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理论密度

合集下载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

最大理论相对密度计算方法

最大理论相对密度计算方法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计算方法①计算矿料混合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bγsb =nn P P P γγγ...1002211++ 1P 、2P …、n P -------各种矿料成分的配比,其和为100;1γ、2γ…、n γ---------各种矿料相应的毛体积相对密度,2.36mm 以上集料按T0304方法测定,2.36mm 以下集料按T0330方法测定,矿粉以表观相对密度替代。

②计算矿料混合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γsaγsa =nn P P P γγγ...1002211++ 1P 、2P …、n P -------各种矿料成分的配比,其和为100;1γ、2γ…、n γ---------各种矿料相应的表观相对相对密度。

③而在我国现行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 ——2004)也有规定,它对改性沥青及SMA 等难以分散的混合料,沿用了上面经验公式并对式中的经验常数C 更改为合成矿料的沥青吸收系数,这应该是对系数的最好定义,并给出了计算公式:C=0.033ωx 2-0.2936ωx +0.9339ωx =(sb γ1–sa γ1)×100式中: C ——合成矿料的沥青吸收系数;γsb ——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a ——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ωx ——矿料的合成吸水率。

沥青吸收系数的公式是我国学者经过试验研究,当C 值采用0.8时,吸水率为0.482;当C 值采用0.6时,吸水率为1.338;当C 值采用0.5时,吸水率为1.871。

在四川地区,对于石灰石,其吸水率在0.5左右,C 值取0.8有其合理性,而对某些地区,在沥青配合比设计时,直接取集料的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的中值计算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即C 值取0.5,这并不适合四川地区,建议最好通过吸水率计算所得的C 值作为确定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依据。

④采用集料有效相对密度计算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并给出了有效密度的经验公式:γse =C×γsa +(1-C )×γsb式中:γse ——合成矿料有效相对密度;C ——经验常数,通常采用0.8,吸水性集料时采用0.5或者0.6;γsb ——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a ——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

沥青混合料毛体积密度的测定(蜡封法)最大理论密度试验方法与步骤

沥青混合料毛体积密度的测定(蜡封法)最大理论密度试验方法与步骤

沥青混合料毛体积密度的测定(蜡封法)最大理论密度试验方法与步骤
(1)除去试件表面的浮粒,在适宜的天平或电子秤上(最大称量应不小于试件质量的1.25 倍,且不大于试件质量的5倍)称取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ma),根据选择的天平的感量读数,准确至0.1g、0.5g或5g。

当为钻芯法取得的非干燥试件时,应用电风扇吹干12h以上至恒重
作为空中质量,但不得用烘干法。

(2)将试件置于冰箱中,在4—5℃条件下冷却不少于30min。

将石蜡熔化至其熔点以上5.5℃±0.5℃。

从冰箱中取出试件立即浸入石蜡液中,至全部表面被石蜡封住后迅速取出试件,在常温下放置30min,称取蜡封试件的空中质量(mp)。

(3)挂上网篮,浸入溢流水箱中,调节水位,将天平调平或复零。

将蜡封试件放入网篮浸水
约lmin,读取水中质量(mc)。

(4)用蜡封法测定时,石蜡对水的相对密度按下列步骤实测确定:
1)取一块铅或铁块之类的重物,称取空中质量(mg);
2)分别测定重物的水中质量(m’g)和蜡封后在水中质量(m’d);
3)待重物干燥后,按上述试件蜡封的步骤将重物蜡封后测定其空中质量(md)。

按公式计算石蜡对水的相对密度。

(5)如果试件在测定密度后还需要做其他试验时,为便于除去石蜡,可事先在干燥试件表面涂上薄层滑石粉,称取涂滑石粉的试件质量(ms),然后再蜡封测定.。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计算公式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计算公式

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
最大理论密度的计算公式
一、公式
1、沥青混合料空隙率=(1-试件毛体积密度/最大理论密度)*100%,单位%
2、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空隙率)/VMA*100%,单位%
3、矿料间隙率=[1-(试件毛体积密度/矿料合成毛体积密度)*(矿料质量百分比/100)]*100%,单位%
4、最大理论密度=100/[(100/矿料有效相对密度)+(沥青用量/沥青25℃的密度)],单位g/mm3
二、计算方法
1、用A类容器时,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按式(1)计算。

γt=ma/(ma-(m1-m2)) 式中:γt-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Ma-干燥沥青混合料试样的空气中质量,g;m1-负压容器在25℃水中的质量,g;m2--负压容器与沥青混合料一起在25℃水中的质量,g;
2、采用B、C类容器作负压容器时,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相对密度按式(2)计算。

γτ=ma/(ma+mb-mc)式中:mb-装满25℃水的负压容器的总质量,g;mc-25℃时试样、水与负压容器的总质量,g;
3、沥青混合料25℃时的理论最大密度按式(3)计算。

ρτ=γτ×ρω式中:ρτ——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密度,g/cm3; ρω--25℃
时水的密度,0.9971g/cm3。

同一试样至少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计算至小数点后三位。

AC-25生产配合比用最大理论密度(真空法)

AC-25生产配合比用最大理论密度(真空法)

施工单位:D-24.4
监理单位:
计算:
复核:
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记录(真空法)
建设项目: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分建段安阳市恒达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合同号:LM-1
河南省高等级公路建设监理部
试验:日期:2010.05.30
施工单位:D-24.4
监理单位:
计算:复核:
合同号:LM-1
河南省高等级公路建设监理部
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记录(真空法)
建设项目: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分建段安阳市恒达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试验:
日期:2010.05.30
施工单位:D-24.4
监理单位:
计算:复核:
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记录(真空法)
建设项目: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分建段安阳市恒达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合同号:LM-1
河南省高等级公路建设监理部
试验:
日期:2010.05.30
施工单位:D-24.4
监理单位:
计算:复核:
合同号:LM-1
河南省高等级公路建设监理部
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记录(真空法)
建设项目: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分建段安阳市恒达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试验:
日期:2010.05.30。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方法研究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方法研究

3
2 试验部分
2.1 原材料
2.1.1 沥青 采用泸州中海油 AH-70#沥青,其技术指标如表 1: 表 1 沥青技术指标测定结果 试验项目 针入度(25℃,100g,5s)/0.1mm 延度(15/5℃,5cm/min)/cm 软化点 TR&B/℃ 密度/g/cm3 2.1.2 石料和矿粉 集料采用新都碎石,填料采用都江堰矿粉,其密度如下表: 规范指标 AH-70 60-80 ≥100 ≥46 —— 66.5 >150 47.8 1.006 试验结果
0. 48 2
0.6
C值
0.4 0.2 0.0 0 0.5 1
1. 33 8
1.5
1. 87 1
2
2.5
3
3.5
4
4.5
合成矿料吸水率(%)
由此可知,当 C 值采用 0.8 时,吸水率为 0.482;当 C 值采用 0.6 时,吸水率为 1.338; 当 C 值采用 0.5 时,吸水率为 1.871。在四川地区,对于石灰石,其吸水率在 0.5 左右,C 值取 0.8 有其合理性,而对某些地区,在沥青配合比设计时,直接取集料的表观密度和毛 体积密度的中值计算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即 C 值取 0.5,这并不适合四川地区,建议最好 通过吸水率计算所得的 C 值作为确定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依据。 对非改性沥青混合料,宜以预估的最佳油石比拌和两组混合料,采用真空法实测最大 理论相对密度,取平均值。然后反算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公式如下: γse =
5
由表 3 可知, 真空实测法所得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平行试验的标准差小 (小于 0.001) , 变异性也小(小于 0.004) ,由此可见,真空实测法所测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复现性好,其 结果理论上认为是准确的。这必须建立在严格按照规程试验,如混合料必须分散仔细。 由表 4 可知,有效相对密度法和真空法所得结果比较接近,而且在表观理论最大相对 密度和毛体积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之间,由此可见,采用有效相对密度法所得理论最大相对 密度也能准确地反映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地真实性,也就是说,不管是非改性沥青还 是改性沥青,采用有效相对密度法计算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是可行的。采用溶剂法所得结果 误差很大,有的结果甚至大于理论最大表观相对密度,说明采用溶剂法很难准确反映混合 料的真实情况,认为因素影响较大,这是由于混合料的沥青膜很容易遭到溶剂的破坏,试 验时不容易掌握,造成结果偏大,进行配合比设计时,用油量将偏高,容易造成泛油。我 们再来看看它们对配合比最佳油石比大小的影响,有效密度法和真空法所得结果接近 4.6%,比表观理论相对密度和溶剂法所得最佳油石比小 0.2%, 比毛体积理论最大相对密 度所得最佳油石比大 0.4%,由此可见,不同方法所得结果差距是相当大的,也就是说考虑 集料对沥青的吸收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 综上可知,在设计沥青配合比时,可以根据真空法和有效密度计算法所得结果的一致 性来检验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真实性。

最大理论密度计算

最大理论密度计算

最大理论密度计算最大理论密度是指物质在最密堆积状态下的密度,也就是在理想情况下,物质所占空间的最小值。

计算最大理论密度可以通过分子密堆研究来进行。

以下将从分子密堆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几个常见物质的最大理论密度计算进行详细阐述。

1.分子密堆的概念分子密堆是指当物质的分子通过吸引力或排斥力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最紧密的堆积结构。

在分子密堆中,分子之间的空间被最小化,从而达到最大的理论密度。

分子密堆的构建基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计算方法2.1球堆密度计算球堆密度计算是一种常用的分子密堆计算方法。

该方法首先确定分子的球面半径,然后在三维空间中随机分布一些球,保证它们之间没有重叠,最后计算这些球的平均密度。

球堆密度计算的结果通常是一个上限,因为在实际情况中,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能会影响到最大密度的实现。

2.2理想晶格密堆计算理想晶格密堆计算是一种基于晶体结构的方法。

首先确定晶体的晶格参数,然后采用较小的晶胞构建晶体的结构。

最后通过改变晶胞的尺寸和形状,找到最适合的晶胞来实现最大密堆。

金属通常具有最大理论密度,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相对较小且紧密。

例如,铜的最大理论密度为8.96 g/cm³,铁的最大理论密度为7.87g/cm³。

这些数值可以通过球堆密度计算或理想晶格密堆计算获得。

共价晶体的最大理论密度计算相对复杂,需要考虑晶胞的不同结构和原子之间的化学键。

例如,二硫化碳 (CS₂) 的最大理论密度为1.26g/cm³,二氧化硅 (SiO₂) 的最大理论密度为2.63 g/cm³。

这些数值可以通过理想晶格密堆计算获得。

离子晶体的最大理论密度计算通常通过理想晶格密堆计算。

例如,氯化钠 (NaCl) 的最大理论密度为2.17 g/cm³,氧化铝 (Al₂O₃) 的最大理论密度为3.97 g/cm³。

总之,最大理论密度是物质在最密堆积状态下的密度,可以通过分子密堆研究来计算。

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记录(计算法)

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记录(计算法)
热料仓 12~22mm 热料仓 6~12mm 热料仓 3~6mm
热料仓 0~3mm
矿粉
水泥
矿料毛体积相对密度 矿料表观相对密度 矿料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 矿料合成表观相对密度 合成矿料的沥青吸收系数 合成矿料的吸水率 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 理论最大相对密度γ
t
2.689 2.721
2.687 2.722
承包单位: 监理单位: 样品名称 样品来源 油石比(%) 沥青名称 AC-20C改性沥青混合料 新拌和场 4.4 SBS改性沥青 试验日期 用 途 合同号: 编 号: 2014.7.5 AC-20C改性沥青砼中面层 25 1.011
水温(℃) 沥青相对密度
矿料配合比 12~22mm:6~12mm:3~6mm:0~3mm: 矿粉 (%) =28:32:12:24:4 试验数据 试 验 内 容
CS417-2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记录表(计算法)
承包单位: 监理单位: 样品名称 样品来源 油石比(%) 沥青名称 AC-20C改性沥青混合料 新拌和场 4.1 SBS改性沥青 试验日期 用 途 合同号: 编 号: 2014.7.5 AC-20C改性沥青砼中面层 25 1.011
水温(℃) 沥青相对密度
t
2.689 2.721
2.687 2.722
2.667 2.72 2.695 2.722 0.83 0.4 2.717 2.548 2.542 2.719 2.746
理论最大密度ρ t (g/cm3)
承包人自检意见:
试验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
试验人员:
复核:
CS417-2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记录表(计算法)
t
2.689 2.7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12.9
2.451
试验 检测结论:
复核
监理工程师
签名:
年月日
工程名称
陕西省公路建设通用表格
绥德县路家洼至井焉公路改建工程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报告
路面工程
试验规程
T 0711-2011
使用部位
上面层
样品名称
AC-13沥青混合料
项目名称
府准公路(魏寨至柴官岔)中修工程
混合料类型
AC-13
试验温度(℃)
25
集料最大粒径(mm)
16
级配类型
AC-13
吸水率(%)
/
油石比(%)
4.41
负压器类型
A型负压容器
试件编号
试样质量ma(g)
负压容器水中质量 mb(g)
试样、水与负压 容器总质量 mc(g)
理论最大相 对密度
最大理论密度平 均值
理论最大密度(g/cm3)
1
2595.7
172.6
1708.6
2.449
2.450

2.446
2
2599.7
17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