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学检验骨髓报告单(样例)

合集下载

缺铁性贫血骨髓报告单

缺铁性贫血骨髓报告单

缺铁性贫血骨髓报告单
报告日期:
患者姓名:
年龄:
性别:
样本编号:
鉴定结果:
1. 骨髓中的铁染色:阴性。

2. 原始红细胞数量:正常。

3. 嗜碱性粒细胞数量:正常。

4. 椭圆细胞数量:正常。

鉴定解释:
1. 骨髓中的铁染色:阴性,说明骨髓内缺铁状态,提示缺铁性贫血。

2. 原始红细胞数量:正常,与缺铁性贫血的病理特点相符。

3. 嗜碱性粒细胞数量:正常,排除感染因素。

4. 椭圆细胞数量:正常,提示目前没有出现同时存在的叶形红
细胞增多症。

诊断意见:
符合缺铁性贫血的鉴定特点,建议进一步检查并进行相关治疗。

参考值范围:
1. 骨髓中的铁染色:阴性。

2. 原始红细胞数量:59.4%-77.9%。

3. 嗜碱性粒细胞数量:1%-2%。

4. 椭圆细胞数量:3%-15%。

注意事项:
1. 样本采集时应遵循无菌操作标准。

2. 避免样本污染和混杂。

3. 此报告仅供参考,临床诊断以医生综合判断为准。

总结:
缺铁性贫血骨髓报告单是对患者骨髓中铁染色、原始红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椭圆细胞等方面进行综合检测的报告单。

根据鉴定结果和诊断意见,医生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缺铁性贫血,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在样本采集、处理和鉴定等方面,都需要严格遵守标准化操作要求,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临床血液学骨髓报告单样本

临床血液学骨髓报告单样本

临床血液学骨髓报告单样本骨髓报告单样本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临床信息:患者的基本信息,例如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

同时还需要提供患者的病史信息,包括主要症状、疾病持续时间、用药史等。

2.骨髓穿刺活检信息:记录骨髓穿刺过程的详细信息,包括穿刺部位、穿刺方式、穿刺前后的痛苦程度等。

3.骨髓涂片观察:对骨髓涂片进行显微镜观察,包括髓母细胞的形态、数量、比例等。

4.骨髓细胞分类:对骨髓细胞进行分类鉴定,包括髓系细胞和淋系细胞的比例、细胞数量等。

5. 骨髓细胞染色:对骨髓细胞进行染色,主要有Wright染色和Giemsa染色。

通过染色观察细胞的核仁、细胞质、胞浆等结构。

6.骨髓细胞形态学变异:对骨髓细胞的形态学变异进行描述,包括细胞形状、大小、核仁大小、胞浆质地等。

7.骨髓细胞分类诊断:对骨髓细胞进行分类诊断,鉴定是否存在异常细胞、恶性细胞或其他病变细胞。

8.骨髓细胞遗传学检查:如果需要进行遗传学检查,将在报告单中提供相关检查结果。

例如,核型分析、染色体异常检测等。

9.骨髓细胞免疫学检查:如果需要进行免疫学检查,将在报告单中提供相关检查结果。

例如,免疫组化染色、流式细胞术等。

10.骨髓细胞分子遗传学检查:如果需要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查,将在报告单中提供相关检查结果。

例如,PCR扩增、基因突变检测等。

11.诊断和建议:根据上述检查结果,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并提供相关的治疗建议和观察指导。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患者病情和临床需求可能会有所不同,骨髓报告单样本中的具体内容可能会有所差异。

以上只是一个常见的样本内容,具体内容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编写。

骨髓细胞学检查图文报告单范本

骨髓细胞学检查图文报告单范本

骨髓细胞学检查图文报告单姓名XXX 年龄XX 性别X 科别血液科采取日期XXX-XX-XX 病案号591965 采取部位髂骨、胸骨涂片号8665 临床诊断—------------------------------- —————检查报告细胞名称血片髓片% 平均值±标准%原始血细胞0.08 0.01原始粒细胞0.64 0.33早幼粒细胞 1.57 0.6中幼 6.49 2.04中性粒细胞晚幼7.90 1.97 杆状核23.72 3.5粒细胞系统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晚幼0.06 0.07 杆状核0.10 0.09 分叶核0.03 0.05原始红细胞0.57 0.07 早幼红细胞0.92 0.41 红细中幼红细胞 3 7.41 1.91 胞系晚幼红细胞 5 10.75 2.36 早巨红细胞统中巨红细胞晚巨红细胞淋巴原始淋巴细胞0.05 0.09 幼稚淋巴细胞0.47 0.84 细胞淋巴细胞22.78 7.04 系统单核原始单核细胞0.01 0.04 幼稚单核细胞0.14 0.19 细胞单核细胞 3 0.88 系统浆细原始浆细胞0.004 0.02 幼稚浆细胞0.104 0.16 胞系浆细胞8 0.71 0.42 统网状细胞0.16 0.21内皮细胞0.05 0.09其他细胞组织嗜酸细胞0.004 0.03脂肪细胞0.003 0.02分类不明细胞0.005 0.04分裂细胞个退化细胞个诊断意见:粒细胞系统:有核红细胞 2.76 0.87检验医师签名:血片共数白细胞个报告日期:骨髓片共数有核细胞个骨髓有核细胞总数/ 立方毫米骨髓细胞学检查图文报告单姓名XXX 年龄XX 性别X 科别血液科采取日期XXX-XX-XX 病案号591965 采取部位髂骨、胸骨涂片号8665 临床诊断———------------------- ———检查报告细胞名称血片髓片% 平均值±标准%原始血细胞0.08 0.01原始粒细胞0.64 0.33早幼粒细胞 1.57 0.6中幼 1 6.49 2.04 6.5中性粒细胞晚幼 5 7.90 1.97 3.5杆状核10 23.72 3.5 13特征:粒细胞系嗜酸粒细胞统嗜碱粒细胞晚幼0.06 0.07杆状核0.10 0.093、粒系增生受抑制,以中性粒细胞杆状核为主。

骨髓细胞学检查图文报告单范本

骨髓细胞学检查图文报告单范本

骨髓细胞学检查图文报告单姓名XXX 年龄XX 采取部位髂骨、胸骨性别X 科别血液科采取日期XXX-XX-XX 病案号591965 涂片号8665 临床诊断—---------检查报告诊断意见:检验医师签名:报告日期:骨髓细胞学检查图文报告单姓名XXX 年龄XX 性别X 科别血液科采取日期XXX-XX-XX 病案号591965 采取部位髂骨、胸骨涂片号8665检查报告临床诊断-- --------细胞名称血片髓片% 平均值土标准%原始血细胞0.08 0.01粒细胞系统原始粒细胞0.64 0.33早幼粒细胞 1.57 0.6中性粒细胞中幼 1 6.49 2.04 6. 5晚幼 5 7.90 1.97 3. 5杆状核10 23.72 3.5 13分叶核20 9.44 1.92 9嗜酸粒细胞中幼0.38 0.23晚幼0.49 0.32杆状核 1.25 0.61分叶核0.86 0.61嗜碱粒细胞中幼0.02 0.05晚幼0.06 0.07杆状核0.10 0.09分叶核0.03 0.05红细胞系统原始红细胞0.57 0.07早幼红细胞0.92 0.41中幼红细胞 3 7.41 1.91 5 晚幼红细胞 5 10.75 2.36 11 早巨红细胞中巨红细胞晚巨红细胞淋巴细胞系统原始淋巴细胞0.05 0.09幼稚淋巴细胞0.47 0.84淋巴细胞46 22.78 7.04 15单核细胞系统原始单核细胞0.01 0.04幼稚单核细胞0.14 0.19单核细胞 2 3 0.88 1浆细胞系统原始浆细胞0.004 0.02幼稚浆细胞0.104 0.16 1 浆细胞8 0.71 0.42 35其他细胞网状细胞0.16 0.21 内皮细胞0.05 0.09 巨核细胞0.03 0.06 吞噬细胞0.05 0.09 组织嗜碱细胞0.03 0.09 组织嗜酸细胞0.004 0.03 脂肪细胞0.003 0.02分类不明细胞0.005 0.04分裂细胞个退化细胞个粒细胞系统:有核红细胞 2.76 0.87 2 血片共数白细胞100 个骨髓片共数有核细胞200 个骨髓有核细胞总数立方毫米特征:(一)骨髓片1、取材满意、涂片、染色正常。

血液报告单

血液报告单

血液报告单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以下是一份典型的血液报告单的示例:
患者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40岁
报告日期:YYYY年MM月DD日
血红蛋白(Hb):XXX g/dL
红细胞计数(RBC):XXX ×10^12/L
红细胞压积(Hct):XXX %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XXX 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XXX 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XXX g/dL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XXX %
白细胞计数(WBC):XXX ×10^9/L
中性粒细胞计数:XXX ×10^9/L
淋巴细胞计数:XXX ×10^9/L
单核细胞计数:XXX ×10^9/L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XXX ×10^9/L
嗜碱性粒细胞计数:XXX ×10^9/L
血小板计数(PLT):XXX ×10^9/L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XXX fL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XXX %
其他指标:
白细胞分类比例(C):
中性粒细胞(N):XX%
淋巴细胞(L):XX%
单核细胞(M):XX%
嗜酸性粒细胞(E):XX%
嗜碱性粒细胞(B):XX%
备注:请注意,上述数值仅为示例,并且可能因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具体的参考范围应由医生根据您的健康状况和实验室测试方法所确定。

请咨询专业医生对您的血液报告单进行解读和诊断。

IDA骨髓检查报告

IDA骨髓检查报告

骨髓细胞学检查图文报告单姓名 XXX 年龄 XX 性别 X 科别 血液科 采取日期 XXX-XX-XX 报告日期 2010-11-13 病案号591965 采取部位 髂骨、胸骨 涂片号8665 临床诊断 ——缺铁性贫血骨髓象————检查报告细 胞 名 称 血片 髓 片 % 平均值 ±标准差 %原始血细胞 0.08 0.01 0粒细胞系统 原始粒细胞 0.64 0.33早幼粒细胞 1.57 0.6 0中 性粒细胞 中幼 6.49 2.04 7晚幼 7.90 1.97 10杆状核 8 23.72 3.5 17分叶核 64 9.44 1.92 3 嗜 酸粒细胞 中幼 0.38 0.23 晚幼 0.49 0.32 杆状核 1.25 0.61 1分叶核 2 0.86 0.61嗜 碱 粒细胞 中幼 0.02 0.05晚幼 0.06 0.07杆状核 0.10 0.09分叶核 0.03 0.05红细胞系统原始红细胞 0.57 0.07 0早幼红细胞 0.92 0.41 0.5 中幼红细胞 7.41 1.91 9.5晚幼红细胞 10.75 2.36 33早巨红细胞 中巨红细胞晚巨红细胞淋巴细胞系统 原始淋巴细胞 0.05 0.09幼稚淋巴细胞0.47 0.84 淋巴细胞 24 22.78 7.04 15.5 单核细胞系统 原始单核细胞 0.01 0.04幼稚单核细胞0.14 0.19 单核细胞 2 3 0.88 3.5 浆细胞系统 原始浆细胞 0.004 0.02幼稚浆细胞0.104 0.16 浆细胞 0.71 0.42 其他细胞 网状细胞 0.16 0.21内皮细胞 0.05 0.09巨核细胞0.03 0.06 吞噬细胞 0.05 0.09 组织嗜碱细胞 0.03 0.09组织嗜酸细胞 0.004 0.03脂肪细胞 0.003 0.02分类不明细胞 0.005 0.04分裂细胞 个退化细胞 个粒细胞系统:有核红细胞 2.76 0.87血片共数白细胞 100 个骨髓片共数有核细胞 200 个骨髓有核细胞总数 /立方毫米 特征: (一)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G=37%,E=43%,G/E=0.86:1 3、粒细胞系统减低,以中性粒细胞杆状核为主,杆状核,分叶核比例偏低,其他各阶段细胞比例形态无明显异常,中毒颗粒常见 4、红细胞系统增高,以晚幼红细胞为主,晚幼红细胞比例偏高,胞质偏蓝,部分有裙边样改变。

骨髓检查报告

骨髓检查报告

东莞常安医院骨髓细胞学检查报告单姓名:XXXX 年龄 XX 性别 X 科别 血液科 采取部位 髂骨、胸骨 病历号:591965 床号:53 涂片号8665分析:髓象1.取材满意、涂片均匀、染色清晰。

2.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见左表。

3.粒系统赠生活跃,主要见于晚幼粒及以下阶段细胞,部分细胞胞浆内可见中毒性颗粒。

4.红系统增生主要为重、晚幼红细胞,幼红细胞胞体偏小,核致密浓染,胞浆边缘呈锯齿状;双核、核分裂相细胞可见;无核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苍白区扩大,并见嗜多色红细胞。

5.淋巴细胞未见明显异常。

6.沿骨髓膜绕视一周可见巨核细胞13个,其中幼巨1个,颗粒巨9个,产板巨2个,裸巨1个,血小板成堆或散在可见。

7.未见寄生虫。

血象1.涂片及染色良好。

2.白细胞形态,分类大致正常。

3.无核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苍白区扩大。

4.血小板分布易见。

5.未见寄生虫。

印诊:骨髓增生明显活跃,部分幼红细胞呈缺铁改变请结合临床诊断报告人: 审查人: 取材时间: 报告时间:细 胞 名 称血片 髓 片 (%) 参考值 (%)干细胞 0-1.0粒细胞 系 原粒单细胞 原粒细胞 0.1-1.4 早幼粒细胞 0.4-2.8中 性 中幼粒 2.0-11晚幼粒 3.0-15 杆状核 12.0-30 分叶核 10-22 嗜 酸 中幼粒 0-0.2晚幼粒 0-2.0 杆状核 0-3.0分叶核 0-5.0 嗜 碱 中幼粒 0.0.1晚幼粒 0-0.2 杆状核 0-1.0分叶核 0-1.0红细胞 系原始红细胞 0-2.0早幼红细胞 0.5-5.0中幼红细胞 4.0-15晚幼红细胞 4.0-15早巨红细胞 中巨红细胞 晚巨红细胞粒 系: 红 系 2-5/1淋巴系原始淋巴细胞 0-0.5 幼稚淋巴细胞 0-2.0淋巴细胞异形淋巴 单核原始单核细胞 0-0.2 幼稚单核细胞 0-0.2单核细胞 0-5.0浆 细胞原始浆细胞 0-0.2幼稚浆细胞 0.1-0.5 浆细胞 0.5-2.0巨核细胞 原巨核 0-0.1 幼巨核 0-0.2 颗粒巨 1.0-10产板巨 1.0-10裸核巨 0-5.0其他 细 胞组织细胞 0-0.4巨噬细胞 0-0.2组织嗜酸细胞 0-0.1 组织嗜碱细胞 0-0.1脂肪细胞 0-0.1 分类不明 0-0.2RBC: ×10E12/L Hb: g/L WBC: ×10E9/L Plt: ×10E9/L Rc:化学染 色 名称 阳性率 积分值 名称 阳性率 积分POX NSENAP NaF细胞内铁 PAS 细胞外铁。

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学生用骨髓报告单-172

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学生用骨髓报告单-172
姓名年龄性别科别病区床号病案号采取日期采取部位临床诊断涂片号
细胞名称
血片
骨髓片
%
X
±SD
%
粒 细 胞 系 统
原始粒细胞
0.42
0.42
早幼粒细胞
1.27
0.81
中性

细胞
中 幼
7.23
2.77
晚 幼
11.36
2.93
杆状核
20.01
4.47
分叶核
12.85
4.38
嗜酸粒细胞
中 幼
0.50Biblioteka 0.49晚 幼0.20
内皮细胞
0.01
0.04
组织嗜碱细胞
0.02
0.03
吞噬细胞
0.18
0.19
分类不明细胞
0.02
0.04
异形淋巴细胞
共数有核细胞数
1.骨髓片:
1)骨髓小粒,涂片制备,
涂片染色。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
粒红比值为。
检验日期检验者
0.80
0.64
杆状核
1.06
0.95
分叶核
1.90
1.48
嗜碱粒细胞
中 幼
0.01
0.03
晚 幼
0.02
0.03
杆状核
0.03
0.07
分叶核
0.16
0.24
红 细 胞 系 统
原幼红细胞
0.37
0.36
早幼红细胞
1.34
0.88
中幼红细胞
9.45
3.33
晚幼红细胞
9.64
3.50
原巨红细胞
早巨红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血液学检验骨髓报告单样本
一、缺铁性贫血(IDA)
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占35.5%,红系占54.5%,粒红比值为1.54:1。

3、红系增生明显活跃,以中晚幼红增生为主,晚幼红增生尤其明显,细胞体积小,
胞浆蓝染,胞浆量少,边缘不整齐,成熟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可见嗜多色性
红细胞。

4、粒系增生活跃,各阶段比值形态无异常改变。

5、淋巴系统正常,均为成熟淋巴。

6、单核细胞正常。

7、其他非造血细胞未见。

8、巨核细胞易见,血小板成群分布,形态正常。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血片:
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正常。

2、白细胞分类正常,成熟红细胞同骨髓样改变。

3、血小板易见,三五成群分布,形态正常。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组化染色:铁染色:内铁(—),外铁(—)
网织红计数:正常
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提示为缺铁性贫血。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AA)
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粒系占26.8%,红系占10%,粒红比值为2.68:1。

3、红系增生减低,幼稚红细胞形态无异常改变,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4、粒系增生减低,各阶段幼稚粒细胞形态正常。

5、淋巴系统比值相对升高,均为成熟淋巴。

6、单核细胞正常。

7、其他非造血细胞可见。

8、巨核细胞未见,血小板分布减少,体积小。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血片:
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减少。

2、白细胞分类正常,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3、血小板分布减少,呈散在单个分布。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组化染色:铁染色:内铁升高,外铁正常
网织红计数:减少
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提示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M2a型)
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占60.8%,红系占13.2%,粒红比值为4.61:1。

3、粒系极度增生,比值明显增大,以原粒增生为主,原粒38.9%,NFC86.8%,白
细胞大小均匀,可见大原粒或小原粒,核有畸形,胞浆少,可出现空泡及奥氏小
体,核仁显著,核分裂易见。

4、红系增生受抑制,比值减少,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5、淋巴系统比值相对减少。

6、单核细胞减少。

7、其他非造血细胞未见。

8、巨核细胞难见,血小板分布减少。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血片:
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增多。

2、白细胞分类幼稚粒增多,原粒比值升高,中性分叶核减少,成熟红细胞同骨髓样
改变。

3、血小板分布减少。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组化染色:POX:强阳性
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M2a型)。

四、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
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显著,粒系占65.2%,红系占10.5%,粒红比值为6.21:1。

3、粒系增生显著,以早幼粒增生为主,NFC50%,异常早幼粒细胞大小和核大小不
一,胞浆内出现大量粗大、密集或融合的嗜天青颗粒,细胞和核可有畸形,可见
奥氏小体。

4、红系增生受抑制,比值减少,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5、淋巴系统比值相对减少。

6、单核细胞减少。

7、其他非造血细胞未见。

8、巨核细胞难见,血小板分布减少。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血片:
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增多。

2、白细胞分类幼稚粒增多,以早幼粒为主,中性分叶核减低,成熟红细胞同骨髓
样改变。

3、血小板分布减少。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组化染色:POX:强阳性
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

五、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占40.1%,红系占12.8%,粒红比值为3.13:1。

3、粒系增生受抑制,比值减少,幼稚粒细胞分布减少,形态正常。

4、红系增生受抑制,幼红细胞比值减少,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5、淋巴系统极度增生,比值明显增高,以原淋、幼淋增生为主,原幼淋形态异常,
核仁少,胞浆少,呈高核浆比。

6、单核细胞减少。

7、其他非造血细胞未见。

8、巨核细胞难见,血小板分布减少。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血片:
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增多。

2、白细胞分类原淋幼淋增多,中性分叶核减少,成熟红细胞同骨髓样改变。

3、血小板分布减少。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组化染色:POX:阴性
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六、多发性骨髓瘤(MM)
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占15.5%,红系占19%,粒红比值为1.23:1。

3、粒系增生受抑制,各阶段细胞形态正常
4、红系增生受抑制,各阶段细胞形态正常。

5、淋巴系统比值正常。

6、单核细胞正常。

7、浆细胞增生明显,形态异常,大小不一,核畸形,双核或多核,胞浆量多,内可
见Russll小体,可见火焰细胞、葡萄细胞和Mott细胞。

8、巨核细胞可见,血小板分布减少。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血片:
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正常。

2、白细胞分类正常,亦可有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出现少量浆细胞和骨
髓瘤细胞,成熟红细胞同骨髓样改变。

3、血小板分布减少。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组化染色:POX:阴性
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MM)。

七、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占62.8%,红系占20.5%,粒红比值为3.06:1。

3、粒系极度增生,比值显著增高,以中性中幼粒、中性晚幼粒及杆状核细胞增多为
主,原粒+早幼粒可达13%,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粒细胞大小不一,核浆发育不平衡,核分裂象易见。

4、红系早期增生,晚期受抑制,幼红细胞比值相对减少,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形
态正常,可见嗜多色性和嗜碱性点彩。

5、淋巴系统比值减少。

6、单核细胞减少。

7、其他非造血细胞未见。

8、巨核细胞易见,血小板分布增多。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血片:
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显著增多。

2、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比值明显增高,以中性中幼粒,中性晚幼粒及中性杆状核
粒细胞增高为主,中性粒细胞分叶核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高。

3、血小板分布增多。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组化染色:NAP积分降低
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