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固定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固定

一般资料
Denis分型:单纯压缩性骨折 11例 ,爆
裂性骨折 3例。 术前伤椎节段后凸 Cobb’s角:19º ~40º , 平均 25.4º 骨块侵入椎管矢状径百分比:0~20% , 平均 12. 6%
手术材料及方法
器械: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Pathfinder
腰椎后路微创内固定系统
结果
手术时间:80~150 min,平均 112 min
术中出血:70~160 ml,平均 110 ml 平均住院时间:6~19 d,平均 12 d 未发生椎弓根钉误入椎管、脊神经或马
尾神经损伤并发症。无转为开放手术者 随访时间:4~18个月,平均10.9月
结果
Cobb’s角:术前平均 25.4º ,术后 4º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治疗胸腰椎骨折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骨科 李晓东 肖联平 江毅 江汉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微创技术是现代外科学发展
的重要方向之一,是当代外科的 主题
研究背景
经皮椎弓根螺钉外固定技术
ESSF ( External Spine Skeletal Fixation) EPTF ( External Percutanous Transpedicle Fixation)
可联合椎体成形术*
一般资料
2008年8月至 2010年 1月,收治14例无神
经功能损害的胸腰椎骨折患者 性别:男 9例,女 5例 年龄 :24~ 66岁,平均 44. 7岁 原因:交通事故伤 5例,高处坠落伤 7例, 重物砸伤2例 节段: T11 1例,T12 3例,L1 6例,L2 4 例
左侧位于 9点处
俯卧位时 进针点定位
右侧位于 3点处

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顾王健(平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 平湖 314201)摘 要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47例。

男30例,女17例。

年龄25~53岁,中位数39岁。

体质量指数18~26kg·m-2,中位数22kg·m-2。

骨折AOspine分型A1型27例、A2型20例。

骨折位于T1223例、L114例、L210例。

受伤至手术时间3~17h,中位数9h。

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测量伤椎Cobb角及椎间隙高度。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 loguescale,VAS)评分评价伤椎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评分评价胸腰椎功能,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手术时间(87.94±15.46)min,术中出血量(78.93±15.46)mL,住院时间(8.94±2.53)d。

所有患者均获6个月的随访。

不同时间点伤椎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28°±2.13°,8.36°±1.29°,8.27°±1.41°,F=204.248,P=0.000);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伤椎Cobb角均较术前减小(LSD-t=16.298,P=0.000;LSD-t=16.130,P=0.000);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伤椎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SD-t=0.323,P=0.748)。

不同时间点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5±0.85)mm,(9.12±1.32)mm,(9.16±1.29)mm,F=172.261,P=0.000];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增加(LSD-t=16.899,P=0.000;LSD-t=17.352,P=0.000);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SD-t=0.149,P=0.882)。

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19例临床分析论文

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19例临床分析论文

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19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9例,通过椎弓根钉系统治疗,比较手术前后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cobb角、椎体压缩角度变化,观察疗效及并发症。

结果手术时间为60-200min,平均时间为125min,出血量380-960ml,平均420ml。

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明显提高,椎体压缩角度显著降低,后凸cobb角明显降低。

术后随访10-21个月,x线检查显示椎弓根钉位置良好,未出现松动、断裂、弯曲病例,frankel术后分级较术前平均恢复1级以上。

结论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稳定脊柱,恢复脊髓神经功能,具有手术并发症少、创伤小、操作方便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椎弓根钉;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11-02胸腰椎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是指由外力对胸腰椎骨质造成的连续性破坏,也常称为脊柱损伤,约占创伤骨折的3%-5%,且常合并脊髓神经损伤[1]。

对于青壮年患者,车祸,高处坠伤等高能量损伤是主要致伤因素,老年患者多以滑到、跌倒等低暴力性损伤为主要致伤因素。

胸腰椎损伤,常伴有脏器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治疗具有极大的困难和挑战[2]。

椎弓根钉固定术系统逐渐多样化,常见的前路及后路椎弓根钉系统、gss椎弓根钉系统、改良的gss椎弓根钉系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及选择。

本研究采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19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9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5例,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36.4±5.4)岁。

胸椎骨折6例,腰椎骨折13例。

单节段骨折12例,多节段骨折7例。

损伤平面为l4-t9,致伤原因:高处坠伤9例,交通事故5例,摔伤5例。

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附加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附加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2 0 0 9年 1 —1 2月 胸 腰 椎 骨 折 患 者 3 5例 列 入 对 照 组 , 采 用 4钉 内固 定 术 治 疗 , 选取 2 0 1 O年 1 —1 2月胸 腰 椎 骨折 患 者 3 0 例 列 入 研 究组 , 采 用 6钉 内 固定 术 治 疗 。观 察 2组 患 者 手 术 基 本 情 况 、 术前术后 C o b b角 及 伤 椎 前 缘 、 后 缘 高度 比 变化 情 况 。结 果 2组 患者 手 术 时 间 、 术 中 出血 量 及 住 院 时 间 比 较 均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2组 患 者 术 前 C o b b角 、 伤椎前缘 、 后
[ 中图分类号 ] R 6 8 3 . 2
[ 文献 标 识 码 ] B
[ 文章编 号] 1 0 0 8— 8 8 4 9 ( 2 0 1 3 ) 2 8—3 l 1 1— 0 2 入横 突与小关节突交点处 , 穿 刺 针 在 正 位 c 臂 透 视 下 位 于 椎
弓根 外 缘 2点处 与腰 椎 弓 根 外 缘 1 0点 处 , 并 于侧 位 C臂 扫 描 下进一 步调整进针角度与方 向。P A K穿 刺 人 椎 弓 根 后 , 将 针
钉 内 固定 手 术 逐 渐 应 用 于 临 床 实 践 , 并 获 得 了 良好 的 效 果 。 笔 者 分 别 以 4钉 内 固 定 术 与 6钉 内 固定 术 行 经 皮 微 创 脊 柱 椎 弓根 钉棒 系 统 附 加 伤 椎 内 固定 手 术 治 疗 胸 腰 椎 骨 折 患 者 , 现 将结 果报道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并 调整旋人长度 , 使皮肤外 部的 3 个 螺钉 组 套 能够 自由 移 动 , 且处于相同高度 , 将 螺 钉 延 长 杆 旋 转 至 两 端 头 卡 口结 合 成 一 体 。将 置 棒 器 头 端 螺 母 锁 紧 , 固定棒尖 , 并 于皮 肤 上 做 小切 口

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部分脊髓神经损伤临床体会

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部分脊髓神经损伤临床体会

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部分脊髓神经损伤临床体会(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脊柱骨折;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在临床创伤中常见,脊髓神经损伤是其重要的并发症,手术治疗包括切开复位、减压,去除骨折碎片。

突出的椎间盘或其他异物以及内固定,恢复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对患者预后以及预防并发症有明显积极作用。

我院2004年9月至2008年9月应用经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系统(AF)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部分脊髓神经损伤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18~68岁,平均43岁。

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8例,交通伤10例,压砸伤2例。

骨折类型按Hanley和Eskey分类:单纯压缩性骨折19例,爆裂性骨折11例,合并脊髓损伤7例。

损伤节段T11 3例,T12 10例,L1 13例,L2 4例;无神经症状23例,不全瘫痪5例,完全瘫痪2例。

受伤至手术时间8 h~10天,平均6天。

1.2 手术方法全麻下取俯卧位,以病椎为中心,后正中切口,约长12 cm,剥离两侧的椎旁肌,显露椎板,小关节突以及横突。

胸椎以及小关节突下缘距关节面中线外缘约3 mm处为进针点,腰椎以上关节突外缘作垂直线的延长线与横突中轴交点为进针点,进针方向与矢状面呈5°~15°角,在伤椎上下相邻2个椎弓根置入4颗椎弓根螺钉,术中如果无椎板破裂,一般无需做椎板切除减压,如果有椎板破裂,即行椎板切除减压。

安置钉杆后固定,撑开复位,以恢复压缩椎体高度以及后凸畸形,术中拍X线片,了解压缩椎体的恢复程度。

彻底止血,置引流管,术后常规给予脱水剂、神经营养药及抗生素的应用。

24~72 h拔除引流管,并逐渐行康复锻炼。

1.3 治疗结果术后30例患者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平均10个月,脊柱序列恢复良好25例,占80.3%,好转3例,占10%,优良好转率90.3%,神经功能恢复,5例不全瘫完全恢复功能,2例全瘫未恢复其功能,好转率71%。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不稳定骨折临床疗效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不稳定骨折临床疗效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不稳定骨折临床
疗效
宾永焰;郭义城;王猛;鲜建英;郭文杰
【期刊名称】《创伤外科杂志》
【年(卷),期】2018(020)008
【摘要】胸腰椎骨折多由暴力所致,需要通过手术重建椎体的稳定性。

近年来,微创手术越来越被重视,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发展迅速。

2015年6月—2017年1月新疆伊宁解放军第十一医院骨科收治33例胸腰椎压缩性不稳定骨折患者,行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总页数】2页(P622-623)
【作者】宾永焰;郭义城;王猛;鲜建英;郭文杰
【作者单位】835000 新疆伊宁,解放军第十一医院骨科;835000 新疆伊宁,解放军第十一医院骨科;835000 新疆伊宁,解放军第十一医院骨科;835000 新疆伊宁,解放军第十一医院骨科;835000 新疆伊宁,解放军第十一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2
【相关文献】
1.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研究 [J], 沙卫平;严飞;陈国兆
2.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J], 马小
飞;常跃良;丁惠强;赵会平;韩曙光
3.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疗效临床观察 [J], 卢洋; 王瑜; 李征宇; 姬钢
4.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评价 [J], 郑仲谋
5.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疗效的临床研究[J], 姜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不稳定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不稳定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 年第 6 卷第 95 期2019 Vol.6 No.9588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不稳定骨折临床疗效观察林胜磊(温州市中心医院,浙江温州 325000)【摘要】目的 分析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受的胸腰椎压缩性不稳定骨折患者33例最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对本次所研究的33例患者均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分析术前以及术后1年患者的疼痛评分、Cobb角以及伤椎前缘高度。

结果 术后一年的疼痛评分、Cobb角以及伤椎前缘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胸腰椎压缩性不稳定骨折患者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胸腰椎压缩性不稳定骨折;疗效【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95.88.01胸腰椎骨折是一种由外力所导致的胸腰椎骨质连续性的破坏,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常见的症状为脊柱损伤,临床以手术的方式重建椎体稳定性来达到治疗的效果,随着微创技术在各个疾病中的不断应用,使得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开始在治疗该疾病中盛行,为了研究其带来的临床效果,本文进行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观察对象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胸腰椎压缩性不稳定骨折患者33例,均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

其中包括女13名,男20名,年龄23~56岁,平均(35.67±1.24)岁,病龄7h~7d,平均(1.31±0.22)d,其中包括:交通事故伤13名、坠落伤11名、重物砸伤4名,挤压伤3名,其他2名。

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效果分析

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效果分析

·50·□临床研究/Clinical Research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效果分析陆敏华(苏州市独墅湖医院,江苏苏州 215000)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择苏州市独墅湖医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3例。

对照组采取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指标,测定胸腰椎功能参数变化。

结果 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 角、椎体矢状面指数均明显改善,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与开放式手术相比,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治疗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的优势,胸腰椎功能改善程度相近,术后康复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经皮微创;开放式;胸腰椎段脊柱骨折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Percutaneous Minimally Invasive and Open Pedicle Screw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Spinal FracturesLU Minhua(Dushu Lake Hospital,Suzhou,Jiangsu 215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ercutaneous minimally invasive and open pedicle screw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spine fractures. Methods A total of 46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fracture admitted to Dushu Lak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an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23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pen pedicle screw internal fixation,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ercutaneous minimally invasive pedicle screw internal fixation. The incision length,blood loss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indexes were recorded,and the changes of thoracolumbar functional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 Results The length of incision,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postoperative drainage,pain relief time and hospital sta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0.05). After treatment,the height of the anterior edge of the injured vertebrae,the Cobb angle of kyphosis,and the sagittal index of the vertebral body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he two groups,and the comparison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open surgery,percutaneous minimally invasive pedicle screw internal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spine fractures has the advantages of less trauma,less bleeding,and faster recovery. The thoracic and lumbar spine function is improved to a similar degree,and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is good.It is worth promoting.Keywords:pedicle screw internal fixation;percutaneous minimally invasive;open;thoracolumbar spine fracture作者简介:陆敏华,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研究方向:骨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7-05-24T14:29:16.81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9期作者:尹巍
[导读] 胸腰椎骨折是最常见的脊柱损伤,常合并神经功能损伤,给临床治愈带来困难。

(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骨二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12例和观察组1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1d及术后6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相似,但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早期可康复功能锻炼等优点。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9-0125-02
胸腰椎骨折是最常见的脊柱损伤,常合并神经功能损伤,给临床治愈带来困难。

首选手术内固定治疗,恢复脊柱功能稳定性,减少脊柱活动度的丢失,以促进早期护理和康复,防止创伤后后凸畸形。

传统开放手术创伤较大,恢复慢,术后并发症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1]。

随着脊椎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被临床广泛应用。

本文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同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骨折22例,分为对照组12例与观察组10例。

对照组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48.6±2.6)岁;观察组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46.8±2.8)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及性别方面存在的差异并不显著,两者之间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脊柱外科支架上取俯卧位。

1.2.1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以常规脊柱后侧正中切口作为手术入路,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以伤椎棘突部位为中心,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充分显露伤椎及其上下节段正常椎体。

C臂机透视下精确定位,于伤椎上、下椎植入2枚椎弓根钉。

撑开损伤椎体,恢复其椎体前缘高度。

安装连接棒,拧紧顶丝,复位满意后采用连接杆固定,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放置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

1.2.2观察组 C型臂X线机下定位标记伤椎及上下椎的椎弓根体表投影,在椎弓根投影外缘做1.5cm长纵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钝性分开肌纤维。

在上关节突外缘与横突中线交点处为进针点,插入导针,X线机透视确定导针进针点准确后,将导针沿常规进针方向穿刺到椎体中柱,正侧位透视确保导针位置准确。

将导向套筒和空心扩张芯组合沿导针插入,扩开肌纤维,压紧导向套筒使其齿尖棘在骨皮质上并固定,拔出扩张芯,用空心平突锥沿导针插入,磨开关节突皮质并生成5mm×5mm×5mm的开口孔道,沿导针用空心丝攻攻丝,拔出导针,将普通椎弓根钉与上钉器连接,插入导向套筒,并沿导向套筒内壁滑入,钉尖进入开口孔道,按合适角度拧入椎弓根螺钉,伤椎拧入万向椎弓根螺钉。

选择合适长度固定棒,预弯成合适弧度,固定棒固定在持棒器上,通过上位(或下位)螺钉皮肤切口,用钉尾拉钩拉开切口,将固定棒插至椎旁肌深层,向下位(或上位)椎弓根螺钉U槽中穿插,直视下使固定棒置入椎弓根钉U形开口。

连接同侧椎弓根螺钉,安装锁紧螺母。

先拧紧一端螺母,用撑开加压器两臂分别经小切口垂直插入,两臂U槽骑跨于连接棒上,推动椎弓根钉沿连接棒移动,复位压缩的椎体及上下椎间隙,拧紧螺母进行固定。

折断椎弓根钉尾延长部分,缝合皮肤切口,切口不引流。

1.3 疗效观察
统计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围手术期出血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术前、术后第3天,以及术后第3、6个月随访时的腰背部疼痛情况,复查X线并测量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

2.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1d及术后6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胸腰椎骨折脱位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病症,主要是由于车祸、暴力等严重创伤所致,该病的机制比较复杂,患者往往会伴发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且损伤常累及三柱,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可能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造成严重的影响。

临床研究表明,在胸腰椎骨折的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伤椎的再固定以及其长期稳定性[2]。

在早期的时候对于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主要采用4钉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方法,这种方式主要对伤椎上下临近的2个椎体位置,而没有对伤椎本身进行固定,因此在手术之后容易出现螺钉松动,影响治疗效果。

近年随着对胸腰椎骨折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并广泛地提出了6钉法治疗方式。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定位,术野清晰,切口小,术中避免了对椎旁肌肉、横突、关节突及脊神经后支的机械损伤,减少了大面积暴露时引起的出血,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轻微,临床效果好。

研究指出,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术者的要求较高,术者需掌握丰富的脊柱解剖知识,操作娴熟,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该方法手术切口比较小,出血少,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小,可使不必要组织或者神经牵拉以及刺激损伤大量减少[3],由于不需要大面积剥离椎旁肌,减少了术中电凝止血以及牵拉造成的肌肉损伤,减少了术后腰背痛的概率,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够在不降低手术效果、不增加手术时间的基础上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临床优势明显。

【参考文献】
[1]谢永渊,唐洪鸿,钟永茂,等.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和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6,
23(18):54-56.
[2]曹志军,黄世均,濮羽.胸腰椎骨折行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疗效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5,45(7):24-26.
[3]麦刚,郭勇飞,杨思.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3):31-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