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优质教案
部编】三年级下语文《鹿角和鹿腿》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三年级下语文《鹿角和鹿腿》优质课教学设计本文讲述了一只鹿在丛林中遇到狮子,利用自己的长腿脱险,但美丽的角却被树枝挂住,险些丧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只看到它的长处或短处,而应该看到它的全部价值。
三、重读理解:1、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交流课文思想内容及情感体验。
四、朗读训练:1、学生朗读课文,注重语音语调、情感表达。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技巧,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潜力。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研究了一则关于鹿的故事,通过反复诵读、讨论和朗读训练,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语言的感悟,同时也学会了一些朗读技巧。
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这个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师:接下来,我们再看看鹿是怎样抱怨自己的腿的。
请大家静静地读一读5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句子。
划好的同学读读自己划出的句子。
(指名反馈——出示句子)2、鹿腿难看,小鹿们都抱怨自己的腿。
唉,我的腿怎么这么难看,像两根干瘪的枯枝。
”1)小鹿们,你们的腿是不是也像枯枝一样难看呢?(学生练读)2)指名读。
注意语气,带着抱怨的情绪读出来。
腿难看,怎么办?小鹿们不是一直在跑吗?跑步会让腿变得更美哦!(鼓励学生跑几圈)3)腿难看,怎么办?小鹿们可以多运动,跑步、跳跃,让腿变得更美哦!(板书:运动美腿)4)背诵积累:(出示插图)勇敢的小鹿,你在草原上奔跑,你的腿虽然不够美丽,但它们非常强壮,让你跑得更快、更远。
现在,不看书本,来说说XXX的腿吧。
(齐背)小结:像鹿这样抱怨自己的缺点,但也不停地努力改变。
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是——抱怨。
(板书:抱怨)四、自由写作师: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欣赏”和“抱怨”这两个词语。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自由讨论,写一篇小短文,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欣赏和抱怨的事情。
可以写自己或者身边的人。
时间为5分钟。
写好后,可以选择朗读给全班听。
(指导学生讨论写作,鼓励发言)五、课堂总结师:今天我们研究了《鹿的角》这篇课文,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多种形式,了解了欣赏和抱怨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并体会到了像鹿一样欣赏自己,不断努力改变的重要性。
鹿角和鹿腿教案(优秀4篇)

鹿角和鹿腿教案(优秀4篇)鹿角和鹿腿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主题:寓言课时:共一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设计者:李琴琴/中牟县刘集镇朱塘池小学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好看的东西有时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却会带来好处。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评价任务任务一: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任务二:懂得好看的东西有时会带来坏处,难看有时却会带来好处。
任务三:有独立阅读能力。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2.教材分析《鹿角和鹿腿》这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奋力脱险的故事。
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三条难看细长的腿。
当凶猛的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鹿的三条有力的长腿帮它狮口逃生;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险些送命。
全文前后对比鲜明突出,生动的故事中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还告诉我们,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3.学情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对于视觉对象的出现以重点标注、图文结合的方式出现,以期达到专注学生注意力的`作用。
同时,为了培养学生专注倾听的能力,在其他学生回答的同时,让听的学生用手势判断他人回答的正误。
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专注倾听的习惯。
在课文阅读之初,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用圈圈画画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复述,通过有任务地听、多层次地复述,期待学生的学习专注度有所提高。
鹿角和鹿腿教案篇二设计说明《鹿角和鹿腿》是一篇寓言故事。
文章通过鹿对自己的腿和角的重新认识过程,告诉我们:漂亮的东西不一定实用,最应该珍惜的东西往往是朴实无华的,“实用”也是一种美。
部编版三年级(下)《鹿角和鹿腿》优质教案

鹿角和鹿腿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田字格中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能根据提示讲故事。
4、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教学难点:了解故事内容,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1、收集狮子和鹿的图片及资料(教师)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动物猜谜导入:头戴珊瑚树,身穿印花衣,四脚虽然小,过山却如飞。
2、板书课题:7、鹿角和鹿腿。
3、课件出示鹿的图片,仔细观察鹿的角和腿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安排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语。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生字。
让学生做“狮口逃生”游戏,加深对生字的印象。
3、教师范写生字。
范写“配”。
书写指导:1、“配”字为左右结构。
2、书写时,左“酉”部要瘦长,右“己”部稍短。
3、“酉”部里面的短横不要漏掉,“己”部竖弯钩不出头,而且要写得舒展。
三、读文探究1、引导学生默读全文,给学生留两个问题。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小鹿在文中一共说了几次话,划出相关语句。
2、指名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本文主要讲了在丛林中,一只小鹿遇上狮子后奋力脱险的故事。
3、指名回答第二个问题。
生:小鹿在文中一共说了4次话。
四、品读重点句段。
1、小鹿第一次自言自语。
(1)引导学生读出小鹿第一次说话:“咦,这是我吗?”思考:小鹿是在干什么的时候说了这句话?生:小鹿口渴了,在河边喝水的时候,看到了自己倒映在水里的影子,情不自禁的说出了这句话。
(2)老师在此基础上,再次发问:“池水是什么样的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吗?”生: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以“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为例,练习说话。
课件出示练习题:月亮,像。
,像。
(3)小鹿在像镜子一样的池水旁看到了自己的倒影,说:“咦,这是我吗?”请同学们把自己想象成在池水边看到自己美丽倒影的小鹿来读一读这句话,说一说你体会到了小鹿的什么心情?生:我体会到小鹿惊讶的心情。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三年级下册《⿅⾓和⿅腿》优质教案部编版语⽂三年级下册《⿅⾓和⿅腿》优质教案备课素材备课素材【写作背景】《⿅⾓和⿅腿》课⽂讲的是在丛林中,⼀只⿅遇到狮⼦奋⼒脱险的故事。
⿅⾮常欣赏⾃⼰美丽的⾓,⽽抱怨四条难看的细长的腿。
当遇险时,⿅的四条有⼒的腿救了它,⽽美丽的双⾓被树枝挂住,差点让它丢了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
不要因为它的长处⽽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否定了它的长处。
不要光图美丽,更要讲实⽤和它的存在价值。
【作者介绍】伊索(约前620年—前560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学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并称世界四⼤寓⾔家。
他曾可能是埃塞俄⽐亚⼈,后做过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并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最后获得⾃由。
伊索环游世界,为⼈们讲述他的极富哲理的寓⾔故事,他后来被德尔菲⼈杀害。
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是古希腊⼈尽皆知的了,当时的古希腊寓⾔都归在他的名下,他创作的寓⾔深受古希腊⼈民的喜爱。
现存的《伊索寓⾔》原名《埃索波斯寓⾔故事集成》,是后⼈根据拜占廷僧侣普拉努得斯搜集的寓⾔,以诗或散⽂的形式结集。
以及⼈们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及古罗马寓⾔汇编⽽成的,却统归在伊索名下了。
【与⽂章相关的资料介绍】伊索寓⾔《伊索寓⾔》是⼀部寓⾔故事集。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善于讲动物故事。
现存的《伊索寓⾔》,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伊索寓⾔》通过简短的⼩寓⾔故事来体现⽇常⽣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
这些⼩故事⾔简意赅,平易近⼈伊索寓⾔简介伊索寓⾔简介。
不但读者众多,在⽂学史上也具有重⼤影响。
作家,诗⼈、哲学家、平常百姓都从得到过启发和乐趣。
许多故事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龟兔赛跑,牧童作剧,狼来了,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到⼏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已成为西⽅寓⾔⽂学的范本。
亦是世界上流传最⼴的经典作品之⼀。
第7课《鹿角和鹿腿》教案

2.教学难点
(1)生字词的运用:学生在掌握生字词的基础上,如何将这些字词灵活运用到实际语境中,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填空、造句等练习,帮助学生将所学字词应用于实际语境。
(2)阅读策略的运用: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阅读策略的运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但仍有个别学生对某些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弥补知识漏洞。
此外,我也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鹿角和鹿腿的优缺点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让他们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事物。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练习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生字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生字词的学习,包括“鹿”、“角”、“腿”等。教师应重点讲解这些字词的笔画、结构、读音及其在文中的用法,通过举例、组词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例如:“鹿”字由“鹿头”和“艹”组成,笔画数为11画,读音为“lù”,可组成“鹿角”、“鹿腿”等词语。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鹿角和鹿腿》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1)

《鹿角和鹿腿》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鹿角和鹿腿》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寓言故事。
课文讲述了一只鹿在逃避猎人追捕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鹿角美丽却险些让自己丧命,而鹿腿虽然难看但却帮助自己成功逃脱。
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只看重外表的美丽,而忽视了内在的价值。
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寓意深刻,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 理解故事寓意,懂得好看的东西有时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却会带来好处。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鹿的心情变化。
- 通过角色扮演、朗读等方式,深入理解故事寓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不要只看重外表的美丽,而忽视了内在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以及故事蕴含的道理。
2.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并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自己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鹿的头饰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猜谜语:头上长小树杈,身上开白梅花,四腿跑得快,谁见谁都夸。
(谜底:鹿)2. 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鹿的寓言故事《鹿角和鹿腿》。
你们想知道这个故事中鹿发生了什么事情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二)作者简介伊索(约公元前620-公元前560 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他曾做过奴隶,并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
伊索环游世界,为人们讲述他的极富哲理的寓言故事,后来被德尔菲人杀害。
他的寓言经过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寓言集,其中的故事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对后来欧洲及世界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鹿角和鹿腿(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鹿角和鹿腿(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鹿角和鹿腿》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2. 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要学会欣赏和珍惜。
教学内容1. 课文《鹿角和鹿腿》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和情节,理解寓意。
3. 讨论如何欣赏和珍惜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和寓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学会欣赏和珍惜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鹿角和鹿腿》。
2. 学具: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引入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和角色。
3. 分析课文: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寓意。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欣赏和珍惜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板书设计1. 《鹿角和鹿腿》2. 主要内容和角色。
3. 课文寓意。
4. 如何欣赏和珍惜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写一篇关于自己的优点和特长的短文,分享给同学。
2. 课后思考: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欣赏和珍惜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课文《鹿角和鹿腿》有了深入的理解,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要学会欣赏和珍惜。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使他们能够从课文中汲取人生的智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发现和发展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培养他们健康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
教学过程1. 导入2. 阅读课文在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两个引导性问题,如“鹿角和鹿腿分别有什么特点?”和“课文中鹿角和鹿腿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目的地寻找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鹿角和鹿腿》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鹿角和鹿腿》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寓言故事内容,体会鹿对角和腿前后不同的态度变化,根据提示讲述故事。
2.读懂蕴含在故事中的深刻寓意,并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学会自主思考,辩证地看待问题。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
提示:参见“世纪英才好课件”词语听写。
2.指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鹿一开始是怎样欣赏自己的?又是怎样评价自己的?为什么后来他会改变自己的态度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丛林,看看接下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二、研读课文,感受变化(一)欣赏美角,抱怨细腿。
1.自由朗读第3、4自然段,快速找出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评价。
·看到角时:“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看到腿时: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2.引导学生交流鹿对“角”的评价。
(1)交流汇报:鹿是怎么欣赏自己的影子和角的?(摆摆身子,不着急离开,自言自语。
)(2)此时此刻,鹿的心情怎么样?(愉悦,自我赞叹,自我陶醉。
)(3)谁来读一读鹿的话?试着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4)想象一下,除了角,鹿还会夸自己的哪些地方?(光滑的皮毛像缀着花纹的缎子,灵动的双眼像纯澈的宝石,等等。
)3.引导学生交流鹿对“腿”的评价。
(1)鹿正陶醉呢,忽然看到了腿。
从哪里可以看出鹿不高兴?(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2)从这样的动作和神态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他对自己的腿很不满意。
)(3)谁来读一读鹿的话?你读懂了什么?(鹿对自己的腿很失望,觉得细腿配不上角,但这又是改变不了的事实,他觉得怅然若失。
)4.对比朗读鹿看到角和腿时说的话,注意读出鹿的不同态度和语气。
5.指名朗读第3、4自然段,从中体会鹿对“角”和“腿”的不同态度。
(二)美角遇险,细腿逃生。
过渡:这样的腿让鹿不满意,是真的一点用都没有吗?就在鹿无精打采地准备离开时,突然发生的一件事让他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鹿角和鹿腿》教学设计
教材简说
本文是人教版第六册第二单元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而奋力脱险的故事。
平时,鹿十分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细长的腿。
当凶猛的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它从狮口脱险;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险些丧了性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还告诉我们,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本课的语言简洁生动,尤其是小鹿的四句独白值得回味推敲:前三句都以一语气词开头,凸现小鹿当时的情绪,是进行朗读训练和语言积累运用的珍贵语例;最后一句意味深长,有助于学生读懂故事的寓意。
文中的插图展现的小鹿正陶醉于自己的美丽,利用图片展开想象能够帮忙学生更好地揣摩小鹿的情绪,使朗读入情入境。
设计理念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有着非凡的魅力。
由于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还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撑,探求寓意,须引导学生凭借想象将文字变成活动的生活画面,激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在此基础上再以读促思。
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潜力,又使学生的理解得以深化。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透过朗读,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3、透过自读自悟,使学生体会故事中所讲述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指导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教学难点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培养独立阅读潜力。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你们看,这天老师把谁请来了?
(板书:鹿)喜欢它吗?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鹿?学生交流。
2、老师还为大家请来了(板书:狮子)谁来说说在你心中狮子是怎样的?
3、凶猛的狮子和漂亮的鹿碰到一齐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就让我们一齐走进《伊索寓言》中的《鹿角和鹿腿》。
设计意图:形象展示,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两个动物朋友鹿角和鹿腿,将美丽的鹿的形象展此刻大家面前,引导孩子去猜想鹿角和鹿腿之间到底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进而激发起孩子阅读文本的兴趣。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请大家大声朗读整个故事,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词语
欣赏,匀称,珊瑚,精美别致
抱怨,撅嘴,皱眉,没精打采
灰心丧气,挣脱,狮口逃生
大家读得很认真,相信这些词语肯定都认识了,哪位勇士愿意先来试试?谁愿意当小老师?
3、概括故事的主要资料
欣赏抱怨狮口逃生
真不错,读了一遍就读准了词语的字音,还能读得有滋有味。
但是,如果你能用这几个词语把整个故事说成一句话,那就更了不起了。
指名说。
(板书:角腿)
三、品读鹿之美
1、故事中的小鹿到底是怎样欣赏和抱怨自己的,请同学们默读1―4自然段,用“——”划出小鹿欣赏和抱怨自己的话。
2、交流
(1)谁来说说鹿是怎样欣赏自己的角的?
欣赏的话:
“咦,这是我吗?”
“啊!我的身段是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象两束美丽的珊瑚!”
他为什么欣赏自己的角?你从什么地方看出角很美丽?(板书:美丽)你就是这只美丽的鹿,快夸夸自己吧!下面的小鹿都迫不及待要夸夸自己了,那就自己夸夸吧!指名读。
(2)小鹿都快要陶醉了,但是他为什么还要抱怨呢?(板书:难看)小鹿怎样抱怨的?
抱怨的话: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样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意思就是说:
你看,小鹿们都在抱怨呢?(自由读)谁来抱怨一下(指名读)
3、引读2-4自然段
看你们读得如此有滋有味,老师也想加入,欢迎吗?老师当解说员,你们读小鹿的话,可要听好老师的提示。
“咦,这是我吗?”
“啊!我的身段是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象两束美丽的珊瑚!”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样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师:漂亮的小鹿们,你们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这天突然发现,所以惊喜万分,
生:“咦,这是我吗?”
师:你们不急着离开了,对着自己的身影大加赞赏
生:“啊!我的身段是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象两束美丽的珊瑚!”
师:但是,当你们看到自己难看的细腿之后,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抱怨道
生:“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样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设计意图:记得《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句话这样说道:“应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在朗读训练中,我鼓励学生读出对文中情感的不同体验,并结合具体语段来说说自己的朗读体会,充分表现出自己的个性。
同学之间互相评论,相互促进,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这一朗读训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走
进文本,和文本对话,为下文体会鹿的思想转变,奠定了基础。
一轮轮的朗读,会使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一步步的提升。
四、研读狮口逃生
1、正当鹿抱怨自己的腿,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时,一场厄运正悄悄地降临,明白将要发生什么吗?
2、视频播放猛兽追赶猎物时那惊心动魄的场面
同学们,看过“动物世界”吗,看到过猛兽追赶猎物时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吗?我们再来体验一下。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还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撑,个性是课文所描述的那种惊心动魄的场景,如果光靠讲学生很难进入这种情景。
视频的引入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一难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师范读,再次创设情境。
对于弱者来说,这真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那么故事中的小鹿又将面临怎样的生死抉择呢?那样吧,此刻我们就到森林深处去亲自体验一下。
闭上眼睛:正当鹿抱怨自己的腿,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时,一场厄运就这样降临了,鹿猛一回头,(惊叫)
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
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
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
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
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3、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情绪怎样样?你从哪些词语体验到了紧张,惊心动魄?
4、这叫有惊无险。
大家体会得很好,但是,我还想提个推荐,当大家读到,“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时,就在后面写上三个字“好险啊!”;读到“鹿使劲一扯,才把鹿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的时候,也写上三个字“好险啊!”咱们再把这两段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体会。
5、咱们一次比一次体会得好。
下面我们再读的时候,要求提高了。
“好险啊!”这三个字,让它们悄悄地藏在心里,只在心里暗暗想:好险啊!老师念每
个句子的前半部分,你们接下去!
师再次引读,师生合作整读课文五六自然段。
6、师总结:我想这回大家完全能够给“动物世界”配音了。
设计意图:课文五六自然段,正是写鹿遇险的经过,真是有惊无险。
学生初读时,可能会显得四平八稳,漫不经心。
几经启发之后,学生在朗读速度上是加快了,但让人倒抽一口冷气的惊险场面却感受不到。
适时地播放视频,听老师范读,此时,学生就能体会到那种劫后余生的感觉,读起来就有“惊心动魄”的感觉了。
在读书的过程中,不可小看老师的“导悟”作用,有时老师艺术性的寥寥几语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在这一段的朗读训练里,透过老师一次次深入引导,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一次次主动参与到朗读实践中,老师把颖悟的心灵交给学生,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和灵性的精神世界与学生共享,潜移默化中老师就会成为学生精神文化之旅的亲切导游。
五、领悟道理、拓展延伸
1、小鹿跑到了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鹿,刚才师口逃生的一幕肯定还在脑海回旋,心肯定还在砰砰直跳,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你还会欣赏美丽的角,而抱怨难看的腿吗!他叹了口气,说生:“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2、是啊!角虽然(),但是却差点儿让他送命(板书:差点送命)腿虽然(),但是却使他狮口逃生(板书:狮口逃生)于是,小鹿经历了这次灾难之后,痛定思痛,幡然省悟,它毅然锯掉了头上那两只美丽的角,同学们讨论一下鹿该不该这样做呢?
同学们明白了美丽的角不能锯掉,他在不同的时候也是有作用的,读到那里,你想对鹿说些什么?对自己说些什么?(好看的东西不必须有用,不好看的东西也不必须没用。
一个人虽然长得漂亮,但不必须美,而要看他的心灵是不是美。
)3、很高兴同学们能从这则寓言中悟到很多东西。
像我们熟悉的《龟兔赛跑》选自《伊索寓言》,它语言凝练,寓意深刻,能让我们在读后获得智慧的启迪和精神的满足,期望同学们能和寓言交上朋友,和书交上朋友,成为真正的读书人,因为读书人是幸福人。
设计意图:思辩的这一过程,我想肯定能完全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在小
组激烈的辩论中,孩子们肯定能据理力争,运用分析,推理等思维方式,争先恐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思想的交锋使课堂上高潮迭起,然后老师不失时机地向孩子们推荐这一特点鲜明,又深受大家喜爱的文学作品,激起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