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

合集下载

质谱工作原理

质谱工作原理

质谱工作原理
质谱(MS)是通过检测化合物中某种特定的元素而将化合物
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原子(分子)以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从而对
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质谱工作原理如下:
电离源是质谱的核心部件,它将离子从样品溶液中分离出来,再经加速和电离而得到高质量的离子束(离子源)。

常用的有分
子离子化源和化学离子化源。

分子离子化源有电喷雾质谱仪和喷雾质谱仪两种。

电喷雾质
谱的工作原理是用高压气体使样品溶液雾化,形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在飞行时间质谱仪中被加速到一定速度后,使液滴撞击基质
中的离子发生碰撞而使样品离子与离子相碰撞而产生碎片离子。

这些碎片离子在进入质谱检测器前,会被扫描器滤除。

因此,分
子离子化源又称为滤去离子化源或滤除(filter)离子源。

这类
质谱仪以液体为工作介质。

化学离子化源是利用有机化合物分子在离子化过程中所发生
的化学反应而产生电离产物(主要是氢化物)。

这种质谱仪称为
化学电离质谱仪(CID)。

—— 1 —1 —。

质谱的原理及应用

质谱的原理及应用

质谱的原理及应用1. 质谱的基本原理质谱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它利用离子化技术将待测物质转化为离子,并通过对离子进行分析,得到物质的分子结构、组成和质量信息。

质谱的基本原理包括样品离子化、离子分离、离子检测和质量分析。

1.1 样品离子化样品离子化是质谱的第一步,常见的离子化方法包括电离和化学离子化。

电离通常采用电子轰击、电子喷雾和激光离化等方法。

1.2 离子分离离子分离是质谱的关键步骤,通过施加电场或磁场,可以将离子按照质荷比进行分离。

常见的离子分离方法包括质量过滤、离子阱和飞行时间法等。

1.3 离子检测离子检测是质谱的关键环节,常见的离子检测方法包括电子增强器、多极杆和检测器等。

离子检测器会将离子转化为电信号,并进行放大和信号处理。

1.4 质量分析质量分析是质谱的核心内容,通过质谱仪器对离子进行质量分析,可以得到物质的质量谱图。

常见的质谱分析方法包括质谱仪、质谱图和质谱库的利用。

2. 质谱的应用领域质谱作为一种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分析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2.1 生物医药领域质谱在生物医药领域中主要应用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蛋白质组学和分子诊断等。

通过质谱技术可以分析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代谢产物和代谢酶等,对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此外,质谱还可以用于分析蛋白质组的组成和结构,帮助研究蛋白质功能及其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2.2 环境监测领域质谱在环境监测领域中主要用于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的检测与分析。

通过质谱技术可以对空气、水体、土壤等中的污染物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有助于环境质量评估和环境治理。

2.3 食品安全领域质谱在食品安全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和毒素等。

通过质谱技术可以对食品样品进行快速筛查和定量分析,保障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2.4 新能源领域质谱在新能源领域中用于催化剂研究、电池材料分析和新能源开发等。

通过质谱技术可以研究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反应机理,评估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质谱的名词解释

质谱的名词解释

质谱的名词解释质谱(Mass Spectrometry,简称MS)是一种分析化学技术,它通过将样品中的化合物分子或原子离子化,然后在电磁场中进行偏转、分离和检测,最终得到离子的质量和相对丰度信息。

质谱在生物学、化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广泛应用,被视为一项强大而多功能的实验技术。

1. 质谱的基本原理质谱的基本原理是离子分析。

它将待分析物分子通过电离源转化为离子,并利用不同质量、不同电荷的离子在电磁场中的偏转情况进行分离。

电荷离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偏转半径与质量和电荷量有关。

通过探测器对分离后的离子进行检测,可以得到不同离子的质量谱图。

2. 质谱的主要组成部分质谱仪主要由电离源、质量分析器和探测器组成。

电离源负责将待分析物转化为离子,常用的电离源包括电子轰击电离源、化学电离源和光电离源等。

质量分析器用于分离不同质量的离子,常见的质量分析器包括飞行时间质谱仪(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er,简称TOF-MS)、电子能量分析器和磁扇形质谱仪等。

探测器则负责测量离子的相对丰度,常见的探测器有离子多道器、电子倍增管和微小通道板等。

3. 质谱的应用领域3.1 蛋白质组学质谱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蛋白质质谱分析可以用于蛋白质结构的鉴定、定量分析以及功能研究。

利用质谱技术,可以对复杂的蛋白质样品进行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揭示蛋白质的组成、修饰和相互作用等信息。

3.2 代谢组学代谢组学研究生物体内代谢物的变化及相关的生理、病理过程。

质谱在代谢组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可以对细胞、组织和体液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通过质谱技术,可以发现代谢物的新的生物标志物,并揭示代谢通路的变化,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3.3 农残分析农残分析是农产品中残留农药的分析鉴定。

质谱在农残分析中被广泛采用,可以对食品样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和定量。

利用质谱技术,可以实现对多种农药的同时检测,提高快速筛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质谱基本原理

质谱基本原理

质谱基本原理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是一种用于分析化合物分子结构和确定化合物分子量的重要分析技术。

它通过将化合物分子转化为离子,然后根据离子的质量和电荷比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化合物的质谱图谱。

质谱技术在化学、生物、药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手段。

质谱的基本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离子化、分离、检测和数据处理四个步骤。

首先,样品中的化合物分子被转化为离子,这一过程通常通过电离源完成。

常用的电离源包括电子轰击电离源、化学电离源和电喷雾电离源等。

不同的电离源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化合物,选择合适的电离源对于获得准确的质谱数据至关重要。

接下来,离子经过质谱仪中的分析部分,根据其质荷比(m/z)进行分离。

质谱仪通常包括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检测器。

质量分析器的种类有多种,包括飞行时间质谱仪、四级杆质谱仪和离子阱质谱仪等。

这些质谱仪能够根据离子的质荷比进行高效分离,从而得到高质量的质谱数据。

在检测部分,分离后的离子被检测器检测到,并转化为电信号。

这些信号随后被转化为质谱图谱,显示出离子的质荷比和相对丰度。

通过分析质谱图谱,可以得到化合物的分子量、结构信息以及相对丰度等重要数据。

最后,得到的质谱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解释。

数据处理包括质谱图谱的峰识别、质谱数据的校正和质谱图谱的解释等步骤。

这些步骤需要借助专业的质谱数据处理软件进行,以确保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

总的来说,质谱的基本原理是将化合物分子转化为离子,然后根据离子的质量和电荷比进行分析,最终得到化合物的质谱数据。

质谱技术在化学、生物、药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于研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质谱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它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

(完整版)质谱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质谱总结,推荐文档

第 5 章质谱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 MS)是将被测物质离子化,按离子的质荷比分离,测量各种离子谱峰的强度而实现分析目的的一种分析方法。

质量是物质的固有特征之一,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质量谱——质谱,利用这一性质,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包括分子质量和相关结构信息);谱峰强度也与它代表的化合物含量有关,可以用于定量分析。

5.1质谱的基本知识5.1.1质谱仪1.质谱仪一般由四部分组成:进样系统——按电离方式的需要,将样品送入离子源的适当部位;离子源——用来使样品分子电离生成离子,并使生成的离子会聚成有一定能量和几何形状的离子束;质量分析器——利用电磁场(包括磁场、磁场和电场的组合、高频电场、和高频脉冲电场等)的作用将来自离子源的离子束中不同质荷比的离子按空间位置,时间先后或运动轨道稳定与否等形式进行分离;检测器——用来接受、检测和记录被分离后的离子信号。

一般情况下,进样系统将待测物在不破坏系统真空的情况下导入离子源(10-6~10-8mmHg),离子化后由质量分析器分离再检测;计算机系统对仪器进行控制、采集和处理数据,并可将质谱图与数据库中的谱图进行比较。

2.离子源离子源的性能决定了离子化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质谱仪的灵敏度。

常见的离子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样品在离子源中以气体的形式被离子化,另一种为从固体表面或溶液中溅射出带电离子。

在很多情况下进样和离子化同时进行。

(1)电子轰击电离(EI)气化后的样品分子进入离子化室后,受到由钨或铼灯丝发射并加速的电子流的轰击产生正离子。

离子化室压力保持在10-4~10-6mmHg。

轰击电子的能量大于样品分子的电离能,使样品分子电离或碎裂。

电子轰击质谱能提供有机化合物最丰富的结构信息,有较好的重现性,其裂解规律的研究也最为完善,已经建立了数万种有机化合物的标准谱图库可供检索。

其缺点在于不适用于难挥发和热稳定性差的样品。

(2)化学电离(CI)引入一定压力的反应气进入离子化室,反应气在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流的作用下电离或者裂解。

质谱简介

质谱简介

质谱中离子的主要类型:
(1)分子离子 分子离子是分子失去一个电子所得到的离子,所以 其数值等于化合物的相对分子量,是所有离子峰中m/z 最大的(除了同位素离子峰外),分子离子用M 表示, 用于测定分子量。 (2)碎片离子 分子离子产生后可能具有较高的能量,将会通过进一 步碎裂或重排而释放能量,碎裂后产生的离子形成的峰 称为碎片离子峰,用于测定分子结构。
5.电喷雾电离(ESI)
ESI电离是很软的电离方法,通常没有碎片离子峰, 只有整体分子的峰。是最常用的液相离子源,适用于 极性较强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可用于热不稳定化合 物的分析。
6.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
通过激光束与固体样品分子的作用使其产生分 子离子和具有结构信息的碎片。 能使一些难于电离的样品电离,且无明显的碎 裂,得到完整的被分析物分子的电离产物,特别适 合生物大分子:肽类化合物、核酸等,主要与TOF 联用。 常用基质:2, 5-二羟基苯甲酸、芥子酸、烟酸等。
1 2 (1) zV mv 2
(质量m,电荷z,加速电压V)
5、当被加速的离子进入质量分析器时,磁场再对离 子进行作用(与其飞行方向垂直),使每个离子做弧 形运动。其半径决定于各离子的质量和所带电荷的比 值m/z。此时由离子动能产生的离心力(mv2/R)与由磁 场产生的向心力(Bzv)相等: (2) m 2 Bz R 将(1)、(2)合并得:
电极上加直流电压U和 射频交变电压V。当U/V一 定及场半径r固定时,对于 某一种射频频率,只有一 种m/z的离子可以顺利通过 电场区到达检测器,这种 离子称为共振离子,其它 非共振离子在运动中撞击 在圆筒电极上被过滤掉。
是一种无磁分析器,体积小,重量轻, 操作方便,扫描速度快,分辨率较高, 运用于色谱—质谱联用仪器。

质谱 ppt课件

质谱  ppt课件
12
Electron Impact (EI) Ionization
Reflector
e-
M+.
Ions get kinetic energy
1mv2 2
zVET
V kV
Electron trap
13
EI 源的特点:
电离效率高,灵敏度高; 应用最广,标准质谱图基本都是采用EI源得到的; 稳定、操作方便,电子流强度10~240 eV可精密控制; 结构简单,控温方便。
8
II. 质 谱 仪
一、质谱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质谱联用技术 三、质谱性能指标
9
一、质谱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质谱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样品的离子的质荷比的分析而 实现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一种方法。因此,质谱仪必须 有电离装置把样品电离为离子,有质量分析装置把不同质荷 比的离子分开,经检测器检测之后可以得到样品的质谱图,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质谱仪,其基本组成是相同,包括离子源、 质量分析器、检测器和真空系统。
10
1、离子源
离子源的作用是将欲分析样品电离,得到带有样品信息的离子。质 谱仪的离子源种类很多,主要有:
A. 电子轰击电离源(Electron Impact, EI) B. 化学电离源(Chemical Ionization, CI) C. 快原子轰击源(Fast Atomic bombardment, FAB) D. 场电离源(Field ionization Sources, FI) E. 电喷雾源(Electron spray Ionization, ESI) F. 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 APCI) G. 基 质 辅 助 激 光 解 吸 电 离 源 (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cription Ionization, MALDI)

质谱的应用范围

质谱的应用范围

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是一种用于分析样品中化合物的技术,通过测量分子或离子的质量和相对丰度,可以提供关于样品的化学组成、结构、分子量、碎片信息等详细信息。

质谱在各个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生物医学研究:质谱可用于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代谢物等)的鉴定、定量和结构解析,用于生物标志物的发现、药物代谢研究、蛋白质组学、蛋白质互作研究等。

药物分析:质谱可用于药物的分析、质量控制、药代动力学研究和药物代谢研究,以及毒物学研究中的药物检测和毒性分析。

环境监测:质谱可用于分析空气、水、土壤等环境样品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和污染物,例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监测和分析、水体中的重金属分析等。

食品和农产品安全:质谱可用于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检测、添加剂分析、食品中的污染物检测,以及农产品质量控制和追溯等方面。

石油和能源行业:质谱可用于石油和天然气中的成分分析、燃料质量分析、石油产品中的污染物检测等。

法医学和毒理学:质谱可用于毒物分析、毒物代谢研究、尸体分析、毒品分析等领域,对犯罪调查、毒物鉴定和法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上述应用范围,质谱还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化学工艺、地质学、天文学等领域,为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了强大的分析工具和技术支持。

由于质谱技术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多功能性,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和深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泛的人群: 老人、儿童、 病人、 亚健康人群、 更年 期女性、 神经衰弱或亢奋 者、 生活压力大的学生 和 职场精英
市场需求
现有检测分三个项目检测,只能为基本营养及代谢提供评 估 质谱除一次性检测50种全谱氨基酸外,还能提供疾病评估 依据
3
药物浓度监测
治疗药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哪些情况需要监测TDM呢?
体内不能合成,或每天合成的量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必须要从食物中获取正常合理饮食理论正确但很难做到, 且围产期妇女、孩子等由于阶段不同营养需求不同;
人体每天仅需微量,参与维持机体正常生
理功能,当机体缺乏时,将会表现出缺乏症
在体内不提供能量,不参与机体组织的构成,
主要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
维 生 素 缺 乏 导 致 的 疾 病
质谱的优势
免疫法
质谱法检测( LC-MS/MS)
VD_160725-1-serum-014 Sm (Mn, 1x1)
100
3.72
MRM of 4 Channels ES+ 401.302 > 383.315 (25OH-Vitamin D3) 6.33e3
%
4.06 0.92 1.09 0 -0.00 0.50 1.00 1.50 1.731.96 2.00 2.49
VA缺乏导致的干眼病
VD缺乏导致的佝偻病
VC缺乏导致的感染
VB9缺乏导致神经管缺陷
VB2缺乏导致的舌炎
VB1缺乏导致的脚气病
VE缺乏导致的皮肤干燥
VK缺乏导致的凝血障碍
维生素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A
类别
维生素 B1
名称
维生素 B2
维生素 B9
维生素 D
维生素 E
维生素 K
食物来源
动物内脏、鱼肝油、胡 萝卜等 深色菜类 鱼肝油、强化奶等,在 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合成 植物油脂、麦胚、豆类、 坚果类及绿色植物等 肠道细菌合成、绿色蔬 菜、大豆、动物肝脏、 鱼类等
质谱的优势
质谱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检测的优势,使之成为现代生物医药领域最富有生命力的定量分析技 术之一。 在临床研究的应用方面,质谱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定量分析首选技术。
质谱-精密检测仪器
为什么选择质谱
妇 儿 健 康 恶 性 肿 瘤
我国每年新生儿数量 对营养元素和遗传疾病的 我国每年新增癌症病人
维生素检测方法的改进与发展
我们的产品
第一代 微生物鉴定法 • 灵敏度高 • 实验周期长,批 次检测结果重复 性差
第二代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 操作简单、快速、 敏感性高、特异 性强、实验设备 要求简单 • 需要特定的抗体, 干扰因素较多
第三代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 灵敏度高、特异 性好、同时检测 多种维生素、准 确度高 • 设备昂贵,操作 要求高
2
氨基酸谱检测
氨基酸的重要性
氨基酸是生命的基石,疾病与健康状况都与氨基酸有着直
接或间接的关联。氨基酸涉及代谢、肿瘤、免疫、心血管、
神经系统、肾病、糖尿病、亚健康、老年病等各类疾病和 人体生长发育、营养健康、肌肉骨骼生长、激素分泌、解 毒功能等各个健康环节。目前,氨基酸代谢障碍所引起的 疾病已超过400多种。氨基酸的检测已经成为健康诊断和 疾病筛查的重要手段,同时又可以作为各类人群治疗、营
质谱检查项目
什么是质谱
质谱(又叫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是一 种通过制备、分离、检测气相离子来鉴定化合物
的专门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在众多
的分析测试方法中,质谱学方法被认为是一种同 时具备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且被广泛应用的普 适性方法。质谱法在一次分析中可提供丰富的结 构信息,将分离技术与质谱法相结合是分离科学 中的一项重要突破。
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发展
我们的产品
质谱检测的优势
免疫 制剂 抗抑郁 药抗精 神病药 靶向药 物中检 测
目前,同时检测几种血药浓度很低的免疫抑制剂(例如西罗莫司、依维莫司、他克莫 司和环孢素)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因此,采用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的UPLC-MS/MS 法同时监测是最正确的检测方法。 精神类药物常需要同时检测原型化合物和活性代谢物,不同药物间常具有相似的结构, 常规检测方法难度大。采用能够实现多指标同时检测的UPLC-MS/MS法监测是最有效 的检测方法。 目前,靶向药物由于其特异性而常被忽略其对身体其他脏器的毒性,而且其在体内血 药浓度很低,因此检测非常困难。 因此,采用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的UPLC-MS/MS法同时检测几种靶向药物。
万 未来三年将以400万逐年递增 才能保证下一代健康 万 癌症总数占世界四分之一
、早干预仍然是各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糖尿病和肾病等患者近 对病情的 对治疗至关重要
1
全谱维生素检测
维生素的重要性
维生素又名维他命,即维持生命的物质是维持人体
生命活动必须的一类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 性物质
2.69 2.84 2.91
4.67 4.94
5.30 6.12
3.44 3.50
4.31 4.51
2.50
3.00
4.00
4.50
5.00
5.50
6.00
6.50
Time 7.00
一种物质
多种物质
一个指标
易受干扰 方法建立不灵活
多种标志物
特异性好 方法建立灵活
全 谱 维 为 生 了 素 您 和 孩 子 的 健 康
全谱维生素的意义
全国每年新生儿出生数量为2000万左右,但病残儿占4%—6%
健康聪明的宝宝是每个父母的心愿 围产期妇女的营养均衡尤为重要 如何判断维生素缺乏or过量?
现有的检测方法只能检测VD和叶酸(VB9)
有一种营养缺乏,叫做你觉得你缺 还有一种营养缺乏,叫做他们都说你缺
所以,你需要一种可以精准监测人体全谱维生素含量的方法!
(PKU)n MS/MS (AA, AC)n 0.1-1000 μM
序 号 1
项目
指标列表
项目意义
适应人群
10种必需氨基 组氨酸、苏氨酸、精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 简单的营养评估 酸代谢分析 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 丝胺酸、甘氨酸、组氨酸、苏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天门冬氨酸、 20种蛋白类氨 2 天门冬酰胺、丙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半胱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基本的营养评估 基 酸代谢分析 缬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 丝胺酸、甘氨酸、组氨酸、苏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天门冬氨酸、 33种常见氨基 3 天门冬酰胺、丙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半胱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 较全面的代谢评估 酸 代谢分析 缬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牛磺酸等 4
市场需求
现有的检测方法只能实现单次单药 我们的产品可以一次抽血同时检测多种药物
3
儿茶酚胺谱检测
嗜铬细胞瘤与高血压
嗜铬细胞瘤为起源于神经外胚层嗜铬组织的肿瘤;是一种分泌儿茶酚胺的肿瘤,位于肾上腺髓
质。
特征:间歇性分泌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 临床表现: 发作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病患者的0.5%~1%) 三联征:头疼(80%)、多汗(63%)、心慌(60%) 90%为良性且可通过切除治愈,恶性约为10%
5
6
7
8
丝胺酸、甘氨酸、组氨酸、苏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天门冬氨酸、 50种全谱氨基 天门冬酰胺、丙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半胱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 酸 功能营养代 全面的氨基酸功能营养代谢医学评估 缬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磷酸丝胺酸、 谢分 析 磷酸乙醇胺、牛磺酸、羟基脯氨酸、乙醇胺等 10种尿素循环 基本的尿素循环代谢评估,可用于防 谷氨酸、谷氨酰胺、天门冬氨酸、天门冬酰胺、精氨酸、瓜氨酸、同型 中老年人、更年期 女性、 氨 基酸代谢分 治肝、肾、脾疾病、治疗胃溃疡和胃 瓜氨酸、鸟氨酸、精氨基琥珀酸、 γ- 氨基丁酸 亚健康患、泌尿系统疾病 析 液缺乏等 13种神经递质 基本的神经递质评估,提高机能抗氧 丝胺酸、甘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磷酸乙醇胺、 中老年人、更年期女性、亚 氨 基酸代谢分 化能力、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抗衰 牛磺酸、乙醇胺、γ- 氨基丁酸、5-羟色胺 、5-羟色氨酸、犬尿氨酸 健康患者、神经系统疾病 析 老、抗抑郁、减轻焦虑、治疗失眠等 基本的硫代谢评估,降血脂、降胆固 5种含硫氨基 半胱氨酸、甲硫氨酸、牛磺酸、同型半胱氨酸、胱硫醚 醇、防治高血压、防止动脉硬化、治 心血管高危人群 酸代谢分析 疗心肌梗塞、心绞痛、心力衰竭等 丝胺酸、甘氨酸、组氨酸、苏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天门冬氨酸、 天门冬酰胺、丙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半胱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 33种氨基酸代 缬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牛磺酸、羟 新筛样本氨基酸精确定量 新生儿筛查 谢 分析 基脯氨酸、乙醇胺、瓜氨酸、同型瓜氨酸、鸟氨酸、精氨基琥珀酸、肌
一 治疗指数低的 药物
具有非线性动 力学特征的药 物
治疗作用与毒 性反应难以区 分
肝肾心功能不 全
合并用药
临床上检测的药物
药物分类
免疫抑制剂 强心苷类 心率失常药
具体药物
环孢霉素A、他克莫司、霉芬酸、西罗莫司、咪唑立宾、依维莫司 地高辛、洋地黄毒素、毒毛花苷K、西地兰 普鲁卡因酰胺、异丙酸胺、普萘洛尔、奎宁丁、利多卡因
微采血 + 色谱-质谱联用
检测和监测体内维生素
少量
10
滴血
分钟
7 项目
38 元/项
两项医保
市场需求
☺VK专利
☺社区医院
妊娠前6月需在社区医院建档,每月检查 减轻社区医院药占比的压力
☺二级以上医院
提供孕产妇、儿童均衡衡营养需求依据 提供有需求的亚健康人群检测,全科室覆盖 弥补现有检测方法的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