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十一五”—— 2020年铁路建设和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江苏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江苏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江 苏城 市 轨 道 交 通 建 设 现 状 与发 展 对 策 的研 究
阮德荣 何华芬
摘 要 :随着江 苏经济的高速发展 , 城 市交通已成 为制约 江苏各 大城 市快速发展 的重要 问题之一 。通过 对发展城 市轨道 交通 的意义 、 发展 现状的 阐述 ,分析 了江苏城 市轨道 交通 面临的问题 ,并提 出了解决路径 ,为建设安全 、高效、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 、绿 色低碳 的可持
续 发 展 的 现 代 化 公 共 交 通 网络服 务 。 关 键 词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现 状 ;问题 ;对 策
城市轨道交通 ( R a i l T r a n s i t )是城 市地下 铁路 ( 地铁 ) 、轻 型轨道 ( 轻轨 ) 、单轨交 通 、有轨 电 车、高 速磁 浮 列 车 和 市郊 ( 郊 区 ) 列车 ( 通勤列 车)等轨道交通 的统称 ,是指城市 中有轨道 的公共交通 运输系 统, 它运量大 、速度快 、安全 、准点 、保护环境 、节 约能源和用 地等特 点已得到世人的普遍认 同 , 优先发展 以轨道交通为骨干 的城 市公 共交通 系统已成为解决 城市交通 问题 的 良方 。 自 1 8 6 3年世 界上第 一条地 下铁 道 在伦敦建成以来 , 无论是蒸汽牵引还是 电力牵引 ,截止 目前 ,世界上 已有 5 O多个 国家建有 3 6 0多条 轨道交通 线。借鉴 国内外城 市轨道 交通 建设 成功的经验 ,对发展 我省 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 发展 城 市轨 道 交通 的重 要 意 义 城市有 轨交通起 源于 1 8 0 7年 的伦 敦有轨 马车 ( O m n i b u s ) ,此 后陆 续发展 了有 轨电车、无轨 电车和汽车 。期间 曾经因有轨 电车在有 限的路 面上 与其他 车辆 混合 运行 ,受 控 于路 口红绿灯 ,运行 速度 慢 ,正 点率 低 ;车辆行驶 噪声 大;同时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 ,私家车数 量剧 增 ,城 市道路面积 明显不够 、空气污染严重 、泊车困难。世界各 国大城 市纷纷 寻找新 的方式来解决城市地面空间的有限性与 习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的矛 盾 。不是拆 除有轨 电车线路 ,扩大地上交通空间就是发展地下轨道 交通 形式 ,以缓解城市交通状况 。 从 国外城市交通发展来看 ,各国政府和民众逐步认识单靠路 面交通 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不少政府因此开始改变过度依 赖汽 车 的交通规划策略 ,开始恢复 以建设地铁和轻轨为代 表的城市轨道 交通 的主导地位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 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的重 新认识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开始进人综合运用 阶段。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一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一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一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4.28•【字号】苏政办发[2008]26号•【施行日期】2008.04.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一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08〕26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十一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八年四月二十八日江苏省“十一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为了进一步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及《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坚持环保优先促进科学发展的意见》、《省政府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编制本规划。

一、“十五”环境保护回顾及面临的形势(一)“十五”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环保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省委、省政府把环保优先确立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之一,将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考核体系,实行一票否决,引导各地在小康进程中保护环境和建设生态。

进一步完善环境价格体系,全面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完善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环保多元投入机制,全省环保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九五”末的1.6%提高到2.3%。

二是重点流域区域治理初见成效。

太湖、淮河流域及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重点治污工程进度和水质达标率均达到国家阶段性控制要求。

全省万元GDP的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较2000年分别下降31.7%和28.9%,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率达到75%和95%,较“九五”末分别提高13%和2%。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铁路发展暨中长期路网布局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铁路发展暨中长期路网布局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铁路发展暨中长期路网布局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9.20•【字号】苏政办发〔2021〕76号•【施行日期】2021.09.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铁路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铁路发展暨中长期路网布局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21〕76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十四五”铁路发展暨中长期路网布局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9月20日江苏省“十四五”铁路发展暨中长期路网布局规划“十四五”时期,是江苏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的重要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现代化篇章的关键阶段。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和重大民生工程,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是江苏率先建成交通强省、打造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的重点攻坚领域。

江苏必须加快探索铁路先行发展新路径,打造铁路高质量发展新亮点,激活铁路创新发展新动能,全力建设“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和“人民满意、保障有力、安全高效、走在前列”的现代化铁路强省。

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国家相关规划,制定本规划,主要阐明“十四五”铁路发展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中长期铁路网布局,是江苏“十四五”铁路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时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铁路发展工作,作出了“以我为主、系统谋划”“苏北突破、苏中提升、苏南优化”等重大部署,把铁路作为综合交通建设的主战场,加快打造“轨道上的江苏”,全省铁路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铁路“十一五”规划

铁路“十一五”规划

铁路“十一五”规划铁路“十一五”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编制,主要阐明铁路行业发展基本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指导铁路行业发展、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决策重大铁路项目、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一、“十五”回顾“十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怀下,铁路行业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全面完成了铁路“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

铁路运输取得显著成绩。

2005年,铁路全行业完成旅客发送量11.56亿人,“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92%;旅客周转量6062亿人公里,年均递增5.99%;货物发送量26.93亿吨,年均递增8.56%;货物周转量20726亿吨公里,年均递增8.52%。

尤其是“十五”后两年,铁路主要运输指标增势加快,旅客发送量、旅客周转量、货物发送量、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速分别达到9.01 %、12.51%、9.58%和9.62%,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路网建设进入新阶段。

国务院批准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铁路建设掀起了新的高潮。

宁西线、渝怀线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大秦重载铁路2亿吨配套改造完成,青藏铁路全线铺通,武广、郑西、石太、京津等一批客运专线和城际轨道交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路网布局趋于合理,路网质量有所提高。

200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7.5万公里,比“九五”末增长9.9%。

其中复线里程2.5万公里,电气化里程2万公里,分别比“九五”末增长19.4%和35.6%。

科技进步迈出坚实步伐。

掌握了时速160公里等级的运输装备、线路、信号及运营管理成套技术,基本掌握了时速200公里等级线路的修建技术和既有线改造技术,引进了国外客运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等先进技术,研制并投入运用了25吨轴重大型运煤货车,成功开行了大秦线2万吨重载列车,推进了信息系统建设。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省道公路网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省道公路网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省道公路网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05•【字号】苏政办发[2012]188号•【施行日期】2012.11.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路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省道公路网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88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省道公路网规划(2011-2020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11月5日江苏省省道公路网规划(2011-2020年)省道公路网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保障。

2003年以来,在《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交通厅江苏省省道网调整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03〕5号,以下简称《调整方案》)指导下,经过近10年努力,我省省道公路网在规模总量和服务能力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到2010年年底,全省国、省道公路总里程达到12989公里,其中,国道4825公里(国家高速2783公里,普通国道2042公里),省道8164公里(高速省道1263公里,普通省道6901公里),《调整方案》的规划线路基本建成。

目前,我省国道、省道公路网已承担了全省公路总行驶量一半以上。

《调整方案》的实施,极大缓解了我省公路运输压力,有效提高了路网服务和安全保障水平,加强了区域联系,改善了投资环境,有力促进了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未来一段时期,我省将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创新驱动,全面落实“六个注重”,全力实施“八项工程”,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因此,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引导和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已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

2024年江苏省轨道交通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江苏省轨道交通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江苏省轨道交通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江苏省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之一,轨道交通在其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江苏省的轨道交通市场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就江苏省轨道交通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1. 发展历程江苏省的轨道交通发展起步较早。

2002年,南京成为江苏省第一个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标志着江苏省轨道交通的发展取得初步进展。

此后,苏州、无锡、徐州等城市也相继开通了轨道交通线路,为江苏省的城市交通体系注入新的活力。

2. 线网规模目前,江苏省已经形成了一条横跨南北的轨道交通骨干线路,连接了省会南京和苏州、无锡等主要城市。

江苏省的轨道交通线网总长度已经超过XXX公里,覆盖了大部分城市区域。

3. 运营情况江苏省的轨道交通线路运营稳定,乘客量逐年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近年来江苏省轨道交通每年的客运量增长率超过XX%。

其中,南京地铁、苏州轨道交通和无锡地铁乘客量最多,成为江苏省轨道交通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4. 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为了提高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和运营效率,江苏省在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包括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升级、列车车辆的更新换代、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等。

这些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的成果为江苏省轨道交通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5. 发展前景分析未来,江苏省轨道交通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首先,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出行需求的增加,轨道交通将成为城市交通体系的主力军,市场潜力巨大。

其次,政府对轨道交通的投入和支持将进一步增加,为轨道交通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此外,技术创新的持续推动和设备更新的不断升级也将进一步提升江苏省轨道交通市场的竞争力。

结论综上所述,2024年江苏省轨道交通市场发展现状良好,线网规模逐渐完善,运营情况稳定,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不断推进。

未来,江苏省轨道交通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铁路“十二五”发展计划

铁路“十二五”发展计划

铁路“十二五”发展计划发展回顾“十一五”是我国铁路发展的重要时期。

五年来,铁路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切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发展铁路的决策部署,加速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计划,铁路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技术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客货运量维持快速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运输保障作用明显提升。

铁路“十一五”计划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十一五”时期,加速了铁路现代化进程,实现了铁路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踊跃贡献。

一批快速铁路建成投产,大大缩短区域时空距离,为增进区域协调发展、加速城镇化和工业化迸程提供支撑。

高速铁路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并带动沿线旅游、商贸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增进综合运输体系优化。

西部铁路的建设和运营,改善了西部地域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地域自我发展能力,加速了老少边穷地域脱贫致富和经济社会发展。

铁路始终坚持把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放在第一名,90%的运力用于确保关系国计民生的煤炭、冶炼、石油、粮食等重点物资运输,承担了学生、农资等大量公益性运输任务,保障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在应对南方部份地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抗击汶川、玉树特大地震灾害和其他应急运输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发展形势“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缘期,也是铁路实现科学发展、全面提升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时期。

铁路友展既面临重要战略机缘,又面对新挑战和新要求,必需增强机缘意识,转变发展方式,提多发展质量,尽力开创铁路科学发展新局面。

(一)贯彻主题主线、维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铁路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十二五”时期,贯彻科学发展主题和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切推动工业化、城镇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将维持平稳较快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加,经济要素流动更为频繁,百姓出行需求加倍旺盛,客货运输需求持续增加,同时消费结构和运输需求结构升级对交通运输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时效性、均等性等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8.25•【字号】苏政办发[2008]86号•【施行日期】2008.08.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08〕86号2008年8月25日)各市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工作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江苏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江苏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工作方案的复函》(环函〔2008〕81号)精神,特制订本试点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环境,通过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将规划环评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前瞻性、指导性环节,把环保优先的理念体现在规划工作的指导思想上,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开发建设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基本原则:1. 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发展不仅要看经济指标、人文指标,还要看资源指标、环境指标。

一切开发活动不仅要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办事,还要按自然生态规律办事,体现环保优先的理念,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

2. 科技先导,开拓创新。

充分依靠科技,加快科技创新,促进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与规划环评的紧密结合,不断提高规划环评技术含量,为规划环评提供技术支撑。

3. 因地制宜,整体推进。

立足各地区的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着重抓好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适应江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十一五”至2020年期间,江苏铁路在2010年—2020年,规划新建铁路里程909(含支线、专业线390公里)公里,增建复线876公里,形成包括具有三条超亿吨能力的八条省际对外通道、六个过江通道,层次分明、功能齐全、装备先进、方便快捷的“三纵六横”的铁路网络。

“十一五”——2020年,江苏省铁路建设和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实现3个突破:电气化铁路,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
新建12条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轨道交通、合宁铁路、沪通铁路、宿淮铁路、连盐铁路、宁杭铁路、宁安城际轨道交通、淮扬镇铁路、镇南铁路、常苏嘉城际轨道交通、徐定铁路;
扩建2个铁路枢纽:南京、徐州。

本次评价范围覆盖规划的下列线路:
表1 规划建设线路一览表
/gongshi/ShowArticle.asp?ArticleID=828
最火爆的G7001次每天也只卖了100多张票,上座率不足一成。

过高的定价恐怕
是上座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网友“王者风范10”发文分析,上海到南京同样的距离,之前需花2小时20分,每公里车费0.309元,每分钟车费为0.664元,而高铁开通后,时间减少了17.86%,但两方面价格却分别上涨了20.16%和56.99%。

由于距离较短,高铁300多公里的时速并不能发挥到极致——仅有两段最长不超过12公里能达到350公里/小时的速度——人们所花费的时间并不能大幅度减少,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高铁的吸引力。

/158018376.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