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桥的故事
【民间故事】赵州桥的传说故事

【民间故事】赵州桥的传说故事赵州桥位于中国河北省赵县,是一座著名的古代桥梁。
赵州桥始建于公元589年,历史悠久,被誉为"千年古桥"。
这座桥的传说故事与历史上的英雄赵括有关。
相传,赵州桥始建之时,赵括身为赵县的县令,亲自率领百姓建造这座桥梁。
当时,赵县的水系纵横交错,交通不便。
赵括深感百姓的疾苦,决心修建一座桥梁来改善交通状况。
这座桥的修建并非一帆风顺。
赵括和百姓们用尽了各种办法修建这座桥,但每次他们几乎完成时,桥梁总是在夜晚崩塌。
众人都感到非常沮丧,但赵括却不屈不挠,他相信只要再找到原因,一定能建成这座桥。
一天夜里,赵括放弃了休息,带着干部深夜来到赵州桥的工地。
他们仔细观察,发现桥梁的柱子是健全的,但是桥面和桥墩之间的连结处总是断裂。
赵括决定细心查看桥面连结处的地基。
在月光下,赵括突然看到一个小动物在地基下钻来钻去。
原来,这是一只名叫"铁爪"的貂,它每天夜晚都会来到桥梁底下,不断破坏地基的浇筑。
赵括理解了原因后,立即废除了当时的地方规定,禁止猎杀貂。
接下来,赵括改变了修建路基的方式,不再简单地在水中浇筑石块,而是计算好地基的高度和深度,并使用了特殊的材料,使桥梁更加牢固。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赵州桥终于顺利竣工。
赵括建造的赵州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也成为了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典范之一。
这座桥梁全长397.5米,宽9.3米,在当时的修建水平来说,无疑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赵州桥的传说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了人们对赵括的赞美和景仰之情的延续。
人们通过这个故事了解到,只要有信念和毅力,克服困难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今,赵州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
无论是走过赵州桥还是听到相关的传说故事,都让人们感受到了古时英雄的豪情壮举和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勇气。
关于洛阳桥的神话故事

关于洛阳桥的神话故事洛阳桥,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古桥之一,不仅是一条连接两岸的交通枢纽,更是一个迷人的神话故事的源头。
这座桥承载了无数的传说和传统,其中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关于桥上的“情人石”的传说。
据传说,很久以前,洛阳桥上住着一对年轻的情侣。
他们相爱得深沉,但是由于家庭背景的原因,两人的婚姻被迫分离。
情人们深受煎熬,整夜整夜地在洛阳桥上相会,互相诉说着思念之情。
在洛阳桥的一端,有一块大石头。
情人们约定每天晚上都在这块石头上等待对方,互相守候。
即使寒风凛冽,他们也依然坚持前来,彼此取暖。
然而,这段故事并没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情人们的家族始终不接受他们的爱情,最终迫使他们做出了一种不得已的决定。
一天,他们决定爬上洛阳桥的栏杆,一同投入湍急的江水中,与世长辞。
人们感叹情人们的牺牲,为了纪念他们的爱情,将洛阳桥上的那块大石头取名为“情人石”,成为这个故事的见证。
这个美丽的传说在口口相传中被人们传诵,洛阳桥因此也成为了爱情和浪漫的象征。
无数情侣慕名而来,在这座桥上留下他们的印记,许下美好的誓言。
虽然这个故事并非真实的历史事件,但它却给洛阳桥赋予了一种浪漫和神秘的氛围。
不仅仅因为这个故事,洛阳桥也因其壮丽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文化底蕴而吸引着游客。
洛阳桥不仅是一座石桥,更是一座艺术品。
桥身上雕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远看犹如一幅绚丽的画卷,近看则能发现其中的细节之美。
桥头一头的桥头堡更是洛阳桥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桥头堡上有四座角楼,造型古朴,富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这些角楼也是桥上的瞭望塔,守卫着这座古老的桥梁。
洛阳桥还经历了多次修复和重建,使得桥的形态有所变化。
尽管历经沧桑,但洛阳桥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韵味。
此外,洛阳桥还有一个重要的地理位置,即位于古都洛阳的市中心,连接市中心和郊区。
这也使得它成为游客们了解当地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景点之一。
除了传说和古老的文化底蕴之外,洛阳桥还承载着人们的回忆和情感。
许多洛阳本地人在这座桥上度过了他们少年时代的美好时光,他们对洛阳桥有着深深的情感依恋。
卢沟桥的故事

卢沟桥的故事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郊,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古桥。
它承载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事件,也成为了中国人民不可磨灭的记忆。
卢沟桥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937年7月7日,这一天,日本军队向中国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而卢沟桥,成为了这场战争的导火索。
当时,中国军民在卢沟桥上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这一战役被称为“卢沟桥事变”。
这次事变,不仅导致了中国全面抗战的爆发,也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意志,也让中国人民在抗战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
卢沟桥事变,也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世界各国纷纷对日本的侵略行为表示谴责,国际舆论也开始关注中国的抗战努力。
这场事变,让中国的抗战形势得到了一定的改观,也为中国在国际上争取支持创造了条件。
卢沟桥事变,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这种抗战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断前行,不断奋斗。
卢沟桥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人民坚定不移捍卫国家利益的历史见证,也成为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重要标志。
如今的卢沟桥,已经成为了一处重要的纪念地。
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缅怀那段历史,铭记那段岁月。
卢沟桥见证了历史,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卢沟桥的故事,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座丰碑。
它承载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坚定意志。
这个故事,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也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断前行。
十七孔桥的历史故事

十七孔桥的历史故事十七孔桥,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畔,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代石桥。
它以其雄伟壮丽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设计而闻名于世。
接下来,我们将带您穿越时光,探索这座桥的历史故事。
据史书记载,十七孔桥始建于南宋末年,也就是公元1276年。
当时,杭州作为南宋的都城,繁华热闹。
桥横跨西湖的断桥湖,连接城内与西山之间的交通要道,成为架起城市之间的纽带。
这座桥的设计师是一位名叫陆羽的工程师,他是一位充满智慧和创新思维的人。
考虑到西湖地势起伏,他决定设计一座多孔石桥,以适应不同位置的地形。
这一新颖的设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成为后世桥梁建设的借鉴标杆。
桥身采用灰色石料,石面光滑细腻,堪称匠心独运。
在每个孔洞的两侧,均有雕刻精美的石狮子屹立,以保护桥梁免受水流冲击。
这些狮子造型各异,栩栩如生,被誉为石刻艺术的瑰宝。
据传十七孔桥最初是一座亭桥,桥上种满了杨柳,四季如画。
桥边水榭亭台,风景如诗。
每逢春天,湖水上漂浮着一层粉红色的樱花瓣,丰富了桥边的景色。
而夏天,桥下水面悠然泛舟,给人以凉爽的感觉。
秋天,桥上的枫叶变得红得如火,远远望去,美不胜收。
冬天,桥上的柳枝凋零,显得格外寒冷,但依然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留连忘返。
然而,历史的长河中,十七孔桥也曾经历了一些曲折。
在明代,桥的状况逐渐恶化,修缮的需求日益迫切。
直到清朝嘉庆年间,经过大规模的修复工程,桥梁重焕辉煌。
这一次修复,使得桥的规模更加壮观,工艺更加成熟。
如今的十七孔桥依然是杭州的一张名片。
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其美丽的风景。
桥上行人如织,传承了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交汇于此,成为了见证杭州繁荣发展的重要地标。
十七孔桥的历史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它告诉我们,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科技的拓展从未停止。
作为后人,我们应该珍惜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为构建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民间故事】赵州桥的传说故事

【民间故事】赵州桥的传说故事赵州桥位于中国河南省巩义市,是古代著名的石拱桥。
相传在古代,这座桥是由一个叫赵州的村民自费修建的,因此得名赵州桥。
据传,很久以前,赵州村发生了一场灾难,村民们的房屋、庄稼都被洪水冲毁。
村民们无家可归,生活陷入困境之中。
赵州是一个善良的人,他看到村民的困境,决定自己动手修建一座桥,帮助村民们解决交通问题。
于是,他四处募捐,筹集资金,建造赵州桥。
赵州倾尽所有,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后,他找来了一位技艺精湛的匠人,开始修建桥梁。
这座桥长约300米,由18座石拱组成,拱身高而宽,非常坚固。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赵州桥终于建成了。
桥建成后,村民们对赵州充满敬佩和感激之情。
他们纷纷走上桥梁,重新找到了归属感和希望。
赵州桥也成为了他们心中的象征,代表了困境中相互帮助和奋斗的精神。
赵州修建桥梁的举动却引起了当地官员的不满。
因为赵州是没有任何官职的普通村民,按照规定,修建公共设施必须得到官府的批准和监督。
官员们认为赵州的做法是私自行动,侵犯了他们的权威和利益。
于是,他们决定将赵州起诉到县衙,追究他的责任。
赵州虽然面临死刑的压力,但他坚信自己的行为是有道义和善意的。
在官府审判的时候,他坦然面对死亡,对法官道出了他修建桥梁的初衷和意义。
他讲述了村民们困境的经历,以及修建桥梁后重建家园的喜悦。
他强调,自己并没有图谋私利,只是出于对村民的关爱和对社区发展的贡献。
法官们被赵州的坚持和善良所打动,他们也认识到赵州桥对村民们的重要性。
最终,法官们决定宽恕赵州,允许他继续维护和修复赵州桥,同时也向他颁发了一份表彰状,称赞他的行为是一种伟大的奉献和精神。
从此以后,赵州桥更加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它成为了一座精神的象征,传承了赵州帮助他人、奉献社区的精神价值观。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赵州桥观赏和纪念,同时也向赵州致敬。
赵州桥的传说故事告诉人们,善良和助人为乐是一种伟大的品质。
只要有真诚的心和善意的行动,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改变自己和身边的人。
洛阳桥相关故事

洛阳桥相关故事
洛阳桥是位于中国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的一座古建筑,是黄河北岸的一座拱桥。
它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文化底蕴,还有着许多传说和故事。
以下是其中一些:
1. 洛阳桥传说
据传说,洛阳桥曾是唐代宰相李德裕在黄河北岸修建的一座桥。
李德裕命人在桥的两岸各修建了一座寺庙,以祈求桥非破坏。
修建时,桥墩必须顶着水流才能安全,工期长达九年。
在整个修建过程中,李德裕还亲自到现场监督施工,直到桥修好才离开。
桥完成后,当地人称之为“洛阳桥”,以纪念李德裕的家乡洛阳。
2. 洛阳桥之歌
《洛阳桥》是一首流传于民间的古老歌曲,歌词发源于明朝赵承岳的《郎潜纪闻》。
歌曲歌颂了洛阳桥美丽的风景和人们过桥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对桥上的安全和顺利的祈求。
歌词中的“南望玉河楼,北望清漳滨”一句,也成为了洛阳桥的代表性景观。
3. 洛阳桥代表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技术的高峰
洛阳桥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它采用了石墩和木板结合的建筑方式,桥墩由坚固的块石垒砌而成,桥面则采用了一种名为“救荒津”的建筑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耐水、耐酸腐蚀和抗震等特性。
在经历了数百年的使用和自然灾害的考验后,洛阳桥仍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和清晰的建筑结构。
4. 洛阳桥曾经是李白的创作灵感来源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游历洛阳桥,立即为桥的壮观景象所倾倒。
他把桥上繁忙而嘈杂的人群比作“千峰绕郭意如旋,九陌连街
声似万”,透过诗歌表达了他对桥与人们的浪漫情感和激动心情。
因此,洛阳桥成为了李白作品中的一个非常独特和重要的主题。
嘉兴的古桥及故事

嘉兴的古桥及故事
嘉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许多古老的桥梁,每座桥都有其独特的故事。
以下是部分嘉兴古桥的介绍:
- 西埏桥:在集街东首,至少在清乾隆年间(公元1763-1795年),集街东首的桥已有“西埏桥”的称谓,而且是嘉兴最热闹的地方。
- 杨家桥:位于南门丝行街、东米棚下东面,两桥都横跨环城南路段的环城河(壕河),两桥竣工通行后,既增加老城区与南湖景区的通道,又成为环城河上的新景观。
- 文星桥:俗称哑巴桥,东西向跨长生河,连接揽秀园和南溪园。
其始建年不详,重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
文星桥为浙北地区现存跨度较大的三孔石拱桥之一,外观秀美,是江南水乡具有代表性的古桥。
- 长虹桥:横跨大运河,如长虹卧波,气势恢弘,是嘉兴人引以为豪的一道水乡风景。
- 荐桥:早在元代就有记载,明代徐元春有《荐桥记》,记载荐桥始建于宋景定年间,旁有鸡鸣台,“荐”为“祭祀”,有因祭祀解除冤屈的故事流传。
这些古桥不仅是嘉兴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嘉兴城市风貌的重要体现。
中国桥梁技术的故事

中国桥梁技术的故事
中国桥梁技术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中国历史上,桥梁技术的发展一直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
以下是其中一些代表性的故事:
1. 鲁班造桥:鲁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工匠和建筑师,他以其出色的桥梁建造技术而闻名。
传说他曾经设计并修建了许多重要的桥梁,其中最有名的是赤壁之战期间他建造的临江大桥。
这座桥帮助了曹操的军队成功渡过长江,对于赤壁之战的胜利有着重要的贡献。
2. 平遥古桥:山西平遥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许多独特而精美的古桥。
其中最著名的是王家大院桥、阴府桥和双拱桥。
这些桥梁建于明清时期,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而闻名。
它们不仅连接了城市的分区,还成为了维系社区和商业交流的重要纽带。
3. 长江大桥:中国长江大桥是中国现代桥梁技术的杰作之一。
1957年,世界上第一座长江大桥——合建长江大桥在武汉竣
工通车,标志着中国桥梁建设进入了工程规模大、技术难度高的新阶段。
从那时起,中国陆续建造了许多横跨长江的大桥,如大丰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和丰都长江大桥等。
这些桥梁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也是中国现代工程技术的代表。
总之,中国桥梁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从古代的鲁班造桥到现代的长江大桥,中国工程师和建筑师们一直在不断探
索和创新,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桥梁不仅在物质上连接了各地,也在精神上连接了人们的情感和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上历代文人骚客们对桥充满赞美之情, 将桥比作「苍龙腾驾、新月出云、长虹饮涧、玉 环半沉 」,一派美的风姿!
云南省建水县泸江河和塌冲河交汇处的河面上的双龙桥,这是 一座17孔大石拱桥,始建于清代,桥上建有亭阁3座,是我国连 拱石桥中的佳作
桥区在 下,浙 穿载江 过着省
游绍 客兴 的市 乌书 篷圣 船故 队里 从历 一史 座文 古化 石街
存建广 最于宁 长南桥 的宋, 七时位 折期于 边,浙 型明江 石代省 拱重绍 桥修兴
,市 是区 绍东 兴, 现始
彩虹桥,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清华镇的老街边,始建于宋代,距 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桥长140米, 4墩5孔,由11座廊亭组成, 是古徽州最长的廊桥
十七孔桥位于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上,建于清代(1736-1795 年) ,整体桥长150米,因由17个孔券组成而得名,桥上石雕 极其精美
西湖断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白堤东端,宋代称保佑桥, 中国古代爱情传说《白蛇传》的故事即发生于此,断桥残雪是 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
弘济桥位于河北省永年县广府古城城东郊外,建成年代无可考, 明代1582年重修
这是游客站在通济桥上赏景。通济桥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李坑古 镇,是一座有上百年历史的古石桥
思溪桥,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思溪村的村口,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这是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景区的一座风雨廊桥
在浙江省松阳县三都乡杨家堂村,几位游客在村中一座简易石 桥上玩耍
在浙江省嘉善县西塘古镇内,一位渔民划船从一座石拱桥下经过
安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安海镇的海湾上,全桥长 2070 米,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梁式石桥
的存安
梁最海平
式长湾桥
石的上,
桥海,位
港全于
大桥福
石长建
2070
桥省
,泉
也 是 世 界 上 最 长
米 , 是 我 国 现
州 市 晋 江 安 海 镇
这是“鱼沼飞梁”,又称十字桥,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区西南的 晋祠内,建于北宋年间,桥面呈十字形,为我国现存古桥梁中 的孤例
一位当地村民骑车从云南省建水县双龙桥上经过
1400
古计省这 老建赵是 的造县被 石,城誉 拱距南为 桥今五中
已里国 有的第 近洨一
河桥 上的 年,赵 ,隋州 是朝桥 世石, 界匠位 现李于 存春河 最设北
这是用铁楔钉进行加固的赵州桥桥身,赵州桥被誉为中国第一 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
米 , 桥 面 两 侧 石 栏 柱 头
代 , 清 代 重 修 。 整 桥 共 有
位 于 北 京 西 南 郊 的 永 定 河 上 ,
游客们在卢沟桥上拍照
祝圣桥,位于贵州省镇远县城东,横跨在舞阳河上,始建于明 代,桥长135米,全部是青石建造而成,桥上建有三层亭阁
避暑山庄水心榭桥,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的下湖与银湖 之间,原是一座出水闸,清代(1709年)在闸上架石为桥,桥 上建榭3座,康熙皇帝题名“水心榭
广济桥中段用梭船组成、能随时开合的浮桥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郊的洛阳江上,始 建于北宋(1053年),历时七年建成,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 式大石桥,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
以上孔始卢
其刻,建沟
精有全于桥
11 212.2 485
美 长金,
的 石 刻 艺 术 享 誉 于 世
只 形 态 各 异 的 石 狮 , 该 桥 也
就悬定这
是崖县是
桥峭的游
面壁大客
。上渡们
该,河在
桥其上泸
是中。定
13 9
国 内 最 著 名 的 铁 索 桥
根 并 排 着 的 铁 链 上 面 铺 有 木 板 ,
由
根 碗 口 粗 的 铁 链 系 在 两 岸 的
桥 上 游 玩 。
泸 定 桥
位 于 四 川 省 泸
高阳桥,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唐模古村,建于清代,是一座 桥上建有厅房、石质双拱的廊桥
镜桥位于北京颐和园西堤之上,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一座方形 单孔石桥,桥上建有桥亭
永宁桥,位于浙江省嘉善县西塘古镇,建于清代,是全古镇的 最佳观景点
小七孔桥,位于贵州省荔波县,小七孔风景区建于清代,桥身 由麻石条垒砌成,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多孔古石桥
壁水桥,位于山东省曲阜孔庙内,建于明代,为三座并联的 石拱桥
彩虹桥迎水一侧的尖形桥墩 ;彩虹桥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清华镇 的老街边,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桥长140米, 4墩5孔,由11座廊亭组成,是古徽州最长的廊桥
位于云南省洱海边的一座有300多年历史的古石桥
在河南省林州市境内的太行山区,一位游客站在一座古桥上观 赏山景
并在 排浙 的江 三省 座嘉 古善 石县 桥西 上塘 赏古 景镇 拍, 照游
全始位这
长建于是
386.2
于浙横
唐江跨
米
, 清
省 绍
在 大
代兴运
(市河
1862
境上
内的
年的纤
)大道
重运桥
修河,
,之纤
桥上道
身,桥
程阳桥,又叫永济桥,位于广西三江县城古宜镇北面的林溪河 上,始建于1912年,是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木建筑 中的艺术珍品
程阳桥的内廊,程阳桥又叫永济桥,位于广西三江县城古宜镇 北面的林溪河上
客 们 在
72.2
实全大桥长 腹长运位虹 石 河于桥 拱 上浙桥 桥米,江身
,始省上 是建嘉图 大于兴案 运明市精 河代王美 上,江的 罕清泾石 见代镇雕 的重境构 巨修内件 型,的, 三桥京长 孔身杭虹
这是横跨在大运河上的纤道桥,纤道桥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境内 的大运河之上,始建于唐,清代(1862年) 重修,桥身全长 386.2米
这是“鱼沼飞梁”,又称十字桥,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区西南的 晋祠内
泗溪东桥,位于浙江省泰顺县泗溪镇,建于清代(1745年)
这是泗溪东桥桥身底部起支撑作用的木质拱梁。泗溪东桥位于 浙江省泰顺县泗溪镇,建于清代(1745年)
广济桥,又称湘子桥,位于广东省潮安县潮州镇东的韩江上, 南宋(1170年)开始修建,历时57年建成。全桥长515米,共24墩, 中段用18艘梭船联成浮桥,能开能合,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 的一座开关活动式大石桥
这是玉津桥,位于云南省剑川县沙溪古镇内,建于清代,是一 座大型单孔石拱桥
十七孔桥,位于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上,建于清代(1736-1795 年),整体桥长150米,因由17个孔券组成而得名,桥上石雕极 其精美
双龙桥,位于云南省建水县泸江河和塌冲河交汇处的河面上, 是一座17孔大石拱桥,始建于清代,桥上建有亭阁3座,是我国 连拱石桥中的佳作
广宁桥,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区东,始建于南宋时期,明代重修, 是绍兴现存最长的七折边型石拱桥
呈坎环秀桥,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的呈坎古镇,建于元代,是一 座设计精巧、造型独特的青石板桥
一位村民从隆兴桥上经过。隆兴桥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呈坎古镇 村南,建于明代,是皖南最大的单孔石桥
西塘环秀桥,位于浙江省嘉善县西塘古镇,始建于明代(1581 年),后历代均有维修,是古镇上年代最早的单孔石拱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