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科学复习: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合集下载

2018中考科学复习第一篇生命科学第3课时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课件

2018中考科学复习第一篇生命科学第3课时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课件

B.植物的枯枝落叶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
C.若消灭所有的虫,则更有利于原有生态平衡的维持 D.作为生态系统,图中尚缺少阳光等非生物成分
4.(2017·金华)“金华北山”位于浙江中部,植被繁 茂,物种丰富。某同学对“金华北山”的部分物种进 行了调查,并画出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简图(箭头表示 捕食关系)。图中甲-庚表示不同的物种。请回答: (1)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成分外, 还应包含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 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金华北山”生态系统的自 强 动调节能力更______( 填“强”或“弱”)。 5 条食物链。 (3)该图中共有____
A.生物圈 C.群落 B.生态系统 D.种群
2.(2017·嘉兴、舟山)为适应本地秋冬季低温、干燥 的环境条件,许多植物在冬季来临时会以“落叶”方 式来减少水分的散失,而常绿植物的叶片在形态、结 构上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如叶片较小、较厚,表面有 蜡质或角质层等。以下是我市常见的四种植物,其中 属于常绿植物的是 ( C )
(2)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自然因素 (如火山喷发、地 震、海啸、泥石流等)和 人为因素 (如对森林的过量采 伐,对草原的过度放牧等),同时人为因素可以强化自 然因素。
考点5 应用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解释生产、生活实 际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c 人们定期给农田除草是主动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 动方向,使之流向有益于人类的方向。 考点6 知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a
(4)群落由多个种群组成。群落和种群有大有小,其大 小由区域性和人们观察与研究的需要而定。 (5)群落和种群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种群是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群落是所有生物 个体的总和。 联系:群落由不同种群构成,包含多个种群。它是一 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的集合体。

2018年中考科学系统复习专题3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课件

2018年中考科学系统复习专题3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课件

练一练 练习3 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 D 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 类似的是( ) A. 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 B. 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 C.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 D. 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考点二
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
识别常见的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包括植被)(a)
练一练
练习1 (2017台州)香港首次在汀角红树林发现树栖蟹,取名 “汀角攀树蟹”(如图),为全球新品种。对于汀角攀树蟹认 识错误的是( C ) A.在生物分类中,它属于无脊椎动物 B.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它属于消费者 C.该红树林中所有的汀角攀树蟹构成一个群落 D.汀角攀树蟹的栖树习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考点二
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
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特征 (单独的个体所不具备的):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 率和死亡率等. 2. (1)群落概念: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相互之间是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2)群落的垂直结构: ①乔木层 ②灌木层 ③草本层 ④苔藓地衣层 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依 赖于植物. 3. 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覆盖 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 提醒要点:种群内生物之间的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种群之间的关系(种间关系):包括互利共生、捕食、 寄生、竞争等.群落最主要的特征是有分层现象.
考点三
生态系统
1.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结构及功能(b) 2. 应用生态系统的概念解释生产、生活实际中的一些简单问题(c) 3. 感知各种生命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生命系统的构成具有层次性(a)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中考自然科学种群、群落的概念、种群的特征知识精讲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中考自然科学种群、群落的概念、种群的特征知识精讲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中考自然科学种群、群落的概念、种群的特征知识精讲中考生物复习资料:中考自然科学种群、群落的概念、种群的特征知识精讲中考生物复习资料:中考自然科学种群、群落的概念、种群的特征知识精讲?中考自然科学种群、群落的概念、种群的特征知识精讲一. 本周教学内容:1. 理解种群和生物群落的概念2. 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3. 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

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二. 重点、难点:种群、群落的概念、种群的特征三. 教学过程:(一)生物种群物种(species):一群生物,它们的形态、结构相似,并能相互交配而生育子孙后代。

种群(population):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强调:种群并不是许多生物个体的简单相加,且也有三个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特点:①一定空间和时间内(一个区域);②同种生物(一个物种);于高等动物。

雌多雄少型: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

这种类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蜜蜂、象海豹等群体动物。

雌少雄多型: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

这种类型较为罕见。

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蜜蜂若只考察有生殖能力的个体,也可看做雌少雄多型。

强调: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下降。

为了有利于人类生活,有时候会人为地控制生物的性别比例。

注意:①为什么人工控制的种群一般雌性多于雄性?(是因为人们为了获得蛋、奶等禽畜副产品而选择控制的效果)。

②为什么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试举一个既不造成环境污染,又能防治农业虫害的方法。

(使害虫不能完成正常交配,所以,可以通过破坏农作物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3. 出生率――一年内,平均每千个个体中新生产的个体数。

死亡率――一年内,平均每千个个体中死亡的个体数。

强调: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重要因素。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中个体的数量增加死亡率>出生率:种群中个体的数量减少(二)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生物群落: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

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第03课时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46张)

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第03课时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46张)

3.[2015·杭州]如图3-6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共有 7
条食物链,
图中直接食物来源只有两种的消费 者是 鹰 。
(2)图中未表示出的生态系统生物 成分是 分解者 。
图3-6
(3)太阳能通过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过程流入该生态系统, 在“草→鼠→蛇→鹰”食物链中能量流动 的特点是 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 (4)组成生物体的碳、氮等基本化学 元素在生物与 无机环境 之间可以 反复地出现和循环。
进行的“月宫365”实验取得美满成功。在“月宫一号”内,
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可以循环再生。
(1)图甲表示“月宫
一号”内各生物间
的物质流动。图中 有 2 条食物 链。
图3-11
(2)某同学认为“月宫一号”作为一个
人工生态系统,可以引入以黄粉虫为食
的生物。请你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的角度评价此观点:
图3-11
图3-8
(6)生物残体和粪便等中的有机物需要被 分解者 (填生态系 统的成分)分解为无机物后才能被水生植物利用,说明这个成 分对水体的 物质循环 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湖泊中 这些有机物太多,会使水体发臭,即水体产生 水华 。
图3-8
(7)为了改良水体生态环境,有关部门采取该湖泊流域禁渔、 投放多种鱼类和种植水生植物等措施。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角度对此措施作出解释:__生__物___种__类__越__多___,营__养___结__构__越__复___杂__,生___ 态系统越稳定 。
编号),完成过程①的生物是生态 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分解者 ; 绿色植物通过过程④ 光合作用 ,
吸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 氧气,维持 碳—氧 平衡。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课件第11讲 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课件45张)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课件第11讲 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课件45张)

考点精讲
对对应应训训练练
4.(202X,通辽)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 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B( )
A.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草 B.图中鹰和蛇只有捕食关系 C.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的成 分外,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D.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考点精讲
对对应应训训练练
对对应应训训练练
3.(202X,巴中)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 兔常被鹰和狐捕食,蛇有时也被鹰捕食,这种现象可 以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与生物之间是B( )
A.多种多样的 B.相互制约的 C.谁也离不开谁 D.不断进化的
考点三 生态系统(九下教材P56)
考考点点精精讲讲
对应训练
1.概念:一个生物群落和它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
(1)蚕和鱼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消费者 。 (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把蚕粪作为养殖鱼类的食料 ,其目的是 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4.(202X,杭州)微藻是一类体型微小,能进行光合 作用的低等植物的总称,如图是以微藻为核心的某生 态系统模型。请回答:
(1)该模型中“微藻→虾幼体→虾→人”不能算作一条 食物链,理由是 虾幼体和虾之间没有食物关系。
题型二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重重点点题题型型
变式演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 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 行为。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都 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动物的器官也有明显的适应性 特征,这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重重点点题题型型
变式演练
【例2】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 ) A.企鹅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B.蚯蚓的活动疏松土壤 C.鸟类在不同地域的迁徙 D.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中考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复习doc

中考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复习doc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复习一、复习目标1、 常见的生物种群和群落,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3、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4、 应用生态系统的概念解释生产、生活实际中的问题,5、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二、复习过程知识点1 种群1. _是生物分类等级的最小单位。

如桃树是生物的一个种,即一个物种。

2.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_________ _的总和。

3.种群特征:有_________ 、年龄结构、 _________ 、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1)生物种群密度是描述 的一种方法,即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个体的数量。

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地区,种群密度往往不相同。

(2)性别比例=雄性个体数雌性个体数(3)出生率指在 内,平均每千个个体中的新个体数。

出生率=新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4)死亡率指在单位时间内,平均 个体中的死亡个体数。

死亡率=死亡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5)种群出生率>死亡率时,种群的数量 ;反之数量减少。

种群中各年龄组的死亡率和出生率相差很大。

所以种群动态变化与种群年龄结构关系极大。

常见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种群增长的“ ”型曲线和“ ”型曲线。

知识点2 群落4.生物群落:指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________ 的总和,简称群落。

(1)一个区域内有一个群落。

群落的结构包括 和 。

在群落中,植物起主导作用,动物、微生物随着植物的分布而分布。

(2)植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 所有植物的总和;植被指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

(3)群落由多个种群组成。

有大有小,群落和种群的大小由_______和人们观察与研究的需要而定。

知识点3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5.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 ,还能影响环境。

(1)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阳光、 _____ 、食物等。

(2)影响生物的生物因素有互助、寄生、 、 等。

(3)适应环境的表现形式有___ ____ 、 _____等。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
典例4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B .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 C .丙是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D .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30
跟踪训练
4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减少的。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下列生物群体中,构成一个“级
_ __气__ _的大部和_____水__ __的表面。
15
考点6 感知各种生命系统都是复杂的开放系统,生命系统的构成具有层次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a) 1 .生命系统是复杂的开放系统。和非生命系统相比,生命系统能够不断地从外界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 形成新的组织结构,也能不断地排出物质、散失热能,等等。 2 .生命系统是高度有序的系统,其结构具有层次性、整体性和组织性。 3 .生命系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们通过进化而形成,并仍处在进化的过程中。
14
考点5 了解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知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a) 1 .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的特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自__动___调__节___能力。 2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3 .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它包括__岩__ __圈___的底部、
19
跟踪训练
1 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
)
A .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 B .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
C .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
D .蚯蚓能疏松土壤
20
类型二 种群与群落
典例2 下列所描述的生物集合,属于种群的是(
)

初中科学:中考专题复习——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

初中科学:中考专题复习——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

内容
要求
4、生物圈
①知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a
②感知生物界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生命系 a 统的构成具有层次性
5、人类与生态环境
①说明人口过度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后 b 果
②解释生态平衡的现象和意义
b
③列举我国生物保护与自然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a
1.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有无生命。
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保持和恢复自身结构和 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一个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多,结构越复杂,能量 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复杂,这个生态系统的自动 调节能力就越强。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 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干预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就会被破坏。
3、下列不属于群落特点的是( D )
A、群落有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种群 够成的。
B、群落有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个体 组成的
C、群落中的生物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D、群落一般是很大的,至少在1平方米以上。 4、一块朽木上蚂蚁、蜜蜂、蚯蚓、细菌、 缝隙中有润芽,这快朽木上所有的生物属于 _一__个_群__落___

能量(KJ) 2.8×109 1.3×108 9.1×107 2.9×107
DDT浓(ppm) 0.04
0.35
0.39
3.4
请分析说明: (1)甲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 生产者 )
(2)写出四个种群的最简单的能量流动渠道 乙



(3)在能量流动的渠道中,(营养级 )越高,
生物体的DDT浓度越高。
次称为( A)
A、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下第二章知识条目
1.知道常见的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包括植被) 2.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多样性。 3.知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4.通过碳循环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特点。 5.应用生态系统的原理,解释生产、生活实际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6.结合实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7.知道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呼吸热
下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分
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2)图中甲代表的成分是分解者
呼吸

,它在碳
循环中的作用是把__动_植_物__等_残__体_中__含_有_的__有_机__物_分__解_成无机物 。
(3)写出图中的食物链:乙

丁 ,若有
某种重金属流入此生态系统,则
箭头①:绿色植物 的光合作用
2.碳从生物群 落出去的途径?
箭头② ④动植物的 呼吸作用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太阳
呼吸热
呼吸热
呼吸热
特点:物质流动是循环的,
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生产者 (植物)
体 落 叶
初级 尸 消费者 体
粪 便
次级 消费者
尸 体 粪
便
分解者(微生物和腐生生物)
5. 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的主要标志是( B )
A. 分解者大量减少 B. 生产者大量减少 C. 动物大量减少 D. 食物网简化
6.在一个由“植物→雷鸟→猛禽”组成的食物链
中,若捕捉了全部猛禽,雷鸟的数量将会( D )
鱼、蚌等,这个水池可看作是一个 ( D )
A.种群 B.群落 C.生物圈 D.生态系统
3.在维持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中必不可少的生物是 : ( B )
A.生产者和草食动物
B. 生产者和分解者
C.食肉动物和分解者
D.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4. 一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可以得出的最
合理结论是( D )
A. 这个生态系统没有自动调节能力 B. 这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一定很小 C. 这个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一定很少 D. 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群落: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 的总和
森林中一棵树死了,倒在地上, 苔藓、蕨类、蘑菇、蚂蚁、蚯蚓、 蜘蛛、鼠和蛇均以这棵朽木为生。
生活在朽木上的所有生物和这棵朽木共同构成
了一个 A、生态系统
(A)
B、生物群落
C、种群
D、生物圈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 境中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共同组成。
[例2] 图4—1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根据图示 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_5_条食物链。 (2)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草_→_鼠_→_蛇_→_鹰_
(3)对鹰来说,通过哪条食物链能量损失较少?
__草_→_鼠_→_鹰_或_草__→_兔_→_鹰___。
(4)如果人类大量捕杀蛇、 鹰和狐。该食物网中的
属于同一个种群的是
(D )
A、树上所有的蚂蚁和白蚁
B、所有外出找食物的蚂蚁
C、树上所有的苔藓
D、树上所有的白蚁
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同种生 物个体的总和
森林中一棵树死了,倒在地上, 苔藓、蕨类、蘑菇、蚂蚁、蚯蚓、 蜘蛛、鼠和蛇均以这棵朽木为生。
C 下列各项中属于群落的是 ( ) A、所有的苔藓、蕨类和蘑菇; B、树上所有的动物和植物; C、树上所有的生物; D、整棵树

物 消费者 一般指各种动物
系 统

(非必备成分)
落 分解者 一般指细菌 真菌及腐
的 组非
食性动物(如:蚯蚓) (重要成分)

生 非生物物质 阳光 大气
成 分
物 和能量
水等

(是生态系统赖以存在

的基础,不可缺少 )
食物链:各种生物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联系
(草
斑马
狮子 )
食物网:由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的一
种网状联系
写出下面的一条食物链
生产者

第一 营养级
初级消费者

第二 营养级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第三 营养级
第四 营养级

比一比: 谁能最先写出 数①与一猫数头:鹰图有中关有的几最条长食一物条链食?九物条链?
②对于猫头鹰能量损失最少的食物链?
碳的循环过程


②①
⑤ ③
想一想:
1.碳进入生物 群落的途径?
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
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将导致自然因素的强化
[例3] 下列叙述中,能增强生态系统自 动调节能力的是 ( B )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增加生物的种类 C.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D.减少生物的种类
[例4] 一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可以 得出的最合理结论是 ( D ) A、这个生态系统没有自动调节的能力 B、这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能力一定很小 C、这个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一定很少 D.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 能力
问题1:你能在图中找出哪些生物学 上的概念?
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 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 生物群落: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种群
的总和 。
生态系统:一个生物群落和它生活的环境中的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一起,组成了生态系统。
森林中一棵树死了,倒在地上, 苔藓、蕨类、蘑菇、蚂蚁、蚯蚓、 蜘蛛、鼠和蛇均以这棵朽木为生。
_鼠_、_兔_会大量增加,
后又减少,达到新的稳 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_一_定_的_自_动__调_节_能_力_。
(5)从生态系统的成分 组成来看,图中还缺少
的成分有_分_解_者_。
1.草原上有很多成群的野狼,所有这些野狼
就是一个( C ) A.群体 B.团体 C.种群 D.群落
2.在一个水池中长期生长着藻类、水蚤、虾、鲫
此食物链中含该重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金属浓度最高的
①②
③甲乙丙源自丁生物是 丁。
生物遗体和排出物
生态系统多样性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自动调节能力 请比较下列两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强弱
A
B
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生物的种类越繁多,自 动调节能力越强。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问题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 哪些?
问题3:图中生产者有哪些?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何?
问题4:图中消费者有哪些?
问题5:图中有分解者吗?是谁?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何?
问题6:图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有哪些?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何?


生产者
一般指绿色植物 (主要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