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对于环境与经济的影响

合集下载

雾霾天气的危害有什么

雾霾天气的危害有什么

雾霾天气的危害有什么雾霾是指大气中悬浮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形成雾状,从而造成空气污染现象。

雾霾天气不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还对环境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危害。

本文将详细探讨雾霾天气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

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会被吸入肺部,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这些细小的颗粒物能够穿透到肺泡,引起气道炎症,严重影响呼吸功能。

长期暴露在雾霾天气中,人们容易出现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疾病的发生。

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由于免疫力较低,更容易受到雾霾天气的威胁。

其次,雾霾天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首先是植被受到损害。

雾霾中的有害物质会沉积在叶片表面,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

其次是土壤受到污染。

大量的颗粒物降落在土壤上,使得土壤物理结构变得紧密,影响土壤透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此外,雾霾天气还会对水质造成污染。

当大气中的有害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会通过降雨形式下降,降雨过程中有害气体就会与水融合,导致水质恶化,危害水生生物生存。

再次,雾霾天气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首先是交通运输受到阻碍。

能见度低下会导致交通事故频发,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危险,还阻碍了物流的正常运输。

其次是旅游业受到了重大冲击。

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心情带来负面影响,使得旅游景区的游客数量大幅减少,导致旅游收入急剧下降。

此外,雾霾天气还对建筑业产生了影响。

空气中的颗粒物会附着在建筑物表面,导致建筑物外观变脏,不仅影响美观,还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清洗和维护。

为了应对雾霾天气带来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

首先,加强环境管理,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排污监管力度,使其达到相关标准。

同时,提倡绿色出行,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机动车使用,以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量。

其次,加大对环境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提高污染物的治理效率和降解能力。

雾霾的危害和治理措施

雾霾的危害和治理措施

雾霾的危害和治理措施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速以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雾霾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雾霾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还对环境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本文将探讨雾霾的危害和治理措施。

一、雾霾的危害1. 影响健康雾霾是由细微的颗粒物和污染物混合而成,可以造成多种健康问题,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

孕妇、老人、儿童和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特别容易受到影响,严重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2. 破坏环境雾霾不仅影响人类的健康,还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空气和土壤中的有毒物质和化学物质以及酸性雨水等还会对植物生长和土壤肥力产生负面影响。

3. 影响经济发展雾霾会对旅游、交通、建筑等多个行业造成负面影响。

它会降低城市形象和声誉,使得一些公司和机构不愿意在他们的区域内建立营业点或办公室。

这将严重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

1. 控制污染源最有效的控制雾霾的方法是控制污染源。

政府可以采取多项措施,如强制执行污染排放标准、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以及鼓励企业采用更清洁、环保的技术和设备等。

2. 推广清洁能源清洁能源的推广是减少雾霾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政府可以采取多项措施,如支持清洁能源的研发和应用、推广使用能源审计和管理制度等,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3. 促进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减少雾霾的重要因素。

政府应该鼓励公众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如组织环保义工、开展环保宣传等。

通过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可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雾霾的意识和行动力。

4. 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合理规划城市建设是减少雾霾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方案,并建立公共空间和绿色步行系统,以降低交通拥堵和车辆排放的污染。

三、结论总之,雾霾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职业,还关系到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减少雾霾的措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只有大家一起合作,才能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和宜居。

雾霾对经济发展的危害(3)

雾霾对经济发展的危害(3)

雾霾对经济发展的危害(3)(三)汽车增加及其尾气的排放近年来,汽车拥有量持续上升,汽车拥有量从1990年的5513600辆增加到2012年的109331000辆,随之而来的是汽车尾气排放剧增,至2017年,全国机动车共排放污染物 5226.8万吨,而据分析,汽车尾气排放对pm2.5增加的贡献大约占到22%以上。

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不仅造成了雾霾天气,而且排放过程中伴随的主要颗粒物多为有毒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四)城镇化进程的扬尘城镇化一直与工业化同步,因此,除了工业化之外,城镇化带来的环境恶化也不容小视。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为了城镇化进程大力投资兴建高楼大厦,尤其表现在房地产业日益壮大, 2011年中国房地产业投入为1088.13亿元,房屋建筑面积达到了85.2亿平方米。

由于房地产泡沫已经地产开发商对利益的最大追求,使得在建造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扬尘,对空气造成了严重污染。

(职称论文发表首选期刊中心网)三、雾霾对经济的影响分析雾霾天气对经济的影响概括起来分为正的影响和负的影响两方面,有的产业由于雾霾天气的到来带来了新的商机,相反,有的相关产业则受到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一)促进医药产业的发展雾霾天气的出现很容易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等现象,所以与此有关的大量药品需求增加,价格上涨,销量大幅增加,尤其是绿盾口罩销量剧增,有些地方甚至已经脱销。

绿盾口罩在第一时间进入到各大药店和便利店,由于产品的持续热销,越来越多的渠道经销商也进入市场。

(职称论文发表首选期刊中心网)雾霾天气日益严重,不得不引发人们对于环境与经济关系的深思,中国不应当再走西方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需要大力发展的经济的同时发展环保产业。

大力发展新能源已经是众多国家达成的共识,雾霾天气的频发提醒中国现在应该重视新能源的发展,而对于朝阳产业的投资机构来说,与清洁技术相关的领域正迅速变成新的契机。

除了空气净化的防护领域,污染源头遏制领域和发电领域都相应会有新的投资机会。

雾霾的好处与坏处

雾霾的好处与坏处

雾霾的好处与坏处近年来,雾霾问题严重困扰着人们的生活,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然而,雾霾也不完全是一无是处的。

本文将从正反两个方面探讨雾霾的好处与坏处。

一、雾霾的好处1. 保持地球温暖:雾霾中的颗粒物可以吸收和散射太阳光,形成障碍物,有效阻止部分太阳辐射进入地球大气层,从而保持地球的温度平衡。

2. 改善农作物生长:适度的雾霾能够阻挡过高的日照和紫外线,减少水分蒸发,降低作物快速失水的风险,从而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3. 促进能源研发:雾霾使人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加深,从而推动清洁能源的研发和应用。

例如,雾霾问题严重的城市更容易引起人们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和投资。

4. 促进空气净化技术发展:雾霾的产生使得空气净化领域得到迅猛发展,不断涌现出各种雾霾治理技术和设备,如空气净化器、雾霾吸附材料等,有助于提高空气质量。

二、雾霾的坏处1. 健康影响:雾霾中的细颗粒物、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会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对呼吸道、心血管系统等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呼吸道疾病、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生率增加。

2. 生态破坏:雾霾对植物生长影响巨大,过高的浓度会使植物叶片受损,导致光合作用减少,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物种多样性。

3. 经济影响:雾霾天气对交通、航班、工业和农业等各个领域造成严重影响,降低生产效率,增加物资成本,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4. 社会困扰:雾霾天气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也给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困扰,增加了人们的焦虑和压力。

综上所述,雾霾虽然具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其坏处远远大于好处。

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减少雾霾的产生,加强环境保护,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

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目录一、引言二、雾霾的成因1. 大气污染物排放2. 气象条件不利3. 化学反应4. 扬尘污染三、雾霾的危害1.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 经济影响3. 生态环境影响四、雾霾的防治措施1. 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2. 加强环境监测与预警3. 推行清洁能源4. 提倡绿色出行和节能减排5. 增强公众环保意识五、结论一、引言雾霾是近年来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其对人体健康、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都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应对雾霾问题,本文将探讨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二、雾霾的成因1. 大气污染物排放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燃煤和燃油的使用等。

其中,燃煤是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其释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会在大气中形成细颗粒物,导致雾霾的形成。

2. 气象条件不利气象条件对雾霾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大气稳定不动、湿度高、风速低时,细颗粒物更容易停留在空气中,形成雾霾。

3. 化学反应大气中的污染物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有毒有害物质,如臭氧、硝酸、硫酸等。

这些物质进一步加剧了雾霾的程度。

4. 扬尘污染扬尘污染是雾霾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城市建设、工地开发、道路扬尘等过程中,大量的粉尘物质进入空气中,加重了雾霾的形成。

三、雾霾的危害1.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雾霾中的细颗粒物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对人体的呼吸系统产生刺激或损伤。

长期暴露于雾霾中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甚至导致肺癌等严重健康问题。

2. 经济影响雾霾天气会对交通、航空、能源等产生巨大影响。

能见度降低将影响交通运输的效率,航班取消或延误会导致巨额经济损失。

同时,由于雾霾对农作物的影响,农业产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进而使得食品价格上涨。

3. 生态环境影响雾霾中的化学物质不仅对人类健康有害,也对植物和水体等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危害。

植物叶片上的细颗粒物阻碍了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就雾霾天气谈我国经济发展中环境问题

就雾霾天气谈我国经济发展中环境问题

就雾霾天气谈我国经济发展中环境问题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口益尖锐,环境问题成为人类社会继续发展的巨大障碍。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环境与发展是一对矛盾,只有协凋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才能顺利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但与此同时,环境事业的发展却相对十分缓慢,环境问题十分严重,以至于对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民生的改善构成了重大威胁。

除了要依靠科技进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还要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来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近日连续的雾霾天气值得我们反思。

关键词:保护环境;经济发展;可持续一、前言最近一周以来,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笼罩着我国,从华北到东南沿海、甚至是西南地区,已陆续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覆盖了将近一半的国土,给人们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造成雾霾的原因是不利的气候条件,致使空气中污染物持续累积,无法扩散。

不过“外因在天气,内因在污染”。

专家认为,天气因素是触发和加剧雾霾影响的直接因素,但根本因素是持续的污染物排放,主要大气污染排放总量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

对比著名的“雾都”伦敦,1952年12月,逆温层笼罩伦敦,连续数日寂静无风,伦敦雾霾重重,酿成灾难。

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煤炭燃烧产生的粉尘、有毒气体和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日的大雾天气。

许多伦敦市民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哮喘、咳嗽,呼吸道疾病高发。

在从12月5日到8日的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多人。

9日之后,雾霾逐渐消散,但在此之后的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在两百余年的工业化建设进程中,英国社会一直没有足够重视空气污染的危害。

最后,一场灾难来袭,导致数千人丧命,英国人开始发现空气污染到底有多可怕。

此后,英国痛下决心整治环境,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整治环境。

时至今日,伦敦摘掉了雾都的帽子,蜕变为蓝天白云的生态之城,绿色产业成为英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2024年雾霾文献综述与经济分析》范文

《2024年雾霾文献综述与经济分析》范文

《雾霾文献综述与经济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我国许多地区正面临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尤其是以雾霾现象最为突出。

雾霾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雾霾相关文献,并对雾霾治理的经济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雾霾文献综述(一)雾霾成因与危害雾霾主要由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建筑扬尘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

其中,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是主要污染源。

雾霾中的有害物质如PM2.5、PM10等,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可引发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

此外,雾霾还会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交通出行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学者针对雾霾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

在成因方面,学者们从工业排放、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探讨。

在治理方面,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政策建议和技术手段,如加强工业排放标准、推广清洁能源、提高城市绿化等。

国外在雾霾治理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经验,如欧洲的绿色能源政策、美国的清洁空气法案等。

三、经济分析(一)雾霾对经济的影响雾霾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影响农业生产,降低农作物产量;二是影响工业生产,增加企业运营成本;三是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增加医疗支出;四是影响交通出行,降低出行效率等。

这些影响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二)雾霾治理的经济效益雾霾治理虽然需要投入一定的经济成本,但长远来看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首先,改善空气质量可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降低医疗支出;其次,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促进旅游业等绿色产业的发展;最后,通过技术手段和政策措施推动产业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四、政策建议与展望针对雾霾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加强工业排放标准,严格控制污染源;二是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三是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增加植被对空气的净化作用;四是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雾霾在中国严重危害的例子

雾霾在中国严重危害的例子

雾霾在中国严重危害的例子近年来,中国一直面临着雾霾问题的严重危害。

雾霾不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还对环境和经济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雾霾在中国带来的真实案例,揭示了雾霾对人们生活的危害。

首先,雾霾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

由于雾霾中悬浮微小颗粒物质较多,人们呼吸进去后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和肺炎等。

据统计,中国每年因雾霾导致的呼吸相关疾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加。

特别是老人和儿童,由于其免疫系统较为脆弱,更容易受到雾霾危害。

此外,雾霾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并增加人们患癌症和过早死亡的风险。

其次,雾霾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

空气中的大量颗粒物质和有害气体不仅影响人们的健康,也损害了土壤、水源和植被。

颗粒物质沉积在土壤和水源表面,导致土壤酸化和水质恶化。

植被也因大量颗粒物质的沉积而受到破坏,造成植物凋谢、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这样的环境破坏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系统的失衡,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雾霾对经济也带来了重大的损失。

首先是医疗和治理成本的增加。

雾霾导致的疾病爆发增加了医疗费用,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防治成本。

此外,雾霾还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和工作效率。

当雾霾较重时,许多城市不得不停工停产,导致企业的生产和经济活动受到严重限制。

还有许多外国投资者对于中国的空气质量担忧,使得投资意愿下降,进一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因此,雾霾给中国的经济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最后,我们需要重视团体或个人自身的行为对于雾霾的影响。

尽管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但仍需每个人共同努力。

例如,个人可以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者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机动车的使用,减少尾气排放;在家庭中,我们可以减少使用煤炭和高污染物质的燃料,改用清洁能源,如天然气和太阳能;此外,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进行垃圾分类和废品回收再利用等环保行动,也能对改善空气质量发挥积极的作用。

总之,中国的雾霾问题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环境和经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雾霾现象分析对环境经济的影响
摘要:2013年以来,从1月7日起,我国中东部各地就陆续出现大范围和长时间雾霾天气。

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严重污染。

一时间,雾霾、PM2.5“爆表”成为坊间热议、微博热门话题。

在这样的天气下,“加强空气治理,反思经济发展方式、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普遍共识。

同时本文也基于雾霾现象对经济环境的影响作出了简短的分析。

关键词:雾霾天气成因影响环境经济
(一)什么是雾霾天气
霾也叫雾霾,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香港天文台称烟霞。

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

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

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

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的产物。

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而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

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

就其物理本质而言,雾与云都是空气中水汽凝结的产物,所以雾升高离开地面就成为云,而云降低到地面或云移动到高山时就称其为雾。

一般雾的厚度比较小,常见的辐射雾的厚度大约从几十米到一至两百米左右。

雾和云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有明显的边界,雾滴浓度分布不均匀,而且雾滴的尺度比较大,从几微米到10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
10-20微米左右,肉眼可以看到空中飘浮的雾滴。

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加重。

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称为“雾霾天气”。

(二)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
第一,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等这些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量大,是造成此次空气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

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

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大城市,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建筑施工、冬季取暖烧煤等排放的有害物质难以扩散,导致空气质量显著下降。

第二,扩散条件不利。

近期极端不利的污染扩散条件是形成本次污染过程的直接原因。

一是这些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二是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三是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

第三,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贡献叠加。

PM2.5是比PM10更小的细颗粒物,它的一次生成,基本来源于工业排放和面源污染。

建设项目增多,也是造成PM2.5浓度居高不下的原因。

另外,PM2.5污染区域性以及相关联区域污染传输,也是形成本次重污染的重要因素。

(三)影响及危害
毫无疑问,频繁的大雾天气出现,给我国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电力供应等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同时也对人类的健康也构成极大的威胁。

1、交通运输影响
因大雾天气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最为常见,高速公路、民航机场因强浓雾的出现而实施封路和停班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甚至还造成恶性交通事故。

据相关统计的数据表明,由于大雾天气所造成的交通事故,相对于其他灾害性天气要高出2.5 倍,人员受伤、死亡的比例更是占到了交通事故受伤、死亡总数的29.5% 与16%。

而在城市交通中,因大雾天气会使城市上班高峰时段的交通流量增加20% 左右,同时交通事故也上升30% 左右。

2、电力设施影响
大雾也是导致电力供应而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线路输电过程中,吊瓶、瓷瓶等绝缘设备表面若附有大量雾滴则会大大降低绝缘的性能和安全系数,使高压输电线路出现跳闸或短路,即污闪灾害。

据资料显示,在1990 年2 月10 日至21 日间,华北地区出现了罕见的大雾现象,导致输变电设备的绝缘性能大幅度降低,造成京津唐电网中的51 条输电线路共发生跳闸事故147 次之多,使城市供电处于紧急状况,仅北京就有约200家大型工厂和工业单位因限电而停止生产2天,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

3、农业生产影响
雾天对于农业生产同样有着危害,其主要表现:农作物光合作用减弱,光照时间减少。

在通常情况下,雾天会导致光热资源供应不足,其光照时间一般会缩短3~4 小时,严重的可达6~8 小时,使光合作用的效能显著下降,大大减少了光合产物。

因此,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和能量得不到充分满足,从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和发育。

仅水稻而言,充足的光、热、水资源是水稻增产高产的必备条件,但若在水稻发育的关键时期出现了长时间的阴雨和雾天时,将直接影响水稻后期产量。

除此之外,大雾天气对于人体健康的威胁也是不能忽视的。

微小的水珠在低空飘浮形成雾时,会将地表面的一些有害物质吸附和溶解在小水珠之中,如病原微生物、尘埃、酸、盐、碱等,这些有害物质积聚滞留且不能被稀释或扩散,就会使污染的程度加重,并随着大雾天气的持续而增加。

因此,如果人在雾中一段时间,其中的有害物质就会被人吸入,诱发眼结膜炎、鼻炎等一些过敏性疾病。

(四)对环境经济的分析
频繁出现高污染的雾霾天气,实质上就是“经济活动中超过环境自净化能力的污染排放及其累积”的一个切实写照,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后果之一。

出现这种现象,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增长追求不受“环境承载力”的硬约束。

因为,在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经济规模的大小也就决定了污染排放量的多少,“经济产出”与“污染排放量”是经济活动的同时产生的。

现实中,各个经济主体往往只考虑到给社会成员带来正效用的“经济产出”,而有意无意地忽略给社会成员带来负效用的“污染排放”。

在这样一种“GDP至上”的发展观念下,
突破“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增长是必然的选择,超自净化能力的污染排放和累积也是必然的结果。

所以,只有把“环境承载力”作为宏观经济指标的先决性约束,经济活动中的污染排放量才有可能限制在环境自净化能力范围之内,超量排放的长期累积形成的“雾霾”才有可能逐渐消散。

要根治“雾霾”,必须在宏观层面、消费者层面真正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结束语:“雾霾”程度,是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权衡取舍的一个结果,“雾霾”治理的程度,也取决于追求经济利益主体与追求环境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均衡。

宏观主体要在经济指标与生态文明指标之间权衡取舍,民众也要在物质生活水平与环境质量之间权衡取舍。

无论如何,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应该在环境不受破坏的条件下发展经济,应当始终将环境置于首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