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前锋区中考语文阶段性测试(一)试卷
2024届四川省广安市九年级上册阶段性素质监测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届四川省广安市九年级上册阶段性素质监测联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1分)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B.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C.近年来,我国经济获得飞速发展,谁也不能否认这不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
D.丁细牙痛胶囊的主要成分是由丁香叶、细辛组成的,因此毒副作用较小。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2分)A.我非常渴望投身到这项惠及众多山区孩子的活动中,为山区孩子也能搭上信息时代的列车贡献自己的宝贵力量。
B.九年级家长会上,家长代表王丽女士的讲话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家长就“如何做好家校配合”这一专题踊跃发言。
C.班主任王老师因病请假半年,教物理的陈老师说:“一个班不能没有班主任,我愿意屈就班主任一职。
”D.王晓川同学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李奶奶,说道:“奶奶,您老身子真硬朗,今年高寿?”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一项是()(2分)A.这一派奇美令人眩目,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B.在成绩面前,他也会经常鞭策自己,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C.自从儿子离家出国留学后,她每天都望眼欲穿,盼望他能早日学成回来。
D.在这次演讲比赛中,他才华出众,夸夸其谈,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制度设计并不能让教育减负一蹴而就、一日为功。
不言而喻,教育减负首当其冲的就是家长望子成龙、①“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急切心理。
教育是有规律的,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拔苗助长的寓意和道理,但一二十年后已为人父母的我们,却依然抑制不住希望孩子快速、全面成长的冲动:②时间上要让孩子“除了学习还是学习”,③空间上只能让孩子走在“学校——④家”的两点一线;内容上不仅要有学科知识教育,还必需有课外辅导强化以及多才多艺的各类技能培养。
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

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真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1-8页)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2.考生答题前,请先将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用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待监考老师粘贴条形码后,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自己的准考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3.请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墨迹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必须将参考学生和缺考学生的答题卡、试题卷一并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A.热忱.(chén)贮.蓄(zhù)纤.维(qiān)人迹罕.至(hǎn)B.锃.亮(zèng)炽.热(zhì)缄.默(jiān)戛.然而止(jiá)C.恣睢.(suī)栈.桥(zhàn)眺.望(tiào)哄.堂大笑(hōng)D.修葺.(qì)羸.弱(yíng)禁锢.(gù)孜孜.不倦(zī)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推崇孱头恍惚锲而不舍B.分岐殉职怂恿咄咄逼人C.抽噎点辍凋零拈轻怕重D.广袤感慨桑梓炯乎不同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近年来,在“川渝合作,同城融圈”的大背景下,广安市各项事业突飞猛进,成绩有目共睹: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高楼鳞次栉比....;工农产业快....;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游客趋之若鹜速发展,增速名列前茅....;人民生活美好富足,百姓安居乐业....。
A.鳞次栉比B.趋之若鹜C.名列前茅D.安居乐业4.下面语段中画线句子没有语病....的是()在广安市农产品交易会上,龙安柚种植大户冯建国说:“①‘小柚子’要做成‘大产业’,必须改变产业小散弱。
②通过成立龙安柚协会和合作社,我们将业务拓展到外省。
广安市初中毕业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TXT

广安市初中毕业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A卷(10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共28分,1-9题每小题2分,10题1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竹篾(miè) B.成绩差(chà)C.仄仄(zà zà)的楼梯 D.撺掇(cuān duo)起来2.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B.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
C.苏州园林裁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D.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
3.对下列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是()A."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指史册。
B."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中的"萧索"指稀少。
C.客死:死在他乡异国。
D.落第:科举时代应试不中。
4.填入下面文字中空白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我也知道。
将军家里名贵的、纯种的狗;这条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毛色好,模样中看,完全是个下贱胚子。
A.有些是既不也不 B.都是些不又C.都是非常十分不 D.都是些既不也不5.下列句子有歧义的一项是()A.3个报社的记者昨天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
B.长期以来,沙漠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
C.当时诸侯混战,生灵涂炭。
D.这约上并没有允许你取他一滴血,只是写明着"一磅肉";所以你可以照约拿一磅肉去,可是在割肉的时候,要是流下一滴基督徒的血,你的土地财产,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全部充公。
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B.自信力的有无。
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C.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的。
D.我国内蒙古东部和陕西、山西北部有足够的雨量。
四川省广安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阶段测试试卷

四川省广安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阶段测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2017·杭州模拟)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登六和塔,俯瞰钱塘江波涛澎湃;上保俶塔,观大运河挟沙而流;临雷峰塔,赏西子湖山拥水色:好一个不与外人间隔的人间天堂!A . kàn bài xiájiānB . gǎn pài xiéjiānC . kàn pài xiéjiànD . gǎn bài xiájiàn2. (2分)(2016·十堰) 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震憾惺忪中西合璧心弛神往B . 酬谢竣工无暇顾及故弄玄虚C . 风糜澄碧重峦叠嶂阵词乱调D . 恻隐苍桑言简意赅闲情逸志3. (2分) (2015八上·天津期中)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一只老年斑羚摔得肝脑涂地。
B . 以前的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真是不可思议,现在却不断地变为现实。
C . 这里古民居鳞次栉比,虽经历风雨,渐显颓唐,却仍让游者深感其往日的辉煌。
D . 这个白天看上去很一般的城市,一到晚上就流光溢彩,几乎可以与上海南京路媲美。
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当班主任声泪俱下地讲完他父母援藏的动人故事后,使大家深受感动。
B . 李越上课偷偷在课桌下玩手机,王老师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他。
C . 随着三峡工程蓄水到175米,金戈铁马的八百年前的古战场遗址,将部分淹没在长江之中。
D . 珠峰探险,既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寻,也是人类对自身的勇敢挑战。
5. (2分)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①从而使“痛苦指数”下降,“幸福指数”上升②这种条理性和有序性正是内心满足感的主要来源③守时让一切都变得有条理起来,使生活有序起来④而守时可以减缓甚至消除因时间不确定带来的焦虑⑤现代人普遍患有“时间焦虑症”A . ②③⑤④①B . ③②⑤④①C . ③②①⑤④D . ③⑤②④①6. (2分) (2017九上·翁牛特旗期末)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著的一本书,记录的是孔子的言行。
四川省广安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广安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名著阅读:下面对《格列佛游记》相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格列佛是以随船医生的身份出游的。
他第一次出游乘的是“羚羊号”,游历的是小人国。
高跟党与低跟党、以及在绳子上跳舞等都是他此次所经历的。
B.格列佛第二次出游乘坐“冒险号”游历了大人国。
大人国的国王是以理智和仁慈来治理国家的。
C.格列佛第三次出游乘坐“冒险家号”游历了飞岛国。
飞岛上的人很聪明,这里进行了许多奇怪的“科学”研究,如取消词汇、食物还原等。
在这里他游历拉格奈格王国。
D.格列佛第四次游历的是慧骃国,他被慧马称作为“耶胡”。
这里每四年春天举行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仁慈和友谊是这个国家的美德.【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名著作家作品的能力。
学习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到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根据文段所给的内容,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即可判断出作品名称及其作者。
C. 格列佛第三次出游乘坐“好望号”游历了飞岛国,这里的人并非聪明,他们所从事的都是无聊而荒唐的科学研究。
2.下列选项有语病的一项是()A.昨天,消防宣传员为“宅”在家里的大爷大妈发放了防灾减灾宣传海报。
B.近日,西藏阿里地区出现藏羚羊迁徙大规模活动,数量约在三万只左右。
C.眼下,四川农家正喜迎丰收,满山金灿灿的枇杷像“小灯笼”挂满枝头。
D.当前,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文物保护活动正在全世界形成一股强劲的热潮。
【答案】B【解析】【详解】B句“约”与“左右”语意重复,可去掉其中一个。
二、名句名篇默写3.默写。
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
(《论语》)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
(《蒹葭》)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广安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

广安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1分)1. (1分) (2017八下·常山月考) 在过春节时,我们有在门上贴辞旧迎新的春联的习俗,请你将下面这副春联补充完整。
爆竹声中辞旧岁________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2分)2. (2分)找出错字并改正。
万籁具寂残缺不全乱七八槽倾盆大雨 ________ ________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3. (10分) (2017七下·惠民月考) 默写填空。
(1)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________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
《登幽州台歌》(3)《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
可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登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
《登飞来峰》(5)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
《陋室铭》(6)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7)“扑朔迷离”这个成语出自《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四、语言表达 (共2题;共9分)4. (4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安知鱼之乐安:________②固不知子矣固:________③全矣全:________④请循其本循:________5. (5分)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某人神态动作的话。
(80字之内)凝视憔悴来势汹汹张皇失措磨磨蹭蹭镇定自若手舞足蹈五、中国名著 (共1题;共9分)6. (9分)名著知识考查。
近日,张纪中版《西游记》震撼上演,“西游风”再一次席卷中国大地。
潮的背后,是我国古典名著的精髓沉淀,是五千年华夏文化的熠熠闪光。
请你列举《西游记》中四个精彩的故事,并选择其中一个故事用简洁的语言予以概述。
2024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真题(附答案)

2024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真题(附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1-8页)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2.考生答题前,请先将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用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待监考老师粘贴条形码后,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自己的准考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3.请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必须将参考学生和缺考学生的答题卡、试题卷一并收回。
一、积累与运用(33分)(一)选择题(1-6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情境中,加点字的字音..的一项是()..和字形..完全正确端午刚过,夏至将至。
初夏之校园①静谧.(mì)悠然,万物并秀。
我们如百卉之初绽,精神焕发,踌躇满志,踏入考场,迎接挑战;我们如朝阳之喷薄,胸有成竹,浏览试卷,仔细②斟灼..(zhēng zuó),③酝酿.(liàng)答案;我们如泰山之沉稳,心无④旁鹜.(wù),完成试卷,精益求精,书写灿烂。
我们将以优异的成绩,去拥抱更美好的明天!A.①B.②C.③D.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B.②斟灼(zhēng zuó)——斟酌(zhēn zhuó);C.③酝酿(liàng)——niàng;D.④旁鹜——旁骛;故选A。
2.下列情境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新业绩。
广安市文旅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华蓥山青峰绵延,奇石嶙峋,登临绝顶,令人①心旷神怡.......,令人③叹为观....;天意谷洞中天河,悬泉飞瀑,②巧夺天工止.;小平故里兰白菊黄,松青柏翠,静穆庄严,令人肃然起敬……中外游客④络绎不绝....,广安人民倍感骄傲和自豪!A.①B.②C.③D.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广安市前锋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中段考试试卷

广安市前锋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中段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2018·巴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 杜鹃花开的光雾山,像穿着盛装的仙女,巧夺天工,让人流连忘返。
B . 《诗词大会》竞答过程扣人心弦,主持人风趣幽默,选手对答如流,嘉宾妙语连珠。
C . 闻一多先生“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D . 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
2. (2分)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 . “大雁归来”、“云南的歌会”、“中国石拱桥”都是偏正短语。
B . “联合国宣布今年国际和平日的主题是‘青年与和平和发展’,口号是‘和平等于未来’。
”这是一个复句。
C . “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复制和不可替代性。
”一句中“世界自然和文化”是定语。
D . “如果脱离实际,这个方案就是一纸空文,无法解决问题。
”是假设复句。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3. (6分)默写。
①向来枉费推移力,________ 。
(《观书有感(其二)》)②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③爱上层楼,爱上层楼,________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④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⑤譬如平地,________ ,进,吾往也!(《孔孟论学》)⑥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8分)4. (8分) (2018七下·苏州月考) 下边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通士兵正在操炼。
②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查或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③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是妇儒皆知的人物了。
④闻一多先生目光迥迥,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5. (2分)表达世事沧桑变化,浑然不觉的心境,今天常引用陶潜的《桃花源记》中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安市前锋区中考语文阶段性测试(一)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2分)1. (2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小题。
古往今来,人们都在编织着梦想与希jì。
如果说梦想是天边的星晨,永恒地照亮匆匆的人生,那么,现实就是脚下的土地,真实地记录着行走的足迹。
人,既不能生活在华而不实的梦想里,也不要沉nì于喧嚣纷扰的现实中。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一边种植梦想,,随时采撷,收获希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jìnì________希________沉________喧嚣(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华而不实”中,“华”的意思是________。
“采撷”的意思是________。
(4)根据文意,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2. (8分)(2017九上·信丰开学考) 名句默写。
(1)足蒸暑土气,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2)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3) ________,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4) 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5)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在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4分)3. (4分)(2016·徐闻模拟) 阅读《威尼斯商人》选段,回答问题。
鲍西娅你这场官司打得倒也奇怪,可是按照威尼斯的法律,你的控诉是可以成立的。
(向安东尼奥)你的生死现在操在他的手里,是不是?安东尼奥他是这样说的。
鲍西娅你承认这借约吗?安东尼奥我承认。
鲍西娅那么犹太人应该慈悲一点。
夏洛克为什么我应该慈悲一点?把您的理由告诉我。
鲍西娅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无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显出一个帝王的高贵:御杖不过象征着俗世的威权,使人民对于君上的尊严凛然生畏;慈悲的力量却高出于权力之上,它深藏在帝王的内心,是一种属于上帝的德性,执法的人倘能把慈悲调剂着公道,人间的权力就和上帝的神力没有差别。
所以,犹太人,虽然你所要求的是公道,可是请你想一想,要是真的按照公道执行起赏罚来,谁也没有死后得救的希望;我们既然祈祷着上帝的慈悲,就应该按照祈祷的指点,自己做一些慈悲的事。
我说了这一番话,为的是希望你能够从你的法律的立场上作几分让步;可是如果你坚持着原来的要求,那么威尼斯的法庭是执法无私的,只好把那商人宣判定罪了。
夏洛克我自己做的事,我自己当!我只要求法律允许我照约执行处罚。
(1)选段中划线的“这场官司”指的是________和夏洛克之间围绕________而引起的纠纷。
(2)结合全剧回答:在众多贵族面对夏洛克的要求束手无策时,鲍西亚抓住了哪两个苛刻的条件使问题迎刃而解?(3)理解画线部分的台词,鲍西亚说这番话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尾一句的潜台词是什么?这反映了鲍西亚怎样的个性特点?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4. (5分)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去博物馆参观。
下面是某博物馆参观须知,请你以班长的身份,依据“参观须知”向同学们提出要求。
(要求:用“既……,又……”的句式,限30字以内)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5. (15分) (2018七上·慈溪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义猴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
猎者怜其孤,赠以猴。
老者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④。
如是者五年。
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
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
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葬,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⑤。
姐引之去,猴揖谢⑥之,仍牢守故宅,撷⑦果自食。
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
未三月而偃卧坟间。
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⑧石其上,曰:“义猴之墓。
”【注释】①隅:角落。
老圃:种菜的老农。
②适:嫁。
③掣(chè):牵。
④逸:逃跑。
⑤掩:掩埋。
⑥谢:拒绝。
⑦撷:采撷。
⑧勒:刻。
(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姐引之去引:________ 去: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
(3)本文中的“义猴”有哪些“义”的行为?请用自己的话分点概括回答。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6. (13分) (2018九上·天台期中)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材料一】南京的灵谷寺里有成片的雪柳,春暖花开远远望去一片雪白,然而你走进细看就会发现每一朵小花都是精美工巧的艺术品,雪白的花瓣,浅绿色的花蕊,玲珑剔透,姿态万千。
贺知章看到春天的万条柳丝,惊叹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我们同样可以追问,世间万紫千红的鲜花,究竟是哪一双巧手剪裁出来的呢?【材料二】我们说中国是诗的国度,不纯粹是指诗歌的数量,这样说主要指以下两层意思,一是中国的一切文化艺术,无不渗透了诗的特点,比如汉字是从象形文字开始的,有声调上的抑扬起伏,即平上去入的不同。
二是从先秦到今天,我们的理论核心,真善美的原则标准是统一的,我们的美学思想,同真和善,不可分割,孔子说诗可以兴、观、群、怨,汉人诗讲究温柔敦厚,都是与真和善紧密结合的,从上述两层意思说,中国确是诗的国度。
【材料三】陶渊明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陶渊明是这个原则的一个典型的例证,正和他的诗一样,他的人格,最平淡也是最深厚的。
和我们一般人一样,渊明的生活中有许多矛盾和冲突,和一切伟大诗人一样,他终于达到调和静穆,他饱经忧患,极端贫穷,逼得要自己种田,他逼的要去乞食。
穷还不算,他一生很少不在病中,他的诗集满纸都是忧生之嗟,他的大半生中,国家兵戈扰攘,几无宁日,他一个穷书生,进不足以谋国,退不足以谋生,也很忧,陶渊明诗篇篇有酒,他要借酒压住心头极端的苦闷,忘去世间种种不称心的事。
但渊明由冲突达到调和,并不由于饮酒,弥补这世间缺陷的有他的极丰富的精神生活,尤其是他的极深广的同情。
渊明由任何力量不能剥夺的自由,就在“樊笼”以外,发现一个“天空任鸟飞”的宇宙。
他先是打破了现在的界限而游心于千载,发现许多可“尚友”的古人。
在诗中,他把他所敬仰的古人排起队来,向他们馨香祷祝,更可以见出他的志向。
渊明还打破了身处的小天地界限,他的世界中,人与物与我在一体同仁的状态中各自徜徉自得,如庄子所说的“鱼相与忘于江湖”。
他把自己的胸襟气韵贯注于外物,使外物的生命更活跃,情趣更丰富;同时也吸收外物的生命与情趣来扩大自己的胸襟气韵。
这种物我的回响交流,有如佛家所说的“千灯相照”,互映增辉。
所以无论是微云孤岛,时雨景风,或是南阜斜川,新苗秋菊,都到手成文,触目成趣。
他没有由苦闷而落到颓唐,也正因此。
渊明尽管胸襟高超,却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他在诗中表现最多的是对子女的慈爱。
他做了官,特别遣一个工人给儿子,以减轻他的劳作之苦。
还关照说:“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既可以见出做父母的仔细,尤可见出人道主义者的深广的同情。
渊明的伟大之处就在他有至性深情,而且不怕坦白地把它表现出来。
总之,渊明经过极端的苦闷,达到极端的和谐肃穆。
他的智慧与他的情感融成一片,酿成他的极丰富的精神生活。
他的为人和他的诗一样,都很淳朴,却都不很简单,是一个大交响曲,而不是一管一弦的清妙声响。
(节选自《诗论》,北京出版社2011年版,有删改)(1)自然景象常让中国人联想起相关的古诗句,“材料一”中作者的经历就是一例。
请你根据材料一,也写一例陶渊明的诗例与大家分享。
(2)“材料三”中,陶渊明的人格体现在哪些方面?(3)“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生活与诗从未有片刻的分离。
请联系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生活与诗的关系的理解。
7. (1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
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
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本文①—⑤段在摆出敌方的论点论据后,用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____________批驳;⑥ —⑧段,用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___________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谬论。
(2)⑥—⑧段作者是怎么提出并论证自己的观点的?(3)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 文章第一段反复承认“是事实”,“却也是事实”,实际是在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吊起读者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B .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其中“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C . “拚命硬干的人”主要指历史上反封建统治和抵御外来侵略的英雄人物,如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