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火星探测器
2019年高考时政热点:科技新闻“洞察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的理论解析带答案

“洞察号”首探火星内部时政背景美国宇航局(NASA)消息,美国东部时间11月26日14时52分59秒(北京时间27日3时52分59秒),“洞察”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成功着陆。
这是2012年8月5日“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以来,人类制造的探测器再次成功登陆火星表面。
美国从1964年发射“水手4号”火星探测器开始,对火星展开了40余年的持续探测,获得了大量的探测成果。
作为火星探测收获最多的国家,美国在火星探测上依然马不停蹄。
尽管距离人类第一次探测火星已有数十年,但我们对于火星内部结构仍知之甚少。
此前人类总计开展的47次火星探测都是研究火星全球、地表、大气和磁场的。
“洞察号”将首次探测火星内部,相当于用CT扫描对火星进行“45亿年来的第一次体检”。
“今天,我们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八次成功登陆火星。
我们将送航天员前往月球,之后再派航天员前往火星,‘洞察’号将在我们前往火星之前提供宝贵的科学资料。
”美国宇航局局长吉姆·布里登斯丁(Jim Bridenstine)在登陆成功之后激动地说。
根据美国宇航局此前公布的信息,“洞察”号主要承担两大科学任务:一是通过探测火星内部火震活动的规模、频率和地理分布,以及陨石撞击火星表面的频率,来确定目前火星地质构造活动的级别;二是通过调查火星内部结构和活动过程,研究类地行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考点解析:一、经济生活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
2.我国在火星探测项目上,已提出环绕探测方案。
2016年1月11日,中国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并将在2020年左右发射一颗火星探测卫星。
这将有利于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和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二、政治生活1.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除了美国外,还有中国、俄国、印度、日本也在开展火星探测研究,深空探测这一高科技项目,代表了本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甚至有利于进一步抢占经济科技至高点。
1975年至2023年中探测火星取得的成就

1975年至2023年中探测火星取得的成就1975年至2023年中探测火星取得的成就火星,这颗神秘的红色星球,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类的好奇心。
自1975年至2023年,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取得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成就。
从最早的“火星9号”到最近的“天问一号”,每次探测都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一次次勇敢尝试。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段时间内火星探测取得的伟大成就。
1. 火星9号(1975年)火星9号是苏联于1971年发射的首颗火星探测器,它成功地进行了火星环绕器任务,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枚进入火星轨道的航天器。
这次任务为后续的火星探测奠定了基础,成为了人类探索火星的第一步。
在这次探测任务中,火星9号传回了大量的有关火星大气、表面和磁场等方面的数据,为之后对火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 火星车(1997年至今)1997年,美国宇航局成功地在火星表面放置了第一辆火星车——“机遇号”,这标志着人类首次在火星表面进行了实地探索。
之后,“好奇号”和“毅力号”火星车的成功登陆,更是为人类揭开了火星表面的神秘面纱,不断向我们展示火星的风土人情和地质特征。
这些火星车的工作成果得益于它们携带着先进的科学仪器,通过探测火星的大气、土壤和地质构造,为地球科学家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数据,推动了对火星的深入了解。
3. 火星大气和挥发物演化(MAVEN)任务(2013年至今)美国宇航局于2013年成功发射了MAVEN探测器,这是一项旨在研究火星大气和失去大气的过程的任务。
通过对火星大气的长时间观测,科学家们发现了大量与火星大气和气候演变有关的信息。
这项任务的成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火星为何失去了大气层,并为未来火星生态恢复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4. 天问一号(2021年)2021年,中国国家航天局成功发射了“天问一号”探测器,这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标志着中国成为了继美国、苏联和欧洲之后第四个拥有火星探测能力的国家。
通过“天问一号”探测器,中国成功实现了对火星的轨道飞行、着陆和巡视,这是中国航天历史上的重大突破。
美探测器拍摄精彩火星照

很 多 岩 石 的 地 区
经 历 了 更 加 缓 慢 和 略 微 不 同 的 剥
蚀 过 程
火 星 的一 个 理 想场 所
6沙 巨 表 石的 里色 台彼 .
在 陨 坑 的底 部 没 有 沙丘 ,只 覆盖 着 一 层 连 绵不 断 的 于 冰
.
。
然 而 在 周 围 的 沙 丘 上 , 面 物 质 在 四 周 移 动 的 过 程 中 形 成 了 黑 表
示. 该地 裸 露 的地 层 可 能是 火 星 专用 影
像 光谱 仪 看到 的这些 迹象 的来 源 在 图
像 的下 方可 以看 到清 晰 的分层 在 图片 的 左 上 方 .可 以看 到 覆 盖 在 其 他 矿 床
上 的连 绵 沙丘
—一
,■■■
■ ■ , ●■L ■ … E 0 ■
夜 迷 宫 裸 露 区 以其 陡 峭 的 山谷 而
著 称 。火 星 轨 道器 上 的分 光计 ( 用光 利 识 别 物 质 成 分 ) 数 显 示 . 里 存 在 含 读 这 铁 的硫 酸 盐 和黏 土 等矿 物质 。 高 分辨 超
率 成 像 科 学 实 验 照相 机 的 观 察 资 料 显
色 的条 纹形 状
9 彪 伯 .
该 图 显 示 的 是 火 星 E 球 一 半 个 大 型 高 地— — “ 阿拉 伯 地 ” 的一 个 区 域 , 们 根 据 裸 露 在 外 的地 貌 人
判 断 , 为 它 是 迄 今 发 现 的最 为 古 认
老 的一个 地 区。
7 崭 彩 沙 巨 .
8 盾 彩 火 山 .
该 图 显 示 的 是 大 瑟 提 斯 高 原
上 的 一 个 巨 大 的 盾 形 火 山 这 一 区
美国的火星登录计划

美国的火星登陆计划引言火星是人类探索太空的最热门目标之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致力于实施火星登陆计划。
本文将介绍美国的火星登陆计划的历史背景、目标和实施计划。
历史背景美国的火星登陆计划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开始计划探测火星并寻找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
首次成功的火星探测任务是“马文9号”,于1971年成功着陆并传回了火星表面的图像。
随着技术的发展,美国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火星探测任务,包括“火星探测器”、“火星全球勘测者”和“火星科学实验室”等。
这些任务不仅成功获取了火星表面的图像和数据,还对火星的气候、地质特征和可能存在的生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这为后续的火星登陆计划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数据和经验。
火星登陆计划目标美国的火星登陆计划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寻找火星上的水资源: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火星上的水可能为未来的人类登陆提供支持。
美国的火星登陆计划旨在探测火星表面的水资源,并评估其可利用性。
2.寻找生命痕迹:科学家一直对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抱有浓厚的兴趣。
美国的火星登陆计划将致力于寻找火星上的生命痕迹,并研究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和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3.探索火星地质和气候:火星是一个地质活跃的行星,具有丰富多样的地质特征。
美国的火星登陆计划将研究火星的地质演化过程,探索其地壳构造和地质活动等方面。
同时,还将研究火星的气候变化和大气环境,为未来人类登陆火星提供科学依据。
4.为人类火星登陆做准备:美国的火星登陆计划还旨在为将来的人类火星登陆做准备。
通过探测任务,科学家们可以评估火星表面的条件和挑战,研究登陆、工作和生存所需的技术和资源。
实施计划美国的火星登陆计划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火星探测器任务:这是火星登陆计划的最早阶段,旨在通过无人探测器获取关于火星的详细信息。
通过这些探测器,科学家们可以获取火星表面的图像、数据和样品,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航天历史丨历史上的火星探测器

航天历史丨历史上的火星探测器火星探测是指人类通过向火星发射探测器,对火星进行的科学探测活动。
前苏联从1960年便开始尝试向火星发射探测器,到目前为止全球共发射火星探测器61次,其中成功脱离地球轨道的探测器有49枚,成功进入绕火星轨道的有17枚,登陆火星表面的有11枚,但其中成功着陆并正常工作的只有美国的5枚。
本文我们就来一一盘点这些勇往直前的火星探索勇士。
1960年1960年10月10日,前苏联向火星发射了第一枚探测器火星1A 号。
紧接着四天以后,第二枚火星探测器升空。
然而这两枚火星探测的先行者却连地球轨道都没能到达。
火星1A号火星探测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1962年1962年10月24日,当火星又一次运行到合适的位置时,前苏联的第三枚火星探测器升空了,然而这次它也是仅仅到达了环绕地球的轨道而已。
1962年11月1日,前苏联向火星发射了火星1号,这枚探测器成功进入了前往火星的轨道,并且计划于1963年6月19日到达火星,然而在1963年3月21日,它与地面永远失去了通信联系。
三天以后,前苏联的又一枚探测器升空,这枚探测器同样仅仅到达了环绕地球轨道,此后未能成功变轨,两个月后坠入地球大气层烧毁。
1964年1964年,美国也先后向火星发射了两枚探测器水手3号和水手4号。
水手3号于12月5日发射升空,是美国发射的第一枚火星探测器,然而探测器的保护外壳未能按预定计划成功与探测器分离,导致太阳能板未能打开,于发射8小时后电池耗尽,与地面永远失去了通信联系,任务失败。
水手4号于12月28日发射升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枚掠过火星并发回探测数据的探测器,于1965年7月14日在火星表面9800千米上空掠过火星,向地球发回了21张照片。
水手3/4号(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前苏联也于1964年11月30日再次向火星发射了探测器,但是这枚探测器再次以失败告终,它虽然最终到达了火星附近,但是却没有能够向地球发回任何数据。
深空探测火星探测器和卫星项目介绍

深空探测火星探测器和卫星项目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其中,深空探测火星探测器和卫星项目无疑是引人瞩目的成就之一。
火星,作为地球第二个最相似的行星,一直以来都吸引着科学家深入探索。
在本篇文章中,将向您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火星探测器和卫星项目。
1. 火星探测器项目:火星科学实验车(Curiosity)火星科学实验车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2011年发射的火星探测器,也被称为“好奇号”探测器。
它是当前最大、最复杂的火星探测器,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进行长期火星探测的机器人。
“好奇号”搭载了一系列高科技仪器,包括地质学工具、化学实验室以及用于寻找迹象的地下水以及火星上是否有宜居条件的仪器。
它的主要目标是研究火星是否曾有利于生命存在的环境,并收集火星表面的岩石和土壤样本。
通过分析这些样本,科学家可以了解火星的地质历史、水文学和大气学等方面的信息,揭示这颗神秘星球的过去和未来。
2. 火星卫星项目: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ars Orbiter Mission)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是印度航天研究组织(ISRO)于2013年成功发射的一颗火星卫星。
这是印度首次尝试火星探测,也是世界上第四个实现火星探测的国家。
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研究火星的大气层和表面地质,以提供更多关于火星历史和任务未来发展的信息。
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搭载了多项科学仪器,包括高分辨率照相机、光谱仪、大气分析仪等。
它通过对火星表面和大气进行观测,收集数据以分析火星的气候和地质特征,并探索火星上是否存在液态水等生命前提条件。
此外,该卫星还能够提供火星的高分辨率图像,为科学家们提供火星表面的更多细节。
3. 火星探测器项目:火星2020(Mars 2020)火星2020是美国NASA计划于2020年发射的一款火星探测器。
与火星科学实验车不同,火星2020将目标聚焦在火星上的生命迹象。
它将搭载一台名为“火星侦察者”(Mars Helicopter)的直升机,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火星上飞行。
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揭秘

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揭秘北京时间11月25日消息,美国宇航局的火星科学实验室(MSL,已经命名为“好奇”号)即将于本周末(25日)发射升空,并于明年8月份登陆火星表面。
这一探测器重达1吨,是有史以来人类送往另一颗行星的最庞大,最复杂的设备。
但是这里有个小秘密:以现在的科技,人类事实上也没有能力将任何比好奇号更重的物体送往火星表面。
而诸如载人登陆火星之类的任务,根据美国宇航局估计至少需要载运40~80吨的配套保障设备前往火星,因此就目前的技术条件来看完全是遥不可及的。
工程师鲍比·布劳恩(Bobby Braun)是美国宇航局前首席技术官,同时也是一篇发表于2005年,阐述这一问题的论文的作者。
他说:“我们这一次已经用尽了我们最大的能力。
”对于大型项目来说最首要的障碍是火星的稀薄大气,它比地球大气要稀薄100倍。
在火星地表处的气压仅相当于地球上空10万英尺(约合3万米)高空感受到的气压。
工程师罗伯特·曼宁(Robert Manning)说:“那可是很高的高空,都快到外太空了。
在火星上着陆就好像是把着陆地点放到了一个高到荒谬的山上,然后说…在那里着陆‟。
” 曼宁是1996年火星探路者漫游车项目的首席飞行系统工程师,也是布劳恩那篇论文的合著者。
但这个问题也不是毫无希望。
在布劳恩和曼宁的论文发表后的几年里,工程师们已经想出了下一代火星着陆器的设想。
以下几个是可能在未来能将包括人在内的大型载荷带到火星表面的方案:1 传统技术传统技术在过去的40年中,美国宇航局所执行的每个火星项目使用的技术基本和1976年发射的海盗号着陆器的技术是类似的。
海盗号着陆器一共发射了两个,重量大约相当于好奇号的一半多一点。
它在火星高层大气中减速时被装在一个坚固的热防护壳里并进行摩擦减速。
在距地面4英里(约合6400米)处时,着陆系统将释放一个降落伞来进一步减速。
距离地面大约5000英尺(约合1500米)时,三台反冲发动机将启动,使速度降到几乎为零并平稳着陆。
火星探测器工作原理

火星探测器工作原理火星探测器是一种用于探索火星表面和大气的科学仪器,通过使用各种传感器和仪器,可以获取关于火星的重要数据和图像。
它们被设计用于在太空中进行长期探索任务,以了解火星的地质学、气候、表面特征以及可能存在的生命迹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火星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一、火星探测器组成火星探测器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1. 车身和巡航系统:火星探测器的车身是它的移动平台,通常由轮子或履带组成,以便在火星表面进行移动。
巡航系统包括电池、太阳能电池板等能源装置,以提供能量供应。
2. 着陆系统:火星探测器的着陆系统是确保它们安全降落在火星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包括降落伞、气囊和推进器等。
3. 通信系统:火星探测器必须与地球进行通信以传输数据和指令。
通信系统由天线、射频收发设备等组成。
4. 仪器和传感器:火星探测器装备了多种仪器和传感器,用于测量火星的大气成分、地质特征和表面温度等。
其中包括光学相机、热辐射计、气象仪器等。
5. 防护系统:火星表面的环境极为恶劣,探测器必须能够抵御极端温度、辐射和尘暴等不利条件。
防护系统包括保温材料、太阳能电池板的抗辐射能力等。
二、火星探测器的工作原理火星探测器在执行任务时,遵循以下一般工作原理:1. 着陆与部署:火星探测器在进入火星大气层后,通过使用降落伞减速,同时使用推进器稳定降落。
一旦安全着陆,探测器会部署太阳能电池板,以获取能源。
2. 动力和导航:火星探测器使用轮子或履带进行移动,并通过操纵轮子或调整履带的转动速度来控制方向和速度。
导航系统使用陀螺仪、惯性传感器和星载系统以保证探测器正确导航。
3. 数据采集和仪器运作:火星探测器上的各种仪器和传感器会收集大量数据和图像,并通过通信系统传输回地球。
光学相机用于拍摄火星表面的图像,热辐射计用于测量火星的温度,气象仪器用于记录大气状况等等。
4. 数据传输与接收:火星探测器通过天线将收集到的数据和图像发送回地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火星探测器.txt这是一个禁忌相继崩溃的时代,没人拦得着你,只有你自己拦着自己,你的禁忌越多成就就越少。
自卑有多种档次,最高档次的自卑表现为吹嘘自己干什么都是天才。
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着陆火星2008年05月26日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经过长达10个月、行程4.22亿英里(约合6.79亿公里)的漫长飞行之后,美国宇航局“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将于美国东部时间5月25日19时53分(北京时间5月26日7时53分)穿越火星大气层,在火星北极附近着陆。
帕萨迪纳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凤凰”号副首席科学家黛博拉·巴斯(Deborah Bass)说:“我们从始至终一直在努力工作。
我们这里弥漫着一种谨慎乐观的气氛。
”按计划,“凤凰”号将在火极地平原一个称为“瓦斯蒂塔斯伯莱里斯”(Vastitas Borealis)的区域着陆,接着,将通过一个机械臂来挖掘水冰,以确定此处是否曾经拥有支持原始生命生存的条件。
美国宇航局“凤凰”号任务小组于美国东部时间5月22日下午2时30分(格林尼治时间18时30分)开始投入紧张的工作,首先是举行一系列情况通风会,向急切想得到有关“凤凰”号消息的记者们通报探测器着陆的最新情况。
在“凤凰”号的火星之旅期间,由于这颗红色星球与地球相距1.71亿英里(约合2.75亿公里),“凤凰”号每次发送的信息要隔15至20分钟才能到达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任务控制中心。
巴斯在接受太空网采访时说:“我们正在昼夜不停地工作,因为‘凤凰’号就要在火星上着陆了。
”他表示,整个“凤凰”号任务小组现在就应来到喷气推进实验室和位于亚利桑那大学的第一任务控制中心,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这绝对会是一次激动地发抖的体验。
”
“凤凰”号是自美国宇航局的命运多舛的“火星极地登陆者”号1999年坠毁以来,第一个在火星表面尝试动力着陆火星的航天器。
2004年,美国宇航局的“机遇”号和“勇气”号孪生探测器先后成功着陆火星,但是它们当时是借助气囊实施软着陆。
时至今日,这两个孪生探测器仍在不断从火星向地球发回颇有价值的信息。
同时,“凤凰”号还有可能是自美国宇航局两个“海盗”号探测器1976年抵达火星后,30多年来首次成功的火星动力着陆。
尽管过去10个月任务小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通过不懈努力,提前演示“凤凰”号着陆过程,但是,这几天他们将投入更大的精力,直至本周末。
北京东部时间24日下午3时(格林尼治时间19时),“凤凰”号研究人员和任务工程师将举行另一次任务最新状况通气会,届时,美国宇航局将进行现场直播。
当晚的晚些时候,即大约在美国东部时间晚上10时46分(格林尼治时间5月25日2时46分),“凤凰”号可能会点燃它的推进器,向火星北极降落靠近。
另一次航向校正将在美国东部时间5月25日11时46分(格林尼治时间15时46分)着陆日当天进行。
随后,大约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3时(格林尼治时间19时),美国宇航局将再次举行任务通气会,接着在下午6时30分(格林尼治时间22时30分)启动持续的现场报道。
届时,对于不能看到这次直播的有线电视付费用户,“科学频道”将从美国东部时间晚上7时至9时提供“凤凰”号着陆的报道和评论。
“凤凰”号将会通过绕火星轨道飞行的美国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航天器,把最新数据和照片发回地球。
“凤凰”号的危急时刻将在美国东部时间5月25日晚上7时39分(格林尼治时间23时39分)到来,届时,“凤凰”号和它的巡航级分离,距离着陆火星表面只有14分钟。
“凤凰”号探测项目主管巴里·戈德斯坦(Barry Goldstein)说:“我们要在‘凤凰’号着陆前的最后14分钟,点火26次,每一次都必须按预定计划准确进行,以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
美国东部时间晚上7时46分33秒(格林尼治时间23时46分33秒),“凤凰”号将开始穿越火星大气层,拉开“恐怖7分钟”着陆过程的序幕,届时它的飞行时速达到1.26万英里(约合时速20277公里)。
之后,地面任务控制人员将会收到“凤凰”号开始着陆的第一个提示信号。
约4分钟后,“凤凰”号将打开其减速伞,在美国东部时间晚上7时50分15秒(格林尼治时间23日50分15秒)开始自由下降过程,再过几分钟,它将点燃火箭助推器,尝试
最后的着陆。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凤凰”号成功着陆的第一个提示信号将在美国东部时间晚上7时53分52秒(格林尼治时间23时53分52秒)发出。
据美国宇航局任务主管介绍,“凤凰”号将在原地停留15分钟,待周围掀起的尘埃落定,15分钟过后,它将展开太阳能电池板开始发电。
来自亚利桑那大学的“凤凰”号首席科学家彼得·史密斯(Peter Smith)表示:“我们的最高目标是确定此处是否可能形成火星上一个适于居住的环境。
今天,我们尚不能告诉你们‘凤凰’号在哪儿着陆,哪儿有生命。
希望我们的运气不错。
”(
新闻背景:美国火星探测器知多少2008年05月26日
(记者张忠霞)火星一直是美国太空探测的重点目标之一。
过去40多年,美国发射的火星探测器虽然有的“出师未捷身先死”,有的在绕火星轨道上与地球失去联络,有的着陆后葬身火星,但也不乏十分成功的例子。
以下是按照发射时间排列的美国火星探测器: 1964年11月:“水手3号”升空后和地面失去联系。
3个星期后,“水手4号”再度出击,次年7月首次拍到火星特写图片,共向地球发回21张图片。
1969年2月:“水手6号”升空。
它当年7月成功飞越火星,共发回75张图片。
1969年3月:“水手7号”升空。
它当年8月成功飞越火星,共发回126张图片。
1971年5月8日:“水手8号”发射失败。
1971年5月31日:“水手9号”升空。
它当年11月飞抵绕火星轨道,并一直运行至次年10月。
1975年8月:“海盗1号”发射。
它次年6月飞抵火星,一个月后释放着陆器在火星表面着陆,其轨道探测器一直运行至1980年,着陆器则一直工作到1982年。
1975年9月:“海盗2号”发射。
它次年8月飞抵火星,也释放着陆器着陆火星,着陆器一直工作到1980年,轨道探测器则一直工作到1987年。
1992年9月:“火星观察者”号升空。
它在次年8月即将进入绕火星轨道时,与地面失去通信联系。
1996年11月:“火星环球观测者”发射。
它次年9月飞抵火星,进入绕火星轨道飞行,其电池2006年出现故障。
1996年12月:“火星探路者”号发射。
1997年7月,它携带的着陆器以及“旅居者”号火星车在火星着陆,最后一次向地面传送信号是在1997年9月。
1998年12月:“火星气候探测者”发射。
它次年9月飞抵火星后与地球失去联系。
1999年1月:“火星极地着陆者”发射。
它当年12月在火星南极降落过程中,着陆器以及携带的两个小型探测器与地球失去联系。
2001年4月:“奥德赛”探测器发射。
它当年10月抵达绕火星轨道,并一直工作至今。
2003年:“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分别于6月和7月发射升空。
它们都成功着陆火星,目前都在超期服役。
2005年8月:“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升空。
它次年3月进入绕火星轨道,目前仍在火星轨道上探测。
2007年8月4日:“凤凰”号升空。
它于2008年5月25日成功降落在火星北极附近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