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章 配气机构

合集下载

汽车构造课件—配气机构

汽车构造课件—配气机构
ηv=M/M0 M ——进气过程中,实际进入气缸的新气的质量; Mo——在理想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气质量。
汽车工程系
3
§2 配气机构的布置及驱动
一、气门布置
现代汽车发动机都 采用气门顶置式配
气机构。
压缩比受到限制, 进排气门阻力较大, 发动机的动力性和 高速性均较差,逐
渐被淘汰。
汽车工程系
配时,在气门杆尾端与气门驱动零件(摇臂、挺柱或 凸轮)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
凸轮轴
气门 进气门 排气门
间隙 0.25~0.30mm 0.30~0.35mm
气 门杆
汽车工程系
8
实物图
测量气门间隙
拧松紧定螺母,调整调节螺钉
汽车工程系
9
§2 配气相位
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刻,以及所经历的曲轴转角,称为
配气相位
➢ 当发动机转速下降到设定值,电脑切断电磁阀电流, 正时活塞一侧油压下降,各摇臂油缸孔内的活塞在回 位弹簧作用下,三个摇臂彼此分离而独立工作。
汽车工程系
29
VTEC工作原理
四个活塞 安装处
汽车工程系
30
发动机控制ECU根据发动机转速、负荷、冷却液温度 和车速信号控制VTEC电磁阀。电磁阀通电后,通过压力开
3、正时标记对准,活塞与气门 相对位置确定,保证了配气相 位和点火顺序。
汽车工程系
22
B、链条和齿形皮带传动:用于中置式或顶置式凸轮
中间轴齿形 带轮
曲轴正时齿 形带轮
汽车工程系
23
汽车工程系
24
其它部件
汽车工程系
25
可变配气机构
气门可变机构 配气相位可变机构 气门定时和气门升成可变机构

第三章 配气机构

第三章 配气机构
第3章 配气机构


概述 配气相位 配气机构的组成和零件 可变配气相位
§3.1
功用


按照发动机每个气缸内所进行的工作循环和发火次序的要求, 定时开启和关闭气缸的进、排气门,使新鲜可燃混合气(汽油机)或 空气(柴油机)得以及时进入气缸,废气得以及时从气缸排出。
配气结构的要求
1、配气机构要保证进气充分,进气量尽可能的多。 2、废气要排除的干净,因为气缸内残留的废气越多,进气量就 会越少。 3、 配气机构应有利于减少进气和排气的阻力,进、排气门的 开启时刻和持续开启时间很恰当,使近期充分和排气彻底。 4、配齐机构的运动件应具有较小的质量和较大的刚度,使其具 有良好的动力性能。
边缘应保持一定 的厚度,1~3mm。 装配前应将密 封锥面研磨。
2) 气门锥角的作用
就向锥形塞子可以塞紧瓶口一样, 能获得较大的气门座合压力,以提高 密封性和导热性; 气门落座时有自动定位作用; 避免气流拐弯过大而降低流速; 气门落座时能挤掉接触面的沉积物, 即有自洁作用。

3) 进、排气门锥角的大小 进气门锥角较小,多用300。因锥角越小, 进气通道截面越大,进气量越多。 排气门锥角较大,通常为450。因锥角越 大,气门头部边缘的厚度大,不易变形。 排气门热负荷较大而用较大的锥角,以加 强散热和避免受热变形。且锥角越大,座 合压力越大,自洁作用越大。
特点: A、气门行程大,结构 较复杂,燃烧室紧凑。 B、曲轴与凸轮轴传动 比为2:1。
2、气门侧置式
进排气门都布置在气缸 的一侧,结构简单、零件数 目少。
气门布置在同一侧导致 燃烧室结构不紧凑、热量损 失大、进气道曲折、进气阻 力大,使发动机性能下降, 已趋于淘汰。
二、凸轮轴的布置型式

第三章配气机构

第三章配气机构

*二、挺柱
作用: 将凸轮的推力(运动)传给推杆或气门,并承受凸轮轴旋转时所施加的侧向力,并将其传给 机体或者气缸盖。
1、 工作条件 由于挺柱底面与凸轮接触面积小,同时与凸轮间高速运动,导致接触压力很大,造成磨损严重,
因此要求挺柱必须耐磨。一般用镍铬合金铸铁制造。结构形式上包括机械挺柱和液力挺柱。
2、 机械挺柱 机械挺柱会存在偏磨损。
为提高散热性能: ① 气门头与气门座密封良好; ② 气门头与气门杆过渡部分应圆滑; ③ 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间隙尽可能小。
充钠冷却
**5、 每缸气门数
(1) 一般发动机为一进一排两气门,且进气门比 排气门大15%~30%。两气门发动机多采用 半球形燃烧室.
(2) 现代汽车普遍采用每缸三、四、五个气门。 其中四气门的应用最为广泛。四气门发动机 每缸两个进气门和两个排气门.四气门发动机 多采用蓬形燃烧室.
气门间隙一般由发动机制造厂根据试验确定。
第三节 气门组
气门组包括气门、气门导管、气门座及气门弹簧等。 气门组应保证气门能够实现气缸的密封。
**一、气门 *1、 工作条件、要求、材料及组成
(1)工作条件 热负荷大:气门直接与高温燃气接触,受热严重,散热难(接触面积小),因此,气门的温度很高。 排气门由于废气的加热作用温度高,为600~800°;进气门由于受到新气的冷却作用,温度稍低, 约为300~400°。 受力情况:气门承受气缸内气体压力和气门弹簧力的作用,以及由于配气机构运动件的惯性力使 气门落座时受到冲击。 腐蚀情况:与腐蚀性气体接触而受到腐蚀。
整个机构刚性差。
2 、凸轮轴中置式(通常位于机体的上部) 优点:传动机构刚度有所增加; 缺点:凸轮轴驱动变复杂。
** 3 、凸轮轴上置式 优点:运动件少,气门传动链短,机构刚度最好; 缺点:凸轮轴驱动复杂。

配气机构与配气相位

配气机构与配气相位

实际排气特点 1)从排气门开始开启到下止点所对应的曲轴转角称为排 气提前角 ,用γ表示。 γ一般=40°~80°。 2)从上止点到排气门关闭所对应的曲轴转角称为排气迟 后角,用δ表示。 δ一般=10°~30°。 从排气门开始开启到关闭所对应的曲轴转角=180°+α+δ。
第三章(1) 配气机构与配气相位
配气相位特点
理论上配气相位分析:进、压、功、排各占180°,也就 是说进、排气门都是在上、下止点开闭,延续时间都是曲 轴转角180°。实际上配气相位分析:气、排门早开晚闭。
点击观看动画
第三章(1) 配气机构与配气相位
第三章(1) 配气机构与配气相位
第三章(1) 配气机构与配气相位
第三章(1) 配气机构与配气相位
本田公司可变配气相位控制机构:
VTEC机构工作原理:
• 高速大负荷工 作。
• 2同步活塞将3 摇臂插接成一 体。
• 2进气门由中 间凸轮驱动同 步工作。
VTEC工作时
• 主、次凸轮不 起作用。
第三章(1) 配气机构与配气相位
VTEC的控制机构 本田公司可变配气相位控制机构
VTEC 机构 控制 系统
点击观看动画
第三章(1) 配气机构与配气相位
第三章(1) 配气机构与配气相位
新的配气相位(VTEC)
一、对配气相位的要求: A、要求 :随转速提高,气门提前开启角和迟后
关闭角应增大,反之则应减小。 B、目的:减小进、排气阻力,充分利用气流惯
性。 二、本田公司可变配气相位控制机构:
A、配气机构特点:每缸两进两排4气门,进、排气门分排 两列,单顶置凸轮轴、双摇臂轴,皮带传动。
链传动
第三章(1) 配气机构与配气相位

汽车构造(上册)第3章 配气机构_OK

汽车构造(上册)第3章  配气机构_OK

气门旋转机构:当气门工作时,如能产生缓慢的旋转
运动,可使气门头部周向温度分布比较均匀,从而
减少
44
小气门头部的热变形。同时,气门旋转时,在密封 锥面上产生轻微的摩擦力,能够清除锥面上的沉积
等螺距弹簧
非等螺距弹簧
变螺距弹簧
采用等螺距的单弹 簧,在其内圈加一 个过盈配合的阻尼45 摩擦片来消除共振
46
锥角作用: A、获得较大的气门座合压力,提高密封性和导热性
。 B、气门落座时有较好的对中、定位作用。 C、避免气流拐弯过边缘大应保而持降一定低的流厚 速。
度,1~3mm。
39
2.气门座 气门座概念:
气缸盖的进、排气道与气门锥面相结合的部位。 作用:
靠其内锥面与气门锥面的紧密贴合密封气缸。接受 气门传来的热量。
热作用。 工作条件: 工作温度较高,约500K。润滑困难,易磨
损。 材料: 用含石墨较多的铸铁,能提高自润滑作用。 装配: 气门与气门导管间隙0.05~0.12mm,确保气门
能在导管中自由运动。同时为防止过多润滑油进入 燃烧室,通常会在气门导管上安装橡胶油封。
42
气门导管
卡环:防止气门导 管在使用中脱落。
摇臂轴支座
摇臂称套
调整螺钉
定位弹簧
35
❖3.4 气门组
❖ 气门组件主要由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气门弹 簧、气门锁夹零件组成。
要求: ①气门头部与气门座贴合严密; ②气门导管与气门杆上下运动有良好的导向; ③气门弹簧的两端面与气门杆的中心线相垂直; ④气门弹簧的弹力足以克服气门及其传动件的运动
惯性。
轮轴配气机构、顶置凸轮轴配气机构。
11
(3)按曲轴和配气凸轮轴的传动方式分 按曲轴和配气凸轮轴的传动方式可分为齿轮传动、 链传动和齿带传动。

第03章 发动机配气机构

第03章 发动机配气机构
54
配气机构的主要零部件
气门的构造
气门头顶部形状有平顶,球面顶和喇叭形顶等
55
配气机构的主要零部件
气门的构造
平顶:结构简单、制造 方便、吸热面积小,质 量小、进、排气门均可 采用。
56
配气机构的主要零部件
气门的构造
球面顶:适用于排气门, 强度高,排气阻力小,废 气的清除效果好,但受热 面积大,质量和惯性力大 ,加工较复杂。
近年来在高速汽车发动机上还广泛地采用齿形皮 带来代替传动链,图 为一汽奥迪100轿车用的 齿形带传动。 这种齿形皮带用氯丁橡胶制成,中间夹有玻璃纤 维和尼龙织物,以增加强度。 齿形皮带传动,对于减少噪声,减少结构质量与 降低成本有很大好处。
张紧机构
概述
按气门数目分 一般多为两气门式, 但现在也有四气门、甚至 五气门式
气门旋转机构
1.旋转机构壳体 2.气门 3.气门弹簧座 4.气门弹簧 5.钢球 6.复位弹簧
1 1 2 3 4 5 6
62
配气机构的主要零部件
气门旋转机构
为了使气门头部 温度均匀,防止局部 过热引起的变形和清 除气门座积炭,可设 法使气门在工作中相 对气门座缓慢旋转。 气门缓慢旋转时在密 封锥面上产生轻微的 摩擦力,有阻止沉积 物形成的自洁作用。
排气凸轮轴 进气凸轮轴 凸轮轴调节阀N205 液压缸 进气凸轮轴 排气凸轮轴
凸轮轴调整器 (与链条张紧器一体)
排气凸轮轴
进气凸轮轴
功率调整 调整功率时,链条下部短,上部长,进气门 延迟关闭。 进气管内气流速高,气缸充气量足。 因此高转速时,功率大。
凸轮轴调整器
扭 矩调整
凸轮轴调整器向下拉长,于是链条上部变短,下 部变长。
工作中,凸轮轴受到气门 间歇性开启的周期性冲击 载荷,因此对凸轮表面要 求耐磨,凸轮轴要有足够 的韧性和刚度。

汽车构造-第三章-配气机构

汽车构造-第三章-配气机构

二、气门座和气门座圈
(5) 是否镶座的几种情况 1) 铝合金气缸盖必须镶双座圈,因其耐磨、耐热性差。 2) 有的汽油机的排气门镶座圈,而进气门不镶座圈。因为
排气门座热负荷大,而进气管中真空度大,会从气门导管间 隙吸进少量机油,对进气门座进行润滑。 3)柴油机一般情况是进、排气门都镶座,有的柴油机只镶进气 门座圈,这是由于柴油机的废气往往在排气过程中还有未燃 完的柴油,可对排气门座进行润滑。而柴油机因没有节气门, 进气管中真空度小,难以从进气门导管处吸进机油,对进气 门座进行润滑。
4、顶置气门配气机构的分类 (1)按凸轮轴的位置 (2)按气门驱动形式 (3)按凸轮轴传动的形式 (4)按每缸气门数及其排列方式
第一节 配气机构的功用和组成
4、顶置气门配气机构的分类 (1)按凸轮轴的位置 凸轮轴下置式、凸轮轴中置式、凸轮轴上置式。
凸轮轴下置式
凸轮轴中置式
第二节配气定时及气门间隙
气门间隙过大过小的危害? 间隙过小: 热态下使气门关闭不严而发生漏气,导致功率下降,
甚至烧坏气门。 间隙过大: (1)将在气门与气门座以及各传动件之间产生撞击和
响声。(2)使气门开启的持续时间减少,气缸充气 和排气情况变坏。
气门间隙
可变配气定时机构
180º+α+β
第二节配气定时及气门间隙
排气提前角:从排气门开启到活塞到达下止点,曲 轴转角;γ一般为:40º-80º
排气迟后角:从排气行程上止点到排气门关闭,曲 轴转角;δ一般为:10º-30º
排气持续角:排气门开启持续时间的曲轴转角。 180º+γ+δ
第二节配气定时及气门间隙
(1)进气提前的目的 进气开始时进气门有较大的开度或较大的进气通过

第三章-配气机构概述PPT课件

第三章-配气机构概述PPT课件

2020年9月28日
12
2020年9月28日
13
4.组成 包括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
2020年9月28日
14
第二节 配气机构的主要零部件
1.气门组 构成:气门、气门座、
气门导管、气门 弹簧、锁片等。
2020年9月28日
15
气门组实物图
2020年9月28日
16
(1)气门 功用:控制进、排气管的开闭 工作条件: 承受高温、高压、冲击、
2020年9月28日
3
2.充气效率
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被吸入气缸愈多,则发动机可能 发出的功率愈大。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充满气缸的程度, 用充气效率表示。越高,表明进入气缸的新气越多,可燃混 合气燃烧时可能放出的热量也就越大,发动机的功率越大。
2020年9月28日
4
3. 型式 (1) 气门布置方式
与气门座配对研磨。
2020年9月28日
18
气门头顶部形状有平顶,球面顶和喇叭形顶等。
2020年9月28日
19
➢ 平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吸热面积小,质量小、进、 排气门均可采用。
➢ 球面顶:适用于排气门,强度高,排气阻力小,废气的 清除效果好,但受热面积大,质量和惯性力大,加工较复 杂。
➢ 喇叭形顶:适用于进气门,进气阻力小,但受热面积大。 ➢ 有的发动机进气门头部直径比排气门大,两气门一样大时,
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气门侧置式配气机构
2020年9月28日
5
气门位于气缸盖上称为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由凸轮、挺柱、
推杆、摇臂、气门和气门弹簧等组成。其特点,进气阻力小, 燃烧室结构紧凑,气流搅动大,能达到较高的压缩比,目前国 产的汽车发动机都采用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配气机构一、填空题1•充气效率越高,进人气缸内的新鲜气体的量就___多____,发动机研发出的功率就__高____。

2•气门式配气机构由__气门组____ 和___气门传动组______组成。

3•四冲程发动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旋转____2___周,各缸的进、排气门各开启____1___ 次,此时凸轮轴旋转_____1___周。

4•气门弹簧座是通过安装在气门杆尾部的凹槽或圆孔中的___锁片____或___锁块____ 固定的。

5•由曲轴到凸轮轴的传动方式有下置式、上置式和中置式等三种。

6•气门由__头部____和__杆身_____两部分组成。

7•凸轮轴上同一气缸的进、排气凸轮的相对角位置与既定的__配气相位_____相适应。

8•根据凸轮轴____旋向____和同名凸轮的___夹角______可判定发动机的发火次序。

9•汽油机凸轮轴上的斜齿轮是用来驱动___机油泵____和__分电器____的。

而柴油机凸轮轴上的斜齿轮只是用来驱动___机油泵____的。

10•在装配曲轴和凸轮轴时,必须将__正时标记_____对准以保证正确的_配气相位___二、判断改错题1•充气效率总是小于1的。

( √)改正:2•曲轴正时齿轮是由凸轮轴正时齿轮驱动的。

( ×)改正:3•凸轮轴的转速比曲轴的转速快1倍。

(×)改正:4•气门间隙过大,发动机在热态下可能发生漏气,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

( ×)改正:5•气门间隙过大时,会使得发动机进气不足,排气不彻底。

( √)改正:6•对于多缸发动机来说,各缸同名气门的结构和尺寸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可以互换使用。

( ×)改正:7•为了安装方便,凸轮轴各主轴径的直径都做成一致的。

( ×)改正:8•摇臂实际上是一个两臂不等长的双臂杠杆,其中短臂的一端是推动气门的。

( ×)改正:三、选择题(有一项或多项正确)1•曲轴与凸轮轴之间的传动比为( A )。

A•2:1 B•l:2C•l:l D•4:12•设某发动机的进气提前角为,进气迟关角为,排气提前角为,排气迟关角为,则该发动机的进、排气门重叠角为( C )。

A• B• C• D•3•曲轴正时齿轮一般是用( D )制造的。

A•夹布胶木B•铸铁C•铝合金D•钢4•排气门的锥角一般为(AB)。

A•30° B•45° C•60° D•50°5•当采用双气门弹簧时,两气门的旋向( B )。

A•相同B•相反C•无所谓D•不一定6•汽油机凸轮轴上的偏心轮是用来驱动( D )的。

A•机油泵B•分电器C•汽油泵D•A和B7•四冲程四缸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凸轮轴上同名凸轮中线间的夹角是(C)。

A•180°B•60° C•90° D•120°8•凸轮轴上凸轮的轮廓的形状决定于( B )。

A•气门的升程B•气门的运动规律C•气门的密封状况D•气门的磨损规律四、名词解释1•充气效率: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充量与在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容积的新鲜充量之比2•气门间隙气门杆尾端与摇臂间的间隙3•配气相位用曲轴转角来表示进排气门开启和关闭的时刻和持续开启时间。

4•气门重叠上止点附近进排气门同时开启5•气门重叠角进排气门同时开启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6•进气提前角在排气行程还未结束时,进气门在上止点之前就已开启,从进气门开启一直到活塞到达上止点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7•进气迟关角在做功行程还未结束时,排气门在下止点之前已经开启,从排气门开启一直到活塞到达下止点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五、问答题1•配气机构的作用是什么?顶置式配气机构由哪些零件组成?1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需要,定时地开启和关闭进、排气门,使新鲜混合气(汽油机)或空气(柴油机)及时进入气缸,气缸内的废气及时排出。

2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基本组成可分为两部分: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

气门组用来封闭进、排气道,气门组的组成与配气机构的形式基本无关而大致相同。

主要零件包括气门、气门座、气门弹簧、气门导管等。

气门传动动组是从正时齿轮开始至推动气门动作的所有零件,其功用是使气门定时开启和关闭,它的组成视配气机构的形式不同而异,主要零件包括正时齿轮(正时链轮和链条或正时皮带轮和皮带)、凸轮轴、挺杆、推杆、摇臂轴和摇臂等。

2、简述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的工作过程。

凸轮轴旋转,挺柱上升,推杆上升,摇臂绕摇臂轴摆动,气门打开(驱动机构带动凸轮轴旋转,凸轮通过挺柱、推杆和绕摇臂轴摆动的摇臂使气门按照凸轮的运动规律,在一定时间,克服作用在气门上的弹簧力的作用,打开气门,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关闭气门。

)3•凸轮轴的布置形式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凸轮轴下置:优点是离曲轴近,可用一对齿轮传动;缺点是传动链长,刚度差。

凸轮轴中置:优点是增大了传动刚度凸轮轴顶置:优点是运动件少,传动链短,刚度大;缺点是凸轮轴的驱动复杂。

4•为什么在现代高速汽车发动机上凸轮轴的传动广泛采用齿形带?齿形带的优点:噪声小,质量轻,成本低,工作可靠,不需要润滑。

5、如何根据凸轮轴判定发动机的工作顺序?6•为什么现代发动机多采用每缸多气门的结构?更有效的利用缸桶面积,提高金牌进门的通过面积,有利于提高充气效率。

7、为什么在采用机械挺住的发动机配气机构中要留有气门间隙?气门间隙过大或过小对发动机工作有何影响?怎样调整与测量?防止发动机热状态下气门关闭不严。

过大:噪声加大,撞击磨损严重;过小:容易漏气测量:在摇臂与气门尾端测量8•为什么进、排气门要提前开启,延迟关闭?为了更好的利用惯性进排气,增加充气效率。

9•已知某四冲程发动机的进气提前角为25°。

,进气迟关角为40°,排气提前角为45°,排气迟关角为15°,请画出该发动机的配气相位图,并指出进、排气门重叠角。

10•气门弹簧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在装配气门弹簧时要预先压缩?气门弹簧的功用是使气门关闭并与气门座压紧,同时还可在气门开启或关闭过程中,使气门传动组零件紧密连接,防止因惯性力分离而产生异响11•为避免气门弹簧产生共振可采取哪些措施?变螺距弹簧、双反向安装弹簧等12•如何从一根凸轮轴上找出各缸迸、排气凸轮和发动机的发火次序?根据凸轮的旋转方向(从风扇端看逆时针方向)、同名凸轮间的夹角来判断。

13•为什么现代轿车多采用液力挺柱?液压挺柱工作时无气门间隙,没有噪声和振动。

14、请填写下图中各序号所指示零部件的名称,并叙述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

第四章汽油机供给系一、填空题1•汽油机供给系由__空气供给_装置、__可燃混合气形成_装置、__汽油供给_装置、_可燃混合气供给______装置及_____废气排出__装置等五部分构成。

2•汽油的使用性能指标主要包括___蒸发性_、__抗爆性_和__热值___3•汽油机所燃用的汽油的_蒸发性_____愈强,则愈易发生气阻。

4•汽油的牌号愈__高______,则异辛烷的含量愈_____多__,汽油的抗爆性愈_好______。

5•降低主量孔处的真空度的实质是引人少量的____空气___ 到主喷管中,以降低主量孔处内外的__压力差______,从而降低汽油的___流量____ 和____流速____。

6•按喉管处空气流动方向的不同,化油器分为___上吸式____ 、____下吸式____和____平吸式____。

三种,其中____平吸式___多用于摩托车, 而汽车广泛采用______下吸式__ 。

7•按重叠的喉管数目的不同,化油器分为_单喉管式______和_多重喉管式_____。

8•双腔分动式化油器具有两个不同的管腔,一个称为___主腔___ 。

另一个称为__副腔_____ 。

9•BJH201型化油器中的H代表__化油器___,2代表该化油器为_双腔______化油器。

10•EQIW0l一C型汽油泵中的B代表______,6代表该汽油泵为_______的。

11•化油器由___上体____ 、___中体_____和____下体___三部分组成。

12•化油器的上体通过卡箍直接与_______相连;下体的凸缘通过螺栓紧固在发动机_______上。

13•汽车上,化油器节气门有两套操纵机构,即__脚操纵机构_______和___手操纵机构_____。

14•汽油滤清器由_端盖______、____滤芯___、_和__沉淀杯_____等三部分组成,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滤芯式滤清器。

15•目前汽车上广泛采用__机械驱动膜片式_____汽油泵,它是由发动机配气机构的___凸轮轴_____上的___偏心轮___驱动的。

16•化油器浮子室内的汽油是在喉管处与浮子室液面上的__真空度_____的作用下,从主喷管喷出的。

17•现代化油器的五大供油装置包括_主供油___装置_怠速_____、装置、__加浓_____装置、_加速_____装置和__起动____装置。

18•L型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是一种_________的喷油系统。

二、选择题(有一项或多项正确)1•国产代号为RQ-90的汽油,表明其辛烷值( C )。

A•恰好为的B•小于90 C•不小于90 D•大于902•空燃比大于14.7的混合气为( B )混合气。

A•浓B•稀C•理论混合气D•功率混合气3•过量空气系数小于1的混合气为(A )混合气。

A•浓B•稀C•理论混合气D•功率混合气4•化油器主供油装置在主量孔处引入部分空气的目的是(ABC)。

A•降低主量孔处的真空度B•降低汽油的流速C•减小汽油的流量D•增加主量孔处的真空度5•机械加浓系统是否起作用取决于(AC)。

A•发动机负荷B•发动机转速C•节气门的开度D•A,B,C6•真空加浓系统起作用的时刻与( D )有关。

A•发动机负荷B•发动机转速C•节气门的开度D•A,B,C7•在化油器中,功率量孔的尺寸一般都比主量孔的尺寸( )。

A•大B•小C•不一定D•相等8•化油器浮子破损会造成可燃混合气( A )。

A•过浓B•过稀C•不一定D•浓度不变9•发动机在中等负荷工况下工作时,化油器供给( D )的混合气。

A•浓B•很浓C•很稀D•较稀10•发动机冷起动时,化油器(BC)装置供油,以提供浓混合气。

A•起动B•怠速C•主供油D•加浓11•浮子室油面过低,会使可燃混合气的浓度( A )。

A•过稀B•过浓C•不变D•不一定12•当化油器的主空气量孔堵塞时,可燃混合气的浓度将( B )。

A•变稀B•变浓C•不变D•不一定13•L型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的喷油器装于( )。

A•空气滤清器与空气流量计之间B•节气门下方C•节气门上方D•喷嘴伸入燃烧室内14•L型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的喷油器数( )。

A•等于气缸数B•大于气缸数C•少于气缸数D,不一定15•单点汽油喷射系统中的喷油器装于(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