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四大疫病的鉴别诊断
猪传染病鉴别诊断(独家整理)

①主要病变为弥漫性间质肺炎。 ②肺—大理石样变,肝—肿,胃—出血水肿,心内
膜—充血,肾—针尖大出血点。 ③仔猪:皮下水肿,淋巴结/脾肿大,肺淤血、肉变。 ④流产胎儿—动脉炎、心肌炎、脑炎。
1
猪伪
T 升高
①呼吸道及扁桃体—出血、水肿。
①胎儿自溶、水肿、出血,体腔积液。 ②母猪——胎盘炎、子宫内膜炎。 ③睾丸、附睾——化脓坏死灶。
链 链 ①人兽共患,各龄
无发热
球 球 ②地方流行,无季节性
脑膜炎、败血症(化脓性脑炎)
菌
菌
内脏器官出血,脾肿大,关节炎,淋巴结化脓。 ③条件致病菌—饲养管理、卫生 多在急性暴发时发生大批流产,可见于妊娠各个时
型
脑 ③感染%高,发病%低,多为隐性 显的 N 症状,最后麻痹死亡。
②流/早产胎儿:木乃伊化,脑水肿,脑膜、脊髓充
脑 炎 感染。
②怀孕母猪:流、早、死、木
血,非化脓性脑炎,脑发育不全,皮下水肿,体
炎病
③公猪:睾丸单侧性肿胀、发热、疼痛。
腔积液,肝脾坏死。
毒 黄病毒科/属
细 小 病 毒 病
细 小
①only 猪—初产母猪
病 毒
②水平(消、呼吸道)&垂直 ③流行期长。
不发热 ①母猪:不同感染期不同症状。
早—胚胎死亡;中—木乃伊胎;后—产仔正常。 ②公猪—受精%或性欲无影响 ③仔猪—倦怠、食欲不振、呕吐、下痢、跛行
①母猪:子宫内膜—轻微炎症,胎儿在子宫有被溶 解、吸收的现象。
②胎儿:充/出血、水肿、体腔积液或木乃伊化。 ③在大脑灰/白质和软脑膜—以增生的外膜/组织/
猪病鉴别诊断

4.病原检查。病毒荧光抗体检测病毒抗原, 病毒分离中和试验检测抗体。 5.防治方法。(1)口服磺胺脒,连用3天, 0.1克/公斤体重(2)口服黄连素片:每次0.5 克,每天2—3次,连用3天(3)孕猪:产前注射 疫苗进行预防。
五、猪流行性腹泻 1.流行特点。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相似,但病死率较低 (约50%),在猪群中传播速度较慢; 2.临床症状:病猪粪稀如水,呈灰黄色或灰色,食后 呕吐,体温无变化。精神沉部,不食或减食,日龄越 小,病情越重。 3.病理变化。相似。 4.防治方法与猪传染性胃肠炎(1)封锁、隔离病猪, 按治疗传染性胃肠炎方法进行治疗。(2)给待产母猪进 行弱毒苗免疫接种。(3)全场无病猪或最后1头病猪死 亡4周后,解除封锁。
猪瘟特征性病变是:脾脏不肿大,边缘呈出血性梗死; 喉头黏膜充血、出血;肾脏贫血、色淡,有小出血点; 淋巴结潮红,切面周边出血,呈大理石状;胆囊黏膜、 膀胱黏膜出血。 仔猪副伤寒特征病变是:脾脏显著肿大,呈暗蓝紫色, 触之似橡皮,以中部的1/3处最严重;肾皮质出血, 肝脏包膜下有针尖大小坏死点,前期灰红后转为灰白, 有时胆囊黏膜出现粟粒大结节。 猪肺疫特征病变为:咽喉急性炎症,周围组织浆液浸 润,肺急性水肿,脾肿大。 猪丹毒特征病变为:脾脏肿大呈樱桃红色,肾肿大紫 红色;胃十二指肠出血性炎症。
魏氏梭菌病:可见于刚出生的仔猪出现红痢,多于当 日死亡。70~80日龄的猪发生魏氏梭菌病,猪场发病当 天即死亡20~30%,死前部分病例出现了腹泻、血便, 或不表现任何症状,只略现虚弱、昏睡,倒地死亡。 剖检可见小肠肠壁变薄,出血明显,肠腔内充满红色 内容物,猪死后迅速臌气。 仔猪水肿病:该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后至70日龄之间的 猪。在爆发初期常见不到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同窝 中吃的多的、壮的多发。病程长的可见眼脸、脸部水 肿,叫声嘶哑,共济失调,走路摇摆,四肢麻痹,倒 地死亡。剖检可见胃大弯处明显水肿,额部皮下水肿, 肠系膜水肿。
谈谈猪的疫病的鉴别与诊断

谈谈猪的疫病的鉴别与诊断猪是我国主要的养殖动物之一,但由于环境和病原菌的影响,猪场往往存在许多疫病。
疫病的鉴别和诊断是防控猪病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从猪的疫病的鉴别和诊断两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1. 疫病的常见症状与体征不同疫病猪的体征和表现不同,例如,鼻炎病猪常常打喷嚏,流鼻涕,精神不振,食欲不振;口蹄疫病猪的蹄多为紫红色或深红色,体温升高,有明显的疼痛和萎缩;瘟疫病猪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呼吸急促和咳嗽,精神沉郁,不愿进食等。
2. 疫病的病原体特征不同疫病的病原体不同,因此,通过病原体的特征也可以对疫病进行鉴别。
例如,口蹄疫的病原体是非常稳定的Picornaviridae病毒;瘟疫的病原体是疫苗、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猪瘟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属于滴虫科。
3. 疫病的传播方式不同疫病的传播方式不同,因此了解疫病的传播方式可以帮助鉴别疫病。
例如,口蹄疫、猪瘟和猪蓝耳病等疫病是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传播或者蚤、虱等昆虫传播的;而猪流感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等疫病则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接触传播、水源传播等途径传播。
4. 疫病的流行季节不同疫病的流行季节不同,了解疫病的流行季节也有助于鉴别疫病。
例如,夏季是瘟疫和宫颈炎的高发季节,而冬季则是伪狂犬病和口蹄疫的高发季节。
1. 临床诊断临床诊断是指通过病猪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加上病史和病理学数据,来确定病猪患有何种疫病的方法。
通过仔细观察病猪的行为、饮食、饮水、大便、尿液等指标,结合实验室检验的结果,可以较为准确地诊断疫病。
2. 分子生物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是指通过PCR技术对病猪样本进行检测,从而确定病猪是否感染某一病原体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时间短等优点,已经成为现在疫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3. 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是通过检测病猪的血清中的抗原或抗体水平,来判断病猪是否感染某种病原体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目前疫病诊断的常用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等特点。
谈谈猪的疫病的鉴别与诊断

谈谈猪的疫病的鉴别与诊断猪的疫病是影响养猪业的重要因素,猪的疫病诊断和鉴别对于控制并防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猪的疫病的鉴别与诊断展开探讨。
一、猪的疫病种类猪的疫病包括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等多种类型。
常见的病毒性疾病有猪瘟、口蹄疫、猪链球菌病、PRRS等;细菌性疾病有猪回结肠炎、猪传染性胃肠炎、猪链球菌病等;寄生虫疾病有猪囊虫病、猪链球菌病等。
在进行猪的疫病诊断和鉴别时,必须结合病情表现和病原学检测等多种方法进行分析。
二、猪的疫病的病情表现不同的疫病有不同的病情表现,但通常病猪会出现呼吸困难、精神萎靡、厌食、体温升高等症状。
猪瘟病猪体温升高,精神萎靡,皮肤发青,甚至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口蹄疫病猪出现角质层破裂、发炎、脱落及潮红出血等症状;猪传染性胃肠炎病猪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
通过观察病猪的病情表现可以初步判断疫病类型。
三、猪的疫病的诊断方法1. 临床检查临床检查是疫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仔细观察病猪的症状、体温、呼吸状况等临床表现来判断病情的轻重和疫病类型。
2. 病原学检测病原学检测是疫病诊断的关键环节,可以通过病原学检测手段如病毒分离、抗原检测、病毒核酸检测等方法来确认病原体的存在和种类,为疫病的鉴别和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免疫学检测是诊断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对血清中抗体的检测和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为疫病的诊断和鉴别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1. 根据临床症状进行鉴别根据病猪的临床表现进行初步鉴别,例如猪瘟和口蹄疫病猪会出现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症状;猪回结肠炎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猪会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
3. 通过免疫学检测进行鉴别五、总结猪的疫病的鉴别与诊断是养猪业生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准确的鉴别和诊断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防治疫病,保障猪群的健康和生产。
在进行疫病的鉴别与诊断时,必须综合运用临床检查、病原学检测、免疫学检测等多种方法,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确保猪群的健康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商品猪屠宰检疫常见疫病症状及处理方法

商品猪屠宰检疫常见疫病症状及处理方法
1. 猪瘟:症状包括高热、凝血障碍、呕吐、腹泻、咳嗽等。
处理方法是立即隔离患
病猪只,消毒猪舍及周围环境,使用病毒灭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2. 猪链球菌病:症状包括高热、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等。
处理方法是使用抗生素治疗,并加强饲养管理,保证猪只环境卫生。
3. 伪狂犬病:症状包括食欲减退、体温升高、肌肉痉挛等。
处理方法是对患病猪只
进行安乐死,同时进行消毒、隔离和预防接种工作。
4. 圆环病:症状包括皮肤出现圆形红斑、瘙痒、咳嗽等。
处理方法是进行合理用药
治疗,同时进行猪舍和周围环境的清洁消毒。
5. 猪肉中圆虫感染:症状包括食欲减退、消瘦、腹泻等。
处理方法是进行驱虫治疗,并注意加强猪舍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7. 霍乱:症状包括剧烈呕吐、腹泻等。
处理方法是立即隔离患病猪只,进行合理用
药治疗,并加强环境卫生和疫情监测。
猪常见疫病的鉴别检疫要点[1]1
![猪常见疫病的鉴别检疫要点[1]1](https://img.taocdn.com/s3/m/559ee5dc50e2524de5187e83.png)
猪常见疫病的鉴别检疫要点一、肠道紊乱和皮肤红斑的热性疫病肠道紊乱和皮肤红斑的热性疫病主要有猪炭疽、猪肺疫、猪瘟、猪弓形虫病、猪丹毒(亚急性型)、猪链球菌病(急性败血型)、猪副伤寒(急性败血型)。
(一)外观鉴别要点(1)多呈慢性经过………………………………………………………猪炭疽(2)多呈急性经过……………………………………………………猪肺疫2.不出现咽部肿胀(1)各年龄猪都发生,红斑指压不褪色………………………………猪瘟(2)多发生于生长肥育猪,红斑指压褪色①红斑不凸出皮肤,无棱角………………………………………猪弓形虫病②红斑凸出皮肤,有棱角………………………………猪丹毒(亚急性型)(3)多发生于仔猪,红斑多在体末梢①伴有跛行及神经症状……………………………猪链球菌病(急性败血型)②伴有拉稀、皮肤湿疹……………………………猪副伤寒(急性败血型)③伴有拉稀、跛行或瘫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二)临诊鉴别要点1.猪炭疽一般情况下散发,多数无明显症状,慢性经过。
少数炭疽局部咽喉炎症状明显,颌下和咽后淋巴结肿胀,颈部疼痛不能活动。
2.猪肺疫地方流行性,发病急剧,高度呼吸困难,口、鼻流泡沫,咽喉部和颈部有炎性水肿。
3.猪瘟各种年龄、品种的猪都易感,发病率和病死率都高,流行猛烈。
高热稽留,脓性结膜炎,皮肤点状红斑出血指压不褪色。
先便秘后腹泻,粪便带血或有纤维素性黏液。
4.猪弓形虫病散发或地方流行性,多发生于架子猪。
气喘,呼吸加快,为60~80次/分,肺部听诊有湿性罗音,肺泡呼吸音减弱,有浆液性鼻液流出。
心跳100~120次/分,体温40.5~42℃。
部分猪卧地不起,后腿麻痹,股内侧、腹下皮肤发红,腹股沟浅淋巴肿大,大便干硬,少数猪有呕吐现象。
5.猪丹毒(亚急性型)主要侵害架子猪,常呈地方流行性。
病猪体温达到42~43℃,稽留不退,突出皮肤带棱角的红斑,指压不褪色。
体弱,不愿走动,躺卧地上,不食,有时呕吐。
猪主要疫病快速诊断要点

猪主要疫病快速诊断要点1、具有皮肤红斑的热型疫病的鉴别(1)咽部明显肿大呈急性经过猪肺疫(2)咽部明显肿大呈慢性经过猪炭疽(3)没有咽部肿大各种年龄发病,红斑指压不褪色猪瘟(4)没有咽部肿大6月龄易发病,红斑指压不褪色,红斑不凸出皮肤界限不清楚猪弓形体病(5)没有咽部肿大6月龄易发病,红斑指压褪色,红斑凸出皮肤,有菱型、方形等明显界线猪丹毒(6)没有咽部肿胀多发生于仔猪肢体末梢、跛行、神经症状猪链球菌(7)没有咽部肿胀多发生于仔猪肢体、末梢及皮肤湿疹、腹泻猪副伤寒2、具有明显呼吸症状的疫病的鉴别(1)体温正常呼吸困难,鼻无病变猪喘气病(2)体温正常呼吸困难,鼻有病变猪萎缩性鼻炎(3)体温升高呈流行性经过不良猪瘟(4)体温升高呈流行性经过良性猪流行性感冒(5)体温升高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经过不良猪弓形体病(6)体温升高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经过良性猪类流感型伪狂犬病(7)体温升高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经过不定猪肺疫3、具有神经疫病的鉴别(1)神经症状明显.眼球震颤猪传染性脑脊髓炎(2)神经症状明显.呕吐.便秘.猪血疑不良病毒性脑脊髓炎(3)神经症状.败血症猪类流感型伪狂犬病(4)神经症状,攻击人、畜猪伪狂犬(5)神经症状、败血、进行性消瘦猪李氏杆菌(6)神经症状、肌肉强直猪破伤风(7)神经症状、仔猪断奶后有头部水肿猪水肿病(8)神经症状、败血症、破行猪脑炎型链球菌病(9)神经症状明显、少数病猪有神经症状、妊娠母猪流产及种公猪睾丸炎猪布氏杆菌病4、具有腹泻症状的仔猪疫病鉴别(1)粪便中含有坏死组织或纤维蛋白样物仔猪副伤寒(2)血性黏液性下痢猪痢疾(3)黄白色或暗黑色水样或糊状稀便猪轮状病毒病(4)灰色或黄色水样稀便传播快,呕吐,仔猪死亡率猪传染性胃肠炎(5)灰色或黄色水样稀便传播较慢,死亡率低猪流行性腹泻。
(6)白色糊状稀便仔猪白痢(10~30日龄)(7)黄白糊状稀便-仔猪黄痢(7日龄以内)。
猪场四大病毒性传染病的检疫技术

猪场四大病毒性传染病的检疫技术1 口蹄疫(FMD)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因其流行快速,染病率极高,不易控制和消灭而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A类第一位烈性传染病。
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通常,含毒组织和污染的饲料、皮毛、土壤、器具等可保持数天、甚至数月的传染性,能经消化道、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感染。
人、鸟、兽、鼠和昆虫都可以成为传染的中间媒介。
本病在低温寒冷的冬春季节最易流行。
1.1 临场检疫该病以鼻、蹄和乳房水疱及糜烂为主要特征。
疫区的猪几乎100%感染,俗称“口疱”、“蹄癀”。
病初体温升高至40~41.5℃,猪沉郁、废食、蹄部发红、微热,逐渐产生水疱、出血、糜烂,造成蹄壳脱落、跛行和卧地。
仔猪多发急性胃肠炎,剧烈拉稀而猝死,病死率达80%。
1.2 解剖检疫咽喉、气管有圆形烂斑和溃疡,心包膜有弥散性及点状出血,心脏似煮熟状、松软,心肌切面呈灰白或淡黄色斑点或斑纹,称“虎斑心”。
1.3 实验室检疫采取水疱液,以乳鼠作中和试验确定口蹄疫病毒。
1.4 检疫处理―亡报疫情、划定疫区、严格封锁、隔离和治疗病猪。
死猪进行化制销毁。
同时用与当地发生毒型相同的兔化或鼠化弱毒疫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2 猪瘟(CSF)猪瘟病毒是一种小RNA病毒。
联合国已将本病列入国际动物检疫对象,我国将其定为第一类动物烈性疫病。
各类猪一年四季都能感染,并通过排泄物、分泌物以及污染的饲料、饮水,甚至人和其他动物传播病毒。
2.1 临场检疫潜伏期一般5~7d。
最急性型病猪无明显症状,猝死。
急性型呈现稽留热,体温达41~42℃,病猪沉郁、多卧、弓背、寒颤;先便秘后腹泻,耳背、腹下等皮肤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指压不褪色,公猪阴鞘多积臭浊液。
慢性型病猪体温时高时低,消瘦、衰弱,便泌与腹泻交替,耳端、尾尖、四肢有紫斑或坏死痂,病程超过1月,病死率高达90%以上。
近年来,国内流行的是一种非典型温和猪瘟,由弱毒株引起的具有较长潜伏期的轻微症状,稽留热在40℃左右,食欲时好时坏,粪便时干时稀,病猪瘦弱,死亡率60%~80%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临床 症状 鉴别
1 )猪瘟 :①高热 ,体温N4 - 2c,呈稽 留热型。②眼有脓性结膜 14 o 炎 以至发生鼻炎 ,上下 眼睑常被粘连 。③先便秘 ,粪便干硬呈球状 ;后 下痢 ,粪便带有粘液和血液。④鼻端 、耳、颈部 、下腹 、臀部、四肢内 侧皮肤有出血点或出血斑 ,指压不褪色。⑤体温升高时,血液中白细胞 下降到l c ] ,血小板下降到0 —万/ 3 万, 以下 m . 1 c 以下。 ( 5 m 其它几种病均为 上升 )。⑥病程长 ,急性型病程为7 2 天 ,亚急性 型为2 一 9 ;慢性 —1 O2天
1 9 O
应用方法论
2幸 期 科1 2 0年 技第 1 袭霸
猪 四大疫病 的鉴别诊 断
闫 德 奎
( 州 职 教 中心 ,河 北 涿 州 0 2 5 涿 7 7 0)
摘 要 猪瘟 、猪丹 毒 、猪肺疫 、猪副伤寒是危 害养猪业 最重要 的四大 传染病。这 四种 疾病在临床表 现上有很多相似之 处 ,正确诊断这 四 种疾病 ,挽 回因疫病发生 给养 猪业带来 的损 失 ,是兽医工作 者的职责和义务 。
性。
2)猪丹毒 :多发生于3 6 ~ 月龄的猪 ,传染比猪瘟慢 ,发病率、死亡 率均低于猪瘟 。我国北方多发生6 9 。南方多发生于9 1月。 _月 —2 3)猪肺疫 :本病多呈散发 ,有时呈地方流行性。各种年龄 的猪均 可发病 ,但以仔猪多见且症状严重 ,多发生于冷热交替 、闷热潮湿的季 节。发病率高 ,急性型死亡率可达10 0%。 4)猪副伤寒 :各种 年龄的猪均可感染 ,但 多发生于6 月龄 以下的 仔猪 , 尤其是 14 - 月龄仔猪最易发生。无季节性 ,但多发生于潮湿 的雨 季。以散发为主 , 发病率不高 , 但死亡率 高。
1 . 高热稽 留、热症候明显 1 体温升高高于猪瘟 1 . 体温升高与猪丹毒相似 1 温升高与猪丹毒相似 体 2 . 脓性结膜炎以至于发生鼻炎 2眼充血、青亮、有浆液性分 . 2 后期眼多见有脓性分泌物 2 . 以下痢为主 本病 3 . 先便秘后下痢 泌物 3 . 咽喉部红肿、发热、坚硬 ,呈 3 . 皮肤出现紫红色斑点,后变 4皮肤充血 、瘀血 、出血 ,以出血为 3皮肤红斑 - - 大红颈 蓝紫色 指压 褪 色 4 主,出血点指压不褪色 4 呼吸困难 ,张嘴吐舌,呈犬坐 . 4 部分病猪在 中 后期出现弥漫 特征性疹块 式呼吸 5 . 体温升高时 ,血液中白细胞、血小板 5 慢性纤维素性肺炎症状 性痘样湿疹 慢性关节炎和慢性心内膜炎 5 下降明显 6 皮肤红斑 , 期皮肤瘀血或有小 . 5 急性型病程4 天右 , 亚急性 6 病程短于猪瘟 病程长 出血点 型和慢性型病程23 - 周以上
型 为一 个 月 以上 。
1 病原 学鉴 别 1 猪瘟 : ) 病原为猪瘟病毒 。该病毒在病猪 的淋巴结 、脾脏和血液 中含量最多。因此可采取这些组织做为病料检验病毒的存在。 2 )猪丹毒 :病原为 猪丹毒杆 菌 。该菌 典型形态 为细直短杆状 , G 。从 熳 + 性猪丹毒心病变中分离 出来的为长丝状。本菌存在于病猪 的各
种组织和体液 中。可采取相应组织病料 ,如血液 、脾、肾、淋巴结 、心 脏等做涂片或切片镜检菌体 ;也可做凝集试验等血清学反应检验细菌的 存在。 3 猪肺疫 : ) 病原 为多杀性 巴氏杆菌。本菌为G 小杆 菌,菌体两端 . 染色较重 。本菌存在于血液、各实质脏器中,可采取血液等组织做涂片 染 色镜 检 菌 体 。 4)猪 副 伤 寒 : 病 原 为 沙 门 氏 杆 菌 。 本 菌 为 G一, 大 小 为 06~1 . . 0×2~3 r。病菌常存在 于病猪 的各脏器 、血液及粪便 中。对于 u n 急性病例可采取血液及脏器做涂片 , 触片 、 切片等检查病原体的存在。
2 流 行病 学鉴 别 1 猪瘟 :不分年龄大小 , ) 各种 年龄 品种 的猪均可感染 ,先少量发 病。7 1天大批发生,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在9 %以上。本病发生无季节 —0 0
附 :猪 四大疫 病 鉴 别诊 断 表
2 猪丹毒 :①体温高达4 ℃以上。② 眼青亮 ,有浆液性分泌物。 ) 2 ③急性 型病猪在发病约2 小时后 ,在耳、肢端、大腿 内侧等部位皮肤 出 4 现红色到红紫色斑点 ,指压褪色。④亚急性 型的特征为在发病后 的12 - 天 ,在胸部 、颈侧、腹腔侧和四肢外侧皮肤上 出现方形 、菱形 、圆形等 深红至紫黑色大小不等的疹块 ,中间呈苍 白色 ,与周 围健康部位界限明 显。 很像烙印 ,俗称 “ 打火印”。⑤慢性 型表现为慢性关节炎 、出现关 节变形 、跛行或卧地不起 ;有 的出现慢性心内膜炎,表现消瘦 、贫血 、 行走困难 、全身摇晃 ,呼吸困难等。还有 的耳部、背部 、 尾部皮肤出现 坏死。⑥病程比猪瘟短 。急性型一般3 5 — 天,亚急性型为12 , —周 ( 下转 第 14 ) 4页
猪瘟 病 原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瘟病毒
猪丹毒 猪丹毒杆菌
猪肺疫 巴氏杆菌
猪副伤寒 沙门氏杆菌
流行病学
不分年龄大小 ,先少量发生 , 一 0 7l 天大 - 月龄猪最易感 , 36 发病率、 不分年龄大小 , 但仔猪常见且症 多发生于l 月龄仔猪 ,发病 _ 4 批发生,发病率 、死亡率均在9 % 0 以上 死亡率低于猪瘟 状严重 率不高、死亡率高
关键 词 猪 ;疫病 ;鉴 别 ;诊断
中 图分 类号 s 8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7—6 1( 1)1— 10 O 6 397一2 1 20 9一 1 0 0
当前 ,随着 国家经济形势的迅猛发展 ,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 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也 日 益增长。尤其是对动物性食 品的数量和 质量要求与 日俱增 。而猪肉是我 国人民 自 古以来比较偏爱的一种 肉食。 因此养猪业的发展直接关 系到我 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但疾病 的发 生, 特别是猪瘟 、猪丹毒、猪肺疫、猪副伤寒四大传染病直接威胁着养 猪业的发展 , 甚至给养猪业造成灭绝性 的危害。而且这四大疫病在临床 症状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 。所以临床上正确鉴别 诊断这 四大疫病 ,以便做到及 时防治 ,挽 回和减少疾病发生带来 的损 失 ,是一名兽 医工作者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下面就将这四大疫病的鉴别 诊断浅谈一下 自己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