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2005年新闻学基础试题与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05年1月全国新闻学新闻采访写作试卷(1)

2005年1月全国新闻学新闻采访写作试卷(1)

2005年1月全国新闻学新闻采访写作试卷(1)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巡回采访
2.勾推法
3.事件性新闻
4.解释性报道
5.一事一报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
1.记者的采访活动涉及面广,接触范围大,指的是新闻采访哪一方面的特点?()
a.新闻性
b.突击性
c.灵活性
d.广泛性
2.新闻采访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这是()。

a.采访工作原则的要求
b.采访工作
路线的要求
c.采访指导思想的要求
d.采访工作态度的要求
3.目前仍在实行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制订者是()。

a.中共中央宣传部
b.国务院
c.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
d.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
4.西方记者称之为“漂近法”的提问是()。

a.开放式提问
b.闭合式提问
c.迂回式提问
d.诱导式提问
5.一种立体交叉式的情况综合,常用于非事件性新闻采访的技巧是()。

a.上下结合
b.点面结合
c.正反结合
d.纵横结合
6.把记者比喻成蜜蜂“到处采访,交流经验,充当媒介”的领导人是()。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理论课堂习题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理论课堂习题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理论课堂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新闻学是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它包括( ) 、( )和( )三个构成部分。

2、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是( )和( )。

3、西方新闻学者对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和新闻思想进行总结和概括,形成了( )新闻理论、( )新闻理论和( )新闻理论。

4、( )新闻理论是西方新闻学者对20世纪欧美资本主义垄断竞争时期的新闻思想所作的理论概括。

5、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属于( )思想体系的无产阶级新闻理论,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长期进行新闻实践的产物。

二、名词解释题1、新闻学2、集权主义新闻理论3、自由主义新闻理论三、简答题1、简述社会责任新闻理论的基本观点。

2、简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思想来源。

四、思考与论述题如何理解学习和研究新闻理论的方法?第二章新闻一、填空题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新闻起源于人类( )的生产和生活需求,起源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

2、唯心主义新闻起源观脱离( )去分析新闻的起源,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混淆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3、陆定一同志于1943年发表《( )》一文,最早提出“新闻本源”这一概念。

4、新闻信息区别于非新闻信息的基本特征是:( )性、( )性、( )性、( )性同时具备。

5、“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的提出者是( ),这一定义有( )、( )、( ) 和( )等四个特点。

二、名词解释题1、新闻起源2、新闻本源3、新闻欲三、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本源观的基本内容。

2、简述新闻信息的特征。

四、论述题马克思主义新闻本源观对新闻实践有何指导意义?第三章新闻真实性一、填空题1、在新闻的基本特性中,( )是新闻的生命。

2、( )同志要求新闻工作者要“为报道真实新闻而奋斗”。

3、新闻真实性的双重涵义表现在它是( )与( )的统一。

4、稿件在表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时,无视形成某种结果的多种原因,只强调其中一种所起的作用,把“多因一果”报道成“一因一果”,这种现象在新闻失实表现中被称为()。

中传历年真题05-10

中传历年真题05-10

中国传媒大学2005综合考试试题一、现代汉语(60分)(一)分析题(20分)1.分析下列各词,并找出其中的合成词归入相应的类型中。

(6分)质盆香波念头口红娃娃终止蛐蛐出席新闻尴尬A.陈述式:B.补充式:C偏正式D联合式:E支配式:F重迭式:2.分析下列句子,指出这些句子的句型或句式并说明主语和谓语的语义关系.(8分)(1)明朝末年,陕西出了个李自成.(2)你怎么总叫别人替你担忧呢?(3)这种型号的笔记本电脑你别买。

(4)你告诉大家认真点儿。

(5)叫狗咬了一口。

(6)刮风了。

(7)他坐在那里不说话。

(8)你不赞成也得表个态呀。

3.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结构的层次。

(3分)那家公司派了几个员工到国外去学习先进的管理大型企业的技术。

4.分析下列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

(3分)在创作上,他既没有经验。

也没有框框,只是挑着自己生活中感受最深的来写,而他的早年生活充满了“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如实写来,也的确给人一种宾切、实在之感。

(二)辨析题(20分)1.从语法或词汇学角度指出下列各组词宁与其它词不同的那个词。

(4分)(1)老乡老家老鼠老板()(2)高等低级特殊优秀()(3)汉堡包艾滋病乒乓球迷你裙()(4)热爱热情热烈热乎乎()2.分辨下列动宾结构中动词与宾语的语义关系。

(4分)吃包子吃火锅吃食堂一锅饭吃十个人3.用语义分析法辨析下列句子的语义关系或异同(可用语义指向、语义变换、语义特征等任一方法分析)。

8分)(l)他酽酽地彻了一壶茶/他满意地笑了笑/他刚刚出去(2)他走进了客厅/他砍倒了树/他吃完了饭(3)墙上挂着画/台上唱着歌4.辨析下列词组,说明每个词组的结构类型(如主谓等)。

(4分)觉得别扩情绪激动继续下去鲁迅先生(三)简答题(20分)1.现代汉语有哪几个方言区,举例说明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的差异。

(10分)2.语素可以怎样分类,请举例说明不同类的语索。

(10分)二.古代汉语(4O分)(一)标点井翻译下面约古文.(20分)人能弘道无如命何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与子况卑下乎既欢合矣或不能成子姓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终其非命也哉孔子罕称命盍杂言之也非通幽明之变恶能戮乎性命哉(二)指出下面汉字的造字方法。

新闻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新闻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新闻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新闻学是一门研究新闻传播活动的学科,它主要关注以下哪个方面?A. 新闻的制作流程B. 新闻的传播效果C. 新闻的受众分析D. 新闻的社会影响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A. 真实性B. 客观性C. 娱乐性D. 时效性答案:C3. 新闻采访的首要步骤是?A. 确定采访对象B. 准备采访提纲C. 进行现场采访D. 撰写新闻稿件答案:A4. 新闻写作中,以下哪个元素不是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A. 标题B. 导语C. 背景D. 结论答案:D5. 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不包括以下哪项?A. 引导舆论B. 提供信息C. 监督社会D. 娱乐大众答案:D6.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主要特点是?A. 单向传播B. 双向互动C. 信息闭塞D. 传播速度慢答案:B7. 新闻伦理的核心原则是什么?A. 追求利润B. 遵守法律C. 维护公共利益D. 个人名誉答案:C8. 以下哪个不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A. 公正性B. 独立性C. 个人偏好D. 准确性答案:C9. 新闻自由的含义是什么?A. 任意发表言论B. 无限制的报道C. 法律允许范围内的言论自由D. 无视社会道德答案:C10. 新闻摄影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艺术表现B. 娱乐观众C. 传递信息D. 个人创作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新闻的真实性?A. 记者的主观判断B. 信息来源的可靠性C. 编辑的个人偏好D. 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答案:ABC2. 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真实性B. 客观性C. 公正性D. 独立性答案:ABCD3. 新闻评论的功能包括以下哪些?A. 引导舆论B. 监督社会C. 提供娱乐D. 教育公众答案:ABD4. 新闻传播的渠道包括以下哪些?A. 报纸B. 电视C. 互联网D. 广播答案:ABCD5. 新闻伦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维护公共利益B. 尊重个人隐私C. 遵守法律规定D. 追求商业利润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新闻报道可以完全依赖记者的主观判断。

新闻基础知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新闻基础知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新闻基础知识》练习题(一)一、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横线处的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36分)1. 【】新闻活动最早出现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这一定义的提出者是。

A、徐宝璜B、李大钊C、陆定一D、范长江3. 【】新闻工作者准确迅速地识别新闻事实的能力,称为。

A、政治敏感B、新闻敏感C、新闻价值D、新闻线索4. 【】新闻事业在本质上属于。

A、生产力B、经济基础C、政权机关D、意识形态5. 【】福克斯广播公司属所有。

A、时代华纳B、维亚康姆C、贝塔斯曼D、新闻集团6. 【】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是。

A、坚持党性原则B、坚持正确舆论导向C、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D、坚持政治家办报7. 【】舆论监督是社会的“排气阀”。

这指的是舆论监督的功能。

A、监测环境B、社会调节C、社会控制D、社会制衡8. 【】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

A、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C、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D、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9.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现在每天使用种语言进行广播。

A、17B、38C、43D、6310. 【】“报喜不报忧”,实质上是一种。

A、正面宣传B、鼓动性宣传C、片面性宣传D、指导性宣传11. 【】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

A、徐宝璜B、邵飘萍C、黄远生D、邹韬奋12. 【】在我国,新闻真实性的完整含义,应该理解为。

A、事实为政治服务B、本质真实C、现象真实D、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一致13. 【】在当代信息社会,通常所称的大众传播媒介,应包括。

A、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B、报纸、广播、电视、通讯社C、报纸、广播、电视、摄影、通讯社D、报纸、广播、通讯社、特稿供应社、电视14. 【】中国共产党出版的第一份日报是。

中传试题及答案

中传试题及答案

中传试题及答案### 中传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电视新闻的首要任务是:A. 娱乐观众B. 传递信息C. 教育公众D. 促进销售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新媒体的特点?A. 互动性B. 个性化C. 单向传播D. 网络化答案:C3. 广播媒体的优势不包括:A. 覆盖面广B. 传播速度快C. 信息量大D. 受众选择性高答案:C#### 二、简答题1. 简述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

答案: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包括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和及时性。

真实性要求记者必须确保报道内容的真实无误;客观性要求记者在报道中保持中立,不偏不倚;公正性要求记者对待所有新闻主体都应公平对待,不歧视、不偏袒;及时性要求记者迅速报道新闻事件,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2. 什么是“媒介融合”?它对新闻传播行业有何影响?答案:媒介融合是指不同媒介形态的技术和内容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的整合与互动。

它对新闻传播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了新闻内容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效率和互动性;同时也对新闻从业者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三、论述题1. 论述数字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如何进行转型以适应新的传播环境。

答案:在数字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加强内容创新,提升内容的质量和吸引力;其次,利用数字技术,开发多媒体、跨平台的传播方式;再次,加强与受众的互动,提高受众参与度;最后,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如付费订阅、内容营销等,以适应数字化带来的经济模式变化。

#### 四、案例分析题1. 分析某一新闻事件的报道策略,并评价其效果。

答案:以“2024年奥运会申办成功”的新闻事件为例,报道策略可以包括:快速发布消息,抢占信息传播的先机;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故事,增加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利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图片等,丰富报道形式;同时,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加强与受众的互动,提高报道的影响力。

评价效果时,可以从报道的时效性、深度、受众反馈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_中国传媒大学2005年新闻学基础试题与参考答案

、_中国传媒大学2005年新闻学基础试题与参考答案

中国传媒大学2005年新闻学基础试题与参考答案新闻理论(5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舆论监督【参考答案】社会公众运用新闻媒介,对偏离或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依法实施的新闻批评,称之为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借助新闻媒介的传播优势,以公开的方式反映公众对某一社会现象、某个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所形成的比较一致的意见,实际上它是代表公众的意志对社会现实作出的强有力的主动回应,因而在实施社会监督方面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2、新闻客观性【参考答案】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之一,指新闻报道必须以客观实际为本源,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

它是新闻传播关系赖以建立的基本条件,也是影响新闻媒介信誉的重要因素。

它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根据必须真实,即新闻报道所描述的对象必须具有客观实在性,不能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其二是表述必须客观,报道者一般不宜直接在新闻中站出来发言,而主要是“用事实说话”,即寓情寓理于事实的筛选、内容的编排、版(画)面的处理之中。

二、简答题(15分)如何理解新闻自由的相对性和具体性?【参考答案】新闻自由是新闻传播领域实施的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

包括新闻采访自由、传递自由、报道自由和收受的自由、报纸的言论自由、广播电视的播送自由、发表新闻评论及展开批评的自由。

新闻自由这个概念产生于阶级社会,因而它本身也是一个阶级的概念,事实上也总是为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所占有。

当然,被统治阶级也总是利用这一手段来争取自己的解放和权利。

因此,超阶级的新闻自由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新闻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不受任何限制的言论、新闻出版自由在阶级社会中从来是不存在的。

任何社会的言论、新闻出版自由必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要受到当时的社会公共利益,特别是受到各个国家统治阶级利益的制约。

新闻自由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在阶级社会中,“人”不是超越阶级国界的,而是属于一定阶级和国家的人。

中国传媒大学99-07年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与业务试题

中国传媒大学99-07年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与业务试题

中国传媒大学99-07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中国传媒大学1999年传播学试题北京广播学院1999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基础理论论题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大众传播2.反馈3.传播者4.控制实验法5.编码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简述创新扩散论的基本内容2.简释传播选择的或然率公式三、论述题1.传播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哪些方面?可以分为哪些部分?试就此阐述你的观点和看法。

(15分)2.试论“传播”——-它的概念含义和研究类型。

(25分)北京广播学院1999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专业知识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5分)1.国外关于受众(受传者)研究的理论观点和流派较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______论”、“______论”、“______论”、“文化规范论”等。

2.德国学者伊丽莎白·内尔·纽曼于70年代初发表文章,提出“沉默的螺旋”的观点。

她认为,舆论的形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个人对社会中其他人的看法的理解这三个方面,以及这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二、解释下列概念(每个4分,共20分)1.受众2.民意测验3.法兰克福学派4.内在效度5.内容分析三、辨析(每题10分,共30分)1.传播与舆论2.信息与讯息3.“热媒介”与“冷媒介”四、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每个10分,共20分)1.传播媒介的发展受社会结构的制约。

2.人际新闻传播活动是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之一。

五、论述(共25分)1.传播的主要功能(15分)2.大众传播的反馈类型的方法。

(10分)中国传媒大学2000年传播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符号2.个案研究法3.麦克卢汉4.人际传播5.把关人6.传播媒介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要说明传播的类型2.简述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3.简述“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基本观点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试论社会制度与传播制度的互动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理论(5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舆论监督【参考答案】社会公众运用新闻媒介,对偏离或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依法实施的新闻批评,称之为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借助新闻媒介的传播优势,以公开的方式反映公众对某一社会现象、某个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所形成的比较一致的意见,实际上它是代表公众的意志对社会现实作出的强有力的主动回应,因而在实施社会监督方面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2、新闻客观性【参考答案】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之一,指新闻报道必须以客观实际为本源,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

它是新闻传播关系赖以建立的基本条件,也是影响新闻媒介信誉的重要因素。

它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根据必须真实,即新闻报道所描述的对象必须具有客观实在性,不能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其二是表述必须客观,报道者一般不宜直接在新闻中站出来发言,而主要是“用事实说话”,即寓情寓理于事实的筛选、内容的编排、版(画)面的处理之中。

二、简答题(15分)如何理解新闻自由的相对性和具体性?【参考答案】新闻自由是新闻传播领域实施的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

包括新闻采访自由、传递自由、报道自由和收受的自由、报纸的言论自由、广播电视的播送自由、发表新闻评论及展开批评的自由。

新闻自由这个概念产生于阶级社会,因而它本身也是一个阶级的概念,事实上也总是为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所占有。

当然,被统治阶级也总是利用这一手段来争取自己的解放和权利。

因此,超阶级的新闻自由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新闻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不受任何限制的言论、新闻出版自由在阶级社会中从来是不存在的。

任何社会的言论、新闻出版自由必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要受到当时的社会公共利益,特别是受到各个国家统治阶级利益的制约。

新闻自由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在阶级社会中,“人”不是超越阶级国界的,而是属于一定阶级和国家的人。

人的任何权利包括作为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言论出版自由,都是阶级的权利,都是有鲜明阶级性的。

新闻自由的性质,是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维护自己的自由权利,同处于被统治地位的阶级向着当权者争夺言论出版自由的权利进行的斗争,新闻出版自由历来是统治阶级的一种政治特权。

三、论述题(25分)试论当前我国新闻界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意义。

【参考答案】三项教育活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职业道德。

意义: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提高引导社会舆论能力,切实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有利于增强新闻事业的发展实力。

要通过“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推动新闻单位的体制改革,尽快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市场主体。

依*体制和机制的作用,激发了新闻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使新闻战线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实力得到增强。

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整体上保持了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呈现出全面推进、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但是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的问题。

表现为部分媒体的低俗之风、非法出版物的流传、网上有害信息的传播等。

这些现象的出现与从业人员思想认识、管理机制等有着重要的关系。

深入扎实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有利于加大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力度,健全舆情分析机制,不断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

新闻业务(5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社会新闻【参考答案】社会新闻是着重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风气,以及某些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发展变化的新闻报道。

这类新闻以典型事例为主,注意人物活动的情节、细节,写作上讲究寓爱憎、褒贬于叙事之中,拥有广泛的受众。

社会主义新闻机构发布的社会新闻,目的在于布新除旧、扶正祛邪,发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抨击不良的社会现象,以净化社会风尚,形成健康积极的社会舆论。

2、新闻集纳【参考答案】新闻集纳是一种短新闻的发布形式,又称“新闻集锦”。

一般把若干则简讯分类编排,并冠以栏目或题目刊出或播出。

这种形式有利于充分利用稿件,扩大版面或节目的信息容量,但一次集纳的条数不宜太多,表达也要力求简明。

二、简答题(10分)简要阐述消息、通讯、言论三者之间的差异。

【参考答案】消息是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它广泛传播各个领域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是各种新闻媒介运用最多、最经常的新闻报道方式。

消息报道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讲究用事实说话。

篇幅短小,实效性强,通常采用“倒金字塔”结构。

除简讯外,大多有“本报讯”或“电头”、“本台消息”,正文一般由导语、主体、结尾和必要的背景材料组成。

通讯是一种以记事为主,比消息容量大、记叙也更为具体、详尽的新闻体裁。

这种体裁兼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可以多侧面、多层次、生动形象地报道人物、事件或问题,具体深入地反映事物发生、发展过程及其经验,是各种新闻媒介常用的体裁。

采写通讯,不仅要求事实真实、准确,讲究时效,而且要求题材具有典型意义;不仅用事实说话,而且用形象说话,较为细致、具体、形象地再现人物活动、事物变化和现场情景。

言论是针对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典型报道、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或人们思想中的突出问题,直接阐述编辑部或作者的意见和态度,从而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并影响读者、听众、观众的思想和行动。

新闻报道主要是报道事实,新闻言论主要是发议论、讲道理。

在表现手法和写作特点上,新闻通过对客观事实的报道,体现编辑部或记者的思想倾向,它的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言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问题和事实的分析论证,直接表明编辑部和记者的思想观点,它的主要特点是议论说理,直抒己见。

消息、通讯的意见倾向是间接无形的,而言论的意见倾向是直接有形的。

三、改写材料(30分)根据下列原始材料,撰写一则消息(要求:1、格式规范,使用“倒金字塔”结构;2、500字以内;3、自拟标题;4、不能出现答题者的名字)。

真正的师范热的标志应该是什么?对此河北师大法经系主任王凤鸣的观点是:真正的师范热应该是考生喜欢师范专业,愿意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

北师大招生办主任王梓华则认为:“报考师范的人数多,并不说明将来愿意从事教师职业的人也多。

‘师范热’不等于‘教师热’。

”北师大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57.5%的同学打算毕业后继续上研究生,只有25.1%的人愿意到普教系统当老师。

愿意到边远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的更少,仅占4.8%。

1996年10月上旬,北师大对96级师范专业的新生曾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7.7%的同学认为教师受到了尊敬,社会地位有了提高。

与此同时,京外一些师范院校的招生“捷报频传”,录取形势好于往年。

这种情况引起社会关注,被认为“师范院校出现了十年来最为满意的招生结果”。

有舆论说,“师范院校行情看涨”,出现了“师范热”。

1996年,国家重点高校北京师范大学面向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其中在23个省录取的新生100%是第一志愿。

在某些省份,北师大的录取分数线仅比清华大学略低。

而作为市重点的首都师范大学在外省招收的近400名新生,也全都在重点录取线以上。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促使如此众多的考生报考师范大学呢?家长的“意愿”迫使考生报考师范院校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北师大教育系96级广西籍的郭英兰同学说,她报考北师大是家长逼的。

“我妈说,‘现在企业这么不景气,你学理工科,工作单位没保证,相比之下,当老师这个饭碗端一辈子没问题’。

”据了解,在师范院校中,这种被戏称为“父母包办”的情形并不少见。

师范院校免收学费,这一点成为许多家庭经济状况不大好的考生的选择。

一名来自苏北的男生说,他报的所有志愿都是“师范”。

“我们那一带很穷,只要能上大学,什么学校都行。

”据有关方面调查,报考北师大的考生中,出于这一原因的占48%。

这些学生中有53%来自农村和县级以下城镇,其中的22.9%的师范生入学要*亲友和家人资助。

也有一些考生是因为估分失误,“一不小心”被录取到师范院校来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生解释说:“在江西,北师大的录取分数线比复旦大学还高。

北师大是提前录取,许多同学觉得提前录取一栏空着怪可惜的,就填个北师大吧,没想到真就上了这个分数线。

”从调查结果来看,出于提前录取这一原因而填报北师大的,吉林占57.5%,福建占63.3%,江西占70%,四川占63.6%。

还有的学生是由于对专业不甚了解而考近来的。

有一名资源与环境保护系的男生一脸苦笑地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像当旅游家,“咋一看这系的名称很吸引我,当时毫不犹豫地就填上了。

后来才知道,这个系实际上是地理系,刚刚改了名字。

”【参考答案】略新闻史(50分)一、填充题(每格1分,共10分)1、中国古代的封建官方报纸一般统称为();北宋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宋王朝拟定的官报审稿制度,成为()制度;由外国传教士马礼逊等人最早在马六甲正式创刊的中文近代报刊是(《》);1926年10月1日,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成立;1978年5月11日,改版后的《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从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观点,拉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序幕。

【参考答案】邸报“定本”审查《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美国廉价报刊兴起时期纽约市出现的三大著名“便士报”是:(《》)(《》)和(《》);“美国之音”的英文简称为();1450年前后,德国工匠()发明了近代的金属活字和印刷技术。

【参考答案】《太阳报》《先驱报》《论坛报》 VOA 古登堡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梁启超【参考答案】中国近代思想家,戊戌变法运动的领袖之一。

广东新会人。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在国人早期办报活动中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报刊普遍以政论为核心,政论文章多以“时务”为内容,风格独特,形式新颖,其中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所载文章为代表,名噪一时,称为“时务文体”。

“时务文体”对辛亥革命乃至“五四”前后的报刊文章有很大影响。

1896年8月9日上海出版了《时务报》,梁启超任主编。

该报以变法图强为宗旨,设论说、谕拆、京外近事、中西报译等栏目,梁启超连续发表《变法通议》等重要文章,揭示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倡言变法,抨击顽固守旧势力,因此颇受读者欢迎。

数月间行销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对宣传维新起了很大的作用。

2、反“客里空”运动【参考答案】反“客里空”运动是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区新闻界为了反对新闻失实而发起的一场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运动。

“客里空”是苏联剧本《前线》中专门捕风捉影、编造假新闻的记者的名字,后来“客里空”被借用为“假新闻”的代名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