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材的基本知识
第一讲_薄膜材料简介

薄膜材料的应用领域
光学应用:薄膜材料可用于制造各种光学器件,如眼镜、相机镜头等。
电子应用:薄膜材料可用于制造电子器件,如薄膜晶体管、太阳能电池等。
生物医学应用:薄膜材料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如人工心脏瓣膜、人工关 节等。 包装应用:薄膜材料可用于食品、药品等的包装,具有阻隔性能好、轻便 美观等优点。
环保需求:随着 环保意识的提高, 对环保型薄膜材 料的需求越来越 大,这也将成为 未来市场发展的 重要趋势。
06
薄膜材料的安全和环保问题及应对 措施
薄膜材料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薄膜材料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以及废弃处理 时的安全问题。
应对措施:加强生产和使用环节的安全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采用环保型材料,减少对 环境的污染;加强废弃处理的管理,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薄膜材料的工艺流程
制备方法:物 理气相沉积、 化学气相沉积、 溶胶-凝胶法等
工艺流程:原 料选择、表面 处理、薄膜生 长、后处理等
影响因素:温 度、压力、气
氛、基底等
工艺特点:成 本低、可控制 性强、适用于 大规模生产等
不同制备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物理气相沉积法:利用物理过程将材料气化,再在一定条件下沉积成薄膜
的市场需求
汽车行业:汽 车轻量化趋势, 使得对高强度、 耐腐蚀的薄膜 材料需求增加
薄膜材料的发展趋势
环保化: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环保型薄膜材料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高性能化:对薄膜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不断研发高性能的薄膜材料。 智能化:随着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智能型薄膜材料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多功能化:为了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需要开发具有多种功能的薄膜材料。
新能源材料中膜材料

新能源材料中膜材料膜材料是新能源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膜材料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在新能源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膜材料的定义膜材料是一种能够选择性地分离或催化传递物质的材料,其主要特点是具有微孔结构或表面活性位点,并能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式实现物质的分离、传递或转化。
二、膜材料的分类膜材料可以根据其用途、结构和形态等多个方面进行分类。
根据用途,膜材料主要分为分离膜、反应膜和传质膜等;根据结构,膜材料可以分为多孔膜、非孔膜和复合膜等;根据形态,膜材料可以分为薄膜、纤维膜和中空纤维膜等。
三、膜材料的特点膜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使其在新能源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膜材料具有高选择性,能够根据分子大小、形状和极性等特性对物质进行有效分离。
其次,膜材料具有较高的通透性,能够实现高效传质。
此外,膜材料具有稳定性好、操作简便、占地面积小等特点,使其适用于各种环境和工艺条件。
四、膜材料在新能源领域中的应用1. 膜材料在太阳能领域的应用膜材料可以用于制备太阳电池中的薄膜太阳能电池。
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柔性、轻薄、可弯曲等特点,适用于各种特殊应用场景。
膜材料还可以作为太阳能光伏板的保护层,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并延长光伏板的使用寿命。
2. 膜材料在燃料电池领域的应用膜材料是燃料电池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用于分离阳离子和电子,实现电化学反应。
膜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燃料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
目前,常用的膜材料有质子交换膜、聚合物电解质膜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膜等。
3. 膜材料在氢能领域的应用膜材料可以用于氢能的制备、储存和传输等方面。
例如,通过选择性透过氢气的膜材料可以实现氢气的分离和纯化,提高氢能的产率和质量。
膜材料还可以用于制备氢气储存器和氢气传输管道,实现高效、安全的氢能利用。
4. 膜材料在电池领域的应用膜材料可以应用于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电化学储能设备中。
膜材料可以作为电解质膜,实现离子的传输,并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
膜材料分类是什么?膜材料的性质是什么?

膜材料分类是什么?膜材料的性质是什么?通俗地讲,膜材就是氟塑料表面涂层与织物布基按照特定的工艺粘合在一起的薄膜材料。
常用的氟素材料涂层有PTFE(聚四氟乙烯)、PVDF(聚偏氟乙烯)、PVC(聚氯乙烯)等。
织物布基主要用聚酯长丝(涤纶PES)和玻璃纤维有两种。
膜材的粘合就是将涂层与基材合二为一组成整体。
建筑结构所用的膜材大多是以压延成型和涂刮成型的。
所谓压延成型,就是将选定的软PVC经塑炼后投入压延机,按照所需厚度、宽度压延成膜,立即与布基粘合,再经过轧花、冷却即可制得压延膜材。
而涂刮成型,则是将聚氯乙烯糊均匀地涂或刮在布基上,再加热处理即可获得涂刮膜材,普遍的是采用刮刀直接涂刮,也有采用辊式涂刮的。
根据表面涂层(Coating)和织物基材(Layer)不同,膜材料分为三大类:(1)A类膜材是玻璃纤维布基上敷聚四氟乙烯树脂(PTFE),这种膜材的化学性能极其稳定,露天使用寿命达25年以上,为不燃材料(通过A级防火测试)。
(2)B类膜材料是玻璃纤维布基上敷硅酮涂层,由于膜材自身性能欠佳,现在基本不再使用。
(3)C类型膜材料是聚酯长丝布基上涂聚氯乙烯树脂(PVC),这种膜材受自然条件如日晒雨淋等影响较大,一般使用寿命为10年至15年,是难燃材料(通过B1级防火测试)。
膜材料的性质膜作为继木材、砖石、金属、混凝土之后的第五代建筑结构材料,具有显著的自身特性。
第一代木材和第三代钢材拉压性能均良好,第二代砖石和第四代混凝土则只具备良好的抗压能力,作为第五代的膜材料则只能受拉,没有承压和抗弯曲能力,这是膜的最本质的特征。
具体地讲,膜材的主要特征如下:(1)拉伸性能膜材的拉伸性能包括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和泊松比三个力学指标。
膜材本身不能受压也不能抗弯,但具有很高的拉伸强度,所以要使膜结构正常工作就必须引入预拉力、并形成互反曲面。
通常膜材料的拉伸强度都可达100MPa以上。
模材应力-应变关系是非线性的,一般采用切线模量作为弹性模量,膜材的弹性膜量约为钢的1/3左右。
膜材的基本知识

膜材的基本知识膜材是一种具有高度结构化的材料,通常由多个层次的薄膜构成。
它在许多工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潜力。
本文将介绍膜材的基本知识,包括膜材的定义、分类、制备方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1. 膜材的定义膜材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材料,其主要特点是具有很小的厚度和高度结构化的特性。
膜材通常由多个层次的薄膜构成,各层之间通过化学键、物理吸附等方式相连接。
膜材可以具有不同的形态,如薄膜、纤维、片状等。
2. 膜材的分类根据膜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膜材可以分为有机膜材和无机膜材两大类。
2.1 有机膜材有机膜材是指由含有碳元素的有机化合物构成的膜材。
有机膜材具有较好的可溶性、可加工性和选择性,广泛应用于膜分离、催化、传感等领域。
常见的有机膜材包括聚酯薄膜、聚醚薄膜、聚酰亚胺膜等。
2.2 无机膜材无机膜材是指由无机物质构成的膜材。
无机膜材具有高度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力学强度,广泛应用于气体分离、电解质、催化剂载体等领域。
常见的无机膜材包括陶瓷膜、金属膜、无机有机复合薄膜等。
3. 膜材的制备方法膜材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湿法制备和干法制备两种。
3.1 湿法制备湿法制备是指将溶液中的膜材前体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制备成膜。
常用的方法包括溶胶浸渍、溶胶凝胶旋涂、溶胶喷涂等。
湿法制备的优点是制备过程简单易行,适用于大面积膜材的制备。
3.2 干法制备干法制备是指通过热蒸发、物理气相沉积等干燥过程将膜材前体直接转变为膜。
干法制备的优点在于不需要使用溶剂,制备的膜纯度高,适用于一些对纯度要求较高的应用。
4. 膜材的应用领域膜材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4.1 分离膜膜材在分离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水处理中,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对微小颗粒、溶解物和离子的分离和浓缩。
在气体分离中,膜材可用于分离不同成分的气体,如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分离。
4.2 催化膜膜材在催化领域中也有重要应用。
膜材的高度结构化特性使其可以作为催化剂载体,将催化剂固定在膜上,提高反应效率和选择性。
新型建筑材料——膜材

新型建筑材料——膜材1引言膜结构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它由具有优良性能的织物(膜材)通过支撑构件(如刚性梁、柱、柔性索),或给膜内空气加压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并施加适当的初始预张力而形成具有一定刚度的空间结构形状,从而承受一定外荷载的一种空间结构形式。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人们利用树木的纤维和兽皮建造的帐篷。
膜材料是这种大跨度空间结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被称为“第五代建材”。
它的作用等同于传统的刚性结构中的混凝土、钢筋等材料。
早期的膜结构由于膜材开发的缓慢,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直到现代,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的出现,特别是20世纪七十年代后,美国杜邦公司开发出以聚四氟乙烯为涂层(PTEF)的玻璃纤维织物作为膜材,才引发了膜结构在近几十年的突飞猛进的发展。
1970年日本大阪万国博览会,由美国工程师David Geiger和H.Berger设计的美国馆采用气承式膜结构,首次以聚氯乙稀(PVC)为涂层的玻璃纤维织物作为覆盖材料,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大跨度膜结构。
2膜材料的组成及性能2.1组成膜材一般由膜材的基质及高分子聚合物组成,即高分子聚合物涂层与基材层按需要的厚度、宽度,通过特定的加工工艺粘合在一起的产物。
基质是高强度聚酯纤维,膜材的强度主要由这一层提供,涂层主要保证膜材的密实性;惰性材料涂层保证膜材的自洁性。
(1)聚合物又称高聚物(Polymer),即高分子聚合物,一般分子量高达几万~几百万(104~106)。
合成聚合物的原料是单体,如乙烯单体,氯乙烯单体,丙烯单体等等,它们不断重复链接,聚合成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等等。
(2)基材一般分为两种:①聚酯长丝(涤纶PET):涤纶的合成原料是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
在这里引入苯环的目的是提高材料的熔点和刚度。
涤纶的特点是:熔点高,在150~175℃以下的机械强度好,耐溶剂、耐腐蚀、耐磨、耐油腻,可多次洗涤,透水透气性适宜。
《薄膜材料知识》

1.钇(Y)三氧化二钇,(Y2O3)使用电子枪蒸镀,该材料性能随膜厚而变化,在500nm时折射率约为1.8.用作铝保护膜其极受欢迎,特别相对于800—12000nm区域高入射角而言,可用作眼镜保护膜,且24小时暴露于湿气中.一般为颗粒状和片状.2.二氧化铈(CeO2)使用高密度的钨舟皿(较早使用)蒸发,在200℃的基板上蒸着二氧化铈,得到一个约为2.2的折射率,在大约3000nm有一吸收带其折射率随基板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在300℃基板500nm区域折射率为2.45,在波长短过400nm时有吸收,传统方法蒸发缺乏紧密性,用氧离子助镀可取得n=2.35(500nm)的低吸收性薄膜,一般为颗粒状,还可用一增透膜和滤光片等.3.氧化镁(MgO)必须使用电子枪蒸发因该材料升华,坚硬耐久且有良好的紫外线(UV)穿透性,250nm时n=1.86, 190nm时n=2.06. 166nm时K值为0.1, n=2.65.可用作紫外线薄膜材料.MGO/MGF2膜堆从200nm---400nm区域透过性良好,但膜层被限制在60层以内(由于膜应力)500nm时环境基板上得到n=1.70.由于大气CO2的干扰,MGO暴露表面形成一模糊的浅蓝的散射表层,可成功使用传统的MHL折射率3层AR膜(MgO/CeO2/MgF2).4.硫化锌(ZnS)折射率为2.35, 400—13000nm的透光范围,具有良好的应力和良好的环境耐久性, ZnS在高温蒸着时极易升华,这样在需要的膜层附着之前它先在基板上形成一无吸附性膜层,因此需要彻底清炉,并且在最高温度下烘干,花数小时才能把锌的不良效果消除.HASS等人称紫外线(UV)对ZNS有较大的影响,由于紫外线在大气中导致15—20nm厚的硫化锌膜层完全转变成氧化锌(ZNO).应用:分光膜,冷光膜,装饰膜,滤光片,高反膜,红外膜.5.二氧化钛(TIO2)TIO2由于它的高折射率和相对坚固性,人们喜欢把这种高折射率材料用于可见光和近红外线区域,但是它本身又难以得到一个稳定的结果.TIO2, TI2O3. TIO, TI ,这些原材料氧—钛原子的模拟比率分别为:2.0, 1.67, 1.5, 1.0, 0. 后发现比率为1.67的材料比较稳定并且大约在550nm生成一个重复性折射率为2.21的坚固的膜层,比率为2的材料第一层产生一个大约2.06的折射率,后面的膜层折射率接近于2.21.比率为1.0的材料需要7个膜层将折射率2.38降到2.21.这几种膜料都无吸收性,几乎每一个TIO2蒸着遵循一个原则:在可使用的光谱区内取得可以忽略的吸收性,这样可以降低氧气压力的限制以及温度和蒸着速度的限制.TIO2需要使用IAD助镀,氧气输入口在挡板下面.TI3O5比其它类型的氧化物贵一些,可是很多人认为这种材料不稳定性的风险要小一些,PULKER等人指出,最后的折射率与无吸收性是随着氧气压力和蒸着温度而改变的,基板温度高则得到高的折射率.例如,基板板温度为400℃时在550纳米波长得到的折射率为2.63,可是由于别的原因,高温蒸着通常是不受欢迎的,而离子助镀已成为一个普遍采用的方法其在低温甚至在室温时就可以得到比较高的折射,通常需要提供足够的氧气以避免(因为有吸收则降低透过率),但是可能也需要降低吸收而增大镭射损坏临界值(LDT).TIO2的折射率与真空度和蒸发速度有很大的关系,但是经过充分预熔和IAD助镀可以解决这一难题,所以在可见光和近红外线光谱中,TIO2很受到人们的欢迎.在IAD助镀TIO2时,使用屏蔽栅式离子源蒸发则需要200EV,而用无屏蔽栅式离子源蒸发时则需要333EV或者更少一些,在那里平均能量估计大约是驱动电压的60%,如果离子能量超过以上数值,TIO2将有吸收.而SIO2有电子枪蒸发可以提供600EV碰撞(离子辐射)能量而没有什么不良效应.TIO2/SIO2制程中都使用300EV的驱动电压,目的是在两种材料中都使用无栅极离子源,这样避免每一层都改变驱动电压,驱动电压高低的选择取决于TIO2所允许的范围,而蒸着速度的高低取决于完全致密且无吸收膜所允许之范围.TIO2用于防反膜,分光膜,冷光膜,滤光片,高反膜,眼镜膜,热反射镜等,黑色颗粒状和白色片状,熔点:1175℃TIO2用于防反膜, 装饰膜, 滤光片, 高反膜TI2O3用于防反膜滤光片高反膜眼镜膜6.氟化钍(ThF4)260—12000nm以上的光谱区域,是一种优秀的低折射率材料,然而存在放射性,在可视光谱区N从 1.52降到1.38(1000nm区域)在短波长趋近于1.6,蒸发温度比MGF2低一些,通常使用带有凹罩的舟皿以免THF4良性颗粒火星飞溅出去,而且形成的薄膜似乎比MGF2薄膜更加坚固.该膜在IR光谱区300NM小水带几乎没有吸收,这意味着有望得到一个低的光谱移位以及更大的整体坚固性,在8000到12000NM完全没有材料可以替代.7.二氧化硅(SIO2)经验告诉我们,,氧离子助镀(IAD)SIO将是SIO2薄膜可再现性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法,并且能在生产环境中以一个可以接受的高速度蒸着薄膜.SIO2薄膜如果压力过大,薄膜将有气孔并且易碎,相反压力过低薄膜将有吸收并且折射率变大,,需要充分提供高能离子或氧离子以便得到合乎需要的速度和特性,必要是需要氧气和氩气混合充气,但是这是热镀的情况,冷镀时这种性况不存在.SIO2用于防反膜,冷光膜,滤光片,绝缘膜,眼镜膜,紫外膜.无色颗粒状,折射率稳定,放气量少,和OS-10等高折射率材料组合制备截止膜,滤光片等.8.一氧化硅(SIO)应用:电子枪,冷光膜,升华1.8at1000nm钽钼舟装饰膜1.6at7000nm保护膜制程特性:棕褐色粉状或细块状.熔点较低,可用钼舟或钛舟蒸发,但需要加盖舟因为此种材料受热直接升华.使用电子枪加热时不能将电子束直接打在材料上而采用间接加热法.制备塑料镜片时,一般第一层是SIO,可以增加膜的附着力.8.OH-5(TIO2+ZrO2)透光范围(nm)折射率(N)蒸发温度(℃)蒸发源应用杂气排放量550nm300--80002.1约2400电子枪,增透一般蒸气成分为:ZRO,O2,TIO,TIO2呈褐色块状或柱状尼康公司开发之专门加TS--ェート系列抗反射材料,折射率受真空度,蒸发速率,氧气压力的影响很大,蒸镀时不加氧或加氧不充分时,制备薄膜会产生吸收现象,但是我们在实际应用时没有加氧也比较好用.9.二氧化锆(ZrO2)ZrO2具有坚硬,结实及不均匀之特性,该薄膜有是需要烘干以便除去它的吸收,其材料的纯度及为重要,纯度不够薄膜通常缺乏整体致密性,它得益于适当使用IAD来增大它的折射率到疏松值以便克服它的不均匀性.目前纯度达到99.99%基本上解决了以上的问题.SAINTY等人成功地使用ZRO2作为铝膜和银膜的保护膜,该膜层(指ZRO2)是在室温基板上使用700EV氩离子助镀而得到的.一般为白色柱状或块状,蒸发分子为ZRO,O2.透光范围(nm)折射率(N)蒸发温度(℃)蒸发源应用杂气排放量550nm320-70002.05约2500电子枪,增透,加硬膜一般2.0AT2000眼镜膜保护膜制程特性:白色颗粒,柱状,或块状,粉状材料使用钨舟或钼舟.颗粒状,粉状材料排杂气量较多,柱状或块状较少.真空度小于2*10-5Torr条件下蒸发可得到较稳定的折射率,真空度大于5*10-5Torr时蒸发,薄膜折射率逐渐变小。
《薄膜材料简介》课件

环保化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环保型薄膜材料的需求越来 越大,薄膜材料的环保化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
智能化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薄膜材 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薄膜材料的重要 发展方向。
面临的挑战
技术创新
溅射沉积
利用高能离子轰击靶材,使靶材 原子或分子被溅射出来,并在基 材表面凝结形成薄膜。
离子镀
利用电场将气体离子加速到基材 表面,通过离子轰击将靶材原子 或分子沉积在基材表面形成薄膜 。
化学气相沉积法
01
常温化学气相沉积
在常温下,将反应气体通过热解 、化学反应等过程在基材表面形 成薄膜。
02
热化学气相沉积
将反应气体加热至较高温度,使 其发生热解或化学反应,在基材 表面形成薄膜。
03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 气相沉积
利用等离子体激发反应气体,使 其发生化学反应并在基材表面形 成薄膜。
溶胶-凝胶法
溶液制备
将原料溶解在溶剂中,制备成均一的溶液。
凝胶化
将溶胶进行热处理或引发剂引发,使其形成 凝胶。
溶胶制备
将溶液进行水解、聚合等反应,形成溶胶。
电学特性
薄膜材料具有导电、绝缘、半导电等特性,使其在电子器件、传感器 和能源存储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用途
光学仪器制造
太阳能电池
利用薄膜材料的高透光性和低反射性,制 造各种光学仪器,如相机镜头、望远镜和 显微镜等。
通过在太阳能电池表面镀制特定光谱选择 吸收的薄膜材料,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显示面板制造
柔性电子产品
能量转换膜
用于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和锂电 池等。
薄膜行业基础知识

薄膜行业基础知识薄膜行业是材料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各种薄膜材料的生产、加工和应用。
以下是关于薄膜行业基础知识的一些要点:1. 薄膜的定义与分类:薄膜是一种极薄的材料,通常厚度在几纳米到几毫米之间。
根据材料和用途的不同,薄膜可以分为塑料薄膜、金属薄膜、陶瓷薄膜、半导体薄膜等。
2. 薄膜的制备方法:薄膜的制备方法多样,包括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溶胶-凝胶法、自旋涂覆、拉伸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
3. 薄膜的特性:薄膜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电子、光学、包装、建筑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它们可以具有高透明度、良好的导电性、优异的阻隔性能等。
4. 薄膜的应用领域:- 电子行业:在半导体制造中,薄膜用于制造集成电路和微电子器件。
- 光学行业:薄膜用于制造反射镜、滤光片和增透膜等。
- 包装行业:薄膜用于食品和药品的包装,提供保护和延长保质期。
- 建筑行业:薄膜用于窗户的隔热和装饰,提高能效和美观性。
5. 薄膜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薄膜行业正朝着更高性能、更环保、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例如,纳米技术的应用使得薄膜的性能得到显著提升,而可降解薄膜的研发则响应了环保的需求。
6. 薄膜行业的挑战:薄膜行业面临的挑战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以及开发新型薄膜材料。
这些挑战需要行业内外的合作和创新来克服。
7. 薄膜行业的未来展望: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薄膜行业有望在新能源、柔性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薄膜行业也需要关注全球供应链的变化,以及新兴市场的需求。
薄膜行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领域,它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科技进步,也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薄膜行业将继续在全球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灰尘:用干净的冷水或热水冲洗后, 用干布擦干或用风吹干
+ 有机物如鸟粪:可用水清洗;也可用 喷射清洁剂(某些家具用喷雾剂)后 用干布擦干净
祝: 工作顺利 生活愉快!
+ 刀刮法(coating) + 热熔压延法(heat-melting) + 贴合法(laminating)
+ 不能用S-PVC(粉状 PVC),只能使用EPVC(糊状PVC)
+ 成本高 + 剥离强度最高 + 可不用基布粘接处
理
+ 可使用S-PVC
+ 成本较低
+ 基布需要经过粘接 处理才能够有足够 的剥离强度
+ 玻璃纤维不会受到紫外线破坏,因此广泛 应用于永久性的建筑结构上。
+ 现有的PTFE类膜材基本采用此类纤维。
+ 具有更高的弹性系数及抗撕裂强度。
+ 柔韧性比玻璃纤维佳,但不及Nylon 与Polyester。
+ 芳纶本身是淡黄颜色从而影响了芳纶 膜材的普遍使用。
+ 聚氯乙烯(PVC) + 聚四氟乙烯(PTFE) + 硅树脂(silicone)
+ 现在已经很少使用。
+ 其抗拉力较Nylon稍差 + 有良好的张力、耐久性,在某些使用上其
较钢性的特质能弥补其不足。 + Polyester之抗紫外线能力较Nylon为佳。 + Polyester涤纶成本低,是最常用的基材。 + 现在的PVC膜材均采用此种纤维
+ 具有高弹性系数及高抗拉强度。
+ 但玻璃的脆性使纤维易因压折而破坏,为 克服此点,运用较小直径的纤维能降低破 坏的程度及受破坏的可能。
+ 尼龙(nylon) + 聚酯,又称涤纶(polyester) + 玻璃纤维(fiberglass) + 芳纶,又称人造纤维(Aramid)
+ 抗拉力较Polyester稍佳,但其弹力 系数较低,在载重之情形下易造成 变形起皱。
+ 易受湿度变化影响,使得在裁切前 后之误差产生。
+ 易受紫外线影响而逐渐失去抗拉力。
+ 柔软具弹性 + 可紧密附着在织布上 + 可添加颜料生产出彩色膜材 + 常用于涂覆Nylon与Polyester + 抵抗紫外线UV能力差 + 受温差影响大 + 容易老化 + 易受到霉菌侵蚀
+ 化学性质稳定,属惰性材料 + 能抗温度,湿度变化及有机物质的破坏 + 防火 + 不易老化 + 被覆盖以后可提高织布的抗拉强度及弹
性系数。
+ 化学性质稳定 + 通常用于玻璃纤维的被覆 + 弹性能维持长久, + 可提高织布的抗拉强度及弹性系数 + 防火并抗紫外线。 + 容易吸附灰尘,自洁性能比PVDF差。
四类膜材比较表
根据表面处理不同分类: + 亚克利膜材(俗称无自洁涂层膜材) + 可拼接PVDF膜材 + 不可拼接PVDF膜材 + PVF膜材
四种PVC膜材比较表
duraskin®杜肯
+ PVC类膜材一定要防止表面磨损、刮破、 刮伤等(任何时候都要注意)
&度,并有足够宽度的贴条保证拼 接部位强度
+ PTFE膜材一定要防止膜材严重弯曲与折 叠
+ 膜材应存放于干燥清洁的场所
+ 不能用溶剂性(如酒精、松香水、丙 酮等等)清洁剂清洗膜材
+ 不能直接使用 PVC,需要使用 PVC膜
+ 成本低
+ 基布需要处理
+ 机织布(woven) + 经编布(knit)
+ 不规则抗拉强度好
+ 与经编布比较而言撕裂强度 较差
+ 经向、纬向伸张性大 + 经向、纬向可相互传递受力
+ 经向、纬向不可相互传递受力 + 撕裂强度较好 + 伸张性不佳 + 不规则抗拉强度差
—— duraskin® 杜肯
用于建筑膜结构的涂层织物可统 称为膜材,该类材料几乎都是在有 各种纤维织成的基布上涂覆各种塑 胶材料而成的复合材料。基布提供 抗拉强度,塑胶材料提供防水、防 火等性能。
——纤维选择 ——织相应强度基布 ——基布处理(防毛细、粘接) ——涂塑胶材料层 ——表面处理(PVDF) ——检验与检测 ——分卷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