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现代文阅读真题汇编(小说)

合集下载

2009年江苏高考之小说阅读训练(文学类文本)

2009年江苏高考之小说阅读训练(文学类文本)

2009年江苏高考之小说阅读训练(文学类文本)新高考新题目2009-04-13 0809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迎宾竹齐运喜郑副市长喜欢舞文弄墨,尤爱画竹,工作之余总爱操起画笔涂涂抹抹地忙乎一阵。

这天,郑副市长正在家中画台上创作“百竹图”,红尘宾馆的马经理来了。

他似乎特别喜欢“百竹图”。

眯着眼睛点着头,绕着画台来去,不时用手指指点点评论着。

马经理不是门外汉,他的评论和夸赞都很中肯,还指出了不足之处,郑副市长不能不对他刮目相看。

不知马经理是不是有备而来,他欣赏过这幅画后,当即表示花两万元买回去,放大后镶嵌在总台大厅里。

郑副市长一怔,心想前天我在红尘宾馆,看见总台大厅里挂着一幅迎宾松,马经理为何还要再花钱买?未等发问,马经理就向郑副市长作解释那幅迎宾松档次太低,昨天他下令撤了。

许多宾馆落俗挂这个,他们则挂幅迎宾竹,新颖雅致,别具一格。

郑副市长笑笑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我的画不值那么多,只收2000元,我多一文也不要。

你先回去,我正儿八经画一幅迎宾竹,晚几天给你们送去。

”马经理走后,妻子淑芬买菜回来。

郑副市长乐呵呵地迎上去,叫淑芬给他炒几道好菜。

淑芬见他一脸喜气,问“有客人用饭?”郑副市长笑道“客人走了,就咱俩,小饮几杯酒,庆贺第一次获得润笔费。

”淑芬先是一怔,问明事情经过后,微笑道“老郑,的确该给你炒几道好菜,你的墨宝的确够水平。

不瞒你说,前不久省里举办书画赛,我从你的作品中挑了最好的一幅竹图,化名给他们寄去,结果你的那幅……”淑芬稍一停顿,郑副市长便接过话茬儿“不是自吹自擂,我的作品肯定名列前茅,我是专门研究画竹的,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

”淑芬长叹一口气,脸上露出淡淡的苦笑“评委们给每幅作品逐一打分,结果你的作品排名109位,108将里没有你。

”“这不可能!怎么会这样?”郑副市长一脸惊疑再三摇头。

淑芬语音不高,却声声入耳“实话告诉你,前不久,我特意拿你的一幅墨宝到书画市场去试价,有给5元的,有给10元的,最高的一个给20元,这才是真实的价格真实的你!你以为2000元出售是物有所值,是你应得的报酬?其实你出售的不是才华和艺术,而是官衔和权利!”郑副市长脸色通红,默默地坐在沙发上,点燃一支烟,一口连着一口地抽起来。

高考语文复习 专题2现代文阅读 热考文体1 小说 第7课时 既有考查难度又有考查深意的__主旨标题题

高考语文复习 专题2现代文阅读 热考文体1 小说 第7课时 既有考查难度又有考查深意的__主旨标题题

第7课时既有考查难度又有考查深意的——主旨、标题题小说的主旨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意蕴等,它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创作的意图所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或是对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等,在某种程度上说,标题有时就是作者创作意图的精要概括。

所以解答主旨、标题题,首先要想到文章的创作意图。

题型一主旨题这里说的主旨题,其范围要广一些,除了小说主题外,还包括小说的思想意蕴和情感意蕴。

小说的思想意蕴是指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或价值,指文本带给读者的思考和认识,重在理解小说的思想性、认识性;小说的情感意蕴是指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即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重在理解作者的倾向性。

[例一] (2018·江苏高考)阅读《小哥儿俩》(文本见第4课时题型二“典例”)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目:小说叙述了小哥儿俩的日常故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

(6分)答:[解析] 小说中作者的情感往往隐藏在故事和人物背后,需要读者调动个人的情绪和感觉,透过字里行间去揣摩和把握。

主要看作者关注什么,选取什么内容;突出什么,在哪方面着墨较多,描写了哪些细节等。

标题“小哥儿俩”,轻松快乐,暗含作者对童真童趣的喜爱。

文中对大乖二乖的动作、语言等描写细致逼真,二人可爱的形象在读者眼前活灵活现,这表现了作者对儿童成长的关注。

作者对“妈”的着墨虽然不多,但都是在关键处,如“那野猫好像有了身子,不要太打狠了”,大乖二乖的快乐成长与母亲的关爱是分不开的,这些反映了作者对母爱的颂扬。

文中爸爸、叔叔、妈、厨子,大家都是善良和蔼的,他们共同为孩子创造了快乐温馨的成长环境。

通篇来看,作者对家庭琐事的叙述流露着脉脉的温情,这表达了作者对和谐家庭氛围的赞许和对善良人性的礼赞。

将上述内容分类梳理、整合,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①对童真童趣的欣赏;(抓人物形象的角度)②对儿童成长的关注;(抓情节的角度)③对母爱的颂扬;(抓人物形象的角度)④对和谐家庭氛围的赞许;(抓环境描写的角度)⑤对善良人性的礼赞。

高考语文复习 专题2 现代文阅读 热考文体1 小说 第4课时 得小分容易得高分难的__环境题

高考语文复习 专题2 现代文阅读 热考文体1 小说 第4课时 得小分容易得高分难的__环境题

第4课时得小分容易得高分难的——环境题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恰当的环境描写有助于人物的刻画和主题的表达。

考查环境描写的命题角度有三种:环境描写的手法、环境特点的概括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这三种命题角度往往以两种形式呈现:一是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相结合,二是环境描写的手法和作用相结合。

题型一环境描写的手法环境描写的手法是指作者在交代环境时运用的各种技巧,包括描写的具体方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描写的角度(写作顺序、观察角度、感觉角度等)。

考题有的侧重于考查具体方法,有的侧重于考查描写角度,更多的则是综合性考查。

(一)环境描写的分类1.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

它包括的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住所、一街一巷,大至城区地区。

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可以是室内的布局、陈设,住宅内外的装饰、布置,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等。

它有大有小,大的有城市、地域等,小的有居所、家庭等。

它有硬有软,“硬”指的是看得见的如建筑、器物等,“软”指的是人际关系、风土人情等。

如《林黛玉进贾府》中,院落的布置和室内的陈设,属于“硬”的社会环境;人物间的关系,属于“软”的社会环境。

2.自然环境,是指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风雨霜雪等自然景物,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景物等。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描写的风雪,属于自然环境。

(二)环境描写的常用手法描写技巧①场面描写、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与细描(精雕细刻、浓墨重彩,也称工笔);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③烘托、映衬、象征等;④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等。

描写角度①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绘形绘声绘色)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等;③写景顺序——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等。

江苏省苏州市语文高考2024-2025学年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语文高考2024-2025学年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语文高考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红楼梦》中的诗词与人物塑造《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特点使其与其他古典小说显著不同。

曹雪芹在小说中巧妙地运用诗词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和文化修养,同时通过这些诗词反映当时统治阶级的文化精神生活。

《红楼梦》中的诗词不仅仅是故事情节的点缀,而是深入融合在情节发展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例如,在“海棠诗社”的活动中,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等女性角色纷纷展示自己的才华,她们所作的诗篇不仅风格各异,而且深刻反映了各自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黛玉的《桃花行》以其风流别致著称,宝钗的《咏白海棠》则含蓄浑厚,湘云的《咏白海棠》则清新洒脱,各有千秋。

曹雪芹在塑造人物时,不仅通过故事情节和直接描写,还借助诗词来强化人物形象。

比如,黛玉的《葬花词》是她身世和情感的集中表达,诗中的哀怨和寂寞,正是她性格和命运的写照。

而宝钗的“淡极始知花更艳”,不仅是对白海棠的赞美,也反映了她为人寡语罕言、安分从时、喜欢素朴淡雅的性格特点。

此外,《红楼梦》中的诗词还常常具有预示人物命运的功能。

太虚幻境中的判词和曲,以及小说中的许多诗词,都隐含着对人物未来命运的暗示。

这种“诗谶式”的表现手法,不仅增加了小说的神秘感,也体现了曹雪芹对人物命运的深刻洞察和精心安排。

1.下列对《红楼梦》中诗词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红楼梦》中的诗词是小说故事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古典小说中的诗词不同,它们不是可有可无的闲文。

B. 《红楼梦》中的诗词仅用于点缀故事情节,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C. 小说中的诗词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文化精神生活,展现了曹雪芹对那个时代的深刻洞察。

D. 诗词在《红楼梦》中不仅用于刻画人物形象,还常常具有预示人物命运的功能。

答案:B解析: B项错误,因为《红楼梦》中的诗词并非仅用于点缀故事情节,而是深入融合在情节发展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小说典型题汇编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小说典型题汇编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小说典型题汇编人物一、人物形象分析题(一)形象VS性格形象>性格——形象=社会地位、职业身份+性格(内在)例子:祥林嫂是生活在封建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

答题模板:概括特点(文中如果有关键词,直接使用)+结合文本分析【变式】(2018年全国1)《赵一曼女士》5.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①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浪漫;用大义与真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②军人的冷峻:遭严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坚定;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

【教材链接】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二单元:《雷雨》在刻画人物时避免了脸谱化和扁平化,用多个细节充分地展现人物性格、心理的复杂性。

(江苏扬州)《藏酒》小说人物有扁形人物和圆形人物两种基本类型。

扁形人物性格前后没有什么变化,圆形人物性格前后变化很大。

你倾向于将本小说中的阿耿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冲分别归类到哪种类型?并请简要说明理由。

阿耿是“扁形人物”。

性格前后没有什么变化。

之前在船上喝酒,显出直爽仗义的性格;后来在爆破卡壳时,仗义出手,不惜拿出偷藏的酒,帮助处里解决了难题。

林冲是一个“圆形人物”。

开头的林冲善良仗义、安分守己;后来得知陆虞候来害他,显出正直刚烈又得过且过随遇而安的一面;最后得知真相凶猛果敢、奋起反抗。

从安分守己到奋起反抗,林冲的性格转变较大。

(广东一模)例:小说中写狱卒平时残忍地对待囚犯,又会耐心劝慰他认为要自杀的小柳条,展示人性的复杂,避免了人物形象的符号化。

(杭州富阳区第二中学)B.小说在人物塑造上并没有“脸谱化”。

比如桥本,叙述他精通汉学,借明版的《金瓶梅》,喜欢和老中医聊天等,就让人物形象更为真实多元。

(二)人物群像——提炼共性辨识个性(浙江温州高三)《现在几点了》与注重刻画单个人物形象不同,本文着力于群像塑造,分析这种写法的作用。

【高中现代文阅读】这是你的战争 阅读答案(江苏高考语文试题)

【高中现代文阅读】这是你的战争 阅读答案(江苏高考语文试题)

【高中现代文阅读】这是你的战争阅读答案(江苏高考语文试题)【高中现代文阅读】这是你的战争阅读答案(江苏高考语文试题)江苏卷“这是你的战争!”宗璞① 昆明正在下雪。

红土、灰色的校舍和落叶树上覆盖着一层白色。

几名学生走出了明伦大学的大门。

尽管雪花纷飞,他们还是停下来看了看墙上的标语:“这是你们的战争!thisisyourwar!”②前几天,学校举行了征调动员大会。

盟军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大批新式武器和作战人员,由于言语不通,急需译员。

教育部决定征调四级男生入伍,其他级的也可以志愿参加。

③ 历史教授孟福之走出了学校。

他刚完成他的课程。

无论形势多么紧张,教学都必须持续到最后一分钟。

你有条件成为一名志愿者吗傅志笑着回答说:“首先,爱国主义。

英语也应该有一定的水平。

我认为一个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足以应付。

”他看着周围的人。

谁将成为志愿者?他不知道。

但他知道在那些笔直的身体里有一颗轻热的心脏在跳动。

④弗之走了一段路,迎面走来几个学生,恭敬地鞠躬。

“孟先生,我们是工学院三级的,愿意参加翻译工作。

”弗之想说几句嘉奖的话,却觉得话语都很一般,只亲切地看着他们轻而带几分稚气的脸庞,乱蓬蓬的黑发上撒着雪花,雪水沿着鬓角流下来,便递过一块叠得方整的手帕。

一个学生接过,擦了雪水,又递给另一个,还给弗之时已是一块湿布了。

⑤ 雪越来越大了。

傅志把湿布戴在头上,飞快地走了回去。

这时,一个轻装男子迅速跟进,绕到前面喊道:“孟先生。

”傅志认识这个人。

他是一名中国学生。

他似乎姓江。

他才华横溢,文笔也不错。

他会写诗、酒、书和画。

“孟先生。

”那个学生又咕哝了一声。

傅志停下来,温柔地问道:“怎么了?”姜姓学生含糊其辞地说:“现在所有四级学生都被招为翻译。

我……我……”傅志猜想:“你是四级吗?”“我的英语不够好,无法翻译。

我有很多创造性的计划……”“毫无例外。

”傅植冷冷地说,没看他一眼,大步走开了。

看着傅志的背影,姜姓学生突然喊道:“先生们,不要自己去,让别人的孩子去死吧!”傅志停了下来,怒火中烧,回头看了看学生。

比邻而居(高考江苏卷现代文精校无错版)

比邻而居(高考江苏卷现代文精校无错版)

(2015年xx卷)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20分)比邻而居xx①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安置排油烟机的管子。

可是,我没听他的。

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

②我可以确定,我家厨房的油烟仅来自于其中一家,因为油烟的气味是一种风格。

怎么说?它特别火爆。

花椒、辣子、葱、姜、蒜、八角,在热油锅里炸了,轰轰烈烈起来了。

这家人在吃方面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每顿必烧,从不将就。

时间长了,我对他们生出一些好感,觉得他们过日子有着一股子认真劲:一点不混。

并且,也不奢侈。

他们老老实实,一餐一饭地烧着,一股浓油赤酱的味,使人感到,是出力气干活的人的胃口和口味,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子虚头。

在我的印象中,他们没落下过一顿。

他们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规律,二是很节制。

这些,都给人富足而质朴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气息。

③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这家人还增添了两次草药的气味。

草药的气味也是浓烈的,“扑”一下进来,涌满了厨房。

不知是因为草药气的影响,还是实际情况如此,一日三餐的气味不那么浓郁了。

倒不是变得清淡,而是带些偃旗息鼓的意思。

这段日子蛮长的,这么算吧,每周炖一次鸡汤,总共炖了四至五次。

草药的苦气味和鸡汤的香味,是这段时间油烟味的基调。

这也是认真养病的气味:耐心,持恒,积极,执着。

④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厨房里滚滚而来一股羊肉汤的气味。

这就知道,他们家人的病好了,要重重地补偿一下,犒劳一下。

倒不是吃得有多好,但它确有一种盛宴的气氛,带有古意。

古人们庆贺战功,不就是宰羊吗?果然,草药味从此消遁,炖汤的绵长的气味也消遁,余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进行。

⑤在较长一段稔熟的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

这是另一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

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

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的意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

刘庆邦《少男》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高考题)

刘庆邦《少男》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高考题)

刘庆邦《少男》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高考题)编者序该文档是本知识店铺精心收集编制而成,希望同学下载后,能够帮助同学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前言下载提示:为您提供阅读答案!阅读理解的意思是说先阅读一段文字,然后理解它的含义,并且总结出来。

本文档主要对《少男》进行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解析。

Download tips: To provide you with reading answers! Reading comprehension means to read a paragraph first, then understand its meaning, and summarize it. This document mainly analyzes reading training and reference answers.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少男刘庆邦春节刚刚过去,地上还到处能看到破碎的炮屑。

人们见面互相说的是“年又跑远了”之类的话,散布的是失落的空气。

河生两只手往两只袄袖筒里互相一插,靠在院墙外的一颗苦株树下。

从远处很难分辨出他的实际年龄,只有走近了才会看清,他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子。

他鼻子饱饱的,脸蛋儿鼓鼓的,一切还没真正长开,只是他的眼神有些忧郁。

他刚刚听说了姐姐定亲的事,姐姐定亲,就意味着姐姐将变成别人家的人,这是河生不大容易接受的。

河生是家里的长子,父亲去世后,在母亲的郑重提议下,户主换上了他的名字,从此他开始长心了,有事无事蹩着眉头。

在弟弟妹妹眼中,他俨然一副小父亲的样子。

河生从刚会走路的时,就由姐姐领着他玩。

姐姐教他上树摘果,下河摸鱼。

若是谁敢欺负他,姐姐跃起来就跟人家斯打。

他到了上学年龄,母亲就不许姐姐再上学,姐姐很快就理解了。

姐姐退学后,天天到地里薅草,并用卖干草的钱补贴家用,或留着给河生交学费。

姐姐定亲的事让他情绪低落,沉闷,还有一些伤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现代文阅读真题汇编(小说)
一(2011)11.文中第3节师生问答的内容,与上下 文的人、事叙述有何关联?(4分) (1)补充交代上文征调动员大会的内容。 (2)为下文具体描写不同的学生形象作铺垫。
(不同的学生形象指充满爱国热情的工学院学生、 逃避征调的蒋姓学生、主动要求入伍的澹台玮)
12.文中的手帕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 活动?请具体说明。(4分) (1)面对洋溢着爱国热情要做志愿者的学生,递 手帕的行动表现了孟弗之作为老师的嘉许和关爱。 (2)学生间的递、接,表现了志同道合的同学间 的忘形与契合。 (3)师生间的递、接、还,表现了彬彬有礼的师 生在民族大爱的召唤下情感的水乳交融。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2 月16日 星期三 3时31 分56秒0 3:31:56 16 December 2020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上午 3时31 分56秒 上午3时 31分03 :31:562 0.12.16
这两句写出了他善良仁厚的性格。
13.“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 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4分)
这句话借说天气,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 意;写“这个小城”的天气好,说明是对生活通 常状态的感受。
点明了文章的主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 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
14.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 人物的作用。(6分) (1)深刻寓意:①雪:昆明很少下雪,用下雪天寒渲染 气氛,暗示战事紧急,形势严峻。②腊梅林:用傲雪的 腊梅,象征爱国知识分子的高洁品格。 (2)表现人物:①孟弗之见到雪白的腊梅林,暗喻他路 遇蒋姓学生后的沉重心情。
②萧子蔚、澹台玮面对雪已消了大半的腊梅林,暗示他 们消解了内心的淡淡纠结,彼此之间理解更深了。 ③澹台玮走入腊梅林,人与梅相映,隐喻坚贞人格。
①战争让他重温三十三连的荣耀,体现他作为一名士兵 的价值;
②战事如拖到六月,死伤士兵的腐烂会让他不忍直视; ③打了,无论胜败,对他而言都是一种解决。
14.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会明什么样的精 神状态?请简要分析。(4分)
第一处,向别人吹嘘过去的荣耀,满足虚荣心, 体现内心的空虚;
第二处,从喂鸡的成就中获得满足,体现内心 的充盈。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12月16 日星期 三上午 3时31 分56秒0 3:31:56 20.12.1 6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12 月上午 3时31 分20.12. 1603:3 1December 16, 2020
①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特征: ②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 ③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 ④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三(2014)12.本文前五段写出了安娜的绝望, 请简析其具体内容。(6分)
尽管期待渥伦斯基的回信,但先已绝望; 看信后对两个人情感的彻底绝望; 由此推广到对生存背景(人生、世界、命运等) 的绝望。
13.第六段中对安娜周围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和 作用?(4分) 特点:既是客观描写,又体现出安娜主观的感受。 作用:从侧面写出了安娜恍惚、敏感、神经质的心理 状态
14.安娜投到铁轨上之后有什么样的内心活动?这样 写有什么意义?(4分) 内心活动:恐惧、迷惑、悔恨。 意义:表现了安娜之死的偶然性,增强了悲剧意味。
15.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6分) “蜡烛”的比喻,写出了安娜死亡前意识从异常清
醒到渐趋模糊、直至消失的过程。 这句话表现了安娜临终前的内心感受,又可以理解
为作者对安娜之死的总结。画龙点睛, 暗含着作者 的喟叹同情。
四(2016)13.第④段中会明为什么逢人就问何时开火? 请简要概括。(6分)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03:31:5 603:31: 5603:3 1Wednesday, December 16, 2020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0.12.1 620.12. 1603:3 1:5603: 31:56D ecembe r 16, 2020
二(2012)11.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 点。(4分)
平靜,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
12.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 请简要分析。(6分)
看见学生给家长写的信,他就能大致猜测到内容, 并体谅到家长的辛劳;邮差不免要送递坏消息,他 为此感到遗憾,并衷心希望没有坏消息。
15.文中多处写到“插军旗”,请说明这个细节在全文 中的主要作用。(4分) 这个细节贯穿全篇,前后呼应,体现小说的整体性;
会明对插军旗由渴望到不抱希望,形成一种反差的艺 术效果。
16.请探究小说结尾“微笑的意义”的意蕴。(6分) 1.这个六月没有士兵因战事而伤亡、腐烂,会明对此 感到欣慰;在喂鸡的行为中,会明体验到幸福感; 2.从热衷于战争转变到“非战主义”,会明感到思想 提升的快乐; 3.心灵世界由单一走向丰富,会明的生命变得更加立 体。
13.孟弗之于蒋姓学生、萧子蔚与澹台玮的对话场 景,对比鲜明,请从学生形象和对话情境两个方面 加以分析。(6分) (1)学生形象:同时高材生,四年级的蒋姓学生 处心积虑逃避责任,灵魂丑恶;三年级的澹台玮毅 然要求入伍,人格高尚。 (2)对话情境:前者先平和交流而后尖锐冲突, 一波三折,富于戏剧性。后者对话含蓄内敛,互通 衷曲蕴含诗意。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1 2.1620. 12.16W ednesday, December 16, 2020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03:3 1:5603: 31:5603 :3112/ 16/2020 3:31:56 AM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12.1 603:31: 5603:3 1Dec-20 16-Dec-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