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的作用及其分析

利润表的作用及其分析
利润表的作用及其分析

利润表的作用及其分析

学号: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利润表的作用及其分析

英文题目

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7>2013年月内容摘要ii

Abstract iii

1 引言 4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4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5

2 利润表的概念及作用 6

2.1 利润表的概念 6

2.2 利润表的作用7

3 利润表分析的技术方法 9

3.1 比较分析法10

3.2 比率分析法11

3.3 趋势分析法11

4 利润表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12

4.1 利润表分析采用方法应注意的问题12

4.2 利润表分析选用指标应注意的问题13

5 案例分析16

5.1 公司简介16

5.2 选择利润表分析原因16

5.3 五粮液集团利润表分析17

6 总结18

参考文献19

致谢20

内容摘要

财务报表是总括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它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任何单位、个人要全面了解公司的状况,最直接、最便利的方式就是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收支情况及财务成果的报表。根据利润表提供的信息资料,可以评价一个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营成果方面的信息,评估投资价值和报酬,从而衡量一个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成功程度。此外,根据表中提供的数字,还可以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获利能力进行预测,了解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盈利趋势。木文在阐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述利润表分析的技术方法,并讨论利润表分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应对这些问题的建议性对策。论文还选取了五粮液集团2006~2010年年度利润表报告进行案例分析,帮助集团正确判断公司的盈利能力,规避掉一些潜在的风险。

关键词:五粮液集团;利润表;盈利能力分析

Abstract

Financial statements in conclusion reflects the company's financial position, operating results written document. It includes a balance sheet, income statement, cash flow statement and related schedules. Any unit or individual to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us of the company, the most direct and most convenient way is to analyze the company's financial statements.

The income statement is to reflect the balance of the enterprise for a certain accounting period, and reporting of financial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income statement provides information, can evaluate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d operating results of an enterprise information, evaluate investment value and reward, and measure of management success in an enterprise. In addition, according to figures in the table, can also for the future management of the enterprise status, profitability forecast, trends in the earnings of enterprise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in the future. on the basis of the elaborated theory of technical methods of analysis to the income statement, and discuss some of the issues that need attention in the income statement analysis, and recommended measures proposed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Also selected the Wuliangye Group income statement report for the year 2006 ~2010 as a case study, the right to judge the company's profitability, to avoid out some potential risks.

Key Words:Wuliangye Group income statement Profitability

Analysis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0>. 研究背景

20世纪30年代以来,利润表逐渐成为企业财务报表的核心,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为提高决策的相关性,更加关注企业的利润信息。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流动全球化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使得企业的经营活动越来越复杂,企业不断产生新的、非传统的收益。而传统利润表是以历史成本原则、收入的实现一配比原则及稳健性为基础的,主要反映企业已实现的收益,不能详细反映其他未实现的价值增值[1]。这使得利润表自身的信息含量逐步下降,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需要。

我国作为新兴经济国家,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会计准则建设、趋同、实施及等效工作中作出了积极有效的努力,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公允价值计量、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改进。但我国对综合收益列报的初步改进还与国际会计准则有很大的差距[2]。针对我国市场成熟度不高,投资者依靠财务报表进行投资正确的决策还没有形成主流的情况下,我国利润表是否需要进一步改进、如何改进和在改进利润表时如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推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更多地考虑中国的情况,并在综合收益下建立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 研究意义

利润表对信息使用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与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一起组成会计报表,是会计报告的核心部分。利润表除反映营业收入、费用成本和利润外,还反映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等情况。通过利润表反映的收入和费用

等数据,有助于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通过比较、分析利润表中各项目构成因素,有助于了解各项收入、费用及利润之间的消长趋势,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改善经营管理;通过利润表提供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数据,有助于了解企业利润增长的趋势,评价、预测企业的获利能力,并据此作出是否投资或再投资,投资哪一方面,采用何种方案投资等决策。.2.1 研究方法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并且对关于利润表分析的最新研究资料进行了理解分析,了解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动态。在此基础上,本文在对有关文献研究的进行综合分析。并以五粮液集团2006~2010年年度利润表报告进行案例分析,帮助集团正确判断公司的盈利能力,规避掉一些潜在的风险。

. 研究思路

本文介绍了研究背景与意义,并在利润表进行定义及讨论其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五粮液集团2006~2010年年度利润表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解剖,所有这些工作的目的就是帮助企业正确判断公司的盈利能力,规避掉一些潜在的风险。

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方法和内容。

第二章,阐述了利润表的概念及作用。

第三章,概述利润表分析的技术方法。

第四章,提出利润表分析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从采用方法和选用指标两方面讨论。

第五章,案例分析,五粮液集团2006~2010年年度利润表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解剖。

第六章,总结,对本文进行概括性总结。

2 利润表的概念及作用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利润表从属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反映了因为盈利活动而引起的资产负债表中的权益变化,并最终通过所有者权益表现出来。但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对于利润表的重视显然超过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是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它所提供的信息是动态信息。换句话说,利润表给企业做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录像”,而在这个“录像”中专门记录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有多少收入、多少费用、多少利润。1 利润表的概念

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七条规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4]。简单的说,利润表中利润的度量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利润表可以被看作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净资产的变动表。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89年发布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农的框架中,将会计要素确定为资产、负债、权益、收入和费用,其利润表要素仅包括收入和费用。IASC在收入确认方面采用“流入量理论”,它比我国采用的“流转过程论”定义的收入费用的内涵更为广泛。采用的足广义的收入费用定义,将利得并入收入,损失并入费用,不设利润要素,它认为利润是收入、费用配比的结果,无需单独确认计量,这有利于简化会计要素的设置。因为利得在性质上与收入一样,都是经济利益的流入,都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而损失在性质上与费用一样,都是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都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没必要朵设会计要素,而

应将其合并。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在利润要素下增加利得和损失两个子要素,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但并没将利得、损失并入收入、费用,我国收入费用采用的是狭义定义,而国际会计准则采用的广义定义,两者口径不同[5]。

通过参考大量阅读资料,本文所定义的利润表,是依据“收入-费用=利润”来编制的,反映上市公司一定期间内公司的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支出之后的净收益的会计报表。通过利润表反映的收入、成本和费用等情况,能够反映公司生产经营的收益情况、成本耗费情况,表明公司生产经营成果;同时,通过利润表提供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数字本月数、本年累计数、上年数,可以分析公司今后的利润的发展趋势、获利能力,了解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完整性。

2.2 利润表的作用

1)可据以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经营成果通常指以营业收入、其他收入抵扣成本、费用、税金等的差额所表示的收益信息。经营成果是一个绝对值指标,可以反映企业财富增长的规模。获利能力是一个相对值指标,它指企业运用一定经济资源(如人力、物力)获取经营成果的能力,这里,经济资源可以因报表用户的不同需要而有所区别,可以是资产总额、净资产,可以是资产的耗费(成本或费用),还可以是投入的人力(如职工人数)。因而衡量获利能力的指标包括资产收益率、净资产(税后)收益率、成本收益率以及人均实现收益等指标。经营成果的信息直接由利润表反映,而获利能力的信息除利润表外,还要借助于其他会计报表和注释附表才能得到。

通过比较和分析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资产收益率、成本收益率等指标,能够揭示企业利用经济资源的效率;通过比较和分析收益信息,可以了解某一企业收益增长的规模和趋势。根据利润表所提供的经营成

果信息,股东、债权人和管理部门可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获利能力,据以对是否投资或追加投资、投向何处、投资多少等作出决策。2)可据以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指企业以资产清偿债务的能力。利润表本身并不提供偿债能力的信息,然而企业的偿债能力不仅取决于资产的流动性和资本结构,也取决于获利能力。企业在个别年份获利能力不足,不一定影响偿债能力,但若一家企业长期丧失获利能力,则资产的流动性必然由好转坏,资本结构也将逐渐由优变劣,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因而一家数年收益很少,获利能力不强甚至亏损的企业,通常其偿债能力不会很强。

债权人和管理部门通过分析和比较收益表的有关信息,可以间接地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尤其是长期偿债能力,并揭示偿债能力的变化趋势,进而作出各种信贷决策和改进企业管理工作的决策,如维持、扩大或收缩现有信贷规模,应提出何种信贷条件等。管理部门则可据以找出偿债能力不强之原因,努力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改善企业的公关形象。

3)企业管理人员可据以作出经营决策。

比较和分析表中各种构成要素,可知悉各项收入、成本、费用与收益之间的消长趋势,发现各方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揭露缺点,找出差距,改善经营管理,努力增收节支,杜绝损失的发生,作出合理的经营决策。

4)可据以评价和考核管理人员的绩效。

比较前后期利润表上各项收入、费用、成本及收益的增减变动情况,并查考其增减变动的原因,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价各职能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的绩效,以及这些部门和人员的绩效与整个企业经营成果的关系,以便评判各部门管理人

员的功过得失,及时作出采购、生产销售、筹资和人事等方面的调整,使各项活动趋于合理。

利润表上述重要作用的发挥,与利润表所列示信息的质量直接相关。利润表信息的质量则取决于企业在收入确认、费用确认以及其他利润表项目确定时所采用的方法。由于会计程序和方法的可选择性,企业可能会选用对其有利的程序和方法,从而导致收益偏高或偏低。例如,在折旧费用、坏账损失和已售商品成本等方面都可按多种会计方法计算,产生多种选择,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利润表中的信息表述的是各类业务收入、费用、成本等的合计数以及非重复发生的非常项目,这也会削弱利润表的重要作用。通过利润表分析,主要对各项利润的增减变动、结构增减变动及影响利润的收入与成本进行分析。由于分析目标不同,在实际分析时必然要适应不同目标的要求,采用多种多样的分析方法,包括评价的标准、方法和预测方法,几种常用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指以报表中的各项数据计算出的比率数据或百分比数据等实际数据,与计划预算、前期、其它企业同类数据进行比较,从数量上确定差异的一种方法。这种数量上的差距反映出经营管理工这方法由于是同一性质或类别的指标选定一个基准数,然后与实际完成数进行对比,从而分析其间的差异及差异产生的原因。所以这种方法要求比较的数据指标要有可比性,如果被比较的指标含有不可比因素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然后再进行比较,否则会影响比较的结果,不能正确说明问题。比较分析法作为比较的标准可以是计划指标、历史指标也可以是同行业的相应指标。

与计划指标对比。这种方法是与历史指标比。这种方法是将本期的实际指标与期或上年同期或某年同期往往是历史最佳水平的实际指标进行对比,与同行

业的相应指标对比。把企业的某项实际指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以同一会计时期的相关数据,互为比较,求出它们之间的比率,以分析财务报表上所列项目与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评价财务状况和从中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报表使用者的着眼点和用途不同,应用比率分析法计算的各种比率,名目比率分析法全部资产报酬率税后利息支出资产平均总额资本金利润率税后利润资本净值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的对比关系分析是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考察、评企业财务状况优劣、经济效益好坏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进行财务分析的分析者及所使用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使分析的作在分析公司的时,不仅要寻找挖掘出其投资价值,同时也可以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财务风险,并判断是属于系统风险还是非系统风险以及企业的克服能力,从相反的方向来说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和投资价值。这两种方法是互相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同时也各有局限性,在运用时不能孤立地使用一种方法做出投资判断。一般的投资者往往只根据每股收益的净资产收益率等“单位化”后的指标,或仅仅依靠比率分析来实现投资策略,很容易走入误区。所以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来确定目标投资公司,都必须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否则就失去了现实指导意义。总之,现代企业的分析形成了以和其它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的体系。这能很好地帮助使用者了解企业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进行正确决策。但随着社会筹资范围扩大,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在进行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时,其局限性不断显现。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要不断地进行改进,使该体系更加完善、合理,使使用者从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利润,无论是投资者、债权人和管理者,都十分关注企业的获利水平。

[13,14]:、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净值报酬率。

/营业收入×100%

对于销售毛利率的分析应注意如下两个问题。

首先,销售毛利率是企业产品定价政策的指标;其次,销售毛利率指标有明显的行业特点。

2、净利润/成本费用×100%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全面考核企业所费与所得之间关系的指标。成本费用利润率越高,说明每百元耗费赚取的盈利越多,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企业效益越好。

运用该指标进行分析评价时,还应注意如下三个问题。

一是利息费用的内容;二是利息费用的实际支付能力;三是如果利润表上的利息费用为负数,表明它实质是企业的利息收入,意味着该企业银行存款人于银行借款。此时,利息保障倍数就无意义了。

3、销售净利率反映每一元的销售收入实现的净利润是多少,反映企业一段时间经营的最终获利水平,因此外部报表使用者更重视销售净利率的高低。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资产报酬率反映企业资产利用效果的好坏及其获利能力的高低。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资产报酬资产报酬资产报酬资产报酬资产报酬、净值报酬率投资者可通过计算该指标了解自己投入资本的保险程度和获利水平。净值报酬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00%净值报酬率是公司财务管理最终目标的综合体现。通过对它的因素分解和分析,有助于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从中发现影响目标实现的问题与不足,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经营管理,提高公司整体竞争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经营决策提供相应的财务依据。2007/2006 2008/2007 2009/2008 2010/2009 一、营

业收入 99% 108% 140% 140% 减:营业成本97% 107% 107% 126% 营业税金及附加85% 97% 141% 174% 销售费用78% 114% 131% 155% 管理费用104% 118% 142% 186%财务费用183% 173% 69% 175% 损失以“-”号填列)-7% -845% 197% 108%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118%

49% 159% 101%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二、营业利润122% 111% 189% 133% 加:营业外收入208% 77% 1431% 245% 减:营业外支出68% 480% 5% 4156%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37% 455% 24% 268%

三、利润总额122% 110% 192% 132% 减:所得税费用

116% 81% 200% 132% 四、净利润125% 124% 189% 132%通过五粮液集团利润比率分析表可以清楚地看到企业的成长。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与总资产收益率逐年升高,企业经营业绩上升。销售毛利率、销售利润率与经营利润率也逐年升高,且由此三项指标可见,酒类行业的利润率较高。尤其在06年到07年,收益增幅较大,可以看出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品牌酒的认同程度也得到了提高。

从表中发现,三项费用均呈现同比增长的态势,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4.10%;管理费用同比增长74.98%;财务费用同比增长59.40%。三项费用的增加,主要是由公司研发费用、租赁费用、广告费用投入加大及规模扩张等各种因素引起。随着白酒行业竞争的加剧,三项费用的增长是不可避免的,但上市公司应在加大投入、扩大规模的同时,更加重视管理效益,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

5 总结

企业经营者、债权人、股东和潜在的投资者,通过分析报告,可从不同的角

度及时了解企业的信息,从而为各自的目的对该企业做出一系列的决策。因此,

有效、理性的表分析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企业表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和细

致的工作。目的是通过分析,找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评判当

前企业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02 .

[2] 许拯声. 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指南[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01 .

[3]刘国峰,马四海.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 杨志. 浅谈现金流量表与企业财务状况[J]. 经营管理者. 2011 03

[5] 胡玄能,叶华. 会计报表分析[M].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01 .

[6] 王化成.财务报表分析[].北京大出版社,2007.

[] 彭柯谏. 对利润表项目改进之我见[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 17

[] 邱园园. 浅析利润表项目分析应注意的事项[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27 [9] 张思菊,陈雯娟.财务报表分析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探讨[J].现代商贸

工业,2009(01)

[10] 王化成,财务报表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 .

[11] 张学谦,财务报表分析原理及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

[12] 张新民,钱爱民,财务报表分析案例评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 .

[13] 张新民,钱爱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 .

[14] 袁淳、吕兆德,财务报表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6).

[15]//m./corp/go.php/vFD_BalanceSheet/stockid/000050/ctrl/part/di

splaytype/4.phtml

[16] //./ 五粮液集团

致谢

本文在指导教师的谆谆指教下终于完稿,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在论文创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教师和同学的指导和帮助,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专业知识、崇高的职业品德、无私的奉献精神无不令我为之无限的钦佩与向往。在这次论文写作过程之中,我从老师身上学到了做学问的态度、方法与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与做任何事情都应有的认真、严谨的态度。这将使我受用终身!在这里我要对指导教师表达衷心的敬意与谢意。

在此过程中,有众多的老师和同学帮我搜集、查阅资料,校对文章,我不胜感激!同时对所有关心过我的领导、老师、同学表达我由衷的敬意!

最后衷心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

3

II

6

20

i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如下:

1.收入分析 本期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说明公司业务规模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强,市场推广工作成绩很大,公司业务规模很快扩大。本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低于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说明公司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提高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2.成本费用分析 (1)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本期公司发生成本费用共计100,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成本73,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营业费用4,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管理费用21,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财务费用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 (2)成本费用增长情况 本期公司成本费用总额比去年同期增加22,万元,增长%;主营业务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9,万元,增长%;营业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增长%;管理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11,万元,增长%;财务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增长%。 3.利润增长因素分析 本期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加8,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3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9,万元,营业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管理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11,万元,财务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投资收益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补贴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万元。 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为%,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获利能力和公司整体的成本费用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说明公司利润积累有了极大增加为公司增强自身实力、将来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低于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公司的利润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结构优化、市场开拓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2019会计继续教育《利润表分析》答案最全

利润表分析 1.在下列企业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中,不应列入当期营业外收入的是()。 接受捐赠 固定资产盘盈 出售固定资产 出售无形资产 2.利润不仅包括营业利润,还包括营业外收支净额。() 错误 正确 3.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在营业外收入项目核算。() 错误 正确 4.因自然灾害发生毁损、已丧失使用功能等原因而报废清理产生的损失不影响当期营业利润。() 错误 正确 5.在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出售固定资产获得的净收入的是()。 主营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6.利润不仅包括营业利润,还包括营业外收支净额。() 错误 正确 7.在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出售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除外)或处置组时确认的处置利得或损失的是()。 营业外收支 资产处置收益 其他收益 利得或损失 8.营业利润是指营业收入扣除营业成本和营业税金及附加后的差额。() 错误 正确 9.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利润表新增“其他收益”项目,反映计入当期损益的与日常活动有关的项目是()。 盘盈 政府补助 捐赠 债务重组 10.利润表新增“资产处置收益”项目,能反映债务重组中因处置非流动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产生的利得或损失。() 错误 正确 11.在下列各项中,属于一般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的是()。 销售产成品 销售原材料 出租包装物 销售半成品 12.利润表中新增的“其他收益”项目,反映计入当期损益的与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等。

错误

13.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营业外支出的是()。 债务重组损失 盘盈损失 投资损失 捐赠支出 14.营业利润是指营业收入扣除营业成本和营业税金及附加后的差额。() 错误 正确 15.利润不仅包括营业利润,还包括营业外收支净额。() 错误 正确 16.在下列企业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中,不应列入当期营业外收入的是()。 接受捐赠 固定资产盘盈 出售固定资产 出售无形资产 17.其他综合收益分为以后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和以后将重新分类进损益 的其他综合收益。() 错误 正确 18.利润表中新增的“其他收益”项目,反映计入当期损益的与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等。() 错误 正确 19.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利润表一般分析的是()。 综合分析 分步分析 分项分析 分部分析 20.因自然灾害发生毁损、已丧失使用功能等原因而报废清理产生的损失不影响当期营业利润。() 错误 正确 21.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营业外支出的是()。 债务重组损失 盘盈损失 投资损失 捐赠支出 22.影响营业利润的收支项目一定会影响利润总额,但影响利润总额的不一定影响营业利润。() 错误 正确 23.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利润表综合分析是()。 成本费用分析 水平分析 分部分析 分项分析 24.营业利润是企业计算利润的第一步,通常也是一定时期内企业盈利最主要、最稳定的关键来源。()

上市公司利润表怎么看

爱投资-专业全球投资百科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5310659675.html, 上市公司利润表怎么看 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反映一定时期内公司的营业收入(Revenue)减去营业支出(Expenses)之后的净收益(Net Income)。利润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来编制,通过利润表,我们一般可以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管理的成功程度作出评估,从而评价投资者的投资价值和报酬。 用途: 反映公司的收入(Revenue)及费用(Expenses),来分析公司的经济效益及盈利能力,评价公司的管理业绩。 反映公司财务成果的来源,来分析公司的各种利润来源在利润总额中占的比例,以及这些来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收入和费用: 1. 收入项目(Revenue) 公司可通过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取得各项营业收入,也可以将资源提供给他人使用,获取租金与利息等营业外收入。收入的增加,则意味着公司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记入收入账以实际收到的金额或账面价值入账。 2. 费用项目(Expenses) 费用是收入的扣除,费用的确认、扣除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净利润。分析费用项目时,应注意费用包含的内容是否适当,确认费用应贯彻权责发生制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其次,要对成本费用的结构与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分析费用结构是否合理,分析各项费用占营业收入百分比。另外看看费用各个项目的增减变动趋势,以此判定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财务状况,预测公司的发展前景。 利润表主要说明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情况;各项财产物资变动情况;税金的缴纳情况;预计下一会计期间对公司财务状况变动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爱投资-专业全球投资百科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5310659675.html,

利润表分析案例

净利润分析 格力公司2011年实现净利润5,297,340,543元,比上年增长了994,135,046元,增长率为23.10% 。从水平分析表看,公司净利润增长主要是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1,272,237,835元引起的;由于所得税费用比上年增加278,102,788元,二者相抵,导致净利润增长994,135,046元。 利润总额分析 格力公司2011年利润总额增长1,272,237,835元,关键原因是公司营业利润比上年增长了1,795,524,606元,增长率为65.37% ;同时营业外收入减少507,538,527,营业外支出增加15,748,243,导致利润总额减少。 营业利润分析 本公司营业利润比上年增加了1,795,524,606元,增长率为65.37% 。营业收入增长是营业利润增长的一个因素,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了22,723,848,454元,增值率为36.7%。同时,由于营业成本、管理费用、投资收益的增加,以及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减少,使增减相抵后营业利润增加1,795,524,606元,增长率为65.37 %。 二、利润表垂直分析表

利润结构变动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公司2011年度各项财务成果的构成情况。其中,营业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46%,比上年度增长了0.92% ;本年度利润总额的构成为7.61%,比上年度的8.37%减少了0.76% ;本年度净利润的构成为6.37% ,比上年的7.12%减少了0.75% 。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 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 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内容,现与财务部签订如下安全生产目标:

企业利润及利润表分析

企业利润及利润表分析 1、企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2、企业的期间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并在利润表中分别列示。 3、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递延法和债务法)。(1)应付税款法:指企业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计算的应交所得税 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当期所得税费用二当期应交的所得税 (2)纳税影响会计法: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应交所得税和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金额的合计,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 A、递延法: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不需要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进行调整,但是,在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时,应当按原所得税税率计算转回。 本期所得税费用二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 注: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二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 间性差异X现行所得税率 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二本期发生的可抵减时 间性差异X现行所得税率 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二本期转回的可抵减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即前期确认本期转回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X前期确认递延税款时的所得税税率 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二本期转回的增加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即当期确认本期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X前期确认递延税款时的所得税率 B、债务法: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应当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所得

解读上市公司利润表新变化(1)

解读上市公司利润表新变化 2006年2月,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利润表的内容及呈报进行了不同于西方国家及国际 会计准则的改进,这时的“利润”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利润,其质量和实质都有所变化,下面给予简单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新会计准则中利润表的变化 新会计准则对利润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要素的调整、会计计量基础的变化上, 其中主要体现在“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即主要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除存货外的大部分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一)利润要素及定义的变化 原会计要素包括六个部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属于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属于利润表要素。新《基本准则》对六大会计要素作了重大调整,在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要素中分别引入国际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将利得和损失区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利润金额取决于这三者的计量。 (二)利润确认计量的变化 新会计准则不再强调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属性,而按照现行国际惯例把公允价值(Fair Value)概念引入中国会计体系,在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债务重组、金融工具、套期保值和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都引 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将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计入利润。 1、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的调整。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第十一条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第二十二条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并同时满足生物资产有活跃的交易市场和能够从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估计两个条件的,应当对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产生的损益。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三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及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两个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4、资产减值产生的损失。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十五条规定:“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第十七条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5、债务重组收益。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第四、五、六、七条中规定:以现金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

如何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

如何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 证券投资已经成为百姓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大多数中小投资者不是专业人员,缺乏必要的财务常识,很多投资者因为不懂报表而错失买卖股票的良机。因此,如何正确地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挖掘真正具备投资价值的公司,是广大投资者的当务之急。 一、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上市公司会计期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报表。通过资产负债表,能了解企业在报表日的财务状况,长短期的偿债能力,资产、负债、权益和结构等重要信息。 (一)对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科目的分析 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的科目很多,但投资者在进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时重点应关注应收款项、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净损失和递延资产四个项目。 1.应收款项。(1)应收账款:一般来说,公司存在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这是因为在会计核算中设有“坏账准备”这一科目,正常情况下,三年的时间已经把应收账款全部计提了坏账准备,因此它不会对股东权益产生负面影响。但在我国,由于存在大量“三角债”,以及利用关联交易通过该科目来进行利润操纵等情况。因此,当投资者发现一个上市公司的资产很高,一定要分析该公司的应收账款项目是否存在三年以上应收账款,同时要结合“坏账准备”科目,分析其是否存在资产不实,“潜亏挂账”现象。(2)预付账款:该账户同应收账款一样是用来核算企业间的购销业务的。这也是一种信用行为,一旦接受预付款方经营恶化,缺少资金支持正常业务,那么付款方的这笔货物也就无法取得,其科目所体现的资产也就不可能实现,从而出现虚增资产的现象。(3)其他应收款:主要核算企业发生的非购销活动的应收债权,如企业发生的各种赔款、存出保证金、备用金以及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并非这么简单。例如,大股东或关联企业往往将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挂在其他应收款下,形成难以解释和收回的资产,这样就形成了虚增资产。因此,投资者应该注意到,当上市公司报表中的“其他应收款”数额出现异常放大时,就应该加以警惕了。 2.待处理财产净损失。不少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挂账列示巨额的“待处理财产净损失”,有的甚至挂账达数年之久。这种现象明显不符合收益确认中的稳健原则,不利于投资者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 3.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并无实质上的重大区别,它们均为本期公司已经支出,但其摊销期不同。“待摊费用”的摊销期在一年以内,而“递延资产”的摊销期超过一年。从严格意义上讲,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并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但它们似乎又同未来的经济利益相联系,而且在会计实务中,不少人也习惯于把已发生的成本描绘为资产。 (二)对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类科目的分析

企业利润表分析

企业利润表分析 从这张利润表中可以看出,营业收入作为企业获得利润的主要来源,会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企业利润的含金量和持续性,因此营业收入的质量分析在利润表中是非常重要的。99年相对于98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低,说明企业经营业绩呈下降趋势,而主营业务成本呈上升趋势,成本增加,收入减少,势必会导致企业主营业务利润降低,或者是主营业务的地区分布不同,行业经济不景气,导致主营业务收入下降。 其他业务利润99年较98年有所增长,反映出企业在经营其他业务取得不错的成果,但是一个企业最主要最关键还是以主营业务收入为重,主营业务所占比重越大,才越说明企业的经营成果越好。期间费用较上一年呈减少趋势,说明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有所提升,降低了运营费用,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 99年营业利润为负数,企业出现了亏损,很大程度是因为收主营业务成本提升而利润降低的影响,所以公司的实体经济做的很差,成本提升企业没有改变经营销售策略,成本提高企业可以相应减少产品的生产数量,提高质量。以追求更大的利益。利润总额较上一年有所增长,大部分来自于投资收益与补贴收入的增加,且营业外支出较上一年有所减少,政府对企业的补贴、投资收入弥补了营业外收入,原因可能是投资股票、债券,获得投资收益的增加,公司的资产规模,盈利能力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因此99年净利润呈上升趋势。 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低,管理费用降低,而投资收入、政府补贴等非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弥补了主营业务收入的减少,使总利润大幅提高,因此净利润收益率增加,净利润也增加。但是这些营业外收入并不能说明企业的经营成果有所提升,因此企业最重要,最关键还是应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主营业务收入上去。 建议: ①要加强实体经济的建设,提高品牌建设和核心竞争力。 ②可以进行产业的结构调整,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 ④企业应保持稳定的利润水平和平稳的增长速度。

利润表的总体分析

第3章利润表分析 二、利润表的格式 利润表的格式一般有两种: 单步式利润表和多步式利润表。 1、单步式利润表是将本期发生的所有收入汇集在一起,将本期所有的成本费用汇集在一起,两者相减,一次计算出本期的净损益。 2、多步式利润表是按照利润形成的主要环节,从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个层次来分步计算、揭示利润的形成过程。 在我国,企业利润表一般采用多步式。 多步式利润表中,企业经营成果的列示层次和计算 过程如下: 第一步: 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费-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 变动净收益+投资收益 第二步: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第三步: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三、利润表的内容 利润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营业收入:由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组成 2、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费-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收益 3、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4、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5、每股收益

四、利润表分析的目的与思路 利润表分析的主要目的: 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及时揭示企业经营管理 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报表分析者做出相应的决策。 利润表分析的基本思路: 1.增减变动分析 2.结构变动分析 3.财务比率分析 4.重点项目分析 第二节利润表的总体分析 一、利润表各项目的增减变动分析 利润表各项目的增减变动分析是对企业盈利状况及 其变化趋势所进行的总体性分析。 增减变动分析一般采用比较分析法,通过编制比较利润表来进行横向分析。 具体有两种方式: 1、利润表水平分析 2、利润表趋势分析 利润表水平分析: 是通过编制利润的水平分析表,将企业利润表中 各项目的实际数与计划(预算)数进行比较,说 明企业完成经营计划(经营预算)的程度;将利 润表各项目的本期数与上期数进行比较,说明企 业各损益项目增减变动的情况;将本企业利润表 各项目的实际数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说明企业收益在同行业中的水平。 水平分析表的编制可以采用增减变动额(绝对额) 和增减变动百分比(相对数)相结合的方式。 利润表趋势分析: 利润表趋势分析是通过编制利润的趋势分析表,将企业利润表中各项目连续若干期的实际数进行比较,说明企业各损益项目增减变动的趋势。 趋势比较可以采用环比比较,也可以采用定基比较。 二、利润表各项目的结构变动分析 企业利润表各项目的结构变动分析是对企业盈利 构成状况及其变化所进行的总体性分析。 一般采用比较分析法,通过编制共同比利润表来 进行纵向分析。 具体有三种方式: 1、利润表垂直分析 2、利润收支结构分析 3、利润业务结构分析 利润表垂直分析: 利润表垂直分析是通过编制利润的垂直分析表,将企业利润表中各项目的实际数与共同的基准项目实际数(一般为营业收入)进行比较,计算各利润项目占基准项目的百分比,分析说明企业财务成果的结构及其增减变化的合理程度。

利润表分析模板

利润表分析 一、利润增减变动分析 1.净利润分析:该公司2003年实现净利润330704万元,比上年增加110807万元, 增长了50.39%。,增长幅度较高。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加了89247万元,增长幅度57.34%,少数股东权益增加了21559.50万元,增长了33.56%。从水平分析表可以看出:公司净利润大幅度增长主要是由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了136601.00万元引起的,由于所得税增加了25793.80万元,二者相抵,使得净利润增长了110807.00万元。 2.利润总额分析:该公司2003年实现利润总额379251.00万元,比上年增加了 135810.00万元,增长幅度为55.06%。 1)营业利润增加是关键因素。营业利润增加了135810.00万元,增长率为55.79% 2)营业外收入增加是有利因素,营业外收入增加了2134.51万元,增长率为 42.04% 3)营业外支出增加是不利因素。营业外支出增加了1333.59万元,增长了326.84%。主要是处置非流动资产所致 三项内容增减相抵使利润总额增加了135810.00万元。 3.营业利润分析:该公司2003年实现营业利润379251.00万元,增加了135810.00万 元,增长率为55.79%. 1)关键因素是投资收益增加了70252.50万元,增长幅度为86.23%。主要是由于长期股权投资收益所致 2)有利因素:A、主营业务收入增加。营业收入增加了162740.00万元,增长了 6.75%。从行业来看:电力行业和石油天然气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在稳步的增长, 燃煤销售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有轻微下降,综合作用使主营业务收入增加。从 地区来看:该公司华东地区的主营业务收入在稳步增长的同时,开拓新市场, 向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发展。 B、营业税金及附加减少。减少了1491.20万元。 3)不利因素:由于营业成本、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的增加使得营业利润减少4.其他指标分析: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增加了0.208元,增长了63.22%;其 他综合收益减少了11772.43万元减少了60.95%。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增减相抵使得综合收益增加了99034.00万元,增长了41.40%。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增加了77474.00元,增长了44.28%。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增加了21559.50万元,增长了33.56万元。 二、利润构成分析 该公司2003年营业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4.73%,比2002年增加了4.6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4.94%,比上年度增加4.66%;净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2.85%,比上年度增加了3.73%。由此可知该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 从营业利润构成看,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下降,投资收益比重上升是营业利润构成上涨的原因,利润总额构成的增长主要是由于营业利润比重的增加。 三、营业利润水平分析 1.营业利润分析。该公司2003年实现营业利润379251.00万元,增加了135810.00万 元,增长率为55.79%.,营业利润大幅度增长。从水平分析表上看,公司营业利润增长主要是营业毛利上年增加了89670.00万元,同时投资收益增长了70252.50万元,营业税金减少级附加减少了1491.20万元也是营业利润增加的有利因素。销售

整理版企业利润及利润表分析模板

整理版企业利润及利润表分析

企业利润及利润表分析 1、企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它业务收入。 2、企业的期间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期间费用直 接计入当期损益, 并在利润表中分别列示。 3、所得税费用的计算: 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 递延法和债务 法) 。 ( 1) 应付税款法: 指企业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 按照当期计算的应交所得税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的所得税( 2) 纳税影响会计法: 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 按照当期应交所得税和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金额的合计, 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 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 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 A、递延法: 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 不需要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 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进行调整, 可是, 在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时, 应当按原所得税税率计算转回。 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

贷项金额-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金 额+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转回的 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注: 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现行所得税率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现行所得税率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转回的可抵减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 即前期确认本期转回的可抵减时间性 差异) ×前期确认递延税款时的所得税税率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本期转回的增加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 即当期确认本期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 异) ×前期确认递延税款时的所得税率 B、债务法: 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 应当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所得税影响金额进行

利润表分析 例文

利润表分析报告 一、水平分析 1、净利润或税后利润分析 2009年水井坊公司实现净利润319116000元,比上年增长2658000元,增长率为0.84%。从水平分析来看,公司利润增加主要是由于利润总额增加了11682000元,增长率为2.39%。由于所得税增长幅度为5.27%,高于利润总额的增长幅度,因此净利润增长幅度小于利润总额增长幅度。 2、利润总额分析 2009年公司利润总额增长了11682000元,增长率为2.39%,主要由公司当年营业外收入、支出变动引起。2009年营业外支出大幅减少,减少额度为10723727元,原因为2008年为地震捐款带来了大笔暂时性的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增加2694800元,但因为营业利润略有减少,故公司利润总额增长仅为11682000元。 3、营业利润分析 2009年公司营业利润减少了1727000元,减少了0.36%。主要原因为公司营业成本增加了490976733元,增长率为69.15%。 虽然营业收入增加了494590000元,增长率为41.95%,但是营业总成本增加较大。其中主营业务成本增长最多,增长343539000元,增长率高达136.45%,其次因为房地产项目投入经营,营业税金及附加也大幅度增加,增长额为87279000,增长率为82.18%。最后资产减值损失增加了5155100,增长率为48.31%,所以即使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与前期相比,均有小幅度减少,但营业利润仍有极小幅度的减少。 4、主营业务利润分析 主营业务利润增加884,717,000元,增长率为7.77%。虽然主营业务收入增加了494590000元,增长率为41.95%,但主营业务成本也增长了343539000元,增长率高达136.45%,其次因为房地产项目投入经营,营业税金及附加也大幅度增加,增长额为87279000,增长率为82.18%。所以主营业务利润增加额度很小。 项目具体变化情况可见下列图表: 图1-1 水井坊公司利润变动情况分析

企业利润表及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企业利润表及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本章提要 盈利能力分析是财务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盈利是企业经营的要紧目标。本章以企业的以财务报表为要紧信息来源,就企业的利润表及其组成项目分析、利润表比较分析、利润表比率分析来评价企业盈利能力。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有关盈利能力指标的计算与分析,并学会运用这些指标评价企业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 第一节利润表及其组成项目分析 一、利润表的内容 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或收益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通过利润表,能够从总体上了解企业的收入、成本和费用,以及净利润(或亏损)的实现及构成情况。它是把一定时期的营业收入与同一会计期间相关的营业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的报表,是企业会计报表的差不

多报表之一。其具体结构是:由表头、表体和补充资料三部分组成。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多步式利润表格式如表2-1所示。 表2-1 利润表 编制单位:年月日 单位:元

补充资料: 二、利润表的作用 利润额的高低及其进展趋势,是企业生存与进展的关键,也是企业投资者及其利害关系人关注的焦点。因此。利润表的编制

与披露对信息使用者是至关重要的。具体地讲,利润表的作用要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分析、评价、预测企业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 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都与“利润”紧密相连。经营成果(或经营业绩)指企业在其所操纵的资源上取得的酬劳(扣除理财成本、筹资成本等减项),它直接可体现为一定期间的利润总额;而获利能力则指企业运用一定经济资源(如人力、物力)猎取经营成果的能力,它可通过各种相对指标予以体现,如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收益率以及人均收益率等。通过当期利润表数据可反映一个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通过比较和分析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不同企业同一时期的收益情况,可据以评价企业经营成果的好坏和获利能力的高低,预测以后的进展趋势。 (2)有助于分析、评价、预测企业以后的现金流淌状况 我们明白,报表使用者要紧关注各种预期的现金来源、金额、时刻及其不确定性。这些预期的现金流淌与企业的获利能力具

会计继续教育--利润表分析

单选题 1.在下列各项中,计算营业利润时不会涉及的损益项目是()。 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 投资净收益 所得税费用 2.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利润表一般分析的是()。 综合分析 分步分析 分项分析 分部分析 3.在下列各项中,属于一般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的是()。 销售产成品 销售原材料 出租包装物 销售半成品 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出售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 和投资性房地产除外)或处置组时确认的处置利得或损失的是( )。 营业外收支 资产处置收益 其他收益 利得或损失 5.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利润表分项分析的是()。 成本费用分析 投资收益分析 净利润分析 资产减值准备分析 6.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营业外支出的是()。 债务重组损失 盘盈损失 投资损失 捐赠支出 7.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利润表新增“其他收益”项目,反映计入当期损益的与日常活动有关的项目是()。 盘盈 政府补助 捐赠 债务重组 8.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核心利润的项目是()。 税金及附加 投资收益 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9.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利润表综合收益的是()。

股本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其他综合收益 10.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影响利润表营业利润的是()。 发生的所得税费用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盘亏固定资产净损失 行政罚款 11.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利润表综合分析是()。 成本费用分析 水平分析 分部分析 分项分析 12.某企业2017年度营业收入为1000000元,营业成本为600000元,营业利润为200000,则营业利润的构成为()。 60% 20% 33.33% 40% 13.在下列各项中,企业商品经营盈利状况最终取决于()。 主营业务利润 营业利润 利润总额 净利润 14.如果企业本年营业收入的增长快于营业成本的增长,那么企业本年营业利润将()。一定大于零 一定大于上年利润总额 一定大于上年营业利润 不一定大于上年营业利润 15.在下列各项中,属于2017年度利润表新增项目的是()。 投资损失 管理费用 营业外支出 资产处置收益 16.销售品种构成变动会引起产品销售利润变动,主要是因为()。 各种产品的单位利润不同 各种产品的价格不同 各种产品的单位成本不同 各种产品的利润率高低不同 17.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产品销售利润因素的是()。 销售量 生产成本 税金

巧用利润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

巧用利润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 【摘要】通过对利润表中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的分析,可以对企业的工作业绩作出评价,同样有助于关注企业财务风险,保证企业良好运行。 【关键词】利润表;盈利能力;分析 利润表又称收益表或损益表,是反映上市公司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把一定时期的营业收益与其同一会计期间的营业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公司一定时期的税后净利润。通过利润表反映的收入、成本和费用等情况,能够反映公司生产经营的收益情况、成本耗费情况,表明公司生产经营成果;同时,通过利润表提供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数字(本月数、本年累计数、上年数),可以分析公司今后利润的发展趋势、获利能力,了解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完整性。由于利润是公司经营业绩的综合体现,又是进行利润分配的主要依据,因此,利润表是会计报表中的主要报表。 一、利润构成分析 企业的利润,一般分为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及净利润。将企业的利润表按照其收益来源构成划分为经营性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业务收入。通过上述收益的划分,将企业的利润构成情况大致分为以下六种类型,从而可以判定企业盈利能力的稳定性。 A型企业属于正常状态的利润表要素构成状况,这类企业最好,属正常企业的经营状况,当然这类企业财务状况最好。而B往往是由于非经常性的特殊情况发生损失而造成的亏损,通过采取措施,加强经营管理,也会加以扭转,故该类企业可望迅速好转。C型企业属于危险状态的利润表要素构成状况。这类企业虽有盈利但非营业所得,而是靠非正常经营业务所得,故既不能持久,也不会过多。D这类企业在不能获得主营业务利润情况下必导致亏损,该类型企业产品销售获得毛利已不能弥补期间费用的支出,产生营业亏损,继续下去亏损额越多,亏损比例越大,导致破产速度越快。E型企业属于濒临破产状态的利润表要素构成状况。这类企业虽然最终有盈利,但正常经营业务所得,既不会多,也不会持久。这种偶然性所得,

利润表及其分析

第三章利润表及其分析 一、利润表的含义 利润表,或称损益表,是集中反映上市公司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是一张动态的财务报表。 利润表的中心是“收入—费用=利润” 利润表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利润表反映的收入、成本和费用等情况,能够反映公司生产经营的收益和成本耗费情况。 二、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的基本结构、格式 利润表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表首、表体和补充资料。 利润表的表首提供表名、编制主体、编制日期和货币单位等资料。 利润表的表体是利润表的主体。列示其具体项目,具体揭示公司财务成果的形成过程。 目前比较普遍的有多步式利润表和单步式利润表两种。我国一般采用多步式利润表格式。它反映几个方面的内容: 1、构成主营业务利润的各项要素; 2、构成营业利润的各项要素; 3、构成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的各项要素; 4、构成净利润(或净亏损)的各项要素。 三、利润表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股利收入等。 (一)收入的特点 1、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 2、营业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 3、收入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4、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二)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建筑合同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四、利润表费用类项目及其他项目收入的的确认与计量 费用是企业为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是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由此可以引发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按照费用的用途一般可分为主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两类。 主营业务成本是与主营业务收入相关的、已经确定了归属期和归属对象的成本。 期间费用是公司当期发生的费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某种产品成本的、直接计入损益的各项费用。一般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部分。 五、所得税的核算 (一)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数量差异 (二)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 应付税款法 纳税影响会计法 六、分部报告及其分析 分部报告的概念 编制分部报告的现实意义 分部报告的划分 分部报告的内容、期间和披露形式 七、对上市公司利润质量的分析 对利润形成过程的分析

上市公司利润表分析开题报告.doc

附表1: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上市公司利润表分析 学生姓名:学号: 系:专业: 指导教师: 2016年 11 月 18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生效。 2. 开题报告内容必须按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在国际标准A4型(297mm ×210mm)打印纸或复印纸上,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 3. 开题报告的字数须2000字以上。开题报告中,学生查阅的参考文献应在15篇及以上(不包括辞典、手册)。 4. 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14年9月26日”或“2014-09-26”。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分别列示,同时将费用按照性质的不同详细地列示在利润表中。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综合收益相关的理论研究比技早,而化在准则制定方面也比较完善,本文主要对国外关于综合收益准则制定方而进行文献综述。虽然Fasb最早提出了综合收益这一概念,但是最早将综合收益的信息在财务报表中进行列报的是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W下简称abs)。1991年,英格兰及威尔特许会计师协会联合苏格兰特许会计师学会共同发布了《财务报告的未来形式》,该研究报告建议使用传统的利润表(损益表)及利得表两张报表^起反映企业全部财富的变动。该研究报告突破了历史成本计量这一公认的计量属性,体现了综合收益的概念,并瓦对企业已经实现W及还未实现的所有价值的变动都进行确认并在报表中列报。 Cahan(2000)通过实证来研究新西兰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在报表中列报披露其他综合收益是巧具有价值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列报其他综合收益后的综合收益总额比传统损益表中的净利涧的价值相关性要高。 Chio chang(2006)选取美国上市公司1998-2003年的报表数据作为样本来分析综收益在预测未来收益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证实综合收益能够对未来收益的预测产生影响,并且比净利润的影响大。同时结果还表明证券分析师在对未来收益进行预测时会用到报表中披露的综合收益信息,若净利润大于综合收益,分析师会调低下一年度预测的收益:若净利涧小于综合收益,分析师不会对未来收益预测做出调整

(企业利润管理)利润表分析

(企业利润管理)利润表分 析

第5章利润表分析 壹、单项选择题 1.反映企业全部财务成果的指标是()。 A.主营业务利润B.营业利润C.利润总额D.净利润 2.企业商品运营盈利情况最终取决于()。 A.主营业务利润B.营业利润C.利润总额D.投资收益 3.企业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是于()。 A.提取法定公益金之后B.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之后 C.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之后D.支付普通股股利之前 4.企业用盈余公积金分配股利后,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下述比例()。A.10%B.20%C.25%D.50% 5.产生销售折让的原因是()。 A.激励购买方多购商品B.促使购买方及时付款C.进行产品宣传D.产品质量有问题6.计算销售量变动对利润影响的公式为: A.销售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产品销售利润实际数×(产品销售量完成率-1)

B.销售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产品销售利润实际数×(1-产品销售量完成率)C.销售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产品销售利润基期数×(产品销售量完成率-1)D.销售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产品销售利润基期数×(1-产品销售量完成率)7.销售品种构成变动会引起产品销售利润变动,主要是因为()。 A.各种产品的价格不同B.各种产品的单位成本不同 C.各种产品的单位利润不同D.各种产品的利润率高低不同 8.产品等级构成变化引起产品销售利润变动,原因是()。 A.等级构成变动必然引起等级品平均成本的变动 B.等级构成变动必然引起等级品平均价格的变动 C.等级构成变动必然引起等级品平均销售量的变动 D.等级构成变动必然引起等级品平均利润的变动 9.产品质量变动会引起产品销售利润变动,是因为()。 A.各等级品的价格不同B.各等级品的单位成本不同 C.各等级品的单位利润不同D.各等级品的利润率高低不同 10.如果企业本年销售收入增长快于销售成本的增长,那么企业本年营业利润()。

如何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

证券投资已经成为百姓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大多数中小投资者不是专业人员,缺乏必要的财务常识,很多投资者因为不懂报表而错失买卖股票的良机。因此,如何正确地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挖掘真正具备投资价值的公司,是广大投资者的当务之急。 一、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上市公司会计期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报表。通过资产负债表,能了解企业在报表日的财务状况,长短期的偿债能力,资产、负债、权益和结构等重要信息。 (一)对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科目的分析 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的科目很多,但投资者在进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时重点应关注应收款项、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净损失和递延资产四个项目。 1.应收款项。(1)应收账款:一般来说,公司存在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这是因为在会计核算中设有“坏账准备”这一科目,正常情况下,三年的时间已经把应收账款全部计提了坏账准备,因此它不会对股东权益产生负面影响。但在我国,由于存在大量“三角债”,以及利用关联交易通过该科目来进行利润操纵等情况。因此,当投资者发现一个上市公司的资产很高,一定要分析该公司的应收账款项目是否存在三年以上应收账款,同时要结合“坏账准备”科目,分析其是否存在资产不实,“潜亏挂账”现象。(2)预付账款:该账户同应收账款一样是用来核算企业间的购销业务的。这也是一种信用行为,一旦接受预付款方经营恶化,缺少资金支持正常业务,那么付款方的这笔货物也就无法取得,其科目所体现的资产也就不可能实现,从而出现虚增资产的现象。(3)其他应收款:主要核算企业发生的非购销活动的应收债权,如企业发生的各种赔款、存出保证金、备用金以及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并非这么简单。例如,大股东或关联企业往往将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挂在其他应收款下,形成难以解释和收回的资产,这样就形成了虚增资产。因此,投资者应该注意到,当上市公司报表中的“其他应收款”数额出现异常放大时,就应该加以警惕了。 2.待处理财产净损失。不少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挂账列示巨额的“待处理财产净损失”,有的甚至挂账达数年之久。这种现象明显不符合收益确认中的稳健原则,不利于投资者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 3.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并无实质上的重大区别,它们均为本期公司已经支出,但其摊销期不同。“待摊费用”的摊销期在一年以内,而“递延资产”的摊销期超过一年。从严格意义上讲,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并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但它们似乎又同未来的经济利益相联系,而且在会计实务中,不少人也习惯于把已发生的成本描绘为资产。 (二)对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类科目的分析 投资者在对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类科目的分析中,重点应关注其偿债能力。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指标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