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沥青针入度试验

一、适用围

本试验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5°C,荷重100g,灌入时间5s,以O.lmn#。用本方法评定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时,仅适用于融混均匀的样品。

非经注明,标准针、针连杆与附加砝码的总质量为1OO± O.O1g,试验温度问25C,针入度贯入时间为5s。

根据需要入采用其他核试验条件是,应在试验结果中注明。

本方法适用于侧道路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

二、主要试验步骤

1 、把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刻度调零。

2 、开动秒表5s后读取刻度盘指针读数,准确至O.1mm

3 、平行试验至少进行3次,各点之间及与试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Omm

4 、测定针入度指数PI时,按同样发在其他温度下分别测定沥青的针入度。

三、计算

用画诺模图法测出针入度。

四、应报告标准(25C)时的针入度T以及其他试验温度T25所对应的针入度P,及由此求取针入度指数PI、当量软化点T8OO、当量脆点T I.2的方法和结果,当采用计算法时,应报告按公式回归的直线相关系数Ro

沥青延度试验

一、适用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液体沥青蒸馏残留物和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等材料的延度。

试验通常采用的温度为25C、15 C、10C或5 C,拉伸速度为5cm/min ± 0.255cm/min.

二、主要试验步骤

1 、准备好试模,灌模后保温在恒温水槽。

2 、将试模固定在延度仪上,开动延度仪,试件拉断时,读取指针所指标尺上的度数,以厘米表示。

三、报告

同一试样,每次平行试样不少于3个,如每个都大于100cm,试验结果记作">100cm";若其中有一个小于100cm时,且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满足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要求,则取3个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整数作为延度试验结果,若平均值大于100cm,记作">100cm";若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不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要求时,试验应重新进行。

四、精密度要求

当试验结果小于100c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20% ;复现性试验的允许铲为平均值的30%。

沥青软化点试验

一、目的与适用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的软化点,也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沥青经蒸馏或软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软化点。

二、主要步骤

若软化点<80'C

1 、将试样连同试样底板置于恒温水槽中。烧杯注入蒸馏水。

2 、将试样同环架放入烧杯,把烧杯移到石棉网加热,将钢球放在试样中央,立即开动振荡搅拌器。加热过程中,应记录每分钟山上升的温度值。

3 、当试样受热软化逐渐下坠,至与下层底板表面接触时,立即读取温度,准确至0.5 C。

若软化点>80 C

1 、将试样置于甘油中恒温,把钢球、定位环等也置于其中。

2 、从恒温中取出试样环,下面同以上步骤。

三、报告

同一试样平行进行试样两次,当两次测定值的差值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度要求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软化点试验结果,准确至0.5 Co

四、精密度或允许差

当试样软化点小于80 C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1C,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4C。

当试样软化点等于或大于80 C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2'C,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8 C

沥青闪燃垫、溶解度试验

闪点与燃点试验

一、目的与适用围

本方法适用与克利夫兰开口杯(简称COC测定粘稠石油沥青、煤沥青及闪点在79C

以上的液体石油沥青材料的闪点合燃点,以上评定施工安全性时适用。

二、主要试验步骤

1 、放置试样杯、加热板;安装好温度计。

2 、加热试样,当试样液面上最初岀现一瞬即灭的蓝色火焰,立即从温度计上读计温度,作为试样的闪点。

3 、继续加热,当试样接触火焰立即着火,并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时,停止加热,并读取温度计上的温度,作为试样的燃点。

三、报告

1 、同一试样至少平行试验两次,两次测定结果的差值不超过重复性试验允许差8 C时,取其平均值的整数作为实验结果。

2 、当试验时大气压在95.3kPa ( 715mmH)以下时,应对闪点和燃点的试验结果进行修正,若大气压为95.3kPa ?84.595.3kPa (715mmH? 63mmHg 时,修正值为2.8 C,当大气压为84.595.3kPa ?73.395.3kPa (634mmH(g550mmHg时,修正值为增加 5.5 C

四、精密度和允许差

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闪点8C,燃点8C;

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为:闪点16 C,燃点16C。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

、目的与适用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薄膜加热后的质量损失,并根据需要,测定薄膜加热后残留物的针入度、粘度、软化点及延度的等性质的比那还,以评定沥青的耐老化性能。

二、主要计算公式

Lt=(M2-M1)*100/(M1-M0)

C=lglg( n 2*1000)-lglg( n 1*1000)

式中:

Lt--试样薄膜加热质量损失,%

M0--试样皿质量,g

M1--薄膜烘箱加热前盛样皿与试样质量,g

M2--薄膜烘箱加热后盛样皿与试样质量,g

K n --薄膜加热试验前后60C粘度比

n 2--薄膜加热试验后60C粘度,Pa - s

n 1--薄膜加热试验前60C粘度,Pa - s

C--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的老化指数

三、报告

1 、质量损失,当两个试样皿的质量损失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度要求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准确至小数点后2位。

2 、根据需要报告残留物的针入度及针入度比、软化点及软化点增值、粘度及粘度比、老化指数、延度、脆点等各项性质的编号

四、精密度或允许差

1 、当薄膜加热后质量损失小于或等于0.4 %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0.04 %,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

为0.14 %。

2 、当薄膜加热后质量损失大于0.4 %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8%,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

为平均值的40%。

3 、残留物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粘度等性质试验的精密度应符合相应的试验方法的规定。

沥青标准粘度、脆点试验

沥青标准粘度试验

一、目的与适用围

本方法采用道路沥青标准粘度计测定液体石油沥青、煤沥青、乳沥青等材料流动状态时的粘度。本

法测定的粘度应注明湿度及流孔孔径,以C T,d表示。

二、仪具与材料

水槽,盛样管,球塞、水槽盖,接受瓶,流孔检查棒,秒表,循环恒温水槽。

三、方法与步骤

1、将试加热至比试验温度高2C -3 'C时注入盛样管。

2、试样在水槽中保持试验温度于至少30min。

3、将流孔下蒸发皿移去,放置接受瓶或量筒,使其中心正对流孔。

4、提起球塞,借标记悬挂在试样管边上,待试样流入接受瓶或量筒达25mL时,按动秒表,待试样流岀75mL时,按停秒表。

5、记取试样流出50ml所经过的时间,以s计,即为试样的粘度。

四、精密度或允许差

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平均值的4%

沥青脆点试验

一、目的与适用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种沥青材料的弗拉斯脆点。

二、仪具与材料

弗拉斯脆点仪,干冰或其它冷却剂

三、试验步聚

1、将涂有试样薄膜的钢片稍稍弯曲,并仔细装入弯曲器的二个夹钳中间。

2、将己装有妥样片的弯曲器置于大试管中,装妥温度计,再将装有弯曲器的大试管置于圆柱玻璃筒。

然后从漏斗中将干冰慢慢加到酒精中,控制温度下降的速度1C/min。

3、温度到达预计的脆点10C时,开始以60r/min的速度转动摇把,直到摇不动为止。

4、当薄片弯曲时,岀现一个或多个裂缝时的温度即作为试样的脆点。

四、精密度或允许差

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2Co

沥青与粗集料粘附性试验水浸法

一、目的与适用围

是根沥青粘附在粗集料表面的薄膜,在一定温度下,受水的作用产生剥离的程度,移判断沥青与集料表面的粘附性能。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机评定集料的抗水玻璃能力。根据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粒径对于

小于或等于13.2mm选用此法。

二、主要试验步骤

1 、把集料烘干后浸入加热后的沥青,待冷却后放入沸水。浸煮后取岀,观察剥落程度,评定其粘附性程度。

2 、同一试样应平行试验5个集料颗粒,并由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分别评定后,取平均等级作为试验结果。

三、评定等级

试验后石料表面上沥青模剥落情况粘附性等级

沥青模完全保存,剥落面积百分率接近于0 5

沥青模少部为水所移动,厚度不均匀,玻璃面积百分率少于10% 4

沥青模局部明显得为水所移动,基本保留在石料表面上,剥离

面积百分率少于30% 3

沥青模大部为水所移动,局部保留在石料表面上,剥离面积

百分率大于30% 2

沥青模完全为水所移动,石料基本裸露,沥青全浮于水面上。1

沥青与粗集料粘附性试验水煮法

一、目的与适用围

是根沥青粘附在粗集料表面的薄膜,在一定温度下,受水的作用产生剥离的程度,移判断沥青与集料表面的粘附性能。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机评定集料的抗水玻璃能力。根据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粒径对于

大于13.2mm选用此法。

二、主要试验步骤

1 、烘干集料、加热沥青。用沥青拌和集料。

2 、把集料分别放入恒温水槽和冷水水槽,观察沥青薄膜的剥落情况,并由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试验人

员分别评定玻璃面积的百分率,取平均值为试验结果。

三、评定等级

试验后石料表面上沥青模剥落情况粘附性等级

沥青模完全保存,剥落面积百分率接近于0 5

沥青模少部为水所移动,厚度不均匀,玻璃面积百分率少于10% 4

沥青模局部明显得为水所移动,基本保留在石料表面上,剥离

面积百分率少于30% 3

沥青模大部为水所移动,局部保留在石料表面上,剥离面积

百分率大于30% 2

沥青模完全为水所移动,石料基本裸露,沥青全浮于水面上。1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表干法

一、目的与适用围

本方法适用于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和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验。

本方法适用于按击实法制作沥青混合料成型的标准马歇尔试件圆柱体和大型马歇尔试件圆柱体。

二、主要试验步骤

1 、用表干法测岀沥青混合料的密度、空隙率、沥青体积百分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等物理指标。

(1)、方法:称取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m a),置于网篮称取试件的水中质量(m W,取出试件擦去表面水称取试件的表干质量(m)。

(2)、计算公式:

吸水率Sa=(m f- na)*ioo/( nf> m w)

毛体积相对密度Y f= m a/(m- m w)

毛体积密度p f= Y f Xp W

p w--常温水的密度,g/cm3

理论最大相对密度Y t=100/(P'1/ Y 1+P'2/ Y 2+……+P'n/ Y n+Pb/ 丫a)

P'1 ……P'n--各种矿料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率,%

Y 1……Y n--各种矿料对水的相对密度。

Pb-- 沥青含量,%

空隙率VV=(1- Y f/ Y t)*100

理论最大密度p t= Y t Xp W

体积百分率VA= Pb XY f/ Y a

矿料间隙率VMA= VA+VV

沥青饱和度VFA= VA X 100/(VA+VV)

2 、把恒温后的试件放在加载设备上。

3 、当采用自动马歇尔试验仪时,把仪器的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与计算机正确连接,调整好程序;

当采用压力环和流值计时,将流值计安装好,调整压力环。

4 、启动加载设备。当试验荷载达到最大值时,取下流值计,读取相应数据。

5 、从恒温槽中取岀试件至测岀最大荷载值的时间,不得超过30s

沥青三大指标

开放性实验:沥青三大指标实验 实验指导书: 石油沥青针入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 测定沥青的针入度,以评价道路粘稠石油沥青的粘滞性,并确定沥青标号。还可以进一步计算沥青的针人度指数,用以描述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计算当量软化点800(相当于沥青针人度为800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计算当量脆点1.2(相当于沥青针人度为1.2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 二、实验仪器 1)针入度仪针和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50g±0.05g,另附±砝码一只50g±0.05g,试验时总质量为100g±0.05g。仪器设有放置平底玻璃保温皿的平台,并有调解水平的装置,针连杆应与平台相垂直。 2)标准针: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成,针及针杆总质量±2.5g±0.05g。针应设有固定用装置盒,以免碰撞针尖。 3)盛样皿金属制,圆柱形平底。小盛样皿的内径55mm,深35mm(适用于针入度小于200);大盛样皿内径70mm,深45mm(适用于针入度200~350)。对于针入度大于350的试样需使用特殊盛样皿,其深度不小于60mm,试样体积不小于125mL。 4)恒温水浴:容量不小于10L,控温准确度为0.1℃。水槽中应设有一带孔的搁架,位于水面下不小于100mm,距水槽底不得少于50mm处。 5)平底玻璃皿:容量不小于1L,深度不小于80mm。内设有一不锈钢三脚支架,能使盛样皿稳定。 6)温度计:0℃~50℃,分度为0.1℃。 7)秒表:分度为0.1s。 8)盛样皿盖:平板玻璃,直径不小于盛样皿开口尺寸。 9)溶剂:三氯乙烯。 10)其他:电炉或砂浴、石棉网、金属锅或瓷把坩埚等。 三、实验过程: 1)沥青试样准备方法 2)制备试样方法 3)调整针入度仪使之水平 4)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并移入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0.1℃(可用恒温水槽中的水)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少于10mm。 5)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使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或深度指示器的指针指示为零。 6)开动秒表,在指针正指的瞬时,用手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入试样,经规定时间,停压按钮使针停止移动。 7)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针或位移指示器的读数,准确至 0.5(0.1mm)。 四、实验结果: 1)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三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10mm。每次试验后应将盛有盛样皿的平底玻璃皿放入恒温水槽,使平底玻璃皿中水温保持试验温

沥青三大指标操作步骤

沥青针入度试验沥青延度试验沥青软化点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 性沥青针入度以及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 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以0.1mm计。 其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5℃,荷重100g,贯 入时间5s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 性沥青、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残留物和乳化沥 青蒸发残留物等材料的延度。沥青延度的试 验温度与拉伸速率可根据要求采用,通常采 用的试验温度为25℃、15℃、10℃、或5℃, 拉伸速度为5cm/min±0.25cm/min,当低温 采用1cm/min±0.5cm/min拉伸速度时,应在 报告中注明。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 性沥青的软化点,也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沥 青、煤沥青蒸馏残留物或乳化沥青蒸发残留 物的软化点。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针+针连杆+法码=100g±0.05g、盛样皿:金 属制,圆柱形平底。小盛样皿内径55×深 35mm(适用于针入度小于200的试样),大盛 样皿内径70×深45mm(适用于针入度为 200-350的试样),对针入度大于350的试样 需使用特殊盛样皿,其深度不小于60mm,容 积不小于125mL,恒温水槽:容量不小于10L, 控温的准确度为0.1℃ 延度仪:延度仪的测量长度不宜大于150cm, 仪器应有自动控温、控速系统。 钢球:直径9.53mm,质量:3.5g±0.05g;恒 温水槽:控温的准确度为±0.5℃ 试验准备①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15-30℃室温中冷却 不少于1.5h(小盛样皿)、2h(大盛样皿)、 3h(特殊盛样皿)后,应移入保持规定试验 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并应保温不少于 1.5h(小盛样皿)、2h(大盛样皿)、3h(特 殊盛样皿)。②按试验要求将恒温水槽调节到 要求的试验温度25℃,或15℃、30℃(5℃), 保持稳定。 将隔离剂拌合均匀,涂于清洁干燥的试模底 板和两个侧模的内侧表面,并将试模在试模 底板上装妥;将准备好试样仔细自试模的一 端至另一端往返数次缓缓注入模中,最后略 高出试模,灌模时不得使气泡混入。试验在 室温中冷却不少于1.5h,然后用热刮刀刮除 高出试模的沥青,使沥青面与试模面齐平, 沥青的刮法应自试模的中间刮向两端,且表 面应刮得平滑;将试模连同底板再放入规定 试验温度的水槽中保温1.5h。 将试样环置于涂有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的试样 底板上。按规定方法将准备好的沥青试验徐 徐注入试样环内至略高出环面为止。试样在 室温冷却30min后,用热刮刀刮除环面上的 试样,应使其与环面齐平。

试验十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试验十三、沥青(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三大指标试验 ? ?试验目的 ?检测沥青的针入度,用于划分沥青的标号,评价沥青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能否用于工程建设。 ?检测沥青的延度,评价沥青的塑性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能否用于工程建设。?检测沥青的软化点,评价沥青稳定性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能否用于工程建设。?二、试验仪表 ?1、针入度仪、盛样皿、平底玻璃皿、秒表 ?2、延度仪、试模 ?3、软化点试验仪、耐热玻璃烧杯、秒表 ?4、恒温水槽、电炉、石棉网等 ?三、试验规定 1、针入度: 其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 25℃;针和连杆与砝码总重为100g,贯入时间5s。 2、延度: 其标准的条件为温度 15℃,改性沥青:5℃;拉伸速度为5cm/min±0.25cm/min。 3、软化点: 其常用试验条件为起始温度 5℃±0.5℃;加温速率:5℃±0.5℃/min。 ?四、试验方法与步骤: ?一)沥青针入度 ?1、将试样注入盛样皿中,稍高一点,盖上盛样皿防止灰尘,在15—30的室温中冷却1—1.5h后放入恒温水槽2h。 ?2、取出试样皿移入水温控制在的平底玻璃器皿中,水深超过试样10mm。将盛有试样的玻璃器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板上。 ?3、慢慢放下针连杆,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指示器的指针指示为零。 ?4、开动秒表,在指针正指5s的瞬间,用手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入试样,经5s 停压按钮使针停止移动。如采用自动针入度仪,计时与标准针下落贯人试样

同时开始,至5s时自动停止。 ?5、调节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接触读取指针指向的读数,准确至0.5mm。 ?6、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三次,各测点之间与器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10mm。每次试验后应换针或用三氯乙烯棉球擦净,再用干棉花擦干。 ?7、结果评定 ?1)同一试样三次平行试验结果的极差在下列允许范围内: ?针入度(0.1mm)允许差值(0.1mm) 0—49 2; ? 50—149 4。 ?如不符合此要求时,应重新试验。 ?二)延度试验 ?1、将保温后的试件连同底板移入延度仪水槽中,然后取出底板,将试模两端的孔分别套在划板及固定板的金属杆上,取下侧模,记录指针指向标尺读数(初始读数)。 水面距试样表面应大于25mm,水温应始终保持在规定温度范围内。 ?2、开动延度仪,注意观察试样的延伸情况,如发现沥青细丝浮于表面或沉入水底,则应在水中加入酒精或食盐,调整水的密度后,重新试验。 ?3、试样拉断时,读取指针指向标尺上的读数(终读数),以cm表示 ?4、结果评定 ?1) 同一试样,如3个测定结果均大于100cm,试验结果记作>100mm;特殊需要可分别记录实测值。 ?2)如有一个以上的测定值小于100cm,结果的极差与平均值之差满足重复性试验精度要求,则取3个测定值的平均数的整数作为试验结果,如平均值大于100cm,记作“>100cm”; ?如结果的极差与平均值之差不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度要求,试验应重做! ?3、当试验结果小于100c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20%;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30%。 ?三)沥青软化点试验 ?1、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环连同底板置于5℃±0.5℃水的恒温水槽中至少15分钟;

测定沥青的三大指标目的

测定沥青的三大指标目的: 针入度是测定沥青的粘滞性(粘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形变的性质,针入度值越大,他的粘滞性越差; 软化点是测定沥青的高温稳定性,软化点值越高,其高温稳定就越强,反之越差; 延度是测定沥青的可塑性,指沥青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时,不被破坏的性质,延度值越大,则说明沥青的可塑性越好,反之越差。 实验一沥青的针入度实验 针入度适用在30℃、25℃、15℃的环境下做实验,如在30℃的环境下做实验针入度过大,那么我们改用在15℃的环境下做同样的实验。 实验仪器:盛样皿(3只)、沥青针入度仪、铁勺、坩锅钳、标准针、 实验步骤: (1)将沥青加热至液态,在地板上涂适量的隔离剂(用滑石粉和甘油按质量比为2 :1的比例配制而成,其目的是便于清洗地板),用铁勺向盛样皿中装入沥青,使沥青表面低于盛样皿边缘(1-2mm)。 (2)将盛样皿放入室温下,自然冷却30min(目的是让沥青凝结),再转到25℃恒温水槽中冷却60-90min(目的是实力请在温差不大的环境中充分冷却)。 (3)将冷却好的盛样皿放在针入度仪上,调节脚螺旋使气泡居中(目的使基座处于水平,同时使盛样皿和保温皿处于水平状态),向保温皿加蒸馏水至高出沥青表面1-2cm左右。 (4)安装标准针,在安装标准针先检查标准针是否干净和完好,如不干净应用甲苯(三氯乙烯)洗净,按转好后转动螺旋,调节悬臂使针尖与沥青表面刚好接触,并且使标准针距盛样皿边缘1cm左右。 (5)观察活动齿杆是否与连杆接触,若未接触,则用手心轻轻敲打活动齿杆,使之与连杆接触,然后转动刻度盘归零(归零时转动盘而不转动针)。 (6)按下按钮,计时5s,松开按钮,用手心轻轻敲打活动齿杆使之与连杆接触,然后在刻度盘上读数,读完后取下标准针,用甲苯将标准针洗净,将盛样皿旋转120°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试验,使扎下的三针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7)计算读数的平均值作为针入度值。 盛样皿的规格: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沥青针入度试验 一、适用围 本试验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5°C,荷重100g,灌入时间5s,以O.lmn#。用本方法评定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时,仅适用于融混均匀的样品。 非经注明,标准针、针连杆与附加砝码的总质量为1OO± O.O1g,试验温度问25C,针入度贯入时间为5s。 根据需要入采用其他核试验条件是,应在试验结果中注明。 本方法适用于侧道路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 二、主要试验步骤 1 、把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刻度调零。 2 、开动秒表5s后读取刻度盘指针读数,准确至O.1mm 3 、平行试验至少进行3次,各点之间及与试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Omm 4 、测定针入度指数PI时,按同样发在其他温度下分别测定沥青的针入度。 三、计算 用画诺模图法测出针入度。 四、应报告标准(25C)时的针入度T以及其他试验温度T25所对应的针入度P,及由此求取针入度指数PI、当量软化点T8OO、当量脆点T I.2的方法和结果,当采用计算法时,应报告按公式回归的直线相关系数Ro 沥青延度试验 一、适用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液体沥青蒸馏残留物和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等材料的延度。 试验通常采用的温度为25C、15 C、10C或5 C,拉伸速度为5cm/min ± 0.255cm/min. 二、主要试验步骤 1 、准备好试模,灌模后保温在恒温水槽。 2 、将试模固定在延度仪上,开动延度仪,试件拉断时,读取指针所指标尺上的度数,以厘米表示。

三、报告 同一试样,每次平行试样不少于3个,如每个都大于100cm,试验结果记作">100cm";若其中有一个小于100cm时,且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满足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要求,则取3个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整数作为延度试验结果,若平均值大于100cm,记作">100cm";若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不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要求时,试验应重新进行。 四、精密度要求 当试验结果小于100c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20% ;复现性试验的允许铲为平均值的30%。 沥青软化点试验 一、目的与适用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的软化点,也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沥青经蒸馏或软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软化点。 二、主要步骤 若软化点<80'C 1 、将试样连同试样底板置于恒温水槽中。烧杯注入蒸馏水。 2 、将试样同环架放入烧杯,把烧杯移到石棉网加热,将钢球放在试样中央,立即开动振荡搅拌器。加热过程中,应记录每分钟山上升的温度值。 3 、当试样受热软化逐渐下坠,至与下层底板表面接触时,立即读取温度,准确至0.5 C。 若软化点>80 C 1 、将试样置于甘油中恒温,把钢球、定位环等也置于其中。 2 、从恒温中取出试样环,下面同以上步骤。 三、报告 同一试样平行进行试样两次,当两次测定值的差值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度要求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软化点试验结果,准确至0.5 Co 四、精密度或允许差

沥青三大指标标准试验规范流程

沥青针入度试验 (一)试验目的:评定沥青粘滞性,确定沥青标号,并作为控制施工质量的依据。 (二)仪器设备:针入度仪、标准针、温度计等。 (三)试验步骤 1、准备工作:加热、脱水、过筛、制模、养护。 2、将盛样皿放在试验温度±0.1℃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 3、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使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指针指示为零。 4、开动秒表5s,用手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入试样。 5、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读数,准确至0.5(0.1mm)。 6、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3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10mm。。(四)结果整理 1、同一试样3次平行试验结果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表中规定偏差范围内时,计算3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取整作为针入度试验结果,以0.1mm为单位。 (五)注意事项 1、标准针用蘸有三氯乙烯溶剂的棉花或布擦净、擦干,再进行第二次试验。 2、测定针入度大于200的沥青试样时,至少用3支标准针。 3、在沥青加热的次数不得超过2次,以防沥青老化影响试验结果。 4、灌模剩余的沥青应立即清洗干净,不得重复使用。 沥青延度试验 (一)试验目的:沥青延度是反映沥青塑性的重要指标。 (二)仪器设备:延度仪、“∞”字试模、酒精、食盐、棉纱等。 (三)试验步骤 1、准备工作 2、将保温后的试件连同底板移入延度仪的水槽中,水面距试件表面应不小于25mm。 3、开动延度仪,并注意观察试样的延伸情况。 4、试件拉断时,读取指针所指标尺上的读数,以cm表示。 (四)结果整理 1、同一试样,每次平行试验不少于3个,如3个测定结果均大于100cm,试验结果记作“>100cm”; 2、精密度或允许差 (五)注意事项 1、涂隔离剂时一定不能涂于端模内侧。 2、试验过程中,仪器不得有振动,水面不得有晃动。 3、在试验中,如发现沥青细丝浮于水面或沉入槽底时,则应在水中加入酒精或食盐,调整

乳化沥青三大指标[1]

沥青乳化三大指标的检测方法 一、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试验(T0651-1993 ) 1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类乳化沥青中加热脱水后残留沥青的含量。 2 仪具与材料2.1 试样容器:容量1500mL,高约60mm,壁厚0.5mm~1mm 的金属盘,也可用小铝锅或瓷蒸发皿代替。2.2 天平:感量不大于1g。2. 3 烘箱:装有温度控制器。2. 4 电驴或燃气炉:有石棉垫。2. 5 玻璃棒。2. 6 其他:温度计、溶剂、洗液等。3 方法与步骤3.1 将试样容器、玻璃棒等洗净、烘干并称其合计质量(m1)。3.2 在试样容器内称取搅拌均匀的乳化沥青试样300g±1g,称取容器、玻璃棒及乳液的合计质量(m2),准确至1g。 3.3 将盛有试样的容器连同玻璃棒一起置于电炉或燃气炉(放有石棉垫)上缓缓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其加热温度不应致乳液溢溅,直至确认试验中的水分已完全蒸发(通常需20~30min),然后在163℃±3.0℃温度下加热1min。 3.4 取下试样容器冷却至室温,称取容器、玻璃棒及沥青一起的合计质量(m3),准确至1g。4 计算乳化沥青试样的蒸发残留物含量按式(1)计算,并以整数表示。Pb= (m3- m1/ m2- m1)×100 (1) 式中:Pb—乳化沥青中沥青含量,%;m3—试样容器、玻璃棒合计质量,g;m2—试样容器、玻璃棒及乳液的合计质量,g;m1—试样容器、玻璃棒及残留物合计质量,g; 5 报告同一试样至少平行试验两次,两次试验结果的差值不大于0.4%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6 精密度或允许差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0.4%;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为0.8%。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4.6沥青针入度试验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针入度以及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以0.1mm计。其标准试验条件为25℃,荷重100g,贯入时间5s。 二、仪具及材料技术要求 1、针入度仪:总质量为100g±0.05g,要求针与针连杆必须在无明显摩擦下垂直运动,针的贯入深度必须准确至0.1mm。 2、标准针: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成,洛氏硬度HRC54-60,表面粗糙度Ra0.2-0.3μm,针与针杆总质量2.5g±0.05g。 3、盛样皿:金属制,圆柱形平底。小盛样皿的内径55mm,深35mm(适用于针入度小于200的试样);大盛样皿的内径70mm,深45mm(适用于针入度小于200-350的试样);对针入度大于350的试样需使用特殊小盛样皿,其深度不小于60mm,容积不小于125ml。 4、恒温水槽:容量不小于10L,控温的准确度为0.1℃。 5、平底玻璃皿:容量不小于1L,深度不小于80mm。 6、温度计、三氯乙烯溶剂、电炉、石棉网等。 三、主要试验步骤 1、把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刻度调零。 2、开动秒表5s后读取刻度盘指针读数,准确至0.1mm。 3、平行试验至少进行3次,各点之间及与试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0mm。 4、测定针入度指数PI时,按同样发在其他温度下分别测定沥青的针入度。 四、报告 1、应报告标准(25℃)时的针入度T以及其他试验温度T25所对应的针入度P,及由此求取针入度指数PI、当量软化点T800、当量脆点T1.2的方法和结果,当采用计算法时,应报告按公式回归的直线相关系数R。 2、同一试样3次平行试验结果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下列允许偏差范围内时,计算3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取至整数作为针人度试验结果,以0.1mm为单位。 针人度(0.1mm)允许差值(0.1mm) 0-49 2 50-149 4 150-249 12 250-500 20 当试验值不符合此要求时,应重新进行试验。

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三大指标试验

4.9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利用比重瓶测定各种沥青材料的密度与相对密度。非特殊要求,本方法宜在试验温度25℃及15℃下测定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 二、仪具与材料 2.1 比重瓶:玻璃制,瓶塞下部与瓶口须经仔细研磨。瓶塞中间有一个垂直孔,其下部为凹形,以便由孔中排除空气。比重瓶的容积为20mL-30mL,质量不超过40g。 2.2 恒温水槽:控温的准确度为0.1℃。 2.3 烘箱:200℃,装有温度自动调节器。 2.4 天平:感量不大于1mg。 2.5 滤筛:0.6mm、2.36mm各一个。 2.6 温度计:0℃-50℃,分度为0.1℃。 2.7 烧杯:600mL-800mL。 2.8 真空干燥器。 2.9 洗液:玻璃仪器清洗液,三氯乙烯(分析纯)等。 2.10 蒸馏水(或纯净水)。 2.11 表面活性剂:洗衣粉(或洗涤灵) 2.12 其它:软布、滤纸等。 三、方法与步骤 3.1 准备工作 3.1.1 用洗液、水、蒸馏水先后仔细洗涤比重瓶,然后烘干称其质量(m1),准确至1mg。 3.1.2 将盛有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的烧杯侵入恒温水槽中保温,在烧杯插入温度计,水的深度必须超过比重瓶顶部40mm以上。

3.1.3 使恒温水槽及烧杯中的蒸馏水达至规定的试验温度±0.1℃。 3.2 比重瓶水值的测定步骤 3.2.1 将比重瓶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中,烧杯底侵没水中的深度应不少于100mm,烧杯口露出水面,并用夹具将其固牢。 3.2.2 待烧杯中水温在次达至规定温度后并保温30min后,将瓶塞塞入瓶口,使多余的水由瓶塞上的毛细孔中挤出。注意,比重瓶内不得有气泡。 3.2.3 将烧杯从水槽中取出,再从烧杯中取出比重瓶,立即用干净软布将瓶塞顶部擦拭一次,再迅速擦干比重瓶外面的水分,称其质量(m2),准确至1mg。注意瓶塞顶部只能擦拭一次,即使由于膨胀瓶塞上有小水滴也不能再擦拭。 3.2.4 以m1-m2 最为试验温度时比重瓶的水值。 注:比重瓶的水值应经常校正,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3.3 液体沥青试样的试验步骤 3.3.1 将试样过筛(0.6mm)后注入干燥比重瓶中至满,注意不要混入气泡。 3.3.2 将盛有试样的比重瓶及瓶塞移入恒温水槽(测定温度±0.1℃)内盛有水的烧杯中,谁买呢应在瓶口下约40mm。注意勿使水侵入瓶内。 3.3.3 从烧杯内的水温达到要求的温度后起算保温30min后,将瓶塞塞上,使多余的试样由瓶塞的毛细孔中挤出。仔细用蘸有三氯乙烯的棉花擦净孔口挤出的试样,并注意保持孔中充满试样。 3.3.4 从水中取出比重瓶,立即用干净软布仔细地擦去瓶外的水分或粘附的试样(注意不得再揩孔口)后,称其质量(m3),准确至3位小数。 3.4 粘稠沥青试样的试验步骤 3.4.1 按本规定方法准备沥青试样,沥青的加热温度不高于估计软化点以上100℃(石

沥青三大指标和四组分

沥青指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黏度等沥青检测指标代表了沥青的什么性能?沥青黏度和稠度的区别? 1测定沥青的针入度,以评价道路粘稠石油沥青的粘滞性,并确定沥青标号。还可以进一步计算沥青的针人度指数,用以描述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计算当量软化点800(相当于沥青针人度为800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计算当量脆点1.2(相当于沥青针人度为1.2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 2测定沥青的软化点,可以评定粘稠沥青的热稳定性。 3测定沥青的延度,可以评价粘稠沥青的塑性变形能力。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液体沥青蒸馏和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延度。 4稠度: 表示沥青的稀稠程度。黏度: 沥青试样在规定条件下流动时形成的抵抗力或者内部阻力的度量,也称粘滞度。 a)旋转粘度、毛细管粘度、稠度本质上都是剪应力与剪变率的比值,对于具有牛顿流体特性的高温时基质沥青,它们属于绝对粘度的范畴;但是对于表现为非牛顿流动特性的改性沥青而言,三指标属于表观粘度的范畴,仅仅反映了特定测试条件下沥青的粘稠程度;b)由于测试原理上的差别,旋转粘度计一般只能测试60C以上温度时的粘度,旋转粘度计和毛细管粘度计对于改性沥青尤其是高粘度改性沥青60℃时粘度的测试无能为力;沥青稠度测试仪在测力量程内能测试与沥青路面高温实际状况相关的60C沥青稠度; c)沥青稠度体现的是沥青材料内粘性和弹性抵抗变形的能力综合;由于粘度计和稠度仪测试温度的差异和沥青在不同温度区域内不同的流动特性,粘度与稠度没有任何数值上的关系,也不符合粘温曲线的关系,两者只是反映了各自温度区间内沥青的抗变形能力;d)稠度一般只限于描述低于60℃条件时的沥青粘稠程度,粘度一般反映的是较高温度下沥青的抗变形能力。

沥青三大指标实验

沥青三大指标实验 石油沥青针入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 测定沥青的针入度,以评价道路粘稠石油沥青的粘滞性,并确定沥青标号。还可以进一步计算沥青的针人度指数,用以描述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计算当量软化点800(相当于沥青针人度为800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计算当量脆点1.2(相当于沥青针人度为1.2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 二、实验仪器 1)针入度仪针和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50g±0.05g,另附±砝码一只50g±0.05g,试验时总质量为100g±0.05g。仪器设有放置平底玻璃保温皿的平台,并有调解水平的装置,针连杆应与平台相垂直。 2)标准针: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成,针及针杆总质量±2.5g±0.05g。针应设有固定用装置盒,以免碰撞针尖。 3)盛样皿金属制,圆柱形平底。小盛样皿的内径55mm,深35mm(适用于针入度小于200);大盛样皿内径70mm,深45mm(适用于针入度200~350)。对于针入度大于350的试样需使用特殊盛样皿,其深度不小于60mm,试样体积不小于125mL。 4)恒温水浴:容量不小于10L,控温准确度为0.1℃。水槽中应设有一带孔的搁架,位于水面下不小于100mm,距水槽底不得少于50mm处。 5)平底玻璃皿:容量不小于1L,深度不小于80mm。内设有一不锈钢三脚支架,能使盛样皿稳定。 6)温度计:0℃~50℃,分度为0.1℃。 7)秒表:分度为0.1s。 8)盛样皿盖:平板玻璃,直径不小于盛样皿开口尺寸。 9)溶剂:三氯乙烯。 10)其他:电炉或砂浴、石棉网、金属锅或瓷把坩埚等。 三、实验过程: 1)沥青试样准备方法 2)制备试样方法 3)调整针入度仪使之水平 4)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并移入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0.1℃(可用恒温水槽中的水)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少于10mm。 5)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使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或深度指示器的指针指示为零。 6)开动秒表,在指针正指的瞬时,用手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入试样,经规定时间,停压按钮使针停止移动。 7)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针或位移指示器的读数,准确至 0.5(0.1mm)。 四、实验结果: 1)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三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10mm。每次试验后应将盛有盛样皿的平底玻璃皿放入恒温水槽,使平底玻璃皿中水温保持试验温度。每次试验应换一根干净的标准针或将标准针取下用蘸有三氯乙烯溶剂的棉花或布揩净再用干棉花或布擦干。三氯乙烯溶剂的棉花或布揩净再用干棉花或布擦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