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活动《小鱼的梦》
大班音乐活动《小鱼的梦》教案

大班音乐活动《小鱼的梦》优秀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歌曲《小鱼的梦》的内容,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2. 能够用自然的嗓音演唱歌曲,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
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节奏感。
二、活动准备1. 教学课件:小鱼图片、梦境图片等。
2. 乐器:手鼓、沙锤等。
3. 音乐磁带或音响设备。
三、活动重难点1. 学会歌曲《小鱼的梦》的歌词。
2. 掌握歌曲的节奏,能够合拍地演唱。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小鱼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小鱼的特征。
2. 学习歌曲:教师播放歌曲《小鱼的梦》,引导幼儿倾听并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3.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4. 动作表演:教师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用手鼓、沙锤等乐器为歌曲伴奏。
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歌曲内容,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梦想。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小鱼梦境的主题墙饰,引导幼儿观察和欣赏。
3. 音乐游戏:开展类似的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快乐。
六、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和动作,引导幼儿模仿和学习。
2.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互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 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七、教学内容1. 歌曲《小鱼的梦》的歌词学习。
2. 歌曲的旋律感受和演唱技巧。
3. 音乐节奏的掌握和乐器伴奏。
八、教学步骤1. 歌词学习:教师带领幼儿逐句学习歌曲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
2. 旋律演唱:教师指导幼儿演唱歌曲,纠正不良发音和节奏错误。
3. 乐器伴奏:教师教授幼儿使用手鼓、沙锤等乐器为歌曲伴奏。
4. 动作表演:教师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动作表演。
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和参与活动。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鱼的梦》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鱼的梦》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和声元素。
2.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3.听、唱、演示一首简单的儿童歌曲。
教学重点1.整体节奏感的培养及唱歌表现能力的提升。
2.整歌旋律的掌握,特别是高、低音区的相互呼应。
3.通过音乐表现小鱼的梦,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架子鼓、铃鼓等乐器。
2.教具《小鱼的梦》光盘或音频文件。
3.教室内、外音乐器。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教师向幼儿介绍《小鱼的梦》这首歌曲,比较歌曲名称和歌曲的内容。
2.准备好乐器,让幼儿触摸、感受。
正式教学1.教师播放歌曲《小鱼的梦》,然后向孩子们介绍这首歌曲的来历,并让孩子们听一遍歌曲。
2.教师再次播放歌曲,让孩子们跟着音乐整合唱经过,模仿小鱼的梦的动作,感受歌曲。
3.分别让孩子们触摸击打木鱼、鸣笛、打铃等简单乐器,自由发挥的演奏,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4.教师布置一定的动作与节奏,让孩子们跟唱,并加入简单的伴奏和四分音符、二分音符的节奏演唱。
5.一边唱一边演示鱼的动作和情景,并指导孩子们一步步地完成音乐、动作和情景的配合。
巩固知识点1.让小朋友们自由创作自己的小鱼故事,然后表演唱自己的小鱼之梦。
2.用更鲜明的图画、影片等素材引导孩子们的情感投入,让孩子们更深地了解非音乐的隐喻意义。
反思总结这节音乐课比起之前更加有趣,我的不断努力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通过教具《小鱼的梦》光盘或音频文件来使孩子们对音乐节奏更敏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运用了古希腊教育家所提倡的。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小鱼的梦》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1. 感受音乐优美的旋律,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2. 通过音乐游戏,锻炼幼儿的手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幼儿对海洋生物的认知,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鱼形卡片、海洋生物图片、小鱼手偶等。
2. 音乐:《小鱼的梦》音频文件、音响设备。
3. 场地:宽敞的室内活动场地。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转身等,引导幼儿充分活跃身体。
2. 导入部分(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活动主题《小鱼的梦》,并通过展示鱼形卡片、海洋生物图片和小鱼手偶等教具,引导幼儿观察和认知海洋生物。
3. 主体部分(10分钟):教师播放《小鱼的梦》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舞蹈。
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如游动、翻滚、跳跃等,邀请幼儿一起模仿。
在舞蹈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自己的舞蹈动作。
4. 游戏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鱼找伙伴”游戏。
游戏规则: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名小鱼,其他幼儿手持鱼形卡片,围绕小鱼进行圆圈舞蹈。
当音乐停止时,持有鱼形卡片的幼儿需找到一个伙伴,组成一对小鱼。
教师评选出最佳小鱼组合。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引导幼儿学会反思自己的表现。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强调团队合作和分享的重要性。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关注海洋生物,培养幼儿的保护环境意识。
2. 环境创设:教师在教室环境中布置海洋主题展览,让幼儿继续关注和了解海洋生物。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是否充分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2. 教学手段是否丰富多样,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3. 活动难度是否适中,能否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需求?4. 是否有效引导幼儿进行团队合作和分享交流?5. 如何在今后的活动中更好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六、活动准备:1. 教具:海洋背景图、小鱼手偶、水草装饰等。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小鱼的梦》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小鱼的梦》含反思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音乐游戏体验小鱼的梦境,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模仿小鱼游泳的动作,锻炼幼儿的手脚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3. 培养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听从指令、合作意识以及自我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小鱼头饰、海洋背景图、音乐播放设备。
2. 教师着装:海洋主题服饰。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知道的关于海洋的知识。
2. 教学基本动作:教师示范模仿小鱼游泳的动作,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做相应的动作。
3. 游戏环节: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轮流扮演小鱼,其他组员用海洋生物的动作围绕小鱼进行舞蹈。
4. 创意表现:邀请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小鱼的梦境,如唱歌、跳舞、讲故事等。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谈谈在活动中的感受,总结活动中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创意表现环节,共同完成小鱼的梦境。
2. 环境创设:教师带领幼儿在海洋背景图上贴上幼儿亲手制作的海洋生物装饰,布置成为海洋世界。
五、教学反思:在活动组织方面,时间安排较为合理,教学内容丰富且富有层次。
但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个别关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加以改进。
在活动延伸方面,家园共育和环境创设的环节还需加强,以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总体来说,本次音乐游戏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在个别环节仍有改进空间。
教师将继续努力,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六、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小鱼头饰、海洋背景图、音乐播放设备。
2. 教师着装:海洋主题服饰。
七、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知道的关于海洋的知识。
2. 教学基本动作:教师示范模仿小鱼游泳的动作,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做相应的动作。
3. 游戏环节: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轮流扮演小鱼,其他组员用海洋生物的动作围绕小鱼进行舞蹈。
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详案《小鱼的梦》

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详案《小鱼的梦》教案详案: 小鱼的梦一、教学目标1.认识和掌握小鱼的梦这首儿歌的歌曲内容和歌曲形式。
2.正确地演唱这首儿歌,并理解并提取歌曲中的一些乐理知识。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增强集体意识。
二、教学内容1.儿歌《小鱼的梦》。
2.歌曲的演唱和练习。
三、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法。
2.情景教学法。
3.肢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1.创设教学情境小班音乐活动的教学开始,小老师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叫做《小鱼的梦》,有关小鱼的故事。
并且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跳舞,做小鱼游泳的动作,大家一起努力,看看谁会游泳得最快。
2.感受音乐老师让孩子闭上眼睛,放松身体,听音乐。
音乐开始,学生闭上眼睛,安静地听取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音乐结束,学生睁开眼睛,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首音乐给你什么感觉?”“你觉得这首音乐属于哪一种音乐?”通过听音乐,了解到音乐的愉悦感。
3.学唱歌曲老师教学歌曲《小鱼的梦》的歌词和曲调。
先带领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拍拍手,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速度和节奏感。
然后老师慢慢地教唱歌词,“小鱼的梦,里面有什么呢?”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唱。
接着,老师分段教唱,学生跟着唱。
最后,整首歌曲安排一个小组进行演唱。
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歌词和曲调,并且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4.歌曲动作表演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两个角色:小鱼和大鱼。
老师提前准备了小鱼和大鱼的道具(头饰),给每个小组一个道具,让学生穿上道具进行表演。
老师先示范,然后让学生按照示范进行表演。
老师可以拍拍手帮助学生找到节奏感。
学生演唱的同时,做游泳、跳跃、摇尾巴等动作。
五、教学资料1.教学用曲: 《小鱼的梦》。
2.小鱼和大鱼的道具。
六、教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音乐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愉悦感,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学生通过动作表演,更好地理解并演绎了歌曲的内容。
整个教学过程活跃而富有趣味性,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小鱼的梦》及教学反思(5篇材料)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小鱼的梦》及教学反思(5篇材料)第一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小鱼的梦》及教学反思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小鱼的梦》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运用图谱的方法记忆歌词,感受歌曲,让幼儿在听听、讲讲、画画中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活动《小鱼的梦》含反思教案吧。
设计意图: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都是3-6岁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直观形象思维。
这就导致在音乐教学中出现了“一节唱歌教学活动下来,孩子们歌词还记不住,更谈不上有表情、有感情的演唱了”。
教师教的累、孩子学的烦。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尝试着把图谱应用于音乐教学中,很快被孩子们接受了,它是一种视觉符号,它可以把音乐直观、形象、趣味的表现出来。
如果只靠语言来传递信息,则会给幼儿以单调和枯燥的感觉。
《指南》指出: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这是他们的特点。
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图谱,幼儿的注意力便能被充分吸引,学习兴趣也能被充分调动起来。
图谱的运用,可以促使幼儿自己动脑,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让幼儿思维处于最佳状态,从而积极思考,自觉接受新知识。
通过老师的教,逐渐过渡到幼儿主动的学,利用图谱的重要意义在于有效的图谱能够帮助幼儿自主学习。
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让幼儿在听听、讲讲、画画中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运用图谱的方法记忆歌词。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1、课前熟悉旋律,图谱一张2、PPT课件活动重点:在听听、讲讲、画画中熟悉歌词活动难点:合作完成图片的填充活动过程:一、随音乐律动进入活动场地。
二、感受歌曲,理解歌词三、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倾听歌曲,合作完成图片填充。
四、活动延伸:根据图,创编歌词教学反思:《小鱼的梦》是一首语言清新优美、生动活泼,充满了情趣,洋溢着愉悦的儿歌,也是一篇丰富积累学生语言、训练学生语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想象力的好教例。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鱼的梦》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鱼的梦》一、活动目标:1. 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演唱歌曲《小鱼的梦》,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和表现力。
3. 引导幼儿理解歌曲中小鱼的梦想,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小鱼的梦》乐谱,小鱼头饰,水草装饰。
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音响设备,投影仪。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1.1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1.2 教师播放一首轻松愉快的歌曲,让幼儿跟随音乐摇摆身体,感受音乐的节奏。
2. 歌曲教学(10分钟):2.1 教师向幼儿介绍歌曲《小鱼的梦》,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歌词的含义。
2.2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幼儿跟随教师学唱。
2.3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合唱,注意纠正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3. 实践活动(10分钟):3.1 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小鱼头饰,扮演小鱼的角色。
3.2 教师播放歌曲《小鱼的梦》,幼儿戴着小鱼头饰,在水草装饰的环境中,边唱边舞。
四、活动总结:1. 教师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回顾本次活动,询问幼儿对歌曲《小鱼的梦》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总结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肯定。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教师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演唱歌曲《小鱼的梦》,培养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表现力。
2. 课后活动: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兴趣,组织相关的音乐活动,如音乐会、合唱团等,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6.1 复习歌曲《小鱼的梦》,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6.2 教师向幼儿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如“滴答滴答”和“摇啊摇啊”,让幼儿跟随教师练习。
6.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分组演唱,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小鱼、水草等,让幼儿在演唱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七、教学活动:7.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小鱼,其他幼儿扮演水草,一起演唱歌曲《小鱼的梦》。
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详案《小鱼的梦》

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详案《小鱼的梦》1、活动背景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游戏活动作为幼儿园的一项重要活动,对幼儿的语言、感知、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音乐游戏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幼儿良好的身心发展和自我认知。
本教案详案以《小鱼的梦》这首活泼有趣的童谣为基础,通过贴近幼儿的生活和情境,创设具体的游戏体验和情境氛围,让幼儿获得丰富的音乐游戏体验,同时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情感交流能力,同时发展幼儿对节奏、旋律、节拍的认知能力。
2、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能够听懂并朗读《小鱼的梦》这首童谣;2.能够理解歌曲内容,感受其中的情感表达;3.能够辨别歌曲中的基本节奏和节拍;4.能够模仿并唱出歌曲的基本旋律;5.能够口头或肢体表现歌曲中的情景。
(2)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情感交流能力;2.发展幼儿对音乐节奏、旋律、节拍的基本认知能力;3.培养幼儿的音乐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3)情感目标1.培养幼儿的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2.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感表达能力;3.培养幼儿的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3、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1)教学内容1.童谣《小鱼的梦》;2.基本节奏和节拍;3.基本旋律;4.情景表演。
(2)教学形式1.集中授课,幼儿园大班为单位进行;2.游戏体验、互动体验为主要教学形式;3.教师引导游戏过程,既可以自由活动,也可以参与竞赛。
4、教学过程(1)热身环节教师为幼儿营造好良好的音乐氛围,通过歌曲、舞蹈等方式热身。
(2)歌曲的学唱扩展1.教师先唱一遍《小鱼的梦》;2.大班一起两遍跟唱;3.将歌曲分成两组,分别比赛哪一组唱的更好;4.检查两组谁唱的比较好,并总结优秀的学唱实践。
(3)团队游戏环节1.将班级分成两组,团队游戏;2.游戏内容为“小鱼过河”,两组站成两排;3.小学生们将分别标明一个固定的“捉”标记;4.前队队员扮演小鱼,后队队员扮演大灰狼,相互打斗;5.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做出各种来自歌曲的肢体动作,增强游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