
而它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这就是小与大的区别了。
所以,那些才智可以胜任一官之职,行为可以顺应一乡群众,道德合乎一国之君的要求,才能可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自己很得意,其实如同斥鷃一样(所见甚小)。
而宋荣子嗤笑这四种人。
而且世人都赞誉他,他却并不会因此而更加奋勉,世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
他清楚自身与物的区别,辨明荣誉与耻辱的界限,如此而已。
他在世间,没有追求什么。
即使如此,他还是未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列子能驾风行走,那样子实在轻盈美好,而且十五天后才返回。
列子对于寻求幸福,没有拼命追求。
他这样虽然免于步行,但还是有所依靠。
如果能够顺应天地万物之性,而驾驭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那又需要凭借什么呢?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尧打算把天下让给许由,说:“太阳和月亮都已升起来了,可是小小的炬火还在燃烧不熄;它要跟太阳和月亮的光亮相比,不是很难吗?季雨及时降落了,可是还在不停地浇水灌地;如此费力的人工灌溉对于整个大地的润泽,不显得徒劳吗?先生如能居于国君之位天下一定会获得大治,可是我还空居其位;我自己越看越觉得能力不够,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你。
”许由回答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获得了大治,而我却还要去替代你,我将为了名声吗?‘名’是从属于‘实’的附属物,我将去追求这次要的东西吗?鹪鹩在森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棵树枝;鼹鼠到大河边饮水,不过喝满肚子。
你还是打消念头回去吧,天下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啊!厨师即使不下厨,祭祀主持人也不会越俎代庖的!”肩吾向连叔求教:“我从接舆那里听到谈话,大话连篇没有边际,无法反复验证。
我十分惊恐他的言谈,就好像天上的银河没有边际,跟一般人的言谈差异甚远,确实是太不近情理了。
”连叔问:“他说的是些什么呢?”肩吾转述道:“在遥远的姑射山上,住着一位神人,皮肤润白像冰雪,体态柔美如处女,不食五谷,吸清风饮甘露,乘云气驾飞龙,遨游于四海之外。
他的神情那么专注,使得世间万物不受病害,年年五谷丰登——我认为这全是虚妄之言,一点也不可信。
”连叔听后说:“是呀!对于瞎子没法同他们一起欣赏花纹和色彩,对于聋子没法同他们一起聆听钟鼓的乐声。
难道只是身体上有聋与瞎吗?智力上也有聋和瞎啊!这话似乎就是说你肩吾的呀。
那位神人,他的德行,能包容万事万物,使整个世界成为太平境界,他怎肯为天下俗事忙忙碌碌呢?这神人,外物没有什么能伤害他,滔天的大水不能淹没他,天下大旱使金石熔化、土山焦裂,他也不感到灼热。
他的尘垢秕糠等糟粕物,都能造就出尧、舜那样的圣贤人君来,他又怎么会把外物琐事当一回事呢!”北方的宋国有人贩卖帽子到南方的越国,越国人不蓄头发满身刺着花纹,没什么地方用得着帽子。
尧治理好天下的百姓,安定了海内的政局,到姑射山上、汾水北面,去拜见四位得道的神人之后,怅惘地神游世外,忘记了天下。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中间可容纳五石的东西。
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
把它剖开做瓢,过分大而且很平浅,无法容纳东西。
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大而无用,就砸烂了它。
”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制造预防龟裂冻疮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棉絮为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