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结合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30例

合集下载

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30例临床观察

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30例临床观察

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30例临床观察温志娟;胡赛升【摘要】目的:观察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泛昔洛韦片口服治疗,治疗组予外用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片口服治疗,均治疗7 d,并在治疗后1周、2月进行随访;观察止疱、止痛以及结痂时间,总有效率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止疱、止痛以及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较好,并能明显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9(028)007【总页数】3页(P76-78)【关键词】带状疱疹;药线点灸;泛昔洛韦;后遗神经痛【作者】温志娟;胡赛升【作者单位】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 广西南宁 530001;河南省舞钢市舞钢公司总医院, 河南平顶山 462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9带状疱疹是由感觉神经节内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

针对没有并发症的带状疱疹多采用抗病毒治疗,促进皮肤损伤的愈合。

泛昔洛韦是第二代开环核苷类抗病毒药,主要用于疱疹病毒感染[2]。

带状疱疹常规治疗能有效缓解初期症状,但容易发展为后遗神经痛,愈后较差。

带状疱疹在壮医中称为培额,采用壮药药线点灸对带状疱疹治疗具有较好的作用,特别是对疼痛症状的缓解。

笔者在临床中采用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

其中对照组男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0.13±9.14)岁,平均病程(1.87±0.82)d;治疗组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5.87±8.83)岁,平均病程(2.03±0.81)d。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临床治疗带状疱疹概况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临床治疗带状疱疹概况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临床治疗带状疱疹概况摘要:通过参考以往文献及临床资料记载,从壮医基本理论,效应机制,操作方法以及方案四个方面对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临床治疗带状疱疹公司概况进行综述,探讨运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对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表明: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无论是单独应用,还是联合其他疗法运用,都对带状疱疹有良好疗效,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壮医;药线点灸;带状疱疹;综述1 引言带状疱疹是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而引起。

祖国医学将其归为“ 蛇串疮”“缠腰火丹” 等范围, 在治疗上常提倡外治法与内治法相结合, 且重视外治疗法。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以壮医理论为指导的一种民族传统特色外治疗法,其采用经过多种壮药制备液浸泡过的药线, 将其点燃后待其形成珠火状时, 迅速而敏捷地在人体体表相应穴位病变部位进行灼灸, 以达到调节人体气血, 祛邪排毒, 防病治病。

众多壮医运用此法治疗带状疱疹, 疗效显著。

现将近年来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情况进行综述。

2.基本理论:2.1病因病机带状疱疹,壮医称“笨隆病”,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人体感受毒邪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

在壮医看来,“三道”“两路”(即气道、水道、谷道、龙路、火路)皆以通为用,三道通达,两路通畅,人体之气就能与天地人三气同步运行,人才能平安健康。

机体正气不固,则毒邪滞留于龙路、火路,随气血蕴积肌表,使皮肤龙路火路网络分支阻滞不通,终使气血失衡,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协调运行而发为本病。

2.2治疗原则壮医的治疗主要以解毒、祛瘀为主,毒邪化解,瘀滞得通,则道路通畅,气血平衡,疾病自愈。

兼有气血虚损者,辅以补虚;气机不利者,配以调气。

并兼以疏通经络气血,可令火、热、湿、毒之邪得以消除,达到经络畅通、气血和顺,疾病痊愈的目的[2]。

作者简介:杨秋雨(1995-),女,壮族,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壮医针灸学的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及随访观察_李晶晶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及随访观察_李晶晶

117第14卷 第10期 2012 年 10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4 No. 10 Oct .,2012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其疼痛顽固难治,多见于中老年人,常持续数月至数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上对PHN 仍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我科近年运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PHN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纳入标准符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诊断标准,皮损已经愈合,但仍存在疼痛超过3个月的患者;排除了其他疾病所致的疼痛;自愿参加此临床观察,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皮肤病及心、肺、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者;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皮肤极易灼伤、过敏体质或对药线点灸过敏者。

不能坚持治疗者。

1.3 一般资料入选60例PHN 患者均为广西中医药大学仁爱分院壮医科及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壮医门诊2010年2月——2011年6月收治的PHN 患者,随机分为药线组和西药组,60例患者中,56例完成观察,其中,药线组29例,西药组27例。

脱落4例(男3例,女1例)。

药线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4~78岁,平均(62.79±3.69)岁;病程3.5个月~2年,平均(5.80±1.50)个月;带状疱疹发生部位在胸腰部15例,头颈部6例,上肢4例,下肢5例;伴高血压3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3例。

西药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1~82岁,平均(62.51±3.87 岁);病程病程4个月~1.9年,平均(6.04±1.25)个月;带状疱疹发生部位在胸腰部16例,头颈部6例,上肢6例,下肢2例;伴高血压5例,糖尿病9例,冠心病2例。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部位及合并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1.4.1 西药组口服芬必得(中美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及随访观察李晶晶1,林辰1,罗婕1,方刚1,杨丽萍2(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2.云南曲靖中医院,云南 曲靖 655000)摘 要: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果及随访资料分析。

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医护理治疗带状疱疹研究

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医护理治疗带状疱疹研究

1058・现代医药卫生2020年4月第36卷第7期JMod Med Heath,April2020,Vol.36,No.7李大亮,黄雪敏,岑树坤,等•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8,17(1):46-50.李侗曾,段忠辉,蔡妙甜,等.G试验水平对艾滋病合并肺抱子菌肺炎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结局的预测价值:J%.北京医学,2017,39(12):1213-1216.杨贻清,潘成梅•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146-147.张旭媛•体位策略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循证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201146(12):1238-1240郑书芬,陈永蓉•脑干出血早期机械通气及综合治疗的护理与预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4)!26-127.张真真•专项护理在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3):2485-2487.关艳霞,黄晓岭,强丽霞,等•专项护理在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估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4)!733-5735•护理探讨•王亲华,崔贵雯,暴国丹,等•专项护理在重症肺炎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的实施与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0,31(13):1929-1930[10%王小丽,李娟,费素定,等.集束化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创通气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浙江医学教育,2013,12(5):34-36[11%刘梦琳,匡品品•集束化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J%.西南军医,2017,19(3):292294.[12%屈莉,古长维,周小荣•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全科护理,2012,10(22):2020-2022.[13%王莹.强化护理干预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201837(4):514-517[14%贺丽敏.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后系统呼吸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5):18702.(收稿日期:2019-08-23修回日期:2019-11-19)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医护理治疗带状疱疹研究李明霞(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408000)[摘要]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炎配合中医护理医治带状疱疹MN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19年7月该院脑病科住院及皮肤科门诊[者60例,按入组时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配合医生进行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传统护理方案,包括病情观察和创面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配合壮医药线点炎、生活起居、饮食护理、情志护理、临证施护等中医护理措施。

中药内服外敷配合刺络拔罐治愈带状疱疹32例

中药内服外敷配合刺络拔罐治愈带状疱疹32例

中药内服外敷配合刺络拔罐治愈带状疱疹32例资料与方法2007年3月~2010年6月收治带状疱疹患者32例,年龄40~70岁,平均55岁;女20例,男12例。

腰背部29例,头面部3例。

诊断标准:①可有乏力,局部疼痛等前驱症状。

②皮损表现为局部红斑,迅即出现成群丘疹小水疱,周围红晕各群水疱之间皮肤正常,数日后水疱干涸结痂,愈后有暂时性色素沉着。

③皮损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多为单侧,一般不超过中线,多见于肋间神经或三叉神经分布区,区域性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④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疹出现,年龄愈大疼痛越剧,老年患者当皮损消退后,可留有神经痛的后遗症,达数月之久。

⑤一般极少复发,免疫功能低下,或恶性肿瘤患者可复发。

⑥由于机体自身免疫状态不同,临床表现有顿挫型、大疱型、出血型、坏疽型、泛发型及内脏型带状疱疹。

方法:①内服方药组成:大青叶15g,紫草15g,蒲公英15g,败酱草15g,马齿苋20g,龙胆草9g,柴胡10g,当归10g,元胡10g,黄芩9g,板兰根9g,青皮10g,茵陈20g,车前子10g,丹皮9g,炒山栀9g。

每日1剂,水煎2次,分早晚服用,15天为1个疗程。

②外敷药组成:大黄60g,冰片20g,蜈蚣20条。

共研细末,用香油调成糊状,外敷患处,并TDP或微波照射。

③刺络拔罐:刺络法:是用三棱针等点刺放血的针具,用它刺破患者身体上的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治疗疾病的方法。

它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消肿止痛的作用。

拔罐法: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其中空气,形成负压,使之吸附于穴位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和方法。

拔罐具有行气止痛,消肿散结,祛风散寒,清热拔毒等作用。

疗效评定标准:①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②好转:皮损消失,但仍遗留神经痛。

结果32例患者全部治愈,未遗留后遗症。

例1:患者,女,40岁,汉族,2010年4月19日初诊。

线灸治疗带状疱疹

线灸治疗带状疱疹

线灸治疗带状疱疹一月前,有位来自美国的86岁老中医——冯老,到十堰来学习九针,同时传授中医治病绝学,冯老一辈子治病无数,救人无数。

对于大家的求教,她很肯定的说,这个病用什么方法治疗效果好,对于没治疗过或经验不足的病,直接说这个我没治疗过,是个非常真诚的人!期间有位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因结节肿大,患者感到非常不适,冯老热心的用自己熟悉的药线灸给患者施治,经过治疗一次后,患者胀满疼痛的感觉立即得到了缓解。

甲状腺结节的治疗一直是我心头一患,在得知如此神效的治法,自然不愿意放弃求学了!冯老很慷慨的传授了药线灸的操作要领,并让我现场体验,现场在自己身上操作。

虽然线灸有些痛,但其治疗思路合理合法,值得深入学习和研究。

在传授过程中,冯老反复强调此灸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神奇,而且不留下后遗神经痛,为了让我学会,还送了一些药线给我,得到此法后,我如获至宝,没几天正好遇到一位带状疱疹患者。

该出手时就出手啊!该患者长期头昏,颈部血管堵了80%,白天精神困顿,切脉时左寸细弱似无,左肩胛区、左上肢、左手腕多处疱疹,疼痛异常。

这样的体质,不巧患上带状疱疹,从我的经验来看,其正气太弱,要想没有后遗症,还是很困难的。

经过药线灸后,患者当晚疼痛大大减轻,可以安然睡觉,三天后复诊,疱疹大部分结痂(如上图),效果非常好。

此患者后来调理其他病状,未在针对疱疹治疗,半月后头脑清醒,精神状况良好,于是离开十堰回老家了。

药线灸,就是用药物泡过的药线,点燃后去掉明火焰,用火头点灸患处,可以治疗很多病症。

想继续了解的,可以百度:药线灸。

有扁平疣的患者,不妨试试此法。

这些七八十岁的老中医,漂洋过海来到九针山庄,将自己一身的绝学,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大家,值得我们学习和点赞!九针庄园是用来传播九针、挖掘民间中医绝学并加以推广的教学平台,目前已运行一年,接待学员2000余人,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如果您有拿手绝活,我们可以借助此平台,帮您推广。

如果您想学习中医,可以关注九针庄园的学习课程,随时欢迎您的到来!用平民的价格,打造最纯正的中医平台;弘扬中医,不只是说说而已!。

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30例临床观察

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30例临床观察

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30例临床观察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针灸与药物联合治疗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感染,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目前,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医学研究领域中,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备受关注,其疗效也备受期待。

本研究选择了30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并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临床观察。

以下将对本次临床观察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方法1.1 受试者选择本次临床观察共选取了30例确诊为带状疱疹的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为40-65岁。

患者均为首发感染,具有较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例如皮疹、疼痛、瘙痒等。

患者排除了对药物过敏史以及其他严重基础性疾病。

1.2治疗方法本次临床观察采用药物治疗和针灸相结合的方法。

药物治疗采用泛昔洛韦,口服,每日3次,每次0.5克。

针灸治疗采用药线点灸,选择穴位为足三里、阳陵泉、瘀血穴、委中、中极、合谷,每次保持30分钟,每周3次,连续治疗3个月。

1.3临床观察指标观察指标主要包括疼痛评分、疱疹愈合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疱疹复发率等。

二、结果2.1 疼痛评分经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30例患者中的疼痛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10例疼痛完全缓解,15例疼痛明显减轻,5例疼痛轻微减轻。

2.2 疱疹愈合时间30例患者中,平均疱疹愈合时间为14天,其中20例患者在2周内疱疹完全愈合,8例在3周内疱疹完全愈合,2例在4周内疱疹完全愈合。

2.4 疱疹复发率经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30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了疱疹复发,复发率为3.33%。

三、讨论综合以上结果,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在临床上表现出了明显的疗效。

疼痛评分的降低表明该治疗方案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疱疹愈合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的缩短说明该治疗方案有助于加速疱疹的愈合和消退。

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30例临床观察

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30例临床观察

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30例临床观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它主要发生于胸段、腰段的皮肤和黏膜上。

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包括严重的神经痛和水疱的出现,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苦和困扰。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不同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而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也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治疗方式。

本文将就这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30例临床观察,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

对30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包括病史、体格检查、疾病相关指标测定等。

随后,将这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和单纯泛昔洛韦治疗。

治疗周期为14天,观察两组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在临床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治疗组在治疗后的疼痛缓解方面有显著的优势。

研究结果显示,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治疗组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平均为5天,而单纯泛昔洛韦治疗组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平均为8天。

在疼痛缓解的比较中,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这说明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在疼痛缓解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通过对30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治疗的临床观察,我们发现这种治疗方案在疼痛缓解、疱疹愈合和瘙痒感缓解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药线点灸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可以作为带状疱疹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由于本研究样本容量较小,后续仍需要对更多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随访,以验证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 单纯 采用 口服 中药 内服 治疗 ,以 1 为 1个疗程 ,治疗 3个 疗程后 统计 疗效 。结果 :观 察组 3 周 0例 中,治愈
l 例 ,好转 8 ,未愈 4 8 例 例,总有效率为 8 . 6 %;对照组 3 7 0例中,治愈 6 ,好转 1 例,未愈 9 例 5 例,总有效 率 为 7 %。 两组 总有效 率 (67 0 8. %与 7% )比较 差异 无显著 性 ( > . ,但 两组 治愈率 ( 0 0 P O0 5) 6 %与 2 % )比较 差 0 异却有统计学意义 ( < . )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中药内服结合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较 P O 1, 0
1 . 2治疗 方法
1. . 1对 照组 2
仅采 用 内服 中药 的方 法 ,方选龙胆泻 肝汤加 味 ,
具体药物 如下 :黄芪 3  ̄6 g 龙胆草 9 1g 黄 芩 , 0 0, ~ 5, 栀子 ,泽 泻 ,车前 子 ,生地 ,当归 ,柴 胡,板蓝根 , 大青 叶,赤芍 ,丹 皮各 9 ,木通 3 g g ~9 。如有较为剧 烈的神经痛 则视患者 年龄 , 体质加蜈蚣 1 ~2条 。 日 每
1 ,两煎兑 匀后 分 2次服 ,每 次 2 O l 右 。 剂 0r 左 a
1 . 观察 组 .2 2
在 采用上 述对 照组 内服 中药的基础 上加用 下述壮 医药线 点灸疗 法 :取穴 :主穴取 壮 医常用穴位 . 花穴 葵 ( 按照局 部皮肤 病损 的形状和 大小 ,沿其周边 和病损 部位 取穴 ,此穴 组成 葵花形 故得名 ) 穴 : 侧之合 ;配 双 谷及太冲 穴 。操作 :①持线 : 以右手 拇指 、食指 夹持 二号药线 ( 西 中医学 院壮 医药推广 中心研 制 ,直径 广
以上 治疗均 以 1 为 1 周 个疗程 ,治疗 3个疗 程后
统 计疗 效 。
1 . 3疗效标 准 参照 《 中医病症诊 断疗效标 准》 中蛇 串疮 的疗效 标准 l:治 愈:皮疹 消退 ,临床 体 征消失 ,无 疼痛后 l J
C C 中医临床研究 2 1 JM 0 0年 VO . ) NO.1 L( 2 1
笔者所在 科室运 用 中药 内服 结合壮医 药线点灸 疗法 治
疗本 病 3 例 ,疗 效较 为满意 。现报 道如 下 。 0
1 资料与方 法
1 . 1一般 资料
将6 0例 诊断 明确 的带状 疱疹 门诊 患者随机 分为 观察 组和对 照组 ,每 组 3 例 。观察组 中 ,男 l , 0 0例 女2 0例 ;年 龄最小 1 ,最大 7 4岁 3岁 ,平均 ( 4 ± 5. 5
.7 .. 2.
遗 症 ;好 转 :皮疹 消退 约 3 %,疼 痛 明显 减轻 ;未 愈 : 0
葵花穴根 据病 变部位 大小施灸 8 1 ,合 谷及太 冲 ~ 5壮
穴各施灸 1 。④注 意事项 :持线 的着 火端必 须露 出 壮 线头 , 以略长于拇 指端 即可 ,太长 不便 点火 ,太 短易 烧着 术者指 头 。壮 医药线 点灸疗 法亦为每 日 1 。 次
1_ . 3疗 程 2
资料 比较 ,差 异无显 著性 ,具有 可 比性 ( 00 ) . 。 5
文章编号:17 - 6 21 )1- 2 - 证型:I G 647 0(00 1 060 8 0 2 D A
【 摘 要 】 目的:观察运用中药内服结合壮 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 的,床疗效。方法:将 6 例带 临 0 状疱疹 门诊 患者 随机分 为观察组 和对 照组 ,每 组 3 , 察组 采用 中药 内服 结合壮 医药线 点灸 疗法治疗 , 照 0例 观 对
07毫米 )的一端 ,并露 出线头 约 1 . ~2厘米 ;②点火 : 将露 出 的线 端在 酒精灯上 点燃 , 只需线 头有火星 即可 ; ③ 施灸 :将线端 火星对 准穴位 ,顺应 手腕和 拇指屈 曲 动 作 ,拇 指指腹 稳重而 敏捷地将 带有火 星的线 头直接
点按在预先 选好 的穴位上 ,一按火灭 即起 , 为一壮 。 此
2 .)岁 ;病 程最 短 2天 ,最长 3 03 5天 ,平均 ( 5 ± 1. 5 64 .)天 。对 照组 中,男 1 ,女 1 例 ;年龄最 小 1 2例 8 5 岁,最大 7 2岁 ,平 均 (28 05 5 .±2 .)岁;病程最 短 3 天 ,最长 3 8天 ,平 均 ( 47 .)天 。两组患者 一般 1 .±55
单纯采用 口服中药内服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 关键词 】 带状疱疹;灸法;中医药疗法
带状疱疹 是 由带状疱 疹病 毒所 引起 ,为 临床 常见 病 ,多发于老 年人及 免疫 功能减退 时, 临床 表现 多为
沿一侧 周 围神 经分布 成丛状 的红色水 疱 ,可 伴发热及 全 身不适及 剧 烈疼痛 。 自 2 0 0 7年 7月 至 2 0 0 9年 5月
..
2. 6 .
C ii l ora o hns d ie 0 0 V . ) N 1 l c un l f iee n aJ C Me i n 1 年 OL( c 2 2 O. 1
中药 内 服 结 合 壮 医药 线 点 灸 疗 法 治 疗 带 状 疱 疹 3 0例
Tr a i g 3 a e fh r e o trb e b lme ii e e tn 0 c s so e p sz se y h r a d cn
c mb n dwi u n e ii em e iae r a o i u to o i e t Zh a gm d cn d c tdt e dm x b si n h h
李 京
(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 医院,广西 南宁,50 1 ) 3 01
中图分类号 :R 5 . 2文献标识码:A 72 + பைடு நூலக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