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完整病历中风
中风病中医病历书写规范范文

中风病中医病历书写规范范文# 中风病中医病历。
一、基本信息。
姓名:张三。
性别:男。
年龄:65岁。
民族:汉。
职业:退休工人。
婚姻状况:已婚。
住址:[详细住址]联系方式:[电话号码]二、主诉。
右侧肢体突然无力、言语不利1天。
三、现病史。
患者昨天上午像往常一样在小区里遛弯儿呢,正走着走着,突然就觉得右边的胳膊和腿就跟不是自己的似的,一下子就没劲儿了,走路就开始歪歪斜斜的。
同时啊,嘴巴也不利索了,想说话呢,但是舌头就像打了结一样,只能发出一些含含糊糊的声音,可把自己给吓坏了。
家里人赶紧就把他送到咱们医院来了。
这一路啊,患者右侧肢体的无力感也没有减轻,而且还感觉有点头晕乎乎的。
从发病到现在,患者没有呕吐,没有大小便失禁,意识一直还算是比较清楚的,就是心里头特别着急,也不知道自己这是咋啦。
四、既往史。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多年了,平时就吃着降压药呢,但是血压控制得不是特别好,经常忽高忽低的,就跟调皮的小孩似的。
还曾经被诊断过冠心病,不过症状不是很严重,也没怎么系统治疗过。
否认糖尿病、肾病等其他慢性病史。
以前做过阑尾炎手术,那都是好多年前的事儿了,术后恢复得还不错。
没有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按计划进行。
五、个人史。
患者出生并生长在本地,抽烟有40多年了,每天差不多能抽一包烟,烟瘾可不小。
喝酒也喝了几十年了,每天晚饭的时候都得喝上二两白酒,他还说这是他的小乐趣呢。
饮食方面啊,口味比较重,爱吃咸的、油腻的东西,像什么红烧肉、咸鱼之类的都是他的最爱。
平时运动量比较少,就是在小区里溜达溜达,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就爱跟老伙计们唠唠嗑。
六、家族史。
家族中父亲有高血压病史,母亲患冠心病去世。
否认家族中有遗传性疾病史。
七、体格检查。
1. 体温:36.8℃。
2. 脉搏:80次/分。
3. 呼吸:18次/分。
4. 血压:160/100 mmHg。
5. 神志清楚,精神欠佳,表情焦虑。
体型偏胖,面色红润。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
中医医案——中风(十)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辨证治愈中风二例病案一:滕某,男,63岁。
初诊:1970年。
主诉及病史:患者素有高血压史,一日做家务猝然昏仆于地,右上下肢即告瘫痪,当即送住院。
人事不知,面赤气粗,小便失禁,口不能张,经抢救并服牛黄安宫丸2颗,4日后稍为苏醒。
邀予会诊,改服中药诊查:脉洪数鼓指,呼吸迫促,头胀目眩,舌謇难言,口渴,溺少,便结,舌质红而苔黄厚垢腻。
辨证、治法:良由肝经风火太甚,亟应潜镇熄风、清热化痰开窍为治。
处方:钩藤15g 白芍15g 怀牛膝12g 杜仲15g 黄芩9g 枳实9g 羌活9g 防风9g 石决明24g 珍珠母24g 地龙9g 川贝9g 草决明15g 夏枯草15g 牡蛎15g5剂,并仍兼吞安宫牛黄丸。
二诊:上方药服后,症较平适。
仍应化痰熄风为急务。
处方:生地24g 白芍15g 怀牛膝12g 杜仲15g 黄芩9g 地龙9g 川贝9g 胆星9g 天竺黄9g 羌活9g 防风9g三诊:大进5剂,药尚投机,病症渐稳。
处方:钩藤15g 白芍15g 怀牛膝12g 黄芩9g 川贝9g 竹茹9g 胆星9g 天竺黄9g 羌活9g 地龙9g 枳实9g 石决明24g 川连6g 杜仲24g四珍:此方药连服12剂,热清风定。
治应养阴生津。
处方:扁豆12g 沙参12g 黄精12g 玉竹12g 石斛15g 黄芩9g 川贝9g 连翘9g 白芍15g 川连6g 麦冬15g 谷芽12g 五诊:此方药又服6剂,大凡肝病最横,用药忌刚喜柔。
治仍清淡滋润,兼以祛痰。
处方:当归9g 白芍12g 云苓15g 法夏12g 川贝9g 建菖蒲9g 枳实9g 石斛15g 杜仲15g 首乌15g 扁豆12g 黄精12g 玉竹12g 怀牛膝12g患者服中药已达30余剂。
其头昏胀目眩已除,言语清晰,惟右手脚偏废,活动维艰,幸食纳日增。
舌苔正常,脉亦柔和,即要求归家休息,其后尚不时来门诊就治,凡8年而卒。
中风(脑梗塞)病历

神清,精神差右利手,高级智能检查如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略减退,双侧额纹对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光反射灵敏,眼底无出血,眼球各方向运动灵活,视乳头无水肿,角膜反射存在,右眼睑闭合不全,右侧鼻唇沟变浅,悬雍垂居中,咽反射存在;无舌肌萎缩及震颤,颈软,四肢肌肉丰隆无萎缩,肌张力、腱反射可,右侧肢体肌力IV-级,左侧V级,双侧巴氏征(+)。脑膜刺激征阴性,共济检查无异常。
患者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无力运动不利伴有疼痛当时无恶心呕吐无头痛亦无发热及四肢抽搐休息后亦无缓解10天前上述症状加重右侧肢体无力明显行走时需人搀扶今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门诊检查以中风收住入院患者病来
河南省镇平县中医院
住院病历
门诊号
住院号:1004563医疗保险号
科别内一科病房加床号2
内一科住院病历(第1次)过敏史:未发现
姓名:刘光连
性别:女
年龄:70岁
籍贯:河南省镇平(县)
职业:农民
婚配:已婚
民族:汉族
入院日期:2010.8.7
现在住址:镇平县柳泉铺乡大湖林村
邮政编码:474250
病史采集日期:2010.8.7
联系人姓名:张士丰与患者关系:母子
病史叙述者:患者
联系人住:同上电话:无
可靠程度:可靠
主诉:右侧肢体麻木无力疼痛2月余,加重10天。
现病史:患者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无力,运动不利,伴有疼痛,当时无恶心呕吐,无头痛,亦无发热及四肢抽搐,休息后亦无缓解,10天前上述症状加重,右侧肢体无力明显,行走时需人搀扶,今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门诊检查以“中风”收住入院,患者病来:神志清,精神差,舌质红,苔黄,脉弦,二便调,纳眠差.
中风病中医病历书写规范范文

中风病中医病历书写规范范文# 中风病中医病历。
姓名:[姓名]性别:[性别]年龄:[X]岁。
民族:[民族]职业:[职业]婚姻状况:[婚姻状况]住址:[详细住址]联系电话:[电话号码]一、问诊。
1. 发病情况。
患者家属代诉,患者在[发病时间],突然就感觉半边身子不利索了,左边的胳膊和腿就像不是自己的似的,软绵绵的,还不听使唤。
当时把一家人都吓了一跳,这好端端的,咋就突然这样了呢。
2. 诱因。
家属寻思着,发病前这几天啊,患者可没少生气。
就因为家里那点琐事,和老伴儿吵了好几架。
而且啊,患者平时就喜欢吃那些个油腻的东西,像红烧肉啥的,一顿能吃不少,还不爱运动,整天就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3. 既往史。
患者以前身体就不咋好,有高血压病史,都好几年了。
那血压就像调皮的孩子,时高时低的,也没太规律吃降压药。
还得过糖尿病,甜的东西也没太忌口,血糖也是控制得马马虎虎。
4. 家族史。
患者他爸以前也有高血压,后来也是因为脑中风走的。
家里人都担心他也走上这条老路,没想到还是没躲过去。
5. 现病史。
从发病到现在啊,患者左边的肢体还是不能动,话也说不利索,只能含糊地蹦出几个字。
嘴角还歪向右边,口水止不住地流。
这几天吃饭也费劲,只能喝点流食,像米汤之类的。
大小便还失禁了几次,可把家属愁坏了。
患者这精神状态也不好,整天迷迷糊糊的,就想睡觉。
6. 刻下症状。
除了上面说的那些,我再仔细一瞧,患者面色有点红,舌头伸出来啊,偏向左边,舌苔又黄又腻的,就像刚从油锅里捞出来似的。
脉象呢,滑数有力。
患者还老是觉得口苦,嘴里有股怪味,心里头烦热得很,像有团火在烧。
二、望诊。
一进病房,就看到患者躺在病床上,左边肢体瘫软无力。
头发有点乱,眼神也比较呆滞。
面部呢,如前面所述,右侧口角下垂,流着口水。
整体气色看起来比较差,但是面色泛红,就像喝多了酒似的。
再看舌象,舌头红,舌苔黄腻厚浊,伸舌偏左,这一看就是体内有湿热,而且经络气血不通畅的表现。
三、闻诊。
走近患者,能闻到一股口中浊气,估计是因为这几天吃不好、消化不好,再加上体内有热,浊气上泛。
中风入院病历怎么写范文(通用4篇)

中风入院病历怎么写范文(通用4篇)中风入院病历怎么写范文第1篇(1)气虚血瘀型症状:肢体缓纵不举,或见挛卷,或见疼痛,舌质淡或紫暗,舌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沉细或涩。
方药:补阳还五汤:生黄芪30g,当归、桃仁、赤芍、川芎、炙地龙、红花各15g。
(2)风中经络型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肌肤不仁,发热恶寒,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滑或弦。
方药:肉桂6g,炮附子5g,麻黄5g,防风、防己、当归各12g,人参、川芎、白芍、杏仁、黄芪、甘草各10g,生姜5片。
(3)腑气不通型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脘腹满闷,大便秘结,小便赤黄,或见头晕烦躁,舌红,舌苔黄或腻,脉滑或弦。
方药:厚朴、大黄、枳实、甘草各10g(4)气虚痰阻型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面色萎黄,语言骞色,痰稀而白,或见头晕目眩,舌质淡有齿痕,舌苔白滑或腻,脉滑或弦。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人参、甘草各10g,茯苓、白术、陈皮各15g,半夏、竹茹、胆南星各15g。
(5)邪热壅盛型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面色潮红,口渴喜冷饮,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药:川芎、白芍、白术、菊花、桔梗、荆芥穗、连翘、黄芩、寒水石各10g,当归、石膏各15g,砂仁、薄荷、滑石、大黄各5g。
(6)气滞经络型症状:肢体瘫痪或口眼弯斜,胸胁胀满,叹息为快,脘腹满闷,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
方药:八味顺气散:人参、白术、白芷、乌药、青皮各10g,茯苓、陈皮各15g,甘草8g。
猜您感兴趣:中风入院病历怎么写范文第2篇主诉:反复头晕、头昏3年,再发7天现病史:患者于3年前起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晕、头昏,呈反复发作,当时行头颅CT提示“脑梗塞”,遂住院治疗,好转后出院。
3年来,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平时自行不规则口服“血塞通片”等药物治疗后症状可稍好转,能进行正常日常生活。
7天前,无明显诱因下,上述症状再发,无恶心,无呕吐,视物不旋转,经自服上述药物(具体剂量不详)后无明显好转,未经特殊处理,为求诊治,前来我院,门诊遂拟诊为“脑梗塞、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收住入院。
中医医案——中风(二十三)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通络化痰、活血熄风法治愈中风病案:冯某,男,55岁。
初诊:1972年9月。
主诉及病史(家属代诉):有高血压病史8年。
1972年在某煤矿“支左”,任领导工作,因工作劳累,于8月份突发右半身不遂,住部队某医院治疗,病程两个月之后,请刘老会诊。
诊查:神志尚清,语言謇涩,声音嘶哑,右半身偏瘫,尚不能活动,二便调。
舌淡赤,脉沉弦。
测血压140/90mmHg。
辨证:痰阻经络,气机失宣治法:通络化痰,活血熄风。
处方:菖蒲12g 郁金12g 远志12g 知柏各10g 瓜蒌30g 桑寄生30g 生海浮石30g 化橘红12g 红花6g 苏木9g 胆南星9g 丝瓜络12g 伸筋草15g 络石藤12g苏合香散1瓶冲服,4剂。
二诊:药后病情有好转,已能由人扶持慢慢走动,随之来门诊治疗。
继仿前法连续服药二十余剂,语言清利,精神佳。
三诊:精神充沛,四肢活动基本正常,惟觉气力较差。
再以益气活血通络之法。
1处方:黄芪30g 化橘红12g 菖蒲12g 桑寄生30g 胆南星10g 生海浮石30g 狗脊30g 生山药30g 红花6g 牛膝12g 丝瓜络12g 再造丸1丸冲服。
此方药患者连服两月之久,身体完全恢复正常,愈后恢复工作。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4集,P312-313,刘春圃医案。
刘春圃,男,1911年生,河北深县柳家庄人,中医内科主任医师。
早年投师于孔伯华门下,从医七十余年,擅治内、妇、儿科杂证,尤其对温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更有独特见解。
曾撰写《外感——流感与温病》一书,计十余万字,并研治多种温热病的危重证候,力挽沉疴。
对神经系统疾病,刘老提出因“气”致病的论点,不拘泥于“镇静安神”,强调“理气”、“治肝”,对精神分裂症、血管神经性头痛、癫癎及开颅术后感染之高热等均有显著疗效。
近年对各类脑病进行了广泛研究,治疗脑积水提出“通窍利水、清热解毒、化瘀通络”的治则,治疗脑血管病变提出禁用温燥发表之剂的见解,已在刊物及全国性中医学术会议上发表关于脑积水、癫癎、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神经性头痛等疾病诊治的多篇文稿。
中风出院病历

汝州市中医院住院记录姓名王盘 出 生 地 河南省汝州市 性别女 常住地址 汝州市钟楼区 年龄62岁 单 位 无 民族汉 入院时间 2012 年 3 月 18 日 8:00 时 婚况已婚 病史采集时间 2012 年 3 月 18 日 8:00 时 职业 农民 病史陈述者 本人发病气节 惊蛰联系电话 主诉:头晕伴恶心3天,加剧1天。
现病史:3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在当地诊所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1天来,病剧。
故来我院我科住院。
入院时症见:头晕。
神志清,精神差,饮食及睡眠可,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及传染病接触史;无药物、食物及其它过敏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献血史;预防接种史随社会进行。
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冠心病8年。
个人史:生长于原籍,无外地长期居住史,无疫区疫水接触史,无特殊毒物接触史。
月经生育史:月经14302853--47,无痛经病史,无带下病。
孕3产3。
无早产。
流产史 婚姻史:20岁结婚,爱人已故。
家族史:母亲,父亲健在。
1兄1妹均体健,2儿1女均体健,无其它家族遗传性及传染性疾病病史。
体格检查T :36.2℃ P :78次/分 R :20次/分 BP :150/90mmHg 。
神色形态:神志清,精神差,形体适中,步入病房。
声息气味:言语清晰,呼吸均匀,未闻及咳喘、呻吟、叹息及腹鸣之声,无异常气味闻及。
舌脉:舌质红,苔白,脉沉细。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精神可。
自主体位,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结膜无充血,耳鼻无异常分泌物。
口唇无紫绀,咽无充血,扁桃体不肿大。
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颈静脉无怒张。
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心前区无隆起,心脏无扩大,心尖搏动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处。
心率85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中医完整病历中风

新建县xxxxx院入院记录姓名:xxxxx 出生地:江西省新建县性别:男入院日期:2012年03月21日9时年龄:68岁记录日期:2012年03月21日11时婚姻:已婚发病节气:春分第二天职业:无病史陈述者:本人可靠民族:汉住址:新建县xxxxx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二月现病史:患者于二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头晕,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送当地医院,当时测血压:200/100mmHg,查头颅CT示:脑干、右侧丘脑、双侧基底节及左侧小脑梗塞灶及软化灶。
住院经活血溶栓、降压等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
现仍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为求进一步康复,故来本院就诊。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余年。
无吸烟史。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传染病接触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及其他过敏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
其他情况:出生于原籍,无不良生活史,无疫水接触史及疫区生活史。
22岁结婚,爱人及子女体健,家族遗传病史及先天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T :℃ P :85次/分 R: 21次/分 BP:14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清,精神软。
舌淡,苔白腻,脉弦。
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颈软,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语颤音正常,双肺叩清音,心肺听诊无异常。
伸舌基本居中,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无偏斜,悬雍垂基本居中,偏瘫步态,言语无明显障碍,左侧肌力Ⅴ级,右侧上肢肌力Ⅱ级,右侧下肢肌力Ⅳ-级,右上肢屈肌张力增高,右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右膝腱反射亢进,双侧肢体浅感觉存在,右Babiski征阳性。
辅助检查:暂缺初步诊断:中医诊断:中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新建县xxxxx院姓名:xxxxx 性别:男年龄:68岁科别:中医科床号:八床住院号:2035首次病程记录2012-03-21 09:00Am 患者xxxxx,男,68岁,农民,江西新建人,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二月2012年03月21日9时由门诊拟“中风”收我科住院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县xxxxx院入院记录姓名:xxxxx出生地:江西省新建县性别:男入院日期:2012年03月21日9时年龄:68岁记录日期:2012年03月21日11时婚姻:已婚发病节气:春分第二天职业:无病史陈述者:本人可靠民族:汉住址:新建县xxxxx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二月现病史:患者于二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头晕,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送当地医院,当时测血压:200/100mmHg,查头颅CT示:脑干、右侧丘脑、双侧基底节及左侧小脑梗塞灶及软化灶。
住院经活血溶栓、降压等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
现仍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为求进一步康复,故来本院就诊。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余年。
无吸烟史。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传染病接触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及其他过敏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
其他情况:出生于原籍,无不良生活史,无疫水接触史及疫区生活史。
22岁结婚,爱人及子女体健,家族遗传病史及先天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T :36.5℃ P :85次/分 R: 21次/分 BP:14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清,精神软。
舌淡,苔白腻,脉弦。
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颈软,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语颤音正常,双肺叩清音,心肺听诊无异常。
伸舌基本居中,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无偏斜,悬雍垂基本居中,偏瘫步态,言语无明显障碍,左侧肌力Ⅴ级,右侧上肢肌力Ⅱ级,右侧下肢肌力Ⅳ-级,右上肢屈肌张力增高,右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右膝腱反射亢进,双侧肢体浅感觉存在,右Babiski征阳性。
辅助检查:暂缺初步诊断:中医诊断:中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新建县xxxxx院姓名:xxxxx 性别:男年龄:68岁科别:中医科床号:八床住院号:2035首次病程记录2012-03-21 09:00Am 患者xxxxx,男,68岁,农民,江西新建人,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二月2012年03月21日9时由门诊拟“中风”收我科住院治疗。
患者于二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头晕,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送当地医院,当时测血压:200/100mmHg,查头颅CT示:脑干、右侧丘脑、双侧基底节及左侧小脑梗塞灶及软化灶。
住院经活血溶栓、降压等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
现仍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为求进一步康复,故来本院就诊。
查体:T :36.5℃,P :85次/分,R: 21次/分,BP:14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清,精神软。
舌淡,苔白腻,脉弦。
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颈软,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语颤音正常,双肺叩清音,心肺听诊无异常。
伸舌基本居中,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无偏斜,悬雍垂基本居中,偏瘫步态,言语无明显障碍,左侧肌力Ⅴ级,右侧上肢肌力Ⅱ级,右侧下肢肌力Ⅳ-级,右上肢屈肌张力增高,右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右膝腱反射亢进,双侧肢体浅感觉存在,右Babiski征阳性。
辅助检查:暂缺辨病辨证依据:中医辨病依据:根据患者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伸舌基本居中,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无偏斜,悬雍垂基本居中,偏瘫步态,左侧肌力Ⅴ级,右侧上肢肌力Ⅱ级,右侧下肢肌力Ⅳ-级,右上肢屈肌张力增高,右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右膝腱反射亢进,双侧肢体浅感觉存在,右Babiski征阳性等,中医诊断为:中风。
中医辩证依据:根据患者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伸舌基本居中,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无偏斜,悬雍垂基本居中,偏瘫步态,左侧肌力Ⅴ级,右侧上肢肌力Ⅱ级,右侧下肢肌力Ⅳ-级,右上肢屈肌张力增高,右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右膝腱反射亢进,双侧肢体浅感觉存在,右Babiski征阳性,舌淡,苔白腻,脉弦等,辩为:气虚血滞,脉络瘀阻。
病因病机分析:年老体衰,元气既虚,致气虚不能鼓动血脉运行,血行乏力,脉络不畅而形成气虚血瘀之证。
瘀阻脑脉,则见半身不遂,肢体瘫软;血行不畅,经脉失养,故见肢体麻木;瘀血内停,气虚血不上荣故面色晄白;心脉失养,故心自悸动;气虚不摄,则自汗,短气乏力,舌淡,苔白腻,脉弦为气虚血瘀之象。
中医病证鉴别:1.中风与痉证痉证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
痉证之神昏多出现在抽搐之后,抽搐时间长,无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状。
2.中风与痿证痿证可以有肢体瘫痪,活动无力等类似中风之表现,痿证一般起病缓慢,以双下肢瘫痪或四肢瘫痪,或肌肉萎缩,筋惕肉瞤多见,起病时无神昏。
新建县xxxxx院姓名:xxxxx 性别:男年龄:68岁科别:中医科床号:八床住院号:2035 3.中风与痫证痫症发作时起病急骤,突然昏仆倒地,但痫症为阵发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卒发仆倒时常口中作声,如猪羊啼叫,四肢抽搐而口吐白沫;痫证之神昏多为时短暂,移时可自行苏醒,醒后一如常人,但可再发。
西医诊断依据:(1)50岁以上。
高血压病史10余年。
(2)临床症状: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头晕,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等。
(3)体征:BP:140/80mmHg(4)伸舌基本居中,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无偏斜,悬雍垂基本居中,偏瘫步态,言语无明显障碍,左侧肌力Ⅴ级,右侧上肢肌力Ⅱ级,右侧下肢肌力Ⅳ-级,右上肢屈肌张力增高,右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右膝腱反射亢进,双侧肢体浅感觉存在,右Babiski征阳性。
西医鉴别诊断:本病需与脑出血相鉴别。
脑出血常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发作时常有反复呕吐,头痛和血压升高,病情进展迅速,常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和其他神经系统局灶症状。
多有高血压病史,腰穿脑脊液多含血和压力增高。
头部CT及MRI可明确诊断。
诊断:中医诊断:中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西医诊断:1.脑梗塞2.高血压病一级治则治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络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g 当归10g 赤白芍各20g 川芎10g 桃仁10g 红花6g 地龙10g 党参15g 鸡血藤30g 桑枝30g 桂枝10g 怀牛膝6g 独活10g 杜仲15g桑寄生20g×7剂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每次150ml,每日二次。
针灸: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平补平泻针法,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
推拿:治宜益气通络,推拿在脊柱两侧,患侧为主按揉,患肢肌肉以揉捏法为主,配合四肢关节的屈伸等运动,患侧上肢屈肌,下会伸肌为手法刺激重点,并用擦法刺激手足阳明经筋皮部为重点,手法宜轻柔,并可根据缪刺方式,在肢体健侧交叉取穴。
隔天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西医治疗:(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
(2)降低颅内压,消除脑水肿。
抗凝溶栓,扩张血管。
(3)其他对症手段。
辨证调护:新建县xxxxx院姓名:xxxxx 性别:男年龄:68岁科别:中医科床号:八床住院号:2035(1)积极防治高血压。
(2)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xxxxx 2012-X-XX 8Am xxxxx主任医师查房记录今天查房,患者一般情况可,右侧肢体活动欠佳。
查体:体温36.6℃,P :86次/分,R: 22次/分,BP:140/80mmHg,神清,心肺听诊无异常。
伸舌基本居中,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无偏斜,悬雍垂基本居中,偏瘫步态,言语无明显障碍,左侧肌力Ⅴ级,右侧上肢肌力Ⅱ级,右侧下肢肌力Ⅳ-级,右上肢屈肌张力增高,右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右膝腱反射亢进,双侧肢体浅感觉存在,右Babiski 征阳性。
食纳可,大小便正常,继续针灸上述穴位捻转治疗。
xxxxx 2012-X-XX 8Am xxxxx主任医师查房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可,右侧肢体活动欠佳。
查体:体温36.1℃,P :86次/分,R:22次/分,BP:140/80mmHg,神清,心肺听诊无异常。
伸舌基本居中,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无偏斜,悬雍垂基本居中,偏瘫步态,言语无明显障碍,左侧肌力Ⅴ级,右侧上肢肌力Ⅱ级,右侧下肢肌力Ⅳ-级,右上肢屈肌张力增高,右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右膝腱反射亢进,双侧肢体浅感觉存在,右Babiski征阳性。
舌淡,苔白腻,脉弦。
食纳可,大小便正常,继续针灸上述穴位捻转治疗。
xxxxx 2012-X-XX 8Am xxxxx主任医师查房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可,右侧肢体活动有所好转。
查体:体温36.3℃,P :84次/分,R: 21次/分,BP:135/80mmHg,神清,心肺听诊无异常。
伸舌基本居中,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无偏斜,悬雍垂基本居中,偏瘫步态,言语无明显障碍,左侧肌力Ⅴ级,右侧上肢肌力Ⅱ级,右侧下肢肌力Ⅳ-级,右上肢屈肌张力增高,右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右膝腱反射亢进,双侧肢体浅感觉存在,右Babiski征阳性。
舌淡,苔白腻,脉弦。
食纳可,大小便正常,继续针灸上述穴位捻转治疗。
xxxxx 2012-X-XX 8Am xxxxx主任医师查房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可,右侧肢体活动基本好转,生活可基本自理。
查体:体温36.4℃,P :82次/分,R: 20次/分,BP:135/75mmHg,神清,心肺听诊无异常。
右侧上肢肌力可做抬举运动,手指收缩良好,下肢可做中度抬举运动,可抵抗少许阻力。
舌淡红,苔白,脉弦滑。
食纳可,大小便正常。
患者要求出院。
xxxxx主任医师查房后同意出院。
出院诊断为:中医诊断:中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西医诊断:1.脑梗塞,2.高血压病一级。
瞩其积极防治高血压,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建议继续门诊针灸推拿治疗。
xxxxx。