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年度中考历史试卷(开卷)

合集下载

202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历史试卷第1页(共14页)历史试卷第2页(共14页)绝密★启用前2020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开卷)注意事项: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卷”共2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

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如图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 )A .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B .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C .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D .汉字都来源于象形字2.据《史记》载:“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这说明( )A .秦朝法律影响后世B .法治思想始于秦朝C .秦朝实行严刑峻法D .法律助推秦灭六国3.北宋中期,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

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

”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 )A .休养生息B .兵民合一C .重文轻武D .外重内轻 4.制作读书摘要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如图所反映的中央政府加强管辖的地区是( )A .台湾B .西藏C .新疆D .东北5.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直为这场运动缺乏传统文化支撑、处于浮游漂离状态而苦恼,五四运动令他们眼前豁然一亮,找到了传统价值的立足点。

这里的“立足点”是( ) A .尊孔复古B .三民主义C .民主科学D .爱国主义6.“这次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长达3万字的‘八个决议’,确立了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系统性的建党与建军文件,使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军队日益成为一支精干而富有战斗力的力量。

”“这次会议”是( )A .八七会议B .古田会议C .遵义会议D .中共七大7.如图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部分国家伤亡人数及持续作战时间,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美国援助是中国抗战取胜的关键因素B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C .苏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最大D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8.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024年安徽省中考大联考历史试题(二)(含答案)

2024年安徽省中考大联考历史试题(二)(含答案)

安徽省2024年中考大联考二历史(开卷)注意事项: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

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024年3月22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在列。

该遗址发现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夏商和西周——春秋时期的连续文化堆积,是少有的连续延续时间近4000年的中心性聚落。

据此可知该遗址()A.反映了整个石器时代到春秋时期文明演进方式B.距今4000年左右多种文化同时在此汇集延续C.说明了我国是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D.有助于我们研究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历程2.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下列各项能体现这一变革的是()A.出现“尊王攘夷”的争霸现象B.统治者普遍接受“非攻”主张C.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新局面D.铁犁牛耕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3.图1为我国古代某次战役形势图(局部),此战()图1A.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B.消灭了秦军主力并加速秦朝灭亡C.使北方很快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D.导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4.下表为学者对郑和七次下西洋奉旨时间、出发时间和返回时间的考证统计。

其出发时间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返回时间集中在夏季。

这反映出郑和下西洋()A.时间长、规模大、航程远B.懂得利用季风、洋流航行C.均发生在明成祖永乐年间D.严格按圣旨规定时间往返5.“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

礼堂所备证书,由证婚人宣读,介绍人、证婚人、男女宾代表皆有颂词,亦有由主婚人宣读训词,来宾唱文明结婚歌者。

”据材料可知当时()A.文明结婚开始出现B.自由婚姻得到普遍认可C.政府推动文明结婚D.传统婚俗受到明显冲击6.1916年,陈独秀撰文指出:“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

安徽年度中考历史试卷(开卷)(doc 8页)

安徽年度中考历史试卷(开卷)(doc 8页)

安徽年度中考历史试卷(开卷)(doc 8页)更多企业学院:《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发展轴1841-1945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A.台湾B.东北C.西藏D.新疆4.“勿忘国耻”研究小组要实地考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他们必须去的地方是……………………………………………………………………………………【】A.台儿庄B.南京C.卢沟桥D.沈阳5.1953-1956年我国出现右图所示农业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6.科学家智慧的火花照亮了人类前行的步伐。

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阿基米德——杠杆定律B.牛顿——相对论C.爱因斯坦——万有引力定律D.袁隆平——制碱工艺7.小华尝试用历史坐标来展示美国的发展历程。

右图②处所指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是……【】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府乾隆平叛伊犁将军重大事件时间轴 ②① 1775-1783 1861-1865 1775-1783 ④ ③ A.赢得了民族独立B.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C.摆脱了经济危机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8.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

下列观点符合他思想的是………………………【 】A.生物进化B.三权分立C.自由平等 D.君主专制9.有人说,“对于苏联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

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D.社会主义工业化10.《格尔尼卡》是20世纪美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

202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图2 202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开卷,70分,同道德与法制共120分钟)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框)(2020·安徽)1.图1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图1A .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B .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C .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D .汉字部来源于象形字(2020·安徽)2.据《史记》载:“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这说明( )A .秦朝法律影响后世B .法治思想始于秦朝C .秦朝实行严刑峻法D .法律助推秦灭六国(2020·安徽)3.北宋中期,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

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

”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 )A .休养生息B .兵民合一C .重文轻武D .外重内轻(2020·安徽)4.制作读书摘要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图2所反映的中央政府加强管辖的地区是( )A .台湾B .西藏C .新疆D .东北(2020·安徽)5.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直为这场运动缺乏传统文化支撑、处于浮游漂离状态而苦恼,五四运动令他们眼前豁然一亮,找到了传统价值的立足点。

这里的“立足点”是( )A .尊孔复古B .三民主义C .民主科学D .爱国主义(2020·安徽)6.“这次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长达3万字的‘八个决议’,确立了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系统性的建党与建军文件,使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军队日益成为一支精干而富有战斗力的力量。

”“这次会议”是( )A .八七会议B .古田会议C .遵义会议D .中共七大(2020·( )A .美国援助是中国抗战取胜的关键因素B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C .苏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最大D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2020·安徽)8.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图3和国土地改革法》。

2021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原卷解析版)

2021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原卷解析版)

2021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开卷)注意事项:1.历史试卷满分为70分,历史与思想品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二者都主张()A. 无为而治B. 重农抑商C. 儒道一家D. 以民为本2. 下图反映了西汉封国形势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刺史制度的确立B. “推恩令”的实施C. 七国之乱的发生D. 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3. 跪坐习俗是儒家礼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垂脚高坐被视为傲慢行为。

魏晋南北朝时,随着“胡床、胡坐”的传播,汉人的跪坐礼俗逐渐变成垂脚高坐,这一转变体现了()A. 民族交融的加强B. 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C. 政权分立的加剧D. 少数民族汉化的开始4. 唐高宗时,宰相薛元超曾感叹自己虽然高贵,但却非进士出身,这是人生最大的遗憾;唐宣宗也羡慕进士,曾在宫中题“乡贡进士李道龙”。

这说明()A. 殿试制度成为定制B. 科举制是唐朝唯一的选官制度C. 进士身份受到尊崇D. 下层民众成为进士主要来源5. 下表中人口数据的变化主要是因为()西汉末至明初江南地区(除岭南外)人口总数变化表中历公历人口总数(口)西汉元始二年2年2507188东汉永和五年140年6294801唐天宝元年742年10579726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14580885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35987111A. 赋税制度的改革B. 江南经济的发展C. 高产作物的引进D. 土地政策的调整6. 清末,127所高等专门学校中有理、工、农、医类学校23所,学生2195人,占全部专科学生总数的9.2%。

安徽省2024年中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2024年中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含答案)

安徽中考最后1卷历史(一)(试题卷)(开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70分。

历史与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间共120分钟,你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

请你认真审题,独立认真作答。

2.全卷包括“试题卷”(4页)和“答题卷”(2页)两部分。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据史载,西周时期,周夷王听信纪国国君的谗言,杀害了齐哀公;春秋时期,齐哀公的“九世之孙”扬言要灭掉纪国以报仇,周庄王不得不将自己的妹妹下嫁齐国以息事宁人。

周王室的地位的变化表明()A.皇权专制不断削弱B.分封制度遭到破坏C.诸侯争霸战争频发D.等级秩序彻底消亡2.秦朝用法家思想而一统天下,也因法家思想而迅速亡国;代秦而兴的汉朝经过数十年的思想更迭,逐渐接受儒家的理念,并确立了“外儒内法”的治理思想。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秦汉时期()A.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B.法家思想落后于时代C.统治秩序已趋于完善D.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3.图1是明末某一农作物传入中国的线路示意图,此农作物可能是()图1A.玉米B.石榴C.棉花D.占城稻4.有史学家分析近代某场战争时指出:“外国人始终想将贸易从五个口岸扩展到全中国,在北京设立常驻使节以绕开顽固的广州当局,以及由于战后商品价格普遍下降而产生的降低关税的要求。

”据此可知,该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图2反映了1930年部分地区党员的成分占比情况,这一现象可以反映当时()A.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B.北伐战争的重大胜利C.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D.土地革命的蓬勃开展图2 图36.图3是陕甘宁边区银行于1941年发行的一百元纸币,作为文物史料,该货币可以印证()A.国民政府的腐朽统治B.国共合作的深入开展C.敌后战场的积极抗战D.抗战形势已由守转攻7.“近代以来,举凡建立一个新政权或新国家,莫不首先制定一部根本法,以为新政权或者新国家奠定合法性与正当性基础,并勾勒其统治的基本原则与政治架构。

2021年安徽省中考历史真题(word版,有答案)

2021年安徽省中考历史真题(word版,有答案)

2021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开卷)注意事项:1.历史试卷满分为70分,历史与思想品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二者都主张A.无为而治B.重农抑商C.儒道一家D.以民为本2.图1反映了西汉封国形势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图1A.刺史制度的确立B.“推恩令”的实施C.七国之乱的发生D.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3.跪坐习俗是儒家礼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垂脚高坐被视为傲慢行为。

魏晋南北朝时,随着“胡床、胡坐”的传播,汉人的跪坐礼俗逐渐变成垂脚高坐,这一转变体现了A.民族交融的加强B.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C.政权分立的加剧D.少数民族汉化的开始4.唐高宗时,宰相薛元超曾感叹自己虽然高贵,但却非进士出身,这是人生最大的遗憾;唐宣宗也羡慕进士,曾在宫中题“乡贡进士李道龙”。

这说明A.殿试制度成为定制B.科举制是唐朝唯一的选官制度C.进士身份受到尊崇D.下层民众成为进士主要来源5.表1中人口数据的变化主要是因为表1 西汉末至明初江南地区(除岭南外)人口总数变化表A.赋税制度的改革B.江南经济的发展C.高产作物的引进D.土地政策的调整6.清末,127所高等专门学校中有理、工、农、医类学校23所,学生2195人,占全部专科学生总数的9.2%。

1915年,94所专科学校中有工、农、医类学校29所,学生4763人,占全部学生总数的19.8%。

这反映出A.专科学校分布科学合理B.新文化运动成果丰硕C.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D.全国学制得到了统一7.1937年3月,陕甘宁边区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后又明确宣布:“(地主)出租土地给农民,只要地租不苛刻,政府不加以任何干涉。

2024年安徽省中考历史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安徽省中考历史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开卷)注意事项: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

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距今8000多年的内蒙古兴隆洼遗址,有半地穴式房址百余座,这些房屋排列整齐,内有石锄、石铲等生产工具及陶钵、陶罐等生活用具。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 )A. 处于旧石器时代B. 形成了早期国家C. 出现了定居生活D. 产生了贫富分化2. 下表为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实行的变法。

表中措施( )诸侯国名称部分措施魏国李悝变法“食有劳而禄有功”,根据功劳和能力选官楚国吴起变法“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逐步废除旧贵族世官特权秦国商鞅变法“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宗室贵族如果没有军功,不能享受公族特权A 维护了周朝分封制度 B. 代表了农民阶级利益C 瓦解了封建社会秩序 D.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3. 西汉建立之初,社会残破不堪,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

到了文景时期,“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寝息(人口逐渐增加)”。

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 休养生息B. 尊崇儒术C. 盐铁专卖D. 版图拓..展4. 贞观年间,唐太宗曾对大臣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唐太宗这段话可用以研究()A. 科举取士制度B. 三省六部制度C. 藩镇割据现象D. 重文轻武政策5. 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

元朝时,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均有了进一步发展,这()A.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B. 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C. 实现了美洲高产作物的传播D. 奠定了驿站制度的基础6. 乾隆年间,汪中主张给予未成婚而守节的女子改嫁自由,纪昀反对以严苛态度处理妇女和家庭问题,曹雪芹通过《红楼梦》讴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开卷)注意事项: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70分。

历史与思想品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你可以参考教书和其他资料。

请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一、 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A. 兵马俑B. 司母戊鼎C. 竹木简D. 青花瓷2.电视剧《三国》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曹操的关注。

下列与曹操有关的史实是………【 】 ①招贤纳士 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自立为帝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我国历史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 】A.台湾B.东北C.西藏D.新疆4.“勿忘国耻”研究小组要实地考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他们必须去的地方是……………………………………………………………………………………【 】A.台儿庄B.南京C.卢沟桥D.沈阳5.1953-1956年我国出现右图所示农业经济状况 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 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6.科学家智慧的火花照亮了人类前行的步伐。

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阿基米德——杠杆定律 B.牛顿——相对论C.爱因斯坦——万有引力定律D.袁隆平——制碱工艺 7.小华尝试用历史坐标来展示美国的发展历程。

重大事件时间轴右图②处所指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是……【 】 A.赢得了民族独立B.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C.摆脱了经济危机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8.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

下列观点符合他思想的是………………………【 】 A.生物进化 B.三权分立 C.自由平等 D.君主专制9.有人说,“对于苏联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

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D.社会主义工业化10.《格尔尼卡》是20世纪美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

它反映的历史主体是…………【 】 A.揭露资本主义的黑暗和腐朽 B.描述经济大危机带来的苦难 C.控诉法西斯的暴行 D.歌颂人间的美善和光明二、 组合列举(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9分。

阅读下列描述,将句子填写完整)11.安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科学文化大放异彩。

⑴中国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的作者是___________。

⑵“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个草去”的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__________。

⑶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两弹元勋”是___________。

12.社会变迁彰显时代的进步。

⑴在中国,以“君”、“先生”来取代“大人”、“老爷”等称呼得益于_________革命。

⑵日本提倡“穿西服、吃西餐、跳交际舞”等“文明开化”行为是在___________(改革)之后。

⑶电灯使城市夜晚亮如白昼,汽车使居民出行更加方便。

这些主要是__________(革命)的成果。

13.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一个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

⑴汉朝时,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商业交通要道是_____________。

⑵打破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航海壮举是___________。

⑶波音飞机的零部件在全球七十多个国家生产,这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的趋势是__________。

三、 辨析改错(本大题1题;6分。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提前的【 】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4.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⑴科举制是隋朝开创的用推荐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

改正:【】⑵新中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改正:【】⑶17世纪英国通过《人权宣言》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改正: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15小题10分,第16小题12分,共2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 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时间是解读历史的标尺。

材料一佛罗伦萨人认为时间和生命像黄金一样宝贵。

为了珍惜它们,1329年,佛罗伦萨人在城楼上安装了最早的机械钟。

——摘编自陕西师大《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⑴佛罗伦萨人安装机械钟的行为是受到了文艺复兴运动中什么思潮的影响?(2分)材料二过去以天位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钱乘旦、许杰明《英国通史》⑵从材料二看,“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应开始于()(2分)A.16世纪B.17世纪C.18世纪D.19世纪材料三 1949年10月,有位诗人以一句“时间开始了”来表达自己当时的喜悦心情。

1978年12月,对于无数中国人来说,“时间又开始了”……⑶这位诗人“喜悦的心情”是因什么重大事件产生的?党和国家工作重心怎样的转移促使“时间又开始了”?(4分)⑷从以上三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启示?(2分)16. 握手是一种礼节,握手是一种问候,握手是一种友谊,但在有些场合的握手却能改尼克松访华变国家和人类的命运。

【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材料一 尼克松总统在回忆自己首次访华在机场与周总理见面的情景时说:“当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

”——摘编自《尼克松回忆录》⑴“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什么?当今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4分)【尝试和解的握手】材料二 自二战后至今,中东地区屡燃战火、动荡不定,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使这一地区的矛盾错综复杂,而印巴冲突更是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20世纪90年代初,中东和平出现转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第一次共同坐到了谈判桌前,这是一次温暖的握手,它迈开了中东和平进程的重要一步。

⑵材料二中有一处严重的知识错误,请你找出并改正。

(2分)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这次“尝试和解的握手”所带来的积极效果是什么?(2分)【面向新世纪的握手】材料三 2000年9月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会晤,在人类社会跨入新世纪门槛之际,五大国首脑的握手有着非凡的意义。

⑷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围绕两大主题,谈谈你对“五大国首脑握手”的看法。

(4分)分析与探究(13分)17.历史小板报是我们走进历史、探究新知的一种好形式。

请认真阅读,完成相关问题。

阿拉法特与拉宾的握手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历史小板报前言 从旧社会的“十里洋场”到今天成为世界上最靓丽的中国名片,上海的变迁是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缩影。

第一篇 走向开放 从19世纪40年代的被迫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主动敞开“心扉”,再到如今世博会的海纳百川,上海是中国史论结合 分析探究☆事实求证☆请在空格上填写正确内容。

(5分) ⑴上海19世纪40年代的被迫开放是因为《______条约》的签订;20世纪90年代主动敞开“心扉”是指__________。

⑵江南制造总局是________运动的产物。

⑶《新青年》高举的两面旗帜是________是_______。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B2.A3.D4.C5.B6.A7.D8.C9.B 10.C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9分)11. ⑴吴敬梓⑵陶行知⑶邓稼先12.⑴辛亥⑵明治维新⑶第二次工业(革命)13. ⑴丝绸之路⑵新航路开辟(开辟新航路)⑶经济全球化(全球化)三、辨析改错(本大题1题;6分)14.【×】⑴推荐改为考试【√】⑵【×】⑶《人权宣言》改为《权利法案》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15小题10分,第16小题12分,共22分)15.⑴人文主义(2分)⑵D(2分)⑶新中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分);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2分)⑷珍爱时间就是珍爱生命;科技发明改变人类生活(或改变人们的观念);思想解放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好的制度、政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必须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必须以经济建设中心、改革开放等。

(任答1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皆可)(2分)16.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对抗走向缓和)(2分)(答中美建交得1分);台湾问题(2分)⑵印巴冲突(1分);巴以冲突(1分)⑶迈开了中东和平进程的重要一步(巴以关系走向缓和)(2分)⑷和平与发展(2分);大国合作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要发挥联合国的积极作用;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中国为代表的和平力量的发展有助于世界和平等。

(任答1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2分)五、分析与探究(13分)17.⑴南京(1分)浦东开放(开发)(1分)⑵洋务(运动)(1分)⑶民主与科学(2分)⑷上海是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见证。

(2分)上海是近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头堡。

(2分)上海是引领中国革命的以一面旗帜。

(2分)⑸例:上海,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缩影(意思相近皆可)(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