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第二单元单元导读

本单元围绕“寓言”编排了《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美丽的鹿角》三篇精读课文及《池子与河流》一篇课文略读课。

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文言文,有童话故事,有诗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读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守株待兔》以文言文形式出现,使学生明白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陶罐和铁罐》告诉学生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狮子和鹿》故事以语言对话为主告诉学生: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要只追求外表的华丽,而要注重内在。要学会尊重事实,取长补短。

《池子与河流》是以诗歌的形式出现,告诉学生:只顾亨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这几篇课文道理都浅显易懂,可通过读唤起儿童情感中的共鸣,在读中体会寓言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能将图画的意思写清楚是本单元的另外一个教学重点在《陶罐和铁罐》及《狮子和鹿》中,注意积累表示人物神态的词语,并根据词语体会性格特点,结合图画将故事内容及道理,简单落实到书面。

本期总第课时

课题:7.鹿角和鹿腿

教学目标

1.会认“皱、配”等5个生字,读准“称、禁、撒”3个多音字,会写“鹿、塘”等12个字,正确读写“池塘、痛快”等1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能根据提示讲故事。

4.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态度,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调整、

补充(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看,谁向我们走来了?课件出示小鹿的图片。

(1)描述小鹿:多美的一只小鹿啊!谁能用自己的话来给

我们描述一下它呢?

(2)谈话导入:鹿,是一种很漂亮的动物,它们温驯善良。

但有一只小鹿,差点儿就成了狮子的口中餐……到底发生了什

么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

文题目)

2.字理识记:甲骨文的“鹿”有一双大眼睛、一对角、短

尾巴,慢慢演变成现在的“鹿”字。

3.指导书写。“鹿”是半包围结构,先写广字头,特别要注意

里面部分的笔顺:横折、竖、竖、横。这个字的部首比较特殊,

不是广字头,而是“鹿”本身。

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文的学习。引

导学生关注鹿角和鹿腿,让学生对鹿有初步的印象。相机教写

生字“鹿”。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

课件出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

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将课文的生字圈画出来。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课件出示:

补充(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刘杰浩所在的三(2)班的班干部轮

流制表。

课件出示:

2.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三(2)班的班干部是由同学轮流

担任的。

3.引出交际话题: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板书:该

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4.课件出示讨论示例。

5.讨论交流:面对不同的观点,到底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

流制呢?小组内讨论交流,表明自己的观点。

二.搭建支架,引导方法

1.方法指导。

(1)首先,想一想实行班干部轮流制的利与弊,明确自己

的观点。

(2)其次,针对自己的观点,说明理由。

①可以结合班级情况举例说明。

②可以用“首先”“其次”等表示顺序的词语衔接。

③可以从是否利于班级工作开展、是否利于班干部培养、

是否利于学生个人能力提高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2.交流前可以把观点和理由写清楚。

3.引导学生练说:想想自己的观点是什么?自己的理由是

什么?

4.学生独立练说。

课题、目的、重难点、教具准备:

课题:习作.看图画,写一写

教学目标

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2.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能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

仔细观察画面,合理想象,把画面写具体。

本期总第课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