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遥控报警器设计制作1
红外线安全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

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前言.. (III)第1章绪论 (1)1.1 课题背景 (1)1.2 目的和意义 (1)1.3 发展现状 (2)第2章红外线 (4)2.1 红外线简介 (4)2.1.1 红外线 (4)2.1.2 红外辐射 (4)2.1.3 红外辐射原理 (4)2.2 红外技术 (5)2.2.1 红外技术定义 (5)2.2.2 红外技术的发展史 (5)2.2.3 红外技术的影响 (7)2.2.4 红外技术的发展趋势 (7)第3章红外探测器 (8)3.1 红外探测器 (8)3.2 红外探测器原理及分类 (8)3.2.1 红外探测器原理 (8)3.2.2 红外探测器分类 (9)3.2.3 被动红外报警探测器 (10)3.2.4 系统时钟的设计 (10)第4章主要元器件介绍 (12)4.1 单片机AT89C2051 (12)4.2 电源电路 (14)4.2.1 固定三端稳压器 (14)4.2.2 78系列应用电路 (14)4.2.3 78系统L05 (14)4.3 555定时器 (15)4.3.1 555定时器简介 (15)4.3.2 555时序电路的电路结构和逻辑功能 (16)4.3.3 555定时器的应用 (17)4.4 COMS反相器结构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19)4.4.1 COMS反相器 (19)4.4.2 反相器CC4069 (20)4.4.3 CC4069其他应用 (20)4.4.4 模拟声响发生器(扬声器) (21)4.5 传感器组成 (21)4.6 红外发光二极管 (22)第5章声光报警电路 (23)5.1 555定时器组成的声光报警电路 (23)5.1.1 LCD显示模块测试 (23)5.1.2 接收器原理图:AT89C2051红外接收电路图 (23)第6章单片机控制红外防盗报警系统 (25)6.1 实验装置 (25)6.2 硬件电路 (25)6.3 软件设计 (26)6.4 系统调试 (28)第7章结果分析 (29)7.1 PCB板的制作 (29)7.2 制作与调试 (29)第8章防盗报警器误报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32)8.1 防盗报警器故障引起的误报警 (32)8.2 报警器设计引起的误报警 (32)8.3 报警器安装引起的误报警 (32)8.4 用户使用不当引起的误报警 (33)8.5 环境引起的误报警 (33)结论 (34)致谢 (35)参考文献 (36)附录A (37)附录B (41)红外线安全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安全保障的需要,电子报警这门综合技术正在不断地发展。
一款红外遥控温度报警器设计

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Abstract: (4)Key words: (4)0 引言 (5)1 总体设计 (5)1.1 设计思路及原理方框图 (5)1.2 各模块方案选择 (7)1.2.1 控制器模块设计方案论证与选择 (7)1.2.2 温度采集模块设计方案论证与选择 (7)1.2.3 显示模块设计方案论证与选择 (7)1.2.4 语音模块设计方案论证与选择 (7)1.2.5 键盘模块设计方案论证与选择 (7)1.2.6 红外遥控模块设计方案论证与选择 (8)2 红外遥控系统设计 (8)2.1 红外遥控原理 (8)2.2 红外遥控发射器 (8)2.3 红外接收器 (9)2.4 软件设计 (9)2.4.1 红外编码设计 (9)2.4.2 红外解码设计 (10)3 温度系统设计 (11)3.1 温度采集模块设计 (11)3.1.1 硬件电路设计 (11)3.1.2 软件设计 (11)3.2 温度显示模块设计 (13)3.2.1 硬件电路设计 (13)3.2.2 软件设计 (13)4 语音报警系统设计 (14)4.1 硬件设计 (14)4.2 软件设计 (16)5 调试及仿真 (16)5.1 protues简介 (16)5.2 Protues使用注意事项 (16)5.3 本设计中PROTUES中的仿真 (17)6 总结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18)附录1 元件清单 (19)附件2 红外接收及温度报警电路图 (20)附件3 红外遥控电路图 (21)附件 4 红外解码及温度报警程序 (22)附件 5 红外解码程序 (33)红外遥控温度报警器设计摘要:温度,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工业生产中都是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参数。
任何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过程都与温度密切相关,不同的工业生产和工艺对温度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当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都将会给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器进入到人们的家庭生活之中,但是因此而引起的火灾的现象也越来越多,造成财产很大的损失。
对射式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的设计

第一章绪论在一些电影、电视剧中我们常可以看到,有些博物馆等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场所,在安防电脑系统的屏幕上面,显示着一根根红线,如果有人进入不小心“触”到了这根红线,那么报警器就会发响。
这就是红外线报警器。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红外线报警器分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1]。
主动式红外线报警器,是报警器主动发出红外线,红外线碰到障碍物,就会反弹回来,被报警器的探头接收。
如果探头监测到,红外线是静止不动的,也就是不断发出红线线又不断反弹的,那么报警器就不会报警。
当有会动的物体触犯了这根看不见的红线的时候,探头就会检测到有异常,就会报警。
被动式报警器少了一项功能,就是发射红外线。
物理学上告诉我们,当物体的温度高于0K的时候,就会发出红外线,换句话说任何物体都能发出红外线[2]。
而其后的原理,被动式报警器和主动式是一样的。
红外线报警器对温度敏感,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当感应到环境中存在高出背景强度的辐射时,就触发报警。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是由收、发装置两部分组成[3]。
发射装置向装在几米甚至于几百米远的接收装置辐射一束红外线,当被遮断时,接收装置即发出报警信号,因此,它也是阻挡式报警器,或称对射式探测器。
通常,发射装置由多谐振荡器、波形变换电路、红外发光管及光学透镜等组成。
振荡器产生脉冲信号,经波形变换及放大后控制红外发光管产生红外脉冲光线,通过聚焦透镜将红外光变为较细的红外光束,射向接收端。
接收装置由光学透镜、红外光电管、放大整形电路、功率驱动器及执行机构等组成[4]。
光电管将接收到的红外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经整形放大后推动执行机构启动报警设备。
主动式红外报警器有较远的传输距离,因红外线属于非可见光源,入侵者难以发觉与躲避,防御界线非常明确。
主动式红外报警器是点型、线型探测装置,除了用作单机的点警戒和线警戒外,为了在更大范围有效地防范,也可以利用多机采取光墙或光网安装方式组成警戒封锁区或警戒封锁网,乃至组成立体警戒区。
红外遥控报警器设计论文

红外遥控报警器设计论文设计要求:当有人遮挡红外光时发出报警信号,无人遮挡时报警器不工作。
红外发射器,发射频率为30KHZ,控制距离大于2米;报警信号频率为800hz。
二.系统组成1红外遥控报警器发射电路①由5自激多谐振荡器电路产生频率为30KHZ的方波②由三极管组成的信号放大电路③红外信号发射部分2.2红外遥控报警器接收电路①红外信号接收部分②接收的电信号的比较电路⑧由555自激多谐振荡器产生频率为800HZ的方波信号④指示灯报警电路⑤蜂鸣器报警电路2.主要原件介绍NE555D芯片介绍三.红外发射电路工作原理:直流稳压电源给NE555芯片供电使其产生自激信号,此信号经过三管脚输出给红外发射二极管,使二极管发出红光。
红外发射电路图如下四.红外接收电路工作原理:本部分工作原理如下:当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到红外细时,接收二极管导通,使得5555芯片的四管脚短接,从而5555芯片不工作,不会产生自激作用,因此蜂鸣器两端没有电压则不响,反之,当红外接收二极管没有接收到红外线时,接收二极管截止,555芯片正常工作,给蜂鸣器提供电压,则蜂鸣器响。
接收电路图如下五.PCB板设计1. PCB板及元件参数使用PCB向导制作电路板。
英制单位,电路板为矩形,宽度为2300mil、高度为1600mil,禁止布线区与板子边缘的距离为1mil。
通孔元件,邻近焊盘间允许一条导线穿过。
最小导线尺寸12mil、最小过孔宽62mil、最小过孔孔径32mil、导线间最小间隔3mil。
建立PCB规则和约束,过孔直径为50mil,过孔孔径为25mil。
电源+5V和地线线宽均为30mil,其余导线12mil。
导线与焊盘最小间距13mil。
PCB板布线采用自动布线加手工布线,顶层垂直布线,底层水平布线。
2.补泪滴补泪滴就是在铜膜导线与焊盘或过孔交接的位置处,防止机械钻孔时损坏铜膜走线,特意将铜膜导线逐渐加宽的一种操作。
由于加宽的铜膜导线的形状很像泪滴,因此,将该操作称为补泪滴。
红外线报警电路设计报告

红外线报警电路设计报告一.设计任务设计并制作反射式的红外报警电路,当有人靠近时能够发出声光报警。
二.设计要求(1)反射式的有效探测距离>50cm(2)系统采用单5V供电(3)发出的声光报警能够持续10-15S时间,然后自动解除报警(或者采用手动解除报警)。
三.方案选择及电路的工作原理方案一:采用LM567锁相环电路。
反射式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由LM567 及其外围电路产生方波振荡信号, 驱动三极管控制的红外线发射电路,并将接收的信号同其产生的方波信号的频率与相位进行比较, 当某一连续输入的信号落在给定的通频带内时, 锁相环电路将此信号锁定。
无信号输入时8号脚输出高电平,有信号时8脚输出低电平。
此电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方案二:采用555定时器产生振荡电路。
由555定时器产生脉冲波驱动红外发光管,接收管处用同向放大器放大信号。
当有信号输入时,放大后的电压经同相比较器比较后,驱动三极管电路。
此电路受外界红外线干扰强,但可通过滤波和调节电压比较器的基准电压较低外界红外线对电路结果的影响。
基于已学了555定时器, 对其掌握得较好,且由NE555产生脉冲波电路简单,方便调占空比,电路又便于调试,所以选择了方案二。
四.单元电路设计计算与元器件的选择1.555定时器振荡电路: 为了使探测距离大于50cm,需要脉冲波的频率较大,预计为2-3kHz,其它参数为 R1 = 2K、 R2 = 10K、 C2 = 0.1uF、 C3 = 0.01uF,电位器R9 = 1K,产生的脉冲频率 f = 1/0.7(R1 + 2R2)C2 = 2-3kHz, 占空比q = (R1 + R2) / (R1 + 2R2) = 0.545;2.同相放大器电路: R4 = 1K、R5 = 1M、C4 = 0.1uF;电压放大倍数Au = R5/ R4 = 1000;3.延时电路: 由于受外界的干扰,没有人靠近时测得比较器输入端电压为1.6V左右,所以放电不完全,要达到10-15秒的延时则需按完全放电时间为20多秒计算参数。
毕业设计红外报警器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报告红外报警器设计学生姓名童亮所在系电子工程系班级08级应用电子3班专业应用电子技术指导教师吕宁摘要红外感应是一个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的领域,几十年来,人们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无论从线路技术还是元器件方面,乃至于思想认识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当今的社会红外感应在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应用。
如红外报警器、红外数据传输器、红外夜视仪等方面。
所以设计一个简易红外报警器有利于我们对红外传输技术有所了解。
这次设计简易红外报警器的内容是:设计符合要求的电路原理图,对三极管构成无稳态振荡电路、红外收发电路自锁驱动与复位电路及三极管构成无稳态振荡声光电路的各个元件的参数静态工作点进行分析计算,用Altium Designer Summer 09软件制作出PCB板,在其过程中注意元件的布局和板面的设计,用multisim7进行仿真。
根据元件参数采购元件,并进行安装和调试,若有故障,则利用已有的故障维修思路和方法进行检修。
使其能正常工作,达到合格的标准。
在设计中我受益匪浅,三极管构成自锁驱动与抚复位电路和三极管构成无稳态振荡电路结构原理等新的理论知识,复习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电路、模拟电子技术,现代电子电路与技术等知识。
还更好的理论结合实际,把相关的新老知识应用到设计中,自己动手设计出成品。
红外报警器的作用是把从发射端发送的信号经过空气有接收端接收,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外部人体的作用阻碍了信号的传递而作为报警信号的触发条件。
作为电子技术的毕业设计,本课题提出的红外对射报警器指标比较低,以及现实的干扰与实用性等原因采用直流供电红外发生发生电路。
由于个人水平有限,本设计中的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原谅!目录第一章概论 (1)1.1选题依据 (1)1.2红外报警器简介 (1)1.3选红外对射类依据 (1)红外对射:将发射和接收的部件,分两边装,在接收部分负责信号的放大输出。
当红外收发电路工作后,当发射和接收之间有物体阻挡了红外光,则会有信号跳变,有输出信号。
红外线报警器制作

反相比例运算放大电路及倒相器
由图知: ui+=0 而ui-=ui+=0 又I+=I-=0 则有i1=if 即: ui 0 0 uo R1 Rf
uo Rf R1 ui
If R1 I1 II+ R2
Rf
ui
uo
• 例4.1 电路如图所示,设R1=10kΩ,Rf=50 kΩ,求Auf、 R2。若ui=0.5V时,uo =? • 解:反相比例运算电路放大倍数 • Auf =uo/ui=-Rf/R1 =-50/10=-5 If Rf • 平衡电阻为: • R2=R1∥Rf=10∥50=8.3kΏ R1 ui • uo= ui×Auf = 0.5×(-5)=-2.5V
电压反馈框图
电压反馈放大电路
负反馈四种基本组态
• 电压串联负反馈
R P + ud N+ uo
ui + uf -
R1
R2
由电阻R1、R2组成的分压器就是反馈网络
判别反馈极性采用瞬时极性法
• 即假设在同相输入端接入一电压信号ui,设其瞬时极性为正 (对地),因为输出端与同相输入端极性一致也为正,uo经R1、 R2分压后N点电位仍为正,而在输入回路中有ui=ud+uf, 则ud=ui-uf,由于uf的存在使ud减小了,因而所引入的反 馈为负反馈;由于反馈信号在输入回路中与输入信号串联, 故为串联反馈;从输出端看,R1、R2组成分压器,将输出 电压的一部分取出作为反馈信号
Uuo U+ R3
Rf Rf uo = ui1 + (1 + )U+ R1 R1
ui2 R3 其中, U+ = R2 + R3
• 例4.3 电路如图所示,R1=R2=R3=10KΩ,Rf1 =51KΩ,Rf2=100KΩ,ui1=0.1V, ui2=0.3V, 求uo1 和uo。
电路CAD课程设计方案红外线报警器

电路CAD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红外线报警器专业班级:电信0903班学号: **********学生姓名:***同组学生:李艳、赵士红红外线报警器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电子电器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各种高档家电产品和贵重物品为许多家庭所拥有。
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是越来越多。
这点就是看到了大部分人防盗意识还不够强.造成偷盗现象屡见不鲜。
因此,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庭对财产安全问题十分担忧。
防盗就成了一项重要的课题。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是一种智能报警系统,可以大大提高了居民家庭的安全程度,有效保证了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由于红外线是不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红外线发射和接受系统来感应是否有人闯入,如果探测到有人闯入,那么系统的报警电路会给人们以提醒。
通过介绍热释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给出了一种被动型热释电红外报警器的结构原理及其应用电路。
这种电路把红外线的隐蔽性很好地应用于报警系统中,从而实现了防盗报警功能,达到了安全防护之目的。
关键词被动式红外报警器;热释电红外<PIR);传感器;热释电效应;菲涅尔透镜The design of infrared alarm system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appliances rapid development,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A variety of high-grade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and the valuables have for many families. However, some lawless elements are also more and more. This is seen most security awareness is not strong enough. Causing steal phenomenon it is often seen. Therefore, more and more households in property safety is concerned about. Secur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frared anti-theft alarm is a kind of intelligent alarm system,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safety degree of the households,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residents' personal and property safety. Because infrared is not exposed to light, has strong confidentiality and secrecy, therefore in security, alert security device has been widely used, through the infrared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ystem for sensing whether someone is breaking into, if the detected someone broke in, then the system will send out alarm sound and light alarm circuit sounds to the people to remind.目录一、设计任务与要求二、方案设计与论证方案一方案二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1. 电源电路设计(方案一、方案二>1.1整流滤波电路1.2稳压电路2.单元电路——电源电路的原理图及仿真结果3 放大电路的设计3.1 反相交流放大器3.2 同相交流放大器4.比较器电路设计5.元器件的介绍6.电路的总结四、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1.总电路图2.说明3.PCB设计4.元器件清单五、结论与心得六、参考文献一、设计任务与要求当有人侵入探测区域内,控制器会发出报警信号,且在人离开后,报警器依然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红外线遥控报警器学生姓名高健专业班级自动化052班学号20054460208指导教师刘冲2007年1月12日电气工程学院红外线遥控报警器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设计一个红外报警器,当无人进入红外光线探测范围时,报警器不发出报警信号,当有人进入红外光线探测范围时,报警器报警。
2、控制距离在2米以上二、方案计划与论证总体分析:有人挡住红外光线时报警器发出声音,人没有挡住时报警器不发出声音,我们对此方案有两种思路:1、第一方案为被动式:地球上的物质都会辐射红外线,有的强烈有的平静,当有人进入探测器范围内,探测器探测到人体发出的较强的红外热辐射,经过光电转换,引起报警系统报警。
2、第二方案为主动式:在探测区域范围内,红外光由发射端发射到接收端。
当有人进入区域内,挡住红外光线,接收端接受不到红外光线,以此引起接收系统中报警电路的反应,报警系统报警。
3、控制范围要求在2米以上,就要求红外发射器功率不能太小。
4、报警器的灵敏度是判断报警器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灵敏度越高越好。
但是要考虑到报警器对飘浮物和微小动物的误报,另外还要考虑白天黑夜光线的影响。
5、在选择器件时还要从经济上考虑,最好选用一些常用芯片器件。
设计方案总原理图方案一、采用TX05D 红外线控制开关及蜂鸣器制成的,它制作容易、安装方便,而且直观,可以简易的将红外线反馈的信号导通蜂鸣器或关闭.工作原理采用TX05D 红外线控制蜂鸣器由红外线接收开关IC1、功率开关集成电路IC2、蜂鸣器及电源变换电路等组成,部分元件如图所示:TX05D 芯片TX05D 外部构造自激多谐振荡功率放大器电源R红外信号发射电路框图放大器 整 流 报警器红外信号接收电路框图'TX05D内部构造TWH8778芯片方案二、采用主动式红外报警器。
红外探测器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发射器和接收器相对安装, 其间形成一束看不见的红外线, 一旦有人经过遮挡, 接收器的输出电平信号发生变化就会传感到安全防盗报警系统中。
红外线发射电路及接收电路部分电路如下:555 三极管由555定时器和三极管构成的红外线报警器发射电路,其中555构成多谐振荡器,振荡频率fo=1.43/[(RI+2R2)C],其输出信号经三极管推动蜂鸣器。
PR为控制信号,当PR为高电平时,多谐振荡器工作,反之,电路停振。
A1、A2、A3、三级放大红外脉动光信号后转换成电信号, 并经A1、A2、A3、三级放大,输出恒定的高电平,其电平信号幅度接近工作电压。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红外线发射电路脉动光的有效传送距离正比于脉冲的峰值功率, 峰值功率又与脉冲峰值电流IP 成正比。
红外光发光器件所能承受的脉冲峰值电流IP 和所能承受的直流电流IM 的关系:式中: IP—峰值电流, IM —最大工作电流, T0—振荡工作周期, td—脉冲上平顶宽度。
为了提高发射器的功率就需提高发光器件的峰值电流IP , IM 是定值,所以从上式可知提高IP 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空度比。
因此设计控制电路要使脉冲的上平顶宽度td 尽量小, 以利获得较大的脉冲峰值电流IP。
红外发光器件一般使用GaA s 红外发光二极管, 它的光谱分布如下图所示:上图GaAs 二极管的光谱灵敏度从图中可知: GaA s 红外发光管的相对光谱峰值波长K= 940nm 左右。
GaA s 红外二极管的两个重要参数是正向电压#OV F 和正向电流IF。
它的典型正向电压V F= 1. 4V。
图2 表示了恒定温度t= 25℃时GaA s 红外二极管的正向电压V F 与正向电流IF 的函数关系。
从其V —I 特性曲线, 利用微商△V F △ IF 能方便地求出GaA s 红外二极管正常工作区的动态阻抗rs。
它的rs 大约在0. 1~ 0. 28 之间。
发光二极管的调制末级要与动态阻抗相匹配。
在实际应用中, 确定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最大作用距离时, 还要考虑到温差对发光器件辐射功率的影响。
因为温度影响发光二极管的量子效率, 从而影响它的辐射功率。
随着温度升高, 量子效率和辐射效率有所下降, 随着温度降低, 结果正好相反。
实验表明对GaA s 二极管来说温度上升80℃时, 辐射效率差不多减小一半。
而温度下降80℃时, 辐射率差不多增加一倍。
所以在实际应用时确定红外探测器的最大作用距离应以夏季温度最高时调整的距离为准。
红外线接收电路接收器的作用是接收发射器发出的红外脉动光, 完成光电转换, 经过放大、滤波等电路把正确信号可靠地传感到报警器安全系统的接口电路中。
接收器的光电转换器件选用2CU 型光电二极管。
这种光电二极管采用黑色树脂封装,透射红外光, 滤除可见光, 对于减小背景光的干扰有特殊的效果。
2CU 型光电二极管的光谱范围在380—1100nm , 其峰值波长K= 880- 990nm , 适于做GaA s 红外二极管的光接收器件。
它的电器参数见下表:四、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方案一、1、方案一总原理图:接通电源,220V交流电经变压器T降压、二极管VD2-VD5桥式整流、电容器C滤波后,输出约12V直流电,供蜂鸣器控制电路用电。
平时,由于常温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较弱,光敏三极管接收不到红外线,IC1输出端OUT处于低电平,IC2第5脚元合适的控制电压输入,因而其内部电子开关“断开”,蜂鸣器无电不工作。
当有人进入红外线接收范围时,人体会发出较强的红外辐射,并被光敏三极管接收转换成相同频率的电信号,经IC1内部电路一系列、解调、整形、比较后,由OUT端输出高电平信号,从而使IC2第5脚通过分压电阻器R1、R2获得合适的控制电压(≥1.6V阀值电压),控制IC2内部电子开关“闭合”,使蜂鸣器通电自动运行发出声响。
当人离开红外线照射范围,IC1内部光敏三极管失去红外脉冲信号,电路又恢复到平常的待机状态。
2、方案一元件清单:元件序号主要参数数量备注R1 30k 1R2 10k 1C 470μTX05D 1 红外线控制开关TWH8778 1 是开关集成电路,适合做微电流触发的电流型控制器件二极管 5 VD1、VD2、VD3、VD4、VD5、蜂鸣器 1 可以用扬声器代替电源220V 1变压器T 1方案二、1、方案二总原理图:Ic1与R1R2C1 组成无稳态振荡器,N1、N2、N3、为输出控制元件。
电路中:振荡频率f≈ 1. 443 (R1+ R2),占空比_ = R1+ R2/R1+ 2R2发射器的工作电压为直流+ 9V , 整机工作电流10mA 左右。
按上述电路原理设计、即使在夏季温度最高时, 发射器的最大作用距离也能达到100m 以上。
D1 为光电接收元件。
D1 接收到发射器的红外脉动光信号后转换成电信号, 并经A 1A 2A 3 三级放大,A 4 输出恒定的高电平, 其电平信号幅度接近工作电压。
D1 为接收指示。
如有遮挡,D1 收不到红外光信号,A 4 输出电平变低;D2 指示灯亮。
A 4 输出的电平信号由高变低从而触发报警系统的接口电路。
电路中C13、R15 为短暂信号滤波电路。
接收器的集成电路应选用低噪低漂运算放大器, 电阻尽可能选用误差小的金属膜电阻。
电容的漏电尽可能小。
2、方案二元件清单:元件序号主要参数数量备注R (电阻)R1=10k、R2=22k、R3=100、R4=750、R5=220k 、R6=47k、R7=47k、R8=33、R9=2.1k、R10=100k、R11=47k、R12=22k、R13=22k、R14=27k、R15=22k、R16=100 、R17=22k17C (电容)C1=1000μ、C2=100μ、C3=100μ、C4=47μ、C5=20μ、C6=10μ、C7=100μ、C8=33μ、C9=10μ、C10=33μ、C11=33μ、C12=10μ、C13=100μ、C14=200μ、C15=1000μ、C16=100μ16 C4和C15为有极性电容光电发射元件D2 1光电接收D1 1 元件二极管VD1、VD2 2三极管N1、N2、N3、N4 4 N1~N3放大,N4输出放大器A1、A1、A3、A4 4蜂鸣器BELL 1555芯片555触发器 1五、安装与调试方案一:将焊接好的电路板固定密闭的盒面板上,然后将整体固定在一个地方,接上电源,使电路能正常运行。
温度要正常,因为过高温度会影响红外线接收,引起失误。
注意在盒面板为红外线发射和接收器开出感光孔。
调整输入电压可以改变红外线照射范围。
方案二:为减少背景或环境辐射的影响、设计一种套管结构装置来屏蔽掉这些不希望有的辐射。
套管装置既作为探测器的外壳又可以作环境光的屏蔽。
套管内壁要涂上一层粗糙的黑漆。
粗糙的黑漆表面吸收很大一部分光幅射, 这样可以防止环境辐射的光反射到红外接收器件上。
套管结构装置的设计要考虑到坚固、易于安装、并且方便调整对准。
另外还要密封垫圈以利于户外使用时防雨防潮。
发射与接收红外线示意图如果在有人遮挡红外光线时,如果报警器不运行,可能是由于接收端和发射端距离过远,确定正确的发射接收距离,要求发射端发出的红外光线要对准接收端口,这样才能使接收端产生相应的光电放应。
当有人遮挡时才会使报警器运行。
而且方案二中还设置了短暂信号滤波电路:如飞鸟老鼠等小物体飞速穿过造成非常短暂的遮挡。
因此接收器输出的前一级要有滤波措施, 以滤除0. 5 秒以下短暂遮挡的误触发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