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尾松栽培管理技术

合集下载

马尾松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马尾松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马尾松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摘要:马尾松是一种常见的园林观赏植物,其栽培方法相对简单,但也需要一定的注意事项。

本文将介绍马尾松的养殖方法,包括土壤选择、浇水与施肥、修剪和防虫等方面,并提供一些建议。

正文:马尾松,学名为Pinus massoniana Lamb.,属于松科落叶乔木植物。

在中国,马尾松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园林观赏植物,因其形态优雅、树姿挺拔而备受推崇。

马尾松的养殖方法相对简单,只要正确选择土壤、注意浇水施肥、及时修剪和防治害虫,就能够使马尾松长势良好。

首先,土壤的选择对马尾松的生长至关重要。

马尾松喜欢生长在排水良好、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

建议选用砂质土壤,并加入适量的腐叶土和腐殖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同时应注意避免土壤酸碱度过高或过低,可进行酸碱调节以创建适宜的生长环境。

其次,浇水和施肥是马尾松养护的重要方面。

马尾松耐旱性较强,但在生长季节仍需保持适度的湿润。

建议早晚各浇一次水,避免水分过多或缺乏。

施肥可选择缓释肥或有机肥,每年春季和秋季各施一次。

注意要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造成病虫害的滋生。

第三,定期修剪能够帮助马尾松保持良好的形态。

一般来说,年底到初春是最适合修剪的时候,不仅可以促进树木的新陈代谢,还能保持树冠的均匀和富贵。

注意要使用锋利的修枝工具,剪掉干枯枝叶和交互穿插生长的枝条。

同时也应注意避免过度修剪,以免影响马尾松的生长和抗病能力。

最后,在防治害虫方面,预防胜于治疗。

常见的害虫有松毛虫、松枯萎病菌等。

可以定期使用非毒性杀虫剂喷洒或人工捕捉松毛虫,迅速抑制虫害的扩散。

对于松枯萎病菌,应注意其病原的来源和传播途径,及时清理感染的植株并进行消毒处理。

综上所述,养殖马尾松需要注意土壤选择、浇水与施肥、修剪和防虫等方面。

科学、合理地进行养护工作,定期观察马尾松的生长状态,并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治疗,可使马尾松长势良好,成为花园或街道的亮丽景观。

马尾松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马尾松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马尾松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马尾松,又称为大叶松、刺柏,是一种常见的园林观赏树种。

它具有耐寒、抗病虫害、生长迅速等特点,因此备受养殖爱好者的追捧。

然而,要想成功地养殖马尾松,并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务必掌握一些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马尾松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因此在选址方面需要选择光照充足的地方。

同时,水分管理也是关键。

过多的水分会导致根部受潮,影响生长,而缺水则会导致叶片干枯。

因此,在浇水方面需均匀地供给适量的水分,切忌偏少或偏多。

施肥对马尾松的生长也非常重要。

适应性较强的马尾松可以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然而稳定且富含有机肥料的土壤更适合其生长。

定期施用有机肥料,可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促进枝叶分支生长。

注意施肥时不宜浇水过多,以免冲淡肥料的有效成分。

除了光照、水分管理和施肥外,适当的修剪也是马尾松养护的重要环节。

定期修剪不仅可以塑造树形,还能促进枝梢分化,增加枝条的数量和长度,从而增强其观赏效果。

选择适合的修剪时间和技巧,防止过度修剪造成树木生长萎缩、处于虚弱状态。

在马尾松的养殖过程中,防虫防病也是不可忽视的。

常见的害虫有蚜虫、毛虫等,而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根腐病等。

为了防止害虫和病害的侵扰,可选择合适的农药,按照标签上的说明正确使用,切忌滥用农药,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此外,注意及时清理落叶以保持空气流通,调整温湿度环境的稳定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是养殖马尾松时的另外两个重要方面。

总结来说,马尾松养殖需要提供良好的光照、适量的水分,选择适宜的土壤并施以适量的有机肥料。

定期修剪树形,合理防虫防病,并保持环境通风和温湿度的稳定。

只有全方位地考虑这些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才能确保马尾松的健康生长,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马尾松实用栽培技术

马尾松实用栽培技术

马尾松实用栽培技术马尾松是常见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其栽培技术相对较简单,但对于初次尝试的人来说,还是需要一些指导。

本篇文章将介绍马尾松的栽培技术,包括土壤要求、浇水、施肥、修剪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一、土壤要求马尾松适合生长在富含腐殖质的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

应该避免种植在重、粘土质土壤或排水不良的土地上。

如果土壤过于弱碱性或过于酸性,可以适当进行处理进行调整。

二、浇水马尾松在生长期间需要保持适度的湿度。

根系应避免过度积水,但也不要让它们在极其干燥的条件下生长。

春、夏、秋三个季节需要适量浇水,冬季则不需浇水。

要注意,过度浇水也可能导致根部因缺氧而死亡。

三、施肥适度地施肥可以帮助马尾松保持健康的生长。

春、夏季在生长期,需要进行施肥。

可以每年3月与10月开始施肥,每月施一次;也可以选择5月和7月施肥,每月8高度厘米,每次用14-14-14复合肥100克,并配合肥料和水进行掺混使用。

四、修剪马尾松的修剪可以促进新芽的出现,增加花朵的数量。

要修建的时间是在春天生长后的最初几个星期进行。

将多余的枝条剪掉可以帮助树形成稠密的生长形式。

枝条的剪除应尽量保持适度,摘除过度的可能会影响植物的形态。

五、病虫害防治马尾松主要是易于受到虫害的影响,如叶螨和白粉虱。

这些虫害会导致叶片变黄或出现褐色斑点。

预防最有效的方法是定期检查,并在早期发现虫害的情况下进行处理。

可以选择某些杀虫剂进行喷雾和清除害虫为方法,现在市场上有各种更加环保的杀虫剂可供选择。

总之,按照以上技术要求来养护马尾松,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养出漂亮的马尾松,并实现室内环境的美化。

马尾松实用栽培技术

马尾松实用栽培技术

马尾松实用栽培技术马尾松,又称华北马尾松,是一种常见的园林树木,也是一种非常适合栽培的树种。

它具有树干挺直,树形优美,枝叶茂密的特点,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喜爱。

在园林绿化中,马尾松常常被用于装点园林景观,美化环境。

那么,如何对马尾松进行科学的栽培,才能使其生长旺盛,树形美观呢?本文将介绍马尾松的实用栽培技术,希望对爱好园艺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选择合适的场地马尾松适宜生长于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土壤排水性良好的地方。

在种植马尾松之前,应该选择一个阳光充足,空气流通良好,并且土壤排水性好的地方进行栽培。

避免选择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进行种植,这样会影响马尾松的生长。

二、合理施肥在马尾松的生长期内,适当施肥对其生长非常有利。

一般来说,在春季和秋季是施肥的最佳时机。

春季施肥有助于提高马尾松的抗病能力,促进其生长;秋季施肥有助于增强其抗寒能力,促使其过冬时养分充足。

选择有机肥和复合肥进行施肥,可以为马尾松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其生长发育。

三、适时修剪适时的修剪有利于马尾松的树形美观,也有助于促进其生长。

对于新栽种的马尾松来说,要在植株生长的第二年进行修剪,主要是修剪松树的枝干和侧枝,保证主干的直立和茂密的枝叶。

修剪后的马尾松,在春季和秋季要适当浇水,以保持其生长环境的稳定。

四、注意防治病虫害在马尾松的栽培生长过程中,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发现病虫害并进行防治,以免病虫害对马尾松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常见的病害有松毛虫、松杂草、松叶锈病等,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常见的虫害有松毛虫、蚜虫等,可以选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五、科学管理在马尾松的栽培管理中,要注意勤浇水、松土、松茬等工作,保持土壤湿润和通风透气。

在夏季高温干旱时,要适当加大浇水量,以确保马尾松的生长。

松土工作要定期进行,加强土壤的通气和排水功能。

定期清理松针和枯枝,有利于保持马尾松的生长环境。

还应适时除草,保持马尾松周围的整洁,有利于马尾松的生长。

马尾松是一种非常适合园林绿化的树种,经过科学的栽培管理,可以使其生长繁茂,树形优美,枝叶茂密。

马尾松实用栽培技术

马尾松实用栽培技术

马尾松实用栽培技术马尾松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松树,在园林中常被用于景观绿化。

它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枝繁叶密等特点,成为了许多园艺爱好者喜爱的植物。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马尾松的实用栽培技术。

一、育苗技术1. 土壤选择:马尾松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所以在育苗时可以选择砂土或混合砂土来培育苗木。

2. 种子选择:选择健壮、饱满、无虫害的种子,可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3. 种子处理: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浸泡时间一般为12小时左右,可以促进种子的发芽率。

4. 播种方法: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在培育土中,然后轻轻将土压实,并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情况下15-20天就能出苗。

二、定植技术1. 土壤准备:在准备定植的地方挖掘坑穴,大小要适中,约为马尾松树冠的2倍大小。

挖坑时将土壤分为上、中、下三层,用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料掺入中层土中,然后将中层土放在上层土中,底层土放在下层。

2. 定植方法:将马尾松苗移栽到准备好的坑穴中,先将树苗根部放入坑穴,然后将中层土填入坑穴,用手指压紧,最后将上层土填入坑穴,并轻轻压实。

3. 定植后的管理:定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情况下每隔3-5天浇一次水;还要做好杂草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三、施肥技术1. 基肥:在马尾松树苗定植前,可以在坑穴中撒入一些完熟的有机肥料,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

2. 追肥:马尾松生长快,所以要经常给予适量的追肥。

一般在4-10月份每隔2-3个月施一次氮、磷、钾等基本肥料,每次用量适量,不可过量。

3. 叶面喷肥:可以在生长季节,每隔15-20天喷施一次叶面肥料,有助于促进养分吸收和生长发育。

四、修剪技术1. 松针修剪:松针修剪主要是指修剪过长、过密的松针,保持树冠整洁。

一般在2-4月和9-10月进行修剪,修剪时要注意保护树桩和新生松针。

2. 枝条修剪:枝条修剪主要是为了调整树形和促进分枝生长。

一般在生长季节末尾进行修剪,修剪时应保持树冠的平衡和开阔。

马尾松栽培管理技术

马尾松栽培管理技术

马尾松栽培管理技术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 )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松树,在南方各省森林蓄积量中,马尾松占一半以上。

马尾松喜光,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能在石砾土、沙质土、粘土、山脊及岩石裸露的石缝里都能生长。

忌水涝,不耐盐碱,喜酸性和微酸性土壤, pH值4. 5-6. 5生长最好。

在钙质土和石灰岩风化的土壤上往往生长不良。

管店林业总场是安徽省最大的国有林场,现经营总面积25万余亩,有林地面积近20万亩,其中马尾松林13万亩,占有林地的65%,笔者通过近十多年的栽培观察和逐步摸索,体会到通过以下具体措施对促进马尾松生长,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有明显作用,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1 马尾松的造林技术1. 1 造林地的选择马尾松造林地不宜大面积集中连片,要根据树种特性和立地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使之与阔叶树混交,既有利于水土保持和改善森林生态环境,又有利于预防马尾松毛虫的蔓延发展和森林火灾发生。

应根据经营目的,交通条件,培养不同的材种,以便分别采取相应的经营措施,充分发挥马尾松的生产潜力。

1. 2 整地方式造林前一年秋冬整地效果较好。

皖东丘陵地带一般多采用块状整地。

暗穴、半明穴整地对防止水土流失,降低造林成本有明显效果。

劳动力充足,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提倡明穴整地,确保整地质量;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促进幼苗早期生长。

块状整地规格一般可按50×50×30cm。

1. 3 造林密度造林地立地条件较差的,初植密度要适当大一些,每亩500-600株。

立地条件较好,土壤厚度达50cm以上,肥力中等偏上的,交通便利,经营集约度较高的地方,每亩栽植300-400株,以培养中大径级材为目的。

1. 4 造林方法植苗造林是马尾松造林的主要方法。

适时栽植是保证造林成活的关键之一。

松苗早春顶芽抽梢较早,故应早栽。

早栽具有早发根、易成活、早生长、能抗旱等优点。

一般适宜的栽植时期在1月中下旬至3月中上旬。

广西地区马尾松种植技术与经济效益浅析

广西地区马尾松种植技术与经济效益浅析

广西地区马尾松种植技术与经济效益浅析马尾松是一种常见的松树品种,它在广西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

马尾松的种植技术和经济效益对于广西地区的农业发展以及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广西地区马尾松的种植技术和经济效益进行浅析。

一、马尾松种植技术1. 地点选择:马尾松适宜生长在海拔500-1500米的山地,选择地势较高的山坡地或山丘地具有较好的生长条件。

2. 提早营造土壤:在种植前一年,应提早进行土壤改良,保证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可以选择在秋季进行翻耕和施入有机肥料。

3. 种子选择:选择优质的种子进行繁殖,保证种子的纯度和良好的发芽率。

一般情况下,马尾松的种子可以进行人工播种或直播。

4. 种植密度:根据树龄和种植目的不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种植密度。

一般情况下,马尾松的种植密度在3万-5万株/公顷之间。

5. 管理措施:种植期间需要注意浇水、施肥和除草等管理措施。

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

二、马尾松的经济效益1. 木材产量:马尾松木材具有坚硬、耐腐朽、易加工等特点,广泛用于建筑、家具、船舶等领域。

每亩马尾松材积可达30-50立方米,木材的价格较高,种植马尾松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2. 生态效益:马尾松具有良好的保水保土功能,可以改善土壤质量。

种植马尾松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等环境功能。

3. 旅游效益:马尾松树木茂密,形成了独特的山地森林景观。

马尾松种植区域可以成为旅游景区,吸引游客观赏游览,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4. 就业岗位:马尾松种植需要一定的劳动力进行管理和采伐工作,促进了农村就业的增加,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广西地区马尾松的种植技术相对简单,适应性强,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种植马尾松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并且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

广西地区可以积极发展马尾松种植业,并加强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进一步提高种植的效益。

马尾松丰产栽培实用技术

马尾松丰产栽培实用技术

马尾松丰产栽培实用技术
马尾松丰产栽培实用技术
1、种植环境:
马尾松适宜半阴环境,耐荫性强,适宜温和凉爽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

一般在砂质壤土、砂砾土上栽培,搭配日照充足的情况下,发育效果极佳。

2、土壤处理:
马尾松的土壤比较宽松,湿度要求较高;在栽培前,应将充分混和和提酸的土壤处理好,以确保树木生长;另外,还可以根据土壤实际状况,添加腐殖质、有机肥等促进树木生长。

3、栽培方式:
马尾松适宜露地栽培或挖沟栽培,露地栽培要根据现场实际的情况,在土壤表层播种,播种后要将土壤清理平整;挖沟栽培,要在土壤表层挖出10厘米的沟槽,在沟槽中依次播种,播种完成后,土壤需要拉平,不能太靠拢,以保证树木的通风历程。

4.施肥与灌溉:
在植树处理完毕,必须进行施肥,以保证树木发育正常;施肥方式以撒施硝酸铵、尿素为主,补进补施油剂微量元素;灌溉方式以常规灌溉为主,采取浅浸式灌溉,以保证树木水分充足。

5、除草、整枝:
马尾松整枝要仔细、灵活;除草时要使用老式的正锯把,轻刀轻把,不宜用机械除草或简单草除,以免影响树木的发育。

6、枯损病益虫防治:
及早发现马尾松的枯损病害和害虫,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正确使用有害物质,适当降低外来害虫的入侵概率;采用物理隔离、添加有机物和细菌等技术,可以有效减低害虫对树木的危害程度。

7、开发利用:
马尾松树木可以开发利用,如:用于装置、家具、文化办公用品等制品的制作;也可以将原料加工成木材和木器系列,作为工艺品外销;另外,马尾松还可以用作园艺工程,吸引生活中的游客,为家庭和公共空间增添色彩。

总之,正确选择环境,合理处理土壤,正确栽培,加以施肥灌水、除草整枝,及时防治病害、开发利用是栽培马尾松活产成果的重要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马尾松栽培管理技术
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 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松树,在南方各省森林蓄积量中,马尾松占一半以上。

马尾松喜光,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能在
石砾土、沙质土、粘土、山脊及岩石裸露的石缝里都能生长。

忌水涝,不耐盐碱,喜酸性和
微酸性土壤, pH值4. 5-6. 5生长最好。

在钙质土和石灰岩风化的土壤上往往生长不良。

管店林业总场是安徽省最大的国有林场,现经营总面积25万余亩,有林地面积近20万亩,其中马尾松林13万亩,占有林地的65%,笔者通过近十多年的栽培观察和逐步摸索,体会到通过以下具体措施对促进马尾松生长,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有明显作用,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1 马尾松的造林技术
1. 1 造林地的选择
马尾松造林地不宜大面积集中连片,要根据树种特性和立地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使之与阔叶树混交,既有利于水土保持和改善森林生态环境,又有利于预防马尾松毛虫的蔓
延发展和森林火灾发生。

应根据经营目的,交通条件,培养不同的材种,以便分别采取相应
的经营措施,充分发挥马尾松的生产潜力。

1. 2 整地方式
造林前一年秋冬整地效果较好。

皖东丘陵地带一般多采用块状整地。

暗穴、半明穴整
地对防止水土流失,降低造林成本有明显效果。

劳动力充足,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提倡明
穴整地,确保整地质量;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促进幼苗早期生长。

块状整地规格一般可
按50×50×30cm。

1. 3 造林密度
造林地立地条件较差的,初植密度要适当大一些,每亩500-600株。

立地条件较好,土壤厚度达50cm以上,肥力中等偏上的,交通便利,经营集约度较高的
地方,每亩栽植300-400株,以培养中大径级材为目的。

1. 4 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是马尾松造林的主要方法。

适时栽植是保证造林成活的关键之一。

松苗早春
顶芽抽梢较早,故应早栽。

早栽具有早发根、易成活、早生长、能抗旱等优点。

一般适宜
的栽植时期在1月中下旬至3月中上旬。

皖东丘陵地区春节前后,土壤解冻,冰雪融化,或
下透雨后,即可栽植,阴天毛毛细雨或雨后天晴土壤湿润时栽植最佳,吹干风时不宜栽植。

供造林的苗木Ⅰ、Ⅱ级苗要妥为保护,确保不破坏根系,随打浆随假植,假植时间不超
过24小时,泥浆不稀不稠,运输时防止苗木根部失水,栽植时如果泥浆失水发干应二次打浆。

栽植时务必做到随取苗,随栽植。

马尾松栽植时的基本要点是:分级栽植,深栽黄毛入土,不窝根,不吊空,根系舒展,扶正苗木,踩实捶紧。

集约经营程度较高的地方,可带基肥造林,对促进幼林速生和提早郁闭有相当明显的效果。

2 马尾松的抚育管理
2. 1 幼林抚育
造林后3—5年内,根系入土浅,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差,加强对幼林的抚育管理,这是
巩固造林成果,促进幼林生长的重要环节措施。

2. 1. 1 松土除草
新造幼林的生长发育,与其周围的环境条件有着密切关系。

林地上杂草灌木丛生,会与幼林争夺水分、养分和光照;杂草根系盘结还会阻碍幼树根系的伸展,通过除草,可改善幼
林的生长条件,有利于幼树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除草松土主要是在幼树周围,范围应稍大于原穴,由里到外,由浅到深,免伤根系和枝干,并注意拣去石块,土培成馒头形,杂草、灌丛铺盖在幼树周围。

除草松土时间和次数,取决于幼林生长的特点以及杂草繁茂程度和气候条件。

最适宜
的时期应在幼林生长旺盛期来临之前进行,以5-6月为好,入秋前杂草尚未结籽,除草松土
效果好,且能减少来年杂草的滋生。

3、2、1次数进行。

初植造林密度大,幼林生长旺盛,可抚育二年,分别按2次和1次进行。

造林后头三年,要严格封山或加强看护,防止割草、人畜破坏等。

2.1. 2 补植:幼林缺株
于当年秋季进行一次造林成活率全面检查,了解成活情况,提出解决办法。

按补植规定,成活率在40%以下应重新造林, 41-84%应进行补植,或成活率虽达85%以上,但有局部地段
成活低或死亡植株集中连片,也应补植。

补植工作一般应在当年秋季或翌年春季进行。


植应在原种植点上进行或整地后用同龄苗补植。

2. 2 成林抚育
幼林郁闭后至林分主伐前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属于林分分化稀疏阶段,表现为林木株
数的减少,树高和直径的增加。

如不进行必要的抚育任其生长,就不能达到速生、丰产、优质的目的。

因此,马尾松幼林郁闭后,应进行修枝和抚育间伐等抚育管理。

2. 2. 1 合理修枝
合理修枝可改善马尾松干形,获得无节良材,提高木材质量,又能促进林木生长。

5—6
年生的马尾松是修枝最适宜的起始年龄,此时树冠下部枝条由于通风透光不良,开始自然枯
死,但枯死脱落的速度缓慢,如不及时修去,今后则会形成大的死节。

为了促进生长和减少
节疤,可将枯枝和生长衰退的枝条全部修去。

对树冠中最长最粗的枝条也应酌情修去,避免
偏冠,使树冠匀称。

水平枝上面的枝条,受光充足,生长旺盛,不能修除,否则影响生长。

修枝应掌握“轻修、勤修”的原则,修枝务必要使树冠和树高比例适度, 10年生以前,树冠为树高的三分之二; 10—15年后,树冠可为树高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以保持树干上部枝条有一定的营养面积
修枝的适宜时期从晚秋至早春,这时修枝,伤口流脂量少,易封闭,修切的伤口至生长季
节尚有一段时间,能加速愈合,缩短伤口的愈合期。

生长季节和寒冬不宜修枝,否则会影响
生长。

供修枝用的砍刀、锯子等,一定要锋利。

修枝时要避免树干劈裂或撕开树皮,以免影
响切口愈合而造成溃烂,影响材质。

马尾松修枝以不留桩的方法效果好,即使留桩以小于
1cm为宜。

如主梢受松梢螟危害而不能正常生长或折断,在修枝时应有目的地培养一个侧枝,促进
其旺盛生长,以代替主梢。

2. 2. 2 抚育间伐
马尾松林林分郁闭后进入群体生长阶段,原来幼树与环境的矛盾转化为各个体之间的
矛盾。

随着林龄的增加,各林木要求的营养空间也不断增大,相互挤压,引起强烈的分化和
自然稀疏。

始伐年龄:抚育间伐的始期,应从造林密度、立地条件、林分郁闭度、胸径和材
积连年生长量以及间伐木的利用价值等方面来综合考虑。

不同的造林密度、立地条件等,
林分郁闭时间有所差异,一般在4—6年郁闭,郁闭后2-3年,林分的分化逐渐明显,出现被
压木,小径材较多,郁闭度达0. 8—0. 9,即可开始抚育间伐。

一般在8—10年进行第一次
间伐。

造林密度大的、立地条件好的或经营水平较高的林分,生长快、郁闭早,抚育间伐应
适当提前;造林密度不大或立地条件较差的,可推迟1—3年。

间伐强度:间伐强度关系到保留木的生长和林分产量。

强度太小,林冠恢复郁闭快,没
有起到抚育间伐的应有的作用,反而缩短间伐重复期,增加间伐次数,间伐材过小,利用价值高,同时还增加了抚育投资。

强度太大,造成林中空地,林地杂灌滋生,林地干燥,树干尖削,
破坏林分郁闭,影响林木生长。

适宜的间伐强度应根据造林密度,林分生长特点确定。

8—
10年进行一次弱度的抚育间伐,强度为林分材积的10—15%,并可结合修枝。

10—20年可采用度到强度的抚育间伐,强度为林分材积的20—30%,同时伐除干形不良的上层林冠的林木。

20年以后,可采用强度为30%的抚育间伐。

间伐重复期:通常以3—5年为宜。

间伐后林分郁闭度应保持在0. 6—0. 7之间。


复次数应根据培育材种而定,中径级用材林一般经2—3次重复即可主伐利用。

间伐方式:因林分结构不同,有上层抚育间伐和下层抚育间伐两种。

在人工同龄纯林内,宜采用下层抚育间伐,主要伐去林冠下层的被压木、濒死木,同时伐除干形不良的上层林冠
的林木。

抚育间伐时要按照“砍小留大,砍密留稀,砍劣留优”即三砍三留原则进行。

林内
的断梢木,双梢木如对保留木有辅助作用,或伐除后会出现天窗,应予保留不砍。

在以马尾
松为主的混交林内,主要采用上层抚育间伐,即伐除林冠上层压抑马尾松生长的非目的树种,并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进行下层抚育间伐。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