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第一章:细胞膜的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定义和功能让学生理解细胞膜的结构特点1.2 教学内容细胞膜的定义和功能细胞膜的结构特点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的定义和功能,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的重要性和作用1.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的存在和作用2. 讲解细胞膜的定义和功能3. 讲解细胞膜的结构特点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二章:细胞膜的成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让学生理解不同成分在细胞膜中的作用2.2 教学内容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不同成分在细胞膜中的作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不同成分的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成分的重要性和作用2.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概述,引入细胞膜成分的话题2. 讲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3. 讲解不同成分在细胞膜中的作用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三章:细胞膜的功能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主要功能让学生理解不同功能在细胞膜中的重要性3.2 教学内容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不同功能在细胞膜中的重要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不同功能的重要性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功能的作用和重要性3.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成分,引入细胞膜功能的话题2. 讲解细胞膜的主要功能3. 讲解不同功能在细胞膜中的重要性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四章: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不同结构对功能的影响4.2 教学内容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不同结构对功能的影响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不同结构对功能的影响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结构对功能的影响4.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功能,引入结构与功能关系的topics2. 讲解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 讲解不同结构对功能的影响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五章:细胞膜的研究方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研究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不同方法在细胞膜研究中的应用5.2 教学内容细胞膜研究的方法不同方法在细胞膜研究中的应用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研究的方法,不同方法的应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5.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引入研究方法的话题2. 讲解细胞膜研究的方法3. 讲解不同方法在细胞膜研究中的应用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六章:细胞膜的流动性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流动性概念让学生理解流动性在细胞膜功能中的作用6.2 教学内容细胞膜的流动性概念流动性在细胞膜功能中的作用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的流动性概念,其在细胞膜功能中的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流动性对细胞膜功能的影响6.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引入流动性话题2. 讲解细胞膜的流动性概念3. 讲解流动性在细胞膜功能中的作用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七章:细胞膜的信号传递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信号传递的过程让学生理解信号传递在细胞内的作用7.2 教学内容细胞膜信号传递的过程信号传递在细胞内的作用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信号传递的过程,信号传递在细胞内的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信号传递的重要性7.4 教学步骤1. 引入细胞膜信号传递的话题2. 讲解细胞膜信号传递的过程3. 讲解信号传递在细胞内的作用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八章:细胞膜的疾病与治疗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疾病的原因及影响让学生理解细胞膜治疗的方法及原理8.2 教学内容细胞膜疾病的原因及影响细胞膜治疗的方法及原理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疾病的原因及影响,细胞膜治疗的方法及原理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疾病的危害及治疗的意义8.4 教学步骤1. 引入细胞膜疾病与治疗的话题2. 讲解细胞膜疾病的原因及影响3. 讲解细胞膜治疗的方法及原理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九章:细胞膜的研究进展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研究的最新进展让学生理解细胞膜研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9.2 教学内容细胞膜研究的最新进展细胞膜研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研究的最新进展,对科学发展的意义互动法: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9.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研究内容,引入最新进展话题2. 讲解细胞膜研究的最新进展3. 讲解细胞膜研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研究的拓展方向10.2 教学内容细胞膜研究的拓展方向10.3 教学方法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研究的未来发展10.4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3. 讲解细胞膜研究的拓展方向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5. 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细胞膜的定义和功能补充说明: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和糖类组成,其中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教案: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教学目标:1.理解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掌握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特点;3.了解细胞膜系统的多样性和功能分工;4.理解细胞膜系统在物质传递和细胞内外交流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2.细胞膜系统的多样性和功能分工。
三、教学准备:1.教材:生物教材相关章节;2.实验器材:显微镜、玫瑰酚溶液、洋葱片;3.实验材料:盐水、二氧化碳、小分子染料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细胞膜的照片,引导学生回忆细胞膜的形态和位置,并引发学生对细胞膜的探究兴趣。
2.探究细胞膜的组成与结构(20分钟)通过研究细胞膜的结构,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片细胞膜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特点,并解释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
3.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细胞膜的组成与结构,理解细胞膜的功能。
第二课时:细胞膜系统的多样性1.导入(5分钟)通过引用生活中不同的细胞膜系统的例子,如肌肉细胞的骨骼膜,引发学生对细胞膜系统多样性的思考。
2.学习细胞膜系统的种类(20分钟)通过讲解细胞膜系统的种类和功能分工,帮助学生了解细胞膜系统在细胞内外物质传递和交流中的作用。
3.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细胞膜系统的多样性和功能分工,并了解不同细胞膜系统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细胞膜的作用1.导入(5分钟)通过举例子说明细胞膜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性方面的作用。
2.学习细胞膜的作用(25分钟)通过讲解细胞膜在物质传递、细胞间通讯和细胞外环境适应等方面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细胞膜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3.实验(15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如使用小分子染料观察细胞膜的渗透性示例,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进一步加深对细胞膜作用的理解。
4.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细胞膜的作用,如物质传递、细胞间通讯和细胞外环境适应,并了解细胞膜与细胞内其他结构和器官的关系。
“系统的边界—细胞膜”教学设计

“系统的边界—细胞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细胞膜的特性和作用3. 理解细胞膜在物质进出和信号传递中的作用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5分钟)老师用一个有趣的问题或者故事引导学生,引起学生对细胞膜的兴趣,比如细胞膜面积之大能否覆盖一个足球场,细胞膜为什么被称为“生命的边界”等问题。
二、细胞膜的结构和组成(15分钟)1. 老师简单地解释了细胞膜的结构和组成,包括磷脂双层、蛋白质、糖类和胆固醇等组成成分。
2. 展示图示,通过图片或者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胞膜的结构。
3. 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膜结构,了解真实的细胞膜颗粒排列和形态。
三、细胞膜的功能(1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可以运用在哪些方面?2. 学生思考并举例,讨论细胞膜在物质进出、细胞识别和信号传导等方面的作用。
3. 老师带领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或者视频,讨论细胞膜在物质进出和信号传递中的重要作用。
四、细胞膜的特性和作用(20分钟)1. 老师讲解细胞膜的半透性和选择性通透性特点。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了解不同分子在细胞膜上的表现,加深对细胞膜特性的理解。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细胞膜在物质进出和信号传递过程中的作用,与老师、同学分享讨论结果。
五、细胞膜的学科交叉(1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的研究涉及哪些学科?细胞膜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是怎样的?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解细胞膜在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学科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3. 老师结合相关案例,介绍细胞膜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和研究成果。
六、总结回顾(10分钟)1. 老师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总结,强调细胞膜在细胞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回答问题进行总结回顾,复习掌握的知识点。
3. 老师展示相关视频或实验案例,加深学生对细胞膜重要性的认识。
七、作业布置(5分钟)老师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细胞膜的理解和应用,比如细胞膜的特性和作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等。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公开课(新)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讲课人:指导老师:教研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体验科学家研究细胞膜的历程。
2).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能力目标: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相结合五、课时安排 1课时六、教学过程裂,让细胞内容物流出来?用针扎?镊子剖?师:细胞内的物质是有一定浓度的,如果把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把细胞胀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细胞膜了。
依据红细胞吸水胀破的实验原理,接下来的实验步骤比较简单,同学们也看了实验视频,老师就不再重复讲了。
细胞太小了。
细胞膜的成分师:我们学习了科学家制备细胞膜的过程,许多有关细胞膜化学组成的资料,都来自对哺乳动物红细胞膜的研究。
我在发给你们的导学案里提供了三个材料,请第一组讨论材料一并总结出你们的结论。
第二组讨论材料二,第三组讨论材料三,现在开始你们的讨论。
材料一:1859年,欧文顿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动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
发现凡是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
材料二:科学家对细胞膜化学成分深层分析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提示:蛋白酶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只对蛋白质分解起催化作用的物质)。
材料三:以下是细胞膜的分子构成模式图,结合材料①和②,观察图形找出细胞膜的第三种组成成分。
板书:细胞膜的成分讨论时间结束,第一组有哪个同学能大胆的说出你们的讨论结果吗?师:第一组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含有脂质。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教案(通用6篇)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教案(通用6篇)一、教学分析:首先,我从这四个方面进展教学分析。
(展现幻灯片)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前两章学习了细胞的定义以及组成细胞的分子,后面将要学习细胞的物质、功能以及生命历程,所以《细胞的根本构造》这章处于过渡的地位,在整个必修一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整章甚至整个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起铺垫作用。
学情分析:作为季延中学的高一年学生他们已有了肯定的学问根底:知道了细胞的分子组成,初步了解细胞膜;初步把握了显微镜的使用;同时细胞膜的功能对于学生而言是抽象的、不易理解的;2、力量根底:肯定的自学力量;肯定的分析材料和推理推断的力量;3、情感根底:我们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泼,上课布满热忱、积极发言、擅长表达自己;具有合作精神;教学目标分析: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的详细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构造和心理水平,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学问目标:知道如何选用提取细胞膜的试验材料,明的确验方法,理解的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及功能。
详细内容如下4点:(展现)(1)能够解释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为试验材料的缘由(2)能够明确提取细胞膜采纳的试验方法;(3)能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推理得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4)能够简述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具有的功能;力量目标:能找出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并进展试验,提高实践力量、猎取信息力量等。
通过以下三点进展具体的阐述。
(1)尝试从已有学问背景中找出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2)通过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试验,提高动手操作力量,进一步娴熟把握使用显微镜的技能,提高实践探究力量;(3)通过对资料、图片的分析和推理,进一步提高提取信息的力量和推理力量。
情感目标:通过体验制备细胞膜的试验,体验自然科学根本的讨论方法,培育科学兴趣,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过程,体验自然科学根本的讨论方法,逐步形成科学素养;(2)通过对细胞膜成分与功能的资料分析探究的学习,培育科学兴趣,探究科学精神,进一步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以课标的要求为动身点,在吃透教材的根底上,考虑到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对抽象的学问理解把握力量仍有待提高的现状,我确定了如下重难点。
“系统的边界—细胞膜”教学设计

“系统的边界—细胞膜”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教学内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学习目标:1. 理解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控制物质的进出和细胞的稳定状态;2. 掌握细胞膜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特点;3. 能够分析细胞膜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难点:细胞膜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意义三、教学过程1.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细胞膜的图片、视频或动态模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细胞膜?它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细胞膜如此重要?2. 导入知识,了解细胞膜的结构通过PPT或板书,介绍细胞膜的结构组成: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糖类等,并讲解它们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 组织学习,探究细胞膜的功能分组讨论,从细胞膜的透性、选择性通透性、信号传导、细胞识别等方面,探讨细胞膜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功能。
4. 实验探究,观察细胞膜的通透性利用鸡蛋或洋葱片等原材料,进行渗透压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水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渗透压对细胞膜的影响。
5. 拓展延伸,探索细胞膜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介绍细胞膜在生物工程、医学、药物研发等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的重要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
6. 进行总结,巩固知识通过小结和提问,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巩固,确保学生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有清晰的理解。
四、教学手段和学时安排教学手段:多媒体展示、实物模型、实验仪器等学时安排:本教学设计以1个学时为基本单位,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和教学进度,可适当调整学时安排。
五、教学评估方法1. 讨论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对细胞膜功能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实验报告评价:对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报告的评价,考察其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实验设计和观察数据的分析能力。
六、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注重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辨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深入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系统的边界—细胞膜”教学设计

“系统的边界—细胞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
2.理解细胞膜在细胞生理中的作用。
3.能够描述细胞膜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二、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教学法,通过讲解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在细胞生理中的作用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重要性。
2.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思考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简单介绍生物膜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它的重要性。
2.提出问题:为什么细胞膜如此重要?
二、知识讲解(20分钟)
2.学生自由讨论。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提供正确的解答。
1.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细胞膜在细胞生理中的作用。
2.要求学生在实验设计中应用到刚刚所学到的知识,以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教师总结讲解的内容,强调其重要性,再次回答学生的疑问。
六、作业布置(5分钟)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关于细胞膜的作用的短文。
七、教学反思
对于生物学这门课程,我认为是比较抽象的,在讲解时要加入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进行
讲解。
在实验设计环节,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提高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细胞膜作为系统边界的意义。
2.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掌握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细胞膜的结构: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糖类等。
2. 细胞膜的功能:物质运输、信号传递、细胞识别等。
3. 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
4. 细胞膜的流动性:膜融合、胞吞、胞吐等。
5. 细胞膜的生理功能实例:神经冲动传导、物质跨膜运输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膜的结构、功能和选择性透过性。
2. 教学难点: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原理及其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结合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
3. 案例分析,深入剖析细胞膜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4. 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细胞膜的作用和重要性。
2. 细胞膜的结构:介绍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糖类等成分。
3. 细胞膜的功能:讲解物质运输、信号传递、细胞识别等作用。
4. 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解释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机制。
5. 细胞膜的流动性:介绍膜融合、胞吞、胞吐等现象。
6. 实例分析:分析神经冲动传导、物质跨膜运输等实例。
7. 实验操作:安排实验,让学生观察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
8. 小组讨论:探讨细胞膜选择性透过性的意义和应用。
9. 总结:梳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10.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细胞膜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细胞膜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活动
、
教学பைடு நூலகம்计意图
复习导入课题
*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元素,以及由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例如蛋白质、糖类、脂质、核酸等。这些化合物不能独立表现出生命活动,它们必须有机结合在细胞这一基本生命系统中,形成一定的细胞结构,才能体现出生命现象。
引导:任何系统都有边界,例如,人体内部与外界分隔开的边界是皮肤与粘膜,中国与其它国家分隔开的边界是国界线,细胞作为一个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它也是有边界的。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能力目标
初步尝试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
(1)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合作精神和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3、细胞破裂后,还需要什么方法才能获得较纯的细胞膜
师(引导分析)
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原因:
¥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制备细胞膜更容易,且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膜和其它众多的细胞器膜,材料易获得
思考:有了实验材料后,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破坏细胞获得细胞膜呢
·
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出吸水胀破的方法
原理:细胞内的物质是有一定浓度的,如果把细胞放在清水里,水会进入细胞,把细胞涨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就可以得
师: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它还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请大家阅读课本,完成表格内容:
#
【屏幕显示】动物细胞控制物质进出表格
师:(及时肯定评价总结)细胞膜像海关或边防检查站,对进出细胞的物质进行严格的检查,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不需要的或者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抗体、激素等物质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细胞产生的废物也要排到细胞外;但是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成分却不会流失到细胞外。
,
【屏幕显示】细胞膜的成分和含量表
师(讲述)细胞膜中主要含有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糖类。他们的含量分别是脂质(约50%)蛋白质(约40%)糖类(约2% -10%)。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含量最多,科学家在各种膜的研究中还发现,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这和我们前面了解的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这一功能也是相一致的,因此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了重要作用,比如当细胞发生癌变时,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及含量就会发生变化,通过医学的检测我们就可以确定体内是否出现了癌细胞。
思考:为什么SARS病毒、HIV病毒又可以侵入人体细胞呢
师(及时评价并总结)细胞膜的控制作用也是有限的,是相对的,环境中一些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有可能进入;有些病毒、细菌也能侵入细胞,使生物体患病。
/
师(过渡讲述)生物体作为一个繁忙有序的细胞社会,每个细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周围的环境关系密切,不断地与外界环境发生着物质和信息的交流。只有这样,细胞才能联合起来完成生命活动。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多种多样。
>
实验以及成果分析
【
非常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细胞的边界—细胞膜。
思考:要研究细胞膜,必须先获得细胞膜。怎样获取比较纯净的细胞膜呢请大家阅读课本40页-41页的实验,体验一下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并完成下面几个问题的思考:
、
【屏幕显示】
1、选用什么样的材料来获取细胞膜
2、有了实验材料后,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破坏细胞获得细胞膜
思考:伊红充满细胞却不能溢出细胞,说明了什么
师:(评价总结,类比推理细胞膜的的分隔功能)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分隔开。人们普遍认为生命起源于原始的海洋,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它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产生了原始的细胞,并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减小了各种外部的干扰,细胞才能正常的进行各种代谢活动。这就好比我们的学校的围墙,班级的墙壁,如果没有这些,喧嚣的街道,隔壁班级的活动直接影响到我们班级同学的学习,那么,我们的学习不可能正常进行。
【屏幕显示】与生活的联系
*
)
师生总结、学生落实笔记,落脚到课本知识点勾画
重视生物学知识的学习,重视学习生物科学研究的过程,引导学生从中领会生物科学的方法。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训练比较、分析得出细胞膜的成分。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
知识落到实处,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
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材和分离材料的方法,锻炼学生思维,让学生体验正确选材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
:
,
通过表达交流,让学生有所得,有学习的成就感。
(
(二)细胞膜的成分
师(过渡)
现在,同学们已经体验了细胞膜的制备过程,科学家将这样提纯获得的细胞膜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以此来鉴定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和含量。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享受已经发现的研究结果。
~
学生对应打油诗,积极回答细胞膜的功能
(
!
}
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理解细胞膜功能,认同细胞膜对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树立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通过表达交流,让学生有所得,有学习的成就感。
:
将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与生活实际联系,让学生注意理解生物科学与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师(引导陈述)我们知道在植物细胞膜的外面还有一层细胞壁,它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能起到支持和保护的作用。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所有物质都可以穿过。
"
思考:为什么细胞壁不是植物细胞的边界
师(评价总结)很好,因为细胞壁没有生物活性,它对要进出细胞的物质没有选择性(即全透性),它并不能保证细胞内部系统的稳定,所以说细胞壁不能称之为植物细胞的边界。细胞膜才是边界。
这部分知识抽象难懂,又是难点,引导学生识图,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实验得出所需新知识的能力。
通过表达交流,让学生有所得,有学习的成就感。
引导学生知道细胞壁的成分和功能,进一步体会细胞膜的重要意义
课堂
小结
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体验了制备细胞膜的方法,跟随科学家的足迹,了解了细胞的成分和功能。我们一起来通过概念图的形式过总结,建构今天的知识网络。
【屏幕显示】细胞识别过程(直接交流)
师(讲述)能直接接触的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可以通过膜表面的信号分子进行识别和结合,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
>
【屏幕显示】通道交流
师(讲述)有的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可以形成通道。例如高等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形成通道,完成信息交流。
师(过渡)相距较远的细胞怎么进行信息交流呢
【屏幕显示】中国地图
设问:那么,它与外界的边界是
…
\
学生通过识图和常识很快能准确齐答出:国界线、细胞膜
复习第二章,温故知新,引入本章
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复习、提示、蕴涵、铺垫、等方式,让学生认同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引出课题
内容
探究
:
(一)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实验选材及理由
?
实验
方法
、
(
实验步骤
(
学生阅读资料,思考、分析,讨论回答得出: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观察P42图3-2并阅读文字抓关键词比较、分析、概括
》
{
学生自主学习,找寻规律
'
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
~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回答、思考、回答、体会细胞膜的重要意义
`
、
学生观察图片,分小组讨论交流回答出:寄信人是内分泌细胞,信件时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邮差是血液,收信人是靶细胞。
到细胞膜了。
【屏幕显示】红细胞吸水涨破图
?
正确选择了实验材料并理解了实验原理后,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该实验的视频,请同学们在观看的过程中,注意实验的步骤和现象。
【屏幕显示】视频: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思考:如果上述实验在试管中进行,细胞破裂后,还需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较纯的细胞膜
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介绍离心的方法)
%
【屏幕显示】细胞破裂后细胞内物质流出,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其他结构质量不一样,可以采用差速离心的方法将细胞膜与其他物质分开,得到较纯的细胞膜。
~
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
$
/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进行讨论得出不同答案:用镊子剥下;用刀剪开;用吸管吸出细胞中物质;用清水涨破·····
”
&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
内容
探究
(三)细胞膜的功能
'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
|
~
2.控制物质进出
-
3.信息交流
师(过渡)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又起着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先来看一个资料:
!
【屏幕显示】资料分析: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出细胞。
【屏幕显示】概念图
建构概念图
师生共同总结构建知识体系,强化重点知识,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屏幕显示】激素分泌传递作用过程
@
教师引导学生识图,找出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物质分别模拟寄信人、信件、邮差、收信人
师(总结陈述)为了保证信件准确送达。需要根据地址签收,就相当于靶细胞通过膜上的受体识别接收信息。
通过刚才的学习,可以看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屏幕显示】细胞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