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热机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4.2热机的效率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4.2热机的效率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4.2热机的效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4章第2节《热机的效率》。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热机的效率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影响热机效率的因素。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热机的效率的概念,掌握热机效率的计算公式。

2. 了解影响热机效率的因素,如燃料的热值、热机的工作过程等。

3. 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对热机效率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热机的效率的概念,掌握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影响热机效率的因素,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热机效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

难点: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影响热机效率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汽车、燃气热水器等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热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热机的效率的概念,解释热机效率的计算公式。

(2)讲解影响热机效率的因素,如燃料的热值、热机的工作过程等。

3. 例题讲解:以汽车为例,分析汽车的热机效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热机效率的知识,计算给定条件下的热机效率,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提高热机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热机效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影响热机效率的因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辆汽车的热机效率。

(2)分析影响热机效率的因素,并提出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2. 答案:(1)汽车的热机效率约为30%。

(2)影响热机效率的因素有燃料的热值、热机的工作过程等。

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有优化热机结构、提高燃料的利用率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应用场景引入,让学生了解热机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4.1热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4.1热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4.1 热机教案:热机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热机的工作原理,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热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机的概念和原理,理解热机的工作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热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热机的工作过程。

难点:热机的效率计算,热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热机模型,PPT演示文稿。

学具:笔记本,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PP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热机的概念和原理。

2. 讲解:通过讲解热机的工作过程,使学生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观察和分析热机模型的工作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热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热机的效率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热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热机的工作过程。

难点:热机的效率计算,热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热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理解热机的工作过程。

但在热机效率计算和能量转化的理解上,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课后,我将继续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通过举例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热机的效率计算和能量转化。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通过查阅资料和进行实际操作,深入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热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热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理解整个课程的基石。

在引入环节,我通过PP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了热机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热机是一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它的工作过程涉及到热量的吸收、功的输出和热量的排放。

九年级物理全册热机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热机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热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教案章节:第一章热机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理解热机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热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3. 了解热机的效率和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1. 热机的定义和作用。

2. 热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3. 热机的效率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1. 热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2. 热机的效率和影响因素。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辅资料。

2. 投影片或PPT。

3. 实物模型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讨论热机的应用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热机的了解和经验。

二、热机的基本概念(10分钟)1. 讲解热机的定义:机器利用热能做功的设备。

2. 解释热机的作用: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功的传递。

三、热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10分钟)1. 讲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2. 介绍不同类型的热机:内燃机、蒸汽机、燃气轮机等。

四、热机的效率和影响因素(10分钟)1. 讲解热机的效率:有效利用的能量与输入的能量之比。

2. 分析影响热机效率的因素:热损失、机械损耗等。

五、总结与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热机的定义、作用、工作原理、分类和效率。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相关习题,加深对热机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分享、总结等环节,让学生对热机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了解,掌握了热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了解了热机的效率和影响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九年级物理全册-热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教案章节:第六章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教学目标:1. 理解内燃机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3. 了解内燃机的效率和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1. 内燃机的定义和作用。

2.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3. 内燃机的效率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1.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热机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热机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热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热机。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热机的概念、工作原理以及热机的效率。

具体内容包括:1. 热机的定义:热机是一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2. 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然后利用这些气体膨胀做功,驱动机器运动。

3. 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输出的功与输入的热之比,效率越高,表示热机损失的能量越少。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热机的概念、工作原理和热机的效率,能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热机现象。

2. 能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热机工作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热机的工作原理和热机的效率的概念。

难点: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和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热机模型、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课本、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汽车、摩托车等热机工作情景,引导学生关注热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通过PPT讲解热机的概念、工作原理和热机的效率。

3. 实验观察:组织学生进行热机模型实验,观察热机的工作过程,引导学生分析热机工作原理。

4. 例题讲解:讲解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分析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计算热机效率,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热机效率提高的途径,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热机概念:热机是一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工作原理: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利用气体膨胀做功。

效率:输出的功与输入的热之比。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热机的概念、工作原理和热机的效率。

2. 某热机消耗1000J的热能,输出800J的功,求该热机的效率。

答案:1. 热机的概念:热机是一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九年级物理全册热机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热机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热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教案章节:第一章热机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理解热机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热机的工作原理和热效率。

3. 了解热机的常见类型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1. 热机的定义和分类热机的定义:利用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热机的分类:内燃机、外燃机、蒸汽机等。

2. 热机的工作原理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等。

外燃机的工作原理:热膨胀原理、蒸汽动力原理等。

3. 热效率热效率的定义: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提高热效率的方法: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燃料的利用率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热机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和热效率。

2. 难点:热机工作原理的理解和热效率的计算。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热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热机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热机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和热效率。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分组讨论热机的应用实例。

4. 练习: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并进行讲解。

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热机定义、分类、工作原理和热效率的理解。

2. 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热机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案章节:第二章内燃机的工作原理与构造教学目标:1. 理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2. 掌握内燃机的构造和各部分功能。

3. 了解内燃机的常见类型及其工作特点。

教学内容:1.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能量转化: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2. 内燃机的构造气缸:燃烧室、排气室等。

活塞:连接连杆,实现往复运动。

连杆:连接活塞和曲轴。

曲轴:转化活塞的往复运动为旋转运动。

3. 内燃机的类型及其工作特点汽油机:点燃式,适用于汽车、摩托车等。

柴油机:压燃式,适用于重型机械、船舶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构造和类型。

2. 难点:内燃机各部分构造的功能和内燃机的工作特点。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内燃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热机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热机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热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知道内燃机各冲程的工作状态和能量转化。

(3)了解汽油机与柴油机在构造上和工作过程中的异同点。

通过模型认识内燃机的构造。

(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

(2)利用动画、图片或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知道内燃机工作时有废气污染,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做功(压缩)冲程中的能量转化。

2.难点: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由飞轮转数计算汽油机的做功次数。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轿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们的动力来自哪里?(二)新课教学演示实验: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开,让学生交流讨论此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总结:燃料在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水和水蒸气的内能;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开时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

知识归纳:(1)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

热机在工作过程中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内燃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汽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

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大类。

(1)汽油机的构造教学情境:观察汽油机模型,找出汽缸、进气门、排气门、活塞、连杆、曲轴、火花塞等各部分构造的位置。

知识归纳:①汽油机的主要构造包括汽缸、进气门、排气门、活塞、连杆、曲轴、火花塞。

②活塞从汽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2)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教学情境:让学生观察教材第19页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示意图。

思考下列问题:①每一个冲程中进气门、排气门的关闭情况?②汽缸里是什么气体?其压强和温度如何变化?③活塞是怎样运动的?④能量的转化情况?知识归纳:①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的。

②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轴转动两周,燃气对外做功一次。

③在四个冲程中,利用曲轴的惯性来完成的冲程是吸气、压缩和排气冲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4.1热机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4.1热机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4.1热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4章的第1节,主要内容包括:1. 热机的概念:热机是一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2. 热机的原理:热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

3. 热机的分类:根据燃料燃烧的位置,热机可以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

4. 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输出的功与输入的热之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机的概念、原理、分类和效率,能够理解热机的工作过程。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热机效率的计算和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2. 教学重点:热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机模型、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辆汽车的工作视频,让学生观察汽车的工作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汽车是如何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

2. 知识讲解:讲解热机的概念、原理、分类和效率。

3. 例题讲解:举例讲解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及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一个简单热机的效率,并思考如何提高该热机的效率。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的热机。

6. 学生展示:每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热机概念:热机是一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原理:热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

分类:1. 内燃机: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

2. 外燃机:燃料在机器外部燃烧。

效率: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输出的功与输入的热之比。

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一个你熟悉的热机的工作过程。

2. 计算一个简单热机的效率,并思考如何提高该热机的效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热机的相关概念和原理,通过小组讨论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和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四章14.2热机的效率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四章14.2热机的效率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四章14.2热机的效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热机的效率。

让学生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热机的基本概念,如内燃机、蒸汽机等。

然后,引导学生了解热机的效率的定义,即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

接着,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以及热机效率与热机功率、热机损失的能量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热机的效率的定义,掌握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2. 能运用热机效率的概念,分析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热机的效率的定义,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难点:热机效率与热机功率、热机损失的能量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汽车、蒸汽机等热机的工作情景,引导学生回顾热机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热机的效率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热机效率的概念。

(2)分析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如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减少热损失等。

(3)讲解热机效率与热机功率、热机损失的能量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运用热机效率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热机的效率:定义: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

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1. 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2. 减少热损失。

热机效率与热机功率、热机损失的能量之间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解释热机效率的概念,并给出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2. 分析一个实际问题,运用热机效率的知识,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答案:1. 热机效率是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

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有: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减少热损失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②知道热机中能量的转化。

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汽油机模型和汽油机活动挂图的演示理解汽油机的工作过程,能够简单描述汽油机的四个冲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观察汽油机模型和汽油机活动挂图的演示培养学生观察理解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学习热机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人类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教学难点:
汽油机四个冲程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试管、水、橡皮塞、酒精灯、火柴、汽油机模型、汽油机活动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提问:请举例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

学生举例:打气时气筒会发热
用锯子锯木料时锯条会发热
2、刚才的事例都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那么反过来想内能会转化为机械能吗?
(二)进行新课
一、探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演示实验:水蒸气冲开橡皮塞
现象:在水沸腾一段时间后,橡皮塞被水蒸气冲开。

思考: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引导回答:说明了水蒸气的内能会转化为橡皮塞的机械能。

师述:刚才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由于燃料在试管外燃烧,热量损失较大,内
能会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较低。

能不能把燃料移到内部去燃烧,来获得更大的机械能?
2、介绍书中的实验:酒精燃气冲开盖子
学生看书中的内容,了解这个实验的做法及实验现象。

理解:这个实验说明了酒精燃气的内能快速转化为盖子的机械能。

理解:这个实验说明了把燃料移到容器的内部去燃烧,可以获得更大的机械能。

二、热机
1、热机的原理:将燃料燃烧时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热机是热力发动机的简称。

3、阅读:“生活、物理、社会”,了解热机的发展史
蒸汽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
三、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1、今天我们来学习热机中的内燃机的代表:汽油机。

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热机。

汽油机是最常见的内燃机,以汽油为燃料,
2、构造(观看活动挂图,边指示边讲解)。

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汽缸,活塞,连杆,曲轴。

(介绍名称的同时,介绍各部分的功能)。

3、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4、工作原理。

(结合活动挂图的演示)
(讲解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活塞的运动方向、气门的开闭、连杆、曲轴的运动情况)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

开始工作前,活塞位于气缸上端,进、排气门均关闭。

工作时,活塞由上向下运动,
进气门打开,排气门仍关闭。

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被吸
入气缸。

这是第一个冲程,吸气冲程。

活塞运动到最下端,就开始转为向上运动。

这时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混合气体被
强行压缩,使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此时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这是第二个冲程,
压缩冲程。

压缩结束时虽然温度较高,但未能达到燃料的燃点。

在压缩冲程结束的瞬间,火花塞
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由上向下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

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

这是第三个冲程,做功冲程。

做功冲程结束,活塞继续由下向上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燃烧后的废气被
活塞推出缸外。

这是最后一个冲程,排气冲程。

此后,活塞又由上向下运动,从此进入下一轮循环。

5、重点强调能的转化。

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汽缸中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在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其余三个冲程靠消耗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6、热机的启动
热机不能自行启动。

开始运转时,要靠外力使飞轮和曲轴转动起来,由曲轴通过连杆
带动活塞运动,以后内燃机才能自己工作。

7、热机的应用
汽油机比较轻巧,常用在汽车、飞机和小型农业机械上面。

柴油比较便宜,但柴油机
比较笨重,主要用在载重汽车、拖拉机、坦克上面。

(三)全课小结
(四)巩固练习(见小黑板)
(五)布置作业
(1)复习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2)同步导学P59:A卷:2、3、8 ,B卷:10。

2、柴油机:用柴油作燃料的内燃机。

①构造(观看课件。

边指示边讲解)。

进气门,排气门,喷油嘴,气缸,活塞,连杆,曲轴。

(介绍名称的同时,介绍各部
分的功能)。

②工作原理。

(讲解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活塞、气门、连杆、曲轴的运动情况)
柴油机的工作过程也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

开始工作前,活塞位于气缸上端,进、排气门均关闭。

工作时,活塞由上向下运动,
进气门打开,排气门仍关闭。

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空气被吸入气缸。

这是第一
个冲程,吸气冲程。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活塞把空气压缩得很小,空气的压强更大,
温度更高。

在压缩冲程末,缸内空气温度已超过柴油的着火点。

这是第二个冲程,压缩冲
程。

在压缩冲程末,从喷油嘴喷出的雾状柴油遇到热空气立即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
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

这是第三个冲程,做功冲程。

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

这是最后一个冲程,排
气冲程。

此后,活塞又由上向下运动,从此进入下一轮循环。

汽油机和柴油机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①柴油机与汽油机的相同点:
1.基本构造和主要部件的作用相似。

2.每个工件循环都经历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3.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其余三个冲程靠飞轮惯性完成。

4.一个工作冲程中,活塞往复两次,飞轮转动两周,做功一次。

②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不同点:
1.构造不同:汽油机气缸顶有火花塞,而柴油机气缸顶部有喷油嘴。

2.燃料不同:汽油机的燃料是汽油,而柴油机的燃料是柴油。

3.吸气不同:汽油机吸进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柴油机只吸进空气。

4.点火不同:汽油机属点燃式点火,柴油机属压燃式点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