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设计与开发期末考试复习题
药物设计期末试题

2、药物设计分三个不同的筛选途径是(基于功能途径、基于症状途径、基于机制途径)。
3、影响物质透过生物膜的两种重要性质是(分子尺寸、亲脂性)。
4、化合物亲脂能力的弱化一般伴随着代谢清除率的(降低)。
5、靶点:生物体的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的一种特异性大分子结构。
包括:G蛋白偶联受体、核激素受体等。
6、PBDD:化合物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与其ADME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根据其相关性预测化合物的体内过程,从类药性角度设计具有适宜ADME和优良药动学特征的药物的方法。
7、类药性:化合物与已知药物的相似性。
具有类药性的化合物并不一定是药物,但具有成药的可能比较大。
8、前药:体外活性小或无活性,在体内经酶或非酶作用释放出生物活性物质而发挥药理作用的化合物。
9、生物电子等排体:分子或基团的外层电子相似,或电子密度有相似的分布,分子的大小或形状相似。
10、拼合原理:将两种药物的药效结构单元拼合在一个分子中,或将两者的药效基团通过共价键兼容于一个分子中,使形成的药物或兼具两者的性质,强化药理作用,减少各自的毒副作用,协同完成治疗作用。
11、理想的药物靶点应具有哪些特点?(1)药物作用于靶点对疾病治疗的有效性。
(2)中靶后引起的毒副作用反应小。
(3)便于筛选药物的靶点成药性。
12、五倍率法及其在药物研发中的意义?(1)、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0。
(2)、氢键供体数小于5个。
(3)、氢键受体数小于10个。
(4)、lgP小于5。
意义:如果违反了上述两个或以上时表明化合物出现口服生物利用度差或代谢分布差的可能性就很大。
13、骨架迁越及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骨架迁越:由苗头或先导化合物分子产生新结构的分子,保留原有的生物活性,通过结构骨架变换,连接适宜的药效团,产生新结构类型的药物,骨架迁越涉及丰富的药物化学内涵和技巧。
应用:(1)将化合物转化成为类药分子-----改善药物动力学性质;刚-柔骨架的变换,改善药代性质;亲脂-极性骨架变换,改善溶解性和分配性;新的骨架若参与同受体结合,可改善与受体的亲和力;骨架适中的策略如果过小的骨架如苯环缺乏有用信息;过于复杂的骨架带来成本过高问题。
[精选]《新药研究与开发》复习题资料
![[精选]《新药研究与开发》复习题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59ade730066f5335a81219b.png)
、选择题A 核糖体线粒体液泡三者均不对1. 合成蛋白质的机器是(A )A 中药化学合成药物生物制品三者均是2. 药物广义上分为天然药物和(B )A 基因组基因基因片段三者均不对3. 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称为(A 新药进口药品仿制药三者均是5.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本质的科学,称为(A 细胞生物学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三者均是6. 前药一般在体外的活性(A 较小或无活性B较强无活性三者均是7. 药物的基本属性是(A安全有效可控性三者均是4.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的注册药品包括A《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8. GCP 的中文全称是(BC《药品非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三者均不对A 疾病- 疾病网络B 疾病- 药物网络药物- 药物网络三者均是9. 网络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DA 顺查法追溯法倒查法抽查法10. 文献检索方法中工具法不包括(BA 由近到远B 没有规律由远到近三者均不对11. 检索方法中的顺查法查找的文献其时间顺序是A 神经药理学试验B 躯体依赖性试验C精神依赖性试验三者均是12. 依赖性试验一般分为(D )13. 仿制药是指其他国家批准上市的药品,并且其A 已有国家标准B 未建立国家标准C正在建立国家标准三者均不对14. 前体药物可分为载体前体药物和(A )A 生物前体B 基因前体蛋白前提三者均是15. GLP 的中文全称是( A )16. 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包括治疗用生物制品和(17. 药品标准物质包括( D )18. 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的注册申请称为19. 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的标定单位是(C 国家药检所 20. 新药研究的选题须着眼于(21.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管理主线是(A 新药的生产注册B 新药的临床试验申请C 新药的注册管理D 三者均是 二、名词解释1. 基因组及基因组学 基因组:是一个物种中所有基因的整体组成,每个细胞内的基因总数即为基因组。
山大考试题库及答案 新药设计与开发参考答案

新药设计与研究模拟卷 A 一、填空题(共25分)1、Ⅲ期临床试验的目的是确定药物的 有效性 和 安全性 。
2、定量构效关系中Hansch 方法常用的参数有 理化参数 、 分子拓扑参数 、 量子化学指数 。
3、受体是一个大分子或大分子 蛋白质 ,它与具有高度 特异 性的激动剂结合,并随之产生一系列的特定反应。
4、药物-受体相互作用的化学本质是药物—受体之间通过 化学键 形成 药物——受体 复合物。
5、经典的电子等排体是指 价电子数 相同的原子或基团以及环 内等价 的元素。
6、药物的基本属性是 安全 、 有效 、 质量可控 。
7、构成RNA 的碱基有 腺嘌呤A 、 、鸟嘌呤G 、尿嘧啶U 、胸腺嘧啶T 、。
8、构成RNA 、DNA 的糖分别为 核糖核酸和 脱氧核糖核酸 。
9、结构特异性药物的作用与体内 受体 的相互作用有关,其活性与 化学结构 的关系密切。
药物结构微小的变化则会导致 生物活性的变化。
10、药效团是药效团元素的 组合功能团 。
药效团元素是指对活性化合物与受体结合以及对化合物的活性有重要影响的一个 原子 。
二、概念题 (共25分)1、前药: 是一类体外活性较小或无活性,在体内经酶或非酶作用,释放出活性物质而发挥药理作用的化合物。
2、脂水分配系数:指化合物在脂(油)相和水相的溶解分配率,即化合物的水溶性与脂溶性间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
3、双前药:即将在特异性部位裂解的前药,进一步潜伏化,改善其转运性能,制成在体内具有良好转运性能,能有效地到达作用靶点的药物,即前药的前药,活性化合物要经过两步以上的反应才能从前体药物中释放出来的药物。
4、先导化合物:得分 评卷人得分 评卷人为了某种目的,在SAR (或SKR )的基础上,运用化学方法进行先导物的结构改造,从而发现作用更佳的化合物。
三、简答题(共30分)1、药物产生药效的决定因素是什么?⑴药物必须以一定的浓度到达作用部位,才能产生应有的药效,该因素与药物的转运(吸收、分布、排泄)密切相关,转运以药物的理化性质和结构为基础,在转运过程中,药物的代谢还使药物的结构发生变化,使药物活化或失活。
新药设计与开发-试卷B 2010

第【1】页 共【6】页 注意事项:● 适用学生:统招● 考试方式:开卷笔试● 考核时间:100分钟● 总 分:100分第一题 名词解释(总分20分,每题2分) 1.信号转导:2.药物的急性毒性:3.先导化合物:4.配基:5.孪药:6. 反义核酸技术:7. 软药:8. 药动基团:9. 酶的抑制剂:题号 一 二 三 四卷面分 折合成绩 合分人 复查人 得分得 分 评卷人第【2】页 共【6】页10. 离子通道:第二题 填空题(总分20分,每空1分) 1.药物作用的靶点或靶标有多种,包括____ _____、____ ___ 、 ______ 、______________等,靶点的空间结构和性质是药物设计的重要依据。
2.新药的临床II 期试验设计应符合“四性原则”,即 、、 、 。
3.根据构效关系,可将药物的结构分成三种类型的基团: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 。
4. 根据信号转导理论,参与机体调控的化学信号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大类。
5. 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学者曾提出了多种假说予以解释,主要有____ 、 、 。
6.按“国际药理学联合会”和“药物分类委员会”的建议,受体分成四大类:_____ ____ ____、 、 、 __ 、。
第三题 简答题(总分30分,每题6分)1.药物设计的基本原则?2.新药研发的“项目研究”阶段,研究内容有哪些? 得 分 评卷人得 分 评卷人3.药物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引入毒性基团,常见的毒性基团有哪些?4.受体的一般性结构及特征?第【3】页共【6】页5.怎样利用拼合原理设计孪药,并举两个实例加以说明?第【4】页共【6】页第四题论述题(总分30分,每题15分)得分评卷人1.论述药物发现的方法,并举例说明。
第【5】页共【6】页2. 论述药物研发的临床研究阶段要做的临床试验(包括研究内容和方法)。
475#——新药设计与开发

复习资料,仅供参考,补充整理打印,试后上交1、复习资料答案由班委整理上传,仅供参考,2、请学生打印模拟试题考试后作为作业上交新药设计与研究模拟卷一、填空题(共25分)1、Ⅲ期临床试验的目的是确定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定量构效关系中Hansch方法常用的参数有理化参数、分子拓扑参数、量子化学指数。
3、受体是一个大分子或大分子蛋白质,它与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激动剂结合,并随之产生一系列的特定反应。
4、药物-受体相互作用的化学本质是药物—受体之间通过化学键形成药物——受体复合物。
5、经典的电子等排体是指价电子数相同的原子或基团以及环内等价的元素。
6、药物的基本属性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7、构成RNA的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尿嘧啶U、胸腺嘧啶T、。
8、构成RNA、DNA的糖分别为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
9、结构特异性药物的作用与体内受体的相互作用有关,其活性与化学结构的关系密切。
药物结构微小的变化则会导致生物活性的变化。
10、药效团是药效团元素的组合功能团。
药效团元素是指对活性化合物与受体结合以及对化合物的活性有重要影响的一个原子。
二、概念题(共25分)1、前药:是一类体外活性较小或无活性,在体内经酶或非酶作用,释放出活性物质而发挥药理作用的化合物。
2、脂水分配系数:指化合物在脂(油)相和水相的溶解分配率,即化合物的水溶性与脂溶性间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
3、双前药:即将在特异性部位裂解的前药,进一步潜伏化,改善其转运性能,制成在体内具有良好转运性能,能有效地到达作用靶点的药物,即前药的前药,活性化合物要经过两步以上的反应才能从前体药物中释放出来的药物。
4、先导化合物: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复习资料,仅供参考,补充整理打印,试后上交为了某种目的,在SAR(或SKR)的基础上,运用化学方法进行先导物的结构改造,从而发现作用更佳的化合物。
5、先导物优化:为了某种目的,在SAR(或SKR)的基础上,运用化学方法进行先导物的结构改造,从而发现作用更佳的化合物称为先导物优化。
2014年新药研究与开发考试试题

2014年新药研究与开发考试试题新药研究与开发考试试题一、A型题(本大题15小题.每题1.0分,共15.0分。
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
)第1题抗代谢抗肿瘤药的设计应用了以下哪种方法A 药物潜伏化B 结构拼合C 生物电子等排原理D 软药E 前药原理【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第2题我国发现的抗疟新药青蒿素,作为开发抗疟药的先导物是从以下哪条途径发现的A 从活性代谢物中发现的先导物B 以生物化学或药理学为基础发现的先导物C 经组合化学方法发现的先导物D 从普筛方法发现的先导物E 从天然资源中发现的先导物【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1.0分第3题发现先导化合物的途径是A 生物电子等排的应用B 定量构效关系C 软药设计D 前体药物原理E 广泛筛选【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1.0分第4题经典的电子等排体是指A 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B 理化性质相同的基团C 电子总数相等的原子、离子或分子D 电子数相同,排布也相同的分子E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离子或分子【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1.0分第5题新药开发中属于药物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 药效学研究B 药动学研究C 先导物的发现和先导物结构优化D 剂型研究E 临床研究【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第6题下列叙述与定量构效关系不符的是A 只能用于基本母核相似的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B Hansch方法使用化合物的理化参数和取代基的常数进行相关分析。
新药研发参考题及答案

1新药临床前药动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目的:了解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等过程的动态变化过程,并提供一些重要的参数,进而揭示新药在体内动态变化规律性,包括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全身分布情况,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阐明代谢物的结构、转化途径及其动力学;排泄的途径、速率和排泄量。
它可以为设计有优化临床研究给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同时还可以为药效学和毒理学评价提供重要的线索,有助于我们了解药效或毒性器官,阐明药效或毒性产生的物质基础,进而为新药的开发提供线索,对发展更为安全有效的新药及拟定解毒措施都有及其重要的知道意义。
意义:是临床前药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药效学研究的作用,对毒理学研究的作用在药剂学研究中的作用对新药合成的指导意义2生物样品的分离和测定方法学考察指标包括哪些?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特异性、标准曲线、样品稳定性、方法学质控3新药为什么要进行临床研究,其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新药的临床研究是新药开发后期进行的临床药理学评价,旨在认识新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新药的临床研究包括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两种方式。
4新药临床研究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在我国进行新药临床研究必须要遵循我国的相关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等。
应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研究批件。
应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临床研究单位及临床研究批件有效期(三年)内进行。
临床研究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充分的药学工作及药理毒理工作的基础。
临床研究方案由申办者与主要研究者共同讨论制定,方案中必须阐明试验设计方法、病例数、适应症、用法用量、对照药的合理性、疗程、疗效判断标准等,还应包括病例观察表及知情同意书样稿,并提请临床试验机构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5临床试验的研究者应具备哪些条件?在合法的医疗机构中具有任职行医的资格。
具有试验方案中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44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新药设计与开发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1
前药设计可以达到的主要B、
提高作用选择性
C、
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D、
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E、
改变溶解度以适应剂型的需要
我的答案:ABCDE
2
药物代谢中的结合反应包括
A、
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
B、
我的答案:√
6
经典的生物电子等排体包括外层价电子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元素以及环等价体
我的答案:√
7
生物电子等排体可分为经典和非经典的生物电子等排体两类
我的答案:√
8
前药设计是对先导物优化的一种方法,通过化学结构修饰,可以修正候选药物的某种缺陷
我的答案:√
9
生物前体(Bioprecursors)是经过代谢能转化为有活性的新化合物或者经进一步代谢成为活性药物的化合物
我的答案:√
10
载体前药(Carrier prodrugs) 是活性药物与载体部分连接构成的在体外无活性或活性较小、在体内经酶或非酶的转化释放出活性药物而发挥药效的化合物
我的答案:√
我的答案:ABCD
二.判断题(共10题,50.0分)
1
药物的立体结构不会影响药物的活性
我的答案:×
2
药物的理化性质不会影响药物的活性
我的答案:×
3
我国发明专利的有效期为20年
我的答案:√
4
酶具有两个特性:识别底物和催化反应
我的答案:√
5
非经典的生物电子等排体指具有相似的空间排列、电性或其他性质的分子或基团,相互替换会产生相似或相反的生物活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药设计与开发复习题
名词解释题
1.H2 受体
是组胺受体的一个亚型,主要分布于胃壁细胞、血管和心室、窦房结上,可引起胃酸分泌过多,血管扩张、心脏收缩加强、心率加快等生物效应。
2.H2受体拮抗剂
主要用于拮抗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很有价值的一类药物。
3.前药原理
前药是一类由于结构修饰后的化合物分子中的活性集团被封闭了起来而本身没有活性,但在体内可代谢成为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物。
前药原理是用化学方法把具有生物活性的原药转变成为体外无活性的衍生物,后者在体内经酶解或非酶性水解而释放出原药而发挥药效。
4.先导化合物:简称先导物,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得到的具有某种生物活性和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用于进一步的结构改造和修饰,是现代新药研究的出发点。
5.受体拮抗剂:与受体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6.受体:指能与激动剂高度选择性的结合,并随之发生特异性效应的生物大分子或大分子复合物。
7.受体扩散剂:
8. 软药:是指一类本身有治疗效用或生物活性的化学实体,当在体内呈现药效并达到治疗目的后,按预料的代谢途径和可控的代谢速率的代谢, 转变成无毒、无活性的代谢物。
简答或其他
1、计算机工作站软件系统组成?
答:(1)数据库;(2)参数运算系统;(3)数据转换系统;(4)解析系统;(5)预测系统;(6)显示系统;(7)操作系统
计算机数据库、数据转换系统组成?
答:数据库:包括了各类化合物数据、分子结构数据、基团参数数据和生物活性数据等。
数据库系统的软件中包括操作系统(O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主语言系统、应用程序软件和用户数据库。
数据转换系统组成:不知道
数据转换系统:通过数据转换程序将分子的结构数据转换成屏幕显示时所必须的直角坐标系的形式。
(只找到定义)
2、新药设计的经典原理和方法有哪些?(PPT)
答:经典方法:前药原理,软药原理,拼合原理,生物电子等排原理,相似原理等;一般方法有类型演化和结构优化等
3、类似物设计的目的和结果是什么?答:目的是为了获得比先导化合物疗效更好,毒副作用更少,便于合成的新药。
结果:药效保持或更好,药效减小或消失,毒副作用减少,新的药效。
4、Me too、Me better、Me new?
Me too:键技术突破和集成创新,即运用一些公知的、成熟的理论和技术,以及已有的装备和材料等,去研发出“价廉质优”的已有产品。
Me better:运用一些公认的、成熟的理论和技术,规避已有的专利保护去发明比母体新药更具治疗优势的新物质,从而形成专利新药。
Me new:是以大量的重大基础科学研究成果为支撑,以独特的资源优势为基础,应用已有筛选模型发现的全新结构的新药或先导化合物。
三者关系:尽管将新药研发中的创新活动简单地归纳为me-too、
me-better和me-new有些偏颇,但基本上还是能够反应出其中的技术含量和创新程度,或者说在更大的程度上能够反应出对新药生产的保护力度。
即一个me-new类创新药物的诞生,必定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的,必定其中蕴藏着一系列me-too和me-better的创新过程。
5.软药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整个分子是先导物的生物电子等排体,结构极相似
易代谢的部分能被酶水解,但分子骨架是稳定的
易代谢部分的代谢是药物失活的主要或唯一途径
通过易代谢部分的代谢附近的立体和电性因素,控制可预测的代谢速率
代谢产物无毒,低毒或没有明显的生物活性
代谢过程不产生高度反应活性的中间体
软类似物的设计从季胺盐型表面活性剂开始的
一些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微生物有效,但毒性大
6、药物作用的一般靶点是:酶、受体、离子通道和活性转运复合物。
它们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7.新药研究的化合物模型主要有哪些?
答:1多肽和蛋白质2核苷3脂质4多糖类
8.生物大分子结构方面的特征和共性是什么?其功能方面的特征和共性有哪些?
答:结构方面:1具有多种单体的共聚物。
包括蛋白质多肽链的一级结构、DNA和RNA多聚核苷酸链的一级结构、多糖。
2具有多层次结构。
包括蛋白质的三维空间结构、DNA 和RNA的三维空间结构。
3生物高分子结构的可变性。
包括一级结构的改变、高级结构的改变、结构可变性的限度。
功能方面:1、作用的专一性。
生物大分子在机体内行使各种各样的功能,参加各种反应,它们所行使的功能和参加的反应都有高度专一性。
2、作用的配合和协调。
生物大分子中的亚基之间或同一个分子中不同区域间都相互联系,生物体内的成千上万的生物大分子更是相互配合,彼此统一。
9.影响药物的受体契合的立体化学因素有哪些?
答:1几何结构。
由于分子中存在刚性或半刚性结构部分,如双键
或脂环,使分子内部分共价键的自由旋转受到限制而产生顺反异构现象称集合异构。
2光学异构。
由于分子中原子或基团的排列方式不同,使两个分子无法叠合的一种立体异构现象。
3构象异构。
分子内各原子和基团的空间排列因单键旋转而发生动态立体异构现象称构象异构。
10.药物的受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说有哪四种?P74-78
答:1占领学说。
这种学说认为药理效应是和受体被药物结合的数量成正比,而且这种结合是可逆的,其剂量和效应的关系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2速率学说。
认为药物作用并不取决于被占领受体的数量,而取决于单位时间内药物与受体接触的总次数。
3诱导契合学说。
4变构学说。
认为无论有无药物存在,受体本身就有两种构象状态:激活型构象R和静息型构象T。
11.进行合理的药物设计必须深入了解机体的?P80第一段
答:了解机体内源性生物活性调节物质的调节机制与分子机制12.发现先导化合物的来源有哪些?P113-115
答:1天然产物2现有药物3广泛筛选4研究生理机制
13.药物作用的ADMET是?
ADMET就是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进行全面的研究。
14.能否研发出Me-best创新药物?为什么?
不能
因为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创新程度愈高其获得经济效益的风险就
愈大
新药的创新程度与经济效益并不是具有正相关性的
15.简答我国新药研究的途径选择?P4
me-too类仿制新药的研发仍然是我们新药研发的主要途径
me-better类创新活动将成为我国新药研发的主要途径
me-better类和me-new类创新药物的研发是从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的必然之路。
16.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吗?
是
17.新强心药的要求是什么?P129
内在活性比强心苷高
治疗指数比强心苷高
治疗剂量下不影响心率
作用时间持久
口服有效
18.药物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的目的是?P239
1、目的在于定向的改变分子的结构特征和反应性能,来提高和改善分子的生物活性
2、预示新设计的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3、寻找同源物中最佳活性的化合物,并衍化出显效的新化学结构类型,推论药物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机制,力求使药物设计建立在比较合理的基础上,提高新药寻找的成功率。
19、药物显效的化学结构因素有哪些?P240
①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离解度等物理特性常数;②药物分子中的电子密度分布,特别是动态中的分布;③药物分子的形状、大小和空间排列状况;④药物的能量因素
20、Hansch方法使用的参数有哪些?P241
①电性参数②疏水性参数③立体参数
21、新药开发途径包括哪些?P4
①先导物开路;利用新技术、新领域,组织多学科领域的协同攻关;
②加强生物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③加强生命基础过程研究
22、目前上市的药物中,作用靶点的分配情况如何?P8
以受体为作用靶点的药物约占52%,以酶为作用靶点的药物约占22%,以离子通道为作用靶点的药物约占6%,以核酸为作用靶点的药物约占3%
23、新药创制是指什么?
24、答:指的是研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药物,创建一批具有先进技术的技术平台,形成能够支撑我国药业自主发展的新药创新能力和技术体系。
24、何为基因技术?基因技术的优点是什么?P216
基因技术是一系列有关研究基因结构和功能的方法之一,顾名思义,这些技术涉及到一种物质源中提取基因,并与其他物种源中获取的基因重新组合。
优点:①基因工程可以用来向生物环境中引入能编码目的的蛋白质的
基因,这种蛋白质在这种环境中能大量产生。
基因工程可以对蛋白质的特异性位置进行修饰,这种修饰可以是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在编码基因中引入特异的突变体,这样的改变能改变善其物理---化学特性
25 凝血因子Ⅱ的生物活性来源于?
26 通过定点突变在编码区删除或插入一个或几个的核苷酸的可能性有多大?
27 药物分子能否通过细胞膜
能P37
28 外源性基因能否被任意的插入到所有细胞中,生殖细胞也可以吗可以P234
29 基因治疗能否用于普通疾病的治疗
能P 235
30 组合化学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
可以用较短的时间,合成出大量不同结构的化合物;用组合化学的方法构建的化学库所包含的化合物种类比较完全,是现在的化合物数据库所无法比拟的;组合化学中应有的固相有机合成方法可使构建化学库的操作,实现仪器化,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