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云南省地理知识水平测试知识点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亚洲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
(图6.2p2)亚洲的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注意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3、地形与河流: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图6.5p4,结合图认真完成第5页的活动题)4、亚洲之最:(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3)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
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
(注: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欧洲],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亚马孙河)(4)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5)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北美];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5、气候: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第二节人文环境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2003年)。
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日本和墨西哥。
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地理

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地理地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研究的是地球及其上所有形态和现象的原因、组成以及变化规律。
在七年级上册,我们学习了很多有关地理方面的知识点,下面我将为大家总结一下:
一、地球与地图
1.地球是一个球体,它由地核、地幔、地壳和海洋组成。
2.经度和纬度是用来测量地球上任何一个点位置的坐标系统,其中经度从0°到180°,分为东经和西经,而纬度从0°到90°,分为北纬和南纬。
3.地球上大部分地区都有四季分明。
这是太阳的位置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引起的。
二、自然地理
1.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山脉之一。
2.热带雨林是热带区域的一种生态系统,它们通常长在热带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
3.海洋是地球表面的水体,占据了地球表面的71%。
深处的海洋有很多未知的事情,成为许多人着迷的领域。
三、人类活动和地理
1.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城市化、工业化等都导致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地污染等问题。
2.全球气候变化是目前人类社会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它可能导致水资源的减少、粮食生产下降、大气环境污染加重等一系列问题。
3.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不同的气候、土地和地形条件,以及文化和传统,都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方式和生产效率。
以上就是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地理的总结。
通过本文我们了解了地球和地图、自然地理和人类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等知识点。
希望本文的总结能够对大家的学习和生活有所帮助!。
地理七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

地理七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一、地球和地图。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 纬线和纬度。
-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
- 纬度:以赤道为0°纬线,向北向南各分90°,赤道以北称北纬(N),赤道以南称南纬(S)。
低纬度:0° - 30°;中纬度:30° - 60°;高纬度:60° - 90°。
3. 经线和经度。
-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 经度: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180°,0°经线以东称东经(E),0°经线以西称西经(W)。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4. 地球的运动。
- 地球自转。
-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 周期:约24小时(一天)。
- 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时间差异(东边时间早于西边)。
- 地球公转。
- 方向:自西向东。
- 周期:约365天(一年)。
- 产生的现象:四季变化(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昼夜长短变化(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五带划分(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终年炎热;北温带: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南温带: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四季分明;北寒带:北极圈以北;南寒带:南极圈以南,终年寒冷)。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初一地理上册知识梳理天气及气温部分知识点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①一天中的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七年级上册地理学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学考知识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中学阶段,七年级上册地理学是学生们初步接触地理学知识的时期,本文将介绍七年级上册地理学所包含的知识点,从而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门学科。
1. 地球与地球的运动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了解地球及其运动是地理学基础。
其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自转和公转、赤道、南北极等相关概念。
此外还需要学习地球划分为楼梯形状的经纬网,掌握地理位置和经纬度等相关知识。
2. 气候与天气气候和天气是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七年级上册地理学的重点。
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包括:气候成因、气候类型、气候区划、天气变化规律和天气预报等相关知识。
3. 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土地利用是人类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方式,环境保护是维护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
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环境保护意义和方法、生态系统概念及其构成。
4.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是研究地理空间中的经济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包括:城市与乡村、人口与就业、农业与工业、交通与通讯等与经济发展相关的知识。
5. 旅游地理旅游地理是研究旅游地貌、旅游资源、旅游区位及其开发利用的学科。
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包括:旅游资源类型、旅游地貌类型、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旅游开发与管理等相关知识。
6. 地理技能地理技能是指地理学习中的基本能力,包括地图阅读、地理信息的查询和解析、地理调查和研究等能力。
需要学习的相关技能包括:地图阅读、统计图表的分析、地理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实地考察等相关技能。
7. 其他此外,还需要学习世界地理和国内地理的基本概念,以及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地理知识等。
总之,学习和掌握七年级上册地理学知识,需要学生们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加强自己的地理素养,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精选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精选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1.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 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 地理学的分类和分支学科
2. 地球和地球的运动
-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
3. 地球的大气圈
- 大气圈的组成和结构
- 大气圈的功能和作用
- 大气圈的气候分区
4. 气候与天气
-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 气候要素和气候类型
- 天气的形成和预报
5. 水资源与水循环- 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水的循环和水循环过程- 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6. 土壤与农业
- 土壤的形成和组成
- 土壤的类型和特点
- 农业的发展和影响
7. 人口与城市
- 人口的分布和变化
- 人口问题和人口控制- 城市的特点和发展
8. 交通与通信
- 交通运输的方式和工具-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影响- 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9.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 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特点
- 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防灾减灾措施
- 灾害救援和恢复重建
以上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的精选知识点,通过这些内容可以对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这份文档对你有帮助!。
七年级上册 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理环境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其赤道周长约为4万公里,南北极之间的距离约为2万公里。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
3. 地球的经纬度地球表面可以通过经纬度来确定位置,经度以0°的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分为东经和西经;纬度以赤道为基准,分为北纬和南纬。
4. 地球的地理环境地球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水文、地形等,人文环境包括人口、经济、文化等。
二、自然地理环境1. 大洲和洲际比较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它们分布在不同的洲际板块上。
2. 世界地图世界地图上包括大陆、裙岛、河流、湖泊、山脉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各国的行政区划。
3. 地球的气候类型地球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等,不同气候类型在不同地域呈现不同特点。
4. 水文地理水文地理包括海洋、河流、湖泊等水域地理要素,以及它们在地球上的分布和影响。
三、人文地理环境1. 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等地区,而南极洲人口稀少。
2. 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在北美洲、欧洲、亚洲等地区,发展我国家多分布在非洲、南美洲等地区。
3. 世界文化分布世界文化分布丰富多样,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文化特点。
四、地理技能与方法1. 制图与地图阅读制图与地图阅读是地理学习的基本技能,包括读图能力、绘图能力以及利用地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2. 野外实践野外实践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式,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的系统工程,是地理学研究和应用的新技术手段。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地理课程的重点知识点总结,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与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以及地理技能与方法,为深入学习地理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1. 地理的定义和作用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与人类社会活动关系的学科。
通过地理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地理现象以及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和活动。
2. 地球的结构和运动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同时自转造成地球的昼夜变化。
3. 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
水资源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4. 地球上的陆地资源地球上的陆地资源包括土壤、森林、矿产资源等。
这些资源对于人类的农业、工业和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5. 地球上的气候和气象现象地球上的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
气象现象包括气温、降水、风力等,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6.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地理数据的储存、处理和分析的系统。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等设备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
7. 人口与人口分布人口是指一定地理范围内居住的人的数量。
人口分布指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影响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
8. 中国的地理特点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环境。
中国的地理特点对经济和文化发展有很大影响。
9. 世界地理世界地理包括世界各大洲、各国家、各地区的地理特点和地理位置。
了解世界地理有助于增长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10. 地理环境保护地理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地球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积极保护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资源,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的简要介绍,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和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云南省地理知识水平测试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石羊镇中学邓霜雁制作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周长约为4万千米。
3、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是20°w和160°E。
4、北京位于116°E,40°N。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
(1)在图上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写出地球运动至A、B、C、D 四个位置时的节气(北半球)
A_____B、____C、___D、____
(3)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此时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
5、五带的分界线: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南北)回归线
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南北)极圈·
6、读《五带划分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名称
A. B. C.
D. E.
(2)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纬线名称和纬度:
①名称:,纬度:。
②名称:,纬度:。
(3)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温度带,气候终年寒冷的
是,气候终年炎热的是,四季变明
显的是。
(填字母)
第三节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4、寻找景点用;外出旅行,确定行程,用交通图;了解国际时事发生的地点查阅
世界政治地图。
5、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地区表示平原,蓝色地区表示海洋。
6、P16识记5种等高线地形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陆地集中在北半球。
2、七大洲:亚非欧(南北)美大洋南极洲。
四大洋:东太平、大西洋,南印度、北冰洋。
7、最大洲(人口最多大洲)亚洲;最小洲大洋洲,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南北美洲;最大
洋太平洋;最小洋北冰洋,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欧洲;纬度最高的大洲南极洲,纬度最高的大洋北冰洋;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北冰洋;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欧洲,赤道穿过的大洲非、南美洲
4、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
内容。
七大洲:
(1)(2)
(3)(6)
(4)
(5)(7)
四大洋:
(8)(9)
(10)(11)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1、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3、六大板块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运用板块学说解释地震和火山的格式:××是位于××板块和××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常常发生地震和火山。
4、1)日本大地震(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2)云南盈江地震、汶川地震(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
5、世界脸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1、天气的特点:时间短,变化快。
2、判断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风和日丽。
东边日出西边雨。
哈尔滨1月十分寒冷。
气候:昆明四季如春。
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干燥少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
3、在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云雨区,绿色表示陆地,蓝色地区表示海洋。
4、识记天气符号: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阴天的是
A B C D
5、污染指数超过100对人们健康不利。
6、我国受台风影响最大的是广东、福建。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午后2时;北半球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七月陆地或八月海洋。
2、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气温是曲线图,降水量是柱状图。
2、降水量(或气温)的多少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的影响。
3、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在印度境内;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1、影响气候的因素:
纬度:哈尔滨冰天雪地,广州鲜花盛开
地形:人间四时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青藏高原盛夏低温。
2、欧洲西部(英国伦敦)的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温带大陆性
气候。
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3、北京(北方地区)的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我们(南
方地区)当地的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海南省、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
4、画热带雨林气候图,亚热带季风气候图,温带季风气候图。
5、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
6、下面四种气候类型中,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特征的是: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和人种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造成中国和印度环境压
力巨大的国情主要是人口多。
3、人口密度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人口数/面积
5、黄种人:我们当地居民(云南人),印地安人,亚洲人;白种人:欧洲人;黑种人:非洲人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使用最广的语言英语。
2、阿拉伯国家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宗教活动在清真寺进行,他们使用的语言为阿拉伯语。
3、英国人信仰基督教,胸前佩戴十字架到教堂去做礼拜,是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东南
亚国家信仰佛教,代表建筑仰光大金塔,西藏布达拉宫。
三大宗教都奉为圣城的是耶路撒冷。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1、民居与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北极因纽特人------冰屋中国黄土高原------窑洞冬暖夏凉东南亚地区-----高架屋(凉爽防潮)西双版纳-----竹楼
西亚------厚墙加小窗防晒又凉快中国南方-----尖顶房屋
轻质木材做建筑材料----防震
2、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安徽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意
大利威尼斯,法国巴黎塞纳河岸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三个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
2、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中国家。
3、发达国家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主要
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4、发展中国家有:中国、印度、巴西、南非。
金砖国家有:中国、印度、巴西、南非、
俄罗斯。
亚洲唯一的一个发达国家:日本。
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
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
4、南北对话指:发展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商谈;南北合作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
互助合作。
5、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总部在纽约。
欧洲西部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
织:欧盟;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国际红十字会:国际上救死扶伤,支援
6、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7、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埃及(亚非)、土耳其(亚欧)、俄罗斯(亚欧,地跨东西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