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汇报.doc
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汇报.doc

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汇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
为了掌握**中学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使用情况,我们对**中学的6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网络的发展大大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积极影响,但仍旧尚存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校园文化还需进一步加强。
一、网络使用问卷调查结果存在的问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互联网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手段和通讯交流平台,深深地融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然而,互联网又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尚不能正确辨别是非丑恶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对网络的认识和使用是否同时得到了快速提高呢?网络建设的确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极大地影响,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我们也不可以盲目乐观的看待网络发展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在现实中,仍有部分学生还在网络的认识和使用上都有很大不足,所以关注中小学生使用网络的情况十分必要。
据我们了解,河源市紫金县**镇上一个比较贫困的农村,给孩子买台电脑对许多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因而许多中学生只能是通过去网吧上网,可是‘网络’这个名词对这些尚处于青春期,缺乏自控力的中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许多学生因为长期沉湎于网络之中,难以自拔,无心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为了掌握**中学学生网络使用情况,我们对6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他们分别来自初一、初二和初三三个年级,调查问卷设计了20个选择题,其中3个多选题,17个单选题。
60名学生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本次问卷调查收回60份,有效问卷56份,通过对这56份试卷的分析,得到了真实和详尽的材料,总体看来,**中学学生使用情况有利有弊,但是利大于弊,大部分学生能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但也存在部分问题,网络素质有待提高。
二、网络认识及上网情况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它的好处也有不好之处,究竟青少年对网络认识多少,又是如何认识的,他们的上网情况又是如何?这些值得我们去关注。
关于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范文(通用4篇)

关于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范文(通用4篇)关于中学生上网情况范文篇1如今,是不是网民已经成为中学生是否“现代”的重要标志。
但是,因特网会给中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带来哪些影响?一项最新调查表明,因特网有利于中学生现代思维方式的形成,有利于他们社会化的进程,更能激发其创造潜力。
调查显示,中学生网民中,男生的上网率高于女生。
上网学生中57.6%的人偶尔上网、40.6%的经常上网,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网上的只有2.3%。
有59.2%的中学生网龄在半年到一年左右,而两三年网龄的人只有10%,这说明当地中学生上网是近两年的事。
中学生上网多数是在周末或假期,81.2%的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新的信息,23%的学生是为了结交更多的朋友,6%的人上网是为了玩游戏。
在对网络的基本评价中,有半数以上的中学生认为上网是大势所趋,30.5%的学生对网络表示满意,47.1%的人认为对中学生上网应适当指导。
基于大量调查数据,调查认为,上网激活了现代中学生的思想:网络让中学生接触到了多元的.世界文化,接触到开放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和全球眼光;他们通过阅读网上大量的超文本信息,潜移默化地学习了现代的发散性思维方法,懂得在处理复杂事物时必须考虑它与周围事物的种种联系,从而改变传统线性思维固有的死板和狭隘。
网络还使中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大大超出他们所能直接体验的生存世界。
85.6%的上网中学生认为网络对自己最大的影响是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增加了信息量。
59%的上网者是在上机过程中络知识。
网络的全方位、超时空、互动性和隐蔽性为中学生的社会交往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机会。
学生可以利用快捷的电子邮件与他人进行远距离交流,这种“戴面具”的交往方式可使中学生在平等、宽松的社交环境中尽情展现自我。
调查显示,53%的人上网是为了向外发布信息。
但调查也发现,网络同其他事物一样,除了有利的一面,也给一些中学生带来困扰,如网络容易使少数自控力较差的中学生上瘾、间接和符号化的交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同他人面对面的交往机会和愿望、网络高技术容易使有的中学生对网络技术产生过度崇拜等。
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接触互联网,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互联网。
然而,中学生在上网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因此,我们开展了一项调查,旨在了解中学生的上网情况,以便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安全的上网环境和指导。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某市10所中学的800名学生,调查时间为2021年5月。
三、调查结果
1. 中学生上网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有67%的中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2小时,其中有15%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
2. 中学生上网内容
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中学生上网目的是娱乐,只有20%的
学生上网是为了学习。
在上网内容方面,76%的学生主要浏览游
戏和影视网站,13%的学生在社交平台上花费大量时间,只有11%的学生在网上学习课程。
3. 中学生上网情况
调查显示,只有44%的中学生在上网时使用安全防护软件,仅
有19%的学生能够主动防范网络安全隐患。
此外,有16%的学生
从未接受过网络安全的教育。
四、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尽管中学生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
的现象,但在上网方式、内容和安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对此,学校和家庭需要加强对中学生的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同时为他们提供健康且安全的上网环境。
关于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参考范文5篇

关于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参考范文5篇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与人类生活越来越密切,上网已成为一种潮流,中学生更是成了这股潮流的主力军。
因此,上网成为摆在青少年面前的双刃剑,人们也在关注这样的问题:如何看待中学生上网?由于中学生缺乏自制力,总是不加选择地上网,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电脑真正为我们所用。
就要从上网开始研究。
以下是我对中学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的结果:(一)中学生上网问题存在的原因中学生上网问题的存在,是多方面原因复杂混和而成的。
1.自身方面的问题。
中学生处于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型期,这个时期是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当中,青少年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任何新鲜事物都乐于尝试,并且容易上瘾。
2.社会方面的原因。
一些网吧老班为了赚钱,根本不管上网者是否未成年人。
学校管理不严格,对学生的要求不到位。
文化稽查部门对黑网吧的管制力度不够,导致许多网吧钻了空子,大肆接纳未成年人。
(二)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情况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调查显示,93.5%的中学生表示对网络感兴趣,并有11.4%的中学生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
周末和节假日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
而45.2%的家长表示不了解网络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69.2%,只有7.7%的家长经常上网。
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上网经验明显不足。
2.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对于课余时间里在校上网条件表示满意的中学生只有19.4%,不满意率达59.2%。
24.9%的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上网技巧,而38.3%的中学生则认为学校并没有把必要的网络技巧教给他们。
同时,不少教师对于学校的网络资源现状,特别是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满。
据教师们反映,校园网络设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用于展示课件与开公开课,而未能充分运用于平时备课和课堂教学,更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们在校上网的需求。
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日益广泛。
为了了解中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和习惯,本次调研对1000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通过分析问卷结果,我们将总结中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并探讨其中的问题和挑战。
二、调查结果1.中学生上网时间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绝大多数中学生在每天晚上和周末有更多的自由时间上网。
其中,超过80%的中学生每天晚上上网时间超过2小时。
2.网络使用方式大部分中学生通过手机上网,其次是电脑和平板电脑。
超过70%的中学生在家中上网,其次是在学校和朋友家。
3.网络使用目的4.网络安全意识调查发现,虽然大部分中学生对网络安全问题有所了解,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近50%的中学生表示自己曾遭受过网络欺凌或侵犯个人隐私的经历。
此外,约60%的中学生承认在网络上发布了过多的个人信息。
三、问题与挑战1.网络成瘾调查结果显示,有一部分中学生表现出过度依赖网络的现象。
超过30%的中学生在晚上难以控制上网时间,明显影响到学习和生活。
2.网络欺凌与侵犯隐私中学生在网络上容易成为网络欺凌和侵犯个人隐私的受害者。
这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发布过多的个人信息和缺乏网络安全意识有关。
3.网络信息质量虽然网络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但其中也存在不少虚假信息和有害信息。
中学生在网络上获取的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需要更加重视。
四、建议与对策1.加强网络教育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教育,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判断能力。
教育中应重点强调网络欺凌和个人隐私保护的知识,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应对网络风险。
2.规范网络使用时间学校和家庭应制定合理的网络使用规定,限制中学生的上网时间,并引导他们合理安排学习和社交活动,避免沉迷网络。
3.培养信息素养中学生应该学会辨别虚假信息和有害信息,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学校和家庭可以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中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并学会验证信息的正确性。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中学生在网络使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网络成瘾、网络欺凌和侵犯隐私。
中学生上网调查报告范文五篇【优秀】

中学生上网调查报告范文五篇【优秀】中学生上网调查报告(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与人类生活越来越密切,上网已成为一种潮流,中学生更是成了这股潮流的主力军。
因此,上网成为摆在青少年面前的双刃剑,人们也在关注这样的问题:如何看待中学生上网?由于中学生缺乏自制力,总是不加选择地上网,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电脑真正为我们所用。
就要从上网开始研究。
以下是我对中学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的结果:(一)中学生上网问题存在的原因中学生上网问题的存在,是多方面原因复杂混和而成的。
1.自身方面的问题。
中学生处于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型期,这个时期是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当中,青少年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任何新鲜事物都乐于尝试,并且容易上瘾。
2.社会方面的原因。
一些网吧老班为了赚钱,根本不管上网者是否未成年人。
学校管理不严格,对学生的要求不到位。
文化稽查部门对黑网吧的管制力度不够,导致许多网吧钻了空子,大肆接纳未成年人。
(二)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情况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调查显示,93.5%的中学生表示对网络感兴趣,并有11.4%的中学生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
周末和节假日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
而45.2%的家长表示不了解网络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69.2%,只有7.7%的家长经常上网。
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上网经验明显不足。
2.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对于课余时间里在校上网条件表示满意的中学生只有19.4%,不满意率达59.2%。
24.9%的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上网技巧,而38.3%的中学生则认为学校并没有把必要的网络技巧教给他们。
同时,不少教师对于学校的网络资源现状,特别是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满。
据教师们反映,校园网络设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用于展示课件与开公开课,而未能充分运用于平时备课和课堂教学,更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们在校上网的需求。
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报告范本

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报告范本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为了了解中学生对网络的使用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本次调查主要围绕中学生的网络使用习惯、网络沉迷、网络暴力等方面展开。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多个中学进行了抽样调查。
问卷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个人信息:包括受访者的性别、年级、家庭情况等;2.网络使用情况:包括上网时长、上网的地点、上网的目的等;3.网络沉迷情况:包括受访者是否有网络沉迷问题,是否希望减少上网时间等;4.网络暴力经历:包括是否受过网络欺凌、是否见过网络暴力行为等。
三、调查结果根据对800名中学生的问卷的统计结果,得到以下调查结果:1.网络使用情况a.中学生上网平均时长为3-4小时,超过半数中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b.家中是中学生上网的主要地点,其次是学校和朋友家;c.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和学习。
2.网络沉迷情况a.有超过30%的中学生承认自己有网络沉迷问题,其中男生比女生更容易沉迷;b.有超过50%的中学生表示希望能减少上网时间,但很难做到。
3.网络暴力经历a.有超过40%的中学生表示曾经受到过网络欺凌,其中大部分是言语辱骂;b.有超过20%的中学生表示曾经见过他人在网络上进行暴力行为。
四、讨论与分析1.中学生网络使用习惯中学生上网的时间长且频繁,主要以家庭为主要地点,这反映了中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
中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是娱乐和学习,这与他们成长的阶段以及学习任务有关。
2.中学生网络沉迷问题3.中学生网络暴力问题中学生面临着网络欺凌和网络暴力的威胁。
一方面,中学生自己可能成为网络欺凌的受害者;另一方面,他们也可能成为网络暴力行为的目击者。
这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自尊心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五、结论与建议1.学校应该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培养他们正确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2.家庭应该给予中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与他们沟通交流,关注他们的网络使用情况;3.中学生自己也应该自觉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保证正常的学习和休息。
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报告当今社会,网络发展迅速,网吧随之红火起来。
城区繁华街道两旁的网吧如雨后春笋般地开设起来,醒目的招牌,闪烁的霓虹灯,似乎为城市增添几分繁华,然而谁又了解繁华背后隐藏些什么呢?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在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中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
“今天你E了没有?”已成为现代中学生的口头禅,上网“冲浪”是他们的“新宠”。
面对不可阻挡的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调查目的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的新的媒体,已成为中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
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深得中学生的关注和喜爱。
为了解中学生上网的途径、目的、频率及家长对学生上网的意见和看法,特作此调查,并提出相对的建议和应对的措施。
二、调查对象200名各年龄段中学生,以便深入了解中学生的上网情况,听取中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建议。
三、调查形式:(1)问卷调查(200份)(2)上网查询四、调查时间:2014年7月20日—2014年8月20日五、调查地点:xx镇各中学附近,体育场馆,网吧等六、调查步骤:(1)制定问卷(2)随机发放200份问卷(3)回收问卷七、调查内容调查中学生的上网情况,主要从“学生上网的具体内容”、“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情况”、“学生上网的自控能力”、“家长及学生对网络的态度”等四个方面了解分析中学生上网情况。
八、调查数据:第1题您大概是什么时候接触网络的?[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小学1-3年级80 40% 小学4-6年级108 54% 初中12 6%96%的学生在初中以前就已接触到网络,这归结于我国近年来网络普及度的不断加深,网络覆盖领域的不断扩大,高新工业的发展,也使电脑早已非奢侈品。
如今大多数的孩子,基本上都会在小学便已经接触到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汇报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
为了掌握**中学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使用情况,我们对**中学的6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网络的发展大大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积极影响,但仍旧尚存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校园文化还需进一步加强。
一、网络使用问卷调查结果存在的问题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互联网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手段和通讯交流平台,深深地融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然而,互联网又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尚不能正确辨别是非丑恶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对网络的认识和使用是否同时得到了快速提高呢?网络建设的确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极大地影响,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我们也不可以盲目乐观的看待网络发展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在现实中,仍有部分学生还在网络的认识和使用上都有很大不足,所以关注中小学生使用网络的情况十分必要。
据我们了解,河源市紫金县**镇上一个比较贫困的农村,给孩子买台电脑对许多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因而许多中学生只能是通过去网吧上网,可是
‘网络’这个名词对这些尚处于青春期,缺乏自控力的中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许多学生因为长期沉湎于网络之中,难以自拔,无心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为了掌握**中学学生网络使用情况,我们对6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他们分别来自初一、初二和初三三个年级,调查问卷设计了20个选择题,其中3个多选题,17个单选题。
60名学生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本次问卷调查收回60份,有效问卷56份,通过对这56份试卷的分析,得到了真实和详尽的材料,总体看来,**中学学生使用情况有利有弊,但是利大于弊,大部分学生能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但也存在部分问题,网络素质有待提高。
二、网络认识及上网情况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它的好处也有不好之处,究竟青少年对网络认识多少,又是如何认识的,他们的上网情况又是如何?这些值得我们去关注。
将近有一半的学生都是通过自己接触来认识网络的,也有不少同学则是从朋友口中或在书上、杂志上电视上得知网络,总体来看基本正常。
可是由于当地经济条件比较落后,学校没有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十分陌生,甚至不知道‘网络’是什么,又有何作用?由图1知道,38%的学生经常上网的地方网吧,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数据,据了解,有不少学生因为迷恋网络经常逃课上课,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学校以及家长需要格外关注这部分分学生,引领他们正确使用网络。
超过一半的学生每周上网次数在1至3次,将近一半的学生的上网次数选择了一般,这很好,说明了大部分同学对上网都能够很好的控制住,不让自己沉迷于网络。
不足的是,当地网络仍未得到普及,大约1/4的同学没上过网,这点当地学校和政府需要给予支持。
三、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逐步融入到人们的学习
生活以及工作中,因其方便、快捷获取信息的功能,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使用网络的时间过长,会对网络产生一定的依赖性,由于网络的吸引,使他们在不使用的情况下经常觉得无聊,所以会不自主的用网络来填补思想空虚,许多学生就是因为迷恋网络无法自拔,最终荒废了学业。
那么,他们当初为何会使用网络,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28%的学生使用网络是因为获取信息,拓展自己知识面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网络作为信息交流渠道的重要地位。
可是,值得注意的是,将近四成的学生是因为好奇而接触网络,可但我们询问他们上网主要是做什么时,许多学生都说是玩游戏或聊天交友,而查阅学习资料却只有少部分,这也客观反映了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学校和父母应该多加指导。
不可否认的是,日常生活中我们获取信息和进行娱乐、消遣等活动,很大一部分都是借助网络手段来进行的,但是网络本身也有不足之处,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学生和家长又是如何看待互联网的?
从以上三个图中可以得知,大约一半的学生认为上网的确对学习会有影响,但是只要适当的上网,不但可以减少影响,而且还可以放松心情,这也说明了他们能够正确的认识网络,使用网络。
图8反映出了,超过一半的父母不鼓励孩子上网,他们认为上网会让孩子沉迷,而将近30%的父母则不过问孩子上网情况,从这几个数据可以看护,父母对网络的认识还存有不足,不能很好的认识网络,指导孩子使用网络,网络素质有待提高。
如今是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给广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了影响。
在肯定互联网积极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它的消极作用,如果对教育不够,学生容易沉迷网络之中,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家长的事情,也是学校和社会的事情,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部分学生上网次数过于频繁,网络素质不高,容易沉迷于网络之中而无法自拔,以致影响学习成绩;对于孩子上网,家长的指导十分重要,可是部分家长自身对网络的认识不够,要么对孩子指导不够,要么就不过问,甚至会极力反对孩子上网,这种现象十分不好,对孩子学习生活会有影响。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一天中许多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如果校园文化建设没能够加强,对于学生尤其是正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满足不了精神需求,容易受周围影响而渐渐沉迷于网络之中,为此,学校加快文化建设,当地政府也要给予一定的支持,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对那些已经沉迷网络或即将沉迷网络的学生,迫切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
鉴于学校还不能网络设施供学生使用,开设一些网络指导课,将网络知识培训作为一个经常性工作落实到位,调动学生们
的积极性,告诉他们互联网这个宝库可以做什么,如何才能充分利好这个宝库。
同时,也要加强网络使用道德规范,使学生上网时能够进行比较好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网络的整体素质。
相信只要家长以及学校能够通过正确的引导和采取必要的措施,**中学的学生对网络的知识和运用会变得更加理性,网络素质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